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遗传工程动物模型

合集下载

动物模型的概念

动物模型的概念

动物模型的概念动物模型是指利用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以模拟人类疾病或生理过程的实验方法。

在医学、生物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并评估治疗效果。

动物模型的应用起源于古代。

早在公元前400年,亚里士多德就开始使用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而现代动物模型的建立则主要始于20世纪。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不断开发和完善各种动物模型,以满足不同领域的研究需求。

常见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猪、狗、猴等。

选择哪种动物模型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所研究的疾病或生理过程的特点。

例如,小鼠是最常见的动物模型之一,其具有生育力强、寿命短、易于育种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药物筛选。

而猪则因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类较为相似,成为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研究的理想模型。

动物模型的建立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和伦理审查。

在进行动物实验之前,科学家们必须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过程严谨,并保证动物的福利不受伤害。

伦理审查委员会会对实验方案进行评审,并根据动物福利法规对实验进行监督。

动物模型的优缺点需要充分考虑。

虽然动物模型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动物模型与人类生物学和疾病机制存在差异,因此研究结果可能无法完全适用于人类。

其次,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和资源。

此外,动物实验也涉及伦理和道德问题,需要权衡动物利益与科学研究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替代方法被用于替代或减少动物实验。

例如,体外细胞实验、计算机模拟和人体器官芯片等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然而,目前这些替代方法仍然无法完全替代动物模型,仍需依赖动物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动物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对于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研发和治疗效果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动物学第十一章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

实验动物学第十一章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

为了避免动物种属因素对实验研究的影响,在药效学和毒理学试验中 规定至少需用两种动物,它们的种属差异愈大愈好。
22
二、品种、品系因素 封闭群动物因保持群体的基因杂合状态,即使是同一年龄 、同一性别,动物个体间对同一刺激反应的差异相对较大 ,表现为数据的离散度较大,但它反映了种属对实验刺激 的反应。 因封闭群的群体基因杂合状态与人类比较接近,因而 常用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 近交系动物因基因高度纯合,动物个体间对同一刺激反应 的差异相对较小,表现为数据的离散度较小,因而可以用 较少的动物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来。 因近交系独特的基因型对实验刺激的反应不能代表了 种属的“共性”,因而一般不用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
环境温度(℃) 12 14 16 18 20 给药动物数(只) 20 20 20 20 20 死亡动物数(只) 20 20 20 10 10 死亡率(%) 100 100 100 50 50
22 24
26 28 30 32
20 20
20 20 20 20
10 10
7 6 11 16
50 50
35 30 55 80
21
一、种属因素
不同种属哺乳动物的生命现象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且种属越近,其生 命现象也越接近。这正是在医学实验中可以将动物作为人的模型进行 动物实验的基础。 不同种属的动物,在解剖、生理生化和代谢特征上,又各有个性,表 现在不同种属动物对同一实验刺激的反应性不同。 吗啡
雌激素
氯贝丁酯 益母草浸膏
14
(二)噪声
噪声来源:空调、通风设备,人员活动 噪声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影响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烦躁不安、紧张、呼吸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2)影响消化及内分泌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肾 上腺素分泌增加。 3)影响繁殖及幼小动物生存:交配减少、妨碍受精卵着 床、繁殖率降低;妊娠动物流产、拒绝哺乳、吃仔等。 要求:60分贝以下

动物的生物技术与遗传工程

动物的生物技术与遗传工程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伦理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伦理问题,需要谨慎对待
应用:修改基因缺陷,治疗遗传疾病,提高生物性能
基因转移技术
原理: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使其表达出特定的性状
目的: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品质等
技术方法:包括基因枪法、电穿孔法、显微注射法等
应用:已在畜牧业、渔业、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转基因动物、基因治疗等
遗传工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修改动物基因,使其具有人类疾病的特征
研究目的:了解疾病机理,寻找治疗方法
应用实例: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
药物研发与生产
利用动物遗传工程生产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动物遗传工程的伦理问题
5
动物福利问题
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如何平衡科学研究与动物福利
优缺点:优点是精确、高效,缺点是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沉默和脱靶效应
应用:用于研究基因功能、疾病治疗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动物遗传工程的应用
4
改良动物品种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等
成功案例:抗病猪、生长快的三文鱼等
应用领域:畜牧业、水产养殖、宠物等
目的: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抗病能力等
动物疾病治疗
动物实验的替代方法:寻找更人道、更科学的实验方法
动物实验的监管和审查: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公众对动物实验的态度:理解和支持科学研究,同时也关注动物福利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基因改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环境污染:基因改造动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多样性:基因改造动物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
伦理问题:基因改造动物可能引发伦理争议和道德问题

动物模型的构建

动物模型的构建

动物模型的构建动物模型的构建是生物科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构建动物模型,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理和行为特征,以及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

