真实的李鸿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真实的李鸿章
引言
半年以前,中央电视一台播放了一部大型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随即引起骂声一片。
其中被人们骂得最多的角色就是李鸿章,因为该剧力图在人们面前给他重塑一个真实的形象。
然而,人们并不接受这种形象,正如他们在网络和报纸上所说的,当他们看到有人试图为这个卖国贼翻案的时候,他们觉得非常伤心和愤怒。
这种思想形成于建国以后一段很长的时间,而到现在,已经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
形成这种思想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人民自身的思维问题,有些则来自于政府,当然,还有一些历史原因。
不管怎样,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李鸿章就是一个消极的形象。
但是,当我们问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关于李鸿章的事的时候,他们只会大肆指责,而缺乏有力的证据。
即便在一些中国历史家写的历史书中,我们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片面并且陈腐的语句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从《走向共和》的播出,我们可以看到,谁要是给像李鸿章这类已有所谓历史公论的坏蛋说些什么,就马上会遭到全国大多数人民的非难,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试问还有谁敢去跨越雷池呢?但作为学习历史的人,一旦发现公众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普遍看法是错误的,就有责任挺身而出,去维护历史的真实。
因此,对于李鸿章,一个洋务运动的先锋,一个以大无畏之心斡旋于列强之间的优秀外交家,一个在列强包围下保住大清王朝及整个中国二十九年的出色的政治家,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洋务运动中的功绩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赞同,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先锋。
在十九世纪,中国是一个科学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
当时,中国的大多数人,特别是朝廷的大臣和皇帝,都认为中国是天朝大国,并且视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
即使魏源在《海角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还不能摆脱传统华夷之别的看法。
以上种种表明,那时候的中国,不但技术落后,而且思想落后。
而两次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人的美梦。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强中国国力,发展中国国内经济,并使中国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三种思潮在中国出现了,那就是统治者的改良思想,康梁的维新君宪思想,和后来的革命思想。
李鸿章,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封建官员,选择了第一种方法,并和他的一些同伴们为中国近代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梁启超批评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我们不能否认,这是李鸿章的局限性,可世事就是这么有趣,在中国这个充满专制和封建压力的国度,有一些并不十分先进的思想反而行得通。
因此,我们也不能否认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所作的贡献。
让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一张表格:
机构或事件时间
上海外国语言文字学馆 1863.1
江南机器制造局 1865.8
天津机器局 1870.7
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 1870.12
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 1872.1
请开煤铁矿 1872.5
轮船招商局 1872.11
筹办铁甲兵船 1875.11
请遣使日本 1875.11
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 1877.3
始购铁甲船 1881.2
天津水师学堂 1881.7
设南北洋电报 1881.8
请开铁路 1881.12
开平矿务局 1882.4
设公司船赴英贸易 1882.6
招商接办各省电报 1882.11
旅顺船坞 1883.2
上海商办织布局 1883.4
天津武备学堂 1886.5
漠河金矿 1888.12
北洋海军成军 1889
天津医学堂 1895.5
从表格可以看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所从事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军事方面的,其他有一些关于现代工业、交通以及通讯。
就从请修铁路一事可以看出,李鸿章在当时是极有前瞻眼光的。
而且,在这件事上,他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壮举。
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早期,为了满足侵略的野心,西方列强早就想在中国修建铁路了。
李鸿章清楚地认识到当时的形势,他认为"他有责任反对外国人追求铁路修建让与权的企图,因为这种企图会使他们在中国获得过分的势力" 当时,中国人民非常痛恨火车,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庞然大物会破坏他们的风水龙脉。
