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学案小识_与_儒林传稿_

合集下载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总目(1-13辑)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总目(1-13辑)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总目(1-13辑)赵昌智主编的《扬州文化研究论丛》创办于2008年9月,由广陵书社出版,每年出版两辑,主要栏目有:扬州学派研究、文选学研究、维扬艺文、邗城史探、扬州名人、扬州盐商、广陵琴派研究、书评等。

第一辑2008年9月赵昌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当代思想道德建设曹世潮:扬州文化的个性及其对世界的意义——兼论世界上的三种生活方式:伦敦、新德里、扬州余大庆:论扬州文化的性质及其现代意义郭志坤:写在《隋炀帝》播映前祁龙威:读前人清朴学史部分论著札记汤志钧:朴学研究和函札整理黄继林:徽商与扬州文化朱福烓:扬州佛教文化探微田汉云:论清代扬州学者的《荀子》考证戚学民:论阮元对戴震学术地位的贡献——读阮元撰《儒林传拟稿》札记之一陈文和:阮元的校勘学王章涛:扬州学派边缘人物与扬州学派研究———黄文旸对阮元、焦循、凌廷堪的影响郭院林:刘文淇书札四通曾圣益:郭院林《刘文淇书札四通》读后刘建臻:徐复试论郭明道:扬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与治学成就顾农:曹宪与李善——文选学的两位奠基人赵昌智:扬州与选学赵阳:在文学与学术之间——清乾隆年间“《文选》派”辨李保华:关于广陵潮兴起、消亡及地域之争论丁家桐:欧阳修扬州事迹七考韦明铧:好自口中来,春从手上生——耿氏儒医世家钱毅、钱宗武:北宋扬州诗人王令用韵研究王伟康:焦循戏剧观初探董国炎:论扬州评话王汉:王鋆与“怪以八名”张长明、孙卫华:螺钿妆成翡翠光——扬州漆器曹永森、王京:一剪之巧夺神工——扬州剪纸第二辑2008年9月祁龙威:由训诂以明义理——读刘台拱《论语骈枝》戚学民: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与阮元《儒林传稿》王章涛:双峰并峙两通儒——阮元与焦循的学术关系张其昀:论《广雅疏证》之撰成田汉云、陈晓东:论清代《墨子》考证的历程与成就刘建臻:《清史列传》中扬州学派史料刊误十六则伊藤正光著,钱剑锋译:《文选》李善注“善曰言”的解释和五臣注以及现代注释之间的关联度——以《文选》卷二十二谢灵运的诗的解释为中心胡耀震:曹宪事迹著述系年顾农:重读鲍照《芜城赋》孔祥军:李审言先生文选学述略来新夏:清代扬州的杂书陈文和:《扬州画舫录》校后记刘向东:匠心独运的金农雕版艺术——宋纸明墨印本祝竹:释读吴让之与赵之谦的印学交流韦明铧(辑注):陈汝衡书札曹明升:《散曲丛刊》的文献学价值童李君:清代弹词在扬州的传播汤志钧:《张謇日记笺注选存》读后李建明:历史是一种精神——读余大庆《鉴真传法东渡记》陈延嘉:扬州文选学研究的新收获——评顾农《文选论丛》沈秋农:为清史研究心心相印——记祁龙威与戴逸半个世纪的友情俞扬:徐铉谪居泰州年月考刘师培:邗故拾遗第三辑2009年8月祁龙威:清代“扬州学派”旧闻择抄汤志钧:从黄侃悼念刘师培谈起张寿安:龚自珍论乾嘉学派——从《阮尚书年谱第一序》谈起张其昀:论《广雅疏证》中的校勘戚学民:论阮元撰二卷本《国史儒林传》吴凯、周星莹、钱宗武:《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考述王章涛:阮元佚文两篇考辨朱家生:“通儒”焦循的数学研究明光:焦循戏剧理论新议王伟康:读焦循《易余龠录》曲论札记韩荣钧:书院教育与扬州学派顾农:陈琳新研二题——《文选论丛》补编黄进德、汪俊:论吴淇及其《六朝选诗定论》卞孝萱:陈含光手写所作诗文简述赵昌智:对复兴扬州评话的观察与思考王自立:为官入藏留佳作——清代扬州人吴廷伟与《定藏记程》黄继林:从盐说开去王华宝:扬州学派研究的重要成果——简评薛正兴先生著《王念孙王引之评传》冯春光:从文化的视角窥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评《扬州文化与旅游研究》况周颐著,曾学文整理:选巷丛谈第四辑2009年12月薛正兴:刘熙载论于广元:《经传释词》产生的原因张其昀《广雅疏证》对于古籍训诂谬误的纠正赵昌智:阮元建隋文选楼之动因考论朱福烓:白塔寺与李善注《文选》顾农:说《文选》诗二题赵俊玲:明末闵、凌刻《文选》评本述要戚学民:李善对《三礼》的引用与《文选李善注》的思想意义汪俊、王长香:第八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祁龙威:阮元遗事辑录(四则)张学锋:隋炀帝对扬州的经营及江都陪都地位的确立杨丽娟、葛星明:青溪旧屋的第五代文化传人刘葆儒卞孝萱:《龙父先生书画篆刻作品选》序汤志钧:阮元和《味经斋遗书》祝竹:一官百里江淮海三绝千秋书画诗——屠倬的生平和篆刻王汉:楼阁中的秘密——袁江界画楼阁的形式结构分析及其分期顾一平:辛汉清与《小游船诗》王自立:不谢之花——扬州通草花顾风、刘尚杰:申遗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扬州价值张益、谢青桐:文明的空间联系:大运河、新安江和徽杭古道构建的徽商文化线路王锷:《刘申叔遗书补遗》读后秋鸿:灵动的运河精致的名城——读《运河名城·扬州》刘梅先编注,赵昌智点校:阮文达公遗事杂咏第五辑2010年10月黄强:《百尺梧桐阁文集》及其焦循评阅本述考顾农:选本的力量——《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之比较张亚新:论新变潮流中的《文选》与《玉台新咏》黄进德、方晓伟:关于江宁织造曹家的几件新材料王伟康:论《扬州画舫录》对中国古代小说史的贡献曹田:祭祀的理念与理念的祭祀——扬州纸扎技艺的考察与探讨汤志钧:刘师培的“留别扬州人士”及其投身革命明光:金兆燕与两淮盐官、盐商关系述论胡耀飞:“谁当立者?”——十世纪初杨吴政权延续危机张郁明:李鱓论顾一平:多才多艺的汪二丘祝竹、朱天曙:吴让之年表祁龙威:《〈周礼〉饮食制度研究》序蒋寅:一个有待于重新认识的刘师培——读万仕国编《刘申叔遗书补遗》沈秋农:潜心研究嘉惠士林——读《龙威读书录》有感赵昌智:一部赏心悦目的好书——《扬州艺术丛书印象》刘少椿:广陵琴学源流朱江:扬州琴史拾遗马维衡:斫琴艺术的审美价值韦明铧:辨“广陵散”——《广陵散》绝响了吗?清徐庭曾、汪桂森编著,曾学文整理:扬州历代疆域沿革第六辑2011年2月张其昀:对文证义与连文证义及其在《广雅疏证》中的运用黄强:汪懋麟诗集及其焦循评阅考论杨丽娟:新见扬州青溪旧屋刘氏藏书目录田丰:区域文化的转型与传承——试论王懋竑、朱泽沄与扬州学派之关系顾农:隋炀帝身边的文人学士韦明铧:一曲道情天地远——扬州道情研究黄继林:从“上苏州”说起——洪武移民和文化交流晏炳森:保护文物精心策划建好扬州学派纪念馆戈弘:关于扬州民间音乐文化保护之我见胡耀飞:“为国去贼,为民除害”——公元918年杨吴政权朱瑾政变事件剖析王伟康: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引案始末及其启示俞扬:柳敬亭籍贯辨明光、王丽娟:扬州“二马”生平续考——扬州二马研究之二高明峰:江藩生卒年岁考略王汉:袁江曾入宫廷考孙永如:三句至理名言,心间永铭记——追忆恩师卞孝萱先生赵昌智:道德文章式桑梓——卞孝萱先生对扬州文化的贡献朱福烓:说汪篯朱已泰、张文准:记篆刻艺术家蔡易庵先生祁龙威:修纂《清史·朴学志》日记汤志钧:《刘申叔遗书补遗》评曾学文:扬州文化研究的得力之作——《扬州文化丛谈》读后刘少椿:我对古琴的估价朱红梅:广陵古琴艺术的发展走向第七辑2011年6月钱宗武:段玉裁《尚书》研究的语言哲学观考述张连生:焦循与《孟子》考证学王章涛:从两篇序文谈阮元与段玉裁的关系赵阳:汪中诗歌创作对杜诗的接受顾农:两晋文学家“三张”略论——以《文选》所录作品为中心王志娟:《文选楼丛书》成书述略张郁明:罗聘绘画艺术论万仕国:何震年表曹永森:一盏灯和一把尺的启示董国炎:论扬州评话语言演变及其得失刘方明:郑板桥的艺术创新特质刘向东:活字印刷重要史料——《古籍刻印业务资料》释读华强:桑榆晚景又一春李保华:屈己全民命,捐躯表素怀——宝应忠烈词人成肇麟顾一平:冶春后社诗人谢无界俞扬:吴嘉纪与王士禛任中敏:与周笃文书赵昌智:“橵趟子撩在外”又一解陈文和:读任中敏《散曲丛刊》札记一则祁龙威:书《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后吴善中:介绍钱伟卿《扬州光复经过回忆录》冯春龙、居再宏:祁龙威教授谈《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殷定泉:辛亥扬州光复众生相第八辑2012年3月汤志钧:刘师培和《经学教科书》赵昌智:扬州园林与《文选》顾农:文选学研究札记三题杨化坤:《文选》嵇康《幽愤诗》主旨及归类辨析葛星明:新见扬州刘氏《青溪旧屋金石拓本集》编纂考略居再宏:从《邗江三百吟》看乾隆时期的扬州曲艺晏炳森:略说《黄氏逸书考》王永年:两晋之际广陵人事与江东政局张连生:扬州文津桥、文昌楼、文昌阁、汶河杂考王汉:清代前期扬州园林中的西方因素李尚全:鉴真东渡动机的政治学分析明光:《金瓶梅》传奇作者郑小白小考周茂仲:清代扬州学者杨大壮初考方晓伟:黄右原先生年表顾一平:竹西萧史胡显伯杨丽娟:顾廷龙、上海图书馆与扬州“青溪旧屋”刘氏往来考略朱已泰、刘丹彤:“长出自己的须眉”——记德艺双磬书画艺术家王板哉先生祁龙威:读《顾颉刚日记》随笔祝竹:读《沧浪诗话》札记——以一个印人的视角高明峰:闵尔昌《江子屏先生年谱》校点二种正误刘立人:也谈“今宵又见桃花扇”张立兵:评伍大福著《扬州才子李涵秋文学研究》黄继林:功纪南维——张怿伯在辛亥海军起义中的功绩第九辑2012年10月王章涛:阮元佚文考释两篇方晓伟:黄奭学术成就新探钱宗武、陆亚军:《汪容甫遗诗》题材析论田汉云、田丰:论龚自珍对《国朝汉学师承记》的批评——读《与江子屏笺》金永健:高邮王氏校释《左传》的学术思想与方法林宛萱:台北故宫所藏扬州画家作品叙录顾农:诗人薛道衡之死张郁明:写在闵贞被开除之时——兼论闵贞及闵贞的绘画艺术朱宗宙:扬州盐商发轫于唐代王伟康:从徽商记载谈《扬州画舫录》与徽学研究杨文昭:《扬州好佬》的“草根文化”现象之透析曾学文:苏东坡与扬州张其昀:“扬州”语源考索陈文和:《大明寺残碑》释读徐从法:邵伯镇古运河申遗点暨邵伯埭与古船闸考略刘向东:亲见陈彝诗文小考李保华:开元第一筝手扬州薛琼琼事迹考辨明光、顾春勇:马曰琯补考及著作述略——扬州二马研究之三顾一平:惜馀春主人高乃超刘勇刚:近代词人蒋鹿潭与扬州的乱世情缘汤志钧:许宾门日记祁龙威:读清代乾嘉“扬州学派”著作一得李金坤: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正解李凤云:张子谦先生古琴艺术初探王志娟、刘栋:《清宫扬州御档》中有关刻书档案张连生:《清宫扬州御档》中道光初年有关黄潆泰档案选读第十辑2012年12月赵昌智:个园琐议喻春龙:黄奭所处的时代及其辑佚活动郭国庆:清儒辑佚准备述考陈文和:略论惠栋至黄奭一系的辑佚学王章涛:黄奭编《端绮集》中阮元佚文解读——兼论阮、黄之交方晓伟:个园黄氏家世汇考张连生:个园主人黄潆泰在道光年间的沉浮——以《清宫扬州御档》为依据袁准:谈个园之地缘金川、沈学峰、陆萍:个园黄氏家族史料研究综述及展望王振忠:游艺中的盛清城市风情——古籍善本《扬州画舫纪游图》研究朱宗宙:扬州盐商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明光:康熙朝扬州盐商文人程庭韦明铧:扬州盐商与台湾事变黄继林:盐业政策与扬州盐商商帮的形成张其昀:《读书杂志》据文例校勘述例张郁明、张岚蓓:试述郑板桥诗歌中的人格魅力顾农:《文选》里的陆云孙浩宇:《文选序》“戒”说曾学文:刘师培撰清代扬州人物传记第十一辑2013年6月李保华:关于汪中校书精法楼的三篇佚失碑记拓片及说明钱宗武、朱蓝凤:《说文》学第一公案徐李之争评议顾农:朱自清与鲁迅王汉:晚清邗上名士——汪砚山万平:《大宾许公墓志铭》与许明贤万仕国:《天义》秋瑾案资料王资鑫:晚清扬州武术流派朱福烓:隋炀帝的江都梦方亮:典试广西留佳作——论乔莱使粤诗文朱姝:“三风太守”女婿长次辨疑——就《吴绮年谱》之惑与汪超宏先生商榷顾风:横空出世——“唐宋元明清陶瓷极品展”序刘向东:扬州古籍书店抄本书小记顾一平:小玉茗堂主汤公亮明光:清代扬州盐商家族文人生卒年考祁龙威:题王仲荦教授赠诗手稿伍野春、阮荣:阮元研究论著索引(1799-2012)第十二辑2013年12月赵昌智:扬州学派对清代学术的贡献魏白蒂著,朱茜、刘丹彤译:从政之余的阮元——清中叶的学者及学术倡导者和赞助人顾农:文选学笔记二则王曾瑜、王茂华:古代扬州的城市变迁王章涛:阮元与北、南两万柳塘徐从法:邵伯镇古运河乃邗沟故道——对《甘棠小志》言及邗沟故道在邵伯镇之东的质疑张连生:爱民将军白云上事迹考顾一平:广陵琴家高治平方晓伟:旅居扬州的新安岑山渡程氏盐商家族明光:清初诗人孙枝蔚三论张郁明:金农的艺术观和禅宗哲学朱广盛:十年此地共论文——流落海外的《九月行庵文讌图》解读黄继林:柳敬亭与冒辟疆祁龙威:读台北傅斯年图书馆珍藏的《高邮王氏父子手稿》随笔陈文和:段玉裁校勘记引起阮校误读札记高明峰:《江湖集》编者陈起字“彦木”、“彦才”考伍野春、阮荣:汪中研究论著索引(1803-2012)第十三辑2014年5月林俞佑:阮元《儒林传稿》学术观钩沉魏白蒂著,刘丹彤、朱茜译:阮元的成长历程伍野春、阮荣:海外学者研究阮元述评(1904-2012)夏巍然:“一代名臣,学界泰斗”阮元也是科学家孔昊天、孔祥军:焦循《禹贡》地理学平议——以《禹贡郑注释》为考察中心王曾瑜、王茂华、王嘉川:古代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考述赵昌智:也谈“瘦西湖”的原名张连生:张云璈与《(嘉庆)两淮盐法志》方亮:晚清名臣王凯泰王资鑫:皮雕尤——记扬州近现代皮雕大师尤紫轩刘勇刚、吴雅楠:论秦少游的文张郁明:郑板桥艺术精神探源——纪念郑板桥诞辰320周年王伟康:焦循与李斗戏剧观同异略说黄继林:马年说马——扬州马地名所揭示的文化内涵顾农:读书札记二则曹明升:深造自得抒己见——读顾农先生新著《从孔融到陶渊明——汉末三国两晋文学史论衡》。

