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 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 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曹子建之于子桓, 有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 大抵如此。
(一)诗歌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4)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第一章 建安与正始文学
一、建安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
建安文学的时间段限,上起汉献帝元年(公 元196)下到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3)指 汉末魏初的文学,共27年。 其主要作家大 都生活在汉献帝建安时期。
(一)儒学失去统治地位,思想意识的解 放。
谢灵运:“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 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明代张戎《岁寒堂诗话》“韩退之之文,曹子建 杜子美之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
二、创作 曹植的诗歌创作,可以曹丕称帝为界,划 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抒写自己政治上的雄心 壮志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代表作他的 《白马篇》。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学的自觉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 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 经过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 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 辨析的意识。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一个小结一、建安时期【简答】民不聊生,崇尚悲凉,儒学动摇,诗歌抒情。

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二、正始时期【简答】司马氏篡位与政治恐怖曹叡去世传位曹芳,249年司马懿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天下名士去其半”,改元嘉平。

263年,嵇康被杀。

同时标榜“名教”巩固政权。

(1)在此背景下,昂扬的建安气概变成如履薄冰的忧生之嗟。

1、韬晦曲折的方式批判名教中人的虚伪龌龊。

2、对现实社会失望转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2)玄风:崇尚老庄思想(玄学的基础),建立玄学理论。

三、太康时期(西晋初)(一)背景民和俗静,家给人足。

司马氏政权拉拢名士,同时维护名教中人。

(二)创作政失其本,士无特操,普遍求实逐利。

四、永嘉之乱【理解】永嘉之乱是指晋朝怀帝统治时期中原地区发生的战乱,这时期国内主要矛盾从汉族统治阶级内部转化为汉族统治阶级与割据的西晋地图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

从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由于晋朝国内没有武备、从永嘉三年起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使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晋怀帝被匈奴军队俘虏,并且在次年遇害,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五、南北朝【理解】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

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出身于北周八柱国的李唐宗室奉南北朝共为正统。

第一章建安诗歌概况(先看一下“补充”)一、形式:四言中兴(曹操)、五言中兴、七言奠基(曹丕《燕歌行》)。

【选择】二、建安风骨【名词解释】建安时期民不聊生,崇尚悲凉,儒学动摇,诗歌重视抒情。

诗人多带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幻灯片1魏晋南北朝文学幻灯片2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东魏→北齐汉魏北方十六国→北魏末蜀西晋西魏→北周建吴隋安南方东晋→宋→齐→梁→陈↓↓(196).........(约400年) (589)幻灯片3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

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太康文学东晋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幻灯片4二、影响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因素(一)乱世(二)门阀制度(三)玄学(四)佛教幻灯片5三、文学的自觉质而言之,就是对文学的本质有所认识,尤其是对文学的审美特质。

这里所说的文学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

文学自觉的标志首先是文学的独立。

其次是文体的细致区分。

再次则是强烈的审美追求。

幻灯片6四、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文学上一个新变的时期●2、文体发展幻灯片7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散文魏晋南北朝散文,在形式与题材上都走向了更广阔的境界。

政论、史传、记游、书信、章表、志铭等繁多体式,广泛地叙写着生活中各类题材。

幻灯片8两晋时期骈散兼俱李密《陈情表》情深意切。

陈寿《三国志》简明严整。

陆机、潘岳文尚骈俪,辞采飞扬。

葛洪《抱朴子》立论宏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发清幽玄妙之想,稚趣高情令人神往。

陶渊明《桃花源记》以轻笔淡墨,亦真亦幻地描绘一方“乐土”。

幻灯片9南北朝散文:南朝骈体文广泛流行,并辐射到各种体式,追求骈偶、词采、声律等形式美,也使散文艺术登上了纯艺术的殿堂,留下许多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

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丘迟《与陈伯之书》、吴均《与朱元思书》、孔稚珪《北山移文》、陶弘景《答谢中书》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幻灯片10北朝散文:受到骈体文的影响,出现了郦道元《水经注》和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那样的散体名作,亦是状物、写景、抒情的上乘之作,语言骈散兼行,行文流畅,风格清新优美。

幻灯片11●三国时期的散文:●具有形式自由的特征。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语言简练,清俊通脱。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魏晋南北朝文学-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魏晋南北朝文学-笔记

