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通用9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通用9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通用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通用9篇),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它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

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介绍几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知识。

全文共六句话,语言生动活泼,极富童趣,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良好素材。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观察、思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语文重在“读中感悟”,所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是本课的重点。

2、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观察能力较差,因此了解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与竹叶、梅花等实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由于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充分发挥“班班通”设施及教育资源的作用,采用情景教学法、诵读体验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运用质疑,自主合作探究,读中感悟,观察对比,知识的迁移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表达、观察、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说课(精选15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说课(精选15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说课(精选15篇)《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说课篇1《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教科书中第一册的一篇课文。

同时也是一首优美的儿歌。

文字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是一册教材中不多见的一篇美文。

文字不多,现将全文摘录如下:“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理解本课所学六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学会一个部首“竹”;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这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着重完成二、三两个教学要求,并且巩固所学生字。

课文的第三句是本课的重点,讲雪地里来了哪几个小画家,以及他们都画了些什么画,也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而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是为什么小鸡画的是竹叶,小狗画的是梅花,小鸭画的是枫叶,小马画的是月牙。

胡克芙、吕敬先两位先生在《小学教学简论》中说:“我们把教师的教学职能,按其本质属性理解为三件事:一是以全面发展的、科学的教育理想为方向,解放学生的自觉的能动性;二是培育学生的自觉的能动性;三是促进学生自觉地、能动地全面发展。

”从这段精辟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施教和受教的理论结合点就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张结点都应放在这个“主观能动性”上。

改变学生仅仅作为“教学过程被动体”的状况,让学生在作为受教育的客体的同时,又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增强主人意识,使教学变成师生共同的“创作”,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准则之一,即“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七单元,也就是将近学期结束时讲授。

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和提高的作用。

学生通过一学期的拼音、字、词及部分课文的学习、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又出于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且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特别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些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这一教学理论可以在这篇课文中实施,并且得到充分地体现,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说课稿(精选8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说课稿(精选8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说课稿(精选8篇)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说课稿(精选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

诗歌朗诵一遍。

这首诗歌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小动物在雪中的脚印比喻成形状优美的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勾勒出了一幅活泼、生动、优美的画面,既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适合即将到来的有关冬天的主题活动《纲要》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初步学会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3)乐于参与游戏,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其中重点是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难点是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1)了解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识别各种动物的脚印。

(2)制作电脑课件,将诗歌内容展现出动画效果。

(3)小动物和小动物的脚印的图片各半。

二、说教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更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和游戏法。

通过生动活泼的动画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地观察,并积极思维。

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各种动物的脚印,激发创编欲望。

三、说学法活动中我充分利用“电教”这一现代化手段,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老师读出文章,并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学习掌握生字词“画”、“推”、“玩具”等3.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图片,增强对于描述性细节的理解4.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绘画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二、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和理解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2.生字词学习:学生通过查字典、老师讲解等方式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3.图片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课文中的描述性细节4.绘画活动:学生参与绘画活动,自由发挥创意,提高动手和想象能力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播放熟悉的儿童歌曲,打开学生的学习状态2.准备好课件、图片、黑板笔、色笔等教学工具2. 课堂教学1.导入新课:让学生听老师朗读课文标题和开头,引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好奇心2.课文朗读: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意思和加深印象3.课文解析:让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课文中的描述性细节和常见词汇,以备后续的理解和运用4.课内活动: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描述性细节和描绘的情景,从而提高对于描述性细节的理解5.绘画活动:让学生在黑板上自由发挥创意,绘制自己喜欢的场景,从而提高自己的动手和想象能力3. 课后延伸1.复习:让学生复习本次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增强记忆和理解2.扩展:鼓励学生自己读书、画图等方式探索和学习,积极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才能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性细节和图片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2.绘画活动法:通过参与绘画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3.互动教学法: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五、教学评估1.评量方式:观察学生的听、说、读、写、绘画等能力,综合评估学生学习情况2.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朗读,对于生字词的掌握和绘画活动的完成情况等六、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导致绘画活动稍显匆忙2.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考虑将生字词的学习分散到多课时进行3.需要更好地利用图片资源,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和理解课文中的情景和细节七、教学注意事项1.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差异化适配教学策略,保证学生理解力和动手能力的平稳提高2.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表现3.耐心引导学生读书、画图等自主学习,鼓励其探索和创造。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情分析】1.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朗朗上口的韵文,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学生一般比较喜欢读。

