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试卷】辽宁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方式,以下与其产生无关的是A。
生产工具的改进 B.耕作技术的进步C。
土地私有制出现D。
农产品的商品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开始使用和牛耕逐渐推广,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农产品商品化出现于唐宋以来商品经济发达的时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农经济的产生无关,故选D。
2.我国的土地税可追溯到春秋末期鲁国的“初税亩”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国家开始征收土地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A。
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B.不利于有效利用土地C.开始出现私有土地D。
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土地税产生的影响。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为实现富国强兵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开始征收土地税,按实有的土地数量征税,这样就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使土地私有得以合法化,故选A。
在土地私有化的前提下,贵族采取了征收农民地租的剥削方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利用了土地,故B、D两项错误;铁器牛耕的使用和私有土地的出现是土地税实行的前提而非影响,故C项错误.3.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
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出现大量无主荒地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D。
当时人口大量减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均田制.材料中北魏至隋唐实行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均田制,部分土地在农民死后须还给官府;到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已无田可授,均田制破产;可见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政府控制部分土地,故选C。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命题人:杨玉杰卷Ⅰ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B.公正评价历史事物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D.辩证看待历史现实2、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是迄今为止国内购买海外模式制作的众多电视节目中最成功的个案。
而“达人”一词的出现,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下列言论与《论语》中“达人"的意思有直接关联的是()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制天命而用之”D、“有教无类”3.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评论针对的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4。
近代有学者评论孔子“言行不一”,说他一方面主张维护“周礼”,另一方面又挑战周王统治,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治国方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孔子的行为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周王室的影响力日渐衰微B.奴隶制崩溃是不可避免的C.百家争鸣已成为社会主题D.维护“周礼"是历史的倒退5、《潘天寿谈艺录》在谈到中国写意画的创作时提到:“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
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
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下列著作中蕴含上述思想的是( )A.《论语》 B.《道德经》C.《春秋繁露》D.《四书章句集注》6、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思想家是()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7、《春秋繁露》云:“与大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A.加强集权B.独尊儒术C.推行教化D.顺应天意8、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原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9、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
辽宁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18届)历史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
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2、《左传》相传为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
书中记载“欲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欲至与周争堠田”(注:划线部分是人名)。
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B.土地日渐私有化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3、《史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这段记载说明A.汉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B.工商业成为汉代社会基础C.国家统一促进商业发展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4、唐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市,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铁行等。
可见唐都长安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B.商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C.城市的政治功能日益减弱D.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化明显5、《福建史志》记载:南宋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共有进士994人,占全国进士总数的三十四分之一,为全国之冠。
其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闽北书院教育兴盛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D.建安雕版印刷发达6、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7、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弈博升米自给。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
“解体”指的是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B.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厂的规模变大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题干中的封建经济主要是指自然经济,而中国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男耕女织,所以它解体的真正含义就是传统的耕织走向分离,所以A项正确。
2.《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以为打开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
然而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
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B.英国的商品种类是中国人不需要的C.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通过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但是列强倾销的商品却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因为自然经济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所以列强商品倾销受阻,故选C项。
3.西方列强曾经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取得侵略权益。
其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A.通商B.协定关税C.割地D.赔款【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
题目中的信息“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反映了民族工业兴起后,外国侵略者利用协定关税等特权,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从而使中国民族工业在产品销售和原料供应方面受到巨大的压力。
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试卷 历史(word)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备有答题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6 小题,每题2 分,共52 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
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五谷丰登,生活舒适D.传统文化底蕴深厚2.要论证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可以利用的材料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C.“依军功行田宅”D.“除井田,民得买卖”3.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约是在A.两晋时期B.唐宋时期C.两宋之际D.明清之际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丝、棉、麻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花成为经济作物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纺织技术的改进5. 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6.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
其影响是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7.《白银资本》中指出:“在13、14 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16 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造成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B.宗教改革C.新航路开辟D.汽船发明8.17 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 年至1674 年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带有答案)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带有答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
