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的来历
“华“与“夏”的真正由来
“华“与“夏”的真正由来华夏图腾——龙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
“中华”又称“中夏”。
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恭天成命,肆予东征,绥厥士女。
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
”其后是《左传·定公十年》中孔子说的一句话:“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
君必不然。
”这里华与夏互文同义,皆指有夏(或诸夏)之居。
关于“夏”的来历,自然是夏朝或夏后氏,这里没有疑问。
至于“华”,则有“华山夏水”之说,华胥氏之说,以及“章服之美谓之华”的说法。
1、华山夏水之说:中华之“华”,源于华山。
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华山至于夏水,则是汉水或汉水的一条支流。
《史记·苏秦列传》:“蜀地之甲,乘船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
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
”此处“夏水”可解释为夏天的河流或某一河流的名称。
据《水经注》言,故道从湖北沙市市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附近入汉水。
自此以下的汉水,也兼称夏水。
亦有旧说夏水即今长夏河,按长夏河源出江陵县西北,东南流至沔阳县南入长江,与古代夏水经流大不相同。
然而这里也有疑问,此处夏水之“夏”与华夏之“夏”所代表的的地域概念难以联系的起来。
华山夏水之说,华与夏二者等同不起来,此说难以令人信服。
2、华胥氏之说:华胥氏,伏羲和女娲共同的母亲,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夏之根、民族之母,中华民族之华字的来历。
华胥履大迹华胥氏最早的记载,见于《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中国为何叫china
中国为何叫china中国为何叫China西方人称中国为China,中国为何叫China,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不好回答,对于China 这一名称的起源与含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因为中国的瓷器远近闻名,而瓷器的英文是china,因此中国也就被称为China了,是这样的吗?此外还有几种常见的解释有秦说,茶说,丝绸说,经道说,苗语说,本文就将为您揭示China一词的由来,在这个简单的名称背后却蕴含着几千年的世界历史文化,那是用威武换来的名号,那是用鲜血氲染的图腾,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我们的国家的历史形象。
中国正式使用China这个名称始于1912年,但如果要追溯这一名称的由来,那还得从2000多年前说起。
据考证,China一词的词源最早来源于公元前10世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出现的cina,其译音为支那,在随后的时间里,支那一词便不断出现于各类书籍中,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
当然,对于China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学术界颇有争议,但可以断定的是最迟不会晚于公元前5世纪,现如今我们对于China这一名称的起源与含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常见的几种解释有瓷器说、秦说、茶说,丝绸说、经道说、苗语说,这些推论都不乏依据可寻,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看看China一词的真实含义,是否就隐藏在这些看离奇的论段中。
先来看瓷器说,这种解释目前最为流行,甚至在已经大范围人群内达成了共识,其理论依据也看似靠得住。
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如今的景德镇地区建造窑坊,烧制陶瓷。
到了唐代,景德镇出产大量精细白瓷流传到海外,只因为那时候景德镇还名为昌南镇,中国便凭借昌南出现的瓷器而闻名于世界,于是昌南的音译china便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这种解释似乎顺理成章再看秦说,依据美国《遗产大词典》的解释,China是由秦国的秦字衍生而来,秦被西方人称为chin,由之发展出China一词,这个衍变过程讲得通,更何况秦统一六国的历史分量更不容忽视。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细想
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经过长期实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规划思想也日渐成熟,终于形成了《考工记》、《管子》等各种不同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
这两部书虽然都出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却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划理念。
《管子》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所撰,经考实为后人托名而作,约形成于战国时期。
该书内容十分庞杂,城市是其所涉内容之一,对都城的城市规划,《管子〈乘马第五〉》针对当时的礼制制度提出了如下设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在这段论述中《管子》对都城的城市规划主要提出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的选址条件:“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二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即“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就城市规划而言,《管子》的这段论述虽然比较简略,但毕竟使我们了解了我国早期城市规划的某些观点。
从《管子》的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管子》提出的都城规划模式所强调的是人们的实际需要,着眼点是城市的使用功能,而反对特定的模式。
不仅如此,《管子》对城市等级的划分与宗法等级也不相同。
《考工记》将城分为三个等级,王城、诸侯城称“国”,采邑称“都”,其划分以礼制等级为准。
而《管子》认为城市划分的依据应是城市的规模与人口的多少,而不是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千室之都”与“万室之国”(《管子·乘马篇》)中的“国”与“都”就是两种规模不等的城市。
《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与《考工记》相比较,显然《管子》更加注重城市的理性发展,而《考工记》所强调的是礼制制度。
西周是我国礼制思想发展的成熟时期,这种礼制制度在我国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影响,城市规划与建筑是体现礼制等级思想极为敏感的地区,所以在以礼教立国的社会中,《考工记》的影响要比《管子》的影响大得多,特别是北京城,它的规划与发展始终与《考工记》有关。
”中国“一词的由来
3、“中国”一词的由来
古之“中国”并非今之“中国”。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周朝,当时的华夏民族因为拥有了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又在周公的领导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
他们看周围的四夷仍旧在裹着树叶兽皮靠打猎为生,于是感到一种优越感,开始热衷于将自己与四夷区分开。
正是在这样的心里背景下人们将华夏民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为“中国”,意即中央之国,其是相对与周边的南蛮、东夷、北狄、西戎而言。
这时的“中国”并非指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地理与文化概念,其意与“中州”、“中夏”、“中原”、“中华”差不多。
就地理范围而言,“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
西周时期,“中国”泛指西周及其附属国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到东周时期,随着诸侯国的膨胀,楚国占据的湖北、四川等长江流域地区也被包含在了“中国”之内;秦汉时期,“中国”进一步扩大,基本包含了今天的除西藏、新疆以外的地域。
汉代之后,人们通常将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正因为此,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为取得汉人的心理认同,往往以“中国”自居。