本文将从人类视角出发,介绍动物模型的构建过程以及其在科研中的重要性。

一、动物模型的构建过程1. 选择适当的动物: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科学家会选择适合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

常见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猪、狗等。

2. 基因编辑:科学家们会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动物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具备特定的遗传特征,以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过程。

3. 繁殖和培育:科学家们会通过人工控制动物的繁殖过程,获得足够数量的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统一饲养和管理,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4. 实验设计:科学家们会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以及实验参数的确定等。

5. 数据采集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会采集动物的生理指标、行为表现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获得实验结果。

二、动物模型在科研中的重要性1. 疾病研究:通过构建动物模型,科学家们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过程,研究其病理机制,探索治疗方法,并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依据。

2. 生理学研究: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理过程,揭示生物学的奥秘,并为人类健康提供参考。

3. 环境毒理学研究:通过动物模型,科学家们可以评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动物的毒性效应,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4. 行为学研究: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动物的行为表现,揭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为动物行为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提供基础。

总结:动物模型的构建是生物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构建动物模型,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为新药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动物模型的构建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遗传工程在动物繁育中的应用

遗传工程在动物繁育中的应用

遗传工程在动物繁育中的应用遗传工程是一种综合应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改造和调整的技术。

在动物繁育领域,遗传工程的应用与改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动物品种和优质的畜禽产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着重探讨遗传工程在动物繁育中的应用。

一、基因编辑技术在动物繁育改良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操控生物体的基因组,实现对目标基因的选择性修改的技术。

例如,通过CRISPR/Cas9系统,科学家们可以针对某个基因进行精确编辑。

在动物繁育中,基因编辑技术为育种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编辑动物的基因组,使其具备更多的优良特性,如抗病性、生长速度等。

同时,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遗传病的修复,使遗传病患者得到治愈。

二、克隆技术在动物繁育中的应用克隆技术是一种将一个个体的遗传物质复制到另一个个体上的技术。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复制出相同遗传背景的动物个体,以达到繁殖目的。

克隆技术在动物繁育中的应用有助于保存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通过复制已有的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它们的种群数量。

此外,克隆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高产优质的畜禽种群,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基因工程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基因工程动物是通过人为干预动物的基因组,使其具有特定功能或者表达突变基因的动物。

这些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工程动物在医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基因工程动物可以用于模拟人类遗传性疾病,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和治疗这些疾病。

此外,基因工程动物还可以用于测试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总结起来,遗传工程在动物繁育中的应用,不仅为动物繁育改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促进了动物繁殖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使得育种更加高效精准,克隆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保护珍稀物种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基因工程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为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定制方案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定制方案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定制方案概述基因工程动物模型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动物进行人为改良,使其具有特定的遗传特征,以用于科学研究、药物研发等应用领域。

定制一种合适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基因编辑方法、目标基因的选择、动物品种的适用性等。

本文将从设计流程、技术路线、实验流程等方面对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定制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流程1、确定研究目的定制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的首要步骤是确定研究目的。

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基因编辑方法和目标基因。

2、选择动物种类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可以包括小鼠、大鼠、猪、猴等多种动物种类。

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考虑到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速度、繁殖能力等因素。

3、选择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TALENs、ZFNs等多种方法。

研究者需要根据目标基因的特性和编辑效率选择合适的基因编辑技术,以确保编辑效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选择目标基因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目标基因进行编辑。

目标基因可以是与某种疾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某种生理过程相关的关键基因等。

5、确定编辑方案在选择了目标基因和编辑技术之后,研究者需要设计具体的编辑方案,包括编辑位点的选择、编辑方式的确定等。

编辑方案需要考虑到编辑效率、编辑精准度、编辑后是否会引发其他不良影响等因素。

6、建立动物模型在确定了编辑方案之后,研究者需要进行基因编辑实验,将编辑后的细胞移植到动物的受精卵中,从而建立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建立动物模型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编辑效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技术路线1、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定制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的核心部分。

研究者需要根据目标基因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一,它具有编辑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动物种类。

对于一些特定的目标基因,也可以选择其他基因编辑技术,如TALENs、ZFNs等。

《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

《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

《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Ⅰ前言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的技术和条件,是衡量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标志。

实验动物学内容极为丰富,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密切的学科。

它涉及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如遗传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营养学、毒理学等学科与实验动物学都有密切关系。

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促进了实验动物品种的多样化、标准化,另一方面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对实验动物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实验动物学不断发展和提高。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正确选择和应用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研究,掌握开展动物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技能,为今后开展有关专业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 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 )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 学时。

四、课程性质为基础选修课,适用于研究生各专业。

五、使用教材:《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邵义祥主編,2003 年12 月。

II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掌握实验动物科学的概念,了解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围、实验动物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及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要求1、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2、了解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3、了解实验动物学的一些分支学科。