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据此可知,党在新时期的迫切任务是①发展社会经济②改革生产关系③建立先进制度④推动思想解放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15世纪,奥斯曼帝国规定,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可以从宗教捐助基金中获得部分津贴,攻读法律的学生可以获得全部津贴;从高等学校毕业的人可以获得在小学教书的资格,如果经过进一步深造,可以在高等学校教书或成为法官。
这些规定A.导致宗教垄断国民教育B.为帝国发展培养了人才C.说明贵族拥有教育特权D.推动了伊斯兰文化扩张3.15世纪末以来,欧洲人造的海船开始广泛使用经阿拉伯传入欧洲的中国火药技术,征服落后而闭塞的古老文明,开展早期殖民扩张。
以下关于早期殖民扩张的史实正确的是A.15世纪末葡萄牙人占领了巴哈马群岛B.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发现了纽芬兰岛C.16世纪后期西班牙将菲律宾变为其殖民地D.西班牙帝国殖民亚洲时把葡萄牙远远甩在后面4.马丁·路德形容自己是一个滑稽演员,曾以一支秃笔,刺破了叫卖赎罪券者的锣鼓。
他所指的事件最可能是A.《九十五条论纲》的问世B.《哈姆雷特》的公映C.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D.翻译德语版《圣经》5.1846年,巴黎的正义者同盟放弃了蒲鲁东主义的和平改良方法,提出“共产主义的宗旨是维护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除了进行暴力革命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
这说明当时A.国际工人运动日益走向联合B.科学社会主义广泛传播C.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传播D.西方工人运动开始兴起6.19世纪下半叶,英国、德国都加强了在刚果和安哥拉的探险活动;可是到19世纪末,刚果殖民地由比利时占领,安哥拉殖民地由葡萄牙占领。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30*2=60分)1. 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
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A. 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五谷丰登,生活舒适D.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农业生产中,注重除草、施肥、种植时节和耕种方式的改进,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产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政府的经济政策、农民的生活状态和传统文化的状况,故BC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2. 《汉书•食货志》载:“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
”该项经济法规所产生的影响是A.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 促进冶铁技术发展C. 改变社会经济结构D. 推广普及铁制农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可知是指盐铁官营的政策。
西汉初年对盐铁业采取自由经营政策。
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
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故A项正确。
BD不对,这不是这项经济法规的主要影响;C不对,仍然是自然经济为主导。
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盐铁专营【名师点睛】目的基本都是为自己所服务的。
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是为统治者自身利益的,国家的对外行为也是为本国利益的。
该项经济法规的主要影响应是从对统治者有利的角度来分析。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70分)1.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原始农业B.个体农耕C.千耦其耘D.自然经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原始农业属于生产部门,与方框中所要填写的农业经营方式不一致,故A项错误;男耕女织即个体农耕是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后才出现的,故B项错误;早期农业生产出现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不得不集体劳作,千耦其耘就是奴隶集体耕种方式,故C 项正确;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下列文献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变革,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从根本上”。
“恶金”指的是铁,材料反映的是铁制农具的出现和使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判断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出现,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故D项正确。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的是诸侯割据争霸,礼崩乐坏,不是从最根本的生产力变革的角度分析,故A项错误。
BC项分别反映的是早期农业刀耕火种和原始医药的出现,与题干中的时间“春秋战国时期”不符,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铁器的使用3.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它是封建社会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
下列对土地兼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必然产物B.是封建经济衰退的表现C.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D.导致了严重的统治危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历史试卷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历史试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51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从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化进程加快 B .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C .洲际间联系加强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1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规定,不准在海岸线五英里范围内剪羊毛,为的是遏制原料输出;1721年的禁令规定,凡使用或展示任何进口棉布的一律课以高额罚款。
材料所能说明的贸易保护政策A .是英国始终严格执行的经济政策B .有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试卷第2页,共10页C .解决了工业革命中原料不足的问题D .是为了保护基础薄弱的民族产业3、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A .实行余粮收集制B .征收粮食税C .实现国家工业化D .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4、下列图片哪项是当今世界最大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标志( )A .B .C .D .5、某班以《当今世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
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A .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B .经济全球化缩小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C .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威胁了部分国家主权D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6、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主妇)萨拉无意间发现家中39件圣诞礼物中,标有“中国制造”的竟然有25件。
出于好奇,她和她的家庭开始尝试离开“中国制造”的生活。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理科学生) 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理科学生)10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
特点是小投入多产出102、春秋时期,促进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铁器、牛耕的使用B。
社会人口的增加C。
国家分裂的影响D。
统治阶级的提倡103、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无法根除的历史现象,其根源是A。
土地私有制B。
重农抑商政策C。
土地买卖合法化 D.封建经济发展104、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生产力的发展C。
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
贵族争田现象严重105、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发展最明显的特点是A。
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B.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C.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D.南方农业为主和北方畜牧业为主的格局106、《盐铁论·水旱》记载:“(铁匠们)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大意为:用车具运到田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民不弃业,置田器,各得其所。
”这里的铁匠们的生产方式是A.家庭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D.私营手工业107、2008年,中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原本是A.纪念庆贺节日B.岁时农事节日C.宗教祭祀节日D.西方传统节日108、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中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符的是A.美洲的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B.传统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中采用“计日受值" D.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109、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110、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11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至A.地中海地区B.大西洋地区C.莱茵河流域D.黑海周围地区11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抚顺六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度(下)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DCCA 6——10 DACDD
11——15 CBBBA 16——20 BCBDB
21——25 BACAB 26——30 ACCDD
二、主观题参考答案(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1、(20分)【参考答案】
