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西师大版数学3下---教案--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合集下载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_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_

2.揭示课题 教师指着第 2 类算式说: 这种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的算式我们叫它整十数乘整十数。 先来探讨这种乘法的口算方法。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 3
计算 20×30 ( 1)思考:你打算怎样计算 20×30?
4
( 2)独立计算。
(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
方法 1: 20 ×3=60 , 60×10=600 方法 2: 30×2=60, 60×10=600 方法 3:把 20 看成 2 个十, 2 个十乘 30 等于 60 个十,也就是 600。
( 1)独立计算。
25 ×4=
15 ×4=
( 2)集体订正。
( 3)说说这些乘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这些算式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2.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 1 页的情境图。
( 1)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你获 得的信息。
(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帮助学生整理从情境图中获得的各种数学信息。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并从中体会计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计算的过程,讲清算理。 【教学准备】
单元主题图,情景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1.复习Fra bibliotek知12 ×4=
21 ×2=
3×45=
32 ×5=
25 ×3=
10 ×6=
1
算 48×10 呢?请你试一试。
( 1) 自主探究。 ( 2) 同桌交流。
( 3) 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我是这样想的, 10 个十是 100, 48 个十就是 48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一单元“走进课外活动基地”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学习课外活动基地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基地。

3. 学习如何制定课外活动计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活动基地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正确选择和评价课外活动基地。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课外活动基地的概念及其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参加过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2. 知识讲解:讲解课外活动基地的概念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基地。

3.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选择和评价课外活动基地,以及如何制定课外活动计划。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选择和评价课外活动基地,以及如何制定课外活动计划。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外活动基地概念:特点:选择:评价:计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课外活动基地,并制定一份课外活动计划。

2. 作业答案:各小组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基地,并制定出一份完整的课外活动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参与一些实际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南师大版秋)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外活动基地的地理位置、场馆分布及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地图和平面图的使用方法。

2.能够了解对比场馆面积,并初步使用平面图进行比较。

3.通过实践掌握一些常识和技能,如规划行走路线、计时等。

4.通过实践对距离、面积的认识更加深入,能初步运用相应数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课外活动基地的介绍和使用方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课堂需要,选择课外活动地点(如学校体育馆、操场、游泳馆等),介绍其中的各个场馆及场馆面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地图和平面图的使用方法。

2. 场馆面积的比较将各个场馆的面积制作成平面图,并要求学生比较不同场馆的面积大小,初步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3. 行走路线的规划和计时实践老师先介绍规划行走路线和计时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某一活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随后,学生们将实践规划行走路线、计时的基本技能,以达到掌握的目的。

4.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利用前面的知识和技能,到达指定点后,根据实际的场景要求解决对应的数学问题,如计算各场馆之间的距离,搭建图纸上的建筑面积等。

三、教学重难点1.场馆面积的比较2.行走路线的规划和计时实践四、教学过程1. 活动基地介绍教师介绍活动基地的地理位置及场馆分布,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活动基地的规划和布局。

2. 基地面积的比较教师制作各个场馆的平面图,让学生们比较不同场馆的面积大小,初步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3. 行走路线的规划和计时实践教师介绍规划行走路线和计时的相关技能,并要求学生们进行实践。

4.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场景要求解决对应的数学问题,如计算各场馆之间的距离,搭建图纸上的建筑面积等。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可以出示相关的练习,确保学生们要理解课上内容,并能够独立完成所有实践工作。

2. 考试通过小测或者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们对实践过程和知识掌握程度。

2020春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2020春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活动内容教材第22-23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活动提示《走进课外活动基地》是学生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问题解决后进行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首先呈现了课外活动基地的全貌,分别简单介绍了三个区域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最后让学生谈谈收获。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参观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2.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活动过程,体验活动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享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教材种植区、养殖区和体验区情境图(或ppt)学生准备:活动记录单、笔等⏹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育才小学的课外活动基地建成了。

这天同学们都去参观课外活动基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课外活动基地全景图或视频。

)质疑:刚才我们参观了课外活动基地的哪些区域?师:下面让我们带着数学的眼光走进这三个区域,去发现并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先观看活动基地图,然后进行质疑,最后点出本课时的探究主题,到三个区域里去发现和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主题活动:活动主题一:种植区里的数学问题1.读图获取信息:师:读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和所求问题?(预设)生1:有21棵桃树,每棵收桃约34千克。