三、教学内容1、实验动物科学的概念。

2、医学研究与实验动物。

3、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概况。

4、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趋势。

5、实验动物从业人员。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实验动物的定义及分类;了解不同控制等级的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08.第十一章人畜共患病病毒

08.第十一章人畜共患病病毒

(二)流行病学
流感病毒在动物如禽、猪、马、猴、犬及牛中均能分离到,以往认为流感病 毒具有严格的宿主限制性,很少跨越种属的差异而致人疾病。
1997年在香港暴发了一起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直接引起的感染,证实的感 染人数有18人,有6人死亡,并从这些患者体内分离到了禽类的H5N1亚型流感 病毒。对于动物所带病毒能否直接传染人,还是动物与人流感病毒通过基因 重配而感染人类,目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但都普遍认为动物可能为流感 病毒的贮存和中间宿主。
第一节 流感病毒
一、形态特征与基因组结构 二、理化学特性 三、致病性与流行病学 四、病毒复制与分子感染机理 五、细胞培养与动物模型 六、抗原性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七、诊断 八、免疫预防和治疗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由这种病毒引起的 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称为流行性感冒,简称 流感。流感病毒能引起人类、低等哺乳动物和禽类 的严重疾病。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 吸道传播,且病毒极易变异,往往造成世界性大流 行,甚至暴发流行。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及全身中毒 症状突出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为特征。
六、抗原性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特性,将A型流感 病毒分成不同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H1~15)、N有9 个亚型(N1~9)。两种抗原的变异是引起新的大流行的 病原基础。一株流感病毒的名称包括型(A、B或C)、宿 主来源(除人外)、地理来源、毒株编号(如果有)和分离 的年代,后面及圆括号内附以HA(H)和NA(N)的抗原性说 明。
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为流感的主要治疗原则。
第二节 狂犬病毒
一、形态特征与基因组结构 二、理化学特性 三、致病性与流行病学 四、病毒复制与分子感染机理 五、细胞培养与动物模型 六、抗原性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七、诊断 八、免疫预防和治疗

实验动物科学答案

实验动物科学答案

1实验动物科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学科。

就是关于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科学。

2近交系动物:是指连续20代的全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其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4杂交系动物: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5遗传工程动物模型:随着现代生物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人为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有目的地干预动物的遗传组成,导致动物新的性状的出现,并使其能有效的遗传下去,形成新的可供生命科学研究和其它目的的所用的动物模型。

6突变系动物:保持特殊突变基因的品系动物7动物福利:所为动物福利,及人应该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要尽量保证那些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动物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8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动物标准化由实验动物生产条件的标准化、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实验动物实验条件的标准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饲养管理规范化几个部分组成。

9裸鼠:是指先天性无胸腺,无毛的裸体鼠。

10SPF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

11诱发性动物模型:又称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使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复合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的一定的损害,出现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

12悉生动物:GN 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13清洁级动物CL 除普通那个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以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14转基因动物:通过实验手段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动物胚细胞中,并能稳定遗传,由此获得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

1.按照微生物学等级分类,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哪几类?简述每类的定义。

普通级动物: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清洁级动物::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实验动物科学

实验动物科学

第一章绪论1.实验动物科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关于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科学.2. 实验动物科学研究的内容:实验动物饲养学;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动物实验技术。

3. 生命科学研究四要素(AEIR四要素):实验动物;设备;信息;试剂4.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趋势①重视动物福利②减少、替代和优化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③实验动物标准化(生产条件的标准化,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动物实验条件的标准化)④实验动物资源多样化⑤动物实验规范化⑥实验动物生产与动物实验的专业化与产业化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指一切用于各种实验的动物,其中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观赏动物。

3.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控制分类.:1) 普通级动物:指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2) 清洁级动物: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这类动物称清洁动物。

小鼠应排除8种病原菌、5种病毒、7种寄生虫。

3) 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菌。

小鼠应排除13种病原、11种病毒及10种寄生虫。

4) 无菌动物:指动物身上不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进一步说,是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5)悉生动物: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

4.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分类:近交系;突变系;封闭群(远交群) ;杂交群1)近交系:指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命名:①近交系一般以大写英文字母命名;②大写英文字母加阿拉伯数字命名,如A系、TA1系等③较早使用的非正规命名,已经广泛为国际所共知,615、129等;④近郊代数用大写字母“F”表示,如BALB/c(F29),资料不全,可以只写已知代数,如AKR(F?+10)。

