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
谈问题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谈问题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性格、态度、价值观乃至未来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教育缺失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各异,但都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产生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方面展开讨论。
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有哪些呢?1. 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在当今社会,很多父母都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孩子的照顾和陪伴不足。
孩子们长时间处于无人看管状态,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容易感到孤独和不安,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 缺乏家庭教育家长们有时候忽略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他们往往只把教育和培养的任务交给学校,或者认为教育只是靠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
这使得孩子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3. 缺乏家庭温情和情感关怀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往往缺乏对孩子的情感关怀和家庭温情,他们对孩子的态度严厉、冷漠,缺乏关爱和理解。
这种缺失导致了孩子心理上的压抑和自卑感。
4. 缺乏沟通和交流一些家庭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或者对孩子过分的要求,导致他们缺乏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这让孩子感到孤独和失落,也无法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关心。
以上所述,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1. 社会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加班加点,导致他们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社会的压力让父母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
2. 信息爆炸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复杂。
父母们往往被繁琐的信息和工作所困扰,无法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成长。
这导致了孩子缺乏父母的关注和教育。
3. 价值观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一些家长已经忽略了对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
谈问题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谈问题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家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很多家长都在思考如何解决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那么,问题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上。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尊师重道、严师厉道的教育观念逐渐淡出,而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过分“娇惯”和“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长们往往会因为过分疼爱孩子而容忍孩子的错误行为,导致孩子缺乏约束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和细心,导致孩子们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和关心,甚至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
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不当,成为了导致孩子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还表现在家庭教育环境的不良氛围上。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很多家庭中的教育环境也变得缺乏温馨和和谐。
家长们往往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导致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与此一些家庭中的教育氛围也变得压抑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的家庭中存在家长的争吵和矛盾,有的家庭中缺乏对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孩子的问题产生。
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还表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性格和兴趣的不尊重上。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往往会因为自身的期望和偏见而对孩子的性格和兴趣表现出不尊重。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成绩好才叫做优秀,导致孩子缺乏自尊和自信心;有的家长认为只有走医、工、农等传统行业才算有出息,导致孩子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
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孩子的问题产生。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性格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家庭中得到关爱和尊重。
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还表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沟通和陪伴上。
中国教育现存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国教育之现状一、教育现状大家对教育不满,主要体现在哪里?无非是孩子们出了问题,即现在的学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或者轻生;只知道做题,创造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太自私,团结协作能力不足,等等。
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问题。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目前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
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
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
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
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
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
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那么,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遗忘,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等等,最终会沉淀下来,而在这些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制度与理念是完美的,美国也同样。
