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计时法选修课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计时方法

中国古代计时方法

中国古代计时方法中国古代计时方法源远流长,古人在没有现代钟表的情况下,依靠天文观测、水钟、漏刻等方法进行时间的测量和记录。

这些古代计时方法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时间的重视,也展现了他们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首先,天文观测是古代中国人最早的计时方法之一。

古人通过观察太阳、月亮、星辰的位置和运行轨迹,来判断时间的长短。

比如,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长短,这就是最早的日晷。

而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来判断时间的长短,也是古代人们常用的方法之一。

古代中国人还利用星象来进行时间的测算,通过观察星宿的位置和运行轨迹,来判断时间的流逝。

这些天文观测的方法,虽然不如现代钟表那样精确,但在当时却是非常有效的计时方法。

其次,水钟也是古代中国人常用的计时方法之一。

水钟是利用水的流动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装置。

古代中国人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水钟,来记录时间的流逝。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司母戊鼎,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水钟,它是利用水的流动来测量时间的。

水钟的出现,使得古代中国人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时间,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漏刻也是古代中国人常用的计时方法之一。

漏刻是一种利用水滴的滴落来测量时间的方法。

古代中国人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漏刻器,来记录时间的流逝。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张衡的地动仪,它是一种利用水滴的滴落来测量时间的仪器。

漏刻的出现,使得古代中国人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时间,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计时方法虽然不如现代钟表那样精确,但却是古代中国人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古代中国人通过天文观测、水钟、漏刻等方法,来记录时间的流逝,这些方法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时间的重视,也对社会生产、生活、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初中生必知的古代计时法与纪年法

初中生必知的古代计时法与纪年法
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朔”(农历每月初一) “朏(fěi)”(农历每月初三) “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蟪蛄不识春秋,朝菌不知晦朔。
——《庄子》
四、纪年法
古代纪年法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1-3点
3-5点
五更
一更二更Biblioteka 三更四更五更
夜间时辰
五鼓
一鼓
二鼓
三鼓
四鼓
五鼓
五夜
甲夜
乙夜
丙夜
丁夜
戊夜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 矣,余拏一小舟,……
——张岱《湖心亭看雪》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三、“月”中的特定日期名称
一月之内的特定日期
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日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左转·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春
古代纪年法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 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 矣,余拏一小舟……
——张岱《湖心亭看雪》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古代纪年法
3.干支纪年法。
十天干
十二地支
十二生肖纪年法
六 十 甲 子
( 干 支 表 )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古代纪年法
4.年号干支兼用法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魏学洢《核舟记》

古代计算时间

古代计算时间
1、中国古代的计时法 ——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 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 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 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 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 系的 意思, 既萌而系长. 寅是移, 引的意思, 指万物至 此已毕尽而起. ...卯为阴巳午同属火, 午为阳, 巳为阴 申酉同属金, 申为阳, 酉为阴戌未同属土, 子为阳, 未为阴 辰丑同属.. 3、月支神煞名称: 正月寅 二月卯 三月辰 四 月巳 五月午 六月未 七月申 八月酉 九月戌 十 月亥 十一月子 十二月丑 4、地支共十二个,地支的排列顺序是: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规定:子、寅、辰、午、申、戍六个地支为阳; 丑、卯、巳、未、酉、亥六个地支为阴,丙寅,丁卯,戊辰,己巳, 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 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 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中国古代计时方法 优质课件

中国古代计时方法 优质课件

•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 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 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 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 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关于“字”, 下面还将讲到。
• “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 律历志》载,秒为古 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 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 二是“漏”。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 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
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 为计时。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 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 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昼夜共有
二、十二地支计时法
• 到西汉时期,人们便开始把一昼夜的名称固定下来,分为夜半、鸡鸣、 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十 二个时辰,并且用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标明, 又以十二生肖作代。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 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 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 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 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 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 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 点,以十点为正点。比如,夜半就是子时,是现在的二十三点到一点, 所以古书上把这个时辰称为“子夜”。午时是从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 也叫“日中”。古书上常有“点卯”的记载,点卯就是在卯时(即现 在的五点到七点)上班报到。

