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措施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已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正在日益完善,它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更强的推动作用。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目前取得的经济成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邓小平特别了不起的地方,是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放在一起。
这就说明他对世界局势有一个基本判断,这个判断就是,一个民族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包括经济事务和政治事务。
所以中国政府一直对全球化持积极态度,一直坚持对外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应该说政府是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中国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赢家之一,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和出口,中国的很多增长都将是不可能的。
似乎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国际体系采取的战略都还是防御性的战略,如保护主权,使自己免受伤害,等等。
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角色似乎不得不发生真正的改变,这样它才会对全球公共品供给和全球秩序作出贡献。
在过去较长时期,出口导向和扩大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而消费需求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角色。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课件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更多的产出和量的增加,更 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 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这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 观的发展理念。
科 学 发 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 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忆一忆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历程
班级小经济学家 李祉良 汇报搜集结果
思一思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国际方面 国内方面
8
(一)从国际看
世界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 最困难的时期并出现复苏,同 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 各种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影 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 因素依然较多。
9
国际金融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 科学发展模式之机
17
到 2020 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 下降40%—45%
18
小讨论
学校开展“我低碳,我快乐” 活动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 该为低碳生活做点什么?
19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 3、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 4、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 子。 5、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 浪费用电。 6、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 扇或扇子。 7、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充满电 后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8、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不开汽车 改骑自行车。 9、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 启程序少些等。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 电脑电源
中国梦之国家富强梦 —— 经济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
学习目标:
1.
2.
3.
学生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 历程; 学生通过实践调查了解加快经济发展方 式带给人民的实惠 通过学习本课,今后学生能够在实际生 活中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 份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要想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从过去重视数量增长为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崛起和共享共建等四大引领作用,以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创新驱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领作用。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和提升。
因此,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形成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绿色发展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当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具体而言,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再次,开放崛起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世界舞台中心,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的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就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实现更广泛、更深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具体而言,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推动自由贸易,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竞争,实现互利共赢。
最后,共享共建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
当前,社会分配不平衡和社会公平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快形成共享共建的社会格局。
具体而言,要加快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实现。
综上所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专题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专题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一、背景知识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加快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考点解读结合中央精神和教材逻辑,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出考题:1、调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科技创新3、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扩大改革开放领域,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4、扩大消费,拉动内需5、两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6、区域协调发展7、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道路8、保障和改善民生三、课本知识回顾(见上)四、课堂练习4、能源的发展,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光伏产品的生产大国,但产品主要出口欧美。
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断祭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使中国光伏企业陷入困境。
为扩大光伏产品内需,国家能源局正在制订“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办法和电价补贴标准”。
2012年11月1日起,电网企业将免费为不超过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订、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允许富余电力上网,电网企业按国家政策全额收购富余电力。
此外,国家能源局也鼓励各省(区、市)利用自有财政资金,在国家补贴政策基础上,以适当方式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的建设。
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建议。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展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社会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和体现。
然而,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具有明显的先天脆弱性;人口数量压力巨大,资源和生存空间相对紧张,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
