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1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测试中图版5!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2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素材中图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2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相关素材中国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
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2)雨涝:内涝、渍水;(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11)雪害:暴风雪、积雪;(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15)雷电:雷击伤亡;(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4)海水;(5)赤潮;(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1)暴雨灾害;(2)山洪;(3)融雪洪水;(4)冰凌洪水;(5)溃坝洪水;(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1)构造地震;(2)陷落地震;(3)矿山地震;(4)水库地震等;5、农作物生物灾害(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4)鼠害。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5(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解析:选C。
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客体有关,其中致灾因子越强烈,灾情越大;受灾客体越脆弱,灾情越大。
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产生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故选项C正确。
2.影响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发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台风夏、秋季②泥石流(西南地区)冬季③干旱(华北地区)冬季④寒潮冬末春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季节是在多雨的夏季,华北地区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解析:选B。
结合我国的气候、地形作答。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泥石流C.风暴潮D.地震5.下列有利于“缩小”该灾害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A.合理利用草场资源B.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C.改善作物种植结构D.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解析:第4题,由题图可知该灾害类型为洪涝。
第5题,洪涝灾害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从形成因素看:一是减少洪水径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达到此目的;二是分泄洪水,减轻对沿岸重要经济区的危害;三是在洪水高风险区,尽量减少人类经济活动,以“缩小”灾情。
B项符合这些条件,A、C、D三项与减轻洪涝灾害无关。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1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学案中图版选修5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课标要求列举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1.通过一些自然灾害类型的列举,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然灾害。
2.能辨别某一灾害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3.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
4.结合实例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5.教师举例,让学生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
●新课导入建议用近期出现的自然灾害事件,如“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其后连续发生5.7级地震和3500余次中强余震,造成近9万间房屋倒损,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据此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1.定义: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形成条件(1)诱因:自然界的异常变化。
(2)承受灾害的客体:遭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
3.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指由地震造成的灾害。
(2)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包括泥石流、滑坡等灾种。
4.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1)气象灾害①概念: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②特点:具有种类多、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危害重的特点。
③类型:热带气旋、干旱、寒潮和暴风雪等。
(2)洪涝灾害①洪灾: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②涝灾: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
③特点:危害面广、损失重。
5.海洋灾害:指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附近发生的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等灾害。
6.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有害的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
1.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2012年9月13日中午喷发,火山灰升至3公里高度,迫使上万人疏散,学校关闭,部分航线取消。
此次火山喷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提示】 属于自然灾害。
因为此次火山喷发主要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了危害。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解析:选C。
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客体有关,其中致灾因子越强烈,灾情越大;受灾客体越脆弱,灾情越大。
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产生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故选项C正确。
2.影响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发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台风夏、秋季②泥石流(西南地区)冬季③干旱(华北地区)冬季④寒潮冬末春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季节是在多雨的夏季,华北地区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解析:选B。
结合我国的气候、地形作答。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泥石流C.风暴潮D.地震5.下列有利于“缩小”该灾害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A.合理利用草场资源B.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C.改善作物种植结构D.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解析:第4题,由题图可知该灾害类型为洪涝。
第5题,洪涝灾害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从形成因素看:一是减少洪水径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达到此目的;二是分泄洪水,减轻对沿岸重要经济区的危害;三是在洪水高风险区,尽量减少人类经济活动,以“缩小”灾情。
B项符合这些条件,A、C、D三项与减轻洪涝灾害无关。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课后检测中图版选修5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一、选择题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异变现象和过程。
据此回答1~3题。
