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期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新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册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20.2.1中位数与众数【教学内容】课本140---143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难点: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问题。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1.某商场用单价 5 元糖果 1 千克 ,单价7元的糖果2千克,单价8元的糖果5千克 ,混合为什锦糖果销售,那么这种什锦果的单价是______. (保留1位小数)2.某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如下 : 得100分 3人, 得95分 5人, 得90分 6人, 得 80分 12人, 得 70 分 16 人 ,得60分5人,则该班这次测验的平均得分是______.3.一辆小车以v1km/ h 的速度匀速从甲地到达相距的skm的乙地,返回时改变速度为v2km/h, 则该车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情景导入】90 分,某次数学考试,小英得了78 分。

全班共32 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 1 个 100 分, 4 个22个 80分,2个 62分,1个 30分,1个 25分。

小英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 77.4 分,所以小英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数学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小英对妈妈说的情况属实吗?你对此有何看法?【新知探究】探究一、1、同学问小明:“你知道你妈妈的鞋号是多少吗” ?小明在家里找到了9 双妈妈的鞋鞋号分别是:23、23、 23、23.5 、 23、24、 23、23、 24 他的回答应该是——2、同学问小红:“你每个月有多少零花钱”?小红查了自己的帐本,分别是:500 、 100、100、 100、100、 150、 100 、 200、 100、100、 100、100 她的回答可以是——3、老师要评定每位学生的中文打字速度,李兵的三次打字速度检测结果(字/ 分) 38、 31、36他的打字速度可以评定为——4、一家小店有 5 名从业者,他们的月收入(单位:元)分别是:80 00、3200、2100 、2000、2000,该店员工的月收入可以认为是——探究二、问题 1 据中国气象局2011 年 10 月 20 日 19 时预报,我国大陆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当日的最高气温(℃)如下表所示,我们得到这些城市21 号最高气温的平均数为21.7 ° C,你还能从其它角度找到这组数据的代表吗?(1)中位数:如下图,将 31 个城市的气温数据按由低到高的顺序重新排列,用去掉两端逐步接近正中心的办法可以找出处在正中间位置的那个值,即中位数.所以,这些城市当日预报最高气温的中位数是21℃.(2)众数:如下表,统计每一气温在 31 个城市预报最高气温数据中出现的频数,可以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气温值,它就是众数气9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930温℃频数 112215443112112由表可知,这些城市当日预报最高气温的众数是20℃.探究三、思考:若有两个气温值的频数并列最多,那么如何确定众数呢?这时我们不是取这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众数,而是说这两个气温值都是众数。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数据的集中趋势》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数据的集中趋势》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数据的集中趋势》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数据的集中趋势》20.2.1中位数和众数是研究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数据的一种描述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及其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分析数据的新视角。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能理解数据有高低之分,但对于数据集中趋势的认识尚浅。

此外,学生对于中位数和众数的实际应用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求法。

2.能够运用中位数和众数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2.难点: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激发学生的思考。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数据,用于引导学生探究。

2.制作课件,展示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及应用。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班级成绩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数据的集中趋势,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个班的老师,你想知道这个班学生的成绩集中在哪里?”从而引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通过具体的数据实例,让学生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组数据,求出中位数和众数,并解释其含义。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并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知识,对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但中位数和众数是新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有疑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理解其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2.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统计学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讲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例如:某班级有5名学生,他们的成绩分别是85、90、92、95、98,请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是什么?2.呈现(10分钟)讲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组数据,并求出其中位数和众数。

然后各组分享结果,互相交流学习。

4.巩固(10分钟)讲解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统计学、经济学等领域。

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如何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有异常值?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位数和众数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八年级数学下册 20.2.1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20.2.1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新版)华东师大版

20.2.1 中位数和众数各位领导、老师们,您们好!今天我要进行的说课题目是:《中位书和众数》。

下面我将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就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从如下几个方面展示:教材分析,学法、教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中位数和众数》是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抽样调查的概念,平均数的计算;对数据的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能力,这位这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中位数和众数》在统计与概率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与不同,为今后数据分析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会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数学思考:了解利用数据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运用这两个统计量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能结合情景理解其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二、学法、教法分析考虑到所教班级的学生年龄多在13-14岁之间,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富于形象直观思维,但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因此他们往往对于和自己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特别是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就非常感兴趣。

