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阅读4鉴赏评价和探究限时训练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ppt (3)
传记理解类题目怎样准又透
传记理解类题目包含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理解重要句子 含意等,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通常设置理解句子含意 题目来考查。考生解答理解类题目时,常常缺乏语境意识、 主旨意识、关键词意识和技巧意识,造成理解停留在表层, 理解得不全不准。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与小说和散文理解类 题目相同,这里仅以理解句子含意为例进行讲述。
②文中画线句有何深层意义?请结合具体语境简要阐 释。 ①从主旨入手:在把握情感主旨的基础上理解语句。 ②从关键词入手:抓住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理解语句。 ③从修辞入手:分析所用修辞,结合语境理解语句。 ④从表达方式入手:根据表达方式的功能理解语句。
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 (1)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 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2 分) 答:
(2)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 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2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理解……含意”可知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2)审隐含 一个句子由多个词语组成,其中只有几个词起关键作用;因此, 分析句子含意要着重抓关键词。 如: 句(1)“肖邦、 巴赫、 莫扎特”“地 球另外一边”“迷住了”“征服了”;句 (2)“音乐迷”“庄严意 义”“收获”“自限”“庄严持久的跋涉” 。
⑤在困难的局面下,对伟大文学能产生如何作用,我不免感到 困惑——可是却保留一点希望,即文学或其他艺术,尤其是最容易 与年青生命结合的音乐,此一时或彼一时,将依然能激发一些人做 人的勇气和信心,使之对一切不良现实所形成的信仰敢于怀疑,承 认以外还知否定,于明日将来接受更大挫败时,始终不至于随便倒 下或退逃躲避。这点希望使我想起“音乐迷”三个字的庄严意义。 定和的年龄刚过青年而转入壮年时代,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 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 涉。 (选自《沈从文全集》 ,有删改) [注 ] 定和, 即张定和, 著名作曲家, 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三弟。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考点13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13 实用类文本阅读1.[2018全国卷Ⅰ]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
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一_传记讲学案新人教版
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读懂文章是做对题目的第一步一、明文体特征,知读文关注点1.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传记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自传》《沈从文自传》。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传记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评传则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等。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4)从创作方法来说,可分为传记文学和史实性传记。
“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史实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2.传记的文体特点(1)真实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传记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包含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风趣。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3)概括性概括性即选材精当,高度概括。
一是选择那些代表性强、事迹丰富和极具性格特点的人物;二是选择能够高度概括人物特点的事迹。
(4)通俗性通俗性是指表达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
语言风格要求多样化,如介绍科学成就简明、平实、朴素,描述使主才能与情趣则生动活泼、文雅诙谐。
3.传记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读文抓4要素,思8问题传记,是以写人为主的文体,其核心就是人和事,人物的品格精神、形象特点在他做事时的言行当中表现出来,有时还会通过他人的评价来体现,阅读时只要抓住人和事,即可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品质精神。
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_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1分析概括
成与事实不符 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原文认为艺术“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
提供实有的真实”,没有说“虚构”。选项属于混淆是非类错误。
陷阱三
[选项设置]
[原文信息]
[谨记方法]
夸大缩小
①描述或陈述性
[2013·全国卷ⅡT12(1)A 项]外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 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 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 找到选项所对
原文不符,故意扩
比对分析:选项把原文的“长江上游航运”说成“长江航运”,扩大了范围; 分寸的词句
大或遗漏
把“触目可见”说成“横冲直撞”,加重了程度。选项属于夸大其词类错误。
陷阱四
[选项设置]
[原文信息]
[谨记方法]
无中生有 [2016·全国甲卷 T12(1)C 项]吴 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
原文中无此暗 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 说法,或原文
示或根据,属 比对分析:“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无此说法
主观臆断。 错误,属于无中生有类错误,原文吴文俊只是强调数学思维,强调创新,期 的充足依据
待民族的复兴。
陷阱五 张冠李戴
[原文信息]
[谨记方法]
混淆时间
[2014·辽宁卷
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 当考生在辨
此类干扰项就 T12(1)D 项]侯仁之主 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析此项时, 是命题者故意 张沙漠研究要走出 1964 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中……经过细致的 应当注意时
①选项中的内 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 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 找到选项所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阅读学案2含答案
限时训练一、(2017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超级演讲家霍金霍金的演讲之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对理论物理学的卓越贡献上。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誉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声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时,他开始思考,科学应该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学成果只在业内存在震撼,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那这些研究成果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于是,除了写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超级演讲家”的历程。
1987 年10 月,英国的伯明翰召开运动神经细胞协会会议,霍金受邀进行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我的病历》。
霍金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起,从那些“笨手笨脚”的先兆,一直讲到21 岁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讲到了“最多还能活两年”的预言。
