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教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矛盾的定义和分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与联系。
矛盾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的表现。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矛盾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的矛盾实例,让学生感受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实例,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矛盾的普遍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引导学生认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矛盾普遍性的定义和表现。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与区别。
矛盾普遍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矛盾普遍性的定义和表现,引导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的矛盾实例,让学生感受矛盾普遍性的存在和作用。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矛盾普遍性的实例,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矛盾的特殊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引导学生认识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矛盾特殊性的定义和表现。
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与区别。
矛盾特殊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矛盾特殊性的定义和表现,引导学生理解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的矛盾实例,让学生感受矛盾特殊性的存在和作用。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矛盾特殊性的实例,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矛盾的相互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相互作用的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矛盾相互作用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
引导学生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矛盾普遍性的定义与特点。
矛盾特殊性的定义与特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定义和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1.4 教学步骤:1. 引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
2. 讲解矛盾普遍性的定义和特点。
3. 讲解矛盾特殊性的定义和特点。
4. 引导学生讨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矛盾普遍性的定义与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的定义。
让学生掌握矛盾普遍性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矛盾普遍性的定义。
矛盾普遍性的特点。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矛盾普遍性的定义和特点。
2.4 教学步骤:1. 回顾矛盾普遍性的概念。
2. 讲解矛盾普遍性的定义。
3. 讲解矛盾普遍性的特点。
4. 进行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矛盾普遍性的理解。
第三章:矛盾特殊性的定义与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特殊性的定义。
让学生掌握矛盾特殊性的特点。
3.2 教学内容:矛盾特殊性的定义。
矛盾特殊性的特点。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矛盾特殊性的定义和特点。
3.4 教学步骤:1. 回顾矛盾特殊性的概念。
2. 讲解矛盾特殊性的定义。
3. 讲解矛盾特殊性的特点。
4. 进行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矛盾特殊性的理解。
第四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4.3 教学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4.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3. 进行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矛盾普遍性的概念: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
2. 矛盾特殊性的概念: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及其发展阶段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3.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4.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分析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关系及其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分析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矛盾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和联系。
2. 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详细讲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
3. 阐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讲解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结和相互依存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二者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进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理解和应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六、教学练习1.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教案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教案标题: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2. 掌握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矛盾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2. 学会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矛盾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矛盾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习材料和案例。
3. 学生参与讨论的活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例子引起学生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兴趣,例如:人们都需要水,但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和质量存在差异。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解释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中的普遍规律,即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事物之间的矛盾。
2. 解释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不同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矛盾具有独特性,即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下,矛盾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会有所不同。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矛盾,并讨论这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例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不同城市中存在,但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步骤四:方法总结(10分钟)总结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出的方法和思路,强调矛盾分析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解决矛盾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
步骤五:拓展应用(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实际生活或学习中的矛盾问题,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每个小组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方面展开讨论,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学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矛盾问题。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教案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教案教案标题: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教案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能够运用这一概念来解决问题。
教案步骤:1. 引入:- 向学生介绍矛盾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普遍性有哪些?又有哪些矛盾是特殊的?2. 概念解释:- 解释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各个领域,不受特定环境和背景的限制,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 解释矛盾的特殊性:不同领域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3. 练习活动:- 分为小组,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并记录在白板上。
