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合集下载

弟子规课题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弟子规课题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弟子规课题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篇一:弟子规课题申报表(空)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组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申请·评审书申请人姓名(项目负责人)任朝海单位名称海林市二道镇中心小学实验校名称海林市二道镇中心小学填表日期2013 年11 月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课题说明一、拟申请课题实验区的说明1、为保证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单位所申报、立项的课题研究与实验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按照国家教师基金科研规划管理要求,在组织管理上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以地市或县区为单位、有10个课题研究学校单位即可组建实验区,各实验区成立研究与实验指导组,负责对本实验区辖区内课题研究单位统一管理和指导。

2、课题研究实验区负责人要求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和指导能力,能保证组织各课题组参加经常性的课题研讨活动。

3、各实验区设学术秘书1人,具体负责辖区内课题承担单位的研究督导、科研管理以及同国家教师基金科研规划管理办公室具体事务的联络。

4、没有建立实验区的教育教学单位可根据本单位需要独立申报国家教师基金科研课题,独立完成研究和实验任务至结题。

二、重点课题和独立课题的区别国家教师科研基金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重点课题,是指所选研究内容在省市区域内有一定影响,无论是纵向研究还是横向研究都是具有潜力,具有独创性,科学性、课题性,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选项。

另一种类型就是独立课题,独立课题的特征首先是所选课题研究的力度和区域性较强,纵向研究潜力或横向研究潜力大,具有重点课题的某一项或几项特征,其次是时间较短,一般研究周期为1—2年。

三、填报说明1、课题的审批与立项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根据课题申报单位的课题设计论证等相关材料研究决定。

2、课题的主研人员限报十名,其中可设置组长副组长各一名。

主研人员应在研究中有明确分工,在最后的成果中必须有切实的贡献,还应有自己独立的成果。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研究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研究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研究
首先,通过《弟子规》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弟子规》中的各种道德准则,如孝
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等。

通过学习《弟子规》,学生可以了解
到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明白所做之事的道德性质,习得正确的行事方式
和处世态度。

通过教学实践的锤炼,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出顺规矩、讲道义、遵守公共规则的好习惯,从而在道德品质的养成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次,通过《弟子规》的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在研究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弟子规》所
倡导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堂讲解和引导,将抽象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到
生活中。

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训
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总而言之,《弟子规》教学实践与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
道德观念,规范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也有助于家庭教育和班
级管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让学
生了解《弟子规》的内容,也要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还需
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
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弟子规》的教育
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2024)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2024)

2024/1/29
25
分析存在问题和挑战
教学内容难度
部分学生反映《弟子规》中的部 分内容较为深奥,难以理解透彻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 导和解释。
教学方法改进
虽然本次校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 学方法,但仍有改进空间,如增 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实践性 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和学习效果。
学生个体差异
排。
02
举办亲子共读讲座
邀请专家或教师为家长举办亲子共读讲座,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共同阅
读《弟子规》,提高阅读效果。
2024/1/29
03
开展亲子共读实践活动
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共读实践活动,如共同朗读、角色扮演、
讨论交流等,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加深对《弟子规》的理解。
22
分享成功案例,促进经验交流
27
THANKS
2024/1/29
28
教材。
5
校本课程设置目的
03
传承中华文化
培养良好品德
提高人文素养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传 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弟子规》中的道德 规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经典诵读和讲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养和审美情趣。
2024/1/29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弟子规》,并理 解其中的基本含义和道理。
谨”、“信”等。
2024/1/29
内容解读
深入解读所选篇章的内涵,包括其 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人际交往的 智慧,引导学生理解并领悟其中的 道理。
文化背景
介绍《弟子规》的历史背景、作者 及创作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文本内容和思想。

开展《弟子规》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开展《弟子规》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开展《弟子规》教育活动调研报告一、开展《弟子规》教育活动的学习情况:(一)形式与内容:我所任教的一年级3班,从本学期初开始学习诵读《弟子规》,采用的形式主要是边诵读边践行。

1、诵读。

每周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是校本课程的时间,在这节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内容,每节课学习四句。