遗传生物学

遗传生物学
动物遗传学河北工程大学动物遗传育种教研室标题时数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第四章遗传学信息的改变第五章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第六章群体遗传学基础第七章数量遗传学基础第八章免疫遗传学基础自学第九章动物基因组学基础第十章非孟德尔遗传第十一章动物基因工程总和49实验
动物遗传学
Animal Genetics
主讲 张伟峰
E-mail: peak_zhang@
河北工程大学动物遗传育种教研室
教 材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ÒÅ ´« Óý Ö
ªÑ Ó øË ÇÁ Ï ¼ ²² ¡· ÀÖ Î Ë ÇÑ ø¹ ÜÀ í
äË Æ ü
章次 第一章 绪论
标题
时数 1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谢谢大家!
细胞遗传学:
主要是孟德尔定律和连 锁定律,
以及染色体研究的综合 产物。
群体遗传学:
讨论基因在整个群体中的频率分 布和变化速度。 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变化主要有两种 情况起作用:1、长期的自然选择 (进化遗传学);2、短期的人工选 择,特别是数量性状的短期改进(数 量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遗传学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 创始人:Gregor J. Mendel(孟德尔, 1822~1884), 一位奥地利修道士。 1865年Mendel首次发表历经8年的豌豆杂 交试验结果:”植物杂交试验“,以及由此 得出的基因分离和重组基本定律。(当时没 有引起注意)
35年后(1900年)三位不同国家的生物学 家独立研究,重新发现了孟德尔分离和重组 定律及其著作。
主要研究三种大分子(多糖、多肽、 多核苷酸,主要是DNA,某基因的DNA 序列和功能)的化学结构、生物功能、 活动和变化的科学。遗传工程(也叫基 因工程、DNA重组技术)是当代的一门 崭新生物技术,人们运用分子生物学知 识所设计的巧妙方法,定向改造生物遗 传性。

动物模型(定义、分类及注意事项)

动物模型(定义、分类及注意事项)

动物模型(定义、分类及注意事项)动物模型是指使用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来研究人类疾病、药物疗效和生物学机制的科学实验方法。

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定义、分类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动物模型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动物模型是指使用非人类动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操作,模拟和研究人类疾病、药物疗效、生物学机制等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

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推动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二、分类:1. 哺乳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猫、狗、猪、猴等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因为哺乳动物与人类在基因、生理、解剖等方面有较高的相似性,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

2. 禽类模型:如鸟类模型,主要用于研究鸟类特有的疾病和生物学机制。

3. 无脊椎动物模型:如果蝇、线虫等无脊椎动物模型,由于其生命周期短、繁殖快以及基因组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基因功能的研究。

4. 鱼类模型:如斑马鱼、鲈鱼等鱼类模型,主要用于研究鱼类特有的疾病和生物学机制。

三、注意事项:1. 遵循伦理规范: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必须遵循伦理规范,确保动物的福利和权益不受损害。

研究人员应该尽量减少动物数量,采取无创伤性的实验方法,以及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和环境。

2. 合理选择动物种类: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是进行动物模型研究的关键。

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选择与人类相似度高的动物模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3. 控制实验条件:在动物实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饲养环境等,以减少实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4. 数据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进行动物模型实验时,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结果应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多次实验验证,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5. 替代方法的使用:在进行动物模型实验时,应尽量使用替代方法,如体外细胞模型、计算机模拟等,以减少对动物的使用,并提高实验效率和可行性。

动物模型的分类

动物模型的分类

动物模型的分类动物模型是指以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来研究和验证科学问题的工具。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实验需求,动物模型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本文将就动物模型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照研究目的分类1. 疾病模型:用于研究特定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例如,使用小鼠模型研究癌症的发生和治疗方法。

2. 行为模型:用于研究动物的行为特征、学习记忆、情绪等。

例如,使用大鼠模型研究抑郁症的行为表现和机制。

3. 发育模型:用于研究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

例如,使用斑马鱼模型研究胚胎发育的遗传机制。

4. 药效学模型: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使用猕猴模型评估新药的药代动力学和毒性。

5. 遗传模型:用于研究基因对生物特征和疾病的影响。

例如,使用果蝇模型研究遗传突变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二、按照实验动物种类分类1. 哺乳动物模型:包括人类近缘动物和实验室动物。

人类近缘动物如猴类、猿类等,其遗传与生理特征较接近人类,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人类的反应。

实验室动物如小鼠、大鼠等,其繁殖能力强,容易获取,成本较低。

2. 禽类模型:包括鸡、鸭、鹅等。

禽类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如鸡蛋的孵化过程、鸟类的迁徙行为等,可以用于研究特定的生物学问题。

3. 水生动物模型:包括斑马鱼、鲤鱼、鳗鱼等。

水生动物具有透明胚胎和容易获取的特点,适用于观察胚胎发育和遗传变异。

4. 爬行动物模型:包括蜥蜴、蛇、乌龟等。

爬行动物的生理特征与哺乳动物有所不同,可以用于研究特定的生物学问题,如蜥蜴的再生能力。

三、按照动物模型的应用领域分类1. 医学研究: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例如,使用小鼠模型研究心脏病的发生机制和新药的疗效。

