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太空播种生命
空间诱变育种
![空间诱变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659ba93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9.png)
空间诱变育种摘要:随着科技的进展,我们对于地球外的探究越来越多,宇宙空间存在着微重力、高真空、地球上的环境条件大不相同。
讨论和采用这些特殊条件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是各国科学家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采用空间条件进行物种的诱变选育,也成为热门的科题之一。
关键词:太空育种,诱变选育,高新技术。
自开头太空探究以来,人们始终致力于讨论太空特殊的环境条件,如微重力、辐射等对各种生物系统的影响。
其缘由不仅仅是由于这些讨论的结果可增加人类对太空环境因素作用特点的了解,从而有助于解决一些生物学上的基本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结果将为保障制服宇宙太空的宇航人员的平安和健康供应必要的生物学基础和依据。
20世纪60年月以来,国内外纷纷把动物、植物、微生物置于卫星、飞船、航天飞机中,以观看其变化。
随着“神五”、“神六”的胜利飞天,人们对太空育种这个概念也日渐熟识。
1.太空诱变育种太空诱变育种也被称为航天育种,科学的提法则是“空间诱变育种”,也就是将农作物种子送到太空,采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它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学科的高新技术。
与传统方法相比,太空诱变育种具有以下优势:部分品种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增多,育种周期短,诱变后代群体间消失一些有利的特殊变异体,不需要人为设置可污染环境的诱变源等。
2.育种过程简单艰辛太空育种能缩短育种周期,常规育种一般需8年左右,太空育种可缩短一半时间。
但假如你认为只要种子在天上转一圈就变大变好,那就太抱负化了。
实际上,一次完整的太空育种过程应包括“筛选种子、空间诱变、地面选育” 3个阶段。
“筛选种子”就是要进行种子的纯度检测,选择遗传性稳定、综合性能好的种子,一部分搭载上空,另一部分留在地面,将从太空回来的种子和留在地面的种子同时平行对比种植,以便进行外观、抗病等性状对比。
“空间诱变”就是采用卫星和飞船等返回式太空飞行器将种子带上200 km~400 kπι的高空,采用太空特有的各种环境条件及其综合效应对种子染色体进行诱变,产生各式基因变异。
人类移居其他星球,可行吗- 人类移居到外星球
![人类移居其他星球,可行吗- 人类移居到外星球](https://img.taocdn.com/s3/m/98e62da0f46527d3240ce0e5.png)
人类移居其他星球,可行吗? 人类移居到外星球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径是尽快向外太空移民。
因为,“我们正进入历史上一个愈加危险的时代。
我们的人口正迅速增长,对这颗行星上有限的资源的需求量正处于指数级的增长当中,与此同时我们的技术也越发先进,改造环境以使之适应人类需求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然而我们的体内仍然有着出于生存本能的最原始的自私和攻击性的基因本质。
在未来数百年间人类将很难避免遭遇重大的灾难,更不要说是未来数千或数百万年间了”。
发现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也许是对霍金提议的回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11年12月5曰宣布,他们发现了一颗太阳系外行星。
这颗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与地球环境相似,可能适宜人类生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声明是迄今以来对包括霍金在内的一些人提出的移居地球以外星系的比较正面的回应之一,此前,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其他一些天文、航天航空专家也提出过人类有可能移居火星、月球等星球。
那么,现在发现的开普勒-22b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是否与地球完全相同或相似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作了一些初步的介绍。
开普勒22b行星位于宜居-带内,宜居带是指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在这一区域中,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行星表面既不太热也不太冷,因此可能适合人和其他生物生存。
另外,开普勒-22b属于另一个恒星系,它在这个恒星系中的位置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相似,开普勒-22b围绕恒星公转的周期是290天,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天。
研究人员据此推测,开普勒-22b表面平均温度大约是22摄氏度。
另外,开普勒-22b的直径为地球的2.4倍,其体积介于海王星与地球之间。
研究人员目前认为,这颗星球表面可能被海洋覆盖,而这种海洋可能与地球海洋相同,因此开普勒-22b“可能适宜生命生存”。
此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指出,人类可以移居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不止开普勒-22b一个,而有可能超过1000颗。
太空科学课(二十)——太空植物会“吐水”?