边诵读边讲解意思,结合相关的古代名人小故事,告诉孩子们这几句话该怎样去践行。

再反复练习直到对本节课的四句达到人人能背诵。

除了校本课程时间的背诵学习,我班还有每节课前的《弟子规》诵读时间。

上课铃一响,大家就坐后,班长起头带领全班诵读,每次诵读都是从开头一直到所学句。

这是对诵读的强化记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也进行诵读。

每天的七节课就是七遍的诵读,大大巩固了孩子们的记忆,当然教师自身也能达到流利诵读了。

在四五月份一直坚持以这样的形式学习。

六月份开始,形式有变化。

遵照学校提倡“早诵读晚反思”的建议,我们的诵读改为早晚各一遍。

早晨晨读后,起立诵读,完毕请一名同学说说昨天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大家听后要一起表扬该同学并鼓励自己。

下午放学前,再次诵读,完毕后,自愿发言,说说今天自己对照《弟子规》要求,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大家勉励他明天努力。

另外,为了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我们还组织家长定期听讲座。

我县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每周六为家长开辟免费课堂,讲解《弟子规》,受到家长的欢迎。

我班还组织家长到保定传统文化中心听相关讲座,家长从中受益匪浅。

所以对孩子践行《弟子规》,家长十分重视。

2、践行。

《弟子规》的内容是交给孩子们该如何去做的,光背诵不做不算学习。

而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要从中选取他们能够简单易行的做法,引导孩子在家中“简单事,重复做”去践行《弟子规》,我们并没有要求孩子把所背诵的所有条目都一一做到。

而是选取了孩子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引导孩子们点点滴滴来践行《弟子规》。

这些小事包括:(1)浇花(2)吃饭前摆碗筷桌椅(3)长辈坐下我再坐(4)倒垃圾。

从《弟子规》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从《弟子规》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弟子规》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陆文志2005.6.30本学期,我校选择《弟子规》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读本。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也是清朝的贾存仁先生修订改编,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年代久远,可到现在为什么我们还要来学它呢?有这必要吗?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中,只有时刻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注意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适应社会。

所以我们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留心观察社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可是,现在我们的许多孩子身上缺少灵性,胸无点墨,开口不能言,闭口不能思。

外界的许多诱惑使他们的心灵和情绪无所归依,五花八门的广告词和一些低级趣味的打油诗时不时从学生的口中朗朗诵出。

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学习动力匮乏等等让人堪忧的现象。

为此,我校以《弟子规》为范本,为大家讲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统文化教育,把小公民道德教育的重心放在为孩子的将来服务,向前人学习,传承中华美德,以“诗教”陶冶孩子,引领孩子们修养中华美德,筑起坚实的人格长城。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历经沧桑五千年,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德育资源。

明清时期的蒙学读本《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这些曾经远离了几代中国人视线的读本,实在是有太多的精华不应该被我们抛弃的。

它们是“国学”,是“经典”!“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它像一条河,源远流长;似一棵大树,根深叶茂。

它铸造了民族灵魂,哺育了华夏儿女,它使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巍然屹立于东方,依然光照世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高尚境界;“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优良传统美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这些都凝练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

经典,是历代先贤的文化与思想的结晶,不管是学文还是厚德,她都强具吸引力和号召力。

中学校本课程纲要——《弟子规》

中学校本课程纲要——《弟子规》

中学校本课程纲要《弟子规》一、课程开发背景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传承与弘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传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根据相关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在《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2.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

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方向上给予指导,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深远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并明确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书写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古文中的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重视古典文化积累,诵读经典,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3.学校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的“养真气、求真知、做真人”的办学理念有比较深广的内涵,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

古典文学经典作品中的许多思想也折射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形成良好的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

4.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于一体,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活动为载体,学习、践行《弟子规》为重点,全面推动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学校。

让《弟子规》走进课堂 课题研究方案

让《弟子规》走进课堂  课题研究方案

让《弟子规》走进课堂课题研究方案栾庄小学张凯娟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发现,现在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是很多家长最关心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家长的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但是我们忽略了什么呢?让步了什么呢?说到底,我们不重视的和我们让步的恰恰是孩子的规矩。