中国古代计时法选修课资料

中国古代计时法选修课资料

中国古代计时法【特定称谓计时法】1、古代人们根据寒暑的变化现象,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不同的时段。

比如春季就分为孟春、仲春、季春。

孟春就是初春或早春,仲春就是春天中间的一段时间,季春就是暮春或晚春。

夏秋冬三个季节同样如此。

2、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

晦就是月终;朔是初一;弦分上弦(就是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每月二十四、二十五);望就是十五。

3、古代人们又根据日夜的轮换,把一天分为若干时段。

比如按照太阳的出没,分为日出、日中、日入。

日出也称为旦、早、朝、晨;日入称为夕、暮、晚、昏,也称为日夕。

古时候人们每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称为“食时”;晚饭在日入以前,称为“哺时”(现在还有不少地方保持这一日两餐的习惯和传统)。

日入以后先是“黄昏”,然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即半夜)。

接着是“鸡鸣”,也称为“昧旦”或“昧爽”,就是天将明的时候。

鸡鸣以后是“平旦”,也称为“平明”,是指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到西汉时期,人们便开始把一昼夜的名称固定下来,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个时辰。

【十二地支计时法】西汉时期,人们将固定下来的十二时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标明。

比如,夜半就是子时,是现在的二十三点到一点,所以古书上把这个时辰称为“子夜”。

午时是从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也叫“日中”。

古书上常有“点卯”的记载,点卯就是在卯时(即现在的五点到七点)上班报到。

《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黄昏”就是19点至21点;“人定”就是21点至23点。

《智取生辰纲》:“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时”,古时报时时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时。

辰时就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申时是下午的3点至5点(15时至17时)。

《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古人的计时方法

古人的计时方法

古人的计时方法古人将一夜划分为五更,每更等于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晚上7时称为定更,又称起更;9时称为二更;11时称为三更,俗语“三更半夜”或说“子夜”指的就是这个时辰;次日凌晨1时称为四更;3时称为五更;5时称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1)天色纪时法。

古人最初就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分割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就是:夜半、鸡鸣、平旦、日落、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进、黄昏、人的定。

(2)地支纪时法。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现化纪时夜半子 23-1点鸡鸣帅 1-3点平旦寅 3-5点日落卯 5-7点食时辰 7-9点隅中巳 9-11点日中午 11-13点日昳未 13-15点晡时申 15-17点日进酉 17-19点黄昏戌 19-21点人的定亥 21-23点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

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平明是平旦的别称。

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

”《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

”《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锣黑唇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锣,或表示五夜。

例如《孔雀东南飞》:“转头并肩鹤,夜夜超过五更。

”《群英会蒋干诈降》:“伏枕听到时,军中爵士乐二更。

”《李愬雪夜进蔡州》:“四锣,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

”《尼里泰山记》:“戊申晦,五锣,与子颍挤日观亭。

”《与妻书》:“辛未三月读六夜四锣,意洞手书。

”夜间时辰: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五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五夜: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现代时间:19-21点 21-23点23-1点 1-3点3-5点日晷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后来则指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古代的计时方法

古代的计时方法

古代的计时方法活动目标1了解古代计时方法2认识制作日晷,知道日晷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计时的。

活动准备教学视频,制作日晷的材料,教科书教学环节一.活动导入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

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

打一物(钟表)教师;’现在我们使用钟表来计时,古代有钟表吗?古代人是怎样计时的?(幼儿自有回答。

’二.活动过程1.国学剧场2.故事欣赏,教师:“古代人是怎样计时的?让我们去了解一下。

”教师播放视频《古代人怎样计时的》,并提示幼儿观看的常规。

3.故事讨论,教师:“最早人们是怎样计时的?(起初人们就是看太阳计时的额,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就去劳动,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去休息,这种方式叫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教师:“日晷是怎样计时的?”(利用晷针投在日晷上的影子不同来计时)教师:“古代人在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是怎样计时的?(打更)”4.认识日晷(1)出示第一幅图,介绍日晷是什么样子的?日晷上有什么?晷针有什么作用?(2)出示第二幅图,日晷上有多少时间?(3)出示第三幅图,认识12个时辰5.操作环节(1)操作示范,教师出示准备材料,按课件中的步骤依次讲解。