大家觉得,中国教育目前问题很多,政府、社会舆论都在反省、检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中国专家动辄讲美国教育如何如何好。
的确,美国的教育在理念上、方法上,都有其先进的东西,有值得汲取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中国家长应当首先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
家庭教育真正的缺失在哪里
家庭教育真正的缺失在哪里家庭教育真正的缺失在哪里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真正的缺失在哪里,希望有所帮助!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
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缺乏情感的基础,缺乏情感的支撑,母亲的这种理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很可怕的。
父亲和教育是有距离的,有距离不可怕,但父亲要表明在家庭教育这个空间里的位置,要表达清楚在家里对孩子的精神导向是什么。
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
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
现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
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
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
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
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保证母亲情绪的平和,这是你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正确解读父母两个字的意义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就是风度。
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
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母亲的“母”包含什么样的生命意义?这是我们生命角色里面必须解读的内涵。
第一个字是“虚”。
中国教育现存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国教育之现状一、教育现状大家对教育不满,主要体现在哪里无非是孩子们出了问题,即现在的学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或者轻生;只知道做题,创造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太自私,团结协作能力不足,等等;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目前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那么,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遗忘,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等等,最终会沉淀下来,而在这些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制度与理念是完美的,美国也同样;大家觉得,中国教育目前问题很多,政府、社会舆论都在反省、检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中国专家动辄讲美国教育如何如何好;的确,美国的教育在理念上、方法上,都有其先进的东西,有值得汲取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中国家长应当首先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从世界角度来说,对于培养一个优秀的人,理念、做法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比如付出,比如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待人友善、懂得感恩等等;因此,我们不需要动辄讲美国,而是应当先把本民族优秀的教育观念继承下来,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发扬光大;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中国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二七种情况,造成家长对家庭教育不上心1、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教育不教育关系不大;2、认为自己忙,身心憔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心力不足;3、认为家庭教育是空洞理论,是听起来好听,用起来不管用;4、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之流,顺其自然,过问不多;5、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学习的教育就是做作业,上补习班;6、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上各种辅导班,音乐、美术、弹钢琴等;7、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提要求,至于怎么学习,不知道,也不愿意探究;其实,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生活,会相处,善于相处的意识,并乐于去实践和探究;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好,才能“枝粗叶肥”,这恰是“庄稼养根,育人养心”啊处于今天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家长不学习,很难教育好孩子;因为身处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多人心浮气躁,跟着社会思潮走,被大众化思潮裹挟,缺乏理性思考,和长远的眼光;那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家长呢请你对照以下层次,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家长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看到这些,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该学习了,该提高自己了三、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朋友和心理医生面对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心理需要和困惑,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办呢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家庭教育的技巧,既做孩子的朋友,又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拨开心灵的迷雾;1.家长首先必须了解孩子,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了解,就必须善于聆听他们的心声,善于和他们沟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讲出内心的喜怒哀乐,耐心地听取他们对周围事物或发生的事件的评判;在他们讲述的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去打断,不要急于批评或评价;当他们讲完后,你再用十分简练的语言对他的话做一个概述,帮他理清思路;这是他不但获得了尊重,也有利于他们搞清自己的思路,在互相理解与交流中增强家长的尊重与信任;在人际沟通基础上,家长还应培养孩子学会自己与自己沟通,心理学上称为内在性的沟通,即鼓励孩子时常和自己对话脑海中的对话,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角色,以另一种角度来看自己,激励自己;从目前的家庭情况看,不少家长还不善于亲子间的沟通,现在孩子不喜欢家长唠叨,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出于好意,不断重复简单的语言,老一套的问话,比如作业做了没有,考试成绩怎样等等,从小学到高中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为这样才算尽到家长的责任,其实往往事与愿违,这种单调的刺激、说教的方法,使孩子易于造成厌烦和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在表现形式上往往可能呈现对抗性质;家长要了解孩子,指导帮助孩子,首先要认真学习家教知识提高家教艺术;对孩子说话,要理智思考不要责怪埋怨;叮嘱虽然重要,但要讲到点子上;要放心孩子,放心让孩子去做,做错了,吸取教训,无非花点“学费”;该管的要提出具体思路和要求,做后检查,肯定成绩,纠正不足;2.