2.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大部分都是“高频字”,例如“用、几、为”等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接触过,“认读障碍”不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防止“识字教学零起点”现象的发生,即预先假设所有学生都不认识这些字,要求所有学生统一经历教师设计的“识字步骤”。

【教学目标】1.认识“群、几、步”4个生字,认识一个新笔画“横折弯勾”,会写“用、几”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自主识记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猜谜导入2. 欣赏冬天雪景:什么季节会下雪?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冬天的美景吧(播放PPT)3.指导朗读师:孩子们,看到什么啦?谁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指导用兴奋、惊喜的语气朗读“下雪啦,下雪啦!”。

师及时评价。

4.下雪的时候你最想做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句式练习:下雪了,下雪啦!我多想去……师:是呀,在白白的雪地里我们能做很多有趣的事呢,瞧,雪地里来了一群特殊的朋友,快跟它们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一)整体感知1.提出自读要求:自己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先出示生字正音,小老师教读方式正音。

3.检查读书: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课件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图片,来了四位小画家,也叫(一群)小画家。

12(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探究新知
课文理解
通过朗读课文、分角色朗等方 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小画家的创作热情。
生字词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引 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增加词汇量。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道 理,如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等,培养环保意识。
课堂小结
回顾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 然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动物的 热爱。
重点及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中的11个生字和词语,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正确书写“了、一、用、几”4个 汉字,理解课文中描述的雪地作 画的情景。
02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特点
年龄集中在5-7岁 处于幼儿及学龄前期阶段
对绘画和色彩有浓厚兴趣,但绘画技巧和创造力有待提高
直观形象化
将抽象的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引导思维
通过板书的设计,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思考,促进思维的 发展。
主要内容
1 2
课文主题
板书展示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主题和背景 。
重点词汇
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板书出来,帮助学生记忆和 理解。
3
情境模拟
板书展示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帮 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2(雪地里教的学小设画计家)第二课时
目录
• 教材分析 • 学情分析 • 教法与学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板书设计
01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本课在全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本课是学生从学习拼 音转向识字的第一课,需要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正确认识和使 用汉字。

人教版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人教版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动物冬眠情况和其它动物脚印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这种朗朗上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愿意主动背诵;向往冬天,感受冬天的美好。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学习难点: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准备:小鸡、小鸭、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

(开火车读)二、读课题质疑,你想知道什么?(1小画家指的是谁?2小画家画了什么呢?等)三、师范读课文,生读课文,标出几句话。

四、学习第一句,看雪景,指导个性化朗读。

五、学习第二句,理解“一群”。

1小画家都有谁?(贴出小动物图片)2指导练习说话,()、()()和()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六、学习第三句。

1读书画出写小画家画什么的句子。

指名读。

2贴出竹叶、枫叶、梅花、月牙的图片。

指名边摆边说。

3打乱顺序连线。

4看课件,演示小画家是怎么画画的,并练习用——像——说话。

并指导配手势读一读。

5指导把第三句话读一读。

6拓展: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小画家,它的脚印像什么,模仿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画————————画————————画————————画————七、学习第四句1这些小动物真的会用笔画画吗?那它们是怎样画画的?(用脚踩出的脚印)2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雪地里小画家)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雪地里小画家)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新课学习
识字学习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6个生字,分 别是“群、竹、马、用、步、跑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一
读这些生字,并尝试组词。
课文学习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 并尝试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如果 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标记一下,
等会儿我们一起讨论。
互动讨论
同学们,你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 有没有遇到不懂的地方?让我们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 雪地里小画家)第二 课时人教(部编版)
目 录
• 教材分析 • 学情分析 • 教学内容及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0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第 二课时,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着“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 主题展开。
重点回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请同学们回家后把《雪地里的小画家 》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并请家长 签字确认。
练习书写
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练习书写本节课学 习的6个生字,每个生字写一行。
板书设计
05
主板书设计
01
中心主题
雪地里的小画家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 口头表达和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生字和 词语有一定的认知和 理解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有的学生可能比较快地掌握新知 识,有的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
习。
对于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和学 习活动,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学生能够 逐渐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及方法
03
教学内容安排