2. 药物研发: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使用猕猴模型评估新药的药代动力学和毒性。

3. 农业科学: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使用水稻模型研究抗虫性和耐旱性的改良。

4. 环境科学:用于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动物模型(定义、分类及注意事项)

动物模型(定义、分类及注意事项)

动物模型(定义、分类及注意事项)动物模型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手段之一,通过使用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从定义、分类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动物模型进行介绍。

一、定义动物模型是指将动物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对象。

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观察,科学家可以推断出与人类相似的生理、病理过程,从而为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动物模型一般包括小鼠、大鼠、猪、狗、猴等。

二、分类动物模型可以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动物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疾病模型:用于研究特定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过程等。

例如,研究心脏病可以选择猪、狗等动物建立相应的心脏病模型。

2. 行为模型:用于研究动物的行为特征、学习记忆等。

常用的行为模型有小鼠、大鼠等。

3. 转基因模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导入动物体内,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常见的转基因模型有小鼠、猪等。

4. 药物毒性模型: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毒性。

常用的药物毒性模型有小鼠、大鼠等。

5. 发育模型:用于研究胚胎发育、器官发育等。

常见的发育模型有小鼠、斑马鱼等。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动物模型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伦理问题:动物实验涉及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确保动物受到适当的保护和关爱。

2. 选择合适的动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确保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3. 样本数量:确保样本数量足够,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统计学意义。

4. 控制实验条件:在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控制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优化实验方案:尽可能减少动物实验的数量,优化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提高实验效率。

6. 数据分析和解读: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和解读,避免主观臆断和错误推论。

总结:动物模型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知识。

《动物遗传学》课程笔记

《动物遗传学》课程笔记

《动物遗传学》课程笔记绪论:一、动物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1. 研究对象:动物遗传学主要研究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以及这些遗传物质如何在生物体内传递、表达和产生变异。

研究对象覆盖了从单个基因、染色体,到整个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2. 研究任务:动物遗传学的核心任务是深入理解动物遗传变异的机制,揭示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的传递、表达和调控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此外,动物遗传学还致力于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动物育种、生物技术、医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二、遗传学的发展简史1. 早期遗传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起点,他通过观察豌豆的形态变异,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总结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型水平的观察和统计分析上。

2. 20世纪初:摩尔根等人的果蝇实验,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提出了连锁和交换定律,将遗传学研究推向了细胞水平。

这一时期的研究开始关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3. 分子遗传学兴起: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及随后的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测序、聚合酶链反应等)的发展,使得遗传学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研究者们开始直接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4. 现代遗传学:随着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遗传学进入了系统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阶段。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的应用,使得遗传学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研究者们开始从整体水平上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的调控网络。

三、动物遗传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1. 育种改良:动物遗传学为动物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可以提高动物群体的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适应性。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五、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 mice,SCID)
1. 1983年由美国学者Bosma首先发现于C.B-17近交系小 鼠,位 于16号染色体的scid的单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
2. 纯合scid基因导致编码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抗原 受体基因(TCR)V-D-J基因重排异常,抑制B细胞和T和T 细胞前体的正常分化,造成T、B淋巴细胞自身不能分化成特 异性功能淋巴细胞,
循环中免疫球蛋白减少或缺损
C.B-17小鼠是BALB/cAnIcr小鼠的同源近交系,差别在 于该小鼠携带了C57BL/ka小鼠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1b 等位基因.
C.B-17小鼠的遗传背景与BALB/cAnIcr基本相同,其H-2 抗原均为H-2d.
此外目前已有C3H-SCID等其他品系遗传背景的SCID小 鼠出现.
孤立动物模型 Orphan disease models
孤立动物模型是指某种疾病最初在一些动物身上发现并 被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在人类自身体内无法证实。包括:马 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 多发性乳头瘤(Papillomatosis), 牛 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绵羊脱髓鞘性 脑白质炎(Visna virus in sheep), 猫白血病病毒感染(feline leukemia virus)。
医学动物模型的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是指通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 手段,人为地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形成人类疾病动物模 型,在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等方面有所改变,即人为地诱发 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模型。 主要用途:药理学、毒理学、免疫学、肿瘤和传染病等。