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也是帮助孩子消除困惑的方法之一;现代的孩子过多的享用和获取,他们只能接受爱,父母的一句稍重的言辞,就感到受不了,就生闷气,就发脾气,于是家长就不敢再流露自己的不满情绪;其实这样并不能培养出成功的人才;成功人才的心理基础可以用公式表述如下:成功人才=认知能力×情绪能力×行为能力;这其中情绪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孩子只能听赞扬的话,只能捧着、抱着,那是很难成功的;大家要知道爱迪生的成功与他妈妈南希的教育分不开;但南希并不是只给他关照,给他爱,她也有生气的时候;爱迪生从小思维就极其活跃,他想到如何能飞上天空,看到气球也能上天,就弄来了解能产生气体的药粉,和小朋友米杰利偷偷做“实验”;结果,米杰利吃了药粉不久,肚子就痛得要命,幸而抢救得快才免于一死;这件事使南希十分生气;正是她的生气,使爱迪生懂得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在表达情感时,要对孩子多鼓励,而不要替代;常常听到家长痛苦地说:孩子现在已经读高中了,过去他不会的功课,我还能教教他,现在这么多课,我再行也不能全包了啊请家教也请不起那么多呀于是,家长在学习这方面不能帮忙了,就在其他方面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去、去、去、去做你的功课,这些事不要你做;”这是高中生家长常说的一句话,似乎这就是“爱”;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压抑孩子的发展,只会使孩子感到人生的枯燥、乏味,使他们失去行为的动力,成天处于一种消沉、烦闷之中;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应该也是个会生活的人,如果他只能读书,不会生活,他又如何立足于社会呢3.在做孩子朋友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你还是孩子的父母,是他们生活、学习的榜样;这个界限千万不可模糊美国一个青年期研究会的会长约翰.柯尔曼博士认为,孩子有很多行为都是与成人的行为变化有关;他说,成人对自己的习惯、情感和忧虑表现的日益开放,孩子常常效仿大人,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孩子为什么产生不良行为;要做孩子的老师和心理医生,家长要重视自身榜样的作用,要自律;我们常常看到有的父母要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从不学习,甚至到要晋升考试时,还作弊;父母要孩子诚实,自己却经常撒谎;父母要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不讲卫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经常发现孩子的困惑很多来自家长的行为,他们会十分困惑地问:为什么大人那么“假”为了减少孩子的这类困惑,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4.要帮助孩子学会交往;心理学对交往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相互作用分析的理论,称作PAC 分析理论;它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以训斥人的、权威的口气和行为与人交往;他们说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成人状态表现了客观的理智,这种人的行为表现是待人接物冷静,深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说起话来只是:“我个人想法是……”“儿童”状态像孩子似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这种人说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而和孩子交往的理想状态是“成人刺激”和“成人反应”;这就是说我们与孩子对话时应该冷静点,都应该尽可能理智些,应该相互尊重,这样对话才能进行下去;5.要教会孩子欣赏自己,悦纳自己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我们常常发现,同一群人欣赏一副画,有的人赞不绝口,有的人却认为一钱不值;其原因只是人的看法、想法不同而已,这副画并没改变;我们人更是如此,同一个人,有的人会说你好,有人也会说你不好,如因别人一句褒贬之词,就把自己搞的情绪振荡不已,那么,你就会被情绪所驱使,就会陷入“情感的旋涡”;我们要做情感的主人;要以我们的榜样和对孩子的真切鼓舞,帮助他们在情绪上逐渐学会独立,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悠悠自得品味人生,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不足有信心赶上,对自己的优势要敢于展现;要相信自己一定是个有价值的人,是个成功的人;6.要帮助孩子学会宣泄当孩子有了不良情绪时,应该帮助他学会宣泄,或是让他到操场去跑一跑,或是放声唱一唱,或者与他信任的人谈一谈,这一切都必须让孩子明确宣泄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合适的人选;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这个时代比他们的先辈生活的时代有更多的机遇,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安定富足的生活;可是,这个时代又对他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他们不仅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挑战,而且面临着自我心理能力的挑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要经的起竞争和挫折的考验;然而,许多孩子却常常为一点小事而情绪低落,他们可以为自己的长相、为自己的成绩、为自己的失败、为自己……而苦恼,以至不能接受自己;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心中有一块迷雾,因为他们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引言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孩子未来发展、性格塑造以及价值观形成都有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家庭结构的多元化,我们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探讨当前存在于家庭教育领域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二、缺乏沟通与交流1.亲子间沟通频率低下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很多父母为了应对工作压力或者其他事务忽略了与孩子有效沟通交流的机会。
他们常常以物质上满足代替情感上陪伴。
2.缺少心理倾听与支持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外部表现,而没有真正倾听并试图理解他们内心世界中所经历和感受到那些事情。
三、缺乏时间投入1.忽视陪伴搁置优先权现代生活节奏繁忙,很多父母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和社交活动中,而忽视了与孩子共度时光的机会。
这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
2.没有足够的亲身示范很多父母只注重传授口头知识,而对于如何实践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缺乏示范。
他们未能在孩子面前展现良好的行为模范,使得孩子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影响。
四、过分保护与溺爱1.偏心偏宠问题有些家长对独苗情结过于追求,在经济物质上给予孩子一切需要满足,但却无法适当制约他们要求。
这让独生子女没能学会妥协、接纳失败以及处理人际关系。
2.剥夺自主发展机会部分家长出于担忧或其他原因,对某些活动进行限制或禁止。
虽然保证了安全性,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
五、价值观教育不完善1.消极怀旧教育部分家长过于重视传统文化,但忽略了现代社会所需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他们过多强调从旧有经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片面追求功利成绩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只关注分数和竞争,而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价值观以及品格素质。