这告诉我们,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上,一定要多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有意义、很重要、可以做,在这些过程中,初步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20.2.1节《中位数和众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求法。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能够反映数据的中间水平;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能够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这一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有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平均数、方差等统计量,对于统计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以及求法是新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据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统计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求法。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统计信息,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它们的求法。

2.难点: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引入-讲解概念-练习应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讲解其概念和求法,最后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关于中位数和众数的PPT课件,包括概念讲解、实例分析、练习题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中位数和众数的练习题,包括简单题和综合题。

3.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知识点和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某班有3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分布在60分到100分之间,问如何快速了解这个班级的数学水平?”从而引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求法。

通过PPT课件,直观地展示中位数和众数的求解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1《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1《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1《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1《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能够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而众数则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能够反映数据的最常出现的数值。

这一节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提供了数据处理的另一种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二. 学情分析在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应用中位数和众数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掌握计算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数据分析,学生能够体验到中位数和众数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应用中位数和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数据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这组数据的代表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2.1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与反思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2.1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与反思

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铁山学校何逸春1.中位数和众数1.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重点)2.会在实际问题中求中位数和众数,并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难点)一、情境导入小明和小亮是同桌,同时也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本学期以来的5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小明:88、68、88、92、94小亮:72、85、87、93、93小明和小亮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对方好,如果你是小明或者小亮,你能说出自己成绩好的理由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中位数【类型一】直接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我市某一周的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25,27,27,26,28,28,2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28 B.27 C.26 D.25解析:首先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5、26、27、27、28、28、28,则中位数是27.故选B.方法总结: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类型二】根据统计表求中位数某班组织了一次读书活动,统计了10名同学在一周内的读书时间,他们一周内的读书时间累计如下表,则这10名同学一周内累计的读书时间的中位数是( )A.8 B .7 C .9 D .10解析:∵共有10名同学,∴第5名和第6名同学的读书时间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则中位数为8+102=9.故选C. 方法总结: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类型三】 在两种不同的统计图中求中位数某单位若干名职工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将成绩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这些职工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94,96B .96,96C .94,96.4D .96,96.4解析:总人数为6÷10%=60(人),则94分的有60×20%=12(人),98分的有60-6-12-15-9=18(人,第30与31个数据都是96分,这些职工成绩的中位数是(96+96)÷2=96;这些职工成绩的平均数是(92×6+94×12+96×15+98×18+100×9)÷60=(552+1128+1440+1764+900)÷60=5784÷60=96.4.故选D.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求出各个小组的人数.然后求中位数和平均数.探究点二:众数【类型一】直接求一组据的众数为参加阳体育运动,有9位同学去购买运动鞋,他们的鞋号(单位:码)由小到大是20,21,21,22,22,22,22,23,2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是( )A.21和22 B.21和23C.22和22 D.22和23解析: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0,2,21,22,22,2,22,23,23,所以中位数是22;数据22出现了4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22.故选C.方法总结: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类型二】在条形统计图中求众数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是( )A.1 B.13C.14 D.15解析:观察条形统计图知年龄为14岁的人最多,有8人,故众数为14.故选C.方法总结: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类型三】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综合考查一组数据3,x,4,5,8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4,5 B.5,5C.5,6 D.5,8解析:∵3,x,4,5,8的平均数为5,∴(3+x+4+5+8)÷5=5,解得x =5.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3,4,5,5,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5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故选B.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求法.三、板书设计1.中位数2.众数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出中位数及众数的概念,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是描述的角度并不同,这样可以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回答给予肯定,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素材积累】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_1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_1

《中位数众数》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八年级下册第20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在小学阶段及八年级上册统计与概率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了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八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对数据的分析。

本章学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清晰又恰当地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表示所收集的数据的集中趋势,同时通过方差和极差,进一步描述并比较所得到的数据的离散程度,使学生掌握整理与处理数据的一些基本方法。

本节课内容是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第二课时,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感受到因平均数收到极端值的影响,有时平均数不能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还需新的数据来代表,从而引入中位数和众数,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延续,又为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能力夯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学生分析学生已较好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了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领会了看统计图表的方法,初步具备了统计的意识,会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简单分析,作出相关判断和推测。

