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煜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合集下载

略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略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略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南唐后主李煜(937―978),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依“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为李煜。

他是中主李?第六子,多才多艺,尤笃好文学,二十五岁时嗣位为南唐后主。

可年轻懦弱的帝王李煜,在国事日蹙的残酷现实面前,不思振作,不知进取,只图厚纳金帛、殷勤事宋,以苟安免祸。

以声色自娱,借以忘忧,做一个诗酒风流的皇帝。

金陵城破,李煜由南唐国主,沦为降臣,天上人间的沧桑巨变,终于使他领悟到了失国亡家的深悲巨痛,领悟到了一个弱者的悲哀,三年后结束了他可悲可叹的人生。

“四十二年间,做个一个繁华凄凉的梦”,清人余怀因此有言:“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为人主”。

郭?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对于李煜的评论,有人予以同情,有人指责他荒淫酒色、自亡其国。

然而,作为词史上的李煜,确是五代词坛上一颗璀璨的巨星。

他的词,今存虽不多,但其词感人力量之深,艺术成就之高,古今罕有,显示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直言坦率、真切动人词是抒情的艺术,其最大感人之处,就在于它的抒情。

一个成功的抒情诗人,他必定有一颗独一无二的心灵。

李煜,就是这样一个抒写“真”性情的伟大诗人。

《浣溪沙》这首词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醉眼朦胧的君王,拈花赏舞,逸乐之情,毫不掩饰的展露出来了。

只有李煜这样真性情的词人,才能把他的宫廷享乐生活如此真实、典型地昭示于人。

再如《菩萨蛮》,毫不隐晦,直言情事,把自己的密约偷欢,男女恋情,逼真动人的坦告于世。

能如此抒写自己的情怀,李煜真是一个主观纯情的诗人。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词,最感人处在于其真情流露、纯任性灵,不夸张、不掩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直言坦率地表现出来。

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永久的艺术魅力。

(二)忧愁深广、感慨遥深试读李煜词总有一种深挚沉郁、令人难以承当的苦痛,特具感人魅力。

在国势危艰面前,李后主实是欢少苦多,表面的繁华掩饰不住内心的沉痛。

李煜的诗词特点

李煜的诗词特点

李煜的诗词特点
李煜是中国南唐末年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以其独特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李煜的诗词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李煜的诗词充满了浓郁的爱情色彩。

他以自身的不幸婚姻经历为背景,
表达了深沉的爱情之情感。

他的诗作中流露出对爱情的向往、追求和痴迷,赋予了爱情一种神圣而纯净的意义。

其次,李煜的诗词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感悟。

他热爱大自然,对山水和
四季变化有着深刻的触动。

他以独特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能力,将大自然的美景表达得淋漓尽致,流露出对自然界的独特感悟和心灵的共鸣。

第三,李煜的诗词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他广泛涉猎古人作品,熟悉古代文化,尤其擅长运用典故和古诗词,使他的作品带有浓重的古风,散发出雅致和博学的气息。

他的诗词中常常运用典故,增强了作品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最后,李煜的诗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对自身遭遇
的反思,也有对人生苦难、生老病死的思考。

他通过诗词表达出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从而启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体味。

总体而言,李煜的诗词特点在于其浓烈的爱情色彩、对自然的深刻描写与感悟、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这些特点使得他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世所推崇和赞美。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李煜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他“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是一位全面发展的文学艺术家。

他著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遗诗18首,词30余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词.李煜的词同他的人生道路、政治命运一样,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以王子和国主的身份、地位进行创作的时期。

他前期词的创作,内容题材上也主要是描写和表现他在宫中的富贵享乐,宫廷爱情生活。

如《玉楼春》“晚妆处了明肌雪”,《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等,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

后期则是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由座上皇沦为阶下囚的创作时期。

这个时期尽管只有短暂的两三年时间,然而李煜却经历了巨大的生活变难,饱尝了丧家丧国,被俘囚的奇耻大辱和深切悲痛,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体验和认识也得到了巨大扩展和丰富。

因此李煜这个时期词的创作在内容题材上便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即由前期的表现宫廷享乐生活转向抒写王国的哀思惨痛。