![太空科学课(二十)——太空植物会“吐水”?](https://img.taocdn.com/s3/m/9f58a0d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f.png)
太空科学课(二十)——太空植物会“吐水”?文/太空熊猫君我国建造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所以航天员们在空间站内除了给我们上课,主要工作还是做科研。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航天员们都做了哪些植物生长方面的科学研究吧!其实,早在2016年,我国航天员就已经开始在太空里种植植物了。
当时,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任务的景海鹏和陈冬就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里进行了蔬菜培养试验。
为什么要在太空里种蔬菜呢?首先,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在太空里种菜,可以研究太空特殊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间站内的二氧化碳,如果种的是蔬菜水果,自然还可以成为航天员的新鲜食材。
空间站内多一些鲜活的绿色,航天员的心情也会更加愉悦。
可是,在太空中种菜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还需要水分、土壤和空气。
在这些生长条件中,最难操控的就是水分。
我们在地面种植植物,只需要定期向土壤中浇水就可以了,植物的根系会从土壤中吸取水分。
可太空是微重力环境,水分并不会像地面上那样渗入土中,反而会聚在一起。
这就会导致植物要么因根部水分过多缺氧而死,要么很难吸收到水分,最终枯萎。
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最终采用了利用人工基质的方法,也就是尝试在岩棉、蛭(zhì)石、蒙脱石、Profile颗粒土、人工烧结的陶粒等材料中种植植物,并研发对应的水分养分供应系统,来保障植物的生长需求。
在“天宫二号”中,航天员成功地开展了生菜培养实验,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太空里种的生菜好吃吗?第一次种的太空生菜,航天员并没有直接食用,而是采样带回了地面,让专业的生物学家进行了生物安全性检测。
不过,这个没吃上自己栽培的太空蔬菜的小小遗憾很快就被弥补。
625◎空间站里的生菜与小麦年之后,陈冬再次执行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在中国空间站里吃到了太空生菜!至于味道嘛,之后有机会你可以去采访航天员哟。
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36962d6027d3240c8447efec.png)
航天育种摘要:航天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育种新途径。
大量的试验证明, 航天育种已培育出许多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是一个前景很好的新的育种方法。
关键词:航天育种一、什么是航天育种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或航天育种, 是指将植物种子、试管种苗或其他生物种苗放在航天器上, 送到太空, 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很难模拟的环境, 即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高能粒子射线辐射、宇宙交变磁场、高洁净及大温差等方面的诱变作用, 使种子基因产生遗传变异, 再返回地面选育, 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
二、航天育种机理及诱变的生物学效应空间环境与地球环境之间差异巨大, 太空的特殊条件对进入空间的生物材料具有明显诱变作用。
空间诱变中高能重粒子(H ZE )能更有效地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DNA 分子的双链断裂, 而且其中非重接性断裂所占的比例较高, 从而有更强的诱发突变能力。
另外,微重力条件可以抑制复机制, 即微重力与辐射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增加变异率。
太空诱变导致的死亡率较低, 这样, 发的各种突变都可能表现出来, 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三、航天育种的生物种类1、植物种类截止目前, 曾经幸运进入太空的生物以植物占大多数, 其中粮食作物有麦、大麦、谷子、水稻、甘薯、玉米、高粱、绿豆、红小豆等; 蔬菜有萝卜、青椒、茄子、番茄、绿菜花、大蒜、黄瓜、丝瓜、辣椒、香菜、韭菜、青菜、瓠子、芥苜蓿等; 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西瓜等; 裸子植物有白皮杉、油衫、石刁柏等; 油料作物有大豆、油菜、蓖麻、芝麻、竺麻、向日葵等; 药用植物有西洋参、枸杞、甘草等; 花卉有仙人掌、鸡冠花、菊花、百合等。
. 1. 1 航天育种的粮食作物航天一号0小麦是1998年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利用一般小麦和美国黑小麦经过杂交形成的新品系, 然后通过返回式卫星携带进入太空诱变, 再经连续7代定性试种培育而成的。
/航天一号0小麦良种于2003年试种12. 5公顷获得成功。
科学家是不是发现外星生命证据了
![科学家是不是发现外星生命证据了](https://img.taocdn.com/s3/m/d0caba7f3169a4517723a3ef.png)
科学家是不是发现外星生命证据了对于外形人的存在与否,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事情,甚至许多民众都参与进了讨论,对于宇宙,我们还是有太多的无知。
