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奴隶——简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
论《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
论《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一、本文概述《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揭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通过分析高老头的父爱表现及其悲剧性结局,揭示金钱对亲情、伦常和人性的冲击,以及贵族妇女在金钱面前的历史性衰败。
文章将首先概述《高老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然后深入探讨父爱悲剧的具体表现及其背后的社会根源,以期对这部经典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读。
在《高老头》中,高老头是一个富有的面条商,他一生痴爱他的两个女儿,为了满足她们的欲望,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然而,他的父爱却最终走向了悲剧,被女儿们遗弃,最终像野狗一样死去。
这种父爱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它反映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对亲情的冲击和破坏。
小说中的贵族妇女鲍赛昂夫人也面临着金钱的冲击和挑战。
她表面上保持着高洁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但在感情上却是被动的,被金钱和权力所控制。
她的命运也揭示了贵族妇女在金钱面前的历史性衰败,进一步揭示了金钱对人性、伦常和亲情的扭曲和破坏。
通过对这些人物和情节的分析,本文旨在探讨《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揭示金钱对亲情、伦常和人性的冲击,以及贵族妇女在金钱面前的历史性衰败。
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更深刻地认识到金钱对人性和社会的双重影响。
二、《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父爱被描绘为一种深刻而复杂的情感。
高老头,这位有钱的面条商,以他一生的痴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父爱悲剧的典范。
他的两个女儿,从小就在他无尽的溺爱中长大,但他最终却被她们遗弃,孤独地死去,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
高老头的父爱是一种真情,它深沉而热烈,无私而执着。
然而,这种父爱在高老头那里却走向了极端,变得偏执而扭曲。
他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倾注在女儿们身上,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她们的欲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和生命。
高老头悲剧原因自身因素论略
高老头悲剧原因自身因素论略摘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作品中塑造的“父爱”悲剧的典型艺术形象。
他给了两个女儿无尽的爱,但却最终被女儿们无情的撇弃,造成其悲剧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之外,高老头自身存在存在的异化金钱观、宗法思想、虚荣心理,对女儿的教育方式等缺陷和问题,也是导致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所以高老头的悲剧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亲手炮制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高老头悲剧原因自身因素《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为时代背景,着重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现状。
因为其厚重的历史感,完美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从而在巴尔扎克的文学大厦《人间喜剧》中成为压卷之作。
小说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的人物形象,高老头就是其中之一,他以旷世罕见的父爱几乎折服了每一个读者,也使他成为世界文学中“慈父”的典型。
但高老头的爱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尊重与回报,却被两个女儿像榨干的柠檬壳一样抛弃惨死。
其悲剧结局让人感慨万千,唏嘘长叹。
而高老头悲剧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之外,还有他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所造就。
那么,促使他悲剧结局的自身因素都有哪些呢?一、高老头作为资产阶级暴发户,他致富过程中形成的异化金钱观对女儿的渗透与同化。
法国大革命之前,高老头只是一个普通的面条商,节俭、务实。
大革命时期的大饥荒,让他找到了发财致富的路径。
他依靠魄力、能力、智慧,低价购进粮食,然后囤积起来,适时高价出售,由此聚敛起巨额财富,成为远近闻名的暴发户。
由于在致富过程中他见识了金钱的威力,因此高老头的人生观也发生了改变,形成了金钱万能的价值理念。
他曾对女儿说,钱是性命,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然而他的金钱万能思想却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高老头妻子早亡,他独自抚养两个女儿。
在发迹后,他便把全部的爱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从小让她们过着奢侈豪华、挥霍无度的生活。
高老头每年收入6万法郎,而他自己却花不了多少,剩下的全部用来填补女儿们的欲望,并且以此为乐。
高老头的慷慨使她们年纪轻轻生活就奢华的“像一个有钱的老爵爷养的情妇”。
高老头
读《高老头》有感读完《高老头》,我对高老头的两个女儿的冷酷行为感到气愤,为高老头的悲惨结局感到无奈与同情。
但就其原因,高老头的悲惨下场有一部分也是自己造成的,他的父爱悲剧有其家教因素,也有社会原因,总之,原因是复杂的,下面我将从几方面来阐释一下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原因。
一、高老头自身父爱的错误表达读完整本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高老头对他的两个女儿深深的爱意,但我们也可以看到高老头的父爱表达方式是极端的,是畸形的,他以为爱是可以用金钱去表达的,对女儿的物质要求是有求必有应的,他请最优秀的教师来培养她们高等教育应有的各种才艺,给她们请作伴的小姐,十五岁就让她们有备车辆,到了出嫁的年龄让她们随心所欲地挑选丈夫,并且以一半的财产充当她们的嫁妆。
高老头的父爱是极端的溺爱,是无底线无原则的溺爱,他说“我喜欢替他们拉车,我愿意做她们膝上的小狗”,到最后这种溺爱甚至发展到了无耻的地步:为了满足两个女儿的情欲,他竟去掉父辈的尊严,殷情地为她们的荒唐忙碌操劳:为了使大女儿有钱跟情夫马克辛偷情,他表示愿意去偷、去抢、去卖命甚至“杀人放火”,搞钱给女儿。
为了使小女儿能和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胡来,他竟对拉斯蒂涅说:“要是有一个男人使我的但斐纳高兴,我可以给那个男人擦皮鞋、送信、跑腿。