《明儒学案》与《四库全书总目》对明儒评论之比较 (二)(一)

《明儒学案》与《四库全书总目》对明儒评论之比较 (二)(一)

《明儒学案》与《四库全书总目》对明儒评论之比较(二)(一)5.对止修、泰州学派之评论除上述各地王门学者外,还有师承王门而又别立宗旨者,学者们多称其为王门别派。

这样的学派主要有李材的止修之学和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

据《学案》本传,李材初学于邹守益,“学致良知之学”,后几经变化,“拈出‘止修’二字,以为得孔、曾之真传”。

李材抚治郧阳时,因改公署为书院,激起兵变,后又被劾冒功遭逮问,黄宗羲对此力予辩护。

但对于止修之学,黄宗羲则颇不以为然,指出:“其实先生之学,以止为存养,修为省察,不过换一名目,与宋儒大段无异,反多一张皇耳。

”《总目》对李材更是多所批评。

《李见罗书》提要云:“材尝患世之学者每以朱、王两家格物致知之说争衡聚讼,因揭修身为本一言,以为孔、曾宗传,而谓知止即知本,又谓格物之功散见八条目中,以朱子补传为误。

其学较姚江末派稍为近实,故顾宪成颇称之。

然材在郧阳,侵官地为书院,至于激变诸军,狼狈弃城,仅以身免。

及被劾遣戍,犹用督抚仪从赴谪所,为当代所非。

黄宗羲《明儒学案》记之最详,则亦何贵乎讲学耶!”《观我堂摘稿》提要又云:“其学出于姚江,而稍变其说,遂开止修一派,与良知一派并传。

然制行颇率意自恣。

官巡抚时,毁参将署为书院,致激兵变。

后云南巡按御史劾其破蛮冒功,逮问坐系十余年,谪戍福建,乃用巡抚仪从以往,为当时所怪。

黄宗羲《明儒学案》谓其以师道自任,不因患难而改,不知者谓其不忘开府门面,则失之。

然师道尊严,岂在鼓吹张盖?宗羲以姚江一派门户相同,从而为之曲说耳。

”对于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黄宗羲的评价基本上是功过参半。

《泰州学案》小序云:“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王艮)、龙溪(王畿)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