我们忽略的恰恰是孩子懂不懂规矩、守不守规矩,用一句大白话来讲,懂不懂礼貌,懂不懂怎么做人,懂不懂怎么待人接物。

孩子在社会上成长,最终要步入社会,遵循社会的规矩,那么这个孩子从小是否讲规矩、懂规矩呢?我们都知道孩子应该从小养成懂规矩、守规矩的良好习惯,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接触社会,进入社会,乃至为社会服务。

如何让孩子从小学规矩,懂规矩呢?只有按照我们一贯的思路,按照我们人类的共同经验:当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和一条更好的路径时,我们就要回过头去,回到先民的智慧当中去,回到我们的传统当中去,看看我们的先民留下了什么遗产给我们,看看我们的先民的那些智慧,今天是否依然能够继承。

通过许多资料显示《弟子规》毫无疑问就是我们先民留下的文化遗产,就是我们培养孩子尊重规矩、遵守规矩、在社会公认的规范下健康成长的良好资源。

那么《弟子规》能够规范学生的规矩吗?于是提出了“让《弟子规》走进课堂”选题!二、方法1、选择实验对象为了使实验具有代表性,选择栾庄小学三年级两个中等程度的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2、确定实验类型本课题采用教育实验法进行研究,以得出规矩的作用,从而得出《弟子规》就是我们培养孩子尊重规矩、遵守规矩、在社会公认的规范下健康成长的良好资源。

三年级甲班最为实验班级,三年级乙班作为控制班级,两个班级均为50名学生。

3、控制条件实验班级除按照实验计划规定是时间和训练内容进行教育外,其他一切教学活动均与控制班级相同。

4、实验时间和步骤从201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的第二周开始至十九周,每天一刻钟的时间进行。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研究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研究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研究一、教学方法1.启发引导: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对《弟子规》中的核心价值观进行认识和理解。

例如,可以提问“为什么《弟子规》中强调孝顺父母?”,激发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例子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中的道理。

例如,可以讲解《弟子规》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则,通过讲述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追求知识的故事来给学生以启示。

3.实践演绎: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弟子规》中的思想和原则。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体验尊重师长、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二、实践效果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实践才能验证教育的有效性。

教学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弟子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1.提升道德素养:通过学习《弟子规》,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

他们会明白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友爱互助等价值观念,并在实践中践行这些价值观念。

2.培养自律意识:《弟子规》中有很多关于自律和自我约束的教诲。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律意识,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3.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弟子规》中强调团队合作和友爱互助的重要性。

在学生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团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友爱互助精神。

三、研究方向1.教材改编:由于《弟子规》的内容较为古老,需要根据现代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编。

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现代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教育。

2.教学方法创新: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于《弟子规》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模式。

例如,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将传统的《弟子规》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以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效果评估:要对《弟子规》的教学效果进行系统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弟子规全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施

弟子规全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施

弟子规全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施弟子规作为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对于塑造孩子的品德和行为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如何将弟子规的教育内容融入现代教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弟子规全文教学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法。

首先,弟子规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教育经典,而学习它需要全文逐字逐句的教导。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逐段讲解的方式,将整篇弟子规按节、章进行划分,然后逐段进行解读和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使得教学更加有条理。

其次,弟子规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弟子规中的许多行为规范都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如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教授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后,布置相应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学校中主动践行其中的规范,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另外,弟子规的教学还需要强调情感教育。

弟子规中的很多规范都与情感有关,如友善待人、仁爱同学等。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理解和接受这些内容。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认同,使得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此外,弟子规的教学还应该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弟子规中的很多规范都是抽象的,难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生活案例和实际情境来具体化这些规范。

可以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动手实践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规范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最后,弟子规的教学还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来实施。

游戏和互动是儿童学习的天然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来学习弟子规的内容。

比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弟子规中的行为规范,并通过游戏的方式来体验和理解其中的道理。

综上所述,弟子规全文教学的策略包括逐段讲解、培养实践能力、注重情感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以及游戏互动等。