但李鸿章认为"倘如照西方国家的办法,……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当不至于误事"。
在那个充满愚昧的年代,李鸿章竟可以指出铁路的先进效用,就此,我们不得不称之为智者。
在他的一生中,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铁路的发展,并顶住了来自全国的压力,特别是那些朝廷重臣,其中包括了后来被称之为维新变法支持者之一的翁同龢。
成晓军教授在他的《李鸿章传》中指出,近代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个铁路公司与李鸿章的关系密不可分。
……李鸿章在这时期的贡献是巨大的,功绩不可抹煞。
讨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贡献,我们不能不谈他在军事上的成绩,这既是他的成功,又是他的悲剧。
谈到军事,我们都知道淮军、北洋水师以及北洋军阀。
前两个是李鸿章一手创立的,而最后者则是发展于北洋水师。
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做得最多的就是军事方面,事实上,他为近代军事制度创立了一个模型。
按照成晓军教授的话,在19世纪末期,李鸿章不但在旧的封建海军基础上提出了近代海防理念,还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营造起远东规模最大的海防制度。
但不幸的是,这支庞大的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被彻底地摧毁,其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财政问题。
根据剑桥晚清史,在1875年,清帝答应每年拿出四百万两作为海防军费,但到了1877年,李鸿章总共才收到不到两百万两。
当我们翻查历史资料就会发现,1875年正是光绪元年,那时候的光绪只是一个四岁的孩子,所以朝中真正掌握实权的就是慈禧太后。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慈禧就是当初给李鸿章许以承诺的人。
但她并没有遵守她的诺言,并且在十九年之后,她六十大寿之前,挪用了大量的海军费用,投入颐和园的修建工程。
从1888年到1894年,清朝海军没有添置一艘新舰,而且,"出于财政的原因,英国顾问在战前建议买的两艘战舰变得竹篮打水,而这两艘战舰却驶进了日本人的港口,其中有一艘叫'吉野'号的,在后来的海战中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记录"。
当然,李鸿章对海军的溃败也该负上相当的责任,我们在下一节将会就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洋务运动和李鸿章使中国大进了一步,可由于他本人的局限性,及当时国内的气候,这场运动并没有达到自强和求富的效果。
李鸿章自己曾经写道:"中国真有一些人的思想很难明白。
" 他却没意识到,他的局限性,同样使后来一些改革或革命分子难以理解,就正如梁启超评说的,他不懂国务。
所谓卖国贼
给李鸿章带来骂名的是卖国贼一词,而这个词到现在也还搭在他的身上。
然而他真的卖国吗?梁启超认为他不同意人们把李比作秦桧。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梁启超不认为他是卖国贼。
但梁留下来的证据并不详实,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当人们说李鸿章是汉奸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提到三场战争和四个条约,那就是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和辛丑条约。
下面我们来逐个分析。
首先是1883年的中法战争。
有历史学家批评,李鸿章在战争中出卖了国家,他们认为他主张议和是一种卖国行为。
然而,我们不应该单独地看待一场战争,而应考虑到当时的形势。
在1884年,战争正在进行的时候,韩国发生了叛乱,而俄国和日本都对之进行干涉,这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
形势非常明显,中日之间的一场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
如果这样的话,日本和法国就会联合在一起对付中国,这就会使中国的形势变得严峻。
另一方面,中国军队在内地创造的胜利是让中国人过分夸大的。
这些胜利不但反映了黑旗军的勇气,还反映出法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弱点,就是完全准备不足。
一旦他们通力协作,他们就可以给敌人致命的打击。
据说法国军队占领北宁的时候,黑旗军几乎没有反抗就撤走了。
即便是谅山大捷,根据《剑桥晚清史》,法军不是被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打败的,而是被人数众多的中国士兵打败的,而中方的伤亡人数,往往大大超过法军的伤亡人数。
(288)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提倡议和。
在叶林生的《李鸿章》里,他批评李甚至不肯派出一艘战舰去支援战争。
但当我们翻开李鸿章在当时的电报,他一次又一次的关心战争,并试图派出战舰支援台湾。
然而,朝鲜的叛乱使得他不能这样做,并且作为北洋大臣,他有责任保护华北的安全。
成晓军教授争辩说,李鸿章认为武器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和精神的力量。
(成,265)但中国有的只是庞大的人口,或者说是一支庞大的,但没有先进武器装备的,不经训练的军队,而在当时,北洋海军还没有建立起来。
这样对战的话,没有人会猜到结果会是怎么样的,李鸿章也一样。
他认为,乘胜议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以为它至少使中国处于主动地位,并且可以为中国海军的建立和近代海防建设争取时间。
为了结束战争,中法两国政府签订了中法新约,而清政府的代表正是李鸿章。
让我们来看看条约的主要内容:
1、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
2、在中国边境设置两个地方作贸易之用。
3、法国商品进入广西和云南两省时,税率应该减少。
4、中国要在云南和广西建设铁路时,必须和法国商办。
5、法国必须撤军台湾。
6、中国不需要作出任何赔款。