六、改进与解决之策1.加强亲子沟通培训学校可以提供相关课程,帮助父母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倾听能力,并提供建议来增进与孩子更深层次交流。
2.鼓励家庭时间投入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或政策,以减少家庭工作时间并鼓励父母与孩子共度时光。
当前的家庭教育缺失了什么
当前的家庭教育缺失了什么当前的家庭教育缺失了什么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当前的家庭教育缺失了什么,希望有所帮助!一、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由于线上学习的需要,更多的孩子接触到了网络。
然而,孩子的自制力不强,家长的疏忽或者监管失位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
有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更让人惋惜的是,有的孩子拿着父母的手机,一不小心就下载了不正规游戏,一晚上就被恶意消费几千甚至上万元。
这个假期,就在身边发生的,我知道的就有三起。
事情发生了,我们当然要去反思它。
线上学习是当前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我们不能拒绝它。
更何况,大部分家庭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
所以,我个人觉得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类似的事故发生。
如果家长稍微注意一下,传授一些孩子网络财产与网络支付的相关常识;亦或者开启儿童模式再把手机给小孩学习,并监管到位,我相信会大大减少类似的事情发生。
其实,网络安全除了财产安全,还有很多跟孩子的网络活动息息相关。
例如,网络人身安全,教育孩子不要网恋,不要随意发照片、地址等敏感信息给网友;不要浏览不健康不安全的网页和内容;不要觉得网上是法外之地,每个人的言语行径都不要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双底线。
二、树立正确生命观的缺失无论父母,还是学校都会从小教育孩子哪些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小孩子也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知道了基本的安全观。
但真正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需要特定的契机,而大部分父母却因为各种原因错失了这个机会。
除了小时候不记事,我依然记得我第一次遇到至亲离世时自己的表现。
内心的恐惧、害怕、寝食难安一直持续了三天才好一些,甚至做出偷偷喝了一瓶啤酒这种偏激的行为来麻醉自己。
而那几天我想的最多就是,人为什么会死?我会不会死?人死了会去哪里?如果人都会死,这辈子怎么过?而我的父母因为忙于料理至亲的后事,根本就没空理会我。
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孩子成长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却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体现在父母对孩子关注不足上。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父母忙于工作,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和陪伴,导致孩子在情感上缺乏安全感,难以建立稳定的情感依赖。
这种情感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其次,家庭教育的缺失还表现在教育方式上。
一些父母可能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过于溺爱或严厉,这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溺爱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缺乏责任感的性格特点;而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则可能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性。
此外,家庭教育的缺失还可能体现在对孩子价值观的引导上。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接触到的信息远比父母所能控制的要多,如果父母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孩子可能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世界观。
面对家庭教育的缺失,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
首先,父母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其次,父母需要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既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也要在关键时刻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此外,父母还应该与孩子一起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孩子分辨是非,形成健康的世界观。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只有当家庭教育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正确的实施,孩子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公民。
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缺乏时间和关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父母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尤其是在工作繁忙的家庭中。
另外,由于职业压力和其他事务的困扰,很多父母也缺乏关注孩子成长的重视。
这导致了他们无法及时了解孩子的需要、兴趣和问题,影响了有效的家庭教育。
二、过度依赖互联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交给电子设备进行娱乐和学习。
虽然互联网可以提供丰富多样、方便快捷的知识资源,但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却让孩子失去了与现实社会互动、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的机会。
此外,互联网上也存在着大量不健康、不适合儿童接触的内容,容易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三、权威性教育观念不足有些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观念,往往以权威主义的方式对待孩子。
他们过度强调自己的意志和权威,缺乏对孩子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理解。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发展的机会,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四、过度重视学业成绩在当今社会,许多父母过分强调学业成绩,在追求升学和职业竞争力的同时忽略了孩子全面发展的需求。
家长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压力,常常鼓励他们花大量时间在功课上,而忽视了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社交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其他方面的需求。
这种单一化教育容易造成孩子丧失个性和创造力。
五、缺乏规范引导与约束由于亲情关系和对孩子过分溺爱,很多家长对于纪律要求持较宽松态度。
他们缺少明确而坚定的规范引导与约束,容易放任孩子无秩序地生活、学习和娱乐。
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使孩子失去对规则和责任的认识,养成不良的习惯和行为。
六、缺少沟通交流有效的亲子沟通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忙碌工作、争吵冲突等,很多家庭缺少了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父母对孩子缺乏真正关心和倾听,无法有效传递信息、解答问题或提供指导。
这限制了彼此间建立深入联系和理解的机会。
七、缺乏性别平等教育在一些家庭中,仍存在着对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传统观念。
中国的家庭教育究竟缺失了什么?
