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先秦知识点和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时期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复习建议高考对夏、商、西周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

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将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考试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创设一个情景,考查本项内容。

知识清单参考答案:①分封,②宗法,③家国一体,④井田,⑤集体,⑥甲骨文,⑦青铜,⑧殷历。

考点聚焦考点一、原始社会概况(一)政治:禅让制(二)经济:原始农业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制(三)文化:原始的“图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注:原始社会的史实,同学们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即可。

【典型例题】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是道组合式选择题。

从稻谷、粟的遗存地址多可知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从长江流域发现稻谷遗存,山东河北发现粟壳遗存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

从黄河流域发现水稻遗存,浙江发现粟壳可知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材料并不能反映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④予以排除。

其实南稻北粟基本处于同时,都距今六七千年。

本题正确选项①②③。

答案:B。

考点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一)早期国家制度1、王位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其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使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

(通史版通用)新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

(通史版通用)新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

该变化有利于( )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宗族观念的强化D[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根据题目中“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可知强化了神权统治,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秦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之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对祖先的崇拜”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D项正确。

]2.《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武王此举主要是为了( )A.体现新政权的合法性B.分封功臣以巩固政权C.学习圣人的英明之举D.体现天下为公的精神A[武王分封先代贵族意图得到先代贵族对新政权的认可,故A项正确;材料中武王未分封功臣,故B项错误;材料中武王分封先代贵族后代,并未提及学习圣人之举,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天下为公的观念,故D项错误。

]3.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这反映出当时(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A[根据材料中西周王位在“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说明当时崇尚血缘宗法制,故A项正确;材料中“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说明当时是传位于懿王之子,不是依据贤能,故B项错误;材料中懿王太子燮在孝王后继承王位,这说明仍是嫡长子优先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诸侯争霸的信息,故D项错误。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1)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1)

[纵向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2018·济南一模)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成就了晋文公“取威定霸”的业绩。

同年冬天,晋文公在温(河南温县)会盟齐、宋、鲁等诸侯,周襄王被召唤赴会。

这说明当时()A.处于西周末期,宗法分封制崩溃B.晋文公取得了直接控制诸侯的权力C.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D.周天子的权威彻底被大国诸侯取代C[题干论述的是分封制,不是宗法制,故A项错误;晋文公在会盟齐、宋、鲁等诸侯的时候,还需要把周襄王召去,说明晋文公并不能直接控制诸侯,故B项错误;晋文公成为霸主之后,在会盟齐、宋、鲁等诸侯的时候,“周襄王被召唤赴会”,说明周襄王还是有一定的权威的,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故C项正确,D项错误。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1)秦朝时期: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2)西汉时期: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汉武帝采用察举制选官,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3)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

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2.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理论。

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针对训练]2.(2018·北京延庆一模)刘邦认为,秦始皇全面实行郡县制,不分封子弟为王是失策,致有“孤立之败”。

2020届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先秦知识点及练习(附答案)

2020届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先秦知识点及练习(附答案)

专题一先秦时期(前2070-前221年)【时代特征】一、夏商西周时期(前2070-前771年)1.政治:王权与神权结合;分封制和宗法制盛行,以血缘为纽带;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2.经济:“金石并用”时代;农业“刀耕火种”;井田制盛行;丝织、青铜技术先进;商人、货币出现,工商业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3.文化:中国早期文化产生(甲骨文、金文等);文化教育由官府垄断。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1.政治:周王室衰落,诸侯混战;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各国变法,分封制瓦解。

2.经济:铁器、牛耕出现,农业精耕细作;自耕农、佃农产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私营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城市兴起。

3.文化:百家争鸣;私学兴盛;科技文化成就辉煌(诗经、楚辞、帛画等)。

【考点整合】一、政治制度的演变1.西周分封制⑴实行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央难以直接管理广大地区;贵族力量强大。

⑵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

⑶诸侯权利:在封国内世袭统治、对下属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⑷诸侯义务:必须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等义务。

⑸影响:通过分封扩大疆域,巩固周王统治,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独立性,实力不断增强,造成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2.宗法制⑴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⑵内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之间权力、财产分配与继承关系。

⑶实质: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宗法等级:由血缘亲疏,形成“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5)影响:与分封制相表里,把“国”与“家”紧密联系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与团结,强化王权;宗法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影响深远。

3.礼乐制度即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一、选择题1.(2018·福建福州一中模拟)甲骨文的“法”字,由去、水、鹿三部分构成,“法”字最早来源于母鹿产仔季节动物迁徙的启发,由此可以推断“法”字最早的本质内涵是( )A.参天察地天命所归的正义思想B.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C.关注人类生命共同体的生存之道D.古先民长期野外活动的生命感悟解析到一定季节母鹿产仔要进行迁徙,这是“法自然”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法”意指标准、规范,人们必须按照“法”来行事,即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故B 项正确。