魏晋南北朝文学ﻭ第一章建安文学一、基本知识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得并称。

她们以显赫得政治地位与杰出得文学才能著称于世.她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得政治抱负与乱离得社会场景,悲歌慷慨,就是汉魏风骨得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得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得并称。

她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就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得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就是对建安文学风格得形象概括.建安就是汉献帝得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得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得愿望与对理想生活得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得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得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得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就是妇女得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得感染力.二、思考与练习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得诗人?她们得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建安时期著名得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与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与女诗人蔡琰.其诗歌创作得共同特征就是:都致力于五言诗得创作,表现了乱离得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得愿望与积极进取得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得差异?曹操得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得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曹丕得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与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得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就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得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与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与谐;讲究谋篇布局。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魏晋南北朝文学,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下迄隋朝建立(公元589年),前后约近四百年。

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

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

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风采气骨兼备。

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乐府诗乃至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桀、刘桢等“建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入极度苦闷之中。

阮籍的《咏怀》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风貌。

嵇康则继承了从《诗经》到曹操的四言诗创作经验,用四言诗表现其高蹈独立的情怀,语言率直,能体现“清峻”的风格。

二、两晋诗坛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

两晋与东晋又各有特点,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艺术性强。

左思的《咏史》诗,主要是写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1)其中有的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价值,有的慨叹寒士生活的困顿。

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汇总

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汇总

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建安”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年号。

这一时期,出现了三曹、七子等一批诗人。

他们写诗反映社会动乱,抒发忧国之思和建功之志,情辞慷慨,语言刚健,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

曹操是汉魏之交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诗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等。

曹丕是他的次子,魏的开国皇帝,他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曹植是曹丕之弟,作品有短诗《白马篇》、《七步诗》,长诗《赠白马王彪》,辞赋《洛神赋》等。

“建安七子”指的是孔融、王粲、刘桢、阮踽、陈琳、应场、徐斡七人,除孔融之外,都是曹操下属,诗风颇似曹操。

此外,当时还出了我国第一位杰出女诗人蔡琰(即蔡文姬),作有《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

三国和西晋文学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写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正始文学:“正始”是三国时魏国曹芳的年号。

当时司马氏父子当道,政治黑暗,少数文人以曲折方式表示不满,产生“正始文学”。

代表人物为阮籍和嵇康,他们与另五位名士合称“竹林七贤”。

太康文学:“太康”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年号。

此期间,一批士族文仁模仿古人创作,被称为“太康文学”。

代表人物为左思,写有《咏史》八首,赋《三都赋》曾轰动洛阳。

另有陆机、潘岳、刘琨等。

陶渊明陶渊明,即陶潜,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他曾做过彭泽县令,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隐居农村,参加劳动,写下大量的诗文。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

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风格自然平淡,浑厚含蓄,耐人寻味。

他的散文《桃花源记》虚构了与黑暗现实对立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他在辞赋《归去来兮辞》中,表明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向。

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叙事散文得到发展,小说初步形成,出现了大量短篇文言笔记小说。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分类:
纵观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历史,与两汉的大一统局面迥然不同。

剧烈的社会动荡,长期的南北对峙,士族制度的确立,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极为复杂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无疑会对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是魏和西晋;第二期是东晋和南北朝。

魏和西晋又可分为三段: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
(1)学术思想的多元化及以老庄为主体的玄学的风行,带来了文人思想观念的解放和个体人格精神的自觉,使文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中挣脱出来,走向了广阔的天地.道家哲学的自然旨向和人格的自由精神,是文学自觉的最基本的思想源泉. (2)文学创作的文学性.在文学的创作心态中,淡化了文学的政治倾向和社会的功利目的性,强化了文学的本体性和文学的审美趋向.文学创作开始趋向于个性化和风格的多样化.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风格、形式,都显示了多姿多彩的特点.
(3)文学自觉最显着的标志是文学理论的自觉.而理论的自觉,又是在人的自觉和创作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就是这种理论自觉的产物.在文学本体论、创作论、体裁论、风格论等诸多方面,都有卓著的建树,又促进了文学创作的自觉和繁荣.。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品与特点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品与特点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品与特点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品1.建安七子:曹操《短歌行》、曹植《七步诗》、曹丕《典论·论文》、王粲《七哀诗》、徐干《中论》、阮璃《咏怀诗》、应玚《公宴诗》。

2.正始文学:何晏《景福殿赋》、夏侯玄《离合诗》、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向秀《思旧赋》。