生2:每千克桃卖2元。

生3:所求的问题是这些桃树收的桃可以卖多少元?2.质疑与分析:师:已知信息“每棵收桃约34千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生1:21棵桃树中可能有大有小,所产的桃子可能有多有少,“大约”应是平均算起来,每棵桃树所产的桃是34千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 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 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主题:走进课外活动基地一、教学目标1.知道课外活动基地的概念和作用;2.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在课外活动基地进行量化属性的观察和记录;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线性测量;2.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应用;2.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2.实践法;3.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感受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实际问题,并问学生这个问题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吗?2.概念解释和课堂讲解•解释什么是课外活动基地,有什么作用,解释为什么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3.观察测量实践•到课外活动基地进行观察,包括大小、角度和距离的测量。

•需要运用线性测量知识。

4.记录整理•教师指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物体进行记录整理,将量化属性进行记录,例如大小、重量等。

5.团队协作•指导学生如何完成任务,需要进行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

六、实践活动1.学生分成小组,到课外活动基地测量观察物体。

2.每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测量,完成记录整理,并排序整理。

3.教师辅导学生整合数据,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七、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2.小组提交的记录整理。

八、教学反思1.需要提前对课外活动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学习教材,来制定更优秀的教案;2.在实践活动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指导,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更加深入和完整。

西师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内容综述本册《西师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全册教材紧密围绕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观念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材不仅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涉及整数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的运用、分数的初步认识等知识点。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教材通过直观操作和图形的性质探究,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通过分类和比较各种图形,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统计与概率是本册教材的另一重要内容。

通过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通过简单概率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概率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西师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内容丰富,知识点覆盖面广,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强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 介绍本册数学教材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运算,代数初步知识的介绍。

具体包括整数及其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简单方程和代数式的初步概念等。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建立初步的代数思维。

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学习平面图形的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还会介绍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

学生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学生将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的使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南师大版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南师大版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具体内容包括:活动基地的分类、活动基地的作用、如何选择活动基地以及如何制定活动计划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活动基地的分类和作用,学会如何选择活动基地和制定活动计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活动基地的分类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活动基地图片、活动计划模板。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活动基地图片,引发学生对活动基地的兴趣,提问学生对活动基地的了解和看法。

2. 讲解:讲解活动基地的分类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活动基地的特点和优势。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活动基地,制定一份活动计划。

4.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活动计划,其他组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活动基地的分类:1. 科普教育基地2. 体育活动基地3. 文化艺术基地活动基地的作用:1. 提高实践能力2. 培养合作意识3. 丰富课外生活如何选择活动基地和制定活动计划:1. 考虑兴趣和特长2. 了解基地特点和优势3. 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基地,并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略2. 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一份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基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等。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能对活动基地的分类和作用讲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西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课外活动基地,了解其作用和意义;2.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在课外活动中探究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课外活动基地,理解其作用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提高其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2.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课程安排时间活动内容第一天上午到达课外活动基地,了解基地设施和安全规定第一天下午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第二天上午进行英语实践游戏第二天下午国外职业体验活动第一天上午1.团队领队带领学生参观课外活动基地,介绍基地设施和安全规定;2.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课外活动基地,理解其作用和意义;3.带领学生进行基地内环境探索,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第一天下午1.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例如:•根据基地地图计算最短路径;•测量各种器械的长、宽、高,并计算体积和表面积。

2.分成小组进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第二天上午1.进行英语实践游戏,例如:•进行语言交流游戏,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语言猜谜游戏,让学生快速提高英语思维能力。

2.利用游戏加强学生团队协作和竞争能力。

第二天下午1.进行国外职业体验活动,例如:•在模拟的超市中体验购物流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模拟的酒店中扮演服务员和客户,启发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职业规划意识。

