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货币供给与需求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供求及均衡
负债
1、储备货币 1)发行货币 2)对金融机构负债 缴存准备金 3)非金融机构存款
2、发行债券 3、政府存款 4、自有资金 5、其它负债
(三)货币乘数
1、什么是货币乘数 m
1)中央银行创造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 即中央银行扩大或缩小基础货币后,能使货币供给总量扩大
3)通货存款比:与货币乘数负相关,取决于非银行部门的行为
(四)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从银行体系之外进入银行的存款; 派生存款:由银行贷款衍生出来的存款;
2、派生存款创造的条件 1)银行的存款、贷款与转帐结算业务 2)部分准备金制度
3、创造过程 假设条件:1)法定准备金率10%; 2)客户所有收入都存入银行; 3)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4)原始存款100万元;
剑桥方程式:Md = KPY
Md:货币需求 K=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与名义收入之比 P:价格水平 Y:总收入
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
1)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2)提出货币需求函数:M = M1+M2 = L1(Y)+L2(r)
M1: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 ,是利率r的函数 3)提出流动偏好概念:指人们偏好于持有货币而不是其它资产; 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降时,货
基本概念
•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均衡 • 名义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 •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偏好 •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 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 • 货币层次 通货 准货币 • 法定准备金率 通货比率 •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 原始存款 派生存款 存款派生倍数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 复习 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复习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第九章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第一节货币供给理论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货币供给理论是伴随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发展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
菲利普斯(Phillips)于1921年《银行信用》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这两个现代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概念内涵。
2、直到上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各种学派再次兴起,货币供给理论再次吸引了更多的经济学家。
其中米德(Meade)和丁伯根(Tinbergen)最具影响。
3、70年代有了更多的发展,关注:货币定义;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探讨。
二、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涉及的范畴 1、货币定义。
由狭义货币转向广义货币,以及货币层次划分。
2、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机制:A:中央银行控制与调节基础货币机制; B: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机制;C:在上述两重银行调节机制中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机制。
3、货币供给机制的理论模型。
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机制,可用理论模型表述,具体是对M1或M2层次的货币乘数加以考察与推导;对货币乘数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储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
4、货币供给机制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探讨。
A:由市场经济自身内在的货币需求,也即由“看不见的手”支配而形成的客观的货币供应量,就是“内生性货币”,属于“内生变量”;B: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操控,经由中央银行“看得见的手”操作而形成的货币供应量,就是“外生性货币”,属于“外生变量”,也称“政策变量”。
5、政府收支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政府收支行为会否从“外生变量”角度影响货币供应?1)政府的正常收支活动不会影响货币供给,即:收入=之支出,收支平衡;收入>支出,有结余。
2)政府的货币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赤字时,对货币供给会产生影响,即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有:A:向社会公众举债,此时即期货币总量不变,只是存款帐户货币量转移;B:向商业银行借款,也是存款货币量的转移,但是可能影响到商业银行未来的派生存款规模的变化;当然它又取决于政府资金的用途是消费性或投资性的,后者并不影响未来的货币供应总量。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14
3、 两个货币需求方程式的比较 首先,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如果设剑
桥方程式中的Y代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的交易量T,那么, 不管人们保留货币是为了方便交易或是作为一种财富持有方 式,货币持有量总可以表示成交易量PT的某个份额。这时 M =KPY,同时MV=PT,所以有K=1/V。剑桥方程式中 的K不过是费雪方程式中V的倒数,即人们所保持的现金占 整个交易的比例。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17
(三) 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货币数量说是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货币理论,特别是近代的
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影响 巨大,它开创了研究货币需求的四个崭新视角: 第一,从货币对其持有者的效用来说,发展了研究经济主体
持币原因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 第二,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角度,发展了货币需求决定与
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第三节中国的货币需求问题20188222返回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的是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和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
第九章 货币需求理论
本章重点问题
1、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 额数量说的内容和比较。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3
二、货币的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
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 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其一般形式为:
Md= fX 1,X2, X ,n其中 X1,X2,X代n 表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1.1.2货币需求的分类
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 ❖ 主观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欲望,具有无
限性,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 客观货币需求是各经济主体在一定的约
束条件下应该占有和可以占有的货币量