3.两晋诗坛:陶渊明《归园田居》、谢灵运《山居赋》、鲍照《芜城赋》、庚信《哀江南赋》。

4.南北朝诗歌:北朝民歌《木兰辞》、庾信《哀江南赋》、南朝山水诗谢灵运、鲍照、谢朓、颜之推《颜氏家训》。

5.骈文:萧统《陶渊明集序》、萧纲《与朱异书》、江淹《恨赋》《别赋》、庾信《哀江南赋》。

6.小说: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萧统《陶渊明集序》、萧纲《与朱异书》、江淹《恨赋》《别赋》、庾信《哀江南赋》。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1.文学创作风格的多样化:既有建安七子的豪放,又有正始文学的玄妙,还有两晋诗坛的婉约,以及南北朝诗歌的南北交融。

2.文学题材的广泛:涉及政治、历史、山水、田园、爱情、友情等多种题材。

3.文学形式的创新:骈文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4.文学理论的成熟:曹操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5.文学教育的普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为士人必备的素养,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6.文学交流的促进: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交流,使南北文学相互借鉴,丰富了文学创作。

7.民间文学的兴起:北朝民歌《木兰辞》等,展现了民间文学的魅力。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具有丰富的代表作品和独特的特点,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为后世文学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问建安七子中,哪位作家的作品以豪放见长?解题方法:回顾建安七子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风格,找出以豪放见长的作家。

答案:曹操。

2.习题:请问正始文学中,哪位作家的作品以玄妙见长?解题方法:回顾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风格,找出以玄妙见长的作家。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文学和建安风骨
•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实际上包括公元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196年到 年到200年的文学,这时期的文坛以曹氏父子 年的文学, 年到 年的文学 为中心,集中了孔融、陈琳等建安七子。 为中心,集中了孔融、陈琳等建安七子。 • 建安诗歌被称誉“建安风骨”。所谓风骨,乃是 建安诗歌被称誉“建安风骨” 所谓风骨, 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 练刚健的特点。简言之,建安文学具有鲜明爽朗、 练刚健的特点。简言之,建安文学具有鲜明爽朗、 刚健有力的文风。 刚健有力的文风。
魏晋: 魏晋:注重容颜风姿的时代
《晋书》记载: 晋书》记载: “潘岳妙有姿容, 潘岳妙有姿容, 潘岳妙有姿容 好神情, 好神情,少时挟弹 出洛阳道, 出洛阳道,妇人遇 者,莫不连手共萦 之。”
《晋书》记载,“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 晋书》记载, 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 乱唾之,萎顿而返。 乱唾之,萎顿而返。” 世说新语》记载,阮籍“放浪佯狂” ““青白眼 青白眼” 《世说新语》记载,阮籍“放浪佯狂”,““青白眼”、“纵 酒”。 世说新语》记载,嵇康“刚肠疾恶,轻肆直言, 《世说新语》记载,嵇康“刚主——曹操 乱世霸主——曹操 ——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 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 也随章命题赋诗。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 也随章命题赋诗。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 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 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 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 有写景的《观沧海》 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 情的《龟虽寿》 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 在邺下,形成一个文学集团。 在邺下,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 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 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 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

三、曹植
• (一)曹植生平简介 •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同母 弟。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 陈思王。
• ‚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三国志〃陈思王传》)
(二)曹植的诗歌创作
• 1、前期创作 • 主要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 浪漫的情调和奋发进取得精神。 • (1)功业精神与报国信念:如《白马篇》 • (2)游宴、唱和之作:《名都篇》 • (3)抒写友情之作:《赠丁仪》、《赠王 粲》、《送应氏》
• • •

3、文学的士族化、家族化和宫廷化 (1)文学的士族化 士族因之拥有世袭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 因而,自然造成了士族对文化的特权。魏晋南 北朝的大多数作家都出生于世家大族。 西晋的左思和此后东晋的郭璞、刘宋时的 鲍照,是魏晋南北朝庶族文学的卓越代表。
• (2)文学的家族化 • 文学家族主要有:三曹、阮瑀与阮藉、嵇康
• • • • •
(2)文学题材的新变 玄言诗 山水田园文学 山水田园文学继玄言诗而兴起,标志着中 国古典诗歌从题材到风格都有了重大的突破, 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此外,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游仙诗、 宫体诗等诗歌题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得到了 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建安文学
正始文学
魏 晋 南 北 朝 文 学
两晋文学 晋宋山水田园文学 齐梁陈文学
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的乐府民歌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诗歌
建安时期:慷慨悲歌,诗中充满个性和情感。 三曹、七子、蔡琰 正始时期:沉痛委曲、隐蔽曲折,哲理化倾向和清逸玄远之美。 阮籍、嵇康
两晋时期:繁缛诗风(陆机、潘岳) 刚健诗风(左思、刘琨) 游仙诗、玄言诗、田园诗(郭璞、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在文学思想、文学的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又是同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密切相关的。