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

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

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教育经典之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职生是现代学生中的一支重要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与古代学生有很大的差异。

对中职生进行《弟子规》教学的研究,既需要借鉴传统的教育理念,也要与现代社会的学生需求相结合。

1.培养正面价值观:《弟子规》是一个关于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教材,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通过《弟子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弟子规》强调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提高学习和生活自律能力。

二、《弟子规》教学的内容与方法1.内容选择: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弟子规》中选择与他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和体会。

2.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

通过实践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弟子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2.社团活动:通过学校社团活动的组织,可以开展与《弟子规》有关的社团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读书会等,让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感受到《弟子规》的魅力。

3.家长参与:家庭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弟子规》教育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合作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和普及《弟子规》,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1.学生评价: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弟子规》教学的认知和理解情况,以及对自己道德素养的影响。

小学《弟子规》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弟子规》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弟子规》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开发背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

虽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道德传统所孕育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精髓和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生命之源,涵盖了中国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根基和灵魂,它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我们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

同时引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成为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学生。

二、课程资源情况分析《弟子规》在中国差不多有一千多年了,从宋朝开始推行,它的前身是朱熹的《童蒙养正》,现在我们诵读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作《训蒙文》,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包含孝、悌、谨、信、爱、亲仁、学习七部分内容,它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涵盖了做人的一些根本要求,而且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很适合用来进行文明礼仪和思想品德教育。

结合《弟子规》诵读,帮助学生养成孝顺长辈、诚实守信、仁爱待人等做人的基本准则,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和礼仪的熏陶,从长远看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影响。

现代学生礼仪与规范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因其过于理性的阐述,难于被学生接受。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暂时没有纳入课程管理,学校普遍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推行不力。

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比,《弟子规》除了厚重有文化底蕴的特点之外,还有其文质鲜活、易于接受的优点。

首先,《弟子规》是用韵文写成的。

一个韵脚就是一个阶段,一个循环,不同的韵脚使教材音节明快,读来朗朗上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

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

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经典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校的品德教育中。

在中职教育领域,关于如何教授和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的研究相对较少。

中职生作为正在经历成长期的青少年,他们的教育需求和特点与传统中小学生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将《弟子规》教学与中职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对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中职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处世态度。

同时也能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实施情况,分析中职生对于《弟子规》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探讨《弟子规》在中职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了解中职生对《弟子规》教学的反馈意见,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中职生对《弟子规》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旨在总结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强调推动中职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展望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未来发展,为中职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职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他们的品德教育十分重要。

《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道德教化意义,对中职生的品德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弟子规》的教学研究,可以对中职生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探讨《弟子规》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有助于发掘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方式,提高中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理解度。

研究《弟子规》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能够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和策略,进一步提高品德教育的效果,培养更加优秀的中职生。

本研究将有助于促进中职生品德教育的深入发展,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中职生对《弟子规》的认识和理解中职生对《弟子规》的认识和理解在当前中职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弟子规教学教研活动(3篇)

弟子规教学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弟子规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弟子规的精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特开展弟子规教学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挖掘弟子规的教育价值,提高教师对弟子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探索弟子规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至2022年9月30日四、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学者进行弟子规专题讲座,解读弟子规的教育价值,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弟子规课堂教学,学习借鉴优秀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开展弟子规课题研究,探索弟子规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撰写研究论文。

4. 教学研讨组织教师开展弟子规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学心得,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5. 评比展示对弟子规教学成果进行评比展示,表彰优秀教学成果,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五、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9月15日-9月20日)(1)专家讲座:邀请知名学者进行弟子规专题讲座。

(2)课题研究: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选择弟子规课题进行研究。

2. 第二阶段(9月21日-9月25日)(1)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弟子规课堂教学。

(2)教学研讨:开展弟子规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学心得。

3. 第三阶段(9月26日-9月30日)(1)评比展示:对弟子规教学成果进行评比展示。

(2)总结表彰:对优秀教学成果进行表彰,总结活动成果。

六、活动要求1. 参与活动的教师要认真学习弟子规,提高自身素养。

2. 教师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认真撰写教学论文和心得体会。

3. 各教研组要组织好本组教师参加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学校将加大对活动的支持力度,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