(二)学习者需要分析多数同学对中位数和众数是陌生的,少部分同学虽然对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众数有过基本感知,但仅仅是知道中等水平和次数最多而已,属于模糊认识,还需要通过参与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弄清概念的实质,才能正确的判断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众数,并根据数据作出决策。

学生喜欢有新意、有活力的课堂,喜欢自己能快乐参与的课堂,期望呈现中位数众数概念的课堂很好玩、有意思,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透彻。

三、教学目标1、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众数。

2、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学生用Excel工作表求多个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解决英语题目中的数学问题,感知跨学科整合理念。

4、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5、感受贯穿于整堂课的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20.2.1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1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20.2.1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1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20.2.1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1 (新版)华东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引入: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

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请同学们看下面问题:NO1、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鞋的尺码(单位:厘米) 22 22.5 23 23.5 24 24.5 25销售量(单位:双) 1 2 5 11 7 3 1在这个问题里,鞋店比较关心的是哪种尺码的鞋销售得最多.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并思考表格反映的是多少个数据的全体.(NO2、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庆次是:55 57 61 62 98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在这5个数据中,前4个数据的大小比较接近,最后1个数据与它们的差异较大.这时如果用其中最中间的数据61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不受个别数据较大变动的影响第二步;讲授新课:一、总结概念:众数的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二、求中位数与众数和步骤:求中位数的步骤: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数据的集中趋势》20.2.1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数据的集中趋势》20.2.1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数据的集中趋势》20.2.1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2《数据的集中趋势》20.2.1中位数和众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平均数、方差等统计量之后,进一步研究数据集中趋势的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它们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平均数、方差等统计量的概念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基础。

但中位数和众数与平均数有所不同,它们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求法,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掌握求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能正确运用它们描述数据集中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充分利用数据信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难点: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板书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介绍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通过实例讲解它们的求法,让学生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方面的作用。

3.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八年级数学下册20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20.2数据的集中趋势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_

八年级数学下册20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20.2数据的集中趋势20.2.1中位数和众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_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温度(℃)
-8
-1
7
15
21
24
30
天数
3
5
5
7
6
2
2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教材143页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中位数的作用和意义:中位数也是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它是一个位置代表值。
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
如果知道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即中等水平),那么可以推测出中上水平或者中下水平如何;在一组互不相等的数据中,小于或大于它们中位数的数据约各占一半,归纳:求中位数的一般步骤:
1.将这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④562435
2.4.2.0.-5.-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 _____。
②数据4.5.___.7.8的中位数是5,众数是___。
③反映数据4.4.4.4.4.4的集中趋势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量都等于______。
④请将③中的数据改变几个,使得中位数为5,众数为4,则这组数据是____ ____ ____。(只写出一组)
1.60
1.65
1.70
1.75
1.80
人数
2
3
2
3
4
1
众数: .中位数:。
探究任务三:
例题: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 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_6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_6

20.2.1中位数和众数【温馨寄语】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

——考特1、阅读课本P140-P143页的内容2、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_______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1)数据4、7、7、8、9的众数是____________。

(2)数据3、5、5、6、6、8的众数是____________。

注意:众数_________唯一的。

(填是或不是)3、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处于________________位置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有一组按照由小到大排序的数据:1,3,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2)有一组按照由小到大排序的数据:3,5,7,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3)有一组数据:5,10,4,7,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分析:①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确定中间位置:第________个③找中间位置的数:________④求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4)有一组数据:9、4、8、5、6、6,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分析:①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确定中间位置:第________个③找中间位置的数:________④求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n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步骤①________②确定___________③找中间位置的数据④求中位数当n 为________时,排序后第____________个数即为中位数。

当n为________时,排序后第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个数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 中位数和众数2-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 中位数和众数2-华东师大版

中位数和众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深入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2)能够在具体情景中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难点:(1)以表格或条形图的形式出现的数据如何求中位数;(2)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

三、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灰太狼看到超市的一则招聘启事,说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他很高兴的去应聘了。