一、时代特征、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潮(一)时代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

这近四百年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外,一直处于分裂、动荡之中,汉末动乱,代之而起的是三国鼎立。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王朝,至280年灭吴而统一全国,但至316年即由于“八王之乱”而灭亡。

317年,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420年又为刘裕所篡。

此后便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北方是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南方则宋、齐、梁、陈几个朝代频繁更迭。

这一时期除了西晋的统治时间较长外,其余的朝代均为时较短,最短的萧齐政权不过20余年,王朝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南北对峙带来的相互攻伐,使这一时期战乱不断,少有宁日。

战乱使很多人丧生,也带来了饥馑、瘟疫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文人的心态与精神风貌,同时也影响到整个文学创作的主题、题材与作品的基调。

因为战争造成的大量的人口死亡,使心灵敏感的作家与文人普遍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的脆弱、命运的多变难卜,人生祸福无常以及生命个体面对多变的时代风云的无能为力,于是,我们便在魏晋南北朝文学里看到了一些集中的文学主题,如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及隐逸的主题。

在乱世之中,文人的生活方式或表现为或慷慨悲歌、或任诞放达、或及时行乐,追求声色,而文学风貌也呈现出或梗概多气、或隐约曲折、或绮丽华靡的特点,这些都不能不说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关。

(二)文学思潮这一时期在哲学思想领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各种思潮纷纷兴起。

约而言之,则可概括为儒学式微、玄学兴起,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一、建安、正始文学(一)建安文学:包括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

主要成就是诗歌。

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一生戎马生活,对现实有较多的接触,他的作品如《蒿里行》、《苦寒行》等诗都能反映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流离失所的苦痛生活,在《短歌行》、《步出厦门行》等作品中则抒写了他要求建功立业的意志。

他的诗歌全部采用乐府旧题抒写实事,感情深沉,情调苍凉悲壮。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

年轻时显示出文学才华,他的一生以曹丕即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受曹操宠爱,乐观自信,思想积极奋发,早期作品如《白马篇》、《杂诗》抒发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和抱负;曹丕即位后,政治上受到了压抑《赠白马王彪》、《吁嗟篇》、《野田黄雀行》等作品就强烈地反映了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自己受压抑的不满情绪。

他的作品注意用词的形象生动和词采的华美,对后世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是建安时期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

七子中一些诗人亲身经历了社会动乱,王粲《七哀诗》、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部门行》反映社会现实。

七子中以王粲的成就最高。

曹氏父子及其周围的文人作品,一方面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抒发建立功业的抱负,风格慷慨悲凉,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与“七子”相颉颃的女作家蔡琰。

代表作五言《悲愤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写作者自己在汉末战乱中被虏入南匈奴的痛苦经历和晚年回乡时同儿子分别的悲痛心情。

通过自身不幸遭遇的叙述,控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二)正始文学正始是魏王曹芳的年号。

正始诗人有所谓“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戌、刘伶。

而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阮籍,生活在魏晋政权变易的时代,对司马氏集团基本上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他的诗表现了愤世嫉俗、反抗虚伪礼法的思想,也流露了虚无厌世、全身远祸的消极成分。

代表作82首《咏怀诗》,内容大都表达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自己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由于生活在尖锐复杂的魏晋易代之际,表达时采取了隐晦曲折的手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三国两晋(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期,诗、赋、小说等体裁,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并奠定了它们在此后的发展方向。

并且文学走向自觉,文学个性化鲜明;文学集团涌现,出现群体性风格,文学发展的阶段性明显;五七言古体近体诗兴盛。

建安文学(东汉末年196)建安时代文学以诗歌最为显著,“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大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建安文学具有“世积乱离,风衰俗怨”①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有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他们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貌,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

故后世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单纯的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力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的旗帜。