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

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

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弟子规》是一本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教育经典,对于中职生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弟子规》是一本关于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经典,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弟子规》的来龙去脉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熟悉《弟子规》的内容,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品德要求和道德价值观。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尊师重道和友爱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历史,包括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等。

2. 学习《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包括条文的解读以及背诵。

4. 运用《弟子规》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开展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

三、教学方法:中职生《弟子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弟子规》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2. 阅读法:让学生阅读《弟子规》,并通过导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意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结合个人经历和感悟,探讨《弟子规》对于他们的启示和影响。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并理解《弟子规》中所倡导的行为准则。

5.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弟子规》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中职生对《弟子规》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其中的价值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能力。

中职生《弟子规》教学的研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以及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开展中职生《弟子规》教学,从而推动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弟子规教研活动方案(3篇)

弟子规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弟子规》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家庭教育读物,它以孝悌为本,倡导礼仪、诚信、勤奋等美德,对我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弟子规》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我校决定开展弟子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3. 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 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2023年1月四、活动内容1.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学习《弟子规》的相关知识,包括《弟子规》的起源、内容、意义等。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解读《弟子规》的精神内涵。

(3)组织教师开展研讨活动,交流学习心得,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

2. 课堂教学(1)在语文、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中,融入《弟子规》的教育内容。

(2)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弟子规》的精神。

3. 课外活动(1)开展《弟子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2)举办《弟子规》主题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素养。

(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弟子规》精神。

4. 家校合作(1)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举办的《弟子规》讲座,共同学习《弟子规》。

(2)开展家庭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弟子规》的教育理念,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2022年9月):教师培训、制定活动方案。

2. 第二阶段(2022年10月-11月):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3. 第三阶段(2022年12月):家校合作、总结经验。

4. 第四阶段(2023年1月):活动总结、表彰先进。

六、活动评价1. 教师评价:通过教师培训、研讨活动等,评价教师对《弟子规》的掌握程度和道德素养。

弟子规全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弟子规全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弟子规全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弟子规这本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经典著作,无疑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佳作。

然而,如何能够更好地教授弟子规,使之深入人心,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呢?本文将探讨弟子规全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一、弟子规全文教学的重要性弟子规作为一本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对于儿童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弟子规全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礼仪观念、道德感等品质,使之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并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二、弟子规全文教学策略的研究1. 内容解读与讲解在弟子规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每一条规则的解读与讲解。

通过深入解读规则的内涵和精神,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深意,增强对规则的认同感和遵守意愿。

2. 内容引导与互动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弟子规中的规则,并进行互动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规则背后的道理并掌握具体应用方法。

3. 规则运用与实践教学中,重点在于规则的运用与实践。

将规则应用于日常生活场景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并领悟规则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三、弟子规全文教学策略的实践1. 创设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将规则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班级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根据规则来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游戏教学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例如,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弟子规的规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规则实践活动安排规则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项目,让学生把弟子规中的规则落地,从实践中深刻理解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四、总结弟子规全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弟子规中的规则,从而培养良好的品德。

通过内涵解读、互动讨论、游戏教学和规则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规则背后的道理,并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同时,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个性化,使教学过程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研究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研究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民族魂、民族根。

而现今很多的国人对于传统的伦理道德弃之不顾。

尤其是当今人们过分的注重经济利益,在物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却相对贫乏,导致各种家庭,社会问题。

记得在一期法制节目中,一位政法大学的犯罪学教授曾说过:“我们正在目睹建国以来的第五次犯罪高峰。

这次高峰自1989年出现以来一直没有下去,更糟糕的是恶性程度逐年上升。

最近几年每年发案150多万起,其中重大恶性案件就有50多万起,比1985年增加6倍。

本次犯罪高峰有4个值得关注的新特点:年轻化、组织化、流动化、智能化。

每年有越来越小的未成年人(不乏在校学生)涉足凶杀、抢劫。

其手段之残忍毫不逊色于成年人……”这虽只是极端的例子,但当今的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现状的确令人担忧。