一个月之后,灰太狼只领到了650元,他很生气觉得是超市经理骗了他,而喜羊羊却说超市经理没有欺骗他。

到底谁说的对呢?该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表如下: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该公司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经理是否欺骗了灰太狼?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为什么?设计意图:以动画人物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两个问题的设置前后也有联系,如第一个问题是帮助学生回顾上节内容平均数,而第二个问题是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疑问:究竟用什么数据能反映这家超市员工的一般工资水平呢?为学习新的数据代表中位数和众数做铺垫。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观察工资表中的数据650和600分别有什么特征?由此初步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数,而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探究二:由于灰太狼加入超市,超市工资表的数据由原来的11个变为12个时,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又是多少呢?以此来完善中位数的定义,得到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步骤:(1)排序;(2)取值:奇数:最中间的数;偶数: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

探究三:由于超市近期促销,工作任务繁重,又招收了两名员工,工作也都是650元,那么现在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呢?以此来深化众数定义,理解一组数据的众数不止一个。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 中位数和众数1-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 中位数和众数1-华东师大版

中位数和众数课题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中位数概念,会求数据中位数;
2.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总结能力。

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适当的量,并作出自己的评判。

教学重点理解中位数作为数据代表的意义,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量来代表。

教学难点能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量来代表数据。

教学内容中位数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实验小组教学准备预习课本,研究教案
教学资源课本,教案,网络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以灰太狼应聘工资问题回顾平均数,引入中位数。

二、学生预习课本,并结合以下问题
1.中位数概念
2.求数据中位数
3.中位数的意义
三、学习检测
1.求下列数据的中位数(1)7 5 4 8 5。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_17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_17

20.2.1《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的后续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可以有不同的量度,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

因此本节课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地位和作用在信息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复杂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

b.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c.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一组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2)数学思考目标:学会利用数据的代表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目标:培养学生统计数据应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从而避免机械地、片面的解释。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引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这两个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a. 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

b. 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评判。

四、教学设计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寻找差异——实践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上课,我先指导学生复习有关平均数的知识,为引入主题做好准备。

【板书平均数公式】师: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有人也说是数字时代,因为人们经常要“用数据说话”,所以对数据做出恰当的分析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据的代表以及如何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判断。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 中位数和众数7-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 中位数和众数7-华东师大版

20.2.1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中位数、众数的概念的过程,学会根据数据做出总体的初步的思想、合理论证,领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征数的联系和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字信息处理的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发展的内涵与价值教学重点1、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意义。

2、在实际问题中,能用中位数和众数来处理和表达数据特征。

教学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临汾某公司在招聘广告上这么写道:招聘启事因本广告公司扩大规模,现需招员工若干名,我公司员工人均月收入为3800元,有意者欢迎加盟!XX广告公司人事部2010年7月20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小王看到这则广告后便兴高采烈地去该公司应聘,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说,你如果被招聘了,那么你的工资是2500元左右,小王说你们的广告是骗人的,工作人员给小王出示了这么一份月工资表:看过之后工作人员说,我们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确实是3800元。

同学们,你们认为小王用该公司的平均工资做参考合适吗?显然不合适,那么用工资表中的哪个数据反映该公司一般员工的实际月收入比较合适呢?为什么?看来,实际生活中在有些情况下,平均数很难反映问题真实的一面,需要要用到代表一组数据的其他指标。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能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中位数和众数.(引出课题(板书),提出学习目标)二、探索新知1、(1)阅读课本P140-141问题1理解什么是中位数?如何去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2)小组讨论交流。

生归纳:中位数的定义;师再补充完善。

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在正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正中间位置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阅读检测: 练习求下列数据的中位数吗?4, 7, 2, 5, 6, 3.解: 排序为2, 3, 4, 5, 6, 7.处在正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是4 和5,所以中位数是454.52+=小组讨论交流归纳;求中位数的步骤: 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最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 中位数和众数4-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 中位数和众数4-华东师大版

中位数和众数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平均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所以最为重要,应用最广。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重复出现次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

这三个指标常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在使用时需要扬长避短。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另一方面,本班学生由七年级开始已经积累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经验,组员之间能够很好地合作沟通与交流,为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设计理念:本节课将采用“学案导学”形式呈现。

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突出先学后教。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预先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关内容。

通过“前置探究----小组交流----成果展示----质疑释疑----巩固提高---总结验收”六步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结合具体问题解释中位数和众数的实际意义,并能分清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区别,根据实际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中位数、众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精品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