12《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2《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2《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雪地里的小画家》,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景的美丽。

2.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4.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景的美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

2.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1.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

2. 图片或实物展示雪景。

3. 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雪景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雪景的美丽。

2.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阅读课文(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描述雪地里的小画家是如何画画的。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什么喜欢画画,他画的是什么。

四、讨论与表达(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雪景和画画的经历。

2.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鼓励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雪景。

2.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们分享创作心得。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雪地里的小画家是如何画画的。

2. 教师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不要在雪地里乱扔垃圾。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雪景,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写一篇关于雪景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雪地里的小画家》,让学生感受到了雪景的美丽,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巩固识字,学会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复习词语:下雪啦睡着啦青蛙洞里2.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呀?(练习说话,复习课文内容。

)3.联系课文用“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说一句话。

(引导学生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两种说法:(1)文中的句子。

(2)小鸡在________走,留下的脚印像________。

4.背诵课文。

(1)背诵课文,填空法:(课件出示)()啦,()啦!()来了一群()。

小鸡画(),小狗画(),小鸭画(),小马画()。

不用()不用(),几步就()。

()为什么()?他在()睡着啦。

(2)看提示自己试背。

(3)不看提示背。

(指名背、齐背)二、识字1.识记生字交流。

小组学习。

个人汇报:竹(与“林”比较记忆)组词:(竹子、竹竿、竹叶)牙(熟字减偏旁)组词:(牙齿、月牙)马(旧字记新字)组词:(小马、马上)用(旧字记新字)组词:(有用、用途、用处)几(与“儿”比较记忆)组词:(几个、几次)2.同桌互相检查记字情况。

三、写字指导:“竹”“牙”“马”“用”“几”1.出示今天要写好的5个生字。

2.提出写字要求:笔顺笔画正确,位置合适,书写匀称。

3.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及笔画,同桌互相说说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

4.教师范写。

边写边说笔画名称及所占田字格的位置。

5.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5个字。

6.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7.展示较好的字。

教学板书雪地里的小画家竹牙马用几教学反思本课是一首融儿童情趣和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儿歌创设了下雪的环节,描述了生动、可爱的动物形象,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了调动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教师可运用情境创设的手法,伴随着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在初读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让学生把生字圈出来认读;再与同桌合作,互相检查读音的准确性;最后让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2雪地里的小画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2雪地里的小画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2.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3.能够用圈画的的方法提取课文信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教学难点: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

教学准备小动物图片,小动物脚印及作品图片,头饰,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跟生字宝宝进行了密切接触,也知道了动物王国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小动物们都迫不及待的要来雪地里撒欢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2.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下雪啦,看着这美丽的冰雪世界,你们想干什么呢?预设1:我想去打雪仗(老师听出你很激动)2:我想去堆雪人(我觉得你很兴奋)3:我想去滑雪(我感觉到了你的开心)你们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课文第一句话吗?教师点拨:是啊,下雪啦!不仅是你们,小动物们都开心极了,谁再来读一读!读得可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想象一下,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他们兴奋地跑向雪地,边跑边欢呼,可真开心啊!谁再来读一读。

老师也很喜欢下雪,老师来读一读。

让我们把快乐传到四面八方去,一起读。

二、设疑自探1.孩子们,读到这里,你有哪些疑问吗?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课件)预设1:他们是怎么画的?预设2:他们在雪地里画了什么?预设3:作品为什么不一样?预设4:青蛙为什么没参加?2.明确学习目标:孩子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根据老师的自探提示去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出示自探提示)3.过渡:孩子们的声音很嘹亮,圈画的也很认真,相信你们的心中也已经有了答案,现在把你们的探究成果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三、解疑合探1.教师启示:都谁来到了雪地里当“小画家”?谁来说一说?预设:小鸡、小狗、小鸭、小马(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贴图片)并再次明确答案。

