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资料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1.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不包括()。
A.在职业活动中产生B.接触职业危害因素C.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D.必须参加工伤保险(正确答案)2.法定职业病种类有()。
A.10类115种B.9类99种C.10类132种(正确答案)D.9类115种3.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是对()的损害,还可对全身其他系统或器官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A.神经系统B.听觉器官(正确答案)C.心血管系统D.泌尿系统4.未列入职业危害因素中电磁辐射的因素是()。
A.可见光(正确答案)B.紫外线C.射频辐射D.激光5.未列入职业危害因素中异常气象条件的因素是()。
A.高温B.强热辐射C.低气压D.高湿(正确答案)6.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质量超过20kg,间断负重每次质量超过()kg的作业。
A.22B.25(正确答案)C.30D.407.用人单位对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A.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B.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正确答案)C.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D.责令其主动辞职8.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A.劳动者B.用人单位(正确答案)C.劳动社会保障局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9.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档案。
A.健康监护(正确答案)B.工伤保险C.职业病D.人事档案10.()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正确答案)C.各级政府11.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
A.医疗保险待遇B.工伤保险待遇(正确答案)C.商业保险待遇12.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空间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正确答案)D.报警13.在电缆沟、管道内长时间作业时,因通风不良、空间温度升高,易发生()。
(完整)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一、什么叫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有哪些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分10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它职业病。
三、如何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1、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是减少和杜绝职业病的有效之举。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治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出资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3.其它应做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应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在严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设置预防措施的警示牌.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职业危害如实告诉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注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同时单位应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的,劳动者不得使用。
四、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职责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包括:健康保障义务,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职业卫生管理义务;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报告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结果;卫生防护义务,用人单位必须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检测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得隐瞒其危害;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健康监护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第一章: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是指为预防和管理工作中可能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措施。
了解职业卫生的重要性是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的关键。
1.1 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针对工作场所中可能危害员工健康的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一门学科。
1.2 为什么需要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职业病、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减少工作中的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第二章:职业病及其预防
2.1 常见职业病类型
•尘肺病
•化学中毒
•噪声聋
•职业性皮肤病
2.2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佩戴防护设备
•良好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第三章:工作环境因素及其控制
3.1 空气质量
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关系到员工的健康。
空气中存在的有毒气体、灰尘等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应予以控制。
3.2 噪音控制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音会导致听力损伤,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进行控制。
结语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希望能够增强大家对职业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学会预防职业病的方法,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
祝各位工作顺利,健康快乐!。
职业卫生知识
职业卫生知识职业卫生是指关于以提供安全、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目的的科学和实践活动的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忽视了职业卫生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职业卫生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工作中保护自己的健康。
什么是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是涉及保护工人健康和预防职业疾病的学科。
职业卫生学旨在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通过调查、评估、监测和干预,职业卫生专家致力于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
为什么职业卫生重要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可能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例如,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尘埃和噪音等有害因素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听力损伤等健康问题。
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工人免受这些危害,并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健康和生产力。
职业卫生知识1. 噪音控制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
职业卫生专家应通过控制噪音来源、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等方法来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噪音水平,保护工人的听力健康。
2. 化学品管理工作场所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职业卫生专家应对工作场所中的化学品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有害化学品的使用和排放,以减少工人暴露的风险。
3. 通风系统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场所中的空气污染物浓度,保持空气清新。
职业卫生专家应设计合适的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场所空气质量符合健康标准。
4. 作息规律长期加班、过度疲劳会影响工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职业卫生知识包括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健康的作息规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护身体健康。
结语职业卫生知识是一项重要的科学领域,它关乎每个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了解和应用职业卫生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第一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第一节概述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条件或要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导致职业性损害的致病原,其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性质和接触强度(剂量)。
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2)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等),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射线等);(3)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及某些植物性花粉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职业心理紧张、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太阳辐射)、厂房建筑或布局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如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足、有毒工段和无毒工段在同一个车间内)和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第二节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种类很多,导致职业性病损的范围很广,不可能把所有职业性病损的防治都纳入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范围。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参考国际通行做法,当务之急是严格控制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危害大的几类职业性病损。
因此,职业病防治法将职业病范围限定于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危害大的几类职业性病损—职业病,并且授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目前我国的职业病种类为10类、115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10类。
第三节生产性毒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较小的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之职业卫生相关基础知识点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之职业卫生相关基础知识点1、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的区分?(1)职业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2)职业卫生:是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职业危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和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职业病的发生。
2、新《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施行,共7章90条。