从整个条约来看,第五条跟第六条是基本公平的;虽然有人认为设点贸易是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但我们必须知道,在近代世界,贸易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近代化进程。
第三条从属于第二条。
而最不公平的是第一条与第四条。
很明显,李鸿章是想以部分国家利益换取长时间的和平,或者他认为这是一种战略性让步。
第一条使中国失去了一个南方的屏障,但这算是卖国吗?卖国贼是指对国家不忠的人,李鸿章的确出卖了一个国家,那是越南。
这是一种绥靖政策,在二战前欧美列强都在运用。
从这一点看,他充其量是误国而绝非卖国。
至于修铁路的事,可能是李鸿章的一个外交伎俩,大量资料表明,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只在北方修建了三百多公里的铁路。
而当时在中国,修建铁路的阻力非常大,若非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引起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滇越铁路(1910年全线通车)的修筑权也不会为法国所得。
所以,在1894年以前,在桂滇修建铁路一事只是一纸空文。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这是李鸿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由于这对中国来说是一场灾难,很多与李同时代的人,或是他们的后裔,都指责他是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
但当我们做研究的时候,我们发现,当时的形势和整场战争都是非常复杂的,虽然李也要为其负上一定的责任。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在此之前,日本对其作了大量的准备。
早在1870年代,日本就打算占有朝鲜,而这又是中日的冲突所在。
当时,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在朝鲜问题上,日本和清国迟早有一场战争。
"从1882年开始,政府就推行军制改革,扩充军备。
1893年以后,议会削减了制造战舰的费用之后,朝廷马上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补救,其中包括了在今后六年中减少皇室的费用,削减政府官员薪水的百分之十,以支援战舰的制造。
" 相反,清朝整个朝廷都忙于安排慈禧太后的生日和为她修筑颐和园。
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提到,太后至少挪用了四百万的海军军费。
另一方面,朝廷
内的政治斗争仍在继续。
我们可以看看李鸿章与翁同龢之间的一个对话。
1894年9月30日,翁同龢带着慈禧的旨意去见李鸿章。
他严厉地指责李鸿章贻误军机,然后李说:"翁师傅,你是主管户部的,平时我向朝廷要经费总是受到斥责,事到临头来责问我,那几条军舰能靠得住吗?"
翁同龢反问:"大臣应当尽责,为什么不再向朝廷请求?"
李鸿章生气地说:"朝廷怀疑我飞扬跋扈,大臣弹劾我贪财舞弊,我再喋喋不休地争经费,今天还有我李鸿章吗?"
然后翁同龢就把话题转到东北的防御问题上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的话并非虚言。
一些官员认为,李鸿章可以依靠的就是北洋海军,削弱了北洋海军就等于削弱了李鸿章。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也是近代海防失败的一个原因。
一些传统的意识和朝廷的一些错误认识,也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光绪帝以及大部分官员都认为日本只是"东洋小国,以为不足忧虑" ,李鸿章曾经建议,在旅顺后面建立炮台,设置重兵,但他的经费不够,而计划又遭到朝臣的反对。
"朝臣认为过分浪费,没有必要。
" 所以在金州失守后,旅顺就陷入敌军包围。
正如李鸿章指出,这场失败"本来就不是旅顺口兵将所能远防的" 。
当然,李鸿章也该为兵败负上一部分的责任。
他总想推行他的和戎政策,但他的外交政策不但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贻误了中国备战。
他误认为西方列强会站在中国一方干涉事件,可没有国家这么做。
作为中国的指挥官,他应该知道,在一场战争中,除了己方,是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是值得信任的。
即便他想议和,他也该有最坏打算并进行备战。
在黄海战役中,他甚至主动放弃制海权,这成为了北洋海军覆灭的直接原因。
不管战前的政策如何,一旦宣战,全国的力量就应该为一个目标死力战斗,那就是打赢,否则就会战败。
"他认为他可以利用列强之间的竞争来赢取时间,可事实证明他错了,但在那个时代,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李鸿章的防御战略和消极作战是兵家大忌,而这与我们已提及的原因一起,导致了中方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
为了结束战争,中日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作为清政府的代表,李鸿章又一次被谴责为卖国贼。
但这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是一个城下之盟,是由整个国家签订的,而李只是代表而已。
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条约是战争的结果,但李对战败只负一部分的责任。
这责任并不是卖国的行为,而只是军事和外交上的错误。
正如梁启超提出的,即使换了别人,也未必能比他做得更好。
甲午战争之后,由于之前英国没有站在中国立场干涉战争,李鸿章认为英国不可信。
后来,受到俄国"善意"援助的影响,朝廷和众多官员都倾向于与俄国结盟,以对付将来日本和其他西方大国的进攻。
1896年,李鸿章被派去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并签订了中俄密约。
以下是条约的主要内容:
1、中国允许俄国在中国到海参葳沿线修筑铁路;对铁路的管理应该由一个叫做"中国东方铁路公司"的私人组织承担。
2、中国要为铁路的修筑和管理让出足够的土地;在铁路沿线的范围内,公司有绝对的控制权,包括保留警察的权力。
三十六年后中国可以七百万卢布赎还铁路,而如果等到八十年以后,铁路将无条件交与中国。
3、中俄两国同意在中国本土、朝鲜和俄国远东土地受到日本袭击的情况下互相出兵。
双方任何一国不得在没有与对方商议的情况下单独与敌人媾和。