部编语文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
课文12雪地里的小画家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科普儿歌,课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描绘四种小动物在雪地里的脚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动物的不同样貌。文章以设问结尾,巧妙地介绍了青蛙冬眠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2.出示课件、依次检查生字,认读词语。
3.出示词语和图片:
小鸡竹叶
小狗梅花
小鸭枫叶
小马月牙
根据这些词语,你能把课文的前四句话背一背吗?
4.指名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二、细读品悟性,背诵指导
(一)指导朗读第1、2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读第1句,体会感叹号的读法。引导学生读出喜悦、惊喜的心情。指名读。
指导朗读,评价:青蛙睡着了,咱们不要吵醒他,要轻一点。
7.青蛙其实是在冬眠呢!在冬天,一些小动物不吃不喝睡大觉,这就是冬眠。小动物之所以冬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安全地度过寒冬。
8.齐读。
三、练习背诵
1.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方法指导:根据板书内容,按照顺序。
2.播放课件,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
3.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
3.指导读法: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
(指名读、齐读、比读、表演读)
(四)指导朗读第5、6句。
1.这些小动物们的画画得这么好,让人看着真喜欢。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没有来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青蛙)
2.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齐读第5句。
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们看,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语(出示词卡【为什么】读一读)再看,这个句子的结尾是个问号,看到问号,语气要往上扬,谁能读好这个问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小文章;2.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钟阿姨背着画板到外面画画的经历,感受画家的勇气和耐心;3.引导学生体会小画家把自己内心的想象绘在画板上的乐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4.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敏感度;5.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初步训练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精读《雪地里的小画家》;2.引导学生理解“画家”的含义;3.引导学生体会小画家的勇气和耐心;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钟阿姨背着画板到外面画画的经历;2.引导学生感悟小画家把自己内心的想象绘在画板上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画家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家的理解,然后将关于画家的话题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2.阅读课文(10分钟)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关注小画家的经历、感受,扫描文中生动的语言,逐步理解作者的用词和寓意。

3.读懂课文(10分钟)请学生展示对小画家的理解,教师可以配合学生的发言,补充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4.感受小画家的勇气和耐心请学生怎么理解小画家的勇气和耐心,可以让学生形象地表演或建立角色扮演场景。

5.思考小画家绘画的意境请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中小画家绘画意境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笔描绘自己内心的美好世界,并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作品和画家,用以参考。

6.作文练习(10分钟)以小画家为主题,要求学生写出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内心中的美好世界,并通过讲述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来表达自己的勇气和耐心。

7.课后作业(5分钟)请学生在家进行再次阅读和钻研,并在下次上课时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参与讨论。

五、板书设计•《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画家的勇气和耐心•意境的表达•作文练习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以阅读为主线,以“小画家”为核心引入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效地夯实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小画家的经历和精神面貌,加深了理解,再进行小作文的阶段性训练,是对本课教学综合效果的考量。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课程背景本课程为一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第二课时,教材名为《雪地里的小画家》。

此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阅读与朗读中领悟能力和语音语调的感觉,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同时,在歌曲和绘画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冬天的美丽和积极的情绪。

教学目标1.知道和理解故事中的基本情节。

2.使用适当的语调、语速、语音语感朗读。

3.学会运用想象力填充细节,感受文字中的情感。

4.感受冬天的美丽,培养积极心态。

5.了解几种绘画材料,学会简单的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故事阅读•第二部分:词汇学习•第三部分:引导朗读•第四部分:歌曲学唱•第五部分:绘画训练故事阅读首先,呈现故事中的插图,激发学生阅读故事的欲望。

接着,教师口述或学生阅读本课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并且鼓励学生在思考与教师的交流中领悟文章中的感情,揣摩事物的内涵,让学生感知冬天的美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学习兴趣的培养。