- 小组分享并讨论各组记录的矛盾,交流对矛盾的不同理解。
- 学生就某个特殊矛盾进行分析,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
4. 拓展应用:- 提供更复杂的例子,让学生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提出解决方案。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 激发学生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概念对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教案评价:教案通过引入、概念解释、练习活动、拓展应用和总结等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设置形式多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以生活中实际问题为基础,帮助学生将所学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案(新人教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2)简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关注人类发展命运,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努力;(2)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中,走自己的特色之路!二、重点、难点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2、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三、教学方法:时政讲演与讨论相结合四、教具:多媒体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主题:关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一)热点聚焦(15分钟):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视点一:在这场被誉为二战以来最重要的全球会议上,全世界的共同利益和各国的自身利益合成了一盘棋。
人们共同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原因是什么?视点二:丹麦的哥本哈根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了,在气候大会的场外,是公众此起彼伏的环保的呼声,而在场内则是不断互相指责的吵闹声。
对气象和环境为什么呼吁和争吵不断?(二)哲学透视(25分钟):第一,视点材料体现的哲理1.矛盾的普遍性--事事、时时有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特殊性的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事物)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殊性。
(区别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1)含义: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①二者相互联结A、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评委4)
第三课第二节第三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掌握其方法论要求,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能力目标:在学习原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思考个人及社会等现实问题,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质疑、释疑中增强对哲学学习的兴趣,感悟哲学思维的魅力,认识到哲学学习的价值,从而热爱学习和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一基本原理分析自身或社会的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难度大,需借助生动形象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设疑—激疑—解疑三步走的讲授方式,使学生的独立探索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集体讨论法: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例举生活中有关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例子,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深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3分钟)在第二节第二框题我们分别学习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那它们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如果有,又会是怎样联系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多媒体一显示:“白马非马”的小故事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
公孙龙却说:“我牵的是马吗?我牵的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规定只说马不准出关,但并没有说白马不准出关呀!"经过一番舌战,公孙龙还是牵着马出关去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教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教案高二政治组:肖芬矛盾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
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又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它既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知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其方法论要求。
能力目标:增强抽象思维能力、辩证理解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哲学思维的魅力。
【重点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言语统一的。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引入课程内容。
问题1:有人说,“解决台湾问题,用和平的方式总会留下矛盾,用武力的方式就不会留下矛盾了。
”从哲学的角度看,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请谈谈理由。
结论: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解决什么问题,矛盾总是时时存在的,这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
从事物矛盾的存在看,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问题2:但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有不同,采取这些不同方式的哲学理论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
世界上的事物虽然都有矛盾,但是每一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又各有各的特点,这里说的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设置情境,引入新的话题。
结合课本的探究活动:香蕉、苹果、梨等非水果论,讲述寓言小故事,白马非马。
问题:(1)为什么苹果、香蕉、梨有人认为不是水果?同样的,白马为什么非马?(2)这些人的观点有没有合理性?如果是错误的,错在哪里?总结:(1)黑马、白马、红马、黄马等各自有其特殊性,说明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2)不同的马有着同类性质。
高二政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优秀教案3.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重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能力方面:觉悟方面: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之所以说这是重点,是因为:(1)从理论上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只有弄清了这一原理,才能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正确地认识事物、解决矛盾。
(3)从认识论上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既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也是科学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的哲学基础。
学习这一原理,有利于我们领会这些科学方法的精神实质,逐步学会在实践申加以应用。
同时,这又是教学难点,因为矛盾普遍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理论性很强,又很概括、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其申尤其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更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
【难点解决办法】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对于这难点,应该在抓住"症结"、突破误解、巧用事例、深人浅出上下功夫。
所谓抓住"症结",即抓住难点,分析其"症结"所在,重点加以突破。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对"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往往感到最难理解,产生的问题较多。
有的同学甚至反其意而理解为"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括了特殊性"。
究其"症结",主要是因为对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的含义不够朋确,存在着两个误解:一是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误解为"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如认为"张山"这一特殊性,只是一个人,而"人"这一普遍性,既包括了张山、李冰,也包括了喀秋莎、约翰逊,包括了古今申外所有的人,从而得出"普遍性包括特殊性"、"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叫的结论。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孔德双
单位名称
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
填写时间
2021年7月16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科
政治
年级/册