”而且他还布置漂亮的房间,让他跟但斐纳幽会、私通。
当女儿的卑鄙情欲得到满足时,他高兴得在地下打滚;而当女儿的卑鄙情欲一时得不到满足或遭受压抑时,他又痛苦得像疯子和野人。
他这种难以理喻的对孩子的爱,即使让我们用今天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怕也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
二、失败的家庭教育高老头是个依靠大饥荒成为暴发户的商人,资本阶级的本性使他只会用卑劣的手段去掠夺,因此他的发迹史充满了血腥与肮脏。
在他的人生哲学中,没有了金钱就等于到了世界末日,所以他对金钱盲目崇拜,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是一个粗鄙的拜金主义者。
高老头的这种思想、行为,也直接体现他对两个女儿的教育上,他对两个女儿的爱是用金钱去诠释的,对女儿们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
《高老头》点评
《高老头》点评《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法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作品以精湛的心理分析、细腻的人物描绘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揭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冷酷无情和金钱对人性的腐蚀。
首先,作品通过高老头的悲剧性命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和毁灭。
高老头对女儿们的爱是无私而深沉的,但他错误地将这种爱完全寄托在金钱上,最终导致了他自身的悲惨结局。
他的女儿们在金钱的诱惑下,背离了亲情和道德,成为了自私冷酷的人。
这种悲剧性的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的现象。
其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高老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既有对女儿们的深沉的爱,又有对金钱的盲目崇拜;他既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又是一个悲惨的受害者。
这种矛盾的性格和命运使得他成为了作品中最具深刻意义的人物形象之一。
此外,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如拉斯蒂涅的野心和虚伪、伏脱冷的冷酷和残忍等。
最后,作品在艺术上也具有很高的成就。
巴尔扎克以精湛的心理分析和细腻的人物描绘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性格。
同时,作品还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种艺术上的精湛和深刻的社会洞察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总之,《高老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鲜明人物形象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对高老头悲剧命运的描述,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对人性的腐蚀和毁灭。
同时,作品还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对我们今天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读《高老头》浅谈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原因及意义
读《高老头》浅谈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原因及意义摘要:《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
小说中巴尔扎克形象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在复辟王朝的法国尔虞我诈的社会中金钱至上的观念,高老头的父爱一贯被人们描绘成抽象的人类的美好天性,于是高老头成了文学作品中父爱的典型,品读高老头的父爱——感受倾心断肠的父爱。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悲剧自《高老头》问世以来,高老头的父爱似乎成为经久不衰的焦点,父母为我们撑起了爱的天空,父爱和母爱一样是人间深沉的爱,为何伟大而真挚的父爱成为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呢?故事发生在1819年末至1820年初的巴黎。
在偏僻街区的伏盖公寓聚集了各种人。
落魄的高老头为两个女儿还债被榨干了,穷大学生拉斯蒂涅羡慕上流社会的奢侈生活,一心想向上爬。
苦役监逃犯伏脱冷企图利用泰伊番小姐的婚姻大赚一笔,他的秘密被老小姐米诺旭和波阿莱使计探知,由警察逮捕归案。
此时,拉斯蒂涅的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情场失意,举行了告别上流社会的盛大舞会。
高老头受到女儿的催逼而中风,在痛苦中死去,临死前只有医科大学生皮安训和拉斯蒂涅守在他身边。
个人认为造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有这样几个:首先就小说的构成上,高老头父爱悲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高老头》作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优秀篇目,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塑造了一系列的青年奋斗史,其中《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是一个奋斗成功的典型代表,《高老头》全文的主要核心就是拉斯蒂涅向上爬的过程,小说围绕拉斯蒂涅这一条主线穿插了七个小故事,而他的成功,基于这些故事。
高老头的父爱悲惨下场最为典型,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高老头在临死之前对拉斯蒂涅说的话无疑是改变拉斯蒂涅的最根本原因。
“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嘴来亲吻我的脸!我可以住在一所公馆里,有漂亮的屋子,有我的仆人,生着火;她们都要哭做一团,还有她们的丈夫,她们的孩子。
高老头父爱悲剧浅论
高老头父爱悲剧浅论《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小说代表作,作品塑造了一位为了女儿甘愿付出一切的父亲——高老头的形象。
高老头的结局充满了悲剧色彩,伟大的父爱没有换来两个女儿的孝顺和亲情,反而遭到了无情的遗弃。
探讨其悲剧原因,既有高老头的自身因素——他对女儿毫无原则、没有底线的溺爱,也有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社会因素,正是这两个因素导致了高老头的悲剧结局。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
作品塑造了一位为了女儿奉献一切的父亲——高老头的形象,但伟大的父爱却并没有换来女儿的关爱和孝敬,反而遭到她们不断的敲诈,最后孤独而死。
关于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及原因,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本文拟从父爱表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等几个方面,就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一、高老头的父爱表现1.毫无原则的父爱高老头生活在法國波旁王朝和拿破仑帝政不断交替掌权的动荡时期,作为一个面条商,其身上无不体现着资产阶级的贪婪性。