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主力和代表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蔡文姬)。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和杰出的代表,他的诗歌具有慷慨悲凉古朴刚劲沉郁雄浑的艺术风格。

并且他的诗极富创造性,对后代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代表作《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

而他的《观沧海》则是今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他的诗《龟虽寿》也同样流传于世。

东汉恢复后,曹操便制订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治国方针。

使得无论是诗歌、辞赋,文章等都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诗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体得以发展,七言诗体从此开创。

曹操又率先冲破儒学的禁锢,打破当时盛行的骈体文格式,采用通脱的文体作文章,追随他的文人学士亦积极响应。

在北方,不仅出现了一个文学繁荣的局面,而且使一代文风得以转变。

曹操还曾兴土木,建造了铜雀台作为文人名士集聚、笔会之地,以至文学的繁荣达到了顶峰。

曹丕,史称魏文帝。

其诗歌的代表作燕歌行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古代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

古代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

古代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是文学史上的大转折时代,文学走向自觉。

并且产生了大批依据文学审美特征而开展的论文和文著。

此时不仅有三曹、二陆、陶谢、鲍照、谢脁、庾信等流芳百世的大作家,更有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田园诗、山水诗、以及元嘉体、永明体等诗歌的典范。

建安文学建安文学是汉末建安时期兴起的文学,是以曹操父子为核心、以及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曹魏集团文人为主力的文学,其中王粲刘桢的成就最高,曹植被称为“建安之杰”。

主要作品精读曹操刘勰评曹氏父子的诗曾说:“志不出于滔荡,辞不离于哀思。

”(《文心雕龙·乐府》)锺嵘评曹操的诗也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诗品·下》)都指出了曹操的诗歌感情沉郁悲怆的特点。

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诗读来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怆,故造成了其诗沉郁顿挫、格高调响的悲壮气势。

蒿里行(背诵)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蒿里行》即是极为典型的例子。

故陈祚明说:“孟德所传诸篇,虽并属拟古,然皆以写己怀来,始而忧贫,继而悯乱,慨地势之须择,思解脱而未能,亹亹之词,数者而已。

”(《采菽堂古诗选》)可见曹操诗歌抒忧写愤的特征已为前人所注重。

短歌行(背诵)作者: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魏晋南北朝文学详解

魏晋南北朝文学详解
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四)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 门类。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 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 的认识。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 发展状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魏晋南北朝文学
(二)思想表征
1.谈玄——热衷清谈,以玄远超脱为人生最高境界。
玄学的基本特征:一种抽象思辨的哲学。
玄学反映了魏晋文人的思辨热情和对人类知性的重视。
从玄学论辩中发展起来的语言机智,则促进了文学的 发展。
2.饮酒——纵情狂饮,蔑礼教而崇放达。 3.吃药——服用烈性药物,追求精神刺激。 4.隐逸——游山玩水,遗世隐逸成为名士们高雅流行的
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魏晋南北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民歌 魏晋南北朝小说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10
1.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 时代背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 ▪ 主要成员:三曹、七子、蔡琰 ▪ 创作形式:五言腾踊 ▪ 风格基调:慷慨任气 ▪ 诗歌传统:建安风骨
三曹父子
曹操( 155~220 ),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 人。《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苦 寒行》。其诗多为乐府古题,“如幽燕老将,气 韵沉雄”。
曹丕(187 ~ 226),字子桓,曹操次子。220年 曹操死后,袭魏王位。十月废献帝,建魏国,将 都城自许昌迁至洛阳,谥文帝(220—226年在位)。 《燕歌行》(七言)、《典论·论文》(文论)。
曹植
曹植(192 ~ 232),字子建。“才高八斗”,下 笔成章。在文帝、明帝在位的12年中,受到限 制与打击,多次迁封,最后封地在陈郡,卒谥 “思”,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

3.魏晋南北朝文学(1)建安风骨①“三曹”(初中)“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三曹”与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学见称的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齐名。

a.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代表诗作有《观沧海》(初中)《龟虽寿》(初中)《短歌行》(初中)等。

b.曹丕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

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c.曹植曹植,字子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他的诗歌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

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更是赞许有佳:“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便是由此得来。

