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毕业论文]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毕业论文]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关键词:老庄;人生哲学;生存智慧;达观态度先秦时代的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二人的哲学主张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

老子以道为体,以德为用,阐发道法自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其目的一为解放人的认知能力,二为解放人的生活心境,在人生哲学方面主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226的弱者生存智慧,带有强烈的朴素辩证法色彩。

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主张清静无为,致力于人生哲学的建设,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2]72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以达观的处世态度来面对生活。

虽历时弥久,但是老庄的人生哲学主张在当下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

一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原因1.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众所周知,哲学是每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们所处的背景往往决定了这种思想的内容与所指。

原因与目的的合一性,为解决精神困惑提供直接的渠道。

从外部研究来讲,老庄的人生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产物。

据史料考证,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自东周开始,王权逐渐衰落,分封制井田制逐渐遭到破坏。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3]23随着制度的瓦解,诸侯王臣人心不稳,政治动荡不安,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这种“天下无道”的现象,每个人都有着共同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但在如何应对现实时,有的人选择积极入世,有的人却选择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成为那个时代的隐者。

老子作为其中的一员,主张返璞归真,顺应人的本性,处处隐含了弱者的生存智慧。

庄子晚老子几十年,生活在战国时代,其社会环境与春秋末期大都相似。

社会动荡不安,生活不稳定,处处充满危险。

但庄子与老子有一点略有不同,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更像是一个没落贵族对人生的思考。

有史料考证庄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是贵族的后代。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生活不稳定,充满危险的大环境下。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摘要】庄子人生哲学强调自由与自然的关系,倡导感悟生命的无常性,拒绝功利主义观念,以游戏人生。

这一理论基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功利主义的生活方式。

庄子的人生哲学对当代人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态度,调整对生活的看法。

通过遵循庄子的人生哲学,人们能够更加自由自在地生活,体验生命的美好和无常。

庄子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被功利主义束缚,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

庄子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引领着人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态度。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理论基底、自由、自然、无常性、功利主义、游戏人生、现实意义、启示、人生态度、调整1. 引言1.1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庄子人生哲学作为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哲学意义。

庄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认识世界、理解自我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人类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探索,为我们指引了一条独特的生活之路。

通过深入研究庄子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信、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于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心灵滋养,使我们更加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研究庄子人生哲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启迪我们对当代生活的思考,提升自己的人生品质和幸福感。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庄子》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观点,强调了自由、自然、无常、拒绝功利主义以及以游戏人生等重要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深刻而广泛影响了后世,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之一。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对庄子的人生哲学产生了兴趣,试图从中汲取智慧,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古人的人生哲学与智慧传承

古人的人生哲学与智慧传承

古人的人生哲学与智慧传承人生哲学是人们对于生命意义、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的思考和追求。

在古代,中国的古人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和智慧传承。

他们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和思考,形成了一系列的智慧和哲学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人的人生哲学中,儒家思想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观念。

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告诫人们要善待他人,关心别人的感受和利益。

他还强调了孝道和忠诚,认为孝敬父母和忠于国家是人生的基本准则。

这些理念至今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与人为善。

另外一种重要的人生哲学是道家思想。

道家注重个体的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平静。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我解脱,超越物质欲望的束缚。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了顺应自然和宇宙的道理,以及放下功利心和欲望的重要性。

这种思想启示我们要放下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

佛教哲学也对古人的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强调人生的苦难和无常性,提倡超越世俗的追求,追求心灵的解脱和智慧的觉醒。

佛教教导人们要舍弃贪欲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平和和智慧的觉醒。

这种思想启示我们要看淡名利和外在的物质追求,关注内心的修行和提升。

古人的人生哲学和智慧传承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中。

古人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习俗的传统,将智慧和哲学理念代代相传。

他们注重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心他人,这些都是古人智慧传承的具体体现。

古人还注重修身养性,通过读书学习和修行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智慧。

他们注重和谐共处,尊重自然和宇宙的规律,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谦卑也是古人哲学智慧的一部分。