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乌夜啼》“无颜独上西楼”,《望江南》“多少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都是他后期用血泪凝成的佳作绝唱。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煜在后期词的创作中,还能在咀嚼和书写个人不幸痛苦的基础上升华到对宇宙人生的哲理体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至深,遂变伶公之词为七大夫之词”,“后主之词,正所谓以血书者也”。

当然,这里的感慨至深,“血书”是指李煜词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但是,大凡杰出的艺术作品,其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特别是象诗词这样的文学体裁。

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形式,单就思想内容而言是不会产生如此巨大而久远的影响和魅力的。

可以这样说,李煜在我国词史上的成就,更多地决定于他的艺术成就,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李煜词的艺术成就及特色进行探讨。

大致来说,李煜的词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李煜词的突出特点是情真,其词都是由自己亲身感受出发,大胆抒写,无拘无束。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李煜词的艺术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后主,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

他的
词作以其豪放洒脱、深情苦楚而著称。

下面列举一些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自抒忧愁,深情苦楚
•李煜词充满了自抒忧愁的情感,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哀怨和痛楚。

他借词抒发心中之情,笔触纤细却表达深刻,让人
感受到他的忧伤和痛苦。

•他的词作往往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热烈渴望和无尽哀怨。

他的词语饱含情感,激荡着读者心中的情绪。

豪放洒脱,意境广阔
•尽管李煜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但他的词作却不乏豪放洒脱之气。

他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忧愁寄托于广阔的意境之中,使其情感显得更加凄凉壮美。

•李煜以秋天、夜晚等寓意广阔的意象来烘托自己的痛苦情感,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形成了意境宽广的艺术效果。


种手法使他的词作既自然流畅又富有诗意。

显达其才,自成一家
•李煜的词作在南宋以后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唐之绝艳也”。

他以独特的艺术天赋和才情在词坛上独树一帜。

•李煜深受王安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的词语简洁明快,运用了许多新颖的表达方式。

他善于把握词牌的特点和音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以及他独有的艺术手法。

总结
李煜词的艺术独具特色,以自抒忧愁,深情苦楚为主题,同时兼
具豪放洒脱和深邃广阔的意境。

他的词作凭借独特的才情和艺术天赋,在南宋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煜的词作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和痛楚,却又不乏豪放洒脱之气,使读者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他的情感
世界。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李煜,南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因其杰出的才华和丰富的情感,被誉为“天籁之音”的代表。

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深情细腻、哀婉动人为特点,表现出了南唐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表达技巧。

他能够用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出诸如春天、雨天、月夜等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感受,让人们在阅读中仿佛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美妙。

其次,李煜词的艺术特色还在于他的情感真挚。

他将自己深沉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中,表达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对真爱的追求、对世事的思考等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最后,李煜词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他的意境优美和音韵和谐上。

他的词作中,常常用富有韵律美的押韵手法和多样化的语汇,赋予了词作更多的韵味和美感,使人们在阅读中得到身心愉悦的感受。

总之,李煜词作品的艺术特色丰富而深刻,既具有时代特征,又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情感。

在今天,学习李煜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古代文学和文化,也可以启迪人们对生命、情感和文化多维度的思考和探索。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一)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一)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一)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李煜是北宋末年人,被尊号为南唐宝应天子。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一位词人,其创作的词作充满了个人情感和艺术特色。

下面列举一些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1. 抒发个人情感
李煜词作表达了作者深切的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生活、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他以真挚的感情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2. 纵情抒怀的笔法
李煜词作具有纵情抒怀的笔法,他将个人的悲苦、忧愁、欢乐等情感都放在词作之中,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及对生活的思考。

3. 艺术形象的独特塑造
李煜词作中的艺术形象独特而生动,他运用丰富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创造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形象,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使词作更加生动丰富。

4. 语言简洁、扣人心弦
李煜词作以语言简洁明快而脍炙人口,他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极
丰富的意境,读者读来常常扣人心弦,产生共鸣。

5. 唯美主义情怀
李煜词作中融入了唯美主义的情怀,他倡导人们追求一种理想化
的美好生活,对自然、爱情、人生、艺术等领域都寄予了美好的期望
和向往。

总结:李煜词作以其个人情感真挚、艺术形象独特塑造、语言简
洁扣人心弦等特点,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优秀词人的卓越艺术创作水平。

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心情与情感,也展现了唯美主义的精神
追求,对中国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煜词的艺术特征