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一些企业或单位片面追求GDP数量的增长,只注重经济效益,极力推行掠夺性消耗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能再仅仅靠GDP数量的增长,而应当纳入到社会这一大系统中去统筹兼顾,要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更多的产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为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具体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就是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是更新发展理念,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求有三个转变:一是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在生产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三是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要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十二五”时期,正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结构重构的关键时期,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进军,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的配置比例,并以扩大内需作为调整结构的首要任务,而要真正启动内需,关键在于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我们还要借助城镇化进一步拓展发展的空间。
调整经济结构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此,我们要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高端准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使服务业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因为目前我国的服务业虽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但供给能力和水平却难以满足。
2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支撑。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的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寻找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基点和核心要素,更好的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因为只有通过发展科技,加快建构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才能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进入绿色发展的良性轨道,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3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干部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一五”期间,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一个突出的亮点,政府也进一步向公共服务性政府转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但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的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公平正义,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收入得到普遍提高,同时又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财政预算体系; •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危机应对机制; •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第九,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 群众基础
• 大力推进以改善民 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 水平,加快实施扩大 就业的发展战略,加 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 调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区别:内涵 • 联系:经济发展中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增
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手段和目的。
2、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含义 •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
•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资 源、劳动、资本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结合、 消耗、产生效益的有机结合的这些具体方 式。
•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定区域在一定时期 内包括生产部门的实物增长和服务部门的 劳务增长在内的实际产出的增长。
• 衡量标准: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发展
• 经济发展指包括经济增长在内,随着经济 增长而实现结构优化、分配改善、生活提 高、福利增进、制度创新的经济社会进步 的一整个过程。
• 第五,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 待的必然要求。
1、突破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瓶颈 制约的现实要求
我国的资源状况:总量大,人均少
“地大物薄”
人均资源少
• 矿产资源:总量第三,人均不 到60%;(人均铜储量:1/5; 人均铝储量:1/1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是着眼于质量、效率、效益
(四)全方位统筹各方面产业发展
领先时代的前沿性产业 带动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保障和强化国力的支柱性产业 维持社会基本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五、重构我国经济的国际经济循环体系
以人力资源为优势,重构我国国际竞争力
中央强调,今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应更 多的依赖科技投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 水平提高,把中国人口众多的压力转变为人 力资源雄厚的竞争力。
创意 — 开发、寻找有市场和效益的产品并 实施策划 投资 — 投资者利用投资工具和投资机会 实现保值增值 生产 — 低成本或高效率的生产产品,注重 品牌和技术,区分高端控制者和低端加工者 营销 — 开发、运作市场,争夺或垄断市场, 实现收益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大 力推进“走出去”战略,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产 品输出、劳务输出、资本输出有机结合,构建新的国 际经济循环体系。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个问题——
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质量、效益 二、资源、环境 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经济转型
一、质量、效益
资源回收率和循环经济水平低 –我国目前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世界先进
水平低10个百分点。 –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55%,比世界先 进水平低25个百分点。 –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左右,比世界 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资本的高投入和资源的高消耗
–高投入 :80年代初以来,资本形成率明显升高,由
“六五”时期的34.5%上升到2003年42.9%,大大高于 20%左右的世界一般水平;每增加1亿元GDP所需固定 资产投资由“六五”时期的1.8亿元上升到“十五”前 三年的4.99亿元。 –高消耗:建国以来GDP增长了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 耗增长了40多倍。2003年,我国GDP1.4万亿美元,占 世界GDP的4%,但为此消耗的经济资源大大高于世界 水平,占世界消费量的份额分别为:原油7.4%,原煤 31%,铁矿石30%,钢材27%,氧化铝25%,水泥40%。 每单位GDP所消耗的金属材料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倍数分 别为:钢5.6,铜4.8,铝4.9,铅4.9,锌4.4。
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讲义教材
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潘金刚
2020/10/23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 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 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 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 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 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 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 计算经济增长的速的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水 平(5400美元)在2011年排在世界第87位。我们 离世界经济大国尤其是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很长 一段路要走。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成为经 济大国,更无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这方面, 英国、美国所走过的路,值得我们深思,其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
2020/10/23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之路越来越艰辛。 2012年3月,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光伏反 补贴的初裁结果,税率为2.9%至4.73%;5月 又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 裁结果,税率达31.14%至249.96%。7月, 德国企业SolarWorld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 ,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共 有25家欧盟企业上诉要求对中国太阳能产品 进行调查。欧盟很可能参照美国的裁决做出 对中国不利的结果。
2020/10/23
2012年11月美国失业率为7.9%,高于10月份的7.8% ,这还是2009年3月份以来,连续两个月低于8%。 欧元区2012年10月份失业率升至11.7%的记录新高 ,而欧盟失业率也触及10.7%的记录新高。