遗传工程动物

遗传工程动物
2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将经筛选的外源基因定点整合 的ES细胞注射到囊胚内
28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基因敲除小鼠的建系
♂嵌合体 ♀野生型
杂合子
杂合子
1/4纯合子
2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由于常规的ES细胞注入到2倍体囊胚获得ES细胞遗传背景 的子代需要经过嵌合体阶段,使得研究成本昂贵,研发周 期长。近年来发展的四倍体补偿技术可以绕过嵌合体小鼠 阶段,直接获得ES细胞遗传背景的小鼠。
mRNA
Protein
2. 编码RNA:DNA
rRNA & tRNA
3. 调控序列
基因组(Genome):储存有生物体内全部遗传信息的全 套染色体,称之为基因组。
外源基因(Foreign gene or Transgene):外来的、非 自身基因成分。
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基因型: 生物所具有的基因成分,叫基因型(Genotype)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发展概况 遗传工程动物的制备方法 遗传工程动物的建系和保种 遗传工程动物的应用
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概 述
概念
基因(Gene):位于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三类:
1. 编码蛋白质:DNA
遗传工程动物的建系和保种
一、遗传工程小鼠的建系过程中的交配方式
遗传工程小鼠建系的目的是使外源基因能够稳定地遗传给 后代。
转基因小鼠导入的外源基因可以在半合子状态表达,但表 达的程度因整合位点的不同有所差异。

生物科学中的遗传模型分析技术

生物科学中的遗传模型分析技术

生物科学中的遗传模型分析技术生物科学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包含许多子学科,其中遗传学是一门具有重要地位的学科。

遗传模型分析技术是一种在遗传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它能够帮助科学家研究基因、遗传物质以及它们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一、遗传模型的基本原理遗传学研究的核心就是研究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因此,遗传模型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性状上的表现,来揭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科学家会收集一组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比如在实验条件下自交或杂交不同基因型的生物),然后观察这些生物在某一性状上的表现,比如花色、体型等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科学家可以确定哪些基因对这一性状的表现有影响,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二、遗传模型的分类在遗传模型分析中,有几种不同的遗传模型,每种模型都反映了不同的遗传机制。

1. 多因素遗传模型多因素遗传模型是最常见的遗传模型之一,它反映了多个基因共同决定某一性状的机制。

在这种模型中,影响同一性状的基因可以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即多态性基因,而这些多态性基因的作用可以是加性的、不加性的、显性的或隐性的。

2. 表观遗传模型表观遗传模型是指通过环境因素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导致性状变化的遗传模型。

这种模型反映了环境对遗传表型的影响。

例如,外部环境对基因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遗传修饰机制的调控,会改变基因表达的模式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3. 单基因(孟德尔遗传)模型单基因模型也称为孟德尔遗传模型,它描述了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的机制。

这种模型中,孟德尔遗传定律被充分体现:一个性状有两个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它们可以是纯合子或杂合子,隐性基因的表现被掩盖,显性基因的表现呈现现象,从而影响该性状的表现。

三、遗传模型分析的应用遗传模型分析技术在遗传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介绍其主要应用领域。

1. 基因功能研究遗传模型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基因的功能并预测其作用方式。

遗传工程动物模型的特点及其它的评估和应用

遗传工程动物模型的特点及其它的评估和应用

遗传工程动物模型的特点及其它的评估和应用
人们人为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有目的地干预动物的遗传组成,导致动物新的性状的出现,并使其能有效地遗传下去,形成新的可供生命科学研究和其他目的所用的动物模型,这类动物可被称为遗传工程动物模型。

以心脏病、高血压、痴呆症、帕金森症、衰老和肿瘤研究特色,形成疾病模型资源建设、比较医学新技术开发和药物评价的团队,建立了基因工程动物模型技术平台。

利用转基因技术、基因打靶技术和基因捕获技术创制心脏病、高血压、痴呆症、帕金森症、衰老和肿瘤等几种人类疾病的组织特异表达、组织特异沉默和组织特异剔除基因工程疾病小鼠模型。

开发分子影像医学分析技术和行为学分析技术。

形成社会共享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和比较医学技术资源,为我国的医药研究提供支撑。

我们具备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基因打靶技术、基因捕获技术和基因沉默技术,已经建立和社会共享的心脏病、高血压、痴呆症、帕金森症等基因工程模型500多种。