古人的人生哲学和智慧传承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物质欲望和功利心所驱使,追求金钱和地位。

然而,古人的哲学智慧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的平静和他人的利益,追求道德和精神的提升。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色及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色及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今时代有哪些价值体现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色及当代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摘要]纵观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鲜明特色。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知行观,以及哲学理念对于人格塑造的现代意义为例,窥视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诸多特点,以期展示中国哲学的本土特色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哲学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鲜明特色。

无论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知行观,还是哲学观念对人格塑造及培养的现代意义等,都无不投射出中国哲学思想的本土特色。

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思想,必将对当代哲学研究及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一在众多的哲学范畴中,“矛盾”可谓基本范畴之一,而我国传统哲学早已对此有过详尽的研究。

西周时期的《易经》就有了“柔刚相克,变在其中”的辩证思想,并运用这种朴素而丰富的辩证观,对阴阳两种势力在万物生长中的作用给予了明晰阐释。

其后的哲学思想家又提出了“万物有两,相辅相成”、“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辩证思想,进一步总结了矛盾的性质,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把握。

“万物生两有,相反相成”的矛盾观,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墨就提出了“万物两有”的思想。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就像人有左手右手一样,矛盾的双方也各有辅主,就像君王与臣子一样,同时矛盾双方的地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中国有句古语:“社稷无偿,君臣无常位,自古然也。

”春秋时期,老子也提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概念,这些思想观念体现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对相生”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一,这种哲学观念在我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至今已经成为国人的一种定势思维,对于对立统一关系的把握和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使人们对矛盾思维形式形成一种特有的概念和沟通模式,有利于我国几千年来优秀文化的传承,体现出了它的实际价值。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摘要】庄子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理论基底深厚,核心观点突出。

本文将探讨庄子人生哲学的哲学基础,分析其核心观点和现实意义,并探讨其在当代的借鉴和实践价值。

结合现实案例,探讨庄子人生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展示其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

通过对庄子人生哲学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启示人们如何理解人生、面对困境和实现自我价值,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人生哲学思考方式。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不仅体现在哲学领域,也对当代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理论基底、核心观点、现实意义、当代借鉴、实践价值、启示、深远影响、独特价值1. 引言1.1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庄子人生哲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庄子人生哲学通过对人生、世界和自然的反思,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和观点,帮助人们认识到人生的本质和意义,指导人们如何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庄子人生哲学强调了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认为个体应当与自然和谐共生,放下功利心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为当代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智慧,帮助人们意识到追求物质消费和外在成就并非人生的最终目的,鼓励人们从内心寻找快乐和满足。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人生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指导人们在纷扰的社会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清晰,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升华。

研究和理解庄子人生哲学对于人们提升个人修养、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庄子人生哲学的意义庄子人生哲学的意义在于其对人生态度和生活观念的影响。

庄子强调放下执着、追求心灵自由,主张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这对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焦虑、压力和功利主义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庄子的人生哲学教导人们要超越物质追求,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自由,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接受自然的变化和转变,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探索古代哲学智慧应用于现代人生观与价值观

探索古代哲学智慧应用于现代人生观与价值观

探索古代哲学智慧应用于现代人生观与价值观古代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思考。

这些哲学思想不仅仅停留在古代,而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为现代人生观与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引导。

本文将探索古代哲学智慧如何应用于现代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方方面面。

一、儒家哲学的现代应用儒家哲学是古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价值观包括仁爱、忠诚、礼仪、道德等。

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可以对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

比如,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儒家思想强调坚守仁爱之心,关怀他人,帮助他人是人生的重要价值。

这种关怀他人的观念在建立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另外,儒家思想强调礼仪,以及对道德的追求。

礼仪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的规范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至关重要。

而道德则是对人类行为的道德评价,儒家强调人应追寻的品德和道德准则。

在现代社会,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

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追求正确的道义,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和谐生活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道家哲学的现代应用道家哲学主张顺应自然,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现代社会,这个思想对人们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追求物质利益的社会中,我们有时会忽略自然和环境的重要性,道家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敏感,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此外,道家哲学还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在某些情况下,顺应自然的变化,适应和接受它们,而不是强行干预和改变。