(2)操作提示,附部分城市纬度,更多数据可以在网上搜索。

(3)操作时间,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图片,分发材料,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集中展示,共同欣赏。

三.活动总结教师:“利用日晷计时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背人们延用达几千年之久。

”带领幼儿一起到户外使用日晷。

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使用日晷,并填写《日晷时表》。

中国古代的计时法

中国古代的计时法

中国古代的计时法中国古代的计时法1、十二时辰制。

H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H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H 3、十时辰制。

H T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H 4、五时辰制。

H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H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H T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H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古代的计时方法

古代的计时方法

古代的计时方法古代人类在没有现代钟表的情况下,是如何进行计时的呢?古代的计时方法主要有日晷、水钟、沙漏和蜡烛等。

这些计时方法虽然在现代看来有些原始,但在当时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时间的参照。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古代的计时方法。

首先,日晷是古代人们常用的一种计时工具。

日晷利用太阳的投影来测量时间,通过太阳在不同时间的角度和位置来判断时间的长短。

古代人们常常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直杆,然后观察太阳的投影来确定时间。

日晷的原理简单而又实用,它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和宗教活动中。

其次,水钟也是古代常用的计时工具之一。

水钟利用水的流动来测量时间,通过水的流动速度和容器的刻度来判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水钟通常由一个漏斗和一个容器组成,水从漏斗中流入容器,通过容器中的刻度来确定时间的流逝。

水钟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宫廷和寺庙中,为各种仪式和活动提供了时间的参照。

另外,沙漏也是古代常见的计时工具之一。

沙漏利用沙粒的流动来测量时间,通过沙粒从一个玻璃管流到另一个玻璃管来判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沙漏通常用于航海、烹饪和实验室中,为人们提供了精确的时间参照。

最后,蜡烛也是古代常用的计时工具之一。

蜡烛利用蜡燃烧的速度来测量时间,通过蜡烛燃烧的长度和时间来判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蜡烛通常用于室内照明和仪式活动中,为人们提供了简便的时间参照。

总的来说,古代的计时方法虽然不如现代的钟表精确和便捷,但在当时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古代的计时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时间的参照,帮助人们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虽然现代的科技发展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知晓时间,但是了解古代的计时方法,也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现代科技的便利,同时也能感受古人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是如何进行生活和工作的。

古代的计时方法概说

古代的计时方法概说

古代的计时方法概说一、纪年(1)干支纪年法古代有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互相配合:即甲子,乙丑……每60年一循环,即所谓干支纪年法。

干支除了纪年外,还可以纪月纪日。

比如历史上有“戊戌变法”“甲午海战”,龚自珍有《已亥杂诗》,苏轼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牵涉到干支纪年月日。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冯婉贞》)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己亥之二月也。

(《满井游记》)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晋灵公不君》)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

(《崤之战》)(2)年号纪年法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正式创立年号,并形成制度,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字,年号除用于纪年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关于年号,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曾命宰相选择一个从未使用过的年号。

事先他曾告诫宰相赵普:“年号须择前代所未有者。

”宰相赵普等人遂上“乾德”年号。

宋于963年改年号为“乾德”,可是,在乾德三年(965)平定伪蜀国(即五代十国时的前蜀国)后,有些伪蜀国宫人被招进了宋皇宫,宋太祖发现伪蜀国宫人用的铜镜背面有“乾德四年铸”几个字,十分奇怪,就召来宰相赵普,问他这是怎么回事,赵普不能答。

宋太祖又召来翰林学士陶谷和窦仪,窦仪回答:“这面镜子必定是伪蜀国的东西,因为伪蜀后主王宗衍曾用过年号‘乾德’(919~924年)。

”)王宗衍继位第二年改元“乾德”。

太祖对赵普发怒,用毛笔涂抹赵普的脸,愤怒地说:“你哪里比得上他!”赵普整天不敢把脸上的墨洗去,直到第二天上早朝,宋太祖才叫他洗去。

古代计时方法

古代计时方法

古代计时方法
地支计时法: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

十二时段计时法: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更点计时法: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专用于夜间计时。