1.自然灾害的诱因是( )A.自然异变B.地球表层C.人员伤亡D.自然现象2.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A.自然异常变化B.遭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C.自然灾害本身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3.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2016年4月25日铜川市耀州区照金煤矿发生一起透水溃沙事故,造成11人死亡,多人受伤B.2017年3月23日在宁波高速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10车相撞造成2人死亡,7人重伤C.2016年2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发生一起山体崩塌事件,造成6人死亡D.2016年4月22日,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园区某公司交换泵房发生火灾,1名消防战士壮烈牺牲解析:第1题,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异变诱发产生的。
第2题,自然灾害以遭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第3题,A、B、D三项并非自然异变引起的,不属于自然灾害。
答案:1.A 2.B 3.C4.下列可以正确表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灾害关系的是(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三者之间的关系。
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属并列关系。
5.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解析:选C。
根据题目中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数据,说明是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该自然灾害导致减产或绝收。
最可能是干旱或洪涝灾害,①②对。
地震对农作物影响不大,③错。
风暴潮主要影响沿海地区,不只是影响农作物,对交通、城市等都有影响,④错。
6.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解析:选D。
高中地理 第1章 第1节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课后知能检测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第1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课后知能检测中图版选修5一、选择题(2013·银川高二联考)自然灾害指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据此完成1~3题。
1.自然灾害的诱因是( )A.自然异变B.地球表层C.人员伤亡D.自然现象2.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A.自然异常变化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C.自然灾害本身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3.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解析】根据概念推断:自然灾害的诱因是自然异变,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把握两点,一是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二是是否对人类造成了损害。
第3题中的四项均为自然原因形成,但A项对人类没有造成危害。
【答案】 1.A 2.B 3.A4.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异变诱发的B.只有引起人员伤亡的自然异变才能称为自然灾害C.受灾体是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之一D.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解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受灾体。
因此自然灾害不一定要引起人员伤亡,例如森林大火、即使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只要造成资源、财产损失,即构成自然灾害。
【答案】 B(2013·成都七中月考)2012年3月9日6时50分,新疆和田区洛浦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公里。
地震造成4 738余户18 686人受灾,5 0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
据此回答5~6题。
5.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 )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6.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 )A.桥梁、厂矿B.沉损船只C.滑坡D.泥石流【解析】第5题,地震是岩层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错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急剧释放。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案中图版选修5(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案中图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案中图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1.1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案中图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2.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教学方法1.通过实例,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2.采用播放录像、收集报刊资源等,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具准备资料卡片、投影仪(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2005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
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伤或流离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2004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140亿美元,而2005年则可能大大超过这一数字。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个标题。
[讲授新课]一、自然灾害(板书)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5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5(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中国新闻网2011年6月17日报道连日来的强降水促使贵州、湖南等地出现罕见的旱涝急转,据不完全统计,洪涝已造成望谟县14人死亡,35人失踪,农作物受灾面积5 500公顷,洪水冲走轿车30余辆、摩托车500余辆,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此完成1~3题。
1.材料中的灾害( )A.属人为灾害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C.致灾因子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是战争造成的2.材料中的灾害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毁灭D.环境受到污染3.下列不属于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的是( )A.自然作用B.人类活动C.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叠加D.人类和人类社会【解析】本题组以时事材料为背景,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基本构成要素。
材料中的灾害是由强降水造成的,其致灾因子为纯自然作用,主要造成的影响是财产损失,对于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答案】 1.B 2.B 3.D4.关于下图中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滑坡、泥石流都发生在山区,读图可知该地7月份前后,滑坡、泥石流成灾频次都很高,说明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答案】 C5.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直接造成的损失是( )A.人体伤残、死亡的生理伤害B.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人的心理伤害C.导致商贸金融、物资生产流通的损失D.对道路、机场等破坏造成交通营运损失【解析】自然灾害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其直接损害包括人体伤残、死亡等生理伤害,也包括财产损害,而人体的心理伤害和由一损害导致另一个损害时,其为间接损害。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章末测试 中图版选修5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测试中图版选修5(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中国新闻网2011年6月17日报道:连日来的强降水促使贵州、湖南等地出现罕见的旱涝急转,据不完全统计,洪涝已造成望谟县14人死亡,35人失踪,农作物受灾面积5 500公顷,洪水冲走轿车30余辆、摩托车500余辆,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此完成1~3题。