曹植诗歌创作成就:(小学、高中)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诗歌内容丰富充实。

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

曹植用他的笔描绘了广阔的社会人生,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齐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就是说他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人。 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 阮籍早年“好《诗》、《书》”,有济世之 志,他博览群书,尤好《庄》、《老》。 他生活在魏晋交替的时期,在政治斗争的 漩涡里应付、挣扎。他对曹魏末年的庸碌 腐败深感不满,但又不愿与司马氏同流合 污,因而始终采取一种“虚与委蛇”、不 即不离的态度。
+ 百姓民不聊生 + 文人报国无门
魏晋南北朝社会思潮:
魏晋南北朝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我 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这一时期在哲 学思想领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各种思潮纷纷 兴起。约而言之,则可概括为儒学式微、玄学兴 起,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体裁与成就: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在诗歌、散文、辞赋、小说、文论等众
3、归隐田园时期(41岁—63岁) +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到宋文帝刘义隆 元嘉四年(427)去逝。此间他曾于义熙末被征著作 佐郎而不就,生活的主要内容是闲居、种田、读 书和创作。
(二)陶渊明的思想:
陶渊明的思想,历来都是研究者极为关注的论 题,出现了所谓主儒家说、主道家说、主玄家 说、主老子说、主庄子说、主儒释道合一说的 分歧与考辨。陈寅恪称陶渊明“实为吾国中古 时代之大思想家”(《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 关系》),是有卓识的。
2、 曹丕(187-226),即魏文帝。字子恒,曹操次 子,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建安二十五年即 位,建立魏朝。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而 且艺术上很完整的七言诗。有《魏文帝集》。 3、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才华横 溢,诗作隽丽,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突出功绩, 颇受曹操喜欢,封陈王。曹操死后,备受曹丕 猜忌,抑郁而死。今存诗80余首,原有集,现 已散佚。宋时辑有《曹子建集》,其“七步成 诗”的故事至今流传。辞赋以《洛神赋》最著 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文学1.魏晋南北朝文学特征:★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念的更新;★文学团体的活跃;★追求创新(题材方面:宫体诗,边塞诗,玄言诗,游仙诗。

)(形式方面:五言诗多样;七言诗成熟;律诗开始形成。

)(讲求辞藻之美和修辞之美。

)★文学和哲理结合。

六.文学发展。

1.诗歌。

建安时期——五、七言诗、乐府诗有不同程度拓展。

正始时期——抒发内心忧惧和痛苦,影射讽刺发展。

太康时期——讲究对偶与声律。

永嘉时期——玄言诗盛行,追求理趣。

东晋末到刘宋初——田园诗、山水诗开拓,乐府诗抒情为主。

齐梁之际——“新诗体”出现。

梁陈之际——“宫体诗”滥觞。

2.散文。

应用文分类细密;书信体和山水游记大量产生;骈体文出现。

3.辞赋功能分类明确;抒情小赋;骈偶化。

4.小说小说正式形成时代。

志怪小说;志人小说。

5.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重要论著: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

第一章魏朝诗坛一、建安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光辉时代。

1、建安作家①“三曹”★曹操抒发情怀的诗:《观沧海》《龟虽寿》曹操的诗风:“慷慨悲凉”,“气韵沉雄”曹操文学贡献:扩大了乐府诗的范围。

曹丕写宴游之乐和离愁别绪为主,写军旅生活不多。

《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燕歌行》曹丕的诗风:“娟秀婉约”。

曹丕文学贡献:抒情变群体之情为个体之情;形成文人诗的风格。

★曹植生平事迹。

述志诗━━《白马篇》《杂诗·仆夫早严驾》忧愤诗━━《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托寓诗━━《美女篇》《七哀诗》游仙诗━━《远游篇》曹植诗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曹植的艺术贡献:发展了五言诗。

2.“建安七子”和蔡琰。

建安七子——建安时代围绕在曹操父子周围的文人陈琳、王粲等六人以及并非这个集团,但很有诗名的孔融。

因为他们都经历战乱,目睹民情,故作品多能反映现实,感叹身世,深刻动人。

★王粲《七哀诗》其一★刘祯《赠从弟》其二★蔡琰《悲愤诗》两首;《胡茄十八拍》.3.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名词:建安风骨——建安诗歌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忠实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政治抱负、身世之感。

风格上它慷慨任气,鲜明地抒情。

形式上它学习民歌,又表现出文人文学的富丽特点。

建安诗歌对后世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亦可参见教科二.正始文学。

1.“竹3.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名词:建安风骨——建安诗歌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忠实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政治抱负、身世之感。