他表示,面对随时都会到来的死亡威胁,那种感觉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进行科学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我并不比别人差什么”。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
4 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
霍金指出,大多数人会认为进入黑洞之后,就可以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区域,于是就出现了时空旅行的巨大可能。
他提醒人们,不要渴望进入黑洞,如果人类跳入黑洞,瞬间就会被撕得粉碎,连构成他身体的粒子也不能避免。
随后,这位“被撕得粉碎的人”就会通过婴儿宇宙,经过另一个黑洞被发射出来,重现于另一个区域。
这次演讲吸引了众多对宇宙存在好奇的听众,霍金总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论通过绮丽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1989年10月,他还来到西班牙的奥维多,此次的演讲题目是《公众的科学观》。
霍金认为,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大都漠不关心,对于科研成果为公众生活带来的改变,公众也是冷眼相待。
2018高考语文习题 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3-1-4 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将军赋采薇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
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
《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
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
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
”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
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
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
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
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
”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
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
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
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
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
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
”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 大聚焦)1.2.1.2传记阅读 新人教版
传记阅读三年真题·大聚焦一、(2016·全国卷Ⅲ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一代通儒顾炎武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
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
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
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
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
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
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
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
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
其有不合,时复改定”。
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
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
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
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
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二传记阅读第一节概括分析传主事迹和形象课件
官兵的爱国热忱。
B. 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 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 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
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
引上另外一条路。 (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阅读步骤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明确写作对象
传主:戴安澜
第二步 理清文本思路 思路:文本可分为四层。①段为第一层,②段为第二层,③~⑤段为第三
层, ⑥段为第四层。
第三步 梳理传主事迹 1.①段写了传主什么事迹? 戴安澜任73旅旅长后,特意抄录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 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 [涉及第(1)题A项]
第三步:梳理传主事迹
要筛选出“事”,即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 献”“成就”“经验”等。记述传主时,典型事件(事迹)是关
键,能够反映传主的主要功过,并能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
点。梳理事迹事件,可以理清其人生发展轨迹。
第四步:概析人物特点 要清楚文本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人格等,就 要抓住文本中作者或他人的评论性语句,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 评价其对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作用,从而明确传主是怎样一个
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
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 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 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 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
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
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 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 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 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
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_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2传主类题目的3种考法课件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 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 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 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 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 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亭林诗文集》等。
【答案】 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 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 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每点 2 分)
考法 3 分析概括传主作出贡献的原因或个性品质 形成的原因
☞明常识 任何人的成功或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这与个人的天赋、良好的 性格、环境的影响、后天的努力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 原因。高考也常常在这方面设题。
题干中有 “性 格”“形 象”“特 点”等字 样。
(2)通过×××事件,反映出传主怎样的性格?
(3)从文中看出×××是一位怎样的人?