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却很爱自己的两个女儿,为了女儿,宁愿付出自己的一切,然而,他的父爱是毫无原则、没有底线的,甚至可以说是金钱的堆砌。
高老头虽然收入很高,然而对自己很吝啬,但对两个女儿却是有求必应,让她们从小就过着一种阔绰奢靡的生活,并以此为乐。
即使她们给自己造成痛苦,他也甘之若饴。
然而,这种非理性的溺爱让两个女儿把父亲给予的爱当成理所当然,也加速了她们被金钱社会所侵蚀的速度。
在出嫁两个女儿时,高老头花费了近乎自己一半的家产,给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做陪嫁。
他本以为这样可以得到女儿对自己的孝敬和尊重,然而却事与愿违。
由于封建等级观念作祟,两位女婿认为认为高老头的卑微出身会对自己的门第造成影响,因此并不愿和岳父来往。
两个女儿更是在丈夫的逼迫下,不仅不敢留父亲在家住宿,连最起码的接待都不敢公然进行,绝望之余,高老头只得盘出铺子,搬进了脏乱颓败的伏盖公寓。
一位可怜的父亲为了女儿,竟然甘愿受两个女婿的侮辱,说起来是多么的伟大。
从父爱层面浅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
从父爱层面浅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高老头在生意上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智者,在大饥荒的年代发了家,但他作为父亲却是失败的,虽然他对女儿的爱是无私的,不可否定的,但是他的爱的方式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方式造成了他的女儿们的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使他们丧失了做人的最本质的人性——“爱父母”,在她们的眼里“金钱”、“地位”、“虚荣心”、“情人”等任何一种能让他们体现身份的东西都要比自己的父亲重要,在她们看来父亲只是供给她们金钱的工具,在高老头的钱财被炸得一干二净的时候,她们就把他当作绊脚石一样踢开。
而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高老头的命运是悲剧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为父亲的他对女儿付出了全部心血后并没有得到女儿们的回报,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复杂和多重的。
首先,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争夺权力的时代,整个社会弥漫的虚荣、地位、金钱至上的观念导致了这个悲剧;其次,高老头的父爱本身就是一种夹杂着对于在妻子身上未得到的爱情的父爱,这种畸形的父爱必然会造成不健康的后果;再加上这种不健康的父爱是一种极度溺爱的方式表达的,所以这个悲剧是必然的。
当然,我个人认为高老头悲剧的主要是由于他对女儿的失败教育造成的。
他的太过伟大的父爱,不仅造成了他的悲剧,也使得他的女儿们的命运变得具有悲剧性。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父爱本身的畸形性在故事中与高老头父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维多利的父亲。
他们的共性是都是富有的父亲,其次都丧妻并且留下女儿。
但二者有如此相同命运的父亲在对待女儿的态度上却截然不同。
高老头视他女儿的生命重于自己的生命,对女儿的爱是无私的;维多利的父亲对待女儿是冷漠的,甚至维多利去看他时称呼她小姐而不是女儿。
造成这两种态度的原因在于他们对待妻子的态度。
维多利的父亲不爱他的妻子,甚至因为他的妻子没有陪嫁而讨厌她,自然也就讨厌维多利。
而高老头爱他的妻子,在妻子去世后他把这种爱转移到了女儿身上,“他把女儿当作情妇一样供养着”。
“扭曲的人性挽歌”——《高老头》的悲剧分析
2018年1月下“扭曲的人性挽歌”———《高老头》的悲剧分析阴孙一丹【摘要】《高老头》讲述19世纪波旁王朝复辟时期,金钱异化、利益至上的时代背景下,一个靠金钱溺爱女儿,最终又因金钱被抛弃的父亲的故事,深刻揭露了金钱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从内外因双重角度讨论高老头悲剧的来源以及这一人生惨剧造成的影响,书写一曲无尽的人性挽歌。
【关键词】高老头;悲剧;金钱异化;道德沦丧;人性“没有一个作家能写尽藏在金银珠宝下的丑恶”在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资本世界里,爱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即便这爱倾尽了一个父亲的全部心血,依然可以被说成一文不值,在资本家,投机者价值的天平上,只有金钱和体面可以对等,爱是不沾的尘土,留不下一点重量。
高老头的悲剧来源于此,透过他可以窥见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金钱异化的时代现状和时代背景下逐渐失去道德真情的人性丑恶。
一、巴尔扎克及《高老头》《高老头》是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序幕,从社会现实和人情伦理角度讲述了一个靠金钱溺爱女儿,最终又因金钱被女儿抛弃的父亲的悲剧故事。
文中既有对高老头悲剧命运的深刻同情,也透露出时代背景下这一悲剧的必然性。
1、作品简介1819年冬,坐落在巴黎拉丁区与圣玛梭城关之间的圣日内维新街上的伏盖家的寄宿舍住着各式各样的人,穷大学生拉斯蒂涅,落魄的面粉商人高里奥,隐藏身份的苦役犯伏脱冷,老姑娘米旭诺等。
外省青年拉斯蒂涅想要在巴黎上流社会出人头地,他通过家里的远方亲戚德·鲍赛昂夫人的引荐认识了美丽的德·雷斯多伯爵夫人和德·纽沁根男爵夫人,而她们正是高老头的女儿,由此揭开了高老头的人生悲剧。
这个为女儿奉献一切,所有快乐皆来自于女儿的面粉商人,在给两个女儿每人五六十万的陪嫁,将女儿嫁给体面的人家,自己仅留下八千或一万法郎的收入之后,却被女儿女婿赶出了家门,最终病死在公寓的破床上,临终也没见到女儿。
2、人物形象高老头是时代环境下的悲剧人物,他靠投机发家,在大革命时期当过区长,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并在妻子死后,对两个女儿极度溺爱,将女儿嫁给德·雷斯多伯爵和德·纽沁根男爵后,希冀自己可以有两个家过上温馨的日子,却在波旁王朝复辟后,被保王党的女婿赶出了家门,二十年心血和慈爱都化为了泡影,柠檬被榨干了,女儿们就将皮扔在了大街上。
《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
《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摘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深入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父爱的悲剧。
造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针对《高老头》中父爱悲剧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一悲剧的成因。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悲剧原因《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的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巴尔扎克为读者展示出了巴黎社会的眼花缭乱,用独特的方式表现出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溺爱,之所以产生该种问题,是有其深层次理论的。