扩展资料
十时辰制
十进制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早期的历法、时间才用了十进制。

阴阳五行历,属于十月太阳历;十时辰制,则是时间的十进制划分。

在十时辰的使用早期,选择了若干关键性的自然现象、生物反射、生活习惯作为时间的节点,帮助人们认知时间。

到后来,才逐渐转变为使用数字、或天干等代码来表述。

据《隋书.天文志》,白天的五个时间节点为:朝、禺、中、晡、夕;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为:甲、乙、丙、丁、戊。

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逐渐转变为夜间安全巡逻时的.附加授时节点,称为五鼓、五更,一直延续到清末。

百刻制
百刻制是十时辰制的进一步划分,即把十时辰进一步划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百刻制可能起源于商代,有出土的汉代日晷,盘面上的刻度为一百刻中可能用到的69刻。

另一方面,人们对时间测量精度的要求及百刻制的提出,推动了铜壶滴漏的产生(毕竟百等分圆周,对于手工制作,难度不小)。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明末欧洲天文学理论传入再次提出九十六刻制,清代沿用该制度。

古代计时方法

古代计时方法

圭 表
大约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使用影子长度 确定时间的工具:圭表。
不同的季节,每天同样的时间太阳的高度是不一样 的,投射的影子长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日影的长短可 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日晷(guǐ)
为了确定每天的具体时间,我国古人发明了日 晷。它是利用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 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来计时的。
漏刻 是指漏壶和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组合成的计时
工具,不仅古代中国在使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 伦等文明古国都使用过。相比起强烈依靠太阳的日 晷等工具,漏刻的限制更少,故而应用更为广泛。




燃香
我们可是经常在电 视里面看到,往往大多 数比赛都以一炷香燃完计时,故而燃香也是古 人常用的计时方法。
古时有“一时辰=两个小时=四炷香”的 说法,故而一炷香在古代往往指的是今天的半 个小时。
燃烛 在我国历史上,曾用燃烧蜡
烛来计时的记载。在 蜡烛上刻划表示五更的标志,
看到蜡烛点燃后烧到哪一个标志 就知道当时是几更了。
谢谢大家的观看!
古代计时方法
用太阳能够计时吗? 在钟表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呢?
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 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 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日出 日落
正午 夜晚
用光影来计时 怎样用光影来计时的呢?
在太阳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 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的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晷针
晷面
古人把昼夜分为12个时辰,分别是子时、丑时、 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 时、戌时、亥时。1个时辰=2个小时。

古代计时方法

古代计时方法

古代计时方法
古代的计时方法多样且独特,各地区和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进行时间的划分和计算。

在古代中国,最早的计时方法之一是利用天文观测来确定时间。

太阳的运动、月亮的变化以及星星的位置都被用来进行时间的测量。

例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可以用来划分一天的时间段,而月亮的阴晴圆缺则可以用来划分一个月的时间。

同时,古代中国还使用了日晷、水钟等工具来进行计时。

古埃及也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

他们使用了太阳中天、日晷和水钟来测量时间。

太阳中天,即太阳达到最高点的时刻,被用来划分一天。

而日晷则是利用太阳的光影变化来进行时间的测量。

水钟则是借助水的流动来测量时间,通过控制水的流速和容器的大小,可以粗略地计算时间的长度。

古代希腊和罗马也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式。

他们采用了日晷、沙漏和水钟等计时工具。

日晷的原理与古埃及相似,通过太阳的光影变化来测量时间。

而沙漏则是利用物料(如沙子或水滴)的流动来计时。

水钟在古希腊和罗马也很常见,原理与古埃及相似。

另外,还有一些文化使用了其他独特的计时方法。

例如,古代印度的计时方法中使用了“指串”和“火钟”。

指串是一种由数珠
组成的计时工具,每珠代表特定的时间段。

火钟则是利用火焰的燃烧来进行计时。

总的来说,古代计时方法非常多样且独特,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方式来度量时间。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却为古代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参考和规划。

古代的计时方法

古代的计时方法

古代的计时方法古代人类在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条件下,如何进行计时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古代人民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是如何进行时间的计量和管理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古代的计时方法。