如鲜卑人建立北魏后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当时的南朝汉人政权虽已逃到南方,仍以“中国”自居,称北魏为“魏虏”。
又如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中国”在古典文献中有时还被用作诸如京城、中原地区、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国内等意。
『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
一何尊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
1965年8月,发现者陈堆因经济拮据,将这件青铜器连同另一些废铜混装在麻袋里,卖给宝鸡市一家废品收购站,总共卖了30元钱。
1965年9月的一天,宝鸡市博物馆职工佟太放在市区玉泉废品收购站看到这件高约40厘米的铜器,见其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感觉应该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便向馆长吴增昆汇报。
吴增昆随即让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赶至废品收购站后,也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便以30元的价格将这尊铜器买回博物馆。
1975年,国家文物局调集全国新出土文物精品出『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姚让利何尊◇国展出,由著名青铜器专家、时任上海市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先生负责筹备。
由于该尊体型较大,马先生即选定其作为展品之一。
马承源在故宫武英殿见到实物后,反复观察,心中纳闷如此大的器物为什么没有铭文。
他用手在铜尊内壁底部反复摩挲,感觉底部似乎刻有文字,随即让人送去除锈。
经过清除泥土和锈迹,果然在铜尊底部发现了长篇铭文。
马承源在清除铜尊的锈蚀后,在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何尊铭文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
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千克。
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
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
体侧并有四道扉棱。
其铭文为:唯王初壅,宅于成周。
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
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文王,肆文王受兹何尊铭文◇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
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
王咸诰。
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
唯王五祀。
铭文大意为: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中国”一词含义经历的曲折的变化素材
“中国”一词含义经历的曲折的变化“中国”词义考“中国”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而,“中国”的含义却经历了曲折的流变——明末来华传教士艾儒略(1582—1649)等带来世界地图和五洲四洋观念。
瞿式耜《职方外纪小言》云:“按图而论,中国居亚细亚十之一,亚细亚又居天下五之一.”这是对传统的“中国者,天下之中也”观念的理性反思与修正.上为艾儒略《职方外纪》中的世界地图.“中国"一词出自汉语古典,是一个今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而从古代到近现代,其词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拓展。
它是文化的古今更革、中外交会的产物.这种曲折的流变体现在:从古代的“城中"义到“天下中心”义,进而演为近代的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
古汉语中对“中国”的解释中国之“中”,甲骨文、金文像“有旒之旆”(有飘饰的旗帜),士众围绕“中"(旗帜)以听命,故“中”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谓左右之间,或四方之内核;又申发为文化或政治上的枢机、轴心地带,所谓“当轴处中”,有“以己为中"的意味,与“以人为外”相对应。
中国之“国",繁体作“國",殷墟甲骨文尚无此字,周初金文出现“或”及“國”字,指城邑。
《说文》:“邑,國也,从(wéi)”,原指城邑。
古代的城,首先是军事堡垒,“”示城垣,其内的“戈”为兵器,表示武装,含武装保卫的天子之都之义,以及诸侯辖区、城中、郊内等义。
由“中”与“国”组成“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如青铜器《何尊》铭辞记周王克商,廷告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最早的传世文献《尚书·周书·梓材》追述周成王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诗经》、《左传》、《孟子》等先秦典籍也多用此词.“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对称,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中国一词的出处时间
中国一词的出处时间现代人说中国,一般指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但是在古代,“中国”并不是指一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意思,“中国”一词最早的出现时间应该要追溯到周朝。
下面是有中国一词的出处,欢迎参阅。
“中国”一词的出处根据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的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为古代的洒器,用青铜制成)上的铭文。
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
”)铭文的前面还提到“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可见是周成王时的纪录。
在《尚书》的《梓材》一篇中,也记载了周成王追述往事的话:“皇天既会中国民越厥疆于先王”。
由于《尚书》中不少内容是出于后人的追记,又经过很多人的整理甚至篡改,往往被弄得真假参半。
有了何尊铭文这件物证,《梓材》上的话就完全得到了证实。
可见在周武王和他的儿子周成王时的确已经使用“中国”一词了。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年代关于周武王灭商的确切年代,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说法,但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这样看来,“中国”一词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当然,可能在周武王之前就已经有人用过,或者已经出现了,但即使有,也不会太久,因为在商人使用的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过“国”或“或”(与国字相通)二字。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
《“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阅读答案
阅读《“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一文,回答第17—20题。
(共7分)①何尊①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
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②《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的说法。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③“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
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④“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是指中原地区。
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
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⑤“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
“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⑥“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