一、造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原因高老头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暴发户,依靠投机倒把发家,在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之下,社会已经沦为了金钱社会,金钱关系渗透到了各个家庭之中,一切的感情都可以用钱来购买。
所谓的道德已经成为金钱的工具,要想成为人上人,就必须有金钱,没有金钱就只会成为社会的弃儿。
而高老头的儿女在这种生活中已经完全被金钱腐化,他们只爱金钱,没有亲情观念,只有在自己缺钱的时候,才会想起年迈的父亲。
在女儿的心中,金钱就是父爱,父爱就是金钱,作者借高老头的口向读者说道:“把父亲踩在脚下,国家不要忘了吗?”这种社会原因是造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外在因素。
二、造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人性根源高老头的父爱无疑是伟大的,每一个父亲都疼爱自己的儿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对于这一问题的描述,巴尔扎克与其他资产阶级的看法有一定的差异,他将高老头塑造成为一名善良的人。
对自己的女儿充满关爱之心,他拼命想满足孩子的愿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高老头代表着父爱,巴尔扎克用大量的笔墨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爱。
为了让女儿可以挑选丈夫,他倾尽所有,然而,女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断地搜刮着自己的老父,高老头看到了女儿的虚伪自私,但是依然有求必应。
高老头曾经说过:“我做了父亲,才懂得上帝的无处不在。
”故事的最后,他怀着深深的遗憾死去,而埋葬的不仅是高老头的躯体,还有他的父爱、善良以及温情,而以上的种种,都是由于金钱导致。
解读《高老头》
解读《高老头》《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高里奥在19世纪法国社会中从一个富有的面粉商之子逐渐衰落,最终沦为乞丐的故事。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人性的剖析而著称,被誉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高老头》进行解读。
首先,从社会背景来看,《高老头》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阶级固化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在这个时期,法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地位日益稳固,而工人和农民等底层阶级则陷入了严重的贫困。
高里奥作为面粉商之子,原本拥有丰厚的家产,但随着社会的变革,他的身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使得他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使得他在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时,逐渐失去了自我。
其次,从人物塑造来看,《高老头》展现了巴尔扎克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高里奥这个角色具有典型的两面性:一方面,他曾经是一个充满激情、善良正直的人;另一方面,他在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时,逐渐变得狡猾、冷酷和自私。
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得高里奥成为了一个非常立体的人物形象。
同时,小说中的其他角色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如高里奥的妻子诺尔玛,她既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性,又是一个极度虚荣和贪婪的女人;还有高里奥的女儿戈蒂埃,她在父亲衰落的过程中,不仅没有给予任何帮助,反而成为了父亲痛苦的源头。
这些人物的命运变迁,都反映了巴尔扎克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再次,从主题思想来看,《高老头》揭示了金钱对人性的摧残。
在小说中,金钱被描绘成一个邪恶的力量,它不仅剥夺了人们的尊严和自由,还使得人们变得冷酷无情。
正如高里奥在衰落过程中所说:“我失去了一切,只留下了钱。
”这句话道出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力量。
同时,小说也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
在19世纪的法国社会,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使得许多人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
这种社会现象无疑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也是巴尔扎克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总之,《高老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义的小说,它通过对高里奥等人物的塑造以及对金钱主题的探讨,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阶级固化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浅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浅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浅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内容提要] 亲情源于血缘,血缘凝就亲情。
人世间,依赖血缘纽带,常常演绎出一个个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亲情故事。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用他那锐利的笔端描写了一部家庭悲剧《高老头》,讲述一个被自己爱了一辈子的女儿无情抛弃的悲剧。
本文通过分析两个女儿对高老头的态度,认为高老头父爱悲剧来源于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合理,说明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高老头悲剧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巴尔扎克用他那锐利的笔端描写了许多经典的悲剧形象。
《高老头》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主人公高老头是一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面粉商人,他顺应时代,瞄准机会盘下东家的面粉生意,囤积居奇,制造饥荒,在累累白骨上建立丰厚的家业,成为资产阶级暴发户。
因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
他把女儿当作天使,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
为了女儿的体面,他歇了生意,只身搬进伏盖公寓;为了替女儿还债,他当卖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出让了养老金,弄得身无分文;最后,仍然是为了给女儿弄钱,他竟想去“偷”去“抢”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卖命”、“杀人放火”。