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师说,益启瞿昙之秘而归之师,盖跻阳明而为禅矣。

”在《学案》“王艮传”中,黄宗羲指出:“阳明而下,以辩才推龙溪,然有信有不信,惟先生于眉睫之间,省觉人最多。

谓‘百姓日用即道’,虽僮仆往来动作处,指其不假安排处示之,闻者爽然。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桐城派研究?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马延炜(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摘要:汉宋之争是清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嘉庆中叶编纂的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汉宋学术争论的实况.主张汉学的史稿编修者,效仿《明史》中只设儒林传,不为道学家立专传的体例,在具体编修中将主张宋学的桐城学者列入较为时人所轻视的《文苑传》中,以达到扬汉抑宋,为汉学争取儒学正统的目的,以致时至今日,桐城派依然被主要视为一个文学流派,桐城学者也主要被看做是文学家,他们在古文,辞章之外的其他成就,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关键词:汉宋之争;桐城派;清国史《儒林传》;阮元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5—605X(2010)04-0078-06 TheHan?SongcontroversyinMid-QingeraandtheSchoolofTongcheng——flocusedonthefirstdraftofthenafionMRulinbiographyMAYah.wei(InstituteofHistory,Hun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angsha410003,China) Abstract:TheHan—Songcontroversyis,gX1importantprobleminthehistoryofConfucianismofQingDynasty. ThefirstdraftofthenationalRulinbiographywhichcompiledintheJiaqingerareflectsthepracticalsit uationofthiscontroversy.ThecomplierswhomaintainedtheHan—learningfollowedtheexampleofcompilingofMingshi.TheyabolishedtheDaoxuebiogra- phywhichincludesscholarsofSong—learning.TheylistedtheTongchengscholarswhomaintainedtheSong—learningintheWe —nyuanbiographywhichdespisedbypeopleofthetime.Consequendy,eventothisday,thescho oloftongehengisstillbere-gardedasaschoolofliterature.theTongchengscholarsalestillberegardedasliterati.Theirach ievementsexceptpoetryandprosehadbeenoverlooked.Keywords:Han—Songcontroversy;SchoolofTongcheng;nationalRulinbiography;RuanYuan汉,宋之争是我国古代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四库馆臣曾认为:"自汉京以后,学凡六变,……要其归宿,不过汉宋两家,互为胜负."将二千余年的儒学发展史,归纳为汉,宋二派互相争胜的过程.有清一代,学者埋首董理群籍,成就蔚为大观,后人述及清代学术,亦常以"汉学"代称.然而,尽管汉学在清代,特别是乾嘉时期处于执学界牛耳的地位,但由于清朝官方始终将宋学悬为功令,宋学学问并未完全消亡,有清一代,关于汉宋学问的争论仍所在多有,学者基于各自或汉或宋的学术78宗尚,着书立说,扬己抑人,构成了学术史上颇具特色的景观.今人对清代汉宋之争的研究颇多,其中关于二家争论的核心,已有观点主要有两种:1,考据学和义理学两种不同为学方法之间的争执.这种观点产生较早,也是长期以来学界的一般看法.2,清代汉学发展出来的新义理①《四库全书总目》卷1《经部总叙》,中华书局1965 年版,第1页.?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与宋明理学旧义理之间的冲突.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张寿安,张丽珠等台湾学者为代表.她们反对传统以诂训称汉学,以义理称宋学的"二分法",认为"礼理争议"才是清代汉宋之争的核心."汉宋之争,应是义理学内部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汉宋歧见;而不是考据学与义理学两种不同形态的学术路线之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循的观点:"清代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官方,其实就是君主一人驾驭臣民的统治之'术'.因此,一方面要迎合'术'守住意识形态,一方面要通过客观历史的研究来突破义理,致用等意识形态的规范,来为'学'争取些许的自由,这两种取向的冲突,即是所谓'汉宋之争'的核心含义."②这些关于"汉宋之争"实质的不同看法,其实道出了这个问题的不同面向.其中,考据学与义理学的争论应是汉宋之争最主要的方面.近年的研究表明,清代理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信奉并从事理学研究的学者所在多有, 既非前辈学者所形容的"竭而无余华",也不简单只是帝王驭下的统治术,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⑧.而"以礼代理"固然是一种新义理,但那是汉学家经由考据这一汉学为学方式,由汉学学术生发出来的. 所以"礼理争议"是由汉,宋两种不同为学路径导致的争论,本质上仍不脱汉,宋学术之争的大范围.其实,清人基于各自学术宗尚对汉宋学术优劣的陟抑,在指出对方学问的缺略处之外,也蕴含着各以本方学问为周秦以来孔学正统的想法."这种一方面否定他人,一方面肯定自己的目的,显然是在恢复干余年前的两汉儒学旧传统,以取代自南宋以来六百年问理学家所建立的新儒学传统,藉以加强汉学家在学术上的正统地位."④通过编修学术史,描绘学脉,将彼方学问打成异统,是学者为己方学问争取正统时常采取的手段,清代之前已是如此.南宋朱熹撰《伊洛渊源录》,其职志即是为以二程为代表的道学争取儒学正统地位.清初学者排击陆王,亦通过学术史的编写阐发意见.而在清代中叶,汉学学者抑宋扬汉,为汉学争取正统的活动,则集中体现在这一时期清国史《儒林传》初稿的编修过程上.一,清国史《儒林传》初稿之体例'清国史《儒林传》是清朝官方修史机构国史馆编纂的一部当代学者类传,该传自嘉庆中开始编纂,前后删订续修多次,直至清末宣统年间仍有编辑,也是一部清人自撰的清代学术史⑦.该传初稿的编修,主要是在阮元的主导下进行,编纂体例则主要受到清初《明史》编纂的影响.在关于《明史》体例的最初设计中,"道学"一传也包括在内.彭孙通曾有《明史立道学忠义二传奏》,较早提出设立《道学传》.康熙二十一年徐乾学补《明史》总裁, 二十三年与徐元文撰成《修史条议》,亦主张为理学(道学)家设类传,但遭到朱彝尊,黄宗羲等的激烈反对,史馆最终采纳多数学者的意见,未立《道学传》.在这场争论中,始终蕴含着关于汉宋学术,何者才是儒学正统的不同意见.彭孙通认为宋儒直接孔孟心传,其学醇,其功巨,有不得不特为表彰者.他要求将明儒中与程朱合者(理学家),和有功于传注的学者(汉学家)区分开来,将后者与那些"学未大醇"者人之《儒林传》,认为这样才不会使大道混淆,显示出其以宋学为学术正统的倾向:"窃惟历代之史,凡儒学诸臣皆载《儒林列传》,独《宋史》于《儒林传》之前复立《道学列传》一篇,专以记大儒程颢,程颐,朱子为主,其及门弟子悉为编载.盖以道学之统自尧舜至于孔孟代相授受,孔孟殁后,千有余年,而得程子,朱子发明六经之蕴,远契列圣之心,其学至醇,其功甚巨,故特立此传以衍孔孟之真传,明正学于天下,诚非无见也.……自今纂修《明史》,合无照《宋史》例,将明儒学术醇正,与程朱合者编为《道学传》,其他有功传注及学未大醇者仍入之《儒林传》中,则大道不致混淆而圣谟独高于今古矣."㈣徐乾学则意识到载人理学传者未必皆胜儒林,并云"《宋史》程朱门人亦多有不如象山者",但仍然坚持"学术源流,宜归一是".①张丽珠:《清代新义理学——传统与现代的交会》,里仁书局2003年版,第149页.②张循:《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0-21页.(参见龚书铎主编:《清代理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④王家俭:《清代"汉宋之争"的再检讨——试论汉学派的目的与极限》,载氏着《清代研究论薮》,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页.⑤陈祖武:《中国学案史》,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4页.⑥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⑦关于清代国史馆编辑《儒林传》的具体过程,参见拙文:《清国史馆儒林传纂修活动考述》,《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25卷,第3期,2008年春.⑧(清)彭孙通:《明史立道学忠义二传奏》,栽氏着《松桂堂全集》卷3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⑨(清)徐乾学:《修史条议》,载氏着《儋园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9安徽史学2010年第4期反对设《道学传》之学者的观点正好相反.朱彝尊注意到《宋史》将言经术者人之儒林,言性理者别之为道学,又以同乎洛闽者进之道学,异者置之儒林的做法,蕴含着以程朱义理为正统的观点,"其意若以经术为麓而性理为密,朱子为正学而杨陆为歧途,默寓轩轾进退予夺之权,比于《春秋》之意".他认为经学才是儒学的正统:"然六经者,治世之大法,致君尧舜之术,不外是焉,学者从而修明之,传心之要,会及之理,范围曲成之道未尝不备,故儒林足以包道学,道学不可以统儒林."汤斌更认为经书之外无道学:"《宋史》道学,儒学厘为二传.盖以周,程,张,朱继往开来,其师友渊源不可与诸儒等耳,而道学经学自此分矣.夫所谓道学者,六经四书之旨体验于心,躬行而有得之谓也,非经书之外,更有不传之道学也."⑨这些围绕着《明史》编修问题的儒学正统之争,特别是《明史》最终只立儒林传,不再为道学家立专传的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汉学逐渐兴起,并渐渐开始占据主流的学术发展时态.众所周知,"儒林列传"最早见于《史记》,所叙次者皆为"传经之儒".后世史书仿而效之,在各自《儒林传》小序中,所描绘的也多为"经学历史".经学占据了儒学的主导地位.元修《宋史》,首度标举道学传,又加诸儒林传之上,传经之儒的地位有所下降,失去了在儒学中的正统地位.清初学者借由讨论《明史》编修问题所实欲争取的,正是传经之儒(汉学)在儒学中的正统,所采用的手段,则是取消为程朱理学家立传的道学传,而以为汉学家立传的儒林传囊而括之.因此,清初学者对《宋史》道学传的看法,并不是从纯粹的史书编纂学方面出发讨论后的结果,也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甚至也不一定是最合理的)看法.乾嘉之际的史学家章学诚就深以《宋史?道学传》之设为是:"宋史为元人所撰,疵病甚多.以史家法度而言,等于自郐无讥矣.然有特笔创例可为万世法者.……又《道学》,《儒林》分为二传,前人多訾议之.以谓吾道一贯,德行文学,何非夫子所许?而分门别户以启争端.此说非是.史家法度,自学《春秋》,据事直书,枝指不可断而兀足不可伸,期于适如其事而已矣.儒术至宋而盛,儒学亦至宋而歧.《道学》诸传人物,实与《儒林》诸公迥然分别,自不得不如当日途辙分歧之实迹以载之.……如云吾道一贯,不当分别门户,则德行文学之外,岂无言语政事?然则滑稽,循吏亦可合于儒林传乎?"④清初因修《明史》而引发的"道学"与"儒林"之争,特别是《明史》最终仅设儒林传,不再单独为理学家立传的做法,对嘉庆中清国史馆之修《儒林传》有重要影80响.阮元主导编纂的初稿,《凡例》开篇即盛赞《明史》将"道学"融会于"儒林"的做法:"《史》,《汉》始记儒林,《宋史》别出道学,其实讲经者岂可不立品行,讲学者岂可不治经史,强为分别,殊为偏狭.