李煜词的艺术特征
把一般的情景写成有意识的活动或者说把有意识的活动从一般的情景中表现出来就加深了句子里所含蓄的意味加强了作品里人物活跃的气氛从而就增加了作品感染人的强力三对比强烈字字血泪李煜词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具体内容往往是通过对比的写法来表达出当时的心情如望江南多少恨一开头就把恨字指点出来恨的是往日繁华的消失今日处境的凄凉
三、 对 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烈 字 字 血 泪
词 取 得 艺 术 成 就 的一 个 主要 因素 。他 所 运 用 的语 言 都 是 清 纯 明朗 的 , 如《 一 斛珠 》 ( 晓 妆初 过 ) 、 《 菩 萨蛮》 ( 花 明月 暗 笼 轻 雾 ) 、 《 浣溪沙》 ( 红E t 已高三丈透 ) 等 首 都 摒 弃 了许 多 装 饰 、 涂 抹 的用 法 , 用 的都 是 清 纯 明 朗的句子 , 有 时 还 吸 取 一 些 生 动 的 口语 , 如“ 酒 恶” 、 “ 些儿个” 、 “ 忙杀 ” 之类。 李煜人宋以后的作品 , 由 于 生 活作 风 、 思 想 感 情 的转 变 , 表 现 手 法 也更 加 熟 练 , 对 于艺 术 语 言 的创 造 达 到 了更 高 的 境 地 。如 “ 人生 仇恨何难 免” ( 《 子 夜 歌》 ) , “ 多少恨 ” ( 《 望江南》 ) , “ 闲梦远” ( 《 望江梅 》 ) , “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 ( 《 虞美人》 ) , “ 帘外雨 潺潺 ” ( 《 浪 淘沙 》 ) 等首 , 包 蕴 着 许 多 不 容 易 明 白说 出 的 内 容 , 但 谈 起 来 竞 像 脱 口而 出 , 随笔写成 , 看 不 出一 点锻 炼 的 痕迹 而 自然 达 到 清 纯 明 朗 的境 地 。 李 煜 词 在 语 言 方 面 之 所 以 能 够 达 到 如 此 的 境 地, 是 和 他 用 字 造 句 的精 炼 准 确 分 不 开 的 。 《 乌夜啼》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一个 “ 锁” 字把 作者 当时那种 无 法 与 他 人诉 说 的 离 愁 别恨 表 达 的 淋 淳 尽 致 ,是非 常形 象 生 动 的传 神 之 字 。 李 煜 的词 在 艺 术 上 取 得 了很 大 的成 就 ,对 后 世 的影 响很 大 。 李 煜 后 期 词 与 前 期 词 相较 , 内容 上 发 生 了 明 显 的 变化 ,突破 了传 统 词 只写 男 女 私 情 的狭 小

李煜词的内容

李煜词的内容

李煜词的内容
李煜的词作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宫廷生活: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宫廷的繁华和奢靡的享乐构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他的词中,可以看到他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和感受,如《长相思·一重山》中描述的山远天高、烟水寒的景象,以及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的场景。

2. 爱情与离别:李煜的词中也有许多表达男女相思之情的作品,如《长相思·一重山》中的“相思枫叶丹”,以及《乌夜啼》中的“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此外,他的词中也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痛苦,如《浪淘沙》中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 故国之思: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的词中自然少不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回忆。

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他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表达了对故国的无尽哀思和悔恨。

4. 人生感悟:李煜的词中也有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思考,如《相见欢》中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短暂的感慨。

总的来说,李煜的词作内容丰富多样,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遗产之一。

后人对李煜词作的评价

后人对李煜词作的评价

后人对李煜词作的评价李煜,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的词作情感深沉,表现手法独特,语言风格鲜明,堪称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以下是对李煜词作的评价:1.内容情感李煜的词作以表现情感为主,尤其是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体验。

他的词中既有对爱情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内容丰富多样。

他的情感表达深刻而真挚,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题材,抒发出对人生的种种感慨。

在词中,他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情感世界。

2.表现手法李煜的词作表现手法独特,富有艺术魅力。

他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等方式来表现主题。

他的词中常常运用比喻、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同时,他还善于将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形式融入词中,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3.语言风格李煜的词作语言风格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他的语言简洁明了,优美动人,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性。