3、《工伤保险条例》于2011年1月1日实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方法》2012年6月1日施行。
4、职业危害因素:工作场所中存在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对人体产生健康损害的因素。
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①化学因素;②物理因素:a、异常气象条件;b、异常气压;c、噪声、振动;d、非电离辐射;e、电离辐射;③生物因素(2)劳动过程中危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②心理性职业紧急;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④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急;⑤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5、常见职业性有害因素:①金属与类金属;②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③一氧化碳;④有机溶剂;⑤苯;⑥粉尘;⑦物理因素。
6、职业危害因素的物理因素:①高温;②噪声。
分为机械性噪音、流体动力噪音、电磁性噪音三种;③振动。
分为局部振动(手传振动)和全身振动两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①中暑;②减压病;③高原病;④航空兵;⑤手臂振动病。
7、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8、我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机制,遵循国家-企业-员工三方需要的原则,建立“五方结构”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 卫法监发[2002]63号《卫生部关于印发<职 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 病危害评价规范>的通知》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十大类)
A、粉尘类(13种)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 粉尘)尘肺的X线表现主要是肺门改变、小阴影、大阴影 (二)煤尘(煤矽尘) (三)石墨尘 (四)炭黑尘 (五)石棉尘(石棉肺 、胸膜间皮瘤 、肺癌 ) (六)滑石尘 (七)水泥尘 (八)云母尘 (九)陶瓷尘 (十)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十一)电焊烟尘 (十二)铸造粉尘 (十三)其他粉尘
B、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女, 2岁,左脚患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核素(金-198)瘤内注射。剂量 偏大,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破溃)
女,48岁,患腮腺癌(采用钴60外照射)致皮肤溃疡长达7年之久未愈。 处方剂量偏大
C、化学物质类(56种)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 四乙基铅) (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 (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
3.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 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 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4.职业病 :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 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职业禁忌证:指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 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 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 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 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6.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 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 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 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职业安全健康卫生知识
职业安全健康卫生基本常识一、职业卫生基本常识1、什么是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什么叫职业危害?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3、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1)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2)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3)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4)职业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5)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6)个体危险因素4、职业病发生的条件有哪些?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和人体的健康状况。
5、何谓法定职业病?我国规定了几类几种?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我国共规定了10大类115种职业病,其中职业中毒56种,尘肺13种,职业性物理因素疾病5种,职业性传染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
6、法定职业病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关联。
7、职业性有害因素分哪几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过度紧张等; (3)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如厂房矮小狭窄,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烈日下室外作业,有毒作业与无毒作业安排在一个车间内等。
8、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作?(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2)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3)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4)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业卫生是指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和控制工作场所可能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因素的一门科学。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是职业卫生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下面将从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危害因素、评价方法、防护措施和职业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对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进行保护的一系列措施。
职业卫生的目的是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职业卫生的危害因素职业卫生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精神因素。
其中,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粉尘、烟雾等;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动植物等;精神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组织等。
三、职业卫生的评价方法职业卫生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危害评价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对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确定职业病的危害程度;职业卫生监测是指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卫生问题;职业病诊断是指对患有职业病的工人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职业卫生的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技术措施是指通过改变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和工具等方式,减少或消除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管理措施是指通过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个人防护措施是指通过佩戴防护用品、穿戴防护服装等方式,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五、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职业病防治包括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预防职业病主要是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改进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和工具等途径,减少或消除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
治疗职业病主要是通过对患有职业病的工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帮助他们尽早恢复健康。
职业健康卫生基础知识
通过了解职业健康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我们可以在工作环境中保护自己和 他人的健康。
危害因素介绍
化学危害
了解不同化学危害物质的性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避免接触和暴露。
物理因素
识别和管理能够对身体产生机械、热、噪声等影响 的物理因素。
人体工效学
了解如何设计符合人体工效学原理的工作环境,改 善工作方式和姿势。
生物危害
学习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与工作环境相关的生物危 害,如传染病和细菌感染。
常见职业病与其预防措施
1
尘肺病
控制粉尘和颗粒物的污染,佩戴呼吸防
工业中毒
2
护装备,定期进行体检。
识别有毒物质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3
噪音性聋
穿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控制噪音源的 音量和接触时间。
职业健康监护的意义与方法
1 早期发现
定期进行职业病筛查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 的健康问题。
2 个体评估
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评估人员所面临的健 康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3 记录管理
建立档案记录,跟踪个人职业健康状况的变 化和职业病发生率。
4 介入干预
根据监护结果,采取适当的
雇主
创建和维护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 培训和设备。
监管机构
制定政策和法规,监督和评估职业健康管理的 执行情况。
员工
积极参与职业健康管理,按照安全规定和程序 工作。
卫生专业人员
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协助实施职业健康管理 措施。
职业健康卫生法律法规
根据对工作环境中潜在危害的认识和职业健康的重要性,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劳动者的权 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环保部
1
职业卫生形式简介
目录
CONTENTS
2
职业病概述
3
职业病危害因素
4
职业病预防
5 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
每年全球: 2亿5千万起工伤事故; 1亿6千万工人罹患职业病; 国民生产总值损失4%
一、职业卫生形势
全国涉及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 万家
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 亿人
职业卫生形势(2)
尘肺病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1)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 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尘肺 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现患 527431例
2)我国尘肺患者数超过全世界其他国 家尘肺病人的总和。
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63634例,其中尘肺病777173例,占90%
29972 26873
尘肺病
尘肺病症状为:呼吸短促、发烧、疲倦 Nhomakorabea 无食欲、胸痛、干咳、呼吸衰退,致死
♦2 江西修水事件 1987年上衫乡金矿成立,从
1994 年至今,已因尘肺病死亡137人,现病危38 人,184人丧失全部劳力。1994年到2007年,共 查出患者498人,尘肺病家庭占全乡总户数的近 1/6 。
九十岁老人朱洪吉的两 个儿子因尘肺病死亡
两大现象:
分布广 涉及30多个行业
矿山 冶金 建材 有色金属 机械 化工 电子 ......