国朝修《明史》,混而一之,总名儒林,诚为盛轨."⑧并批评《宋史》的二传分立:"《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二传,不知此即周礼师儒之异,后人创分而暗合周道也."⑨但和清初学者明确喊出的"儒林足以包道学,道学不足以统儒林"的口号所不同的是,清国史《儒林传》的编者似乎还强调汉,宋持平的态度:"综而论之,圣人之道,譬若宫墙,文字训诂,其门迳也.门迳苟误,跬步皆歧,安能升堂人室乎.学人求道太高,卑视章句,譬犹天际之翔,出于丰屋之上,高则高矣,户奥之间实未窥也.或者但求名物,不论圣道,又若终年寝馈于门庑之间,无复知有堂室也矣."⑦尽管编者做出了如此明显的调和汉宋的表态,历来学者皆认为是传仍以汉学为重.侯外庐曾分析《拟国史儒林传序》,认为其在重视汉学的前提下,叙述中有意歪曲了清朝之前的儒学发展史."他在文字上尽其委婉曲折之能事,首述学术之流变,对于汉儒,'复兴六经',推崇备至,对于魏晋玄学,认为'儒道衰弱',对于宋儒轻轻叙过,不加抑扬,对于明儒,认为'不出朱陆,空疏甚矣',对于清朝学者谓'卓然不惑,求是辨诬','精研古义,诂释圣言','好古敏求,各造其域',……按照他的这样述学,无论如何得不出'两汉名教得儒林之功,宋明讲学得师道之益',……为什么他做出这样的矛盾文章?实在是由于他所云:'我朝列圣,道德俱备,包涵千古,崇宋儒之性道,而以汉儒经义实之'一句文化政策.所以,这篇文章是官样格式,不是他的内心话."⑧德明则认为:"从选择传主的标准来看,史书《儒林》一向是学行并重,而由阮元选择者来看,却偏重于学,尤重汉学.如毛奇龄,阎若璩等在清儒心目中德行品评不高者,因有考据着述,①②(清)朱彝尊:《史馆上总裁书》,栽氏着《曝书亭集》卷3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76,277页.③(清)汤斌:《重修苏州府儒学碑记》,载范志亭,范哲辑校:《汤斌集》,上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④(清)章学诚着,冯惠民.董校:《丙辰札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2页.⑤《儒林传稿?凡例》,载《续修四库全书》第537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8页.⑥⑦(清)阮元:《拟国史儒林传序》,载氏着《擘经室集》一集,卷2,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页.⑧侯外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三友书店1944年版,第538页.?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亦被选人."清学以汉学为主要特色,但在清代历史的不同阶段, 汉,宋学术的具体面貌则非常丰富.以清初为例,虽然就后来汉学大盛的事实上溯,基本可认定这一时期,儒学主流正处于由理学向考据学转变的过程中,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理学仍然比较兴盛.学术史的编写,应该如实反映这一时期"儒林"与"道学"并存的汉,宋学术现实.但阮元主持的初稿,虽制定了汉宋持平的写作方针,却在叙述儒学史时特别突出汉学的地位,在入传人物方面又将汉学家作为叙次的主要对象,为汉学争取正统地位.这种扬汉抑宋的取向,在处理关于主张宋学的桐城学者的人传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作家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②.百余年来,学界研究成果颇丰⑧.但这些已有研究,大多数仍将桐城学者主要视作文学家,将其作品归类为文学作品,较少注意到桐城学者在清代儒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事实上,桐城学者在经学等方面亦有造诣.嘉庆中,清国史馆纂修《儒林传》初稿时,部分桐城学者被认为可以入传,但由于主事者崇尚汉学,他们的经学成就因其理学的学术宗尚而被轻视,加之他们在辞章方面亦颇有成就,所以被史馆列入《文苑传》中.因为后者较为时人所轻视,被列入《文苑传》中类似被打入另册,所以引发了桐城学人的不满. 他们或致书史馆争之,或在私人信件中进行讨论.这些文字,既体现了当时学界对国史馆这部当代学术史应如何编纂的不同意见,也反映出清代中叶汉宋二学相互争论的学术时态,这些都是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内容.以下即以桐城学者的言论为切入点,分析该传所折射出的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二,桐城学者主张宋学的学术取向清中叶汉学大盛,流风所及,学者不仅多治考订之学,更多讥诋宋儒,宋学者,标榜汉学,诋毁宋学俨然成为时尚(垒).但同时仍有一批学者深知汉学之弊,注意对义理的阐发,姚鼐及经其所发扬光大的桐城学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姚鼐论学,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 义理尤为其所强调者.在他的笔下,被清代汉学家认为"去古未远,独得圣人真意"的汉儒,其学"承秦灭学之后,始立专门,各抱一经,师弟传授,侪偶怨怒,嫉炻不相通晓,其于圣人之道,犹筑墙垣而塞门巷也."后虽有通儒渐出,贯穿群经,然"其弊也杂之以谶纬,乱之以怪辟猥碎,世又讥之."只有到了宋代,"真儒乃得圣人之旨,群经略有定说",而"当明佚君乱政屡作,士大夫维持纲纪,明守节义,使明久而后仄",此皆"其宋儒论学之效哉!"因此,他认为:"欲尽舍程朱而宗汉之士,枝之猎而去其根,细之蔸而遗其巨,夫宁非蔽与?"姚鼐所授之徒亦多承师说,主张宋学,形成了桐城学派表彰宋学的学术取向.他们重视义理,反对《明史》取消道学传而以儒林传囊而括之的做法,要求恢复道学传在史书中的原有地位,陈用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陈用光,字硕士,江西新城人,"从(姚)鼐最久,师说尤为笃信".他对《明史》废道学传深为不满,认为当时主张废道学传的朱彝尊"纂修《明史》时所上总裁七书言多中史法,独第五书言儒林道学不宜分传,则于司马,班氏所立义例及宋元明儒之源流派别皆有考之不详者."④在他看来,宋代的理学大师远胜汉代的传经之士,"夫通天地人之为儒,称此名者,非周程张朱莫属也,彼京刘之属曷足云."只不过因《史记》,《汉书》所创之"儒林传"所传者乃在于经学,故"京刘之属有不可没者".陈用光的这一看法颇足玩味,他既以只有周程张朱等理学家才配得上"儒"的称号,实际上就将研治章句训诂的汉学家排斥在外,这种观点较之清初修《明史》①德明:《阮元史学撰着述评》,《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②周中明:《桐城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③江小角,方宁胜:《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安徽史学)2004年第6期.④据张循研究:"大量的读书人……无论对'汉学'还是'宋学',他们往往并没有很高的修养,乃至根本就是不入流的门外汉."因此,"汉宋之争并非只是少数专业学人书斋里严肃的学术问题,同时也是广泛传播于读书阶层的时髦话题".见张循:《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第22—23页.⑤(清)姚鼐:《赠钱献之序》,载氏着《惜抱轩文集》卷7,《续修四库全书》第1453册,第56页.⑥刘声木撰,徐天祥点校:《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黄山书社1989年版,第160页.按,当代学者曾认为,"(陈用光)能实事求是地对当时的学术,特别是考据之学作出客观评价,与姚门其他弟子狭隘的师门观念不同."(柳春蕊:《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圈子为中心》,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3页.)事实上,对汉学有肯定言论的并非陈氏一人,姚门其他弟子也有类似言论,但他们之肯定汉学,不过是要以汉学补宋学之罅漏,其表彰的核心仍在宋学.在崇尚宋学,排击汉学上,陈用光和姚门其他弟子并无显着不同.⑦⑧(清)陈用光:《朱锡鬯史馆上总裁第五书书后》,载氏着《太乙舟文集》卷6,《续修四库全书》第1493 册,第387,388页.81安徽史学2010年第4期时学者试图以儒林统摄道学的做法,实际上走的更远,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传经之士根本配不上儒的称号,这无疑从根本上把汉学家打翻在地.道光间,陈用光出任福建学政,正好赶上《福建通志》的编纂,他极力主张在其中设立道学传以表彰宗尚理学的闽籍学者,特别是身为福建人的理学宗师朱熹.但当时主持修纂的汉学家陈寿祺并不同意,"道学之名,创自元人,古无是称,不可以为典要,且道外无儒,儒外无道,道与之儒,将何分辨?……夫圣门四科,游,夏列于文学,孔子语子夏以为君子儒,语子游以学道,舍儒何以为道,舍学何以为儒.紫阳大贤,百世尊仰,然平心而论,正与游,夏伯仲,使紫阳而在,亦未敢自谓驾二贤而上之也. 必欲因仍《宋史》之旧,道学,儒林歧而为二,乖违旧章, 失所依据,欲崇道学,转蹈不经,恐徒供人窃笑耳."坚持不为理学家立专传,以致梁章钜说他:"墨守汉学,排挤宋儒是其故智."陈寿祺去世后,陈用光联合地方部分意见和己相近的学者,持续施压,迫使陈寿祺的继任者,同样主张不为道学立专传的高澍然辞职,并使这部志稿的刊刻被迫延迟并险些遗失,在后来对该志所进行的修改中,道学最终立有专传.在这个问题上,桐城派其他学者也多持此说,主张不可以儒林传代替道学传,方东树以《汉学商兑》一书激烈批判汉学时,更认为清初学者对于《宋史》设理学家类传的批评,其实出于"深妒"⑨.一往一还之间,体现出学术史编纂背后的汉,宋争论.史书中登载的文字,必定不可能是对时代巨细靡遗的全貌写真,它只是着作者对自己所观察(包括亲身经历和发掘文献)到的历史情况的描写.换句话说,后人经阅读史书所感触到的历史,乃是经史家过滤后的历史, 并非也无法是历史事实的全部本真面目.而那些有幸存留在史书上的人和事,必定是被史家所认为特别重要者, 因为后人乃是藉由史书的记载以了解过去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古代读书人都希望身后能在史书上留有一篇佳传,赵翼曾云,"男儿生坠地,例须~篇传".桐城学人强调恢复道学传在史书中的原有地位,也就是表彰理学的一种方式.三,桐城派的无奈由于《儒林传》出自官方修史机构,对于入传者来说,被收录其中也等于其学受到官方表彰,所以学者之门生汲汲为师谋入传者,所在多有,并将此当作表彰师说的手段.但提倡宋学的桐城学者虽多方奔走,却难以谋得一席之地.桐城学者对该传的编修一直非常关注,姚门弟子利用在史馆任职的有利条件,经常向乃师通报相关情况.82姚莹曾写信给姚鼐汇报凌廷堪入传情况,引起姚鼐强烈不满,"所言近时诸公于学问邪正之辨不明,其所品论殊非公当,诚然.吾昨得凌仲子集阅之,其所论多谬漫无所取,而当局者以私交入之儒林,此宁足以信后世哉!吾家自当力为其所当为者,书成以待天下后世之公论,何必竞之此一时哉!"这是一封写给姚莹的家书.在信中姚鼐说:"吾家自当力为其所当为者,书成以待天下后世之公论.何必竞之此一时哉!"这勉励侄孙的一句话,表面看来,似乎表达了这位桐城掌门对后世关于桐城学者可能的评论拥有充分自信,实际却显示了他对当下学界以《儒林传》形式扬汉抑宋,轻视讲求宋学的桐城派之做法的深深无奈, 即既然此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只能寄望后世"公论".姚门弟子不满国史馆《儒林传》侧重汉学,积极为本方学者谋取入传,但这些努力多以失败告终,在整个学术界如日中天的汉学氛围下,提倡宋学的他们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这更加深了他们的无奈感.姚门弟子曾试图将姚范入传,此事先由在史馆任职的姚元之致信姚范曾孙姚莹.姚元之因"史馆修儒林文苑二传,阐发幽隐",命姚莹以姚范之家集上呈史馆,以备采择.姚莹虽"因。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1作为九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苏教版《小说家谈小说》旨在让学生在对小说进行阅读的同时,了解小说的写作和创作特点,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赏析。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这个目的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创作方法,培养小说的阅读习惯和鉴赏能力。