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和抉择,而道家思想提供了一种平和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并减轻因固执和抗拒带来的心理和情绪负担。

三、佛家哲学的现代应用佛家哲学强调慈悲和智慧的追求,主张放下欲望、舍弃贪婪,通过修行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惑,佛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启示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启示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启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古代哲学思想不仅仅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回应,更是对人类共同存在和价值观的探讨。

尽管时代变迁,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仍然存在,并且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的“和谐”观念具有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古代,儒家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是重要的基础。

我们应当借鉴古人的思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与理解,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次,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的“仁爱”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儒家思想中的“仁”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关怀与爱护,即使在面对困难和矛盾的时候也要保持温和、宽容和同情心。

在当今社会,随着竞争和利益博弈的加剧,我们更需要弘扬“仁爱”的精神,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分歧,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另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处理复杂问题的思路。

中庸之道主张“不偏不倚”,避免过分偏执的立场,寻求平衡和调和。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诸多问题时,往往容易陷入极端思维和偏见之中。

而借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我们可以学会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以更加客观和全面的态度去对待复杂的现实。

最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自我反省”观念在现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墨家思想中强调反省和自我批评,指出了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诚实、谦逊和审视自己的能力都是我们发展个人职业道德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方面。

通过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持续进步。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启示是多方面的。

从和谐、仁爱、中庸之道到自我反省,这些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既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发展,也可以借鉴这些思想来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
周德丰;杜运辉
【期刊名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从当代哲学的立场来看,中国传统认识论至少有六个方面的理论贡献值得我们重视,这就是"因所发能、能必副所"的认识发生论,"天官薄类、心有征知"的认识发展过程论,"知行相资以为用"的知行关系论,"三表"、"符验"的认识检验论,"学思并重"、"即物穷理"的致知方式论,以及"修此知彼"的主体修养论,这些思想对于当代认识论的发展仍具有重要启迪.
【总页数】7页(P7-13)
【作者】周德丰;杜运辉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天津,300071;南开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 [J], 周德丰;杜运辉
2.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当代价值 [J], 唐文吉
3.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 [J], 周徳丰
4.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 [J], 周德丰;杜运辉;陆信礼
5.中国传统哲学历史观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 [J], 周德丰;陆信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哲学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人生的理想、境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显着的影响。

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我国先秦哲学家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其中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影响可以说是最大。

如果我们把这三位大哲学家作为典型,并通过他们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同类型哲学家的人生境界问题,可以对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生境界的问题有一总体的了解。

(一)孔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论语?为政》篇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和以后的儒家都认为,人们的生死和富贵不是能靠其自身的努力而追求到的,但人们的道德和学问的高低却因其自身努力的不同而有不同。

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可以说是他成圣成贤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是他成圣人的深化过程。

“知天命”可以解释为对“天”(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有了一种认识和了解,这也许可以算是“求真”的范围,因为这一阶段孔子仍然把“天”看成认识的对象,还没有达到“同于天”的阶段,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此境界虽高,但还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言语,便可分别真假,判明是非”,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越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其心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

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它是在“知真”“得美”而后达到的一种圆满的“至善”的境界。

孔子的“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就人生境界的追求说的,这是孔子对自己追求“真”、“美”、“善”的总结。

(二)老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老子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真、善、美,这就是所谓“同于道”的境界。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解读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解读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解读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先秦时期至清末的几千年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哲学体系。

这些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也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于古代哲学思想的解读与应用愈加深入,本文将从几个重要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代解读。

一、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哲学体系之一,由孔子所创立,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儒家伦理强调家庭和社会和谐,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一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1. 仁爱与和谐“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倡一种以爱人为中心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关注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的理念依然适用。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工作场所,尊重、理解与包容他人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

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显得尤为重要。

2. 以德治国儒家提倡“以德治国”,这意味着国家治理应以道德为主导。

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官员和领导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提升公众对政府及其政策的信任度。