1.材料中的灾害() A.属人为灾害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C.致灾因子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是战争造成的2.材料中的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①人员伤亡②财产损失③自然资源毁灭④环境受到污染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3.下列不属于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的是() A.自然作用B.人类活动C.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叠加D.保护自然环境4.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A.滑坡—地震—疫病流行B.台风—暴雨洪涝—火山喷发C.地震—海啸—洪涝D.旱灾—森林火灾—虫灾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一个洲,澳大利亚大陆、西欧则是自然灾害发生较少的区域。
据此完成5~6题。
5.材料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的特征是() A.广泛性B.区域性C.频繁性D.不可避免性6.西欧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①位于板块内部,以平原地形为主②气候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④地处温带大陆的西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飞则蔽日,平地寸余;食禾几尽”的写照描述了何种自然灾害() A.沙尘暴B.农田鼠害C.蝗灾D.水灾8.在玛里亚、格美、桑美等“温柔”名字的包裹下,台风频繁袭击我国,关于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形成在热带、副热带海区②台风可能从我国西北和东北入境③台风大多出现在春夏季节④为监测台风灾害可用遥感技术⑤台风可引发泥石流⑥台风并非百害无一利A.①②④⑤B.③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④⑤⑥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课件中图版选修5
探究(tànjiū)
探究
一
(tànjiū)二
探究 (tànjiū)
三
2.自然灾害的双重性
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灾害是
发生在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社会属性是指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
存环境产生危害。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自然灾害理解为自然现象的发生
超越了人类的适应能力,从而危害到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例如,降水
结合材料探究: 材料中描述的两次火山喷发是自然灾害吗?为什么? 提示:前者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后者是自然灾害,既以自 然异常变化为诱因,还造成人员伤亡的灾情。
第十三页,共37页。
探究 (tànjiū)一
探究(tànjiū) 二
探究 (tànjiū)
三
1.自然灾害三要素
●名师精讲●
第十四页,共37页。
第九页,共37页。
一二三
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具 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提示:原因是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通常需要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但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不可逆 转的。
第十页,共37页。
一
二
三
三、自然灾害的特点
1.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在发生时间与过程上有突发性和渐发性之分。 3.发生的种类和频率往往具有区域性特征。 4.具有连锁发生的特点。
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
第二十二页,共37页。
探究(tànjiū) 一
探究(tànjiū) 二
探究 (tànjiū)三
2.财产损失
3.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 后性和隐蔽性,通常需要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但它们所造成的危害 往往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1.1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
据此回答1~3题。
1.火山喷发( )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2.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
A哥伦比亚的火山 B印尼的火山
c.台湾的火山 D日本的火山
3.下面不属于自然灾害的现象是( )
A雷电击毁建筑物 B水俣病
c.大风吹折树木 D氟骨病
4.火灾作为自然灾害能直接造成下列哪种资源的损毁?( )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气候资源
据观测发现火星上常常发生火山喷发,喷发的规模远远大于地球。
据此回答
5~6题。
5.火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它属于( )
A类地行星 B巨行星 C远日行星 D 河外星系
6.火星上的火山喷发是( )
A自然灾害 B环境问题 c.自然异变 D致灾因子
7.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是( )
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人员伤亡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8.下列受灾体的损毁属于间接经济损失的是( )
A人员伤亡 B社会失稳 c.资源破坏 D文物古迹损坏
9.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财产的损失而言具有的特点是( )
A滞后性和隐蔽性 B长远性和超前性
C广泛性和间接性 D滞后性和地域性
10.能够有效地减弱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因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灾害强度
C防抗灾能力 D致灾因子
11.世界特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以10年为一单位)在逐渐增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人地关系不和谐的极端表现
B.自然的异常变化在加强
C.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D.交通发展,事故接连不断
12.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87年,联合国第42届大会通过了 169号决议,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简称IDNDR)的活动,要求各国政府、科技集团和社会公众积极行动起来,通过lO年的努力,全面推进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分布、机理的研究,提高人类社会防灾、避灾和减
灾的能力。
材料二 1988年,是全球性大灾难频繁发生的一年,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严重的气候异常,自然巨灾和人为祸害迭起,灾害损失极为严重。
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粮食作物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熊熊烈火遮天蔽日。
原始森林被毁25万平方千米,由酷热高温造成的滚滚热浪席卷亚洲、南欧、中欧以及北美各国,数万人中暑死亡;东南亚及南亚各国连遭暴雨袭击,造成洪水泛滥成灾并引起山崩……
(1)什么是自然灾害?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2)自然灾害的危害有哪些?变化趋势是什么?
13.读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古城发生的强烈地震导致了2万人死亡.震惊世界。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一场近百年来罕见的8.9级强烈地震.地震引起高达10米的海啸,向附近的东南亚国家沿海地区呼啸而去,已造成2.4万人死亡。
材料二罕见地震海啸袭击多国示意图。
(1)巴姆地震和这次地震海啸在成因上的相似点是,苏门答腊岛可能向方向移动。
(2)材料中的巴姆地震和印度洋海啸是否构成了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3)斯里兰卡比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距离震中远,但遇难人数却是后者的几
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A
6.C
7.D
8.B
9.A 10.C 11.A
12.(1)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
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2)自然灾害主要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等。
由于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不断影响着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与演化,再加上生态环境破坏、全球变化等因素,自然灾害近年来呈现出在波动中加剧的趋势,其影响也越来越大.给全世界的人们造成了大量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13.(1)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东北(2)属于自然灾害。
因为既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又造成人员、财产等受灾体的严重危害。
(3)斯里兰卡地狭人稠,苏门答腊岛人口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