风格上它慷慨任气,鲜明地抒情。

形式上它学习民歌,又表现出文人文学的富丽特点。

建安诗歌对后世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亦可参见教科书第49页注解[22])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阮咸、王戎、刘伶、向秀代表作━━【咏怀诗】八十二首。

作品选讲:《夜中不能寐》《独坐高堂上》《西方有佳人》《驾言发魏都》《洪生资制度》《壮士何慷慨》阮籍【咏怀诗】的文学意义:①开创了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②进一步发展了诗歌婉曲隐秀的象征手法。

★嵇康生平事迹代表作━━【赠秀才入军】十八首;【幽愤诗】作品选讲:《赠秀才入军》其九、其十四;第二章两晋诗坛一.太康、永嘉时期的诗歌。

1.代表作家:“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张载、张协、张亢、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 刘琨、郭璞。

3.作家和作品:太康诗人★陆机《赴洛阳道中作》其二★潘岳《悼亡诗》其一★左思☆代表作━━【咏史诗】八首。

☆作品选讲:《咏史》其二、其六、其五。

☆左思的文学贡献:为后世《咏史》诗借史抒怀的方式奠定了基础。

☆左思的名句:“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永嘉诗人★刘琨《扶风歌》★郭璞《游仙诗》其一、其五。

道家思想对诗学的影响①虚无主义影响诗人产生对社会的怀疑,产生伤感情绪,产生“以虚为贵”的审美理想;②“为我”人生观影响诗人追求自然、童心、放达、追古、求仙、寡欲、无为;③强调对立和变动的思想方法影响诗歌讲究均衡对称,看重形式美,重视对传统的破坏和改革。

二.东晋时期的诗歌。

1.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雅会。

《兰亭集序》2.孙绰、许询的玄言诗。

名词:玄言诗——东晋文人在魏晋以来玄学清谈风气的影响下,写诗专谈老庄和佛理,这种诗不接触现实,也没有形象可言,艺术价值很低。

但它一度风靡东晋诗坛,并发挥了诗歌的议论性,对日后宋明诗风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1.田园诗——《归园田居》《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稻》《饮酒》2.咏怀、咏史诗——《杂诗》《读山海经》《咏荆柯》3.赠答诗——《答庞参军》《停云》《与殷晋安别》三. 关于陶渊明的学术歧见★归隐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归隐是反抗现实的表现;一种意见认为归隐是逃避现实的表现;类似看法认为归隐是远祸存身的动物性本能;特别看法认为他没有归隐。

★田园诗问题:流行看法认为具有积极意义和战斗精神; 一种看法认为间接反映了农民的苦难和社会危机;一种看法认为鼓吹乐天知命,客观上有麻痹性;我的看法认为有两面性。

从消极方面讲,他的隐居打上士大夫烙印,回避矛盾是个体意识减弱的表现;从积极方面讲,他的正气和风骨给后代穷厄知识分子起了榜样作用;不能光通过田园诗来概括他的世界观。

四.陶诗的艺术特征及渊源。

朴素自然真纯五.陶诗的贡献和影响。

1.贡献——开辟了田园诗的园地;创造了清明淡远的新意境。

2.影响━━他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代田园诗人学习的范本;他的高尚品格为后代进步作家树立了榜样。

六.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并序)第四章南北朝民歌一.南朝民歌1.南朝民歌兴旺的原因:①地理原因;②经济原因;③观念原因;④统治者原因。

2.吴歌。

★名词:吴歌——产生于长江下游,而以建业为中心的民歌,多是东晋和宋的作品,原为徒歌,采入乐府才配上音乐,特色是艳丽柔弱,多表现羞涩缠绵的情态。

★作品:《子夜歌·始欲识郎时》《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子夜四时歌·冬歌》《华山畿》《子夜歌·常虑有贰意》《读曲歌·非欢独慊慊》3.西曲。

★名词:西曲——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而以江陵为中心的民歌,多是齐梁两代的作品。

多写水边旅人思妇的别情,表现船户、贾客生活的尤多。

风格直率开阔。

★作品:《石城乐》《莫愁乐》《那呵滩》《拔蒲》☆代表南朝民歌最高成就——《西洲曲》4.南朝民歌的特点:①情歌占绝大多数;②双关修辞(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③风格艳丽柔弱;④五言四句。