这一思想能够引导我们思考如何通过良好的道德教育与示范,使社会变得更加公正与美好。

二、道家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反思道家思想主要由老子和庄子等人创立,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美。

它推崇“无为而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不必强求。

这一理念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提供了一种生存之道。

1. 自然与内心的和谐道家强调自然的重要性,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环境问题、生活压力等诸多挑战,此时道家的“顺应自然”理念显得格外重要。

许多人开始追求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以及心理健康,通过传达合乎自然法则的人生观来指导他们的生活。

2. 无为而治的人生态度“无为而治”不代表放弃行动,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选择与决策的问题,通过平静地观察、分析,再做出明智选择,可以使我们避免因激动或焦虑而导致的错误。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以儒学为例摘要:本文回溯了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内涵,以儒家思想作为例证分析其与人生的关系,又通过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代哲学,人生,儒学,现实意义。

一、古代哲学简述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是对思考的思考,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一门科学。

是一种“觉解”的活动。

这个世界是极为复杂的,哲学就是要把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生的复杂性揭示出来。

冯友兰说人生有四境界:使人超越自然的境界、功利的境界、道德的境界,最后达到一种天地的境界。

所以,中国哲学最讲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养吾浩然之气。

这是冯先生所理解的哲学,也就是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我们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也渊源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而在古代传统文化中, 最重要、最具现实意义的部分就是古代的人生哲学。

古人对于人生问题的思考,涉及极广泛的方面。

其中有关于人和人性、人与自然关系、为人之道和治国之道的系统的理论; 有对于人们交往和言行的完备的规范体系; 也有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和丰富经验。

其体系博大精深、丰富多样, 各派学说异彩纷呈; 从先秦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到汉末佛教传入,魏晋隋唐玄学佛教各领风骚, 至宋代理学形成, 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共存互补的格局。

其间众多先贤写下了浩瀚的著作, 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儒、释、道三家, 思想各有所异, 又有所同。

简言之, 儒家积极, 以天下为己任, 刚健有为; 道家贵柔, 主张清静无为, 返璞归真, 全身保命; 佛教虚空, 消极出世。

三家又都以天道为依归, 重视人格修养。

三家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作用虽各有不同,却都包含着深刻的智慧。

其所异表现了各家的特点; 所同则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质。

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中, 三家在互相吸取、互相融合中发展, 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由此绘出了中国人丰富多彩的人生图画, 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现代价值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

在这些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因其深刻而广为传播。

在现代社会,这些哲学思想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面对人生。

一、和合思想“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异质事物之间寻求平衡和谐的状态。

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非常重要。

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发复杂,而和合思想正是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需要的。

只有在求同存异、不断妥协的基础上,才能达成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道德经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的文本之一,其中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

其中最为著名的观念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同样适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承认人类自我创造的局限性,尤其是那些错误的做法,需要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来纠正。

另外,道德经中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三生万物”这一思想,它强调了世界由一个最基本的统一物质而来的观念。

这一观念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只有当人类意识到这个最基本的事实,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现代社会中的复杂局势。

三、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儒家思想强调了道德操守,尊重传统,注重和谐,以及爱人有为。

这些思想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同时,它也强调了人类之间合作的重要性,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中医与健康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身体的平衡和健康,同时注重预防和治疗疾病。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哲学思想具有更为广泛的价值。

它提醒我们要注意身体的健康,注重平衡饮食,并且提供了许多方法来缓解压力和疲劳,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

五、景观与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都能看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关注。

例如,许多园林中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景观,这些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之美。

邓小平的人生哲学及其当代价值

邓小平的人生哲学及其当代价值

邓小平的人生哲学及其当代价值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改革家和战略家,他的人生哲学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仍然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

邓小平的人生哲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为民之才,实事求是邓小平始终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所提倡的“为民之才”,就是强调要为民族、为人民谋福利的人才,这些人才要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单纯靠关系、出身或背景来获得成功。

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实事求是是他一生所遵循的指导思想。

在实践中,他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

他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和途径。

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邓小平的人生哲学指引着我们的奋斗方向。

要理解和借鉴其人生哲学,必须注重为民之才,尊重实际,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邓小平的另一个人生哲学核心是以人为本。