2.学会运用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和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学会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思想,理解小说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内容包括小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结构,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和手法,小说的主题和思想,以及相关的练习和作业。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章教学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结构,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以及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2.阅读分析法。

选取经典的小说作品,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分析,从中体会小说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3.讨论交流法。

教师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4.写作实践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和手法进行创作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技巧。

4.课堂评价法。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和考试评价等,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小说的重要性和意义,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讲解环节(20分钟)教师通过PowerPoint和多媒体设备,讲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和手法、小说的主题和思想等内容,注重生动形象和精炼准确。

3.阅读分析环节(30分钟)教师选取经典的小说作品,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儒林外史导学案

儒林外史导学案

《儒林外史》导学案一、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二、故事背景《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

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

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

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

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三、内容简介《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了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

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四、主题思想《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五、人物介绍书中重点描绘了一群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儒林丑类,从而揭露和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

苏教版语文九上小说家谈小说学案 2.doc

苏教版语文九上小说家谈小说学案 2.doc

小说家谈小说学习目标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学习重点1、作者对小说的评析。

2、了解小说的鉴赏常识。

学习难点1、把握小说的基本特点。

2、理解茅盾先生对小说的评论观点。

3、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具学具小黑板预习作业一、初读文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颤()动②点缀()③忸怩()()④踌躇()()⑤执拗() ⑥bdo ( )歉⑦宽shu )⑧尴尬(( )⑨qidn ()诚⑩安xiang ( ) (11)讷讷()(12) 羞se ( )2、收集茅盾和茹志娟的相关资料。

二、再读课文。

1、概括《百合花》的故事情节。

2、在文中用横线找出《百合花》中的细节描写,并写出作用。

3、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出作用。

4、为《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划分层次。

教学设计:预习交流一、由“如何阅读小说”导入新课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想)服务的。

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小初高学习]XX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精品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小说

[小初高学习]XX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精品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小说

XX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案:小说【单元解读】一.高考目标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高考资源网](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单元复习这个单元学习小说。

所选的小说,题材内容各异,主题思想丰富多样,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

教学时要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示了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装在套子里的人》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概括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生存方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边城》讴歌山村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与庸俗、堕落的社会形成对照,表现作者重构理想世界的信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物林冲的性格: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

如:他被高俅陷害,刺配到沧州,仍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正直、善良、侠义。

如帮助李小二等;刚猛激烈、嫉恶如仇。

如买刀寻敌,山神庙手刃仇敌,都表现出他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本质;细心、缜密。