设置专门的单词卡片,通过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拼读。

例如,可以给学生出示“小画家”两个词的卡片,让学生音节合成这两个词,并导出相关的其他单词或短语。

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生词与学生进行拼音、发音、例句、配图和个性话题等交流,让学生掌握生词的基本含义和拼音方法。

引导朗读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如分段读,大声读,滚动朗读,团队竞赛朗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区分语音语感和语速,继续阅读故事,升华真实感受,陶冶情操,增强记忆力。

歌曲学唱教师首先为学生放歌,让学生把握歌曲的整体节奏,然后进行歌曲学唱,根据歌曲的歌词和背景,理解歌词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语音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冬天的美丽,注重感情上的沟通和表达,从而引导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和学习。

绘画训练教师分别介绍了蜡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材料,然后演示基本的绘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轻松快乐的上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设计之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设计之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说课稿《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设计之二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5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本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九单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与提高的作用。

本文既是一篇课文,也是一首优美的儿歌。

文字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乐趣。

是一册教材中不可多见的美文,这篇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韵文文体情势,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事,全文共六句话,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都显露出对小动物的爱好之情。

3、教学目的:①知道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和田鸡冬眠的特性。

②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课文。

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教学重、难点:知道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田鸡为何没参加。

二、说教法: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上课后,先出示一幅“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把学生带进情境,接着把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4个动物展现在背景图上。

通过变文为图,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准确的知道。

2、出示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根据低年级的特点,用图示表示。

看图、划句子、读文、摸索问题、朗诵背诵。

3、抓住图与文的联系,知道课文重点。

在讲课时为了让学生知道课文重点,可利用反复看图的方法。

4、采取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进行朗诵指导。

第一我采取“生活体会的迁移”来指导朗诵第一句,在指导读第三句时,我采取的是“体态语言暗示”的方法来进行抑扬顿挫的训练。

另外,我还采取了“教师情感的传递”这一方法,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指导朗诵最后一句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边读边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以到达感情朗诵的成效。

5、在课中做“对号入座”的游戏,增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知道。

6、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创造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小动物们还能在什么地方画出图画呢?7、生字温习打破传统方式,不是把温习生字词和讲授课文割裂开来,而是让学生在知道课文的进程中,随机地自然地指导他们温习巩固。

12《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2《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2《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雪地里的小画家》,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对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1. 对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准备:1. 故事《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课件或图片。

2. 教学录音机或故事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是否喜欢下雪,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下雪的喜爱。

2.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二、阅读故事(10分钟)1.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认真聆听。

2. 教师引导学生跟读故事,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分析故事(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让学生描述每个角色的特点和性格。

2.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故事情节,让学生讲述故事中的转折点和高潮部分。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友谊的理解。

四、表达与交流(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看法和经历。

2.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发言,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珍视。

3.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友谊的重要性和如何关心他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美和友谊的重要性。

2. 教师与学生一起反思自己在友谊中的表现,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关心他人。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家人了解故事中的友谊和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最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群、竹、牙、用、几、步、为、参、加、洞、着”11个生字。

2.会写“竹、牙、马、用、几”5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课文的情况二自己再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三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竹:zhú,翘舌音,不要读成zú。

为:多音字,在本课中读wèi,不要读成wéi。

参:读cān,不读chān。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五全班交流学习方法1.利用熟字。

群:君+羊用:月+丨2.记笔顺、笔画。

竹:(6笔)牙:(4笔)几:丿几(2笔)步:(7笔)参:(8笔)着:(11笔)六指导书写竹:左窄右宽,左面的竖不要加上钩;右边部分的起笔要比左边高。

牙:第二笔是竖折,竖折中的横写在横中线上。

马:注意和“鸟”的区别。

第二笔为竖折折钩,它的第一折要压在横中线上。

最后一笔横写得稍微长一些。

用:横折钩要写得宽大,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几:第二笔的名称是横折弯钩。

横不要写得太宽,撇与竖的距离小一点儿才好看。

教学反思1.对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处理要足够重视。

在教生字时,要强调“啦”的轻声问题,指明“为”是个多音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并且要具体到横中线、竖中线的指导。