高二(必修四)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难点名称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知识点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是本课的难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高二的学生刚接触哲学上的矛盾,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容易混淆哲学上的矛盾和生活中的矛盾,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容易简单化。
问题:刚才列举的是从空间来看的变化,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从时间来看发生相互转化的例子?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积极引导:(略)
教师:正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在你们的整个学习阶段,学生的这个身份具有普遍性,学习阶段结束后该找工作,工作阶段结束后要退休养老,就整个人生来看,学生这个身份具有特殊性,学生的身份因时间的变化,从普遍性变为特殊性。
共性离不开个性,那个性能不能离开共性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马之所以都称为马,是因为它们都包含了马的共性特征,都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颈上有长鬃,尾有长毛,脚长有马蹄。这体现了个性离不开共性,个性包
含共性,不包含共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过渡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还有什么关系?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情况。
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解:白马---马---动物(从空间来看的变化)
马对于白马来说是共性,马对于动物来说是个性,马从共性变为了个性。这体现了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性的事物,在另一范围内变成特殊性的事物。这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什么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定义。
2.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运用。
2.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及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定义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举例说明。
2.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关系,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3.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进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案例中的体现及处理方法。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一个人既想节约时间又想提高效率”,引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
2. 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定义,明确矛盾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特殊性指的是每个事物的矛盾具有其独特性。
3. 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强调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尝试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来分析和解决。
5. 分享案例分析成果:每组汇报自己的案例分析,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教案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教案教案标题: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概念;2. 探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概念。
可以通过提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你认为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 你能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矛盾的特殊性吗?知识讲解:2. 讲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中的普遍规律。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矛盾。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在不同领域和具体情境下的特殊表现和解决方式。
不同领域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案例分析:3. 分组讨论不同领域中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领域(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际关系等),讨论该领域中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提问。
问题解决:4. 学生个人或小组活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总结反思:5. 学生回顾整个教案的学习过程,总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评估方式:-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 学生个人或小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拓展活动:- 邀请专业人士或领域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在其领域中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案例和经验;-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深入研究其中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进一步讨论或调整,请随时告知。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活动方式设计:表演小品《水果痴》
教师的组织过程:
那个要吃水果却又不吃水果的人犯了什么错误?这个病人能吃到抽象的水果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展开讨论分析,作出回答。)
第四步,教师总结归纳: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一般事物通过个别事物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小品等文艺节目的自编、自导、自演能力。
在引导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时,注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教学方法】
提纲导读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事例说理法、小品表演。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矛盾普遍性?
(2)什么是矛盾特殊性?它有几种表现?
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它是人们对同类事物总结、概括、抽象出来的,原来它就存在于一个个具体事物之中,所以我们说普遍性就存在于各种特殊性之中,并且只能通过特殊性而存在,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比如人的共性,就只能存在于张山、李冰、王洋……等一个个具体的人之中。人的一般的共同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只点到即可,下册书还要具体学习),在阶级社会,都带有阶级性,就是从具体的张山、李冰、王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这些具体的人的特殊性,就不可能有人的普遍性。
《哲理故事与学生“三观”培养的探究》的校本教材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1年9月1日
备课点
政治组办公室
召集人
许大映
主备人
许大映
参与人员
魏林飞花山强张岚钱文俊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矛盾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矛盾的定义和分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矛盾的定义和分类,解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矛盾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1.4.2 讲解矛盾的定义和分类。
1.4.3 解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1.4.4 分析矛盾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1.4.5 总结本章内容。
第二章:矛盾的普遍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矛盾普遍性的表现和作用。
矛盾普遍性的定义和表现。
矛盾普遍性的作用和意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矛盾普遍性的定义和表现,解释矛盾普遍性的作用和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矛盾普遍性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矛盾普遍性的概念。
2.4.2 讲解矛盾普遍性的定义和表现。
2.4.3 解释矛盾普遍性的作用和意义。
2.4.4 分析矛盾普遍性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2.4.5 总结本章内容。
第三章:矛盾的特殊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特殊性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和作用。
3.2 教学内容矛盾特殊性的定义和表现。
矛盾特殊性的作用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矛盾特殊性的定义和表现,解释矛盾特殊性的作用和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矛盾特殊性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3.4.1 导入: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出矛盾特殊性的概念。
3.4.2 讲解矛盾特殊性的定义和表现。
3.4.3 解释矛盾特殊性的作用和意义。
3.4.4 分析矛盾特殊性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3.4.5 总结本章内容。
第四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