答案 B2.(2018·吉林省吉林调研三)下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

据此可知( )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D.金文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解析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不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金文记载的内容,不能体现出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B项错误;金文与甲骨文是商周记载史实的文字,不是史书,故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金文是商朝记载史料的文字,记载了商朝的史实,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9·山西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

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解析据题干可知,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士的分化与活跃,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兴起,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改造世界,从而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故选C项。

答案 C4.(2018·四川绵阳诊断一)《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这反映了孔子( )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解析针对春秋战国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为维护等级秩序,孔子作《春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观念,故选A项。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题线索】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演变历程。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

【主要表现】(1)夏商周时期是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2)秦汉至明清时期是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①君主专制: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②中央集权: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权分三司再到督抚制,体现了地方建制的演变,中央集权有不断强化的趋势。

③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到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应学生用书第2页)(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含义: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概况(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一:先秦(附答案)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一:先秦(附答案)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一:先秦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扬弃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和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

据此回答1-3题。

1 下列思想中,不属于传统文化先进性因子的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仁者,爱人“C.“兼爱”、“非攻”、“尚贤”D.“存天理,灭人欲”2 下列孔子教育思想和成就中,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3 孔子主张以德治民,提出了“仁”的学说。

对“仁”的解释正确的是()①贵贱有“序”②“仁者,爱人”③“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④“民贵君轻”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⑥“制于命而用之”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西周时期,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都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促使西周走向鼎盛,据此回答4-5题。

4 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5 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春秋战国是社会转型时期,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重大变化,据此回答6-15题。

6 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下列评述,正确的是()①目的是争夺土地、人口和霸主地位②给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③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④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融合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下列哪些观点体现了这一历史特征()①公作则迟,分地则速②公室将卑,大夫皆富③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④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各诸侯国为争霸的需要而注重生产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9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某某某某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A.确立起皇帝制度B.摧毁了宗法关系C.建立起官僚政治D.加强了基层治理解析:选D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和中央集权,故选D项;秦王嬴政确立皇帝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基层治理,不涉及宗法关系问题,“摧毁”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而材料强调基层治理,排除C项。

2.(2019届某某乌鲁木齐一模)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

”这反映出( )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解析:选D 材料信息“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说明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不同于分封制下的新的帝王祭祀体系,这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构建专制权威的表现,故选D项。

3.(2019届某某内江一模)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B.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见分封制在汉初仍有影响,排除A项;科举制在隋朝创立,排除C项;“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此说法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

2020届名师伴你行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及详解) (1)

2020届名师伴你行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及详解) (1)

课 时

王室强大。


(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维护__周__天__子____的

二 统治。
第1部分 第1章 第1讲
第6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3)主要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_王__族_____、

对象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义务 __交__纳__贡__赋____和朝觐述职
流与文化认同,故
A
项正确;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朝建立的,
作 业
报 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 项;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独立性,

二 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 C 项;宗法制保证了贵
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排除 D 项。
第1部分 第1章 第1讲
第20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4.(2019 江西赣州五校期中)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


3 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天下归宗
作 业
*把握宗法制的概念,理解宗法制的作用和影响。其中,宗

告 二
法传统对中国家庭关系和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考查较多,要重点
进行复习。
第1部分 第1章 第1讲
第27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5.(2016 江苏单科)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
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D )