2.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合理,方法得当,鼓励为主。

评价学生时不能过于笼统,只是泛泛地说“好”“真棒”,而不指出好在哪里、棒在哪里,这样别的同学就不知道向这位同学学习什么。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来互相评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突出了合作学习。

教学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说课设计《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教科书中第一册的一篇课文。

同时也是一首优美的儿歌。

文字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是一册教材中不多见的一篇美文。

文字不多,现将全文摘录如下:“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理解本课所学六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学会一个部首“竹”;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这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着重完成二、三两个教学要求,并且巩固所学生字。

课文的第三句是本课的重点,讲雪地里来了哪几个小画家,以及他们都画了些什么画,也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而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是为什么小鸡画的是竹叶,小狗画的是梅花,小鸭画的是枫叶,小马画的是月牙。

胡克芙、吕敬先两位先生在《小学教学简论》中说:“我们把教师的教学职能,按其本质属性理解为三件事:一是以全面发展的、科学的教育理想为方向,解放学生的自觉的能动性;二是培育学生的自觉的能动性;三是促进学生自觉地、能动地全面发展。

”从这段精辟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施教和受教的理论结合点就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张结点都应放在这个“主观能动性”上。

改变学生仅仅作为“教学过程被动体”的状况,让学生在作为受教育的客体的同时,又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增强主人意识,使教学变成师生共同的“创作”,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准则之一,即“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七单元,也就是将近学期结束时讲授。

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和提高的作用。

学生通过一学期的拼音、字、词及部分课文的学习、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又出于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且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特别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些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这一教学理论可以在这篇课文中实施,并且得到充分地体现,取得较好的效果。

于是,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我以这一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每一个层次都注意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前准备四张小卡片,卡片上画着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

另外再准备一幅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挂图。

教学时第一步是导入新课。

师问:“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见到了哪些景色?”这里让学生充分表达大脑中所储存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雪景。

既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同时又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着追问:“下雪时,你们高兴吗?为什么?”这一问题的出现,课堂气氛一下子将被激活起来,学生的思绪立刻被拉到雪地里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那热闹非凡的世界里。

接着指导朗读课文第一句。

师说:“小朋友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打开门一看,外面下了好大的雪,这时你一定会高兴地叫起来喊爸爸妈妈来看,你会怎么喊呀?”待学生模拟喊话后,出示课文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齐读。

然后过渡到讲解课文第三句,也就是最主要的一部分。

首先出示挂图说:“不仅仅我们小朋友喜欢下雪,你看,雪地里来了一群小动物,它们也喜欢下雪,它们是谁呀?你会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出示句式:①雪地里有()()()和()。

②()()()和()来到雪地里。

学生观察图用给定的句式说话。

说完之后,教师范读课文第三句,让学生思考这些小动物到雪地里来干什么。

接着出示课文第三句让学生自由读这一旬。

师提问:“小动物们画了什么呀?”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

”在板书时复习巩固生字词。

教师写“画”字时让学生说笔画笔顺,板书“竹叶”时,复习“叶”这个字的结构和读音。

还有“小马画月牙”没有板书,这个留给学生在黑板上完成,让学生自己把板书补完。

然后指导朗读这一句。

这一句是个排比句,读排比句要指导学生读得抑扬顿挫,但“抑扬顿挫”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我准备通过手腕的抬、压进行暗示,以帮助学生提高感情朗读的水平。

指导了朗读,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四张画有竹叶、枫叶、梅花、月牙的卡片。

让学生把这些图片贴在相应的板书下,当学生把图片贴准确了,则重难点已解决了一半了。

接着很自然地过渡到了课文第四句的讲解,教师可以问:“小朋友,平时我们画画是用什么工具的呀?”学生会回答:“颜料和笔”,这时又可以巩固复习“笔”这个生字的字形。

接着再问:“可是小动物们有没有用这些作画的工具呢?”同时出示课文第四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问学生:“从这句话中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来作画的?”然后指导朗读。

教师可以充满感情地说:“小动物们可真有本领,它们靠自己的小脚就能作画,多神气呀!读这一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呀?”通过这样的提示和感染,学生一定能够用骄傲的语气充满激情地读好这句话。