他的用词精准,常常以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内涵和情感。

他的句子结构灵活多变,既有长句也有短句,既有对偶也有排比,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4.成就认可李煜的词作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评价。

他的作品被后人称为“李煜词”,与苏轼、辛弃疾、柳永等著名词人并列。

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和演唱,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

同时,他的词作也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了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总之,李煜的词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等都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李煜诗词特点

李煜诗词特点

李煜诗词特点
李煜的诗词作品充满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情感真挚,形象生动,富有哲理,语言优美。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分析:
1. 情感真挚:李煜的诗词表现了他对爱情、家庭和国家的深切思念和忧虑,具有强烈的感情表现力和真挚的感情情感。

例如,《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了他无尽的忧愁和思念。

2. 形象生动:李煜的诗词描绘出丰富的意象和图景,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他善于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具体的场景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例如,《浪淘沙》中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凭栏远眺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思念。

3. 富有哲理:李煜的诗词不仅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他的诗词对生命、爱情、人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反思。

例如,《浣溪沙》中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4. 语言优美:李煜的诗词语言优美、流畅,充满着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感。

他的诗词常常使用婉约派的语言形式,通过韵律、韵脚和押韵等手法使诗词具有更强的艺术性。

例如,《菩萨蛮》中的“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这句诗就具有优美的韵律和节奏感。

总的来说,李煜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表现出文学艺术的高度表现力和感染力。

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李煜是南唐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作大多描绘了离愁别绪、流亡异乡、宫廷生活等主题。

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如下:
1. 灵动细腻:李煜词作的感情描写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微妙的情绪变化。

他运用独特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能够直触人心。

2. 凄凉忧伤:李煜的词作多写离别、疾病、贫困等凄凉忧伤的主题,表达了他作为流亡皇帝的痛苦和悲伤。

他的词作充满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无奈与思索。

3. 妩媚华丽:尽管李煜词作的主题多是忧伤的,但他的文字却妩媚而华丽。

他善于运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使词句富有色彩和音乐感,令人耳目一新。

4. 抒发自我情感:李煜的词多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主,他将自己的心情和经历融入到词作中,表达了自己对荣华富贵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受。

李煜词以其灵动细腻、凄凉忧伤、妩媚华丽和自我情感抒发等艺术特色,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

浅论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浅论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浅论李煜词的艺术成就李煜,南唐后主,流传下来的词作有三十余首。

在词的发展史上,李煜是一位以他个性鲜明的词章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词人。

他在提高词体文学的品位,扩大词的题材范围以及在填词的艺术技巧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世人所公认的。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擅长用白描的手法抒写在生活中的真实、深刻的感如“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抒胸臆,不加掩饰地写出于国破家亡之后内心的深哀剧痛,感慨深沉,真率自然,感人至深。

李煜所有的词都是由自己的亲切感受出发,大胆地、真切地、毫无掩饰地,用直抒胸臆地表现手法写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

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是李煜描述其离开南唐时的一种情事。

写自己一辈子在南唐宫廷里不懂得战争是怎么回事,一旦归为臣虏,必然使身体瘦削,鬓发斑白;而尤其难过的是在慌慌张张,辞别太庙的时候,教坊女乐还奏起别离的歌曲。

李煜在这首词中表露出的断送国家命运的愧意和被俘生活的愁苦,我们一般人在读后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他的词很具体,很坦白,整个景象、情事都清清楚楚地在作品里显现出来。

李煜词不用浓墨重彩,只用白描手法;淡妆素抹,天然。

正如周济所说,李煜词是“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换一个说法就是李煜词表现出了一种朴素美。

李煜在早期作品中描写儿女私情,不顾帝王的尊严而无所隐讳,甚至有些是“赤裸裸”的。

例如:“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绣床斜凭娇无邪,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画堂南畔见,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叫君恣意怜”。

这些字句看来似乎“腐朽”、“糜烂”、“荒淫无耻”,却正是李煜词风的本色。

而其晚期作品,人们但见其感伤、沉痛,曰为亡国音,独不思当时身为囚虏,敢于流露怨愤,不避耳目,直抒胸臆,这仍是其词风的朴素本色。

李煜词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李煜词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李煜词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李煜词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杰出词人,词风清新婉约、富有感情色彩,是古代词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将介绍李煜词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一、李煜词的特点(一)感情真挚、唯美唯韵:李煜词表达的感情真挚,传达了他对爱情、生命、自然等现实与理想的深切关怀和不屈的精神追求。