最终他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两个女儿把父亲当成柠檬挤干后,就把皮扔到街角旮旯里。
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
一、悲剧表现天伦之乐,人皆有之,父女之间的血脉亲情尤其珍贵。
妻子死后,高老头便把对娇妻无限的爱一下子全部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给她们请最好的家庭教师和陪读小姐,给她们配了骏马和花车,其生活之奢侈,“像阔老爷的情妇”。
父亲对女儿穷奢极欲有求必应,“只要她们给个撒娇的回报”,即使女儿做了坏事,他也一样高兴。
大女儿阿纳斯塔齐追求贵族气派,他便把她嫁给了德雷斯托伯爵;小女儿德尔菲娜贪图钱财,他便把她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
他给每个女儿八十万法郎的陪嫁。
金钱至上的万恶———论《高老头》扭曲的父爱
金钱至上的万恶———论《高老头》扭曲的父爱作者:陈诗雯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4期⊙陈诗雯[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2]摘要:《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主人公高老头用近乎疯狂、有驳常理的父爱去教育、对待两个女儿,两个女儿最终沦为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牺牲品。
拙文将着重分析“父爱”悲剧产生的原因,金钱在作品中丰富的象征和讽刺意味及笔者对父爱悲剧的一些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父爱悲剧金钱教育引以为戒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个人心理观念冲突的悲剧。
在法国资本主义制度下,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对金钱顶礼膜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以金钱为纽带。
同时,高老头一直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活在虚幻与潜意识的双重人格中,最终走向崩溃死亡。
巴尔扎克以空前的嘲笑、心酸尖刻的笔锋唱响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挽歌。
一、一个金钱构成的资本主义时代金钱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新秩序,马克思、恩格斯在《马恩选集》中提到“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人欲横流,金滔滚滚,资本主义金钱关系无孔不入,成为巴黎社会各种罪恶的渊薮。
《高老头》创作于1834年,正值七月王朝统治的初期,资产阶级已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在一个唯钱是亲、自私自利的病态社会中,巴尔扎克用冷静的思考、真实的笔触、独特的艺术方式,为唤醒人性的复苏、揭示金钱的罪恶做出了努力。
高老头的悲剧给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产阶级撕下来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1}这一精辟的论述,提供了一个极其形象生动的注脚。
所谓法律,不过是百万富翁们的工具,“戴手套、说漂亮的话的人可以冠冕堂皇杀人不见血;普通杀人犯用撬棍撬门,却是罪上加罪”;所谓奋斗,不过是通往权力的必经之路,“您的算计愈冷酷无情,您的前程就愈远大。
被金钱奴役的人——读《高老头》心得分享
被金钱奴役的人——《高老头》心得分享一八一九年,一心想通过法律使自己声名显赫的青年大学生欧也纳·拉斯蒂涅,来到巴黎求学。
苦于家境贫寒,他只得寄宿在一所破旧的公寓——伏盖公寓。
从落魄画家到神秘莫测的高老头,共有十八位客人蜗居于此。
拉斯蒂涅渴望跻身上流社会,便通过表姐特·鲍赛昂太太的关系,在贵族社会崭露头角。
在经历其表姐退出上层社会交际圈、人生导师伏脱冷被捕、高老头病死三件事后,原本朴实、善良的他,彻底转变为一个金钱与名誉至上的野心家。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短时间内腐蚀了原本正直、进取的青年呢?这源于巴黎贵族社会表面的荣华富贵,它使年轻人趋之若鹜,为了上位不择手段。
外省长大的欧也纳·拉斯蒂涅,因为贫穷,从小便被父母给予厚望,认真学习法学,渴望以此走向成功,但在伏脱冷的“开导”下,他清醒地认识到,不懈地奋斗下去,一生也未必有多少成就。
倘若攀附于有钱有权的贵族,却很容易得到大家普遍的尊重。
于是他极力接近远亲特·鲍赛昂太太。
特·鲍赛昂太太出生于名门贵族,在巴黎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
出于好心,她为欧也纳指明方向,欧也纳便倾其所能去追求高老头的二女儿特·纽沁根太太。
特·鲍赛昂在巴黎交际圈中属于品德高尚之人,但因其情夫与他人结婚,致使自己即将举办的盛大宴会不了了之。
巨大的开销,人们的耻笑,让她不得不离开巴黎,退居乡下。
欧也纳为她的退隐感到惋惜:不仅是少了一位精神上的挚友,更是失去了可攀附的对象。
伏脱冷是一个圆滑世故的人,他懂得巴黎上层社会的明争暗斗,也懂得如何过上贵族生活而不触犯法律。
他市侩,狡猾,但却一直尽心地开导欧也纳。
他苦劝欧也纳作为自己的弟子,通过不法手段跻身贵族行列,但被当时正直的欧也纳义正词严地拒绝。
伏脱冷俨然是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反叛者:他厌恶上流社会的虚伪面具与拜金主义。
但同时他也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实际身份为苦役犯,不法组织的参谋。
高老头的悲剧原因及现代启示
目录摘要 (1)Abstract (1)一、高老头悲剧的客观原因 (2)二、高老头悲剧的主观原因 (3)(一)真挚的父爱 (4)(二)盲目的父爱 (4)(三)偏执的父爱 (5)三、高老头悲剧的现代启示 (5)(一)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 (6)(二)选择合理的教育方式 (7)(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9)注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11)致谢 (12)摘要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高老头为女儿们付出一切,却惨遭抛弃,最后凄凉死于伏盖公寓的父爱悲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即当时“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和高老头矛盾、偏执的性格特征来探究高老头悲剧的原因,同时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社会现实,解读这悲剧的现实意义,通过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让更多孩子远离溺爱的环境,接受正确的教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让高老头的悲剧不再重演。