☞熟技巧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6 角度”
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或形象。 2.从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或形象。 3.从文章中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留学期间,邓叔群做的事:因岭南大学的需要,在即将毕业时, 第一段
却中断学业,立即回国。
1948 年,邓叔群做的事: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 第五段
要,并完成了沈阳农学院建校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邓叔群做的事:捐献花园洋房给国家,还主动提
出减薪。 第六段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阅读学案5综合性选择题突破
原文信息
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 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 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 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 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 后方的工作
解题策略
①选项中的内 容在原文中没 有提及;②选 项中的内容在 原文中无此暗 示或根据,属 主观臆断
比对分析:“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于原文无据,原文说 燕京大学成为秘密通道,侯仁之承担了„„的工作,没说利用 大学生身份的事。选项属主观臆断、无中生有类错误
比对分析
信息①:对应原文中“一所内迁 的大学„„本年开韩柳文”一句 ,两者意思一致
信息②:对应原文“可是这一项 „„献身的意图”,由此可见作 者献身传记文学是因为兴趣,而 不是因为开了韩柳文的课,因此 犯了因果混乱的错误
“我的命运是作 为沙子而到中文 系开课的”,这 样的表述与其说 写出了自己过去 的经历,不如说 反映了朱东润写 自传时的心态
找到选项所对 应内容,逐句 核对,看原文 有无此说法, 或原文有无此 说法的充足依 据
陷阱五 张冠李戴
选项设置
原文信息 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 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 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 。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 《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 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 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 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 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 保护
出于自己的现实 关怀来选择传主 ,是朱东润传记 文学创作的一贯 原则。有学者总 体上对此表示理 解,但在态度上 略有保留
相关链接:②朱先生确是有 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 ,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 ,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 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 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 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 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 文学随想》)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阅读4鉴赏评价和探究课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 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 感屈辱。
1925 年 10 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 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 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 70 吨的小轮船, 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 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 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
(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 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 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 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2.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 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 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组织答案时要着眼于文本的整体。既 要挖掘卢作孚本人的贡献和精神品质,又要揭示卢作孚身 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组织答案时学会分条作 答。
5.结合全文,赏评作者这样处理的妙处。 6.文中反复写×××,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技法点拨]
1.答题方法
(1)评价传主的观点态度和基本倾向“3 角度”。
①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中,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
②从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的主要观点和基 本倾向。分析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 菁
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 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在他 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 去。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 户的宜昌,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 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 第4讲 传记探究类题目怎样
[规范答题] (1)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确定目标,并为之付出最大的心力, 当会有所收获。(2)真正追求艺术,应保持单纯的气质和忠诚的态 度,不能急功近利。(3)要成事就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因外部环境 的变化而改变。(4)艺术能激发我们的勇气与信心,即使在困难之 中,也能给予我们鼓舞与力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第 4 讲 传记探究类题目怎样稳又新