其作品深究真挚的情感和精致的艺术表达,强调词与音乐的结合,以情致韵、以韵致情,独创了一种唯美唯韵的词风。

例如:“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二)描写细致入微、富有意境:李煜词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紧密结合,富有意境,宛如画卷,令人陶醉。

他富有想象力和创意,在词中刻画出了自然美好的图像,例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三)短小精悍、语言优美:李煜词语言精练、优美,语言表达具有张力和震撼力。

他能够用短小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例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煜的词风对后人影响深远,在唐词、宋词及明清时期的文学中,都有李煜词的一席之地。

其所建立的“唯美唯韵”的词风,影响了绝大部分的后人,并逐渐发展成为明清时期的“骈文词”,成为传统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李煜词体现了唐末五代时期的爱情、人性、现实等相互交融的复杂情感和艰难生存环境,其作品以真诚感人的语言表达出人们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抵抗情绪,更焕发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李煜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论综上所述,李煜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的“唯美唯韵”词风,不仅对后人的词歌表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一)前期词的艺术特色李煜早期创作的词,从题材上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那女情爱的,另一类是描写他酣歌醉舞、豪华享乐的宫廷生活,还有一类就是人世间离愁别恨的描写。

这三类词虽说在题材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却共同体现着者李煜早期词的艺术特点和成就。

1、擅于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比如在《菩萨蛮》中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处于热恋中的女子偷偷地去幽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在一个幽深寂静的夜晚,李煜用,“刬袜”,以袜贴地,这样的动作来展现少女的轻盈步伐和左顾右盼神情。

下阕中“见”、“颤”、“难”、“恣意怜”,几个字将少女的所有感触直截了当地显现出来,情真景真,毫无伪饰。

在这首词中李煜抓住了一个处于热恋中少女渴望与情人幽会的却又害怕被发现的心理特征,生动的塑造出了一个热恋少女的形象。

而用这样短短的四十四个字,就能勾画出如此巧妙的细节,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充分地说明了李煜前期爱情词已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2、语言格调清新婉丽,单纯明净,不加雕饰。

李煜前期词具有清新的语言特色。

他善于吸取民间语言,化俗为雅,给词的语言曾家一种清新,自然地风味,从而增强了词的生命力。

诗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李煜的词语言质朴无华、自然清新,他几乎不用典,语言通俗易懂,读来很有民间文学的气息。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如“ 些儿个” 、“ 匆匆” 、“ 无奈” 、“ 还似” 、“ 自是” 一类民间俗语,到了他的词里就形神兼备了。

另外像《一斛珠》(晓妆初过)、《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等这类的词,写的都是宫廷生活和艷情生活,一般说来,是免不了要用金碧辉煌的装饰和香粉胭脂的涂抹的。

可是,李煜在作品中却是摒弃了许多雕琢、装饰,用的都是单纯、明净的句子。

3、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简短的语句概括丰富的内容。

略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略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略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南唐后主李煜(937―978),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依“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为李煜。

他是中主李?第六子,多才多艺,尤笃好文学,二十五岁时嗣位为南唐后主。

可年轻懦弱的帝王李煜,在国事日蹙的残酷现实面前,不思振作,不知进取,只图厚纳金帛、殷勤事宋,以苟安免祸。

以声色自娱,借以忘忧,做一个诗酒风流的皇帝。

金陵城破,李煜由南唐国主,沦为降臣,天上人间的沧桑巨变,终于使他领悟到了失国亡家的深悲巨痛,领悟到了一个弱者的悲哀,三年后结束了他可悲可叹的人生。

“四十二年间,做个一个繁华凄凉的梦”,清人余怀因此有言:“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为人主”。

郭?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对于李煜的评论,有人予以同情,有人指责他荒淫酒色、自亡其国。

然而,作为词史上的李煜,确是五代词坛上一颗璀璨的巨星。

他的词,今存虽不多,但其词感人力量之深,艺术成就之高,古今罕有,显示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直言坦率、真切动人词是抒情的艺术,其最大感人之处,就在于它的抒情。