“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
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至今。
⑦“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有删改)【注释】①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
“中国”一词的来历
“中国”一词的来历“中国”一词的来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这是现代世界对“中国”一词的一般理解,已经写入了各种官方文件。
但是,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一词并不是代表国家的专用名词,即不是国名。
那么“中国”一词是怎么来的呢?考汉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
其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
”范围所指,仅仅是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而已。
至春秋时,“中国”之涵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而后,又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展拓,“中国”亦不断向周边延伸。
而最终成为当今雄据东方的泱泱大国之名。
从字义上讲,国在古代是城的意思,一座方形的城里,住着一国之王,所以国就是王的都城,或者京都。
城外是国王的领地,有土地和人民。
中国就是中央之国的意思,中国一词出现的历史十分久远,最早要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朝。
当时中国是国王直接统治的京师(首都)或包括京师周围的地区。
周朝统治者打败了各个地方政权以后,实行分封制,就是将全国土地划分成了许多地区,每个地区委派一个地方长官实行统治。
各诸侯如众星捧月般拥戴周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各诸侯王国环绕着、拱卫着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城堡和土地。
相对于诸侯王国来说,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方,就被尊称为“中国”,既中央之国、中央王国。
随着皇权的扩大,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域不断增加。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以后,真正实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部疆土都可称为“中国”了。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二十世纪以前,没有哪一个王朝是定国名为中国的。
秦朝的正式国名是“秦”,汉朝的正式国名是“汉”,唐、宋、辽、金、元、明、清各朝的也是如此。
汉朝与匈奴人交往的文书里,称“汉”或“大汉”,而不称“中国”。
唐朝与吐蕃、回纥等国的官方文书、会盟的盟书中,称“唐国”、“大唐国”,而不称“中国”。
历代都是如此,直到近代清政府与各国签定的许多条约,所署的国名是“大清”,而不是“中国”。
“中国”一词的周朝最早出处及涵义用法研究
“中国”一词的周朝最早出处及涵义用法研究作者:王子昱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9年第02期摘要:文章旨在研究“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总结汇总迄今出土的青铜器的铭文和流传至今重要文献中的所有“中国”词组使用。
通过对其含义的分类归纳,系统分析周朝时“中国”一词用法含义的演变。
关键词:中国;周朝;涵义戊戌仲夏,走进位于陕西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看到闻名于世的镇院之“国宝”——“何尊”,其铭文中“中国”两个大篆字体隽美,使笔者对周文化惊诧不已,激发起研究探寻“中国”两字最早出处、含义和用法的强烈兴趣。
一、“何尊”铭文“中国”两个大篆字体之美1963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图1),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其铭文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而在所有那个时期的青铜器中脱颖而出,呈现出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内涵,也成为中国文明之瑰宝、“国宝”。
西周是青铜器发展最兴盛时期,书法成就最高者首推《何尊铭》(图2)。
铭文原句是:“唯王初雍,宅于成周。
复禀王礼福自天。
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
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
王咸诰。
雍州何赐贝卅朋,用作口(周)公宝尊彝。
唯王五祀”。
在《何尊铭》之中出现的“中国”一词,也是这一词组迄今发现的最早出处,这两个大篆字体是象形文字,故可从其写法、构成上窥见其含义。
“中”字形状如同飘扬的旗帜(图3),从商代开始,便有树立旗帜以召集士众,使士众围绕听命的习惯和传统,因此“中”的含义引申为“中央”,并存尊贵和重要的意味。
“国”字,在西周早期写法见图4,没有外框,表示由士兵和护城河守卫的城。
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弱不断,分裂成一众诸侯国,各国开始有了疆域划分、城墙守卫,因而字中加了外框(图5)。
“国”字是领土、疆域的代称。
诗词曲的来历 诗词曲的来历是什么
诗词曲的来历诗词曲的来历是什么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诗词曲的来历,以及诗词曲的来历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古诗的由来?古诗的由来?1、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2、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3、古诗起源于远古人的狩猎,劳动,生活等等,后来随着文明的逐渐进步发展,古代歌谣的传播广泛,逐渐产生了古诗,虽然保存下来极少,但这一远古文学逐渐发展成了后来的诗歌。
中国古诗的由来?中国古诗的由来?古诗的由来篇 1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先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疲劳,增加劳动的乐趣,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用歌唱的形式直接孕育了最原始的诗歌。
诗词的起源是民瑶,民歌发展成诗,诗发展为词。
自古诗变乐府,又自乐府变长短句(曲子词)起源劳动创造了语言,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产生了歌,歌以诗形式出现。
交流思想感情古人基于对祖先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
中国古诗词的由来中国古诗词的由来1、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2、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先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疲劳,增加劳动的乐趣,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用歌唱的形式直接孕育了最原始的诗歌。
3、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的由来“中国”一词据记载最早是在陕西出土的一个古代的器物“何尊”上的铭文,其中已经出现了“中国”两字。
铭文的大意是:周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这一带后,在祭天的时候说,我现在开始拥有中国了。
其它的文献在提到周武王的时候也载有这件事。
所以证明“中国”这个词的出现至少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
这明显比后来《诗经》中出现“中国”这个词早得多。
如果细心体味周武王的话音,似乎“中国”一词还在更早就已经存在。
从政治上讲,“中国“往往就等于中原王朝或者中央王朝。
比如唐宋的时候它所管辖的范围一般就可以称为中国。
但当时云南缅甸一带的南诏,中原王朝管不到,它当然不是中国,而现在中国的概念肯定包括云南了。
从民族上讲,“中国”的含义又往往等同于华夏诸族或者汉族,与它对应的是所谓的蛮、夷、戎、狄这些少数民族,而它们一般不被认为是中国。
如南边的云南、贵州,北边的蒙古高原各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古人心目中,这些地方因为不是华夏诸族和汉族居住,所以不被称为中国,而现在看来当然不对。
从文化上讲,“中国”往往只是华夏族或汉族的文化才被当作中国文化。
甚至到现在为止,讲中国文化或者“国学”,往往还有这样的缺陷。
前段时间逝世的季羡林,就一直为这样的缺陷不肯戴“国学大师”的帽子,他生前很想形成一门包括今天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国学”。