或兄终弟及。


2.行政管理制度
作 业

(1)中央:商朝设相、卿士。

2020届全国1卷历史模块类知识点总结

2020届全国1卷历史模块类知识点总结

2020届全国1卷历史模块类知识点总结全国卷第二十四题政治史:(先秦时期)1、2019·I卷——宗法制商至西周王位继承的变化(父死子继)表现为血缘纽带的强化2、2019·II卷——战国时期秦国能够修建大型水利原因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与国家组织中央权力提升的关系3、2019·III卷——血缘关系·宗法制的考察(孝礼悌)4、2017·I卷——西周分封制(意义作用)家国情怀(文化认同)注:注意区分先秦时期出现君主专制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5、2016·III卷——西周时期宗法观念的考察6、2014·I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度注: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已经瓦解考察道德伦理秩序与政治专制统治的关系(家国同构)7、2013·I卷——西周分封制(瓦解);时代背景大变革背景下的表现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政治上转变)注:先秦时期出现集权经济史:1、2018·III卷——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地图能力分析)注:铁器普遍使用的时间考察新疆与中原紧密联系时期考察2、2017·II卷——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地图能力分析)注:结合一定地理基础能力(区位位置影响力)3、2015·I卷——小农经济形成的过程(背景)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情况4、2012·II卷——西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注:注意区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区别思想史:1、2018·I卷——先秦墨家思想主张(代表阶级考察——劳动百姓)2、2018·II卷——时政热点·以德治国先秦儒家思想核心考察3、2017·III卷——古代文字书写的变化原因战国时代特征变革注:注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4、2016·I卷——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发展为儒学成为正统寻找依据5、2016·II卷——汉字演变的考察(先秦古文—小篆—隶书)注:汉字形成完整的体系——商朝的甲骨文6、2015·II卷——儒家思想主张——对执政者的理想化的述求7、2014·II卷——历史常识考察周代的雅言起源于——陕西8、2013·II卷——史观类题目考察——史书记载与传说的关系、真实性9、2012·II卷——历史常识考察“刀笔吏”——工作器具10、2011·I卷——历史常识考察经史子集分类考察11、2011·II卷——西汉董仲舒主张汉代对西周时期主张文化继承全国卷第二十五题政治史:1、2018·I卷——隋唐(安史之乱)后政治发展情况(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注:此题打破陈规与所学知识有出入要以材料为依据>所学2、2018·III卷——两宋时期政治特点考察科举制影响国家统治阶层流动加强注:混入世家大族影响变大(结合史实)3、2017·I卷——汉朝(汉武帝)时期中央政治统治中央集权强化影响4、2016·II卷——科举制与察举、九品中正的区别优势—提升文化水平5、2015·I卷——汉代时期中央政治的特点——重视母系氏族关系原因6、2015·II卷——汉朝统治者对地方吏治的重视7、2012·I卷——政府对于社会等级看法——工商阶层维持原等级(抑商在政治等级上的表现)经济史:1、2019·I卷——汉代(汉武帝)中央对地方(诸侯国)经济管理加强的表现注:实现对地方控制主要是在政治、军事措施上体现2、2018·II卷——汉朝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小农经济受到限制表现注:重农抑商政策已在春秋战国实施3、2017·III卷——西汉前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注:政府对工商业者的地位提高问题4、2016·I卷——汉代时期农业耕作图考察大地主田庄经济(集体劳作)注:这一时期土地性质——私有5、2013·II卷——宋代土地不抑兼并的影响注:宋朝时期中央集权强化影响一定是使得土地兼并现象加剧6、2011·I卷——明朝时期经济政策(一条鞭法)史实的影响倒推注:佃户人身关系是强化7、2011·II卷——南北朝时期使用货币种类与经济发达水平的关系注: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初步发展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思想史:1、2019·II卷——时代背景与学术思想的关系(影响)2、2019·III卷——儒学思想对佛教的影响3、2017·II卷——官修史书带有政治性的分析4、2016·III卷——古代书法艺术与时代特征的关系5、2014·I卷——唐代时期儒道佛教地位变法考察(儒学地位最巩固)6、2014·II卷——儒家道德伦理强化的体现7、2013·I卷——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孔孟正宗”注: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已瓦解8、2012·II卷——宋代市民阶层兴起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全国卷第二十六题政治史:1、2019·III卷——宋代国家军人政策的影响(冗兵)2、2018·II卷——唐(武则天)加强专制主义削弱相权的措施3、2018·III卷——国家政治力量对医药学发展的重要作用4、2017·I卷——史观类考题(根据不同史书记载统一事件的分析)5、2013·I卷——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特点—民主政治6、2011·I卷——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观点(徐继畬)注:维新变法效仿的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经济史:1、2018·I卷——民营手工业发展(出现雇佣关系)注:盐专卖制度直至清代仍在继续手工业者地位问题2、2017·II卷——古代南北经济发展情况(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影响力提升)注:经济重心南移的标志是在南宋3、2017·III卷——唐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分析表(与所学史实有出入以材料为依据)注:区分自耕农与地主土地大小情况4、2016·II卷——宋代土地政策——不抑兼并(考察影响)5、2015·I卷——南方经济影响力提高(经济重心南移)注:女性地位提高问题6、2015·II卷——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农业技术进步7、2014·II卷——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表现交子——交易凭证8、2013·II卷——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情况——区域长途贩运情况9、2012·II卷——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社会结构职业影响)思想史:1、2019·I卷——唐代时期对力量型与阳刚型的推崇2、2019·II卷——北宋理学家(程颢)思想主张3、2016·I卷——史观类考题史官记载对君主的限制4、2016·III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后朝承前朝制度5、2014·I卷——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在人性方面的认识(本善习远)6、2012·I卷——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与特点(元曲诞生的背景)7、2011·II卷——明清儒学黄宗羲观点批判君主专制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贽民贵君轻——孟子全国卷第二十七题政治史:1、2018·I卷——中国古代朝贡贸易(封建专制禁锢思想——华夷观念)注:海禁政策时间2、2017·II卷——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史实——限制内阁的措施注:皇帝权力在明清时期强化趋势3、2016·I卷——明朝地方行政制度—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中央集权措施4、2016·II卷——宗法观念的影响(族谱牌位)5、2014·II卷——君主专制加强——内阁权力变化6、2013·I卷——1688 