(1)特点:①华侨对广州的早期近代化起重要推动作用;②引进西方的技术;
③近代化起步较早,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任意2条得4分)
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分)
(2)原因:(总)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分)废除不平等条约;实行币制改革;扶植民间轻工业等
(6分,任答3点即可)
(3)洋务派兴办企业,标志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
(2分)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2分)
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分)
改革开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迅速发展。
(2分)
32.(20分)【参考答案】
(1)内容:传染病向欧洲以外地区的蔓延;物种的交流;人类移民浪潮的出现。
(6分)(2)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分)
原因: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新式交通工具的创制;殖民扩张。
(4分,答两点即可)(3)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6分)
理由: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体系化、制度化(2分)。
《解析》辽宁省大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方式,以下与其产生无关的是()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耕作技术的进步C.土地私有制出现 D.农产品的商品化2.我国的土地税可追溯到春秋末期鲁国的“初税亩”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国家开始征收土地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A.使土地私有合法化B.不利于有效利用土地C.开始出现私有土地D.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3.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
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出现大量无主荒地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D.当时人口大量减少4.从下面中国古代一些朝代状元人数分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导致南北出现差异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政治中心地位丧失B.经济重心的南移C.政府非常重视科举取士D.儒学教育的发展5.唐宋时期官营手工业中,匠人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变化反映了()①商品经济发展②私营手工业发展③生产关系进步④小农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6.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沿海港口城市都繁盛一时。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造船技术先进B.航海技术的发达C.海上贸易兴盛D.晓市、“夜市”繁华7.在明清时期佃农交租要用银或钱,商贸活动中大量使用白银,官员发俸也用银两。
以上现象说明这一时期()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B.租佃制得到发展C.农耕经济高度繁荣D.经济趋向近代化8.“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
(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
”材料反映出影响新经济发展的因素是()A.自然经济占主导 B.封建制度的落后C.机户们不守信用 D.地方官府的勒索9.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此后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简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2.“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下列说法,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优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的最为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维护农耕文明的必然选择3.清代有“天下四大镇”:景德镇至明清,窑灶林立,发展成为瓷器的最大产地;朱仙镇元开贾鲁河,成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至明清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
汉口镇,明成化间汉水改道,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嘉靖间成为镇。
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A.区域经济中心开始崛起B.工商业发达,地处交通要冲C.专业化工商业城镇大量出现D.城市对外贸易比较活跃4.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改为“资源委员会”),下设“计划部”,并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高一期末历史答案
2015-201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3.(18分)
(1)制度: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2分)原因:选官不以品行为依据,只看出身(血缘);
容易造成政治黑暗、混乱。
(4分)
(2)特点:历代沿用;不断完善(逐渐规范) ;趋于公平(公正)。
(6分)
(3)作用:打击门阀士族(豪强宗法势力);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任答2点得4分)
(4)特点:依据血缘关系世袭到依据学识水平选拔。
(2分)
34.(12分)
官办企业向官督商办转变的原因:①政治腐败,弊端丛生,亏损严重;(3分)②甲午战争的影响。
(3分)
官督商办向商办企业转变的原因:①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3分)②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办企业的限制。
(3分)
35.(22分)
(1)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2分)
原因: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国民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等。
(任答三点,6分)
(2)措施:整顿银行,恢复信用,稳定金融秩序。
(2分)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
(3)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2分)
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
(任答2点得4分)
(4)认识:经济模式必须因时而变;遵循客观规律;符合本国国情等。
(任答2点得4分)
高一级学业水平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解析》辽宁省锦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一、单选题:共26题1.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
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五谷丰登,生活舒适D.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谚语中强调是施肥、除草、时令播种、深耕等耕作技术的提高,A项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的状况,重农抑商政策在题意中未体现,B项排除。
“生活舒适”无法体现,C项排除。
此题与传统文化无关,D项排除。
2.要论证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可以利用的材料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C.“依军功行田宅”D.“除井田,民得买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答案为D。
A项是土地国有制,B项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C 项是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3.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大约是在A.两晋时期B.唐宋时期C.两宋之际D.明清之际【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都南迁后,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长江流域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故答案为C。
A、B、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棉花一直都是经济作物,这不能成为材料中棉花地位变化的前提,D错误;商品经济发展对丝、麻、棉都适用,排除C;从材料中不能判断是否有政府推广,排除A;由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推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15—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学业水平)(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学业历史全卷为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2分,共100分。
1.“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出自A .《政府论》B .《共产党宣言》C .《乌托邦》D .《共同纲领》2.十月革命被看作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运动B.人类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C.为国际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D.是俄国历史上首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3.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A.对十月革命持肯定态度的占多数B.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C.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D.对十月革命的影响难以评价4.右图为1942年宋氏三姐妹参加重庆市民献机报国仪式。
1941年,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向全国推广“一元献机运动”。
张治中给全国国民兵团第一次献机仪式写下如此标语:“立体战争、空军第一、愿我同胞、献机救国。
”这一运动反映出A .国民政府尝试动员民众力量巩固国防B .国民政府开始认识到空军的重要性C .国民政府借献机运动搜刮民财D .中国空军摆脱对美苏军事机援助的依赖5.1938年1月,美国兰顿公司出版了记者埃德加·斯诺对中国西北地区的访谈实录《红星照耀中国》一书。
兰顿公司在该书的封面写下:此书告诉你,为什么日本不可能取胜。
读者得到的最佳答案是A.日本侵华战争的性质B.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的凝聚力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6.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方针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C.开辟井冈山的道路D.制定全面抗战路线7.毛泽东在1949年说:“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18届)历史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