一个成功的抒情诗人,他必定有一颗独一无二的心灵。

李煜,就是这样一个抒写“真”性情的伟大诗人。

《浣溪沙》这首词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醉眼朦胧的君王,拈花赏舞,逸乐之情,毫不掩饰的展露出来了。

只有李煜这样真性情的词人,才能把他的宫廷享乐生活如此真实、典型地昭示于人。

再如《菩萨蛮》,毫不隐晦,直言情事,把自己的密约偷欢,男女恋情,逼真动人的坦告于世。

能如此抒写自己的情怀,李煜真是一个主观纯情的诗人。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词,最感人处在于其真情流露、纯任性灵,不夸张、不掩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直言坦率地表现出来。

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永久的艺术魅力。

(二)忧愁深广、感慨遥深试读李煜词总有一种深挚沉郁、令人难以承当的苦痛,特具感人魅力。

在国势危艰面前,李后主实是欢少苦多,表面的繁华掩饰不住内心的沉痛。

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卢文灼在十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上再次出现了大分裂局面,即五代十国时期。

这个时期割据南方的西蜀和南唐,由于未受北方各落后民族的侵扰,与别的国家很少发生战争,加上中原人士不少逃避到这里,增加了劳动力,所以这两国的经济仍然呈现发展的趋势。

而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与都市经济和商业的繁荣有密切的关系。

基于这种原因,词有西蜀和南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较有成就的词家,如西蜀有韦庄、牛希济等,南唐有冯延巳、李璟、李煜等,在这些作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煜。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莲峰居士、钟山隐士等,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工书善画,洞晓音律,文章、诗、词皆精通。

961年继位为南唐国主,976年南唐被宋所灭,他被俘至汴京,过了二年多的囚徒生活,978年七夕,被宋太宗派人用牵机药毒死。

特殊的生活经历,从帝王到囚徒的极大反差,反而造就了李煜,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词人。

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主要是决定于他的艺术成就。

下面,我就试着来谈谈李煜词的艺术特征。

一、直抒胸臆,率真自然李煜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他的词,无论是描画闺阁之乐,还是后期抒发亡国之痛,都是由自己的深刻感受出发,大胆抒写,信笔由缰,使词中的情事、景象都凸现在读者的眼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带有世俗文化的风貌,令人对之有特别鲜活和亲切的况味,这是李煜词在艺术上最突出和成功的地方。

前人对此种特点已有明确评论,如周济说:“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吴梅在《词学通论》中说:“二主词,中主能哀而不伤,后主则近于伤矣,然其用赋体不用比兴,后人亦无能学者也。

”这些说法,大体都道出了李词毫无掩饰地直抒胸隐的显著特征。

现在举一些例子说明。

比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千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略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略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略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摘要】李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人,其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煜的词具有情感真挚、意境凄凉、音乐性强、描写手法独特以及婉约的词牌特点。

他在词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无奈,展现出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

李煜的词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通过对李煜词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和魅力,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李煜的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仍然在当今文学界发出璀璨的光芒,彰显着词人无限的魅力与魄力。

【关键词】引言:- 介绍李煜- 论述词的艺术特色正文:- 情感真挚- 意境凄凉- 音乐性强- 描写手法独特- 词牌婉约结论:- 李煜词的艺术价值- 李煜词的影响力- 总结1. 引言1.1 介绍李煜李煜(937年-978年),字重光,后周宣帝之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煜被誉为“南唐二主”,与北宋大文豪辛弃疾齐名,享有盛誉。

李煜以其悲壮的词风和才情横溢的才华成为后世传颂的文学巨匠。

他的词作大多表现了他深沉的爱情和忧愁的境遇,情感真挚,意境凄凉。

他的词语言质朴,节奏鲜明,音乐性极强,让人细细品味,倍感怅然。

李煜词作中的描写手法独特,常以自然景物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巧妙地情景交融,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他还擅长运用古体词牌,如“鹧鸪天”、“蝶恋花”等,娓娓道来,旋律婉约动人。

李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传唱,至今仍然被后人传颂。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为后人带来了无尽的启迪和感悟。

1.2 论述词的艺术特色李煜,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圣”。

他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艺术特色也备受称道。

在李煜的词作中,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包括情感真挚、意境凄凉、音乐性强、描写手法独特以及词牌婉约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李煜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摘要]李煜是我国词中帝子,亦是南唐亡国之君。