1.1.2货币需求的分类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各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在不考虑 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货 币量。它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即物价水平上涨,名义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1.2.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首先,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 凯恩斯认为,利率变动直接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在有效需求不足时,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 可以鼓励企业家投资,并通过乘数作用,增加有效 需求,使就业量与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 其次,由于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 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货币需求是有限 的。但是,当利率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中央银 行通过发行货币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意图就会 失败,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倾向,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 人们的预期和心理偏好
1.2货币需求理论
1.2.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即货币必要量公式,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的。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 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 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金币 来实现它;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黄 金却留在流通中,可使其他的商品得以出售,因此,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 流通速度,即M=PQ/V。
加,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减慢,物价下跌,币值上升;
反之亦然。M=kPY,其中,M代表货币量,即现金余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可编辑ppt
8
二、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分析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
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可编辑ppt
6
• 两者的数量不相等 货币流量等于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 两者的变动状况不相同 货币存量发生变化,货币流量必然发生变化。如货
币存量增加,货币流通速度会放慢,货币流量变小, 反之亦然;货币流量发生变化,货币存量不一定发生 变化。比如货币流量的变化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提高 所致,货币存量就不会发生变化。
i
ML1(i,Y)L2(i)
可编辑ppt
19
(四)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M P df(yp,rb,re,rm ,P 1d dP t,w ,u)
可编辑ppt
20
三、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思考 1.各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在形式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2.由单纯的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直接或间接为制定货
币政策服务的理论 3.分析方法由定性分析发展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可编辑ppt
10
M PY V
货币数量论认为,由于V和Y都是常量,因此价格 水平完全由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决定,名义货币需求 完全由名义收入决定,不受利率的影响。
可编辑ppt
11
2.现金余额说
M=KPY
其中,M为货币需求量即现金余额,P为同时期价 格水平,Y为总收入,K表示总收入中以货币形式持 有的比例,通常被看做是一个常数。该方程决定的 货币量M是人们持有的用以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货币数 量,因此称为现金余额。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流动性大小的决定 因素
货币流动进行划分 的意义
② 、有助于中央银行分 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
M0:流通中的现钞; 又叫“现钞”
货币层次划分口径
M1:M0+企业活期存 款;又叫“狭义货币” M2:M1+准货币(定期 存款+居民 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1.可以观察分析国民经济 的变动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 义
货币的来源
②. 扩大货币供给的资金来源 ③. 国民收入及其增量是真实源 泉
货币的供给量:实际就是银行发行的货币量,
也就是我们实际流通中正在被使用的货币量。
国家发行
供应模式
银行发行
二:因货币的流动性不同。经济学 家提出了“货币层次”的概念。
①将其转换为现实购买力 所需要的时间或难易程度 ②买卖资产的交易成 本及转换成现实购买力 的机会成本 ③资产价格的稳定性 或可预见性 ① 、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 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 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以劳动价值 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货币需求理论。
纸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全部纸币代表的金属货币量 =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求量/纸币
发行总量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就是特定时 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有三类货币需求:
满足交易需要的货币需求 满足预防需要的货币需求
学习目标:
1.了解货币供给的涵义和来源 2.理解货币供给量以及货币供给层次
3.了解货币供给结构与决定因素
4.理解货币需求的涵义 5.了解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一
货币供给的涵义:指某一国或银行系统 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 货币的过程,是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 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
货币金融学(5):货币需求与供给
货币⾦融学(5):货币需求与供给chapter9 货币需求与供给9.1 货币需求定义: 银⾏体系以外的社会成员(个⼈,企业, 政府)在既定的收⼊或财富范围内能够且意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资产的需求.不单单是⼼理的欲望,⽽是能⼒与愿望的统⼀体!名义货币需求: 公众货币需求的名义值(同⼀个杯⼦原来10元,现在15元,我现在需要15元了);与物价⽔平正相关;实际货币需求: 公众货币需求的实际价值,以实物衡量的货币需求量, 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物价⽔平。
例题:某年物价上涨了4%,经济增长了8%,则名义货币需求增长了12%。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从宏观到微观。
(1)宏观⾓度:为了完成⼀定的交易量,需要有多少货币来⽀撑。
(2)微观⾓度:把货币看做个⼈持有的⼀种资产,在收⼊⼀定的前提下⼈们愿意⽤货币保有的财富量。
传统货币数量论: 研究名义国民收⼊和物价之间的关系, 不是直接研究货币需求。
强调货币流通速度!欧⽂.费雪 : PQ=MV. V表⽰流动速度, Q是⽣产商品交易量, (宏观⾓度)。
V,Q在⼀定时间内不怎么变, M增加会导致P增加, 是货币量的增加导致了物价⽔平。
该观点有问题, 体现在以下⼏个⽅⾯:(1) 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不是由货币发⾏量;(2) M=PQ/V, PQ 可以表⽰收⼊, 货币需求仅仅由收⼊决定,这是有缺陷的;(3) 只考虑货币是交易媒介, 忽略了货币是财富的⼀种形式;(4) 忽略了利率;9.2 现⾦余额数量论现⾦余额说(剑桥学派提出的) ,将货币视为⼀种资产, 具有价值储藏职能(微观⾓度)。
个⼈对货币的需求实质就是选择以怎样的⽅式保持⾃⼰的资产,受可代替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的影响。
M=kPQ, P,Q定义与费雪⼉⽅程式⼀样, k 表⽰储币⽐例(⼿上的货币量在收⼊的⽐例), 例如: 当k=1/3, 表⽰当收⼊增加1元, 货币需求增加1/3元(把1/3存起来,⽤货币形式持有); k 不是常数,受到个⼈预期和各种的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利率变化了k也会变。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PPT课件
第一节 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没有着重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而是深入地
对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经济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他
从消费者选择理论出发,把货币看作是一种商品,认
为人们需要货币由三大类因素决定:财富、不同形式
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非收入因素,并建立了货币需求
函数模型:
Md p
=f(y,w;r
,r
,r
,1 p
✓ 2.预防动机。即人们为应付不测之需而产生的持有 货币的愿望。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为收入的递增函数 。
✓ 3.投机动机。即人们为选择有利的机会进行债券投 机活动从中获利的愿望或动机。货币的投机性需求 是利率的减函数。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二)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模型
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货币需求与预防动机货币需求是收 入的正函数,收入越多,这两个动机货币需求会越多 ,反之则越少。而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 数,利率水平越低,为投机债券而持有货币的数量就 会越多,利率水平越高,则为投机债券而持有货币的 数量就会越少。并以此建立了货币需求函数式:
存款 + 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存款+隔夜回购协议 M3 = M2 + 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 + 定期回购协
议 M4 = M3 + 其他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如美国储蓄债券、
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短期政府债券等)
第二节 货币供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层次划分统计口径是:
M0 = 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和铸币 M1 = M0 +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 其他活期存款 M2 = M1 + 准货币(这里指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
(三)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企业、家庭、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
理解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
理解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与需求对于理解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货币政策机构向经济体内投放的流通货币数量;货币需求则是指经济体内对货币的需求总量。
理解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对于预测和解读金融市场的波动、制定货币政策以及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帮助。
一、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货币供给的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货币政策机构的决策,如央行通过制定利率政策、购买国债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给的数量。
其次是金融体系内的资金流动情况,包括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存款收回等活动。
此外,也受到经济体内对外贸易活动的影响,如货币汇率的变动会改变国内货币的供给量。
货币供给的变动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增加,将提高经济体内流通货币的数量和速度,促进金融市场的活跃。
反之,如果货币供给减少,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冷清和金融资源的紧缺。
二、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货币需求的大小同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体内居民和企业对货币储备的需求,如支付货币、交易货币、储备货币等。
其次是由货币的机会成本、资产配置以及预期通胀等因素所决定的货币持有量。
此外,货币需求还受到金融创新、经济增长和政府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货币需求的变动同样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货币需求增加,将会促使金融市场中的货币流通更加活跃,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反,如果货币需求减少,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活跃和金融资源的过剩。
三、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
在经济学中,根据货币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关系,形成了货币数量理论。
这个理论表明,供给过量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供给不足则会导致通货紧缩。
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上的货币总量过多,可能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而当货币供给小于需求时,市场上的货币总量不足,可能导致物价下降、货币升值。
因此,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对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
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金融市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复杂性的领域,其中货币供给与需求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供给的来源货币供给是指供给金融市场的货币数量。
货币的主要来源包括中央银行的发行和商业银行的贷款。
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的总量,包括控制基准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等;商业银行则通过贷款活动向市场提供货币。
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如供给过剩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二、货币需求的形成货币需求是指市场参与者对货币的需求量。
货币需求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利率水平、信用状况等。
当经济繁荣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相对较高,因为他们有更多的交易和投资活动;而在经济衰退时,货币需求则相对较低。
此外,利率水平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高利率会降低人们对借贷和投资的需求,进而影响货币需求。
三、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的基础。
当货币供给与需求相等时,金融市场将保持稳定。
如果货币供给超过需求,将导致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甚至出现恶性通胀;相反,如果货币供给不足,将导致货币紧缩,经济活动受阻,甚至引发经济衰退。
因此,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金融政策制定者需要关注和维护的重点。
四、货币供给与需求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上的货币过剩将导致市场投资增加,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当货币供给不足时,市场将出现资金紧缺、投资减少和经济活动减缓的情况。
因此,及时调整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对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结论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是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货币供给的来源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而货币需求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与需求
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与需求货币政策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调控货币供应与需求,影响着整体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货币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是货币政策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探讨货币政策中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并剖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供应与需求的概念货币供应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总量。
它由央行负责管理和控制,包括纸币、硬币和存款等。
货币供应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它决定了经济中的货币总量和流动性。
货币需求是指个人、企业和政府对货币的需求量。
它与经济主体的交易需求、储备需求和投资需求等密切相关。