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2、《左传》相传为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
书中记载“欲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欲至与周争堠田”(注:划线部分是人名)。
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B.土地日渐私有化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3、《史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这段记载说明A.汉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B.工商业成为汉代社会基础C.国家统一促进商业发展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4、唐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市,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铁行等。
可见唐都长安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B.商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C.城市的政治功能日益减弱D.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化明显5、《福建史志》记载:南宋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共有进士994人,占全国进士总数的三十四分之一,为全国之冠。
其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闽北书院教育兴盛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D.建安雕版印刷发达6、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7、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弈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A.抑商的必要性B.小农经济的脆弱C.海禁政策的恶果D.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8、据统计,在清代,1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约一半是府或省治所在地,较大的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
材料体现了A.清代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兴盛B.市、镇成为朝廷维护统治的政治中心C.清朝政府对商业发展高度重视D.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城市化水平9、“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
……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10、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
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11、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
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12、当代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化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
”这可以说明A.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B.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C.德国实现统一的前提和条件D.英国已经丧失世界工厂地位13A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14、抗战以前,全国的工矿企业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到了1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努力改变全国工业布局B.四大家族加强了工业垄断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15、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
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
”材料认为近代报刊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面纱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16、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
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
这种现象说明A.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B.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基本被清除C.部分清廷官员逐步认同近代观念D.晚清时各省已摆脱中央政治控制17、“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18、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19、“‘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
材料中的“分水岭”意指美国A.从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B.从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C.从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D.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2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政策,国家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使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极端贫困的现象。
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政策源于A.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社会化B.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C.二战后的国民经济非军事化D.欧共体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21、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
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22、图8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B.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C.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D.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23、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
到1978年为止,我国社会总产值从557亿元增加到6 846亿元,年均增长9%。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及独立的工业体系B.工业化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C.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D.没有苏联的经济援助就没有我国工业化的实现24、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25、下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A.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B.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C.“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D.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26、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A.为完成“一五”计划B.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27、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这一政策A.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B.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C.有利于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D.巩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28、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
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A.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B.创办经济特区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建立上海自贸区29、“欧洲各国辛辛苦苦赚回美元和英镑,然后又毫无代价地拱手返回给发行这些货币的国家,就好像小孩子们玩游戏一样,赢家同意将赚回的筹码奉还给输家,游戏却继续进行。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关贸总协定的确立D.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30、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31、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欧盟A.尚未建成集体决策机制B.制度缺陷不能应对危机C.一体化进程将难以为继D.存在利益多元化的矛盾32、有人将法德的关系作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
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
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指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C.欧洲的经济一体化D.法德关系的和解33、下表为区域性合作组织的三种模式下列选项中组织与模式对应正确的是A.欧洲联盟——模式1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 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B.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1 欧洲联盟——模式2 上海合作组织——模式3C.亚太经合组织——模式1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 欧洲联盟——模式3D.欧洲联盟——模式1 上海合作组织——模式2 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34、西方一位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实际只是半球化,只有到了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才具有真正的全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