英国议会光荣革命事件的目的——合理性7、2011·I卷——维新变法——慈禧戊戌政变经济史:1、2019·I卷——明清地区性经济发展的差异(南北商品经济)2、2019·II卷——明清经济发展情况注: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地位变化白银成为流通货币3、2019·III卷——清朝农业发展情况佃户制度个体耕作经济为主4、2017·I卷——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影响资萌——冲击等级秩序5、2016·III卷——明末江南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注:农村人身依附关系弱化6、2015·I卷——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对科举结果的影响7、2015·II卷——明清时期区域性长途贸易发展背景8、2014·I卷——清初中外贸易情况注:理解出超入超9、2012·I卷——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观念的影响注: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情况思想史:1、2018·II卷——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元曲发展情况(市民文化)注:京剧出现的背景2、2018·III卷——明中期文化氛围浓厚的表现(雕版印刷术盛行)3、2017·III卷——史观题考察(历史事实的记载问题)4、2013·II卷——市民阶层兴起对社会文化的影响5、2012·II卷——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主张6、2011·II卷——雅典民主政治全国卷第二十八题政治史:1、2018·I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外交情况(落后)2、2018·II卷——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1870S)3、2012·II卷——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表现—僵化4、2011·I卷——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意识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府)注:材料出现《民报》5、2011·II卷——巴黎公社(巩固工农联盟)无产阶级政权经济史:1、2019·I卷——民资初步发展的情况(自然经济解体的促进)2、2019·III卷——民资诞生时期发展情况注:外国资本输出时间(1895)3、2017·I卷——洋务运动相关史实(开平煤矿李鸿章)4、2017·II卷——洋务运动相关史实(福州船政局——解决资金方式改变)5、2017·III卷——清末政府国内经济政策的改变—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1895 甲午战争后)注:维新变法时间(1898)6、2016·I卷——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生活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注:关税自主权丧失时间(1842)小农经济(自然)占主导地位的时间7、2015·I卷——鸦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的入侵(反向考题滞销)8、2015·II卷——洋务运动的看法(评价)——受封建传统观念的批判9、2014·I卷——清末经济结构的变动(鸦战后)—中印对比(小农经济排他性)10、2012·I卷——洋务运动主要人物考察——李鸿章思想史:1、2019·II卷——外国媒体对维新变法的态度2、2018·III卷——维新派救亡主张(严复)——救亡图存注:“中体西用”——洋务派3、2016·III卷——维新派思想主张——救亡图存注:维新派属于—改良派白话文——新文化运动4、2014·II卷——维新派主张分析5、2013·I卷——近代科学革命相关史实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日心说6、2013·II卷——京剧艺术对历史认识的影响——固化大众认知全国卷第二十九题政治史:1、2019·II卷——五四运动的背景2、2018·I卷——五四运动影响(宣传十月革命)—共产党建立的背景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2018·II卷——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原因分析(强化政党领导)4、2018·III卷——1920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影响)时间—工人阶级注: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批判传统礼教5、2016·I卷——洋务运动成就——军事武器海防建设——近代化开端注:甲午中日战争背景军队西式改革——(提出)戊戌变法:编练新军6、2016·II卷——1930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农业生产情况分析7、2016·III卷——洋务运动主张及目的(张之洞)——维护封建统治8、2015·I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辨别(《申报》分裂皖直)9、2013·I卷——“近(现)代化”符合事件考察(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商品化思想:开放化自由化)10、2013·II卷——中国近代化外交发展——转变体现注:外交制度性变化——总理衙门成立(1861年)11、2012·I卷——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考察——关税问题《南京条约》12、2012·II卷——专制统治演变过程(强化过程)分析13、2011·II卷——太平天国运动运动变化(政策)——封建政权建立寻求思想统治辅助经济史:1、2017·I卷——经济文化发展与地域关系2、2011·I卷——1960~1965 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变化—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思想史:1、2019·I卷——新文化运动后期思想的转变(根据国情1919后)注:国民革命运动时间社会主要矛盾变化2、2019·III卷——陈独秀批判君主国家权利高于人民主张民主平等3、2017·II卷——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注:新文化运动的时间19154、2017·III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史实(中西融合)5、2015·II卷——戊戌变法(人物——康有为观点内容分辨)6、2014·I卷——维新变法社会基础问题7、2014·II卷——军阀混战时期社会思潮变化(民主思潮成为社会潮流)全国卷第三十题政治史:1、2019·I卷——现实国情对国家发展道路的影响(毛)2、2019·II卷——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政策工作重心的转移注:工业化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生产时期3、2019·III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经济特征——两半特征4、2018·I卷——新中国前期外交方针政策变化(独立自主)5、2018·II卷——抗日时期抗日敌后根据地土地政策改变的影响注:国民革命时期时间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时期6、2018·III卷——法治建设与八大(八大总结新时期国内主要矛盾)注:依法治国全面实行、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1978年7、2017·I卷——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政策调整的目的注:土地革命时期国民革命时期8、2017·II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力量变化情况注:革命工作重心转移时间工农武装割据时期9、2017·III卷——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外态度与不平等条约内容注:分清新中国时期外交政策10、2016·I卷——抗战时期国民党政策的转变11、2015·I卷——全面抗战前国民党政策的意图12、2014·II卷——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外交发言争取国际帮助13、2013·I卷——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关于农村城市问题的判断注:真正有城市走向农村是在长征结束之后14、2012·I卷——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事件分析经济史:1、2016·II卷——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措施政策(官僚资本主义与民主资本主义的关系)注:民资开始衰落的时间2、2016·III卷——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救亡运动高涨体现注:实业救国开始的时间3、2015·II卷——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经济政策的目的(分析)4、2014·I卷——近代中国电影发展与流通税费关系5、2013·II卷——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政策及目的6、2012·II卷——甲午战时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张謇观念(实业救国)7、2011·I卷——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对西班牙的影响分析思想史:1、2011·II卷——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的对比(规模与影响差别大的原因)全国卷第三十一题政治史:1、2013·II卷——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教育政策(社会意识形态匹配国家政权建设)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2、2012·II卷——材料理解毛泽东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看法3、2011·I卷——美国代议制政权的特点——三权分立权力制衡4、2011·II卷——20世纪初清末史实(中央集权弱化表现)经济史:1、2019·I卷——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俄文需求的增加2、2019·II卷——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注: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3、2018·I卷——一五计划(重工业)资源开采经济建设史实4、2018·II卷——一五计划女性重要性提升注:人民公社化时间5、2018·III卷——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发展情况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6、2017·I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的背景(计划于市场的关系)7、2017·II卷——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关系8、2016·II卷——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基础9、2016·III卷——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2015·I卷——一五计划重工业生产情况中与英美对比分析(基础薄弱)11、2015·II卷——国家经济政策方针(一五计划)对国家教育的影响12、2014·I卷——一五计划(国家对农业控制的原因)——为工业化发展的贡献13、2014·II卷——一五计划(国家对农业控制的原因)——为工业化发展的贡献14、2013·I卷——罗斯福新政对胡佛政府的借鉴——国家干预经济15、2012·I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变动(私有制出现)思想类:1、2019·III卷——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倡导新风尚劳动光荣2、2017·III卷——一五计划社会现实反映画作理解3、2016·I卷——20ce50s~60s 