五、教学评估1.学生的参与度;2.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3.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4.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1.整个活动的氛围很好,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都很高;2.对于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活动设计还需要更具体、更细化;3.对于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完善的方案和更充分的准备。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表格式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表格式教案
教学
反思
4.列式解答
5.深入理解
(1)让学生说说每种方法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80×12=960(克)求到男生分到陶土多少克?80×13=1040(克)求到女生分到陶土多少克?960+1040=2000(克)求到一共分到陶土多少克?
12+13=25(人)求到一共有多少人?25×80=2000(克)求到一共分到陶土多少克?
3.分析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
①理解桃树的总收入主要与什么相关。
学生讨论后明确:桃子的总质量和桃子的单价;1棵桃树的桃子的收入和桃树的棵树。
②怎样求桃子的总质量?或者怎样求1棵桃树的桃子的收入?
学生讨论后明确:每棵桃树的桃子质量×桃树的棵树=桃子的总质量;桃子的单价×1棵桃树的桃子的质量=1棵桃树的桃子的收入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学生列式解答:20×15=300(只)
说一说每个数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小结:每笼的只数×笼数=兔子的总数
(4)如果每笼住25只,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兔子?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先求“每笼住25只,一共可以住多少只兔子?”,再求“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兔子?”
先求“每个笼子多住了几只兔子?”,再求“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兔子?”
4.列式解答
让学生说说每种方法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5.反思小结
(1)想一想,刚才解决这些问题,又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结:刚才解决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我们同样用到了两位数乘法和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同时我们还用到了从已知信息入手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6.质疑引申
解决了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关于养殖区,你还想知道什么?
课件出示“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图,并出示相应的信息。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综合与实践:走近课外活动基地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2—23页。

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研究能及动手实践能力。

2、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活动准备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研究了很多数学知识,你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吗?师:今天我们将到课外去研究,运用数学知识到课外活动基地去解决问题。

生:老师,课外活动基地有什么呢?师:(介绍课外活动基地的情况)有种植区、养殖区、体验区。

2、任务分配及明确活动要求。

教师与学生一起确定各个小组在活动基地中中的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各自要做的准备工作。

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要注意活动中的安全。

(2)要爱护公物。

(3)要文明礼貌。

二、活动进程1、解决栽种区例的数学题目。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栽种区的数学情景图。

师:你能发现桃园中的数学题目吗?生1:这片桃园能收桃子多少千克?生2:这些桃子能卖多少钱呢?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生1:知道每棵桃树能收多少千克桃。

生2:知道每千克桃能卖多少钱。

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能解决,看一看,每棵树大约能收34千克桃,桃子目前每千克能卖2元。

学生合作解决题目。

师:想一想,刚才解决这些问题,又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综合与实践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综合与实践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综合与实践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二位数比一位数多了一位十位,十位表示比个位大十倍。

2.教会学生进行十位数和个位数的简单计算和比较。

3.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十位数和个位数的认识和计算。

2.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

2.数字应用场景的讲解和实践。

教学准备1.课件:《综合与实践》教材P21-22。

2.学生手册:数学三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3.实物:火车模型、糖果、石头、披萨等。

一、课前预备1.1 知识扫描教师让学生通过课前扫描教材21、22页,了解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和数字应用场景。

1.2 活动热身1.教师出示火车模型,让学生猜想火车车头号码和车尾号码,并讲解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

2.教师让学生分类,糖果上的数字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并让学生用手指模拟十位数和个位数。

二、课堂授课2.1 新知讲解1.师: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位数,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位数。

2.师:两位数中有两个数字,一个是十位数,一个是个位数。

十位数在左侧,个位数在右侧,例如十位数是2,个位数是1,那么这个数字就是21。

3.师:两位数和一位数相比,差别就在于多了一个十位。

十位数的位置是十个个位数的位置,十位数表示比个位数大十倍。

4.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模拟十位数和个位数的计算,例如:27+3=?2.2 练习巩固1.师: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两个数字的大小。

请问23和35,哪个数字比较大?2.师:现在我有两个数字卡片,请你们比较一下,哪个数字比较大,展示出来。

3.师:请大家从实物中找出数字应用场景,例如:找出数字5。

2.3 拓展应用1.师:请你们用纸板做出一个两位数,如果你做不出来,可以借助数字卡片的帮助。

2.师:请你们模拟一下,我给你们5颗糖果,可以平分给两个人,也可以只给一个人,你们应该怎么分配?三、课堂总结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师:我们学习的数字有什么特点?3.师:实物中哪些场景用到了数字?4.师:下节课我们会学习什么?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P21-22页的练习。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三下《走进课外活动基地》公开课课件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三下《走进课外活动基地》公开课课件