日晷是古代人最早使用的计时工具之一。

日晷利用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

古代人们会在一个平坦的地面上竖立一个直杆,然后观察太阳的影子。

根据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就可以确定大致的时间。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实用,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各个文明中。

水漏是古代另一种常见的计时工具。

古代人们会利用一个特制的水钟,通过水的流动来计算时间。

水漏的原理是通过一个容器中的水缓慢流出来,而另一个容器则逐渐装满水。

通过测量水的流量和容器的容积,就可以得知时间的长短。

这种方法在古代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业社会中。

除了日晷和水漏,古代人还会观察天象来进行计时。

比如,古代人会根据月相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长短。

在没有灯光污染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月亮的不同形状,从而确定时间。

古代人还会观察星象来进行计时,比如通过北斗七星的位置来确定时间的长短。

另外,古代人还会利用一些特殊的器物来进行计时,比如沙漏。

沙漏是一种利用流沙来计时的工具,通过控制流沙的速度来确定时间的长短。

古代人还会使用一些特殊的烛台来进行计时,比如一种可以燃烧12小时的蜡烛,通过燃烧的长度来确定时间。

总的来说,古代人在没有现代化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依靠自然现象和一些特殊器物来进行计时。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实用,为古代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古人计时方法

古人计时方法

古人计时方法
古代中国人对计时有着十分详尽的研究。

中国古代有很多种方法用来记录和计时,它们介
于天文学和地理学之间,以帮助人们把日期和时刻记录下来,以便今后可以查阅。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最为复杂的是历法,即历法体系。

通过历法,中国古代人将时间长短
进行细分,以便设法计算出每一个日期所代表的事件。

历法体系分为十二生肖,每十二生
肖又分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其中,每个生肖的的每一行被称作一个月,每这
样一天称作一月份。

在每一个月时,历法体系会将每一天划分为多个时辰,它一共有八个,分别对应着早上五点到中午十二点。

此外,每一时辰又可以分为十二分,每分又可以分为
六十秒,每十分可以分为六十秒,每秒可分为60分之一秒。

通过这种方法,古人可以将“分钟”化为一个计量单位。

除历法外,中国古代有另外一种类型的计时方法,叫做“甲子表”,即一棵树的枝叶由五
行来组成的“甲子表”,用于计算时间。

每一个月及月份都有一个甲子号,每一个甲子都
有三十天,每一个月又可分为多个甲子,每一个甲子又可分为多个时辰。

中国古代还有更多有关计时的方法,如通过算命来计算出日期和时刻、利用用植物或动物
生长状况来计算出季节、利用古书中对时区的记载来判断现在的日期等等。

总之,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十分复杂,它们非常准确、可靠,帮助中国古代人确定和记录
准确的日期和时刻。

古代的计时方法

古代的计时方法

古代的计时方法
1、日晷:“日晷”是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在晷面上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但是这种方法在阴天或夜晚就不太方便了。

2、水运仪象台:宋代苏颂制造了水运仪象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十二个时辰等。

3、刻漏:又称漏刻、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

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受水型是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4、大明灯漏:元代的郭守敬制成大明灯漏,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鼓、点。

时:是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尊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子时也(晚上11 时正至凌晨1 时正),鸡鸣者丑也(凌晨1 时正至凌晨3 时正),平旦者寅也(凌晨3 时正至早上5 时正),日出者卯也(早上5 时正至早上7 时正),食时者辰也(早上7 时正至上午9 时正),隅中者巳也(上午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日中者午也(上午11时正至下午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日昳者未也(下午1 时正至下午3 时正),哺时者申也(下午3 时正至下午5 时正),日入者酉也(下午5 时正至晚上7 时正),黄昏者戌也(晚上7 时正至晚上9 时正),人定者亥也(晚上9 时正至晚上11 时正)。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刻:古代的人们在用陶器取水、储水的时候,因陶器质地疏松,难免出现漏水现象,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制成了专门用于计时的漏水壶。

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曾说:“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

”若据此说,则是产生在黄帝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已普遍使用,然目前尚缺少实物证据。

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已有专门掌管漏壶计时的官员——擎壶氏,这说明至迟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已正式使用和管理漏壶了。