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华县粮食局副局长蔡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化,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环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我认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得到根本的改变,而且也积累了较多值得高度重视的矛盾和问题。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的经济结构在需求结构上,过多地依赖外需,所以一旦国际市场有风吹草动,我们经济就会受到影响;在产业结构上,农业基础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滞后,所以导致经济效益不高,费力不赚钱;在城乡区域结构上,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不平衡,所以导致差距不断扩大;在分配结构上,存在老百姓“荷包”赶不上GDP等现象,所以导致分配不公的问题,等等。
形势与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环境约束
• 自然系统被破坏的速率比物质财富增长的速率要快得多,二氧化
碳的再循环平衡已被打破。
•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全球已经丧失了1/4的表层土和1/3的森林 覆盖。 • 在过去30年中,地球上1/3的资源——自然财富已经消耗殆尽, 我们正在以每年6%的速度失去淡水生态系统、以每年4%的速度失 去海洋生态系统。 • 全世界多种生命系统的衰退正在不断加速,并已经开始失去维持 生命过程的能力。 • 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都日益加剧。
26
王致中,17岁,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 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後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27
(2)行业差距大
2008年20个行业门类 收入差距为4.77倍,有
的高达10倍。据上市公
司年报分析,208家国企 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 差距,从2006年6.72倍 扩至2008年17.95倍。
36
(2)出口与内需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外贸依 存度从改革开放之初的9.7%上升到目前的60%,远高于世界 平均水平。如此之高的外贸依存度,带来与国际市场“同 此凉热”的高风险度。一旦危机席卷全球、外部需求急剧 下滑,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就必然因为出口的自由落
体式滑落而失去平衡。
7
一、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四个约束: 1、资源约束 2、环境约束 3、社会约束 4、经济约束
8
1、资源约束
• 2006年我国GDP总量达到2700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左右。
• 2006年我国能源消耗达到了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
15%左右。钢材消耗量达到了3.88亿吨,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 水泥消耗了12.4亿吨,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的54%。 • 若在未来20多年,我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速按8%计,到2030年中国人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背景介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效益相较较高的发展模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性1.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4.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1.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2. 加强创新驱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3. 推进能源革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5. 改革开放: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转向以消费和创新驱动的增长。
2.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环境质量改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第二专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习资料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
课程内容: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念如何形成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紧迫性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近几年取得的成效4.未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杨秋宝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依据、战略部署等进行深入分析并予以准确把握。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念形成过程作为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转型的战略举措,我国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三次较大调整,其内涵不断拓展。
第一,提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从粗放向集约转轨。
改革开放不久,在总结以往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就提出要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
l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
第二,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l992年,根据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推进的过程中,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
第三,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入新世纪以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新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对新世纪中国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竞争日益加剧,为保持稳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
由于世界经济不断地变革和调整,各种新的科技和产业日益涌现,因此必须加快经济转型,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转向新的、更可持续和更具活力的发展方式。
一、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能源、环境等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必须的。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提高中国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避免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各种过度发展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建立在牺牲环境质量、境内外资源和自然生态的基础上的模式。
二、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政策引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在各项政策上应统筹优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并提供更多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地推进技术改进和环境保护措施。
2.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必须从科技发展和创新方面入手,加大研发投入,创造国内外有竞争力的新科技,提高产品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新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推进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好地适应需求和市场变化。
推进产业升级的关键是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因为高新技术产业是中国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三、转变的重点领域及关键措施1.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进程是国家的战略,因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投入巨资和资源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加速经济发展。
重点措施:(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增加投资,加快发展。
(2)科技投入增加,积极推动技术创新。
(3)优化管理提高信息技术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4)加快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促进新经济增长。
2.节能环保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促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可以保护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 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兼并重 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 着眼于未来发展和下一轮国际市场竞争, 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鼓励和支持节 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 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 长点
美国的失业率
美国劳工部资料,2012年7月,美国共新增 16.3万就业岗位,虽然远超过此前经济学家 的9.5万,但是失业率仍出乎意料地升至 8.3%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调整出现的一个 特点,就是世界经济可能进入相对低 速增长期,世界经济的复苏将是一个 缓慢曲折的过程
调整
从全球需求和生产结构的调整来看,国际市场需