中国外交中苏关系变化注:中国与西方国家正常化外交时间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时间全国卷第三十二题政治史:1、2019·I卷——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考察(法律权威性)注:陪审法庭参与的人员限制2、2019·III卷——宗教改革后英国世俗君主权利上升注:君主立宪及《权利法案》的时间3、2018·II卷——罗马法发展的背景分析注:罗马法体系形成的时间4、2018·III卷——雅典民主政治特点(公民参政议政)5、2017·II卷——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特点6、2017·III卷——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特点(公民意识)7、2016·I卷——罗马法的影响(对后世欧美法律)8、2016·II卷——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公民权利与义务)9、2015·I卷——罗马法认识(正义公平)10、2014·I卷——古雅典法律分析11、2014·II卷——罗马法发展的背景12、2013·I卷——欧洲一体化(直接)背景13、2013·II卷——罗马法(民主原则)14、2012·I卷——法国巴黎公社时期国家背景分析经济史:1、2015·II卷——工业革命影响(世界市场拓展——中西方贸易)2、2012·II卷——中国1958年史实考察注:中美关系3、2011·I卷——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对被殖民地区的影响(文化渗透)注:启蒙思想时间4、2011·II卷——经济全球化考察思想史:1、2019·II卷——早期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核心·对人的思考2、2018·I卷——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雅典)3、2017·I卷——人文主义精神起源4、2016·III卷——人文主义思想考察全国卷第三十三题政治史:1、2018·I卷——马克思理论(影响):无产阶级口号变化注: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及时间2、2017·III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思想体现——人民主权(启蒙)3、2016·I卷——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责任内阁制形成)4、2015·I卷——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国王仍有一定实权)5、2014·I卷——启蒙运动思想主张分辨6、2013·II卷——美国联邦政体建立的背景(根本原因:邦联制弊端)7、2012·I卷——十月革命背景(二月革命后国内政权特点:两个政权并立)注:注意月份(事件)8、2011·I卷——二战史实(既合作又斗争事件——罗曼蒂登陆)经济史:1、2019·I卷——殖民扩张方式的差异性及影响(英国&西葡)2、2018·II卷——殖民扩张时期特点(奴隶贸易)注:日不落帝国产生时间世界殖民体系确立时间3、2017·I卷——工业革命影响分析(贫富差距扩大)4、2017·II卷——13世纪经济发展工商业阶级力量(市民)壮大表现5、2016·II卷——工业革命影响(环境恶化)6、2016·III卷——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统一战争前的国内情况7、2015·II卷——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工业国家间差距减小)8、2014·II卷——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机器生产代替手工)9、2013·I卷——斯大林模式(时期)内容分辨10、2012·II卷——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注:城市经济改革时间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间11、2011·II卷——国民经济恢复调整措施思想史:1、2019·II卷——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印刷术)15世纪2、2019·III卷——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及作品考察3、2018·III卷——启蒙运动的影响全国卷第三十四题政治史:1、2019·III卷——冷战大背景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2、2018·II卷——沙俄封建专制统治史实(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3、2017·II卷——美国国家政体体制(三权分立)—总统行政权体现4、2013·I卷——一、二战国土面积变动(德国)史实5、2013·II卷——德国政体考察(二元制君主立宪制)6、2012·I卷——二战英国对于德国进攻苏联态度注: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时间7、2012·II卷——罗马法的局限性(形式主义)经济史:1、2019·I卷——一工特点经验与技术的结合2、2018·III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3、2017·I卷——二战后苏联工业化发展情况(斯大林格勒)注:西方遏制政策4、2017·III卷——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斯大林模式调整)5、2016·I卷——二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发展(新兴国家联合)6、2016·II卷——苏联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工业化成就7、2015·I卷——罗斯福新政(社会福利)8、2015·II卷——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农业贡献)9、2014·I卷——苏联工业化建设初期措施(借鉴新经济政策模式)10、2014·II卷——经济危机的影响11、2011·I卷——苏联(勃涅日列夫)经济改革影响12、2011·II卷——改革开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思想史:1、2019·II卷——启蒙思想虽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2018·I卷——历史史观考察3、2016·III卷——绘画流派风格演变全国卷第三十五题政治史:1、2016·II卷——美国冷战政策(与苏联争夺中间国家)2、2016·III卷——法国行共和制变动的影响3、2015·II卷——两极格局冷战时期建立到瓦解的依据4、2012·I卷——冷战史实考察(促成华约成立的背景)经济史:1、2019·II卷——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策注:重点发展农业(赫)2、2019·III卷——经济滞胀时期及相关国家措施的影响3、2018·I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第三世界发展壮大)4、2018·II卷——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5、2017·I卷——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实力增长冲击旧有经济秩序)6、2017·III卷——20ce70s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滞胀影响)7、2016·I卷——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马歇尔计划的影响)8、2015·I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世界银行贷款数目数量增加—新兴独立国家成立)9、2014·I卷——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欧元的作用)10、2014·II卷——战后经济区域化扩大表现11、2013·I卷——斯大林主张模式考察12、2013·II卷——中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相同点13、2012·II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14、2011·I卷——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概念提出)与世界环境的关系思想史:1、2019·I卷——艺术流派及时期特点(现代主义)2、2017·II卷——史观考察3、2011·II卷——近代科学的意义(改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30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含解析)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30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含解析)