因其个人经历的特殊性,造就了李煜词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特点的高度性。

本文从作品中所呈现的思想内容、李煜对艺术技巧的创新和作品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映三个方面对李煜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李煜词内容艺术特点一、前言李煜即南唐后主,字重光,洞晓音律,工书善画,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尤以词见长。

李煜在治理国家上无疑是失败的,他的享乐、懦弱、优柔寡断和信佛佞佛最终使他成为亡国之君。

可谓是:“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苦痛的遭遇,才成就了李煜词更高的艺术魅力。

李煜存词三十余首,由于经历由帝王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他的词明显表现出前后两个时期的不同风貌。

前期的词主要是宫廷生活和男女爱情的反映,其间也有一些离情别绪的抒写;后期的词主要是表现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以及今昔对比的凄凉与哀痛。

李煜词在两个时期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纷繁复杂的情感内容李煜生于帝王之家,从小在文化环境中长大,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

父亲李璟在词作上的成就对李煜以后的词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李煜自身的佛教素养对其思想的影响甚远。

宫廷中的文化氛围也是李煜之后能够成为一代词的大家的重要因素。

因此,帝王身份带给李煜丰富的文化素养,对于李煜的文学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李煜在这个时期过的是极尽奢华的享乐生活,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首词没有太大的思想内涵,而是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奢侈的生活状态,其中关于宫廷中通宵达旦歌舞狂欢、纵情享乐的情景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

他周旋于大小周后的爱情之中,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镂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坦率地写出了自己在大周后生病期间,与小周后幽会的一个生活片段。

词中丝毫没有了帝王的矜持与尊贵,充满了世俗的人情味。

虽然极其俚俗,却也极为真切,虽无意于感人,却也率真可爱,动人情思。

李煜在这个时期也抒写了表达别离和伤感情调的词,数量虽少,但其艺术成就颇高。

如《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首词由遍地落梅般的相思之情令自己烦乱惆怅到自己内心绵绵不绝的哀伤愁苦难以排解,真实地反映出李煜对弟弟从善入宋而不得归的思念之情,感情缱绻婉转,语言明净自然。

‘更行更远还生’与‘拂了一身还满’相呼应,更是烘托出李煜的绵绵愁绪。

当李煜看到南唐无法挽回的行将灭亡的命运,他从声色和爱情中清醒,词风也趋于成熟,流露出伤感、无奈的情怀。

如《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长夜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这首词表现出李煜人生观的转变,从中流露出忧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词中“静”、“空”两字说明小庭空冷、院深而人静的环境,并且李煜另辟蹊径,从听砧人听到这种声音而引起相思之情的角度来写相思,连着两个“断续”的使用,更加助长了相思之情。

感情纯朴真挚,风格清新,词句雅致脱俗,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李煜在最后还是摆脱不了亡国之君、阶下囚的命运。

由皇帝变成阶下囚这样的遭遇或许我们并不能感同身受,我们更不能体会李煜内心那复杂的愁苦心绪。

因此,这样痛苦的遭遇使得李煜长久沉溺于亡国前后的落差体验中,他将个人愁苦与国破家亡相联系,赋于自身一种普遍的历史无常悲感,进而升华为宇宙人生悲剧性的感悟与审视。

李煜词风也由春愁闺怨转变为人世沧桑,提升了词的抒情境界。

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词的名篇,亦是他的绝笔。

这首词表现了李煜儿时的欢乐、登基的兴奋、婚后的温馨和对吟唱作乐的喜悦;也表现出对错杀潘佑、李平的悔恨和肉袒出降的耻辱;同时今昔境遇的对比,更反衬出自己沦为阶下囚的凄凉和江山易主的惆怅。

“春花秋月”原本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美好的景观,人们只嫌看不够赏不足。

可此时的李煜希望这一切都消失掉。

因为李煜现今的境遇,让他回想以往美好的光景,无疑是在他伤痕累累的心口上撒盐。

“东风”、“昨夜”又激起他对故国的思念。

“雕栏玉砌”又使他联想到江山易主的苦痛。

“问君能有几多愁”仿佛是李煜对自己的提问,“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他内心的答案,他将内心抽象的愁思化作具体的江水,深刻表达了自己“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故后世将他评为“千古情种”!三、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一)极具个性化的抒情特色李煜的词,如叶嘉莹所说,是真纯的,没有节制、反省的投注。