So we’re not interested in constraining China, we want China to do well. The only thing we want to make sure of is that a country like China as it is growing and inevitably will end up being the largest economy just because of the enormous size of their population, that they are also taking their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seriously and that they recognise that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奥巴马,2011-4-15
结构调整
结构优化 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协调、合理 结构升级 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实现国民经济结 构的高度化或高级化 途径 存量调整 增量调整
三个转变
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世界各类型国家最终消费率对比 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扩大就业,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在发展经济、 扩大就业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不断提高城乡 居民的收入水平 改善消费结构,大力培育消费热点,着力扩大 旅游和各种服务消费产业,为城乡居民提供多 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求短期内不会恢复快速增长,甚至会相对收缩; 就生产能力的变化而言,许多国家都要继续促进 本国经济的恢复
我国只能转向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
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整体经济转型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需求空间
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必然要求
资源短缺
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 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资源利用效率却较为低下 人均资源 资源消耗 相对较少 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 程度高 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 大国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和 战略性
提高应对国际风险能力 2008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际金融市 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严重冲击
4万亿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先是出台了进一 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措施,同时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继而出台了一揽子计划 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国民经济保 持8%以上的较快增长。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 不稳定,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些行业产能过剩 的矛盾凸显,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 而消费需求不足的格局没有实质性改观
适应全球经济新调整的需要
后危机时代。就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变化而言, 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深度调整期,包括世 界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全球需求和生产结构 的调整以及世界贸易格局的调整等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IMF《世界展望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 速为3.5%,警告全球经济面临更大风险 世界银行预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大 幅下调至2.5%和3.1%(曾3.6%);中国分别为 8.4%和8.3%
美国等13个最富裕国家占人口总数5.4%,消费一次性能源的 27.7%;中国人13亿人口占全球21.7%。在这些国家消费静止 的条件下,中国将消费全球能源的111%。 结语
If over a billion Chinese citizens have the same living patterns as Australians and Americans do right now then all of us are in for a very miserable time, the planet just can’t sustain it, so they understand that they’ve got to make a decision about a new model that is more sustainable that allows them to pursue the economic growth that they’re pursuing while at the same time dealing with thes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政府负债/GDP
PIIGS信用评级
欧洲的失业率( 2012年3月)
西班牙24.1%,希腊21.7%, 葡萄牙15.3%,拉脱 维亚14.6%,爱尔兰14.5%,立陶宛14.3%, 斯 洛 伐 克 13.9%, 保 加 利 亚 12.6%, 爱 沙 尼 亚 11.7%,匈牙利11.2%,波兰10.1%, 塞浦路斯 10.0%,法国10%,意大利9.8%,英国8.2%,丹 麦8.1%,比利时7.3%, 芬兰7.5%, 罗马尼亚 7.5%, 斯 洛 文 尼 亚 8.5%, 瑞 典 7.3%, 马 耳 他 6.8%,捷克6.7%,德国5.6%,卢森堡5.2%,荷兰 5.0%, 奥地利4%
美国凭什么?
财富?——黄金/物质资产/金融资产 美国霸权:美元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跟黄金脱钩 石油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美国的条件:石油交易 用美元结算;伊拉克战争之前,38美元每桶;战争结 束后接近150美元
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 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 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是提高我国应对国际风 险能力的当务之急 是我国适应全球经济新调 整的必然要求 是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 制约的必然要求
世界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
主权债务危机 2009年12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主权债务开始全球发酵 2010年国债/GDP>80%的有11个发达国家,G7全部在内 PIIGS:PORTUGAL:93%;IRELAND:96.2%;ITALY: 119%;GREECE:142.8%;SPAIN:60.1% 其他:2010年荷兰62.7%、法国81.7%,德国83.2%,比利 时96.8% 欧元区17国、美、英、日的总债务余额达84万亿美元(还不 包括美国金融部门的14万亿美元债务)是其GDP的2.4倍 2011年8月5日,Standard & Poor’s将美国主权债务评级自 AAA下调至AA+,这是标普1917年给予美国评级以来的首次 降级
第二讲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陈弘·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nkchh1964@
引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 深刻变革。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 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的国 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经济发展的质 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 来越宽。
引导消费,提高消费的预期,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缓解在就医、上学、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 业协同带动转变
农业由弱变壮 工业由大变强 服务业由慢变快 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 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 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的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与自主创新 的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开放 的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中政府与市 场的关系
金融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金融化指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信贷 等广义的金融业在一个经济体中的比重不断上 升;经济重心从生产转到了金融。一般认为, 经济金融化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历 了80年代的发展之后于90年代开始了其异军突 起的进程
。
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实际上则 是对原有的经济增长/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的冲击 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链条低端的问 题。在危机中受到冲击的许多企业,其自主创 新能力不够强,应对风险能力较弱 外需、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7年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5%。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部需求显著下降,出 口明显萎缩,原有的高速增长也就难以为继
资源
工业化、城镇化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也必然是人 均资源消费量增长较快和资源结构快速变化的过程。 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资源 需求总量将稳定上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需求 压力也必然加大 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转变,走中 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 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 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 现资源的低投入、低消耗、高利用、高效率,建设 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