接害人数多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占全国30%以上 中小企业占90% 接害人数逾2亿
职业卫生形势(3)
云南职业病形势: 1)全省存在职业危害企业超万家,接触职
业危害人数约50万人。 2)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底,云南省
二、职业病概述
➢ 职业病概念 ➢ 职业病定义 ➢ 职业病种类 ➢ 职业病特点 ➢ 职业病的诊断
(一)职业病概念
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 超过一定限度,机体不能代偿,导致一系 列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 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 统称为职业病。
(二)职业病定义
累计报告尘肺病人14755例,已累计死亡 4655例; 3)累计报告职业中毒和其他职业病4363 例。
职业卫生形势(4)
4)2011年我省共新发职业病 395例, 较2010年的188 例增加了52.4%,其 中尘肺246例;2012年共新发职业病 375例,其中尘肺325例。
5)2011年全省煤矿死亡183人,非煤、 危化、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冶金机械五 行业事故总和254人。
2005-2011年我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年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年度 新增患者 12212 11519 14296 13744 18128 27240 29879
尘肺病 9173 8783 10963 10829 14495 23812 26401
慢性 职业中毒
1379
合物。
2003年河北高碑店箱 包生产使用含苯胶粘剂, 多合一场所,4人死亡。
2011.9.28至2012.2.27, 广州市发生1,2-二氯乙烷 39人中毒事故(4人死亡)。因制鞋、箱包及皮革加工 企业违法使用有毒劣质胶水,含量高达58.99%,浓度 严重超标,没有通风排毒设施,没有防护措施。
慢性铅中毒病人 —周围神经炎(腕下垂)
1083 1638
1171
1912
1417
1541
急性 职业中毒
613
467 600
760
552
617
590
2001—2011年 职业安全卫生相关指标数据图
35000
30000
27240
29879
25000
20000
人数
15000 10000
13215 12554
14821 14924
5000
17315
我国卫生部于1957年首次公布14种法定职业病 的名单。
1987年,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 全国总工会修订发布《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 处理办法的规定》。该规定将法定职业病名单修 订为九大类99种,并规定了职业病患者的处理办 法。
2002年3月卫生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修订和发 布的“职业病目录”,调整为十大类115种
68岁吴学前的3个儿子 都因尘肺病相继死亡
3、2009年3月水富向家坝返乡农民工 群发矽肺病事件
自2003年,77名民工到安徽石 英干粉厂务工,返乡后12 人死 亡,对63名村民诊断,确诊矽 肺30例。
慢性职业中毒
主要分布在轻工、冶金、电子等行业 中毒前3位的化学物质: 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
16497
15396
18128 14412 14296 13744
12511
12212
13886 12865
11519
11536 10616 9704
4423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年度
工矿商贸死亡(人) 煤矿死亡(人) 职业病新增(人) 尘肺病新增(人)
❖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 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 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 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直接 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职业病诊断术语 GBZ/157-2002)
(三)职业病种类
6)尘肺325>死亡总和254
职业病案例
1.河南郑州新密张海超维权事件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 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作。工作3年多后,他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 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 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寻求真相,这位28岁的年 轻人只好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铁心“开胸验肺”,以此悲壮之举揭穿 了谎言。 其实,在张海超“开胸验肺”前,郑大一附院的医生便对他坦承,“凭 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
正己烷中毒
台湾胜华科技苏州联建科技公司为苹果公司 Iphone生产手机触摸屏,使用正己烷作清洗 剂,提升生产效率,良品率还提高了30%, 因此增加巨额利润 .
导致137员工慢性中度中毒
供应链利益分配分析发现,售价600美元的 iPhone4,富士康等中国组装企业,只得到 6.54美元的酬劳;而苹果获利高达36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