王国维说过,客观的诗人,“不可不多阅世”;主观的诗人,“不必多阅世”。

李煜在政治上所表现的平庸、稚嫩,在文学上所表现的才华,都昭示着他主观诗人的身份。

因此,李煜能够用其敏锐、独特、纯挚的词风打动读者。

将一个人的悲哀,化作所有有生人类共同的悲哀。

如《浪淘沙》中的“梦里不知身是客”,概括了很多他乡作客之人的共同感受。

“别时容易见时难”既是李煜独特经历和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普遍存在的离愁别恨的高度概括。

本色天然,不加修饰。

这个抒情特色在李煜词的前后期都有表现,如前期作品,《清平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借春草无际形容离恨不绝如缕难以排解,语言朴素自然。

又如后期作品,《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起句“多少恨”,彰显本色,富有激情。

而“还似”二字流畅灵动,反衬出今日愁恨之深。

体现了李煜“真实”的特点,情真景真事真,毫无矫揉造作之意。

情感真挚,凝重深沉。

王国维说过,李煜不失赤子之心,而他的赤子之心是他的敏锐的深挚的心灵和感情的一种投注。

这个抒情特色主要体现在李煜词的后期作品,在他的这些作品中暗含了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和忏悔意识,是他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地拷问。

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这是李煜亡国后的反思之作,是国破家亡的坦率自白,情感真挚。

讲述了自己亡国之时的悲苦心情,对自己多年的安逸生活,饱含着一种沉痛的心情。

“几曾识干戈”短短五个字,饱含了他心中深切的悔恨和懊恼。

(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用平常的事物创造出新的意象。

李煜营造的意象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如:水在李煜词中是以绵绵不绝,循环往复,温柔浩瀚的角色出现的。

如《虞美人》中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水来写愁之漫长,愁之多,已成了千古名句。

还如《相见欢》中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升华为对整个历史与人生的慨叹和悔恨。

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

李煜用直接抒情的手法写出自己内心的苦痛,情感深邃真挚。

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首句自画形象,“无言独上”,隐寓心中愁思郁积,二、三句以景色渲染愁情。

其中“锁”字极富意味;一则指院落紧闭,环境冷清;二则暗示出“囚居”,一种沦为阶下囚的感慨;三则可隐约感觉词人内心正被忧愁困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三句,直抒胸臆,以具象写抽象,深刻而入微的语言将千丝万缕难以言状而又无法排遣的离愁直倾而出。

结尾一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更将那是恨是悔无从说起而又令人哀痛至极的离愁别恨淋漓尽致的挥洒出来。

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李煜善于将自己内心的愁闷寄托于梦境,在梦中抒情。

如《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李煜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梦醒后,再写梦境。

梦中梦后的强烈反差,烘托出李煜今昔之别的苦痛。

“别时容易见时难”在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中,蕴含着李煜的故国之思,夹杂着他的伤心和悔恨!而流水、落花、春去凸现了他对人生的绝望。

(三)自成一派的艺术美感多用口语和白描,带有民歌情趣,于平淡之中见新奇。

南唐词由于受江南吴歌的影响,与西蜀词相比更注重内心的感受,故而感情真挚。

李煜的一些作品,明显带有民歌的情趣,如《长相思》:“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这首词用白描的手法写闺思念远,描写女性的服饰姿容,深秋风物,自然、明朗,抒情真挚。

词中带有江南吴侬软语的语言风格,清丽隽永,风神秀绝。

四、总结李煜是悲剧性的人物,他的一生伴随着动荡不安。

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的地位,他在词中寻找寄托,用词来抒发内心的惆怅、苦闷和绝望。

纵观李煜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李煜是以一颗真纯的词心与人交流的,他内心的复杂情感不仅深深打动了各个时代的读者,而且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参考文献:【1】《唐宋诗词典故趣闻》冯继魁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2(2009年1月重印)【2】《诗词歌赋》洪涛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7(中华传统文化丛书)【3】《唐五代名家词选讲》叶嘉莹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第四章论李煜词)【4】《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第五讲、第六讲李煜)【5】《唐宋词新读》杨柳编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第26页词中帝子——李煜)【6】《唐宋词综论》刘尊明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第119页第六行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