下面是分享的英科学家称发现外星生命证据,一起来看看吧。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2013年以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米尔顿-韦恩莱特教授便试图说服科学界相信他在地球同温层发现外星生命。
现在,这位引发争议的科学家又声称发现新证据,证明地外生命就飘浮在距地球25英里(约合40公里)的太空。
他指出这些生物在DNA检测中呈“阳性”,体积是从地面升入这一高度的颗粒体积极限的6倍。
或发现生命播种器韦恩莱特表示在近地太空发现的生物包裹在外星人设计的微小金属球内,用于在地球上“播撒”外星生命“种子”。
在写给学生的一封电子邮件中,韦恩莱特透露了这一发现。
他的学生随后将邮件登在Reddit上。
照片展示了韦恩莱特所说的“诡异颗粒”,自认为是外星生物存在证据韦恩莱特在接受网络杂志《Motherboard》的詹森-科布勒采访时指出:“我们放飞了搭载取样器的热气球,但并未发现任何花粉或者叶子。
这一高度没有污染,环境非常纯净。
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这些生物来自于太空。
只要你走到外面,你便接触到来自太空的各种生物。
”据这位科学家透露,阐述这一最新发现的论文已被《天体生物学和》与《扩展》杂志收录。
韦恩莱特的研究一直饱受科学界批评,被指缺少真实可信的证据支撑。
他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指出:“批评者认为我们收集的样本一定来自地球,一定存在一种机制将它们从地面送入同温层。
但我们发现的证据显示我们从取样器中分离出的这些含有DNA 的生物以及其他奇怪生物与花粉、叶子和真菌孢子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如果这些生物来自于地球,它们一定被常见的地球生物污染,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诡异颗粒照片展示了韦恩莱特所说的“诡异颗粒”,自认为是外星生物存在证据。
在美国宇航局得出同样的发现前,我们也无法完全相信。
我怀疑宇航局也会进行尝试并声称他们的方式更纯净或者更精确,最终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太空洗礼过的种子
![太空洗礼过的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676208bd65ce050876321320.png)
太空青椒枝叶粗壮、果大肉厚、 免疫力强 。其单果重350—60 0克,单 季 亩产 35 00. 40 00千 克 ,最 高 可达 50 00千 克 ,比 普 通青 椒 增产 20 %. 30 %。 经 中科 院 遗传 研 究所 检 测分 析,太空青椒所含维生素C提高 20%,可 溶性固形物提高25% ,病情 指 减轻55%。
用、 作用的机理 如何、 诱变的规律 是 什么?
有专家认为,如果说种子的遗 传基础是由于辐射发生了变异,按 照辐射破坏 DNA的原理, 他们应该 先看 到大量“变 坏”的 变异才对, 变 好的变异应是极少的。几十年来在 地面上一直进行的用放射线来诱导 变异 的辐 射育 种成功 的例 子并 不 多,就 说明了这一 点。而目前的 太空 育种仅用数 千克或百余克种子( 远 少于在地面上进行辐射育种实验时 所用的数量) ,也从未向大家展示大 量“ 变坏 ”了的 变异 植株 。
太空黄瓜藤壮瓜 多、瓜体奇大。 单果重达850~1100克,抗病力强,特 别是雌花开得多,是地面瓜秧的1 .5 倍。 虽然它的皮 厚了点 ,但瓜肉非 常 清凉爽口、汁多肉嫩。
太空番茄长势尤为喜人,株高 茎粗,果穗增多,比常规番茄增产 15%以上,最高可增产23.3%。黑龙 江农 科院园 艺所选 育的 “宇番 一 号”,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已超过 100万亩。
太空 樱桃番茄 含糖量高 达 13 %,与柑橘含糖量相当,口感鲜 甜,可当水果食用。
太空西瓜的显著特点是含糖量 高达13 %以上,可 溶性固形物增 多、 纤维少、个头大,吃起来沙甜可口。
太空玉米 每株能结出6—7 个“棒 子”,可长出5种颜色,而且味道也比 普通玉米要好。
以《文明:太空》为例浅谈人类星际生态学的可能发展
![以《文明:太空》为例浅谈人类星际生态学的可能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e93082a43323968011c9284.png)
和谐(Harmony):拥抱这个新星球,汲取它的知识并将经验融入 其中,进化出全新形态的人类。和谐的做法在于理解和尊重外星文 化并致力于保护外星生态,这种态度最终获得了外星生态的回报, 提供给和谐文明有机成分和自然衍生物的符合材料,甚至能够让外 星异族生物与地球来的殖民者建立心灵沟通。 • 成熟的盖亚精神——意识到了盖亚意识的存在 • 极致的基因技术——用于将人类重新融合入异星的生物特征 • 成熟的心灵技术——用于实现与异星盖亚意识的沟通
在本作设定的异星环境下,人类表现出了三种基于不同发展目的和 发展方式的地外伦理学、地外生态学和地外人类社会学的发保留我们在旧地球上的起源,并以其形象重 新塑造新星球,也就是一个适合理想人类的理想家园。纯正的殖民 者希望回复到在地球上所犯的错误之前的道路上去,追溯过去保护 历史,力图再现“纯种人类”黄金时代的荣光。由于极度的排斥外 星生态环境,这种倾向也最具攻击性。 • • • • 成熟的工具精神——认为适应异星只需要发展出工具满足需求 发达的机械工艺——用于开发人类在异星环境中的生活仓 发达的基因技术——用于重新建设与地球一致的生态环境 更强的攻击倾向——对于异星生物有更深的敌意
背景设定是地球濒临崩溃,资源枯竭,生物灭绝,几大组织集结资源把人 类剩余希望送入太空。注意我们的背景设定,此时人类文明的目的是保存 人类文明的根本火种,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解决地球问题,具有一定的紧 迫性,而面临的星球是没有经历过人类长期发展的生理学和科技的共同发 展适应(不像地球一样经历过人类长期的生物学的进化适应),只能通过 技术发展去适应。