接着教师语气一转故作神秘地说:“老师有一个想法,我想请小鸡、小鸭、小马和小狗都来画竹叶,你们说行吗?为什么呀?”让学生讨论讨论。

学生会说:“小动物的脚印有不同的特点。

”那就顺水推舟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指着黑板上的图说:“()的脚印像()。

”学生讲完后,教师作一个小结:“老师明白了,小动物们的脚印不一样,所以它们用小脚画出来的画就不可能一样啦!”至此,本课的难点已经解决。

由于教师采取了“难点易讲”的方法,学生理解起来当然也就容易多了,而且会深刻一些。

因为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为了能够突出重难点的讲解,采取了“变序”的教学法。

先拎出了课文的重点部分直接切入,所以故意遗漏了课文的第二句“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也是一个点题之句。

接下来就讲解这一句。

我是这样设计的。

先讲什么是画家;再讲什么是小画家;最后问:“它们是在哪里作画的呀?”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称小动物们为“雪地里的小画家”。

讲到这儿,课文第一部分的教学已经完成。

由于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缺乏持久性,所以在这儿可以安排一个课中操。

在学生蹦蹦跳跳做完课中操后,引出课文的第二部分。

教师说:“小动物们把画画好后在欣赏自己的作品呢!它们说着笑着,忽然发现少了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是谁呀?”出示句子“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然后指导问句的朗读。

接着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说说青蛙在干什么。

学生会回答“青蛙在睡觉”。

这时师故意问:“它是不是在偷懒,睡懒觉故意不来呀?”这个问题让部分知识面较广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来介绍有关“冬眠”的知识。

既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同时对其他不了解这一知识的孩子又是一个促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待学生答出后,教师板书“青蛙冬眠”。

接着出示课文最后一句,指导朗读。

“青蛙睡得真香呀!小朋友我们一起轻轻读课文最后一句,可别把青蛙吵醒啦!”在读“它在洞里睡着啦!”可让学生做一个睡觉的动作,激发他们把内心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学生一定会朗读得极富情趣,非常可爱。

讲到这里可以进行课堂延伸,让学生了解一下其它冬眠的动物。

最后总结课文。

说到这里,不难发现,《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的教学特色不仅仅是以学生主体性原则为教学思想,同时还是以朗读中理解主线进行讲解的。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而低年级语文教学则以朗读为主。

朗读的最高境界即为感情朗读。

感情朗读是以理解课文为基础进行的,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感情朗读又反作用于课文的理解,当学生能够把本来毫无生气的文字符号通过朗读折射出一定的情感光芒,则说明已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感情朗读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应当从低年级孩子抓起。

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故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就比较差,所以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困难较大。

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中的指导朗读则显得比较自然有些特色。

我采用了一些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方法进行指导。

一、生活经验的迁移。

就是把学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迁移到我们所要指导的文本上来。

我在指导课文第一句的朗读时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课文的第一句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下雪啦,下雪啦!”。

读这个句子应该前一个短句语音稍低,后一个则高一些,方能表现激动喜悦之情。

句子未出示时,我就先问:“小朋友,当你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打开门一看,发现昨夜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是不是开心得想立刻喊爸爸妈妈来看呀?能喊给大家听听吗?”学生在模拟喊话时,正是前一个“下雪啦”音稍低,而后一个则提高了音量。

这时,再出示文中句子让学生朗读,不提一字学生自己就已经把生活的经验迁移至此,一定会读得很出色。

二、体态语言的暗示。

在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可以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生动地表情达意,而学生在接受信息时更为明晰、清楚。

作为一种教学语言,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之一即为暗示作用。

这主要是通过眼神和幅度不大的手势来表达的。

对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的指导较为适用。

我在教这篇课文的第三句(排比句)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此外,我还采用了“教师情感的传递”这一方法,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在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让他们边读边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以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复习巩固字词也突破了传统的方式。

不是把复习生字词和讲解课文内容割裂出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随机地自然地指导他们复习巩固。

此外,这一课的板书设计也有特点。

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

具体的板书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