如林冲看管草料场,小心谨慎,尤其是熄灭炭火的细节表现得最为充分。

2.情节课文的情节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化过程。

路遇李小二,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是情节发展的开始;买刀寻敌为他走向反抗奠定行动基础,矛盾冲突紧张起来;看管草料场,局势又平缓下来;雪夜杀敌,这是情节发展的高潮。

阮元的成就都有哪些 这些成就分别在什么方面

阮元的成就都有哪些 这些成就分别在什么方面

阮元的成就都有哪些这些成就分别在什么方面本文导读:徽派朴学阮元作为徽派朴学发展后期的重镇巨掣,其治学师承戴震,守以古训发明义理之旨。

乾隆五十一年(1786),阮元举乡试入都,时年二十三,得与邵晋涵、王念孙、任大椿相交(见《揅经室二集》卷七《南江始氏遗书.序》)。

其时戴氏亡故已十年,而王念孙、任大椿皆戴震之门人弟子,邵则为戴氏论学的“同志密友”,他们对于阮元的影响极大,阮元之训诂学,得之王念孙较多,从此奠定他为学的基础,终于成为徽派朴学极有潜力的后劲之旅,其后徽派朴学盛行江浙、名噪扬州、蜚声鲁豫、远播西南,得阮元之力尤多。

阮元论学之旨,虽以汉学的经史训诂为根底,但主张实事求是,“尤以发明大义为主”,“余之说经,推明古经,实事求是而已,非敢立异也。

”(《揅经室集.自序》)。

一方面,以文字训诂、考证辨伪探求经书义理、恢复经典原貌的做法即为“实”的方法。

另一方面,阮元的“实”又具有“实学”、“实行”、“实践”、“务实”等带有时代特点的新的含义。

阮元将格物与实践统一起来,开始关注“家国天下之事”,真切反映出徽派朴学后期发展方向的转变。

《清儒学案.仪征学案》评价阮元:“推阐古圣贤训世之意,务在切于日用,使人人可以身体力行。

”阮元研究范围自经史小学以及金石诗文,巨细无所不包,尤其提倡以勘明大意为理念。

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讲求“因古训以求义理”,认为:“圣贤之言,不但深远者非训诂不明,即浅近者亦非训诂不明。

”(《揅经室一集》卷二《论语一贯说》)或言:“古今义理之学,必自训诂始。

”(《揅经室续集》卷一《冯柳东三家证异文疏证.序》)并有鉴于宋、明理学家们争论“仁”字的含义,运用归纳的方法,把孔子、孟子所有论述“仁”字的文句集中起来,加以排比,写成《论语论仁论》及《孟子论仁论》,用孔孟论述“仁”字的原意去纠正后世对“仁”字的曲解,从而避免了离开实事而空谈心性的误区。

同时这体现了所谓的“以古训明义理”。

在文字训诂方面,阮元遵循高邮王氏之法,大都由声音贯通文字,从而总结出它的通例。

小说家谈小说 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小说家谈小说 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十四、小说家谈小说【点拨导学】学习目标:1。

阅读评论,能读懂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

阅读小说,能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

3。

能抓住细节描写,赏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1。

阅读评论,能读懂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能抓住细节描写,赏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学习环节】第一课时一、读一读(自主学习)1、默读下面一则材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

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

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

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

”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2、速读小说(不出声,快速浏览),想一想: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3、大声朗读,发音准确撂(liào) 讷讷(nènè) 忸怩(niŭní) 憨憨(hānhān) 执拗(niù) 髻(ji) 尴尬(gāngà) 讪讪(shànshàn) 瞅(chôu) 挟(xié) 嬷嬷(mómó) 砦(zhài) 虔诚(qián) 磕磕绊绊(kēkebanban)二、说一说(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学生默读小说《百合花》讨论交流:(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基本情节。

南京图书馆藏《儒林传稿》版本考

南京图书馆藏《儒林传稿》版本考

61南京图书馆藏《儒林传稿》版本考伍野春摘 要:关于阮元《儒林传稿》,学界几乎都依据南京图书馆藏本进行研究,但对其版本系统则缺乏深入探讨。

本文根据该藏本无印记、牌记以及文中避讳字使用情况,再结合阮元致黄奭书札所言,推断南京图书馆藏《儒林传稿》极有可能就是清道光二十三年甘泉黄氏刻本。

如果此判断不误,南京图书馆藏本是初刻本、单刻本,也是家刻本,其价值不言而喻。

关键词:南京图书馆藏本 《儒林传稿》版本 阮元 清代学术史《儒林传稿》是嘉庆十五年至十七年(1810—1812)阮元任国史馆总纂时主持辑纂的第一部官修学者类传体清代学术史。

南京图书馆藏《儒林传稿》四卷刻本(以下简称南图藏本)影印本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537册后,[1]学界几乎都据此从事研究,影响很大。

南图藏本“书版框高一二九毫米,宽一八八毫米”;[2]版式为黑口,四周单边;行款为半叶10[1] 〔清〕阮元《儒林传稿》,《续修四库全书》第53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本。

[2] 〔清〕阮元《儒林传稿》扉页,《续修四库全书》第537册。

62扬州文化研究论丛(第23辑)行,每行21字,注文双行;版心上记儒林传稿,儒林传稿下右记序、例、录或卷数,版心下右记叶数;卷首为序、凡例、目录。

以往学者对南图藏本版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点。

其一,是否为清嘉庆刻本。

王汎森指出:“关于这个刊本,《续修四库全书》的编者注明是嘉庆刊本,但查考南京清凉山《续修四库全书》据以影印的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所藏原本(分为线装两册,第一册是卷一、二,第二册是卷三、四),并没有任何出版资料及收藏印记,只有一‘南京图书馆藏’朱印,并无任何确证可以判定为嘉庆刊本,编者极可能是根据该书序于嘉庆十七年(1812),故遽定为嘉庆刊本。

”[1]黄圣修也曾赴南京图书馆调阅该本,他的判断与王汎森相同:“该书并无任何印记、牌记可供辨识,故南京图书馆馆员当是据阮元之序而径将此本著录为嘉庆年间刊本。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

《儒林外史》教学案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能强记关键字词,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能熟练记忆文学常识。

3、通过练习题学习情节描写之结局情节的作用。

【学习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人物形象的特征。

【学习难点】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说理方法。

【学情分析】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关于文学常识吴敬梓(1701—1754),字(),号(),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官宦家庭。

他的父亲为人清正耿直,不以功名为重,对吴敬梓有着深刻影响。

吴敬梓自幼聪颖异常,20岁时中秀才。

父亲死后,因其不善经营,家产在他手里斥卖殆尽。

后又屡试不第。

33岁,他移家南京,开始了卖文生涯。

36岁时,安徽巡抚荐以应博学鸿词科,以病不赴。

40岁后生活陷入窘境,靠友人接济度日。

由富转贫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尝世态炎凉,对现实有着较清醒的认识。

著有《》和《》等。

五十四岁客死扬州,只因喜欢杜牧诗句“”而名声大噪。

二、基础知识1.注字音肄.业廪.生妆奁.诰.命什.物衣衾.执拗.给.事中2、重点字词翻译无所不为:光天化日:冠冕堂皇:张灯结彩:九霄云外:三、小组讨论,问题探究我叫田栀毓庄学夹河滩田村的田医生爹妈给起的名字叫田栀毓,写着复杂,叫着也别扭,不够铿锵,不知是祖上哪一位有点墨水的祖爷爷给起的,改不了了。

可是村里人都喜欢叫他田医生。

有一年,在西藏当兵十几年的村民田崇义带回了一种怪病,浑身酸痛,需要喝藏酒泡雪莲才能消除病症。

可是内地哪有藏酒雪莲随时供他喝呢?就寻偏方,求到了本村田医生的名下。

田医生与田崇义聊天过后,给他一瓶泡了切片茎块的酒。

泡的是何物?田医生笑笑,小人参呗。

田崇义严格按要求日酌二两,不出旬日,酸痛减轻并消失了。

田崇义请田医生吃了喝了,田医生才把话挑明,啥小人参?萝卜片,做幌子的。

田医生凑近了小声说,主要是信石①,大热剧毒,一点点而已!田崇义听了,酒杯颤颤巍巍半天送不到嘴里。

李建秀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整合课例

李建秀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整合课例

《香菱学诗》+《葫芦僧判断葫芦 精读鉴赏课 案》+《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 相关章节 精读鉴赏课 《杨修之死》+《祢衡之死》+《青 梅煮酒论英雄》 《智取生辰纲》+《杨志卖刀》+ 《青面兽北京斗武》+《林教头风 雪山神庙 《范进中举》+《制台见洋人》+写 作训练 《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 传》+《儒林外史》 检测本单元的知识点
1课时
1课时
群文阅读课
了解人物特点,学习景 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 象,并运用到写作中 强化名著的阅读感受 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夯实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读写联动课 自主阅读课 巩固检测课
1、虞候 趱行 攒 鳏鳏 怄气 抠 土 呕心沥血 吴敬梓 面面厮觑 夏侯惇 棺椁 醇厚 敦厚 谮害 簪子 2、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曹操其人
结合课文与《祢 衡之死》、《青梅 煮酒论英雄》赏析 曹操的性格特点
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结合文章的具体句子,赏析杨志 的人物形象 2、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内容】《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11回《汴州城杨志卖刀》《智取生 辰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杨志之志
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 杨令公之孙。年纪小时曾应过武 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盖 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 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 想他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 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 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走任,逃去 他处避难。后来被赦免了,便到 了东京枢密使处,想要将这一身 武艺博取了封妻荫子。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 前休息。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 要保全生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 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 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 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卖枣子的 顿生疑心,唯恐酒中有蒙汗药。