考点训练30 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期中)易中天曾经说道:“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

”材料中“争”的核心问题是( )A.争夺政治统治的权力B.寻求社会稳定发展的途径C.争夺学术霸主的地位D.探寻国家实现统一的途径答案 B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诸子百家代表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要求纷纷著书立说,他们以结束战乱,恢复社会秩序为己任,提出各自的治国主张,故选B项。

A、C、D三项不是核心问题,均排除。

2.(2019·湖南师大附中期中)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理想的臣民应有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

”这一学派应该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 C解析根据“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可知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

材料与儒家、法家和墨家思想不符,故排除A、B、D三项。

3.(2018·湖南岳阳适应性训练)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答案 B解析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认为学习好并有余力的人应当做官、为百姓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故B项正确。

材料未强调学养的重要性,A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以“仁”为思想核心,C项排除;材料强调士应当为社会服务,而非官本位,D项排除。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解析 由材料“诸侯相争,大国肆意僭越礼制。针对这种混乱局面,大批思想 家和政治家极力主张以礼治世”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礼乐制遭 到破坏,大批思想家宣扬以礼治世,重建社会秩序,故选B项;这一时期礼乐 制受到破坏和冲击,不能夸大为破坏殆尽,排除A项;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兴起, 并未成熟,排除C项;材料仅提及以礼治世的主张,并未提及其他思想主张, 不能得出思想文化繁荣的结论,排除D项。
3.(2020全国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 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 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D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通览 阶段特征
总特 征
先秦时期(旧石器时代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 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 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时期
中华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的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
发展
思想 文化
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 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色;商朝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实用性科学兴起
核心 要点聚焦
考点1 政治——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知识梳理]
一、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771年)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而材料中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 做法破坏了分封制,分封制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中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 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不复存在,排除A项;周天子和楚国国 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中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血缘关系, 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
2.太尉一职是虚设的,并未授予大臣,便于皇帝直 接掌兵权,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
3.九卿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 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 务。这都是为皇帝和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4.形成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府组织;在一 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不同 官职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问题驱动3】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进步性。 提示: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皇 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材料三 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 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劝课农桑, 旌别孝悌。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 焉。……通判……建隆四年(963),诏知府公事并须长 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职掌倅贰郡政,凡 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 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二、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1.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 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 官职,如丞相是百官之首,权力比御史大夫大,地位也 比御史大夫高,但是当丞相有失职和做错的情况发生, 御史大夫就可以向皇帝报告,纠正丞相;同样,管军 事的太尉有什么不对,御史大夫也可以向皇帝报告。
三、专制主义的巩固(两汉时期) 1.中央:西汉武帝时期,频繁更换宰相,并设“_内__朝__” 牵制“外朝”。 2.选官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选拔了人才,巩固了统 治。
四、专制主义弱化(魏晋南北朝) 1.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_专__制__主__义__中央集权严重削 弱。 2.士族地主势力发展,_九__品__中__正__制__盛行。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代实行严格的爵位制度,对此有人指出“让天子与诸侯等不同等级的贵族一样,都有相应的爵位,因此天子并非‘绝世之贵’,故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