5.南朝民歌的影响。

二.北朝民歌1.北朝民歌的内容:①反映北地风光和游牧生活——《敕勒歌》《企喻歌辞》《琅琊王歌辞》②反映人民的疾苦——《陇头歌辞》《琅琊王歌辞》《紫骝马歌辞》③反映战争——《企喻歌》《木兰诗》④情歌——《地驱乐歌辞》《折杨柳歌辞》☆代表北朝民歌最高成就——《木兰诗》。

2.北朝民歌的风格特点。

①题材广泛;②多用赋比兴;③风格豪放、刚健;④五言四句为主。

第五、六、七章南北朝文人诗一.文人诗发展趋势。

★语言技巧和声律的进步和形式主义盛行。

★繁荣原因:统治者提倡文学: 士族文人生活虚浮淫侈;文学观念的转变;(梁元帝《金楼子·立言》:“吟咏风谣,流连哀思”“惟须绮毂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声律之说兴起。

二.刘宋诗歌。

1.山水诗的兴起和谢灵运。

①山水诗兴起的原因:②谢灵运入彭蠡湖口》《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的名句——☆“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连。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琴。

”☆“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③与谢灵运同时的山水诗人:谢惠莲颜延之谢朓3.鲍照。

★鲍照的创作:《拟行路难》其四、其六《梅花落》《代出自蓟北门行》代白头吟》★鲍照诗歌特色:①慷慨激昂,题材广泛;②有民歌之风,又有文士之态。

★鲍照的艺术贡献:①在乐府诗中加入文人词采,文人激情,文人自我形象;②把七言诗发展到成熟阶段。

三.齐梁诗歌。

1.沈约★名词: 新体诗——新体诗是与古体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

因为这种诗体最初形成于南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

★“四声八病”之说——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永明体诗的意义——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性增强,是一种进步,平仄的遵守,对仗的规定为唐诗的形成奠定重要的基础。

2.谢脁《赠西府同僚》《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游东田》《玉阶怨》《王孙游》3.何逊《相送》《临行与故游夜别》《慈姥矶》4.齐梁文人集团①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文章八友”。

②梁·萧衍、萧统父子的文学集团★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名词: 昭明文选——梁朝太子萧统组织编选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文选集。

它收录先秦至梁朝的优秀诗文辞赋共700余篇。

《文选》审美倾向注重骈丽辞采。

古代不少作品因此得以流传后世。

③梁·萧纲文学集团。

★主要成员: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刘孝仪刘孝威★主要成果: 徐陵将汉魏以来写女性的诗歌870首编成《玉台新咏》十卷。

是研究女性文学的重要资料。

★例文:《咏内人昼眠》——“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悟是倡家。

”四.陈朝诗人和宫体诗。

1.徐陵★贡献:①编辑【玉台新咏】;②七言诗《杂曲》奠定了后世歌行体基本格式。

2.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晚出新亭》★贡献:为唐诗的繁荣奠基,成为李白、杜甫学习的榜样。

3.陈叔宝★宫体诗文学集团。

★创作特色:擅长艳情诗;擅模仿民歌;擅刻画景物。

★代表作——《玉树后庭花》★名词: 宫体诗——梁陈两代君臣热衷于强烈的声色刺激,他们的作品多描写宫廷妃嫔的生活和女性容貌姿态,也有一部分是咏物诗。

这些诗以欣赏的心态表现女性美,但也有些表现统治者庸俗的色情趣味。

宫体诗的风格轻艳,重辞藻对仗和声律之美,它对唐代律诗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五.北朝文人诗。

1.北朝时期的文化人。

★崔浩★高允★温子昇2.东魏——北齐的文学家。

★颜之推【颜氏家训】★萧悫★邢邵★魏收3.西魏——北周的文学士人。

★苏绰★庾信☆生平事迹。

☆庾信诗风:前期轻艳,后期劲健苍凉。

☆作品:《寄王琳》《重别周尚书》《拟泳怀》其三、其四、其十八☆庾信的艺术贡献:融合南北诗风,为唐代新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

★王褒《渡河北》第八章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一.辞赋。

1.建安赋家。

①王粲《登楼赋》②曹植《洛神赋》2.两晋赋家①向秀《思旧赋》②潘岳《西征赋》《秋风赋》《闲居赋》③左思《三都赋》④陆机《文赋》⑤陶渊明《归去来辞》3.南北朝赋家①鲍照《芜城赋》②江淹《恨赋》《别赋》③庾信《小园赋》《哀江南赋》☆《哀江南赋》是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