中国的家庭教育究竟缺失了什么?1、是人格养成这个家庭教育的核心在功利面前被逐渐淡化。
尽管学历和名校有时被看得特别重要,但关键时刻人们还是把好的人品作为首要指标。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好人。
2、其实,性格决定命运。
社会各行各业能够有点成就的人,归根结底不是靠自身有限的知识和高学历,而是靠他们的综合素质或人格特征,即勇气、意志力、坚持、兴趣爱好等。
3、再次,情商大于智商。
20世纪初,美国持续调查跟踪过100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学生,50年以后,其中出现了七八十位成功人士,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具有比较好的综合素质,他们妥善的为人处世方式、广泛的兴趣爱好、幽默的性格等因素共同支持他们达到了成功的高度。
4、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帮助孩子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
评价一个人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第一要看他青少年时间是否与书为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果能与书为友,就可以保证他不学坏。
第二要看他在高中阶段能否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
若形成,就奠定了他自我发展的基础。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他们对家长的言行举止、处世方式印象非常深刻。
其中父亲对男孩的影响特别重要,会塑造和改变男孩今后的形象和生活方式。
此外,女孩形成自己的性别认知,以及对异性的基本判断能力也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总之,孩子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主要靠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对毕业班提供的是一般的关注,不可能像家长那样一对一地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
发达国家的学校,特别注重为一对一的家庭教育留出足够的时间。
关于幸福,周国平有一个观点:8小时内找到一件自己喜欢且能够干好的事,8小时外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并跟他在一起,这就是全面幸福的人生。
1、是人格养成这个家庭教育的核心在功利面前被逐渐淡化。
尽管学历和名校有时被看得特别重要,但关键时刻人们还是把好的人品作为首要指标。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好人。
2、其实,性格决定命运。
社会各行各业能够有点成就的人,归根结底不是靠自身有限的知识和高学历,而是靠他们的综合素质或人格特征,即勇气、意志力、坚持、兴趣爱好等。
中国家庭教育问题浅析
中国家庭教育问题浅析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当代社会中,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对于社会稳定和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浅析,探讨其中存在的挑战和解决之道。
一、家庭教育问题的存在在中国社会,家庭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观念不足:一些家长对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全面需求。
家长在子女教育上过于重视功利性和结果导向,忽略了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品质等方面。
2. 教养方式不当:一些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采取了严厉甚至暴力的方式,导致孩子心理扭曲、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一些家长对孩子放任自由,缺乏教育引导,导致孩子缺乏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3. 沟通不畅: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家庭教育的传达难以进行,孩子们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也无法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
4. 个性发展受限: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苛刻,不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导致孩子心灵受到抑制,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以上问题反映了当前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之道1. 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意识到教育是孩子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业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情感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家长还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亲情体验,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的成长。
2. 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家长应当学会科学的教养方式,坚持爱与严的结合,不以权威和暴力来压制孩子,而是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给予适度的自由,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3. 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倾听孩子的诉求,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家长也应该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新时代家庭教育缺失什么
新时代家庭教育缺失什么
1、您认为目前我市的家庭教育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缺失?表
现在哪些方面?
答:缺失:留守儿童多、家长素质较差、学习环境较差、家长对小孩过分溺爱、家长对学生学习不够重视、不重视家
校沟通等。
表现在:一、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
二、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
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
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三、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
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2、造成这些缺失的社会、家庭原因?
答:社会原因:政府对教育关注力度尚不够,外界诱惑较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等。
家庭原因: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隔代教育困难,家庭不和谐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影响等。
3、正确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怎样的?父母应该如何做好家庭
教育这门课?