每年为100个以上的实验室提供基因工程动物资源。

是国家主要的基因工程动物品系资源研制和供应基地之一。

已经具备齐全的灵长类、啮齿类行为学分析设备和技术。

遗传工程动物模型现已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里的基础性研究、医学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基因治疗模型、畜牧业上品种的改良、乳腺生物反应器、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9-1
14
乙酰基亚硝基脲) ENU (乙酰基亚硝基脲) 诱变小鼠
ENU诱变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功能 ENU诱变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功能 基因的新手段。由于ENU ENU处理后雄鼠精子基 基因的新手段。由于ENU处理后雄鼠精子基 因组发生点突变, 因组发生点突变 , 使得后代小鼠有可能出 现突变表型, 现突变表型 , 经筛选及遗传试验能够得到 突变系小鼠。 通过对突变小鼠的深入研究、 突变系小鼠 。 通过对突变小鼠的深入研究 、 对突变基因定位及位置候选法克隆突变碱 基就会得到突变基因的功能信息。 基就会得到突变基因的功能信息。
2010-9-1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显微注射转基因动物
在建立遗传工程模型的众多方法中,显微注射法 在建立遗传工程模型的众多方法中,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模型的首选。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模型的首选。 1980--1981年产生 转基因动物自1980--1981年产生后,迅速发展。 转基因动物自1980--1981年产生后 迅速发展。 它克服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 它克服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实现了动物物种 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和重组, 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和重组,这不仅为遗传物质 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丰富了物种的基因库, 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丰富了物种的基因库, 也扩大了生命科学的视野,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 也扩大了生命科学的视野,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 农业及生物学领域。 农业及生物学领域。
2010-9-1 7
转基因动物的命名
1. 2. 3. 4. 转基因符号组成: 转基因符号组成: TgX(YYYYYY)#####Zzz TgX表示方式 TgX表示方式 (YYYYYY)表示插入片断 (YYYYYY)表示插入片断 #####表示实验室指定的动物序号 #####表示实验室指定的动物序号 Zzz表示实验室注册代号 Zzz表示实验室注册代号
第十一章
遗传工程动物模型
模式动物
模式动物通常指人们研究生命现象过程中长期、 模式动物通常指人们研究生命现象过程中长期、 果蝇、小鼠、 反复作为研究材料的动物, 反复作为研究材料的动物,如:果蝇、小鼠、 线虫等。人们在对这些物种的形态、解剖、 线虫等。人们在对这些物种的形态、解剖、生 生化、 理、生化、细胞及遗传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的 基础上,把它们作为典范, 基础上,把它们作为典范,将对其研究得出的规 推演到相关的生物物种中, 律,推演到相关的生物物种中,从而加快了对其 他各种生物的研究。 他各种生物的研究。 由于小鼠和人类的高度同源,更多的研究以小 由于小鼠和人类的高度同源, 鼠为对象。 鼠为对象。
2010-9-1 13
基因定位突变动物的应用
1. 它可提供遗传病和其他疾病的诊断的遗 传信息, 传信息,可以指导对这些疾病的致病基 因和对病症病因的分析与认识; 因和对病症病因的分析与认识; 在人类器官移植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在人类器官移植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3. 免疫分子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将免疫学研 究特别是免疫耐受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 的阶段。 的阶段。
2010-9-1
8
转基因动物的命名
例: C57BL/6J-TgN(CD8Ge)23Jwg BL/6J 表示:来源于美国杰克逊研究所(J)的 表示:来源于美国杰克逊研究所( BL/6J品系小鼠被转入 TgN)CD8基因 品系小鼠被转入( C57BL/6J品系小鼠被转入(TgN)CD8基因 Ge);转基因在JonW.Gordon Jwg) );转基因在JonW.Gordon( (Ge);转基因在JonW.Gordon(Jwg)实 验室完成, 验室完成,获取于一系列显微注射后得到 的序号为23的小鼠。 23的小鼠 的序号为23的小鼠。
2010-9-1 16
ENU诱变小鼠 ENU诱变小鼠
ENU 诱变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主 ENU诱变开始于上个世纪70 年代, 诱变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 要集中于突变机制的研究。 要集中于突变机制的研究 。 目前全世界 的研究机构总数在10 个左右, 10个左右 的研究机构总数在 10 个左右 , 集中在西 方发达国家。 在美国、 英国、 德国、 方发达国家 。 在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澳 大利亚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大利亚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 已得到数千 种突变系小鼠, 种突变系小鼠 , 有近百种突变基因在染 色体上定位, 色体上定位 , 部分已经找到发生点突变 的碱基并克隆了相应的基因。 的碱基并克隆了相应的基因。
2010-9-1 15
ENU诱变小鼠 诱变小鼠