这表明该制度()A.促成不同等级和谐相处B.限制了周王的专制权力C.造成周王室势力的没落D.为分封制的实施创造条件【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周代实行的爵位制度是把诸侯分为不同的等级,并不是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所有贵族,不会促成不同等级和谐相处,故A项错误;周代实行严格爵位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周天子的权力,巩固统治,而材料“天子并非‘绝世之贵’,故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说明有人主张限制周王的专制权力,故B项正确;周王室势力的没落是由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造成,故C 项错误;周代爵位制是对分封制下诸侯的等级规定,二者同时存在,故D项错误。

2.(2019·河北名校联盟联考) “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

”这说明分封制()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答案】D【解析】A项“皇权专制”的说法本身错误,此时中国还没有实行皇帝制度;B项“地方分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说法本身正确,但题干信息体现不出,排除;根据材料“国家元首委派”“推行天下一统”可知,分封制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故D项正确。

3.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

这客观上有利于()A.防范诸侯割据B.扩大统治区域C.监督商朝残余力量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分封不能防范诸侯割据,排除A项;“扩大统治区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商朝残余力量”,排除C项;据材料“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可知,分封到这些地方的诸侯会把周统治中心的经济、文化等传播到这些地方,客观上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

高考第一轮复习(先秦)

高考第一轮复习(先秦)

经济: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
①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制农具、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 水利工程:芍坡 -春秋 楚 淮河 都江堰-战国 秦 长江 郑国渠-战国 秦 关中 耕作方式:千耦齐耘(春秋)-个体农耕(战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 小农经济:产生条件:生产力的发展,铁力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 特点: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合作 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作用:使农民有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后来到明清时期,成为阻碍资本主义 萌芽的因素.
私有制产生
长江下游河姆渡(水稻、养蚕)
阶级分化
距今 5000 年前 黄河中游 龙山文化
辽河上游 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
先秦(-前 221 年) 一、朝代更替 奴隶社会:夏 (形成)前 2070-前 1600
夏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王朝国家)
禹—桀 都城:阳城(河南登封)
商 (发展)前 1600-前 1046
E. 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 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阶级: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法家思想 直接原因: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 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项目
分封制(国家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目的 拱卫王室,巩固周王室统治
宗法制(按照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内部在权 力、财产和土地继承权的矛盾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先秦部分高考题汇总-主观题答案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先秦部分高考题汇总-主观题答案

先秦部分高考题汇总—主观题答案P2 【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4分)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分)(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2分)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分)P3【答案】(1)称谓: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冠。

简析: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依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

P4【答案】(3)两面性: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P61.【答案】(1)背景:①礼乐传统(2分);②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3分);③思想活跃(2分)。

(2)主张:①重建礼制社会(2分);②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2分);③积极入仕,以礼治国(2分);④人人都践行周礼(3分)。

2.【答案】(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4分)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分)(3)共同:强调社会责任感。

(2分)认识: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

(4分)3.【答案】(1)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5分)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5分)4.【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5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5分)(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听课手册-正文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听课手册-正文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

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夏(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社会转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商周时期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混战,分封制和礼乐制遭到了严重破坏;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封建官僚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经济上,原始社会后期,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逐渐产生;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生产由大规模的简单协作方式向小农生产模式转变;土地制度也由井田制发展到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

思想文化上,文艺成就突出,甲骨文成熟,青铜艺术和文学(主要是诗歌)发展迅速;具有浓厚农耕文明特色的科技成果,尤其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发达;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目标解读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商鞅变法。

△重大史实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的形成及崩溃、宗法制、礼乐制、商鞅变法、郡县制雏形。

1.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其子启继承禹的王位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取代了禅让制。

【知识拓展】王位世袭制的特点和影响①特点:父亡子继或兄终弟及。

②影响:国家成为君主的私产,“家天下”的局面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该制度一直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精练含解析2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精练含解析2

第3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一、选择题1.(2019湖北武昌模拟)孔子不以族源作为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认为华夏之作为违背礼乐文明则应贬其为夷狄,夷狄之作为符合礼乐文明则应褒其为华夏。

孔子的态度说明( )A.华夷观念已经不复存在B.文化认同成民族间纽带C.华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D.血缘关系失去政治意义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孔子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是看其言行是否符合礼乐文明,说明文化认同成民族间纽带,故选B项。

当时华夷观念依然存在,故排除A项;C项明显错误,排除;材料不能体现D项。

2.(2018湖南长沙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及贵族、官僚为壮大自己的势力,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