从地理上讲,“中国”往往只等同于中原地区,但这个概念是逐步扩大的。
因为当周边地区一旦跟中原地区联系起来,它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强调是中国的一部分,不论是国君还是臣民都已成为是中国一分子而自豪。
如历史上的楚国、巴蜀,最早连自己都称蛮夷,后来才称为中国,或在为中国的一部分。
“中国”一名词的来历
“中国”一名词的来历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
“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 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
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
辽与北朱,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
当然,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
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
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
他们的国号都不叫“中国”。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
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
“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
“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一何尊于1963年出土于�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
1965年8月,发现者陈堆因经济拮据,将这件青铜器连同另一些废铜混装在麻袋里,卖给宝鸡市一家废品收购站,总共卖了30元钱。
1965年9月的一天,宝鸡市博物馆职工佟太放在市区玉泉废品收购站看到这件高约40厘米的铜器,见其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感觉应该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便向馆长吴增昆汇报。
吴增昆随即让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赶至废品收购站后,也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便以30元的价格将这尊铜器买回博物馆。
1975年,国家文物局调集全国新出土文物精品出国展出,由著名青铜器专家、时任上海市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先生负责筹备。
由于该尊体型较大,马先生即选定其作为展品之一。
马承源在故宫武英殿见到实物后,反复观察,心中纳闷如此大的器物为什么没有铭文。
他用手在铜尊内壁底部反复摩挲,感觉底部似乎刻有文字,随即让人送去除锈。
经过清除泥土和锈迹,果然在铜尊底部发现了长篇铭文。
马承源在清除铜尊的锈蚀后,在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何尊铭文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
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千克。
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
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
体侧并有四道扉棱。
其铭文为:唯王初塑,宅于成周。
复票(逢)王礼福,自(躬亲)天。
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F文王,肆文王受兹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义民。
鸣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
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
王咸诰。
何赐贝卅朋,用作庚公宝尊彝。
唯王五祀。
铭文大意为: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的由来
汉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
其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释义:上天把国度、人民、疆土赐与先王)”。
范围所指,仅仅是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而已,至春秋时,“中国”之涵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秦汉以降,又将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皆称为“中国”。
“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
19世纪中叶以来,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中国”则成为隶属我国版图之内全部领土之专用名词。
从夏、商、周起一直至清末,王朝递嬗,政权更替,几不可胜数,却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1912年中华民国之建立。
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
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他国之人遂逐渐耳熟能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际上通称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仍简称为“中国”,“中国”之名更令世人刮目相看。
中国一词的英文china组成原意为瓷器而精位于四川肃宁的四川
中国一词的英文china组成原意为瓷器而精位于四川肃宁的四川China既是中国的英文名字,也是中文陶瓷的英文名字。
关于中国英文名China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四大说法。
【说法一:源于瓷器】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宋景德年间改名为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
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创制出一种晶莹滋润的青白瓷,因而昌南镇的瓷器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
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
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的译音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
【说法二:源于秦朝】强盛的秦帝国虽然存在只有十五年,但是秦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很强大,所以秦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
秦帝国以西是百胡,有白种匈奴,有月支,有乌孙,有闪族人。
这些种族只知有秦,不知有汉! 月支人后来西迁,雄霸中亚,建立贵霜帝国,也就是现在阿富汗的前身!贵霜帝国西部的强邻便是波斯帝国,现在的伊朗语里面,中国就是秦(Chin),在秦(Chin)后面加上一个-a用以表示地域。
【说法三:源于梵文】源于印度古梵文支那,也作脂那、至那,其实三千年前就出现了。
那时候中国还是夏朝,所以秦朝和瓷器还都未出现。
隋代慧苑法师《华严经音义》云:支那,翻为思维。
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
二十世纪之初,文僧苏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诸文,他认为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来指我华夏。
他研读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发现支那一词最早见于这两部著作,其原义为智巧。
他认为,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罗多王朝时彼邦人士对黄河流域商朝所治国度的美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一词的来历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7-3-7 09:22中国zhōng guó各个历史时间段对中华民族所居住的所有区域总称。
目前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
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