答:教育理念:政府重视、家校沟通、正确引导。
如何做:
①家长重新进课堂,让家长将目光从聚焦分数到关心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共同提高全市家长素质,改善素质教育推行的生态环境。
②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让孩子学会怎样做人。
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有哪些
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有哪些
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有哪些
现在有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感慨,有很多学生除了学习成绩比较不错之外,其他各方面能力都不是特别突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缺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
一、人格平等的缺失
很多父母常常忽略了自己教育的职责,而关注的是学校教育,不知道自己才是真正教育的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很多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望于孩子来完成。
父母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止孩子潜能的释放。
二、共同学习的缺失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优秀的孩子成长为优秀的人才,总能找到他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
好的家庭往往是和孩子一起朝好的方面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有读书学习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互影响。
父母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会使孩子受到深刻的影响,从而会不自觉地爱上学习。
三、品德教育的缺失
一个人要想被生活成就,只有不断地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成为生活的主人。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很多父母过多地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无理的要求和愿望都可以满足。
品德教育却从不关心,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中国家庭教育欠缺的十个方面
中国家庭教育欠缺的十个方面
中国家庭教育欠缺的十个方面
中国的家庭教育的欠缺与败笔,集中体现在10个方面:
第一: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二: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第三: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
第四: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演变为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第五:教育方向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第六:家庭观念淡漠,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七:未来定位模糊,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教育沦陷,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级空白。
第九:生活训练短缺,以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来掩盖教育观念的不足。
第十:性教育近乎空白,以至于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我国家庭教育伦理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家庭教育伦理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我国家庭教育伦理缺失的现状(一)家庭教育理念的伦理缺失1.重智力开发,轻品德优化对孩子来说,良好的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关系着其今后成才成人,关系着其今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目前,虽然素质教育受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同,但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仍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中。
大多数家长仍然只关心和重视孩子的成绩、分数等,忽视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的发展。
许多家长从考试成绩来评价孩子的好坏,分数高就是好孩子,分数低就是坏孩子。
殊不知,青少年的身心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极个别的孩子因无法为压力找到解压办法而采取极端的方式求得解脱。
17 岁的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徐力从小到大基本上是靠母亲一个人的照顾。
吴凤仙工资不高,有时还要靠帮别人做活来赚点钱供徐立读书。
徐力考进了学校的重点班之后,徐力妈妈要求他以后的成绩都要排在班级前10名。
徐力觉得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认为母亲提出的目标难以实现,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委屈和压力。
2006年1月17 日中午,徐力在家吃过午饭后,因对母亲管束的不满,便拿了一把铁榔头将母亲杀害。
可见,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但压力过大,就会适得其反。
大多数家长对传播知识,开发智力抓得很紧,将智力视为教育的全部内容,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品德教育却很少注意,忽略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2001 年江苏某市一个持刀伤人的高一学生在被采访时说道:“只要学习好,我犯了什么错都不是错,父母都不会责怪我。
”2.重物质投资,轻心理素质的培养过分重视对孩子的物质投资而忽略对孩子心灵的关爱已成为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我国的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在物质方面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即使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家长也千方百计为子女提供比较优裕的生活条件。
至于心理和精神层面,大多数的父母则缺乏对子女必要的呵护和关爱,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健康的关心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
中国家庭教育问题浅析
中国家庭教育问题浅析中国家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家庭教育指导。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孩子的教育。