左边计数器中,千位有2颗珠子,百 位上有6颗珠子,十位和个位上1颗 珠子也没有,说明十位和个位上的 数是0,所以要在十位和个位上写0 ,因此写作:2600。
右边计数器中,千位有3颗珠子,个 位上有1颗珠子,百位和十位上1颗珠 子也没有,说明百位和十位上的数是 0,所以要在百位和十位上写0,因此 写作:3001。
走西进师课大外版活动数基学地三年级 下册
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情境导入 拓展延伸
活动探究 课外活动
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有15个笼子,
有21棵桃树。
每笼都有20只。
每人分得陶土80克。
在活动基地里有哪些数学问题呢?
返回
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活动探究
种植区里的数学问题。
情境导入 No
Image
你观会察写右数图吗,?你能得 到什么信息?
No Image
万千百十个
写作〔 〕
返回
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探究新知 No
Image
拨一拨,写一写。
例1
万千百十 万千百十
万千百十
写作:个(
) 写作个:(
) 写作个:(
)
从计数器上可以看出:从右往左数,第1位是个位,第2位 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第4位是千位,第5位是万位。

返回
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填一填。
蜜蜂每秒约振动三百八十次翅膀,海龟的寿 命最长可达一百五十二年。
三百八十 写作:〔 380〕 一百五十二 写作:〔152 〕。 太平洋是世界上第一大洋,平均水深约四 千五百七十米。 四千五百七十 写作:〔 4570〕。
返回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实践活动教案 西师大版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实践活动教案 西师大版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实践活动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两位数乘法等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你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吗?教师:今天我们将到课外去学习,让你们运用数学知识到实践活动基地去解决问题。

学生:老师,实践活动基地有些什么呢?教师:(介绍实践活动基地的情况)有种植区、养殖区、气象观测区……2.任务分配教师与学生一起确定各组在活动基地中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各自要做的准备工作。

[点评:活动前教师与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活动过程1.解决果园中的数学问题(1)解决玉米地的数学问题。

教师:这块玉米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现在要算一算这块地有多少株玉米?你有哪些解决办法?学生1:可以先估测出玉米地的长和宽,再估算出面积,再数一数1平方米有多少株玉米,就能解决了。

学生2:可以数一数有多少行,每行有多少株玉米,也能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合作估测面积,估算玉米地有多少株玉米。

教师:想一想,解决刚才这些问题,你们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2)解决桃园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你能发现桃园中的数学问题吗?学生1:这片桃园能收桃子多少千克呢?学生2:这些桃能卖多少钱呢?教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1:不知道每棵桃树能收多少千克桃。

学生2:也不知道每千克桃能卖多少钱。

教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能解决,看一看,每棵树大约能收34千克桃,桃子现在每千克能卖2元。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想一想,刚才解决这些问题,又用到哪些数学知识?[点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在解决问题中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利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西师版三下数学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西师版三下数学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2)1棵桃树的桃子卖多少元? 2×34=68(元)
21棵桃树的桃子一共卖多少元? 68×21=1428(元)
状 元 成
答:这些桃树收的桃可以卖1428元。


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
有15个笼子, 每笼都有20只。
如果每笼住25只, 一共可以多住多 少只?
状 元 成 才 路
(1)15个笼子有多少 (2)每笼多住几只
只兔子?
兔子?
20×15=300(只)
25-20=5(只)
25个笼子有多少只兔子?一共多住几只兔子?
25×15=375(只)
5×15=75(只)
多住多少只兔子?
状 元 成 才
375-300=75(只) 答:一共可以多住75只。

体验区里的数学问题。
我们来了12 名男生, 13 名女生。每人都 分得陶土80 克。
西南师大·三年级下册
状 元 成 才 路
状 元 成 才 路
种植区里的数学问题。
如果每千克桃卖2元,
有21棵桃树,每 棵收桃约34千克。
这些桃树收的桃可以 卖多少元?
先把一共收桃多少
状 元
千克求出来……



(1)一共收桃多少千克? 34×21=714(kg)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2×714=1428(元)
谈谈收获
我知道了一些课堂 上学不到的知识。
状 元 成 才 路
课外活动基地里处 处都有数学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 什么收获?
状 元 成 才 路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状 元 成 元 成 才 路
(1)男生分多少克? 80×12=960(g)

20春西师大版数学3下---教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1单元)

20春西师大版数学3下---教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1单元)

第1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问题解决和一个整理与复习。

其中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问题解决主要是解答两步连乘计算和先除后乘的“归一、归总”问题;最后组织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与练习,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学习的重点,它是今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小数乘法的直接认知基础。