传记探究类题目一般设置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态度、 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 的思考和判断等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考生解答 探究类题目时,常常把握不好探究方向,探究点不够准确, 探究不够深刻。
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态度
常见 设问
①×××认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②就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③结合全文,评价×××的看法。
真乃新时代侠者之榜样”这一语句就体现了传主 “笃行忠正” 的
新时代侠客智慧和胸襟。 (3)角度三:从读者入手。读者对“侠客”是感兴趣的,这样就
拉近了读者与传主的距离,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规范答题] (1)本文的最大写作特色是视角独特,从“侠客”的角度刻画 叶笃正这位气象科学家。(或比喻,把气象科学家比为“侠客”。) (2)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①拉近读者与科学家的距离,引发 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写叶笃正喜欢武侠小说,多方面刻画人物, 从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具真实性;③引导读者尤其是年轻的 一代学习叶笃正“笃行忠正”的新时代侠客智慧和胸襟。
④“侠”者的思维,往往上天入地,出入自如。叶笃正研究青 藏高原气象,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后 又爆出“冷门”观点:青藏高原在冬季是冷源。凭着这一热一冷之 说,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评价和探究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1942年5月,日本军队发动浙赣会战,战火再次延烧到了江西境内。
6月中旬,位于赣中泰和杏岭的国立中正大学校园内,大学教授姚名达与在校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怀抱着“爱国岂敢后人”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
这群平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的书生,在7月7日与日军短兵相接于新干县石口村时,充分展现出了中国文人的坚强与勇敢。
团长姚名达身先士卒,率领团员奋勇杀敌。
最终,姚名达与另一名团员吴昌达,不幸以身殉国。
1905年出生的姚名达,以身殉国时年仅37岁,无怪乎吴其昌、顾颉刚等昔日同窗师友无不感到突然与惋惜。
姚名达去世时,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
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而言,37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年纪。
姚名达实际上也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宏大的规划,其中,完成一部《中国史学史》是姚名达入清华便立下的宏伟志愿。
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他还是坚持,只有这部《中国史学史》才称得上不朽。
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
如果不是1932年的那场炮火,姚名达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的。
1929年3月,姚名达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
除了办公时间以外,他仍旧于清晨深夜,继续史学史的研究,除了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著作外,还积累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纸片,“上面有许多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得到的史料,委实有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
还有我自己对于史学上的各种思想,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也记在小纸片上。
说来真很痛心,不料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两日被倭寇把它和我的家庭完全炸毁了”。
突然降临的炮火,不仅毁了他的家,而且也给了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的姚名达巨大的打击。
1932年的2月8日,在无桌无椅的困境下,姚名达写信给胡适:“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作纸上功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
我军若胜,外交必有转机,百业当可逐渐发达,我打算仍旧作史学的研究。
”1933年,姚名达与第一任妻子黄心勉在上海办起了《女子月刊》,拿来做喊醒妇女的播音机。
1937年8月,姚名达与妻子巴怡南一起,将他们订婚的戒指捐赠出来,并呼吁全国妇女将饰物捐赠给国家,以增加抗战实力,“用整个民族的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致命的打击”。
1942年7月,在樟树抗战前线,面对旁人的劝阻,姚名达毅然决然地答道:“惟有能致力抗战,方能胜任建国,若徒有才力而无热血者,比比皆然,又乌睹其为用耶?”如此一步一步地,姚名达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那才是一个性情人应该做的事情!1946年,历经劫难的清华大学重返北平,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誉其“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
2002年,雷洁琼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现在重新回眸这位走向抗日战场的教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姚名达的自我选择,也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地服务团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与姚名达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并且与学生在一起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是分不开的。
B.1946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姚名达,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
C.姚名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在办公时间以外,还继续史学史的研究,并且将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到的史料以及个人的思考等记在了小纸片上。
D.姚名达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但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他改变了初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不影响他的伟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特别回顾褒扬了姚名达,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错,原文说的是“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答案:B2.姚名达的去世让昔日同窗师友感到突然与惋惜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即文章的第二段,然后从中筛选关键信息。