究其根源,都反映出道德观念的没落,反映出我们的学生缺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伦理观,反映了当今没有将培养儿童青少年至关重要的德行教育真正重视且落到实处。

《弟子规》作为一篇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是中华文化精髓,书中所包含了孩子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各种规则,教育孩子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如何起居饮食、穿着打扮,如何读书学习,如何做事、与人相处,如何面对不良环境等。

如:“父母教,需敬听”(父母教导我们,应该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食物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

“步从容,立端正”(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庄、直立)。

“用人物,须明求。

傥不问,即为偷”(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地提出请求,以征得别人同意。

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用,这就是偷窃),等等。

这些,对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进一步解决当代社会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

弟子规文化传承校本课程研究

弟子规文化传承校本课程研究

经过检查研究,我们发现,此刻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儿女,一般都在父亲母亲的宠爱中长大,多年来在父亲母亲、长辈眼前养成了说话任意,不讲分寸,对父亲母亲亲、长辈不够尊敬;行为举止,礼仪不规范;平常懒散散慢,对待家务躲躲闪闪、依靠他人,自己懶于着手;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自控能力极差、语言激动、声音过激;学习方法不科学,不会学习等的不良习惯《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小孩启发读物之300多年来,它成为除《三字经》之外影响最远的三字句训蒙教材,还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必读之典。

《弟子規》中的“弟子”指的是学生,也就是家庭儿女,宽泛地讲,弟子能够视为每个人;“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有的道理、应尽的规范。

它是由清代秀才李毓秀(1662-1722)编写的,原名《训蒙文》,后经清代贾存仁订正,更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忠孝思想为纲,从“入则孝则”、“道”、“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几个方面,挨次解了怎样对待父亲母亲、兄弟、长辈,怎样为人处世,如知何念书学习、涵养道德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究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以学规的形式对小孩进行学习指导和道德教育,三字成句,读来琅取上口,易于背诵,是一本教育孩子怎样遵纪守纪、规范做人的经典启发读物。

书中讲的都是至关重要的做人之道。

甚至有人说,《弟子规》是我们成为一个真切的人的基础,是我们立足于人间的法宝!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照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第一在平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亲母亲,友善兄弟姐妹。

其次在全部平常生活中行为要当心慎重,语言要讲信誉。

和大众相处到同等仁爱,而且亲密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行的事。

弟子规课题研讨

弟子规课题研讨

《》及传统文化德行教育课题实施方案一一、课题名称:《弟子规》及传统文化德行教育研究试验二、课题研究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初级中学《弟子规》及传统文化德行教育研究中心三、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秦智琳副组长:王永清、田富强、李桂莲、阎森梅、齐俊玲四、课题研究指导:候玉蛇、秦智琳、段芳、韩宝铭五、课题试验范围:全校师生六、课题研究目的:“以德立校,正德成贤”是我校的德育宗旨。

“以德立校”是立足于孩子的现在;“正德成贤”是着眼于孩子的将来。

我校把《弟子规》及传统文化德行教育作为学校的德育研究试验课题,就是希望通过组织学生诵读、学习、力行《弟子规》及传统道德文化来提高学生的传统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不仅要对学生在校的三年负责,这种人格品质的塑造将成为孩子走向社会的立身之本,对他们的一生都很有好处。

七、课题研究试验方法:以诵读、学习、力行《弟子规》及传统道德文化经典为主线,研究设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明德讲堂、主题班会、规范要求、重点转化、力行活动、宣讲交流、评比优秀、成果展示等一系列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传统德行教育活动,创设传统文化育人环境,营造浓厚的德行教育氛围。