他们可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知识,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由于父母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同,也容易在教育孩子时出现分歧,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缺乏针对性和计划性,常常是一种零散的方式,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父母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培养孩子的品德、情感、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导致孩子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
家庭教育缺乏启发和关爱。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过于严厉和专制,缺乏尊重和理解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他们只注重结果和表面功夫,忽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过度的控制和压力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四,家庭教育缺乏与社会教育的衔接。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相互关联的,但在实践中常常存在断层。
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校教育,忽视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在学校外的社会环境中也需要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关注,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培训等方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学校也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学校等途径,提供家长教育的平台,使家长能够学习和交流教育的经验和方法。
培养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教育书籍、参加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他们可以制定教育计划,注重培养孩子的多方面能力,使孩子能够全面发展。
注重启发和关爱。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在生活中多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
加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在学校之外的社会活动,引导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自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和爱的焦点,围绕孩子而开展的家庭教育更多呈现出功利化和实用化的倾向:满足孩子的物质性需要和关注片面的学习成绩,却缺失了孩子成长和今后幸福生活所需要的真正东西。
关键词中国家庭教育缺失责任个性自由发展On the Lack of Performance by the China Family Educa-tion//Huang HaichangAbstract Since China adopted the one-child family planning policy,the child became the center of the family and the love of the focus around the child and family education undertaken more showing a tendency of utilitarian and practical:to meet the child's needs and concerns of materiality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the one-sided,but intentionally missing chil-dren grow up and happy life in the future need the real thing.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missing;responsibility; fre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Author's address Chengdu Sichuan Health School,610091, Chengdu,Sichuan,China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的家庭出现了四二一结构的现象,即四个老年人、两个中年人和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
这样孩子就处于家庭的中心。
我们都知道一个事实,一对男女通过婚姻的法律形式结婚,因而夫妻双方才是婚姻的中心,才是家庭的中心。
但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的事实,夫妻之间的中心位置不自觉地让给了孩子。
孩子就这样不经意地成为了家庭的重心和爱的焦点,孩子就不自觉地陷入了被爱的漩涡中。
从大人的角度看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但从孩子的角度看也许有无法承受的感觉。
大人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给予孩子好的东西,如何更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特别是物质性要求,却没有考虑给予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呈现出功利化和实用化的倾向,结果在家庭教育中造成了对孩子成长和今后幸福所需要的真正东西的有意缺失。
1缺失责任培养的意识据报道,法国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在吃饭时把盛菜的盘子搬离饭桌,结果家中所养的狗(狗以为是担给自己吃的)跳起来把盘子撞翻而掉在地板上,盘子破碎了。
这个小男孩的母亲问小孩子,这个盘子是谁打碎的。
小男孩说是狗打碎的,小男孩始终不承认是自己打碎的。
后来这个母亲把小男孩关在厕所里面两个小时。
小男孩出来后还是不承认自己有什么过错。
他的母亲就说为什么饭桌上的盘子没有掉在地板上破碎呢?若你不把盘子搬离饭桌,狗怎么可能打翻你手中的盘子呢小男孩在母亲的教育和说理的情况下终于承认自己打碎了这个盘子。
他的母亲说,既然你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这个盘子,那么自己就要赔偿这个盘子,结果小男孩在自己的零花钱中扣去5法郎。
虽然这个报道不一定完全真实,但从中可以看出法国这个母亲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责任的教育,即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在做这件事之前要知道这样做的结果,不要在事情发生后来逃避自己的责任、想方设法地来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要勇敢地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让人信任的人,一个让人放心的人。
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父母或孩子的长辈会说没有什么关系,还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话来告知小男孩,这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同时也用不着承担什么责任,更不用说去打扫地板上的盘子碎片了。
自己做的事情都不用自己承担什么责任,何况是自己间接做的事呢?一个对自己所做的事都不能承担什么责任,你说我们还能相信这个小孩子长大后勇于承担责任吗?所以在中国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和现象:本来是小孩子的责任,结果父母来承担或父母揽着,父母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反而会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护的表现。