在战争时期,俄国军舰可以驶进中国任何港口,如果有需要的话当地官员应予以援助。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卖国条约。
但事实上,这个条约是两国互相利用的结果。
李鸿章和清廷希望与俄国结成同盟对付日本,而俄国希望得到铁路修筑权。
而我们可以看到,铁路修筑权不是李鸿章所想的,同盟也非俄国所要。
但如果没有同盟,就没有铁路修筑权,没有铁路修筑权,也就没有同盟。
有谣言说李鸿章收受了俄国的贿赂,这使得评论家们更有证据指责李是卖国贼。
但这件事被当时俄方代表,俄国财政大臣怀特否认了。
对于李鸿章收受贿赂的金额,不同书目大相径庭的数据,更使我们怀疑这个谣传:《中国近代史》说是一百五十万卢布;《俄国史简编》说是三百万卢布;《李鸿
章》里说是三十万卢布。
即使这是真的,"这种贿赂也不会影响李鸿章的决定,因为他这次是带着朝廷的密旨来缔结一个结盟条约的"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也就是李鸿章的晚年时期,他是不走运的。
如果他在战前就去世了,他可能可以获得更好的名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又一次使他陷入全国人民的骂声之中。
辛丑条约的性质和实质与马关条约差不多,我们就不再加以讨论了。
而事实上,李鸿章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联系是非常有限的,但他发起了东南互保行动,这一行动被人们指责为卖国行为,因为它镇压义和团,却保护洋人在华利益。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并非我们的讨论范围,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发动这场战争的可行性。
我们必须清楚,是清廷首先想联军宣战的,而这是很不明智的。
正如我们知道,联军来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八个国家,而世界上其他地方多数都是他们的殖民地或盟友。
因此,在当时来说,向此八国宣战,无异于向全世界宣战。
有趣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朝廷上主战的官员,例如徐桐、刚毅等,正是反对维新变法的顽固派。
事实证明,清廷又一次给列强创造了蹂躏中国的机会。
东南互保是江浙闽粤等东南地方大员与列强妥协的行动,其目的是以保护列强在东南方的既得利益,以换取不受进攻的保证。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鸿章和其他一些官员的这个行动,是华东和华南地区避免了战争的祸乱。
1901年,就在他逝世的前夕,李又一次被派去签署停战条约。
他在谈判桌上与列强争辩,试图减少苛刻的条件。
不过,就如他自己所预计到的,他又因此得到了汉奸的罪名。
这是李鸿章的悲剧,或者我们可以评论说,他,一个不合适的人,在不合适的时间里,在不合适的环境下,做了一系列不合适的事情。
然而,难道他真的算是一个卖国贼吗?
普遍的意识及其原因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开始了解李鸿章,但总体来说,很多中国人仍然认为他是卖国贼,或至少认为他是维护腐朽封建统治的就官僚(原文用bureaucrat)。
就我们研究所的,产生此种普遍意识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民族主义。
中国是一个有着传统爱国精神的国家,这来自于儒家经义。
爱国精神是积极的,然而这种精神如果变得麻木和疯狂时,就成为十分可怕的民族主义。
中国人认为民族(很多时候只限于汉民族)是最重要的,并且很讽刺地说,这种意识往往伴随着大民族主义思想,就是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
李慎之先生提出,中国人对爱国还是卖国的敏感程度要比对专制还是民主的敏感程度高出万倍。
就这个问题,我们在网上对不同的大学作了一个调查,在汕头大学和南京大学,答案都接近对半。
虽然如此,但还有一些学生声称,如果能对民族发展有利,专制又如何。
这意味着,为了麻木的民族主义,即使时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都认为历史可以倒退。
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主战往往是爱国的,而议和肯定是卖国。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抗清爱国将领,在清兵兵临北京城下时,为了争取备战时间,他曾经与皇太极议和,可也由此他被当时的北京百姓骂为汉奸。
一个已有公论的爱国将领尚且被曾经骂为汉奸,更何况是多次与洋人议和,并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呢?我们同意从整个历史来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在某个特定时期,他们会被一些利益的得失所蒙蔽。
中国人只知道李鸿章去议和,去签条约,却不明白这是他的外交手腕,甚至抹煞他在洋务运动或其他方面的贡献。
这对他是不公平的。
第二个原因是学术界的观点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史观就控制了整个中国的学术界,而它的核心是人民史观,这种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运动应该得到推崇。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鸿章经常被马克思主义学者批评为屠夫或刽子手,因为他是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和义和团的主要将领。
排除了这三个运动的性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历史学家只是机械地套用谁镇压人民运动谁就是屠夫的公式,因此,即便是民族英雄岳飞,也被扣上了屠杀人民的帽子。
然而,他们很少想到,李鸿章作为清朝的军官,是有责任去维护锅内和平,并维持朝廷统治的。
马克思主义史观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另外一个内容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
这样的话,李鸿章一方面是封建清朝的官员,另一方面,他又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过程中,