《儒林外史》助读教案

《儒林外史》助读教案

《儒林外史》助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内容包括:作者吴敬梓的简介、《儒林外史》的背景及主题、分析第一回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儒林外史》的背景和作者吴敬梓,理解作品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2. 分析第一回的主要情节,掌握人物形象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古典名著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第一回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儒林外史》的背景和作者吴敬梓,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儒林外史》原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儒林外史》的封面,引导学生谈论对这本书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作者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

3. 课文分析:a. 梳理第一回的主要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脉络。

b.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指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儒林外史》第一回2. 内容:a. 作者:吴敬梓b. 背景:明清时期c. 主题:讽刺官场、揭示社会弊端d. 人物形象:范进、周进等3. 结构: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儒林外史》第一回的主要情节。

b. 请分析范进、周进的人物形象特点。

2. 答案:a. 第一回主要讲述了范进中举的故事,通过范进的经历,讽刺了官场的黑暗。

b. 范进:聪明、机智,但过于追求功名,导致家庭破裂;周进:正直、忠诚,勇于揭露社会弊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儒林外史》的背景和主题有了深入了解,但在分析人物形象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儒林外史》的其他章节,关注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儒林外史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儒林外史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儒林外史》【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吴敬梓的文学常识。

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小说的思想内容。

3、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4、学习小说大胆夸张,细致描摹,辛辣讽刺的艺术手法。

5、深刻领会八股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毒害。

【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时代背景,领会小说的思想内容。

2、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3、学习小说大胆夸张,细致描摹,辛辣讽刺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作者简介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

清代讽刺小说家。

出身于科举世家,其父吴霖起,只做过一任县教谕,为人正直耿介,不慕荣利,对吴敬梓颇有影响。

吴敬梓20岁中秀才,23岁丧父。

从此,他的生活起了很大变化,由于他挥霍放荡和乐于助人,致使父亲死时留下的财产消耗殆尽,逐步落入贫困交加的境地,因而招来了庸夫俗子的非议。

大家都拿他作“败家子”的典型来教育子孙。

几经波折,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有了深刻认识,再不应乡试,也放弃了“诸生籍”,不愿再走科举仕进的道路.他突破了“名教”的束缚,发展了恣情任性的狂放性格。

1754年病逝于扬州,极其悲惨地结束了他坎坷磊落的一生。

二.创作背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

他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显示出民主主义思想色彩。

三.内容简介《儒林外史》不仅是清中叶唯一一部长篇儒林小说,而且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标志着我国古代讽刺小说艺术发展的新阶段。

作品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通过描绘一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范进中举学案新人教版

【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范进中举学案新人教版

【关键字】语文《第13课范进中举》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情节。

2.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小说中对比的写作手法,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资料链接作者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

父亲吴霖起,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对吴敬梓的思想有一定影响。

吴敬梓不善于治理家业,又喜欢慷慨资助别人,与朋友歌吟豪饮。

父亲死后,不几年家产便变卖殆尽。

他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利,到三十岁还没考上举人。

家业荡尽,功名又无希望,被族人视为败家子,于是迁居南京,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生活相当贫困。

由于科场不遇和家道衰落,他饱尝了世态炎凉,逐渐认识了八股科举的腐朽糜烂,产生了厌弃功名富贵的思想。

广泛的交友,长期同官僚、政客、名士之流的周旋,使他对官场的腐败,儒林的堕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这一切使他胸中郁结了愤世嫉俗之情。

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上写成的。

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

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

与本文有关的内容“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

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

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

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

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

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九年级上册语文《小说家谈小说》教案设计范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小说家谈小说》教案设计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家谈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3)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小说的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小说家谈小说的文章,了解小说创作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案例,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3)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对小说创作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家谈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3. 小说创作的方法和技巧;4. 小组讨论和分享小说创作的经验和心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家谈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小说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小说的创作。

1. 阅读法:通过阅读小说家谈小说的文章,了解小说创作的方法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案例,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说家谈小说。

2. 教学内容展示:通过PPT展示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展示小说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一篇小说家谈小说的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并试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小说的创作和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儒林外史》助读教案

《儒林外史》助读教案

《儒林外史》助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儒林外史》第四回“范进中举”,内容包括:1. 熟悉《儒林外史》第四回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2. 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表现主题;3. 掌握文学名著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儒林外史》第四回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2. 学习小说的讽刺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说讽刺手法的分析和理解;2. 教学重点:小说情节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阅读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讽刺故事,引发学生对讽刺文学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2. 情境创设:简要介绍《儒林外史》的背景和作者吴敬梓,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情境;3. 梗概梳理:引导学生快速阅读第四回,了解故事情节,概括主要事件;4. 人物分析:详细分析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5. 讽刺手法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讽刺手法的运用,如夸张、对比、反讽等;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分析解答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主《儒林外史》第四回“范进中举”2. 副讽刺手法与人物分析3. 板书内容:情节梗概:范进中举,胡屠户拜师;人物形象:范进(贪功名、忘恩负义)、胡屠户(趋炎附势、狡猾);讽刺手法:夸张、对比、反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概括《儒林外史》第四回的主要情节;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特点,举例说明其讽刺意义;运用讽刺手法,写一段关于现实生活中类似现象的描述。

2. 答案:(1)情节概括:范进中举,胡屠户拜师。

(2)人物形象分析:范进贪图功名,忘恩负义;胡屠户趋炎附势,狡猾。

(3)讽刺现象描述:示例:某单位领导为了巴结上级,不顾员工利益,大搞形式主义,最终导致单位效益下滑,员工怨声载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论文・《学案小识》与《儒林传稿》3戚学民内容提要 唐鉴《学案小识》的某些传记曾利用阮元《儒林传稿》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增删和改订,编织了一个以程朱理学为中心的清代学术史论述。

唐鉴重写清代学术史,有与阮元等人的汉学论述争夺正统的用心。

《学案小识》和《儒林传稿》的关系说明前者的学术史价值尚有开掘的空间,显示了后者对晚清以来的学术史论著的影响,也揭示了晚清学术的某种复杂生态和内在机理。

关键词 学案小识 唐鉴 儒林传稿 阮元阮元于清嘉庆十五年至十七年间撰成《儒林传稿》,此书的学术史论述是今日成型的清代学术史论述的源头之一,晚清以来曾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但是对于《儒林传稿》的影响,现在学界尚少关注。

①《学案小识》是道光时期产生的一部重要的学术史著作。

作者唐鉴对曾国藩、倭仁、吴廷栋等理学人物的思想有重要影响。

该书由曾国藩刊刻于1845年,对晚清理学的复兴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作者力尊程朱的立场和有限的学术水平,长期以来学界对其评价不高。

②近年来对该书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其学术价值也得到一定的重估③,但是它的学术史和思想史内涵还有相当的开掘空间。

3①②③此文为“阮元《儒林传稿》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

该课题研究得到韩国高等教育财团(KF AS )2007—2008年度访问学者项目和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的大力资助,谨此致谢。

同时,感谢匿名专家的评审意见。

阮元在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性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有关阮元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但是研究大多集中于经学部分,而对于他建立清代学术史论述的贡献与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至于他编撰的《儒林传稿》的实际影响,则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仅有郭明道《阮元评传》对《国史儒林传》作了介绍和初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295页);王章涛《阮元年谱》对《儒林传稿》的情况也作了介绍(黄山书社2003年版,第515—563、1043页);台北中研院王汎森等人也较为关注阮元的《儒林传稿》。

一般认为,江藩《汉学师承记》对今日成型的清代学术史论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该书得到学界较多的研究。

关于江藩及其《汉学师承记》的研究的一般状况,参阅漆永祥著《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汉学师承记〉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漆永祥整理《江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如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说:“唐鉴《国朝学案小识》专持门户而派别紊乱,文体拙劣,等诸自郐也。

”《饮冰室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5页。

目前有关唐鉴《学案小识》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陈祖武《读〈学案小识〉箚记》,《清儒学术拾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戚学民/《学案小识》与《儒林传稿》本文认为,唐鉴《学案小识》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方面,即该书诸多和阮元《儒林传稿》同名人物的传记,实曾参考利用了阮著。