中国的父母承担了孩子该承担的责任,孩子自然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更不用说去履行自己的责任了。
最明显的表现是中国的父母总是报怨自己的孩子不感恩,更不孝顺,这能怪孩子吗?这只能怪父母自己,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来感恩和履行自己对父母的责任。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缺失责任培养的意识。
小孩子在家庭中,自己的衣服是不洗的,自己的床是不用整洁的,自己的学习用具是不用自己整理的,若小孩子要做事,总是伴随父母的提醒和替代,所以小孩子用不着自己来承担责任。
当小孩子做错事情时,只是躲在父母的背后而不知道自己的责任在哪儿。
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把邻居的窗玻璃打乱了,当邻居找到时,他的父亲说这个需要你自己赔偿,你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我可以帮你把这个钱垫上,但后面你要自己打工来赚钱还上。
里根后来说他的父亲这样做让他一辈子感激自己的父亲,是因为他的父亲的行为让他明白一个人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你不必承担所有的责任,但对于自己的责任自己必须承担,绝对不能委托、逃避、推卸自己的责任。
一个没有责任意识的人,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是一个残缺的人,或肯定不是一个健全健康的人,是一个扶不起来的人。
(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四川·成都610091)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3-0003-043威力,但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缺失真话表达的赞赏。
如重庆一个小学生每天上学都要经过箕江彩虹桥,当语文老师布置作文题时,这个小学生就用自己每天看到的彩虹桥来写作(当时的彩虹桥裸露的钢筋锈迹斑斑,有些地方有断裂的痕迹等,即这个桥已是一座危桥)。
当这篇文章写完后,他的父母告诉这个孩子不要这样写,即告知这个小学生不要说真话,说真话更不是自己的责任,其潜在的意思是小孩子说真话后会得到不好的对待;当这个学生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而上交给语文老师时,这位老师告知这个学生不要乱写。
最后这个学生重新来粉饰彩虹桥。
结果15天后彩虹桥跨塌,死伤几十人。
说真话不仅得不到赞赏,反而还要背负乱说的罪名。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有人说真话呢?小时候看过列宁讲述自己还是孩子时因在邻居家玩耍时不小心把一个贵重的花瓶打破了的故事,列宁承认是自己打破了,不仅没有得到处罚,反而得到了真诚的赞赏,即说列宁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面前说真话,但又总是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他人面前说真话。
中国的孩子说谎话,大多是由父母作为样板借鉴的。
说真话得不到赞赏,自然就没有人说真话,这样人们就倾向于说假话,因为假话得到了赞赏。
一个有责任的孩子首先是能够说真话的孩子,因此要对说真话的孩子进行鼓励和赞赏,从而形成说真话的氛围,从而实现你说的话,我是相信的,我们是相信的良好相处的和谐局面。
由于孩子在家庭中说出真话得不到赞赏,因而在学校中孩子也不会说真话。
如领导到学校进行慰问、作报告,从内心里孩子是讨厌的,但说出的话是假的。
这不能怪孩子,而只能怪我们社会的现状和家庭教育功利化实用化使得孩子只能说假话。
假话比真话更能得到赞赏,既然如此又何必说什么真话呢?很多到过美国的中国人,都有一个非常深的感触,即任何一个美国人对你说的话是相信的,或认为你说的话是真的,中国人有一个被尊重的感动。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说出真话得到赞赏是多么的重要。
3缺失珍惜生命的自觉在我老家的邻村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性青年,向他的母亲要10元钱来用,他的母亲给他说,我们家刚好修完房子,家里经济有点拮据,告诉孩子要节约用钱。
然后母亲随手把皮夹中的5元钱递给这个青年,这个青年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向自己的母亲要10元钱都不能满足,既然母亲对自己不义,自己又何必讲义呢?结果回家后上吊自杀了。
当他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孩子自杀后,非常悲痛。
现在的孩子动不动拿死来威胁父母来满足自己的要求。
这种行为一方面说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向自己的孩子说明生命的珍贵,或珍惜自己的生命。
很多孩子总以为自己死去后还可以新生。
如果一个人失去生命后还能新生,喜欢虐杀有生命的动物,如夏天中的蝴蝶,当孩子在做这样的事情时,父母并没有制止,或并没有向孩子讲明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在家庭中缺失珍惜生命的自觉,离开家庭后自然就不会把生命珍惜放在心上。
在学校中有些学生做危险的事情,如坐在窗台上怡然自乐、打电话、看书等而浑然不觉得自己的生命处于危险中。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稍微遇到一点困难、障碍、挫折就选择轻生。
或者当伤害到他人生命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自己或让自己赔偿的责任降低,结果本来是轻伤的人被轧死、辗死、杀死,有些抢夺财物的人稍遇反抗就把被害人杀死。
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国的家庭教育缺失珍惜生命的自觉。
这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生命的不重视,而且也表现在对其他人生命的不重视,更是表现为对他人生命的随意剥夺上。
更为奇特的现象是交通车祸中,不管司机有无过错都必须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结果很多人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在街上随意地乱穿马路、不走斑马线,红灯不停等,这些习惯的形成都是对生命的轻视。
作为人首先要想到珍惜自己的生命,然后想到珍惜他人的生命,更不能轻意剥夺他人生命。
在德国若一个人劝一个德国人在没有车的十字路口而又是红灯时过马路,这个德国人会批评这个人简直是拿他的生命在开玩笑。
一个人生命重不重要,不是他人给予的,也不是他人爱护的,而是自己珍惜的。
4缺失表达爱意的方式中国的父母在家庭中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意而又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够较好地表达爱意。
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试想一个父母都不能做到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在美国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在一家公司从事营销方面的工作,当他结婚有了孩子后,很少与自己的孩子呆在一起。
当他在家时,他的孩子就要求自己的父亲陪自己玩耍,而他的父亲总是以很忙为由拒绝了,他的孩子每次都是抱着遗憾的心情独自一个人玩耍。
当这个年轻人退休后终于有时间时,他的孩子却没有时间或找借口拒绝陪自己的父亲玩耍。
这个父亲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意,结果他的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来向自己的父亲表达爱意。
任何爱意的表达都是双向的。
从来没有出现过自己的父母从不表达爱意而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到表达爱意。
其实表达自己爱意的方式是有的,如自己的孩子在很小时,作为他的父母就努力尝试去拥抱他、说爱他,这样形成习惯后,当孩子从学校回家或离开家时,父母都主动地向他拥抱并说爱他,虽然他长大后有点难为情,但毕竟还是没有必要拒绝父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