教材尽力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图文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情趣;2.内容真实、丰富,具有现实性;3.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体验;4.重视数学知识的整理,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与同伴交流、解释口算算法的过程。

2.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算理。

3.能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类推的方法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意识,提高合作交往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建议教材为计算教学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习得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20春西师大版数学3下---教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7单元)

20春西师大版数学3下---教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7单元)

第3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几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口算——估算——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

编排的例题和习题都自然真实地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之中,十分注重估算意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估算、笔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笔算的算理,会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算法、理解算理,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过程中,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意义以及相关运算规律的感知,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类推、归纳能力,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3. 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给定事例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思考能力以及类渗透类推、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

4.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些用乘除混合或含有小括号的运算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5.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激发探索的欲望,进一步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6.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计算和验算习惯,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3.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是0)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竖■教学建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失误,比如:漏乘某一位、把积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减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就会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20春西师大版数学3下---教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7单元)

20春西师大版数学3下---教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7单元)

第7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全册教材内容的复习,本册教材中属于数与代数教学内容的有: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旋转、平移和轴对称;属于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的有:简单的统计活动。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1.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是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二是充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三是习题中适当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一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具体的活动情境,二是为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3.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帮助学生作好学习准备,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主动建构新知识,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用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

4.提示教学活动线索和学习方式。

一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是教学过程中提示活动线索。

5.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继续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6.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突出问题活动的问题性,即每一个活动需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以便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会判断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位数。

3.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并理解算理。

4.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会进行不同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5.能根据给出的已知信息,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6.会读写小数,能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能用小数表示角和分米。

7.知道平移、旋转和对称的特征,在图形的变换中能判断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

8.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熟练解答乘除法、一位小数加减法、面积解决等相关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空间观念,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变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活动内容教材第22-23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活动提示《走进课外活动基地》是学生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问题解决后进行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首先呈现了课外活动基地的全貌,分别简单介绍了三个区域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最后让学生谈谈收获。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参观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2.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活动过程,体验活动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享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教材种植区、养殖区和体验区情境图(或ppt)学生准备:活动记录单、笔等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育才小学的课外活动基地建成了。

这天同学们都去参观课外活动基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课外活动基地全景图或视频。

)质疑:刚才我们参观了课外活动基地的哪些区域?师:下面让我们带着数学的眼光走进这三个区域,去发现并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先观看活动基地图,然后进行质疑,最后点出本课时的探究主题,到三个区域里去发现和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主题活动:活动主题一:种植区里的数学问题1.读图获取信息:师:读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和所求问题?(预设)生1:有21棵桃树,每棵收桃约34千克。

生2:每千克桃卖2元。

生3:所求的问题是这些桃树收的桃可以卖多少元?2.质疑与分析:师:已知信息“每棵收桃约34千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生1:21棵桃树中可能有大有小,所产的桃子可能有多有少,“大约”应是平均算起来,每棵桃树所产的桃是34千克。

师:根据“每棵收桃约34千克”这一信息,可以判断这一个问题需要用估算来解决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生:根据“每棵收桃约34千克”这一信息,此题并不需要估算来解答。

因为,它表示每棵桃树约平均收桃34千克。

师:要求这些桃树所收的桃可以卖多少元,必须先解决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生1:要求21棵桃树所收的桃子可以卖多少元,需要先求出这些桃树一共收多少千克桃,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这些桃树所收的桃可以卖多少元。

生2:还可以先求出一棵桃树大约卖多少元,然后根据“总价=一棵桃树桃售桃的钱数×桃树的棵数”,求出这些桃树所收的桃可以卖多少元。

3.规范解答: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你会解答吗?(预设)方法一:方法二:一共收桃子多少千克? 1棵桃树的桃子卖多少元?34×21=714(千克) 2×34=68(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21棵桃树的桃子一共可以卖多少元?2×714=1428(元) 68×21=1428(元)答:这些桃树的桃子可以卖1428元。

4.回顾与反思师:上面的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预设)生1:方法一是先求出21棵桃树的总产量,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一共卖的钱数;生2:方法二是先求出1棵桃树的桃可以卖的钱数,然后再求21棵桃子卖的钱数。

设计意图:种植区里的数学问题,安排了读图获取信息、质疑与分析、规范解答、回顾反思四个环节。

也就是经历了读图(读懂是什么事)、找出有用的信息(谁和谁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质疑与分析过程中,对陌生的词语(大约)进行了准确地解读,分析出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最后进行规范解答和回顾反思。