他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所在。

他在政治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把人民放在生产和建设的第一位。

邓小平在党和国家工作中,一直讲求与时俱进。

他认为政治家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创造性地把握发展机遇和面对挑战。

他始终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注重国际市场环境的分析和对比,积极推进中国走向世界。

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

我们需要充分尊重人民,发挥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同时,我们还需要在面对加剧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用更加新颖的思路和方法,开拓前进道路。

三、改革开放,敢为人先邓小平的最大贡献之一是推进改革开放。

在他的引领下,中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和变化,为现代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是指中国古代的思想、学说,涵盖了从“诸子百家”到明清思想、学術的哲
学思想。

它从不同的视角讨论了人们如何生活、探讨了自然界的知识,为后世提供了丰
富的哲学思想和实践经验。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代意义。

首先,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三有”思想还是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即有爱心、有理智、有责任感。

他们强调社会公
正和社会诚信,敦促人们以正义和责任投入社会,进而建立和谐社会。

此外,中国传统哲学也关注人与宇宙、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关注环境和节约资源,并提倡人们以和谐的态度迎接变化。

如儒家理论强调:人们要以恭敬的态度实践“仁”,
重视义务,避免浪费,实现“择善而从”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的素养。

最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宣扬美德和人性的理念,强调人们要珍惜生命,努力保护自然,关注他人,理解他人,接纳他人,避免暴力。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得出结论:中国传统哲
学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代意义,促使人们以爱心、仁性、理智、
责任等美德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持续推动社会文明变得更加和谐、繁荣。

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的价值

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的价值

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的价值中国古代哲学凭借其深思熟虑、严谨求真的独特风采,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不仅对个人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塑造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对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个人道德伦理、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的价值。

一、个人道德伦理中国古代哲学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规范,对于个人的品行培养和道德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例如,《论语》中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仁”的理念成为古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核心。

在当今社会,这种互助、关爱他人、以德治人的精神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提醒人们要更加关注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另外,老庄哲学提倡“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的道义伦理观。

这种观点启示人们要学会平衡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学会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从而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忽略了对自身内在的重视,老庄哲学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加轻松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二、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哲学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经验。

例如,在政治治理方面,儒家思想的“君子治国,以德为先”强调了领导者的德行和人格魅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提醒领导者要注重自身修养,树立榜样,以道德的力量影响和感召他人。

此外,墨子思想的“兼爱非攻”提出了和平、兼容、包容的社会治理理念。

这一思想强调通过互相尊重、互助合作来解决纷争和冲突,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依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分歧,墨子思想对于推动国际关系的和平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哲学对于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儒家思想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强调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这一思想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论中国哲学智慧和当代价值观

论中国哲学智慧和当代价值观

论中国哲学智慧和当代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个社会的热点议题,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价值观的讨论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歇。

大家都渴望在对价值观的探索过程当中有所发现和领悟,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觉悟得以提升。

然而,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探讨本身就是复杂而且具有很大可变性的,大家对此莫衷一是却又似乎各持其理,这就致使很多人冥思苦想:究竟什么样的价值观结构才是适合自己的?中华民族是个比较特殊的民族,因为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没有宗教信仰,这种特殊性使我们对价值观的探索更加的强烈。

当下主流价值观几乎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源泉,从对社会真理的剖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归宿。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在于批判、革命,显然这样的思想范围对于个人而言真的是太大了,宛如把我们置身于茫茫大海中,虽然有海岸的存在但是我们似乎总也找不到。

不可否认,由于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价值倾向存在一致性,那些本质的内涵可以从中国哲学的智慧中发掘出来。

曾有人一度的批评中国哲学,认为其中包含了很多古人臆想的成分和不切实际的言论,大多言论都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言论放在当今的时代大背景下完全是不切实际的。

不可否认,在那个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的年代所产生的某些思想于当下确实无用,但是作为社会的主体——人,还没有变。