第二段中介绍了姚名达牺牲时仅37岁,年轻生命的突然消逝让人感到惋惜。
37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年纪,学术生命的戛然而止让人惋惜。
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油印本讲义稿,且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不禁让人惋惜。
答案:①以身殉国时年仅37岁,英年早逝让人感到突然与惋惜。
②作为一位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37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年纪。
③他长期以来的宏伟志愿《中国史学史》还未完成,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但这一讲义稿也未被后世学者寻得。
(每点1分,答全给满分) 3.作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姚名达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分)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本题要求探究姚名达作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作答时可从他作为一个学者和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两方面分析,如作为一个学者,他抱负远大,为自己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宏大的规划。
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他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国难当头,他一改初衷,亲赴前线。
作答时,概括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看法简要分析即可。
答案:姚名达身上集中体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品质;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学者,他治学勤谨,抱负远大,著述丰富,见解独到;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他崇尚道义与气节,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难当头勇于担当,选择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亲赴抗日前线,与敌斗争坚强勇敢,成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美]麦圭尔拿破仑将指挥总部设在尼斯,并且约见这些将领们。
将领们仔细打量着他们的新任总指挥官——一个只有26岁,留着长乱发须的瘦小家伙,一双手紧拿着他新婚妻子的画像,并且坚持每个人都要欣赏——但没有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他们一致认为这个不起眼的人是位政治阴谋家,借着什么秘密交易而谋得了此职位。
难道他真的能指望这些在愤怒、饥饿中挣扎的27 000名士兵来对抗奥地利帝国?这些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领军饷,且衣不蔽体,穿着草鞋。
但是年轻的拿破仑却气定神闲,一点也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
反而有条不紊地询问他们单位的大小,部队的士气,以及补给的问题。
然后他告诉他们,他将于次日检阅士兵,并且在后天就要开拔部队。
他并没有完全依照原先安排的时间进度来做,但是也没有落后多少。
在48小时之内,他已经设法取得足够的面包、肉类,甚至还有白兰地酒,至少可以维持6天。
他又将部队中顽劣不驯的士兵打散,分布到其他单位中,借以分散他们的愤怒以及哄吵的力量。
为了增强部队弟兄们强烈的认同感,拿破仑主持了一次正式的检阅。
他对部队的演讲,展示了他那激发部队士气的伟大能力,使将士们深受感动,并且从1796年4月2日开始行军。
他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因为那里有防御完善的隘口天险,反而快速地率领大军穿过热那亚领地。
在四次遭遇战中,轻易击退了奥地利与撒丁尼亚的联军,接着在4月28日,撒丁尼亚国王同意停战。
而奥地利军队也撤退以保卫米兰市。
首次胜利后,拿破仑又向他的部队做了一次演讲:“将士们!到目前为止,你们一直在为一些不毛之地奋战着,虽然这些不毛之地因为你们的浴血奋战而出了名,但是对国家却毫无用处……在缺乏一切物资的情况下,你们却能成就一切事情。
你们在没有大炮的武力下赢得战斗,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横渡河流,在没有靴鞋的情况下咬紧牙关行军,并且经常在没有面包食物,没有白兰地的情况下空腹露宿扎营。
只有自由斗士才能够承受你们所忍受的艰难困苦!我衷心地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且这个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
他的儿子拿破仑二世从未统治过法国。
但是到了1852年,他的侄儿路易·拿破仑,却利用这个名字的声望,宣布成立第二帝国,并且理所当然地用了拿破仑三世这个头衔。
拿破仑主义——相信政府应由人民所指派之强大且独裁的统治者所治理——这种观念继续在法国的政治中流行多年,即使在今天,它仍是一种明确而有形的力量。
拿破仑实际上是千百种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无数的绘画、诗词、戏剧和电影都歌颂他的功绩。
不管他在历史上的真实角色是什么,不可否认,他仍然是一位十分坚强的人,一位超越了生命的人。
不论我们是欣赏他或是憎恨他,是颂赞他或是诅咒他,我们都很难不同意他为他自己所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选自《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有删改) 相关链接:滑铁卢战役发生时,卷土重来的俄罗斯大军还没有进入法国,即使拿破仑在滑铁卢“险胜”英国人,当奥地利军队,特别是几十万俄军杀过来的时候,拿破仑将会迎来没有任何机会的惨败。
(《拿破仑究竟败在哪儿》)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轻的拿破仑却气定神闲,一点也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这反映了拿破仑镇定自若、毫无畏惧的品格,为后文写其取得的骄人战绩做了铺垫。
B.拿破仑的演讲极具魅力,且富有鼓动性,不仅鼓舞了士兵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而且使他们变成了有战斗力的集体。
C.士兵们被拿破仑的演讲深深打动,他们主动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因为那里有防御完善的隘口天险,拿破仑则快速地率领大军越过热那亚领地。
D.拿破仑一生战功赫赫,即使后人对他有欣赏、憎恨、颂赞、诅咒等不同评价,但是大家基本上都同意他为他自己所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他们主动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放弃近途是拿破仑的决策。
答案:C5.“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且这个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一句有什么深意?(4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句中关键词的意思入手,比如“伟大的传奇”“膨胀”等;然后,将词语的意思连缀成句。
其中“伟大的传奇”主要赞美的是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膨胀”指拿破仑的侄儿利用拿破仑的声望所获得的成就和“拿破仑主义”在法国政治中的强大力量等。
答案:赞美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2分)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拿破仑对后世的影响,即拿破仑的侄儿利用拿破仑的声望所获得的成就以及作为法国政治力量强大根基的拿破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