活动主题二: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1.读图获取信息师:读养殖区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预设)生1:已知有15个笼子,每笼都有20只;生2:每笼住25只;生3:所求的问题是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2.质疑与思考师:“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是什么意思?(预设)生1: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就是说,原来每只笼子住20只兔子,现在每只笼子住25只兔子,这样15个笼子比原来一共多住多少只兔子。

师:议一议,求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兔子怎样解答?(预设)生1:可以先求出每个笼子分别住20只和25只兔子时,15只笼子各一共可以住多少只兔子,然后求出它们的差就是一共可以多住的兔子的只数。

生2:还可以先求出每个笼子比原来多住几只兔子,然后再求出15个笼子比原来多住多少只兔子。

3.规范解答:师:谁把答案写黑板上?(预设)生1:生2:20×15=300(只) 25-20=5(只)25×15=375(只) 5×15=75(只)375-300=75(只)答:一共多住75只兔子。

师: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预设)生1:通过观察上面的两种解答方法发现,第(2)种方法更好些,这种方法直接求出了每个笼子比原来多住几只兔子,然后再求出15个笼子比原来一共多住多少只兔子。

设计意图: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抓住了了陌生的关键词“多住多少只”,并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深刻理解,充分挖掘此陌生词语“多住多少只”的内涵和外延,最后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并进行比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要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活动主题三:体验区里的数学问题1.读图获取信息师:读体验区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已知数学信息和问题?(预设)生1:l2名男生,l3名女生;生2:每人都分得陶土80克;生3:所求的问题是一共分得陶土多少克?2.质疑与思考师:“一共分得多少克陶土”是什么意思?生:“一共分得多少克陶土”就是要求男生和女生分得陶土的克数总和。

师:你能自己先分析其中的数量数量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预设)生1:可以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各分得多少克陶土,然后求和;生2:根据“每人分得陶土80克”先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和,然后根据“每人分得的陶土的克数×男女人数和”求出一共分得的陶土的克数。

3.规范解答师:先独立自我解答,然后小组讨论,最后板演交流。

(预设)方法一:方法二:男生分多少克?男生和女生一共多少人?80×12=960(克) 12+13=25(人)女生分多少克?一共分陶土多少克?80×13=1040(克) 80×25=2000(克)一共分得多少克陶土?960+1040=2000(克)答:一共分得陶土2000克。

1.议一议,师:上面的解答,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预设)生1:从上面得计算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些,它是先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和,然后根据“每人分得的陶土克数×男女总人数”来列式解答;生2:方法一是先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各分得的陶土克数,然后求和来解答。

……设计意图: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培养来源于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在上述活动中,抓住了数量关系的分析,并从分析中得出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最后进行了优化。

(三)活动收获师;本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和困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预设)生1:用连乘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然后再进行优化。

生2:求两个不同的乘积算式的差时,可以考虑简便算法,即用相同的数×两个不同的数的差。

生3:求两个乘积算式的和时,可以考虑找到相同的数后,先求和再求积。

:……(四)布置作业1.6位老师带2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平均每班30人。

已知22人座的620元/天,33人座的700元/天,怎样租车更合适?2.星期天,两位老师带全班40名同学去公园玩。

公园的门票是:成人每位18元,儿童每位12元。

团体票14元。

请问我们怎样买门票最省钱?答案:1.30×2=60(人)60+6=66(人) 66÷22×620=1860(元)66÷33×700=1400(元) 1400<1860 租33座的更合适些。

2.18×2+12×40=516(元) 40+2=42(人) 14×42=588(元)516<588 分别买票划算。

⏹板书设计⏹活动反思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体验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主活经验。

因此,本次的综合与实践就是让学主充分运用已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师创设了参观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资料包教学精彩片段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课件播放)有15个笼子,每笼都有20只。

如果每笼住25只,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1)读题,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

(2)质疑:“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是什么意思?(3)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巡视辅导。

(4)议一议。

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结合算式说说自己每一步所解决的问题。

(5)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方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设计意图: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活动经历了读图获取信息、质疑与分析、规范解答、回顾反思四个环节。

师生共同经历了读图读懂是什么事;找出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谁和谁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读题过程中,还要对陌生的词语、情境进行了准确理解读,分析出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

教学资源“0”的由来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