【精品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

课题名称20.2.1 数据的集中趋势——中位数众数教学目标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教学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教学难点1、以表格形式出现的数据如何求中位数;2、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导入示标情景引入,示标导学:1、算术平均数的概念:123nx x x xxn++++=.2、对于f1个x1,f2个x2,…,f n个x n,共f1+f2+…+f n个数组成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12212n nnx f x f x ff f f++⋅⋅⋅+++⋅⋅⋅,这个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 n叫做权,这个“权”,含有权衡所占份量的轻重之意,即(i=1,2,…,n)越大,表明的个数越多,“权”就越重。

权重的意义:各个数据在该组数据中所占有的不同重要性的反映;加权平均数的意义:按各个数据的权重来反映该组数据的总体平均大小情况。

复习巩固目标三导学做思一:你知道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吗?导学:请预习书上的内容并思考.导做1.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2.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用吗?导思:1、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必须先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也可能不存在。

如:3,2,2,4,3有两个:2、3;1,2,3,4这组数据中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一样,所以不存在众数。

预习思考思考回答学做思二:你会应用吗?例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明所在小组9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16、40、83、87、91、93 、94、98、100 。

小明考了83分,他所在学习小组的平均分是78分。

小明说自己的成绩在小组内是中上水平,你认为小明的说法合适吗?目的:使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产生冲突,挖掘出趣味因素,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积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若该数据含有奇数个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是中位 数;
若该数据含有偶数个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你知道中间位置如何确定吗?
n为偶数时,中 间位置是第,个
n为奇数 时,中间位置是第个
为筹备班级里的水果节,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 水果作了民意调查。结果如下:
水果品种
苹果
香蕉
雪梨
西瓜
榴莲
桃子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温度(℃)
-8
-1
7
15
21
24
30
天数
3
5
5
7
6
2
2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教材143页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2、有5个整数,它们的中位数是5,唯一众数是7,则它们的和最大是______.
3、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 是()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知识,加强理解并帮助记忆.
通过例题讲解和纠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灵活应用.
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难度,使学生学会应用并得到发展.
教学反思
④562435
2、4、2、0、-5、-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 _____。
②数据4、5、___、7、8的中位数是5,众数是___。
③反映数据4、4、4、4、4、4的集中趋势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量都等于______。
④请将③中的数据改变几个,使得中位数为5,众数为4,则这组数据是____ ____ ____。(只写出一组)
众数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典型例题
1、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得分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人数
2
3
6
14
15
5
4
1
众数:、中位数:。
2、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米)
1.50
橙子
爱吃人数
2
1
8
25
10
8
8
针对以上信 息,你认为最终买什么水果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归纳: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众数有可能不唯一,注意不要遗漏.
练习:1、下列几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
①7 5 4 8 5
②8 2 4 8 9 6
③2344445
小明考了83分,他所在学习小组的平均分是78分。小明说自己的成绩在小组内是中上水平,你认为小明的说法合适吗?
目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力求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 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挖掘出趣味因素,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积 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
注意事项:本环节占用的时间不宜长,只要达到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既可
1.60
1.65
1.70
1.75
1.80
人数
2
3
2
3
4
1
众数: 、中位数:。
探究任务三:
例题: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 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和众数
教材内容
20.2.1中位数和众数
上课时间
月日第节
教具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理解并会计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差别,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中位数的作用和意义:中位数也是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它是一个位置代表值。
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
如果知道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即中等水平),那么可以推测出中上水平或者中下水平如何;在一组互不相等的数据中,小于或大于它们中位数的数据约各占一半,归纳:求中位数的一般步骤:
1、将这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探究任务二:归纳总结:将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知识的理解转化为数学技能,同时突出重点。
然后提问:经理所说的公司的平均月薪2000元是否言过其实?
平均月薪2000元能客观反映公司员工的平均收入吗?
若不能,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
中位数定义: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重点
会求一 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法学法设计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找出疑惑之处)
二、新课导学
探究任务一:通过交流达到理解的目的,同时也解决本节重点。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明所在小组9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
16、40、83、87、91、93、94、98、100。
三、总结提升
1.求中位数时必须将这组数据从大到小(或 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2.当所给数据为奇数时,中位数在数据中;当所给数据为偶数时,中位数不在所给数据中,而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
3.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
4.众数一定在所给数据中。
5.众数可能不唯一。
四、当堂检测
1、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13、14、19、x、23、27、28、31,其中位数是22,则x为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