关键词:巴尔扎克;《高老头》;悲剧;启示AbstractLe Pere Goriot is a masterpiece written by the famous French realistic author Balzac. In this novel, Old Goriot devotes everything to his daughters but is abandoned and finally dies miserably in vauquer's boarding house. Such a tragedy of paternal love is overwhelming and impressiv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auses of Old Goriot’s tragedy from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persp ectives, that is to sa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ld Goriot’s contradictory and paranoi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oney-first” soci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Meanwhile, this paper tries to interpre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tragedy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The thesis also aims to help children grow up healthily without excessive indulgence and receive proper education to form a healthy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under the common efforts. Thus the tragedy of Old Goriot won’t recur. Keywords:Balzac, Le Pere Goriot, tragedy, revelation高老头悲剧探析及其现代启示巴尔扎克是19世纪著名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也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论《高老头》中高老头两女儿悲剧命运的原因
论《高老头》中高老头两女儿悲剧命运的原因摘要:对于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大家并不陌生,高老头一辈子是悲剧的,通读全篇小说,我发现两女儿的一生也是悲剧的,而造成她们悲剧的原因,既有其自身的自私本性,也有父亲过分的溺爱纵容,同时还有那个金钱至上的畸形的社会因素等。
本文将就两女儿的悲剧命运的原因,做一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高老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悲剧命运“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1]巴尔扎克曾经为我们展现了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而今天我们来看看他的作品《高老头》。
谈到《高老头》许多人感受最刻骨铭心的是高老头对两女儿近乎犯罪的父爱,因此许多作家关于这部小说探讨最频繁的也是高老头对两女儿的父爱。
而对于高老头挚爱的两女儿却没有过多的探讨和研究,“不孝”二字是所有人对她们二人的客观评价,许多人几乎都觉得她俩身上没有必要再进行探讨和研究。
但透过高老头悲剧的一生,我发现他两女儿身上也有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东西,比如她们的一生也是悲剧的,除了有一个看似完整幸福的婚姻家庭,实际上她们在家中一丁点儿地位也没有,没有经济大权,却过度追求并沉溺于巴黎上层社会奢侈腐朽、堕落攀比的生活。
她们衣着华丽、衣食无忧,向往贵族交际舞会、游荡于贵妇们的沙龙,甚至出入赌场,还渴望拥有一个有权势的情人,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小三”,然而,最终她们既在家庭中地位骤降,被限制了出入的自由,也没有得到情人的真爱,铸成悲剧的一生。
而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我觉得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造成高老头两女儿悲剧命运的原因,做一阐述:(一)从小在家庭教育下养成的爱慕虚荣的自私自利本性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先生的批判现实主义力作《高老头》,为我们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特别是人类社会中最亲密的亲人之间也充斥着血腥冷酷的金钱关系,书中尤以高老头和他两女儿之间的关系为代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亲人之间已无亲情可言,取而代之的是金钱与父爱的交易。
浅析马克思主义金钱观——以《高老头》为例
浅析马克思主义金钱观——以《高老头》为例发表时间:2018-01-04T13:42:00.47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7年11月作者:田梦林[导读] 巴尔扎克对当时掌握国家命脉、骄奢淫逸的金融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深恶痛绝。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南长沙 410006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科学地揭示了金钱的本质,认为金钱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应该为人类服务,人类也应当成为金钱的主人,而非奴隶。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表现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人类的一切关系统统都被异化了。
这一点,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这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金钱异化现金交易巴尔扎克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一生创作颇丰。
早期在律师和公证人事务所实习的经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
巴尔扎克对当时掌握国家命脉、骄奢淫逸的金融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深恶痛绝。
因而能够以辛辣讽刺的笔触,写出巴黎社会的面貌。
而作为《人间喜剧》序幕开端的长篇小说《高老头》,则被公认为这部巨著的奠基之作。
《高老头》整部小说,由四条线索构成,但在整体的处理过程中,以贵族青年拉斯蒂涅的堕落和高老头的悲惨命运作为全文的两条主线。
在小说中,巴尔扎克以其敏锐的视角,为人们勾勒出整个巴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及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世相。
本文拟从金钱异化下的欲望、亲情、爱情、友情四个角度来进一步揭示悲剧人物及其命运的成因。
一、金钱异化下的欲望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十九世纪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这一波风潮的影响下,当时的人们对于金钱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高老头》整部小说的发生背景是坐落在圣日内维新街上的伏盖公寓。