在此基础上,唐鉴对有关人物的学术宗旨进行了重新鉴别和记录,对阮著的文字多有改动,编织了一个以程朱理学为正统的清代学术谱系。

这套清代学术史论述针对阮元及其汉学论述,有争夺学术正统的用意。

这些现象揭示《儒林传稿》对后来的清代学术史著作有相当的影响力,也显示了《学案小识》潜藏的思想史价值,更提示我们注意晚清时期学术史著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唐鉴《学案小识》与阮元《儒林传稿》中同名传主的文字之间有隐秘而密切的关系。

首先,两者同名传主的文字的相似度很高,而这些相似之处都是唐鉴借鉴转引阮文。

《学案小识》的很多文句组合方式只能来自阮元《儒林传稿》,这与阮著所采用的“辑撰”方法有关。

阮元在《拟儒林传稿凡例》中称:“凡各儒传语,皆采之载籍,接续成文,双注各句之下,以记来历,不敢杜撰一字。

”①这实际是一种再创作,有关的文字,被作者从各种著作和文章中挑选出来,经过剪裁和重组,成为新的记载。

正因为采用缀截接续的方法,《学案小识》某些人物传记中一些文句组合,其实是阮元的作品。

这就是说,除了在阮著《儒林传稿》之外,唐鉴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相同文句。

鉴于很多文字也可以从阮著所列的原始出处中找到,唐鉴是不是直接摘抄原文呢?唐鉴是这样解释的,《学案小识》卷12《经学学案》题后附识说:“经学三卷,有本四库书目者,有采取于先辈文集者,有就本人所著书论次者,参互成篇,未便揭明所出。

”②这里的解释有一定道理,那些不见于阮元《儒林传稿》的人物记载有些就是这样写成的,但是他也掩盖了曾借鉴阮元《儒林传稿》的事实。

不过,多条证据显示,《学案小识》与《儒林传稿》诸多同名传主传记的文字组合实际是承袭自阮著。

有关邵晋涵和周永年的记载是典型的例子。

《儒林传稿・邵晋涵传》为:“又尝谓:宋史自南渡以后尤荒谬《文史通义》,宁宗以后褒贬失实《潜研堂集》,不如东都有王偁《事略》也。

故先辑《南都事略》,欲使条贯粗具《文史通义》,然后词简事增《潜研堂集》。

”③《学案小识・邵晋涵学案》为:“又尝谓:宋史自南渡以后尤荒谬,宁宗以后褒贬失实,不如东都有王偁《事略》也。

故先辑《南都事略》,欲使条贯粗具,后词简事增。

”④《儒林传稿・周永年传》是:“周永年,字书昌,其高祖以前余姚人也。

书昌博洽贯通,为时推许,弃产营书,积卷殆近十万章学诚《文史通义》。

乾隆三十六年进士,特诏征修四库书,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文渊阁校理《词林典故》。

乾隆四十四年贵州主考官。

永年在书馆,见宋元遗书湮没,目多见采于《永乐大典》中,于是抉摘编摩。

永新刘氏兄弟《公是公非集》以下,又得十有余家,皆前人所未见者,咸著于录《文史通义》。

”⑤《学案小识・历城周永年学案》是:“先生讳永年,博学贯通,为时推许。

乾隆三十六年进士,特召修四库书,授编修。

先生在书馆,见宋元遗书,湮没者多见采于《永乐大典》中,于是抉摘编摩。

自永新刘氏兄弟《公是公非集》以下,凡得十余家,皆前人所未①②③《拟儒林传稿凡例》,《研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23页。

该凡例见于《儒林传稿》4卷本卷首。

《学案小识》,《续修四库全书》第53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2页。

《儒林传稿》,《续修四库全书》第53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37页。

2010年第1期见者,咸著于录焉。

”①鉴于江藩的《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中并无周永年的记载,阮元《儒林传稿》是现成文字的唯一出处。

而唐文和阮文的相似度极高,沿袭的痕迹非常明显。

这两例都是阮元《儒林传稿》的特定记载,其文句辑纂方式较复杂。

而《学案小识》的同名传主记载相同,句子组合方式和阮文基本相同,区别是阮文注明了出处,而唐文删去了注脚,变成了自然连属的样子。

上文《邵晋涵传》中的句子,是阮元分别在章学诚《文史通义》和钱大昕《潜研堂集》的有关文字中截出三句,以梅花间竹的方式组合成文。

唐鉴的同名传记中也用同样的句子,显然是借鉴过阮元文字之故。

前引《儒林传稿・周永年传》记载传主弃产营书,积卷殆近十万,后成进士,授编修,充文渊阁校理,以及在书馆中辑宋元遗书等三件事,头尾两条采自章学诚《文史通义》,中间一事取自《词林典故》。

而《学案小识・历城周永年学案》也有同样的安排。

如果没有参阅过阮著,唐鉴也采用辑句的方法,在这几处竟能完全相同,简直是奇迹。

此外,阮元在《邵晋涵传》和《周永年传》中采章学诚《文史通义》是其独到之处,因为阮元不赞成章学诚的学术观念,并没有在《儒林传稿》中为章氏立专传,而且在他修儒林传时,《文史通义》还没有正式的刊刻本,阮元应该是借助官方的力量看到了某个抄本。

但是阮元从善如流,肯定了章学诚的史学成就,从《文史通义》中采用了《邵与桐别传》的记载来写邵晋涵传。

唐鉴也没有为章学诚立传,但是他居然也会采用《文史通义》的记载,而有关邵晋涵和周永年传的部分词句和连属方式和阮元完全一样。

如果唐鉴没有参考《儒林传稿》,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巧合怎么可能?有没有可能是唐鉴自行截句接续成文,却和阮元不谋而合?我们不能否定出现这种巧合的可能性,但是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学案小识》中却有多处这样的“巧合”,特别是有关传主的学术著作情况,《学案小识》和《儒林传稿》的辑纂文句有多处高度相似。

有关顾炎武著作的记载就是一例。

《儒林传稿・顾炎武传》记:“炎武又以杜预《左传集解》时有阙失,作《杜解补正》三卷,其他著作有《石经考》一卷,《九经误字》一卷并提要,《二十一史年表》八十卷,《历代帝王宅京记》二十卷,《亭林文集》六卷,《诗集》五卷,《营平二州地名记》一卷,《昌平山水记》一卷,《山东考古录》一卷,《京东考古录》一卷,《谲觚》一卷,《菰中随笔》一卷,《救文格论》一卷等书《己未词科录》《提要》《府志》,并有补于学术世道《府志》。

”②这句话也很普通,可是它不是一个自然的现成的连属,而是阮元从《四库全书提要》、《己未词科录》等著作中剪裁接续而成的。

这样的做法较全面记载了顾炎武的学术成就,是一种客观的态度,但是这样的组合方式也使得它成为阮元本人的再创造,即只有《儒林传稿・顾炎武传》中才第一次出现如此现成的著作名称组合,而我们在《学案小识・顾亭林先生学案》中却能看到相似的组合:“又以杜预《左传集解》,时有阙失,作《杜解补正》三卷。

又有《石经考》、《九经误字》、《二十一史年表》、《历代帝王宅京记》、《亭林文集》、《诗集》、《营平二州地名记》、《昌平山水记》、《山东考古录》、《京东考古录》、《谲觚》、《菰中随笔》、《救文格论》等书。

”③两者相较,唐文没有说明各书的卷数,但是著作名称、先后次序和阮著完全一样。

要是事前没有看过阮元的《儒林传稿》,完全闭门造车,自行截句连缀,这样出而合辙的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有这样的“巧合”实在令人吃惊。

《儒林传稿・王懋竑传》中说:“归里后,杜门著书,校定朱文公《年谱》《潜研堂集》,大旨在辨为学次序,以攻姚江晚年定论之说《四库提要》。

又所著《白田杂著》八卷,于文公《文集》、《语类》考订①《学案小识》,《续修四库全书》第539册,第669页。

戚学民/《学案小识》与《儒林传稿》尤详。

谓《易本义》前九图筮仪皆后人依托,非文公所作《潜研堂集》。

”①《学案小识・宝应王懋竑先生》称:“校定《朱子年谱》,大旨在辨为学次序,以攻姚江之说。

又所著《白田存稿》,其中《杂著》及与人书,朱子《文集》《语类》,考订尤详。

”②其中阮文“校定朱文公《年谱》《潜研堂集》,大旨在辨为学次序,以攻姚江晚年定论之说《四库提要》”一句,来自两处,而唐文与之相同。

《学案小识・无锡高先生愈学案》:“尝撰《朱子小学注》,又著《周易偶存》、《春秋经传日抄》、《春秋类》、《春秋疑义》、《周礼疏义》、《仪礼丧服或问》。

”③阮元《儒林传稿・高愈传》是:“尝撰《朱子小学注》顾栋高所撰《传》载《东林书院志》,又见《二林居集》,又所著有《读易偶存》《春秋经传日抄》《春秋类》《春秋疑义》《周礼疏义》《仪礼丧服或问》《小岘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