货币需求量的变化受到经济主体的需求变化、利率水平、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二、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关系货币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是货币政策成功实施的前提。
当货币供应过多时,货币的流通性增强,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相反,当货币供应不足时,货币的流通性下降,可能导致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确保货币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央行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与需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具是利率政策。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控制货币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时,央行可以提高利率,减少货币的流通性,抑制需求,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
相反,当经济低迷、通货紧缩风险上升时,央行可以降低利率,增加货币的流通性,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复苏。
三、货币供应与需求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对整体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平衡可以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并促进经济的增长。
在宏观层面上,当货币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得以维持时,经济体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障。
适度的货币供应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而货币需求的合理定价也有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
在微观层面上,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平衡对个体经济主体也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货币供应可以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使企业能够获得必要的融资支持,开展业务扩张;个人也可以便利地进行消费和储蓄,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
了解金融市场中的货币供应与需求
了解金融市场中的货币供应与需求在金融市场中,货币供应和需求是影响经济运行和价格稳定的重要因素。
货币供应是指经济体内可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量,而货币需求则是指人们在进行交易时需要的货币数量。
理解和把握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对于经济决策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一、货币供应的意义货币供应是指经济体内运行的货币总量。
对于货币市场和经济体来说,货币供应的稳定是维持经济稳定和价格稳定的基础。
货币供应的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而货币供应的不足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在货币供应中,央行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央行通过控制货币的发行和流通,调控货币供应量,以维持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央行通常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控制利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的合理调控可以帮助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出现,有利于稳定物价水平,并推动经济增长。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监测和分析对于经济体的政策制定和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二、货币需求的成因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进行交易时所需的货币数量。
货币需求的形成与经济主体的行为和预期密切相关。
主要的货币需求成因包括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资需求。
1. 交易需求:交易需求是人们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所需的货币数量。
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易需求逐渐增加。
由于货币是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媒介,经济体中的价格水平和商品交易量的增加都会导致交易需求的增加。
2. 预防需求:预防需求是人们持有货币来应对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的需求。
例如,个人和企业为了应对意外支出或经济不确定性,会持有一定的货币储备。
预防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状况和风险的预期。
3. 投资需求:投资需求是指将资金用于金融资产投资的需求。
人们将一部分货币资金投入到股票、债券、房地产等金融资产中,以获取收益。
投资需求的大小与经济利率、投资机会和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货币需求的变化对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有重要影响。
第九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 扩张(或收缩)货币。
二、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证券公司 客户保证金)——广义货币 划分层次的依据是货币流动性的大小。 划分层次的意义是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 币政策操作。
13
(四)企业的行为影响(目标主体) ◆通过经营的扩大和收缩引起对货币资金的需
求来影响 ◆经营效益影响货币供给
(五)社会公众的行为影响(目标主体) ◆社会公众持币行为对通货—存款比率(C/D),
(C/D)与货币供应量是负相关关系 ◆对居民持币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财富效应(反向) 利率(负相关) 金融危机(正向) 非法经济活动(正相关)等
——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影 响;
——总需求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
但单纯控制需求,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目标。
23
以MS、Md、AS、AD分别代表货币的供与求、 市场的供求关系
24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有紧密联系,货币均衡有助 于市场均衡的实现。
但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 ⑴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货币供给都构
3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收入水平。正相关。 ◆社会商品与劳务的可供量。呈正比。 ◆物价水平。一般而言呈正比。特殊情况呈反比 ◆收入的分配结构。决定各部门货币需求的比重。
影响持币者的消费与储蓄行为,进而影响交易 需求和贮藏需求。 ◆货币流通速度。呈反比。 ◆市场利率。呈反比。 ◆心理、习惯、偏好等因素。
第九章 货币需求、供给与货币均衡
第九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货币需求的概念以及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货币需求理论和现代货币需求理论。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供给的基本原理、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货币均衡和非均衡,使昂均衡与货币均衡,货币供应扩张与收缩的效应,了解中国对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方便的理论探索。
教学重点: 决定货币需求的三类主要因素;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交易方程式的要点及其比较;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后继者对该理论的发展;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及其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货币供应扩张与收缩的效应,教学难点: 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中国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方便的理论探索教学方法: 讲授和讨论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1、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2、执行流通与支付手段的流通中货币量一定时期内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要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的总额-相互抵消的总额)/同名货币流通次数3、流通中全部的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的全部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单位银行券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银行券流通总量二、古典货币数量数量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费雪(I.Fisher)、马歇尔(A.Marshall)和庇古(A.C.Pigon)等古典经济学家发展和完善的货币数量论,是一种探讨货币需求和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货币本身是没有内在价值的,而仅仅起到了交易媒介的作用。