小说的主人公高里奥,早年是一个普通的面条司务,但是法国大革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转机:革命中,他机警灵便,盘下了东家的铺子,采取投机等手段发了大财,几年间,便由一个普通的面条商变成了拥有百万资金的大富豪。
外国作家作品研究《金钱影响下的高老头悲剧》
盐城师范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外国作家作品研究》考查论文金钱影响下的高老头悲剧【摘要】本文通过高老头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文中既描绘了高老头对金钱的追逐又展现出了对女儿的畸形的父爱。
他的悲剧是封建宗法道德同资产阶级金钱道德冲突的结果,既是个性发展必然下场,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形象地阐述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关键词】金钱父爱悲剧资本主义《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时代小说,它浓缩了时代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巴尔扎克用他那犀利的笔,刻画了高老头、拉斯蒂涅、伏脱冷、维多利小姐和鲍赛昂夫人等人物形象。
这部小说最成功之处,笔者认为是作者形象地描写了主人公高老头与两个女儿之间的金钱、亲情和名利的关系。
小说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高老头那深沉的父爱。
但这无私的爱在金钱社会里是一文不值的,几乎沦落为女儿们索钱的工具。
虽然他的爱是真诚的,但客观上却帮助了社会用金钱来腐蚀自己的两个女儿,培养了她们的自私和拜金主义,以致使自己成了牺牲品。
下面我就以下三点来谈谈金钱影响下的高老头悲剧。
1、对金钱的掠夺年轻的时候靠贩卖挂面为生,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在动乱和饥荒中囤积大量粮食而发了大财。
可以说他的每一分钱都是堆积在白骨上的,是肮脏的,充满罪恶的。
刚开始的他对什么都很讲究,甚至连鼻烟匣也是金的,人们都尊称他高里奥先生,这其实就是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观的讽刺。
一方面,通过高老头自己的发家史,充分说明了资本家对金钱的追逐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另一方面,人们对“高里奥先生”恭敬的态度,也反映出那个年代不仅资本家追逐财富,普通的平民也对金钱有着强烈的崇拜心理。
他们不问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来的,只要他有钱,就是值得尊敬的。
由此看来,当高老头变得落魄的时候,人们在他背后议论纷纷,所以尊敬的“高里奥先生”一夜之间变成了灰头土脸的“高老头”,也就理所当然的了。
浅析《高老头》中父爱悲剧性原因
浅析《高老头》中父爱悲剧性的原因摘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巴尔扎克对高老头的描写全部集中在父爱的欲念上。
通过高老头爱女儿,最终却被女儿抛弃的悲剧性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
造成高老头悲剧的除了当时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的因素之外,高老头对两个女儿没有分寸地过分宠爱和纵容也是造成这种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金钱、父爱、资本主义、宗法制雨果论巴尔扎克及其《人间喜剧》时说:“他所有的书仅仅组成一部书:一部生动的、闪光的、深刻的书,在这部书里,我们看到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在来去、走动,带着我也说不清楚的、和现实掺杂在一起的惊惶与恐怖之感;一部了不起的书,诗人题作喜剧,而他本可以题作历史的……”长篇小说《高老头》写于1831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人物体系上看,《高老头》可以说是《人间喜剧》的序幕。
故事发生在1819年冬一座寒呛的伏盖公离中。
众多的房客里有三个人特别引人注目:高老头、法科大学生拉斯蒂涅和苦役逃犯伏脱冷。
而高老头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靠投机倒把大发横财的面扮商人。
这个暴发户拥有几百万家财,然而他仍保持着市民的温清,在妻子去世后便把全部感情都放在两个女儿身上,用金钱去满足女儿们的一切愿望。
他对女儿的爱近乎痴狂,以致将自己的最后一点养老金也给了两个贪心的女儿,终于被女儿和女婿抛弃他的痴狂的父爱给自己带来了灭难。
作品中巴尔扎克就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气勃勃的明快笔锋为我们诠释了一种新的有悖常理的父爱,而高老头盲目的爱换来的却是被女儿们遗弃的可悲结局。
对于高老头这样一个父爱的悲剧人物,巴尔扎克立足于生活的真实,从伦理与人性、社会与自然等多层面表现悲剧所具有的典型性和深刻性。
高老头的死是对社会进行震撼人心的揭露和控诉,暴露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和毁灭。
巴尔扎克透过高老头的悲剧,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对伦理道德的有力冲击。
读《高老头》后感
人性在金钱中泯灭----------------读《高老头》后感金钱可以干什么?金钱可以买回自己想要的东西,它是万能的!最起码在19世纪法国沃盖公寓的房客及与其相关的一些人眼中,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高老头和他的女儿们,就是在金钱统治下的可怜的人。
高老头把他一生的爱与财富都给了他的女儿们,最后才发现她们早已成了金钱的奴隶,而高老头最终也悲惨的死去。
但高老头这样慈祥的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原因之一,高老头过于溺爱他的两个女儿。
高老头是个面条商暴发户,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于女儿身上,让她们过着公主般的生活,她们的要求也一定满足。
但高老头却没有教会女儿如何报达父亲的养育之恩。
高老头的父爱太过深沉,也太过卑微。
因为高老头无限地付出,无私地为女儿奉献,导致他的女儿无节制的从他身上取走财富。
原因之二,高老头的女儿爱的不是父亲,而是父亲的金钱。
当高老头刚发了财的时候,女儿一个个跑到高老头身边,甜甜的叫着“爸爸”,亲切地与高老头拥抱,寒暄了几句就开始找各种借口向高老头要钱了。
而高老头这个可怜的父亲却还沉浸在她们甜甜的叫声中,想都不想就答应了她们的要求。
等着为可怜的父亲不再有钱满足她们的要求时,在她们眼里,父亲不再是父亲,并且与他断绝了来往,她们不再去看望高老头。
一直到高老头合眼,他也没再见到深爱的两个女儿。
然而,会有这么多寒心的事情发生,最主要的,就是因为这些人在金钱的统治下早已没了人性。
她们眼中只有钱,有钱就能拥有一切。
“钱能买到一切,甚至买到女儿。
”高老头临死前发出这样的感叹。
此时在他身边的就只有一个叫欧仁的大学生。
而他的女儿一个有事不能打扰,一个在睡觉不能叫醒。
似乎她们的事都比父亲的生命还重要。
这种做法有一点人性吗?她们的心恐怕早就被金钱埋葬,空剩一个只看得见金钱的去壳吧。
一个金钱统治的世界,一个没有人性没有温暖的地狱,高老头就这样被榨干,被抛弃,在见不到女儿的折磨下死去。
掩卷沉思,不仅在19世纪的法国,就是在如今的社会,也会有人为了钱不顾一切。
《高老头》悲剧形象的分析