第三课时【总第25课时】课题: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目的: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运用这一原理说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重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教程:【复旧】复习提问①什么是矛盾普遍性? ②什么是矛盾特殊性?它有几种表现?【导新】今天我们学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故事:白马非马。
我国历史上有个公孙龙,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有一天,他牵着一匹白马要过关口,根据当时国家规定,马不允许带出关。
于是守关的人对他说:“先生,你可以出关,但按规定马不能出关,请你把马留下。
”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你们规定是马不能出关,但并不是说白马不能出关呀。
”最后公孙龙还是牵着白马出关了。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一种狡辩,从哲学上讲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导学检测】常考考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阅读教材第一至十二段回答: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 ①性寓于②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 ③性也离不开④性。
任何事物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 不包含⑤性的⑥性是没有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阅读教材第十三至二十二段回答: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有助于我们掌握由①到② , 再由③到④的认识秩序。
(2) 有助于我们掌握⑤号召和⑥指导相结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⑦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得出结论: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们正确地事物,学会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教案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形式;3.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考虑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合理处理。
二、教学内容1. 矛盾的普遍性a. 矛盾的概念与特点;b. 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c. 矛盾的普遍性的具体表现。
2. 矛盾的特殊性a. 矛盾的概念与特点;b. 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c. 矛盾的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引用文献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思考。
2. 知识讲解(25分钟)a. 讲解矛盾的普遍性概念和特点。
b. 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和具体表现。
c. 讲解矛盾的特殊性概念和特点。
d.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和具体表现。
3. 案例分析(30分钟)老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a. 工作中的争论与冲突;b. 家庭中的纠纷与矛盾;c. 社会中的问题与挑战。
4. 讨论与总结(20分钟)a.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解。
b. 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总结。
c. 针对案例分析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2. 案例分析策略: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自主学习策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提供个案评估:通过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评价他们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矛盾论》等相关资料。
2. 实际案例和问题。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和处理矛盾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场所,了解更多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案例。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定义。
2.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并分享讨论成果。
4. 应用:让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实际问题,并展示分析结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定义和关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价学生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分析结果。
4. 的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要概念。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引发学生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思考。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定义和内涵。
3. 分析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6.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键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教案
高二政治组:肖芬
矛盾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
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又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它既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知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其方法论要求。
能力目标:
增强抽象思维能力、辩证理解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哲学思维的魅力。
【重点难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言语统一的。
【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引入课程内容。
问题1:有人说,“解决台湾问题,用和平的方式总会留下矛盾,用武力的方式就不会留下矛盾了。
”从哲学的角度看,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请谈谈理由。
结论: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解决什么问题,矛盾总是时时存在的,这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
从事物矛盾的存在看,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问题2:但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有不同,采取这些不同方式的哲学理论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
世界上的事物虽然都有矛盾,但是每一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又各有各的特点,这里说的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设置情境,引入新的话题。
结合课本的探究活动:香蕉、苹果、梨等非水果论,讲述寓言小故事,白马非马。
问题:
(1)为什么苹果、香蕉、梨有人认为不是水果?同样的,白马为什么非马?
(2)这些人的观点有没有合理性?如果是错误的,错在哪里?
总结:
(1)黑马、白马、红马、黄马等各自有其特殊性,说明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2)不同的马有着同类性质。
这是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同类事物中每一个具体的不同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物的“共性”。
(3)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对立统一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同类事物之中的事物,也是与同类其他事物相区别的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4)同类事物在不同的范围具有不同的属性,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引导学生分析矛盾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可用矛盾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关系原理,分析如科学研究的过程、党的工作路线、学校管理中一种规定的制定过程等。
学生分析,教师归纳总结。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工作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就要将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既要从事物的特殊性中概括出事物的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探究事物的特殊性。
即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并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课后作业】
材料一:西部地区的开发,不能一哄而起,不能一刀切。
西部各地有各自的优势和情况。
学习别的经验,不能盲目照搬,依据自身的实情,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把每一件实事办好,把每一件好事办实。
材料二: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扶持的力度,特别实在人力、物力和资金方面都有较大的增长。
鼓励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力向西部地区转移,促进西部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共同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达到共同发展。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哲理?并加以说明。
(2)运用政治常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扶持西部地区的重要性?
(3)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