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书中已屡见不鲜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
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
《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
”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
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
那么"中国”指谁呢《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
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言自近者始也。
”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
"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
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
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
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中国一词的含义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
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
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
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
”《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
”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
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
”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
当然也被称为中国。
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
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而华夏民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
初时本指河南省极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
《晋书·宣帝纪》:“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
”(“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称为“中国”。
《史书·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
”中国(Madhya-desa)。
古地名。
即恒河中下游一带的中印度,佛教徒译称“中国”。
见《法显传》。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家全部领土,不作他用。
今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中国历史简介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
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
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
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
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
根据史料,日本也常常自称“华夏”、“中华”。
例如《大日本史》卷117,载奈良时代藤原广嗣在公元740年(唐代开元二十八年)上表日主:“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乱,野心难驯。
往古已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
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
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是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
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国家。
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
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每一次遭受外侵,古代中国人都奋起抵抗,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
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有了管仲,华夏没有亡于外族。
什么叫“披发左衽”?“披发左衽”的反义词,就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的代表。
可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视为中华正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
所谓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这里的“夷狄入中国”指的是归化、内附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满清入关,大儒学家顾炎武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之辨。
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学者黄宗羲所言,“明亡于闯贼,乃亡国也,亡于满清,则亡天下”。
“亡天下者,衣冠易改,披发左衽矣”。
这里的“亡国”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权消亡,这里的“亡天下”则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沦亡。
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节写道:“在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号”,朱明王朝的挣扎图存是宗室、皇亲国戚、世袭勋臣之类“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绅士民没有多大关系;而满洲贵族的入主中原则是“披发左衽”(剃头改制),“亡天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应当奋起反抗。
”可见,明朝的民众,已经把满清入关与以前的改朝换代严格区分开来。
以前的改朝换代,只是中国内部的政权更换,满清入关,则被视为外侵。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中国国号。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解释之二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
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
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
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一、“中国”一词之本义考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
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
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二、“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考“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
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
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 (“中国”)。
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
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三、“中国”一词别名考“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
“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