ENU(乙酰基亚硝基脲)是公认的最强的小鼠 ENU(乙酰基亚硝基脲) 乙酰基亚硝基脲 诱变剂, 诱变剂 , 由于雄鼠生殖细胞的突变率远远 大于母鼠, 故一般用ENU 处理雄鼠。 ENU进 ENU处理雄鼠 大于母鼠 , 故一般用 ENU 处理雄鼠 。 ENU 进 入雄鼠体内, 导致精原细胞大量死亡, 剩 入雄鼠体内 , 导致精原细胞大量死亡 , 余精原细胞通过分裂重建睾丸结构,ENU不 余精原细胞通过分裂重建睾丸结构,ENU不 借助任何代谢过程, 借助任何代谢过程 , 直接渗入精原细胞的 细胞核与碱基结合,影响生殖细胞的DNA DNA复 细胞核与碱基结合,影响生殖细胞的DNA复 导致精子的碱基发生点突变, 制 , 导致精子的碱基发生点突变 , 突变的 种类包括碱基间的颠换、 转换或移码突变。 种类包括碱基间的颠换 、 转换或移码突变 。
2010-9-1
4
遗传工程动物模型
目前获得遗传工程动物模型的技术手段: 目前获得遗传工程动物模型的技术手段: 显微注射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性基因或DNA片 将外源性基因或DNA 1. 显微注射转基因技术 将外源性基因或DNA片 段插入动物基因组获得转基因动物的方法。 段插入动物基因组获得转基因动物的方法。 基因定位突变技术——包括基因剔除、基因插 包括基因剔除、 2. 基因定位突变技术 包括基因剔除 入和其他一些操作。 入和其他一些操作。 化学或放射诱变技术——造成DNA序列碱基改变 造成DNA 3. 化学或放射诱变技术 造成DNA序列碱基改变 并可通过复制而遗传的化学或物理方法。 并可通过复制而遗传的化学或物理方法。
2010-9-1 17
ENU诱变小鼠的应用 ENU诱变小鼠的应用
ENU诱变小鼠的研究利用基因组研究的最新 ENU诱变小鼠的研究利用基因组研究的最新 诱变小鼠的研究 成果,不仅能促进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成果,不仅能促进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为人 类疾病的发病机制, 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功能基因及相关学科研 提供大量不同表型的动物模型,而且,ENU 究提供大量不同表型的动物模型,而且,ENU 诱变是近年来被公认的最有潜力的制造突 变型动物的手段, 变型动物的手段,新的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可 能导致新的疾病基因的发现和克隆, 能导致新的疾病基因的发现和克隆,对开发 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药物标靶和相应药物 至关重要,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至关重要,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2010-9-1
6
显微注射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的概念:通过实验手段将外源遗传物 转基因动物的概念: 质导入到动物胚细胞中,并能稳定遗传, 质导入到动物胚细胞中,并能稳定遗传,由此获 得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 得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
导入外源DNA,动物基因组产生可以遗传的改变包括: 导入外源DNA 动物基因组产生可以遗传的改变包括: DNA, 外源DNA片段至少整合到一条染色体的一个位点上; DNA片段至少整合到一条染色体的一个位点上 1. 外源DNA片段至少整合到一条染色体的一个位点上; 2. 外源DNA片段的插入使基因组中任何一个基因的结构 外源DNA片段的插入使基因组中任何一个基因的结构 DNA 发生改变; 发生改变; 外源DNA片段的插入使染色体发生重排; DNA片段的插入使染色体发生重排 3. 外源DNA片段的插入使染色体发生重排; 导入可以持久存在的遗传实体。 4. 导入可以持久存在的遗传实体。
2010-9-1 9
显微转基因注射基本方法
以单细胞受精卵为靶细胞,利用显微注射 以单细胞受精卵为靶细胞, 技术将构建好的载体DNA DNA直接注射入受精 技术将构建好的载体DNA直接注射入受精 卵的原核, 卵的原核,再将接受注射的受精卵移入 假孕母体输卵管继续发育获得转基因动 物个体。 物个体。 受精卵雄原核的显微注射是目前应用最 为广泛、常用、有效的方法。 为广泛、常用、有效的方法。
2010-9-1 2
模式动物
在过去一个世纪的研究中,小鼠的基因组改 在过去一个世纪的研究中, 造技术成熟, 造技术成熟,且生理生化和发育过程和人类 相似,基因组和人类99 同源, 99% 相似,基因组和人类99%同源,所以人类疾 病的小鼠模型基本上可以真实模拟人类疾病 的发病过程及对药物的反应; 的发病过程及对药物的反应;小鼠作为遗传 学研究材料的另一优势还在于其基因组计划 已基本完成。 已基本完成。 遗传工程小鼠模型是基因功能、人类疾病发 遗传工程小鼠模型是基因功能、 病机制及新药研究开发的最重要的模式生物 之一。 之一。
2010-9-1 3
遗传工程动物模型
定义:随着现代生物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 定义:随着现代生物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 人们可以人为的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有目的 的干预动物的遗传组成, 的干预动物的遗传组成,导致动物新的性 状的出现,并使其能有效的遗传下去, 状的出现,并使其能有效的遗传下去,形 成新的可供生命科学研究和其他目的所用 的动物模型,这类动物可被称为遗传工程 的动物模型,这类动物可被称为遗传工程 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
2010-9-1 10
2010-9-1
11
转基因动物在医学研究中 的应用
1. 转基因动物是对多种生命现象本质深入了解的 工具,如研究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工具,如研究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细胞核 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 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胚胎发育调控以及肿瘤 等; 可以用来建立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 2. 可以用来建立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而研究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3. 转基因动物可作为医用或食用蛋白的生物反应 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