我们一直继承着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对于我们价值观的组成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中国哲学的思想简单又深邃,站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再回首先人那些朴实无华的思想也是大有裨益。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哲学主要讲的是什么?中国哲学从探索宇宙的产生起源,逐渐的转移到人和人所处的社会身上。

无论其发展历程如何,最终都是以价值观为归宿,给人一种价值导向。

中国哲学以儒道为代表,也以儒道为大宗,最终归结为“真、善、美、圣、群”的价值目标。

从这个解释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不是依靠宗教来支撑的,而是以中国哲学支撑。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及其现代化价值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及其现代化价值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及其现代化价值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拥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遗产。

这些哲学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也具有重要的现代化价值。

本文将对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及其现代化价值进行探讨。

一、儒家思想与现代公共道德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伦理责任,其核心理念是仁爱和和谐。

在现代社会,公共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儒家思想对培养公民的道德责任感、尊重他人和谐处世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启示。

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中的一句名言,它提倡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利益和尊严,做事情不要想不尊重自己的事情放在别人身上。

二、道家思想与现代人类命运共同体道家思想强调宇宙和人类的和谐共生,其核心思想是自然和谐,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大千世界,人类命运与共”提出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条新的道路,追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减少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

三、墨家思想与现代社会主义墨家思想出现较早,主张光明免费,爱共享,其核心思想是以仁爱和公正为根本,反对仇恨和战争,在现代社会,墨家思想又有着其特殊的现代化价值。

特别是墨子《非攻论》中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平等、公正、人权、人类和平、和谐社会等理念具有相似性,这些思想都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名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名家思想注重实用性,强调人的智慧和行为的适用性,其核心思想是自由、法治、公正和贸易自由。

现代企业文化具有和名家思想相似的特征,如市场经济、薪酬制度、企业安全和保护知识产权等。

五、法家思想与现代法治建设法家思想强调法治,重视法律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其核心思想是严明的法规、公正的审判和稳定的政治秩序等。

在现代社会中,法治建设是必要的。

法律是建设社会秩序和规范行为的重要工具,法家思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法治思想源头。

总之,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具有丰富的现代化价值。

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反思

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反思

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反思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积淀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这些传统哲学思想不仅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本文将通过探讨儒家、道家和墨家三种主要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来探讨它们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仁爱和社会秩序。

在当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儒家思想提醒我们,只有通过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儒家思想中的“仁”概念,即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可以引导我们在社会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同时,儒家思想还强调尊重长者和传统价值观,这对于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尊老爱幼问题和价值观多元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道家思想注重个体的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宁静。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道家思想提醒我们,通过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可以找到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概念,即通过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实现社会秩序,可以启示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认知。

同时,道家思想还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这对于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反思意义。

墨家思想强调公平和公正,主张消除社会中的不公和不平等。

在当代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

墨家思想提醒我们,只有通过公平和公正的制度和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墨家思想中的“兼爱”概念,即对所有人平等地关心和爱护,可以启示我们在社会中追求公平和正义。

同时,墨家思想还强调务实和实用,这对于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功利主义和虚伪现象具有一定的反思意义。

总结起来,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反思作用。

儒家思想提醒我们关爱他人、尊重传统价值观;道家思想引导我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养;墨家思想教导我们追求公平和公正。

这些思想都对解决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老子人生哲学及其当代价值

老子人生哲学及其当代价值

老子人生哲学及其当代价值【关键词】人生哲学道生重于物相互协调自然无为【正文】引言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论述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籍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官职:周藏室之史也;与孔子有交往,孔子适周,将问礼与老子。

老子少年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其道德修养高深使他有幸成为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

由于当时王朝已垄断了思想文化方面的资源,老子虽是一名小官,但却在学习上有一个及其便利的环境。

他征集、保管、进而包揽了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典籍,为他创立学说奠定了基础。

他一生艰难坎坷,经历了众多的变故,又遭逢乱世,最终离开了周王室,隐姓埋名。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颗明星,其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更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其精练的九九八十一章,以简洁优美的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构造了一个朴素的、自然的、豁达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