沉箭式漏壶浮箭式漏壶漏壶有沉箭式和浮箭式两种。

最初使用的是沉箭式,即用一只铜壶盛水,接近壶底部有一个小洞,壶中竖直插一根刻有刻度的木尺,木尺下端固定在一块船形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当水从小洞滴出后,人们根据水位降低后标杆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

古代计时的方法

古代计时的方法

古代计时的方法
一、日晷,它主要利用太阳照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和方向来测量时间。

日晷最小的计量单位是十五分钟,也就是一刻钟。

要注意,日晷是利用太阳来测量时间的,如果没有太阳,那么就不能测量时间了。

二、漏刻。

为了改进日晷的缺点,人们发明了漏刻。

它的原理是用一个带小孔铜壶,然后往里边加水,让水从小孔钟匀速往外流出,由此确定时间。

这种方法比上一种简单许多,而且计量的时间和范围也不再受到局限。

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缺点——水流速度与水位高低息息相关。

水位高的时候,水流速度快,反之。

这使得时间的精准度有些许偏差。

为了矫正这一问题,张衡对漏刻进行了一番改良,将其设置成了二级漏壶。

也就是用两个带孔的小水壶,水位高的水流到下一个水壶时,就会变成水位低的水壶。

如此,便缓冲了时间差,增加了时间的精确度。

后来,人们根据这种方法先后发明了四级漏壶和多级漏壶。

三、燃香。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短暂计时。

计时的时候,对香烟有特殊要求:香烟木料燃烧速度均匀,内嵌今属珠。

每当到了一定时间的时候,金属注就会掉落,以此来提醒人们时间的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计时法
【特定称谓计时法】
1、古代人们根据寒暑的变化现象,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不同的时段。

比如春季就分为孟春、仲春、季春。

孟春就是初春或早春,仲春就是春天中间的一段时间,季春就是暮春或晚春。

夏秋冬三个季节同样如此。

2、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

晦就是月终;朔是初一;弦分上弦(就是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每月二十四、二十五);望就是十五。

3、古代人们又根据日夜的轮换,把一天分为若干时段。

比如按照太阳的出没,分为日出、日中、日入。

日出也称为旦、早、朝、晨;日入称为夕、暮、晚、昏,也称为日夕。

古时候人们每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称为“食时”;晚饭在日入以前,称为“哺时”(现在还有不少地方保持这一日两餐的习惯和传统)。

日入以后先是“黄昏”,然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即半夜)。

接着是“鸡鸣”,也称为“昧旦”或“昧爽”,就是天将明的时候。

鸡鸣以后是“平旦”,也称为“平明”,是指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到西汉时期,人们便开始把一昼夜的名称固定下来,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个时辰。

【十二地支计时法】
西汉时期,人们将固定下来的十二时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标明。

比如,夜半就是子时,是现在的二十三点到一点,所以古书上把这个时辰称为“子夜”。

午时是从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也叫“日中”。

古书上常有“点卯”的记载,点卯就是在卯时(即现在的五点到七点)上班报到。

《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黄昏”就是19点至21点;“人定”就是21点至23点。

《智取生辰纲》:“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时”,古时报时时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时。

辰时就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申时是下午的3点至5点(15时至17时)。

《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时刻计时法】
“时”,即时辰,一天为十二时辰。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在的十五分钟。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

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

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

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

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

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

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

“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

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

“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

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

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
《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

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

所以,“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更点计时法】
1、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

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03:00 - 05:00
如李煜的“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五更”即此。

又如《祝福》结尾段写道:“我被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炸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

”这“五更将近的时候”,就是将近早上5点钟的时候。

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又如《西游记》第一回:“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

’”便是让孙悟空在半夜11时至1时前去拜会菩提祖师。

夜半就是子时,是现在的二十三点到一点,所以古书上把这个时辰称为“子夜”,当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就用“子夜”作了自己一部长篇小说的书名。

全夜为五个更,第三更便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因此又有“晨钟暮鼓”之说。

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击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

如杜甫《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其中的“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2、点:
“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

“点”本来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形状颇似小铜钟。

中间突起,两边有孔,孔可以穿上绳把“点”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

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

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

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

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

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

”“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