八、课题研究试验阶段内容安排及论证:学校于2006年成立《弟子规》及传统文化经典学习课题研究试验中心。

已编印了《弟子规》读本、《幸福人生》(蔡礼旭——《弟子规》学习讲稿)、《儒家传统思想道德言论精选解读》等校本教材,开设了传统道德教育校本课程。

计划把初中三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一年级和初二上学期)一年半时间,以诵读、学习、力行《弟子规》为重点,通过有计划的诵读、学习、力行等系列活动,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开始,增强学生的传统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第二阶段以讲读《儒家传统思想道德言论精选》为重点,作为《弟子规》具体道德行为规范的思想认识基础,侧重对初中后阶段学生进行较深层次的道德思想认知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的背景
(一)从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评价误区的角度考虑
从教育理念上说,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但从目前教育看,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象很普遍。

不管是家长还是社会,都更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而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个人的成才,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学校教育有义务更有责任为孩子的成长负责。

小学教育又是为人的一生奠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那些幼小的心灵时,都应该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慎重心态。

要让孩子从小在传统经典文化中熏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从目前校外环境对学生影响的角度考虑
如今,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中,只有时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注意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所以我们也要教育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从目前我校实际需要的角度考虑
我校是一所地处偏远的的农村小学,地理条件相对落后,学生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留守儿童。

孩子的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亲戚朋友,要么是没有文化,要么是文化不高。

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整日忙于生计,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致使大多数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很多孩子表现出自私和冷漠,不知礼仪,不懂感恩。

因此,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要及时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必须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开展适应性和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整体协调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国学经典的学习,就是开启孩子思想成长的大门,让他们在孔儒文化中补充欠缺的精神粮食,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容大量…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近年来,随着《弟子规》日渐受欢迎,市面上各种解读本成为畅销书。

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钟茂森的《细读弟子规》、蔡礼旭的《细讲弟子规》,还有各种儿童读本数十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将《弟子规》搬上央视百家讲坛,其讲解内容已编著成书《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但是针对留守儿童居多的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地运用,还很欠缺,特别是将《弟子规》作为校本教材进入课堂,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实施要求。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而《弟子规》正是古代儿童启蒙教育必读书本之一,我们也应该在现代儿童中开展学习活动。

所以,因地制宜地开发《弟子规》校本课程将是一个新的趋势。

三、相关课题的界定
《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依据《论语?学尔篇》所揭示的道理所写,阐述了出门在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做事等方面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原称《训蒙文》。

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改名为《弟子规》。

共六部分内容: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
“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

“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一)校本
校本课程开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二)开发
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把“开发”解释为“一项计划、方案的具体细节的确定或情节的完全展开”,这种解释比较接近“课程开发”的涵义。

据此,课程计划的准备阶段不属于“开发”,而课程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属于开发。

根据课程开发的内容来源,可以把课程开发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新编,即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是新开发的,没有依赖现有的课程材料;另一类是改编,即从现有课程材料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并稍加改进,如课程选择、拓宽、加深、整合等。

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可分为“用户开发”与“外部人员开发”两种模式。

第一种开发模式是由课程的用户执行的开发活动(如教师写教案)。

第二种是由外部人员执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如专家编教科书)。

最常见的是用户参与开发活动。

因为在课堂中,课程实施总是含有一种现场开发的成分在内。

因此,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知行合一”为基本原则。

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营造浓厚的学习经典、弘扬国学的氛围。

充分贯彻课程改革理念,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淀文化素养。

3、充分发掘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4、了解《弟子规》讲述的具体事件,领悟其思想内涵,找寻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提升自己的文化人格。

5、借助《弟子规》,促进全体教师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国学经典,建构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提升学校办学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将《弟子规》所有内容分成48份,编成48课,每课2句,共55页。

2、每课内容分为4部分:
第一部分:读一读,我要背——
—《弟子规》原文内容(附有注释),要求能将原文内容背下来;
第二部分:临一临,我会写——
—《弟子规》原文内容的书写练习,要求临摹得工整美观;
第三部分:想一想,我会做——
—与《弟子规》古为今用,结合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对照自身不足、反思,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纪律、品德以及孝道、博爱等文化教育。

第四部分:吟一吟,我会唱——
—学会吟唱,加深记忆和理解。

《弟子规》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徐江涛
绵阳市游仙区梓棉小学四川绵阳621000
2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