有学者说过,一部《老子》超过了黑格尔全部著作的内涵,包含于《老子》一书的智慧就是哲学的智慧,系统的智慧,普遍无限的智慧和关于世界整体的智慧。

一.老子之道老子的整个人生哲学,以无上的智慧去诠释宇宙的本源,其哲学以“道”为基础,其哲学精神却在自然,以自然为宗。

老子的人生哲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推敲和体验。

人有追求真善美的本性,如何从自我内在的醒悟到实行,处世修身到实现生命的真实价值,与存在的庄严意义,老子的“道”就是实现的原理与方法。

(一)道是万物的本源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一书中第二十五章写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认为在宇宙中有一个不可区分的纯然一体之物,它在整个世界诞生之前就存在着,这个不可区分的纯然一体之物就是宇宙的唯一存在,在整个宇宙之中既无别的声音与之相应,也无别的形体与之相伴,它独立自足,永恒不变,循环往复永不停息,我们可以认定它就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称之为“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3期No.3,201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总第216期Sum No.216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周德丰,杜运辉,陆信礼摘 要:从当代哲学的视角来反思,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至少有五个方面的理论贡献值得我们重视,这就是:“人为最灵”、“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论,“人禽相分”、“人之为人”的社会人性论,“良贵”“能群”、“贵己”“齐物”的人生价值论,“仁智”“兼爱”、“兼士”“至人”的人生理想论,“为仁由己”、“克己”“去欲”的修养功夫论,这些思想对于当代人生哲学的发展仍具有重要启迪。

关键词: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理论成就;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心是人生哲学,“人生论实是中国哲学所特重的。

可以说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2/3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1](P194)。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在天人关系论、人性论、人生价值论、人生理想论、道德修养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

从当代哲学的立场来看,其中仍有许多精义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

一、“人为最灵”、“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论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往往以“究天人之际”为开端,即首先探讨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和天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总体上看,一些哲学家从量上论述人之形体的局限性和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认为“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庄子・秋水》)但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人在宇宙之间的卓越地位,如老子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第25章》)许多哲学家从不同角度强调人之超越其他物类的优异特性,如墨子重“力”,认为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由此而异于“禽兽麇鹿蜚鸟贞虫”。

(《墨子・非乐上》)荀子从宇宙层次论上提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肯定“有义”是人的根本特征。

秦汉儒家提出“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认为人可以达到宇宙之自觉。

汉代董仲舒认为,人“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汉书・董仲舒传》),因而“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可以“下长万物”而“上参天地”。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周敦颐认为:“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周敦颐:《太极图说》)邵雍提出:“人之所以灵于万物者,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

……人也者,物之至者也。

”(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内篇》)戴震亦肯定人超越于“卉木之生”、“飞走螟动之俦”而为“天地至盛之征”,能够认识其他物类之性而“以驯以豢”、“良农以莳刈”、“良医以处方”。

(戴震:《原善》)总之,古代哲学家从宇宙论和劳动、智慧、伦理道德等角度论证了人在宇宙中的卓越价值,强调人应该具有不同于他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

收稿日期:201120120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ZX029)。

作者简介:周德丰,南开大学(天津300071)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运辉,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博士;陆信礼,中国海洋大学基础课教学部副教授,博士。

02 传统天人关系说主要有“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两种基本类型,而这两种观点又总是“交参互含”的。

[2]“天人之分”思想,可以荀子和刘禹锡为代表。

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既肯定“天行有常”又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揭示了客观规律与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

刘禹锡认为,“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主张“天与人交相胜”(刘禹锡:《刘梦锝集・天论》)。

这种思想区别天道与人道,蕴含着人对于自然界的主体地位和改造自然等合理因素。

“天人合一”在天人关系说中居主导地位,周宣王时的“天生 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大雅・荡之什》)是“天人合一”观念之滥觞。

所谓“天”虽然有自然之天、主宰之天、义理之天等内涵,但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指自然界”[3],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中最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粹内容。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克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脱流俗以提升精神境界,而且有助于建立更高水平的“天人合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特别是《中庸》“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命题,与《易传》“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命题,都肯定人与自然既区别又统一,强调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赞助自然、调整自然、改善自然而实现天人谐调的理想境界,可与恩格斯“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4](P518)的观点相互映照。