货币只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对经济不发生实际的影响。
货币供应与需求
货币供应与需求货币供应与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货币市场中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
这种关系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和货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本文将从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在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市场上货币的购买力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常见的货币供应类型包括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
狭义货币(M1)是指市场上最流通的货币,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和银行账户的货币存款。
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日常支付和交易的能力。
广义货币(M2)则是市场上比较宽泛的货币概念,包括狭义货币(M1)外的存款、定期存款以及其他货币市场基金。
广义货币更全面地反映了市场上的货币供应情况。
货币供应的决定主要受央行的调控。
央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修改存款准备金率和调整利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
二、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持有现金和存款的愿望,即人们对于在手较多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们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水平、经济预期等。
人们的收入水平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来说,人们的收入越高,对货币需求的依赖程度越低。
物价水平也会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物价上涨时,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维持日常生活和交易,从而增加了货币的需求。
利率水平与货币需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当利率上升时,人们更倾向于持有存款而非现金,从而减少了货币需求。
经济预期也会影响货币需求。
当人们对经济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时,他们可能会增加货币需求,相反,如果人们对经济不确定性的预期较高,他们可能会减少货币的需求。
三、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平衡与影响因素货币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宏观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等时,货币市场达到平衡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相对稳定。
然而,如果货币供应超过了货币需求,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升。
相反,如果货币供应不足以满足货币需求,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物价水平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货币供给
2.商业银行存款银行创造派生存款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过程: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①原始存款: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银行形成的 存款。 ②派生存款:银行将客户存入的存款借贷给其 他客户,其他客户再将贷款转入其他银行,这 种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发放的贷款时创造的存款, 即为派生存款。
第一节 货币供给
2)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①准备金: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 存款账户的存款余额。 ②法定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制度下, 凡是商业银行每吸收一笔存款都要按照规 定的比率留足的存款准备金。 ③超额准备金:超出法定准备金部分的准 备金。
第一节 货币供给
2)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1)存款货币创造的必要前提条件: ①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 比例的准备金; ②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减少银行准备资金应对 客户提现) (2)假设条件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②超额准备金为0 ③客户的资金全部通过银行结算,没有提现的行 为。
第二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相关概念 1、货币需求的定义: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 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货币需求以收入或财 富为前提,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的需求,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 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 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2、宏观与微观角度的货币需求分析 1)宏观角度分析的货币需求:是指从一个国家的社 会总体出发,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工具的职能,在分 析市场供求、收入及财富指标的变化上,探讨一国 需要多少货币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
第一节 货币供给
2.货币供应量的含义: 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 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 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3.货币层次划分: 1)划分依据: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定义货 币,并确定货币供应量的范围。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 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即变为现实 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第一节 货币供给
一般来说:M2=GDP+CPI,这是个经验公 式,近期由于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所以还要再加上3-4个百分点。举例:中国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2008.12.14)决定,以 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4个百分 点的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M2)目 标,争取全年M2增长17%左右,创造适度宽 松的货币信贷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 进经济平稳发展。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 3、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5、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二)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l、费雪方程式:(现金交易说) 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的。 公式为:MV=PT 其中,P表示物价水平,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M代表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 平均数量,是模型外的外生变量。 费雪认为,在方程式中,V和T在长期中都不受M变 动影响;V由制度因素决定而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可视为常数;T则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 供给状况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大体上 也是稳定的。所以,P的值是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即仅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 内一定价格水平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 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1.利率水平和融资条件; 2.市场规模及交易方式; 3.资产收益率和投资环境; 4.通货膨胀预期和物价水平; 5.收入水平和理财技术; 6.个人取得收入的形式和时间间隔; 7.金融市场效率与交易成本。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 货币供给