接受了很多西方文化,并主张与列强结盟,那他理所当然地是"封建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发言人,也是外国侵略这在中国的代理人" ,也就是一个卖国贼了。
而洋务运动自然就会被看成"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东西来维护封建统治" ,他做的一切东西,当然是要被否定的。
最后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历史教育问题。
这源自于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教育至少可以影响几代中国人。
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总共只有4,571,000个人有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口的3.6%,而其中学历史,或对历史有兴趣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大部分中国人的历史知识都来源于中学的历史学习。
由于受到马克思史观的主流思想影响,李鸿章又一次以狰狞的面孔出现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
邹老师是广州某重点中学的一级历史老师,她说:"在本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历史书对一个人物的描写总是带着个人情感的,这影响了这个时期以前的很多学生。
"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中国学生,李鸿章是屠夫,是汉奸。
直到2000年为止,"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
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
"这首中法战争后时人讽刺李为秦桧的诗,依然印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上。
即使是有些大学生,也不能从所学的知识中分辨真伪。
在某大学一次BBS辩论中,竟然还有人说出"教科书一定是对的"话来。
幸运的是,教育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在最近一次教育改革后,"历史教育变得更加开放,教科书试图客观地展现历史事实,而避免对某一个人物作出定论性的评价",邹老师说。
结语
要评价一个人物并不容易,尤其是像李鸿章这样的复杂人物。
为了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我们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把他放回他那个时代的背景,这样看的话,我们首先应该肯定,李是指导洋务运动的开明官员。
不能否认,李和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还有第一支现代海军都是他的功劳,由此看来,如果没有李鸿章,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将会延迟几十年。
因此,李在这方面是应该得到正面评价的。
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然而,我们不能把他的活动与中国当时的情况,还有他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能力割裂开来。
我们不能否认,中国那时是一个落后的弱小的国家,而李作为清廷的官员,是有责任维护它的利益的。
梁启超说:"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
" 当我们查阅关于李鸿章外交谈判的资料,我们发现他并没有向列强摇尾乞怜,反而像一个大国使节,虽然最后他不得不签下不平等条约。
我们可以推断,他已经在谈判桌上维护了清朝的最大利益。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认为,李鸿章的和戎和避战政策显示出他没有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也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这可能是真的,但我们必须明白两点。
第一,主张避战和戎的不止是李鸿章一个人,还有其一些人,例如当时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中法战争中,北黎事变后,李被派去处理朝鲜的叛乱问题,而赫德则派往与法国谈判。
后来李鸿章签订的中法新约,就是以此谈判为基础的。
因此,李不该为这点负全责。
第二点我们要认清的是,和与战都只是手段而已,只要能维护己方的最大利益,任何一种手段都是可以利用的。
李鸿章的和戎政策目的在于赢得足够的时间推进中国的近代化。
不过他有时候也对形势作出错误的判断,这一点使他不能逃避指责。
甲午中日战争中指挥失当就是其中重要的例子。
另一方面,李也不是一味地和戎,他的电报和书信都可以告诉我们,在必要的时候,他也是主战的。
有的历史学家指责李鸿章是汉奸,对此观点我们已经分析并否定了。
这里我们想进一步讨论一下他的爱国之心。
他的爱国是爱大清朝廷,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说的只爱慈禧太后的小朝廷。
无论是洋务运动、外交、维新变法,还是其他一些事情,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对朝廷的忠心,而这份忠心,又不同于当时众多普通中国老百姓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疯狂麻木的民族主义情绪。
虽然梁启超争论说他不知有国务,但李曾经承认他是康党,这表明他是支持变法的,只不过限于他本身的局限性,他不敢付诸实践而已。
他整一生都致力于通过推动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由于国内的阻力,人才的缺乏,还有缺少经验,他最后失败了。
姚传德教授指出,"李鸿章的近代化活动所以收效甚微,不在于他的思想有何缺陷,而在于他的主要方案未能得到采纳实施,在于中国的主体不愿近代化,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