我们应该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对其进行现代转化,使其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人禽相分”、“人之为人”的社会人性论中国传统哲学对人性或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揭示了人性的多重意蕴,并往往以人性论作为整个人生论的理论基础。

总体上看,传统哲学对“性”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

其一,一些哲学家注重人所具有的自然本能,如告子提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荀子讲“凡性者,天之就也”,“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性恶》);戴震认为“人之血气心知本乎阴阳五行者,性也”(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其二,一些哲学家更重视人的社会性、伦理性和智能性,这是中国哲学家的突出贡献。

孔子讲“性相近”(《论语・阳货》);又云:“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其所谓“性”乃人所特有之性。

孟子所谓“性”,特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离娄下》)。

他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特征,这“四端”只要“集义”以“扩而充之”(《孟子・公孙丑下》),就能够达到“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的崇高境界,所谓“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孟子・告子上》),充分肯定了道德高于“味、色、声、臭”等自然属性。

荀子虽然讲“性者天之就”,但他所强调的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认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

作为人与禽兽之根本区别的“义”是自然属性之改易,即“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荀子・性恶》),这种“化性”思想肯定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戴震认为,“人以有礼义,异于禽兽,实人之知觉大远乎物则然”(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强调人以其“知”而“有礼义”。

其三,宋明理学家试图为人性论提供宇宙论的依据,在“气质之性”外提出“天地之性”(张载:《正蒙・诚明篇》)或“极本穷原之性”(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3),而“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5),这实际上是把伦理道德抬高为宇宙的根本原则,其合理性则在于肯定人与宇宙的统一性,“物质世界的普遍的本性也是人所有的最根本的性质”[5](P37)。

在从宇宙论上讲人性的观点中,比较平实的是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观点,他认为,“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则夫天命者,岂但初生之顷命之哉?……故天日命于人,而人日受命于12天。

故曰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王夫之:《尚书引义》卷3)。

既肯定人性有天的根源,又强调“已生以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从而把客观禀受与主体能动性统一起来。

从当代哲学的立场来看,在经过重新释义之后,可以把“极本穷原之性”、“生之谓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作为人性的三层内涵。

其一,从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角度来看,人与其他物类共存于宇宙统一体中,人性有着物质世界生生不已的客观依据。

其二,“食色”、“血气”等自然属性是人性的内容,是人与其他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

其三,人性的主导因素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人之所以为人者”的特异性质。

传统儒家对性的界定虽有不同,但都以“理义”或“礼义”作为人超然于禽兽的根本标志;墨家则认为“力”是人之不同于禽兽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6](P96)。

我们应该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汲取传统人性论的合理因素,既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又肯定自然本能与道德属性、智慧属性的统一,促进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

三、“良贵”“能群”、“贵己”“齐物”的人生价值论 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哲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先秦价值论以儒、道、墨三家为代表。

其一,一方面,儒家高度重视道德的内在价值,孔子区别以仁为内在价值的“仁者安仁”与以仁为外在价值的“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而以仁者高于知者;他赞扬“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肯定普通人的独立人格。

孟子提出:“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

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

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孟子・告子上》)以仁义礼智为内涵的“天爵”或“良贵”,即人所固有的内在价值,它高于“人爵”、“赵孟之所贵”等外在的世俗价值。

荀子讲“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荀子・修身》),强调“道义”的价值高于外在的富贵。

另一方面,儒家也注意到人的外在价值,如孔子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仁是“己立”与“立人”、“己达”与“达人”的统一。

他以“知、仁、勇”(《论语・子罕》)为理想人格的内涵,并强调“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肯定为天下所用的外在价值。

孟子倡导“以德行仁者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认为,“仁义”是“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荀子・荣辱》),肯定道德(义)能够保障人们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

总体上看,虽然儒家在兼顾内外价值的同时又表现了重“内”轻“外”的倾向,但其肯定道德自觉,追求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理路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