3)过程: 假设在A企业将10000元销售所得收入存入第一 家银行,该行增加原始存款10000元,按20%提 留2000元法定准备金,其余8000元全部贷给B企 业,B企业用来支付C企业货款,C企业将款项第 二家银行,使其存款增加8000元。 第二家银行提留1600元法定准备金,又将6400 元贷给D企业,D企业又用来向E企业购买材料, E企业将存款存入第三家银行,该行又用来继续 贷款,如此循环下去,则存款货币的派生过程如 下表所示:
第一节 货币供给
2)划分的层次 ①国际上通行的划分: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 (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 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M3= 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银 行承兑汇票等)
第一节 货币供给
②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 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 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 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 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 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第二节
货币需求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凯恩斯对货币需求 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 主要内容: 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 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要求人们手中持有货币。与 人们的收入相关 投机动机是为了获得债券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收益, 与利率相关。 L=L(R)+L(Y)
… …
存 款 10000元 8000元 6400元 5120元 ……
准备金 2000元 1600元 1280元 1024元
……
贷款增加资金 8000元 6400元 5120元 4096元
……
第十家银行 1342.18元 268.44元 1073.74元
合计
50000元
10000元
40000元
第一节 货币供给
第一节 货币供给
二、货币创造 (一)货币创造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 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 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 币供给的过程。 (二)货币供给的环节 1.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准备两部分。 创造的途径有三个:1)变动其储备资产,在外汇市场买卖 外汇或贵金属; 2)变动对政府的债权,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 ; 3)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或 发放再贷款
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过程
法定存款准备金
存钱 A企业
存款 第一家银行 超额存款准备金 B企业 还款 C企业 转账 法定存款准备金 第二家银行 超额存款准备金 转账 法定准款准备金 D企业 购材料 E企业 第三家银行 超额存款准备金 贷款 贷款 贷款 B企业
D企业
G企业
存款
第一节 货币供给
银行名称 第一家银行 第二家银行 第三家银行 第四家银行
第一节 货币供给
三、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乘数理论 M=m*B 其中M —货币供给 B—基础货币 m—货币乘数 m =(C+D)/(C+R) B=C+R (由央行控制) C—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R—存款准备金 D—银行体系创造的货币总额。
第一节 货币供给
第二节
货币需求
3、费雪现金交易说和剑桥学派的区别: ①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的 是货币交易手段功能,后者重视货币的资产 功能。 ②前者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 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与速度,后者从用货币 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 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第二节
货币需求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在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下, 10000元的原始存款可以派生40000元的贷款,并使存 款总额达到50000元。用公式表示为: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金率 3.现实情况 ①在银行存款中,客户会提出部分现金,即存在现金 漏损率。 ②商业银行除了按规定交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外,还 会交纳一定比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 则上式可表示为: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 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率)
第八章 货币供给与需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货 币需求理论,了解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掌 握货币供给理论及影响货币供给量因素。
重点与难点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应M1的 决定方程式 2、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量 的决定机制
第一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1.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 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 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货 币供给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 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 币总和 。
第二节
货币国经济学家庇古(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917年提出
剑桥学派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货币需求与 名义收人水平之间保持着一个较稳定的比例关系。
所以有:
Md=KPY 式中,Y为总收入;P为价格水平;K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 富占名义收入的比例;Md为名义货币需求 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为:首先是个人收入的财富总额; 其次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以外各种资产的收益; 第三是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等的预期。 结论:影响货币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是财富总额,并认为货币 需求和财富名义值成比例,财富名义值和国民收入成比例。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 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 量,主要指M2。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 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因为M2的构 成包括定期存款部分,看国际上对货币层次的划 分)。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 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M2过 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 风险;M1过高而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 不足,有涨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