士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合则留,不合则去”。

这一现象( )A.加剧了争霸战争的残酷B.导致了学术思想的活跃C.抑制了社会结构的变迁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成熟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从材料中的“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合则留,不合则去”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地位提高,并可以灵活流动,这有利于学术思想的活跃,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战争的残酷性,A项错误;士阶层的兴起有利于社会结构的变迁,C项错误;官僚政治形成于秦代,D项错误。

3.“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 C 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强调以德服人,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因此C项符合题意。

“王”字在甲骨文中象征着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与孟子观点相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可排除B项;宗法制度形成于商周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D项。

4.(2019安徽合肥模拟)“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先秦时期(前2070-前221年)【时代特征】一、夏商西周时期(前2070-前771年)1.政治:王权与神权结合;分封制和宗法制盛行,以血缘为纽带;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2.经济:“金石并用”时代;农业“刀耕火种”;井田制盛行;丝织、青铜技术先进;商人、货币出现,工商业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3.文化:中国早期文化产生(甲骨文、金文等);文化教育由官府垄断。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1.政治:周王室衰落,诸侯混战;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各国变法,分封制瓦解。

2.经济:铁器、牛耕出现,农业精耕细作;自耕农、佃农产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私营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城市兴起。

3.文化:百家争鸣;私学兴盛;科技文化成就辉煌(诗经、楚辞、帛画等)。

【考点整合】一、政治制度的演变1.西周分封制⑴实行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央难以直接管理广大地区;贵族力量强大。

⑵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

⑶诸侯权利:在封国内世袭统治、对下属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⑷诸侯义务:必须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等义务。

⑸影响:通过分封扩大疆域,巩固周王统治,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独立性,实力不断增强,造成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2.宗法制⑴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⑵内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之间权力、财产分配与继承关系。

⑶实质: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宗法等级:由血缘亲疏,形成“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5)影响:与分封制相表里,把“国”与“家”紧密联系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与团结,强化王权;宗法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影响深远。

3.礼乐制度即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经济发展和变革(一)夏商西周经济1.农业⑴土地制度:井田制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公田”是贵族占有的土地;“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有使用权,无所有权。

⑵耕作方式:早期使用石、骨、木质的耒耜“刀耕火种”;奴隶集体劳动。

⑶农业地位:农业是古代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立国思想形成。

2.手工业:麻纺织、丝织业、青铜铸造业发达。

以商代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为代表。

3.商业:商朝-最早货币“贝币”、职业商人产生;西周工商业官营“工商食官”。

(二)春秋战国经济发展和变革1.农业⑴土地制度:井田制废除,土地私有制和封建租佃关系确立。

⑵工具技术: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兴修水利:春秋芍陂,战国都江堰、郑国渠。

⑶生产方式:春秋时期,出现以小农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①原因:铁犁和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②特点:自耕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性、稳定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2.手工业: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手工业生产方式有:⑴家庭手工业:“男耕女织”,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少量进入市场。

⑵私营手工业:私人作坊经营,产品主要在市场销售。

⑶官营手工业:西周开始,“工商食官”3.商业和城市:各国纷纷铸造青铜货币,黄金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出现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一些诸侯国都城成为著名商业都会。

三、先秦文化1.商周甲骨文和金文⑴甲骨文:20世纪初在殷墟(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文字,是最早成熟的汉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也是我国作为文明古国的重要象征。

⑵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后来形成标准字体——大篆。

2.孔子和老子(春秋)⑴孔子:①生平:出身鲁国没落贵族;从政失败,周游列国却难受重用;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广收门徒;整理古典文献《六经》;创立儒家学派。

②主张:思想上,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忠恕、中庸之道。

政治上,为政以德;提倡人治。

教育上,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当仁不让于师等。

③评价: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开创了“学在民间”,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对中华文化传承起重要作用。

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⑵老子:①生平: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②主张:认为“道”为世界本原;提出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③评价: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3.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⑴儒家:①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

②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施;“性恶论”。

⑵道家:庄子:“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也”。

⑶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⑷法家: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中央集权。

4.“百家争鸣”的意义⑴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⑵文化: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5.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⑴科技:战国发明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⑵文学:①《诗经》:孔子编订,是我国最早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为西周至春秋四言诗,其中“国风”主要反映平民生活,体现了现实主义和人文精神。

②屈原:用楚国方言创制“楚辞”体诗,《离骚》是其代表作,体现浪漫主义、爱国主义。

⑶艺术:战国至汉盛行帛画,浪漫、神秘,而不失古拙。

6.春秋战国文化发展的原因⑴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⑵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对人才的渴求,也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⑶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

随堂训练专题一先秦时期(前2070-前221年)1.(2019•全国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2019•全国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3.(2018•全国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4.(2017·全国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5.(2017·海南)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6.(2016·海南)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7.(2019•全国Ⅱ)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8.(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9.(2017·全国Ⅱ)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10.(2019•海南)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表明孔子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1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12.(2016·海南)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13.(2018•海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

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

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

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8分)随堂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兄弟相传这一王位世袭方式占据一定比例。

这说明王位世袭除了传统的传子之外,方式进一步增多。

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

根据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突出的是血缘关系,A选项符合题意。

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

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