《高老头》悲剧形象的分析【内容摘要】《高老头》为《人间喜剧》拉开了帷幕,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内容主要讲的是面粉商高里奥先生为女儿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包括他的生命,是一个“父爱”的典型,同时他也是一个悲剧的典型,他虽然为他的女儿们奉献了一切,却换来了被女儿们逼死的结局,这种悲剧有其必然性,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高老头正是作者谴责当时黑暗社会的写照。
为什么如此伟大的父爱,却换不回女儿们的真心,这是作者留给读者们的深切思考,也是他自己心中的疑问。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老头悲剧的原因以及透过原因看社会的黑暗现实。
【关键词】高老头;悲剧;父爱;黑暗现实一、巴尔扎克和《高老头》(一)文章简介。
《高老头》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笔下《人间喜剧》中的一部中篇小说,虽然这部小说篇幅短小,但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视野广阔,让读者啧啧称奇,它对人物惟妙惟肖的刻画,对社会人物心理的描写,可以堪称是法国巴黎的社会丑态图,巴尔扎克之所以被看作是天才作家,是因为他对小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他把小说放到更高的位置。
《高老头》被后人看作是巴尔扎克的巨作《人间喜剧》的序幕,在作品中,巴尔扎克用独到的眼光,见解,刻画了一个“父爱”的典型:高老头。
(二)作品内容。
整个故事围绕着高老头与他的两个女儿展开,全文以一个青年拉斯蒂涅克为主线,由他住在伏盖之家——一个破败、肮脏、奄奄一息的公寓,引出公寓内的住客,伏脱冷——一个汉子且神秘的住客、高里奥(高老头)——一个退休面粉商人、维克多莉娜——一个孤女……,文章的主人公高老头,“他是在饥荒时期发迹的,不论情况是真是假,总之在那个时期,小麦在巴黎的价格飞速猛涨,高老头用这笔财富发家致富,他的妻子拉勃里,一个富有的农场主的独生女儿,他爱着她,爱她的刚柔相济、美丽多情,但是他只过了七年的幸福和谐的生活,他的妻子去世了,他把对妻子的爱,全部转移到他的两个孩子身上,他为了他两个孩子以及对妻子的承诺,他拒绝了商人和庄园主把女儿嫁给他的种种优厚条件,甘愿做鳏夫,可以说他对女儿的爱,已经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对女儿言听计从,哪怕是女儿要天上的月亮,他也会爬上天空去摘月亮送给女儿,文章写拉斯蒂涅克依靠表姐鲍赛昂夫人的关系,钻进了巴黎的上流社会,并结实了两位美丽的贵族夫人,她们就是面粉商高里奥的宝贝女儿,高里奥为了满足女儿莫须有的虚荣心,给了每人将近80万法郎作为嫁妆,让她们分别嫁给了贵族雷斯托先生和银行家纽沁根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杨二嫂的形象之所以这样浮雕般的被生动
形象地刻画了出来,不源于鲁迅先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是不可想象的。
老舍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因此学习语言跟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
”
其次需要借鉴别人成功的语言。
值得指出的是,借鉴语言,决不能机械地搬用书本里的语言材料,而应该推陈出新,将别人的“化”为自己的。
女作家叶文玲读《西厢记》,发现作者形容莺莺的脸蛋长得俊俏,没说雪白,也没说粉嫩,却说“这脸儿吹弹得破”,这使她惊讶不已。
但她没有生硬照搬。
她由此联想到河南人说雪白粉嫩的人是“鸡蛋二层皮”,也很生动,她也没如法炮制。
在这些生动鲜活的语言启发下,她独运文思,在《晚雪》中把女主人公描写成“笋壳里剥出来的”。
她认为“这个形容‘雪白粉嫩’的味道没减,却更带了我们江南水乡的特点”。
作家成功地“化用”语言,既不失原汁原味,又别出花样。
关于学生写作的内容
我只想谈一点,那就是要写自己的周围生活。
翻开《1995年湖南省优秀作文年鉴》,四百多篇习作,基本上是学生周围的生活,一篇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散发出醉人的乡土芬芳。
湖南省石门县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作文教学与民俗文化”的研究,积极倡导学生写乡土文学,挖掘地方宝贵的文化资源。
这既挽救了宝贵的乡土文化遗产,又开发了学生写作的资源,不失为丰富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
湖南桃江一中的“中学生文联”,进行“作文教学与企业复兴”的联姻活动,形成“学生写企业—社会了解挽救企业—企业复兴赞助学校”的良性循环。
学生写作与社会接轨,直接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他们独创的一条开发写作途径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强化章法、能力、内容的训练,要大家都做有心人,从自己做起,从严要求,那么,这条小径很可能会变成通衢大道。
金钱的奴隶
———简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
陕西/范琼飞
打开世界名著,作家笔下
的每一个人物,都烙有那个时
代的痕迹,一幅幅丰富繁杂的
生活画卷,留下了作者心灵的
感受。
巴尔扎克这位世界大师
所塑造的高老头,就是悲剧人
物中更具悲剧情调的一位被金
钱奴役而最终又被金钱抛弃
的可怜的老头。
19世纪的法国拜金主义
世风盛行,人们都为金钱而扭
曲人性,疯狂剥蚀,不择手段,
尔虞我诈。
就在这新旧交替大
动荡时期高老头囤积居奇,投
机倒把,一跃成为新兴的资产
阶级暴发户。
妻子死后,他把
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
儿的身上,从小娇生惯养,让他
们学会过挥霍、奢侈的所谓上
流社会的生活,满足她们的一
切欲望。
当金钱财产被自己女
儿榨尽之后,他却成为被遗弃
的多余人,在病痛和凄惨的绝
望中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
在作品里,巴尔扎克着力
渲染高老头对女儿的爱,以其
深邃锐利的眼光,洞幽探微,有
意把老高头畸形的父爱扩大成
其悲剧的根源,尽管他的死,包
含着极为复杂的道德伦理因
素,但这个畸形的社会,充满着
对金钱的算计争夺,充斥着阴
谋、陷井和丑恶,看似平和的法
国社会,一旦揭开人与人关系
上温情脉脉的面纱,就会显露
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因
此,我们要说,高老头是那个社
会的产物,也是深受其害的拜
金主义狂。
究其出身,贫贱低
下,暴发时期,短暂可数,因而
对金钱的虔诚可想而知,就如
同一个久饿的乞丐,看见面包、
银元和金币的时候。
他崇拜金
钱这个“世俗的上帝”,不惜生
命。
和普天下父母一样,他也
爱自己的女儿,但不是用心,而
是用吞噬人的金钱,这样不但
没有得到女儿的“爱心”,反而
助长了女儿的享受意识。
在长
期的熏陶和教唆下,女儿衡量
父爱的标准也成了钱的多少,
认钱不认人。
她比父亲更精通
“生意经”,而当时的法国,钱能
使黑变白,寡妇变成新人,使仇
敌变为朋友,父子反目成仇。
因此作者笔下的高老头其经历
和一群人的情变一样合乎情
理,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这里没有亲情,只有“钱”和被
“钱”扭曲的灵魂。
人欲横流,道德沦丧,金钱
使人“温柔”,金钱使人狂暴;金
钱使人“高尚”,金钱同样也使
人卑劣,一切都成了金钱的奴
隶,一切都成了散发着铜臭的
金钱交易。
正是这样的社会,
才造就了高老头誉世不朽的拜
金狂的形象;也正是这样的社
会,“钱”大于法,铸成了高老头
悲剧的命运。
在生命的最后时
刻,这个伤情的老头还念叨:
“倘偌有钱,她们还会来亲吻我
的脸”,仍笃信“钱能买到一
切”!
巴尔扎克不愧大师的称
号,他以其现实主义的如椽巨
笔,刺向法国社会的本相,把金
钱对人心、对社会的腐蚀作用
刻画得入木三分。
高老头———金钱忠实的奴隶。
63ZHONG Y U CAN 1999/
6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