和谐文明最终是人类先驱与星球智慧和谐共生,最终彼此交融,进化到一个 新的境界。这个文明没有再联系地球。人类抛弃了过去,也抛弃了几千年来 积累的很多传统观念。在我们已知的科技里并不存在和太空殖民者顺畅沟通 的技术,太空殖民很可能的结果就是人类向外播种,种子在外面开花结果但 是一去不返。尽管在充满未知的宇宙,撒出去的开花结果以后可能已经跟传 统意义的人类完全不同,但归根结底他们依然是人类的后裔,是人类文明的 延续,或许形态已经完全不同,思想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但人类这一存在必 将继续生存下去,不断超越自己进化到更高境界。
太空种子阅读答案
![太空种子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30a4a702d276a200292e2f.png)
太空种子阅读答案【篇一:北京市朝阳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统一考试】一考试生物试卷 2016.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5题每题1分,16~30题每题2分,共45分)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壁b.高尔基体是合成并加工肽链的场所c.乳酸菌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d.主动运输时载体蛋白空间结构会改变2.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不一定是失去活性的细胞c.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4.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且黑暗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5.为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将西红柿植株置于密闭装置中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的变化,因变量是光照强度的变化b.通过表中实验结果可知该植株在实验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c.若将第6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细胞中的c5将增加d.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6.某种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其中甲乙为减数分裂(一个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一个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丙为有丝分裂。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基因重组b.图乙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c.图丙中箭头所指的染色体行为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d.得到上述图像均需要经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等相关步骤7.下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试卷日积月累 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试卷日积月累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0856f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b.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试卷日积月累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海淀区]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根据积累连线,并再写一条。
(20分)八月里来雁门开大雨不久要来到蚂蚁搬家蛇过道十场秋雨要穿棉一场秋雨一场寒雁儿脚上带霜来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海淀区]如果用古诗描述图中的情景,你会想起哪首诗?请默写下来。
(把题目、作者写清楚)(2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
(30分)1. [海淀区]小杰要随父母去深圳读书,看到小杰和同学们依依惜别的情景,你想起的诗句是什么?()(15分)A.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海淀区]向太空发射火箭时,如果发射轨道偏离了一点点,火箭进入轨道后就会相差很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15分)A.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D.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四、[东城区]填一填。
(30分)1. 白居易《暮江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绚烂的景象。
2. ____________,审问之,慎思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尔纳喷射:向太空播种
![凡尔纳喷射:向太空播种](https://img.taocdn.com/s3/m/6671c88284868762caaed516.png)
能够 自己“ 发射 ” 物体 到地球 之外吗 ?
十分感 谢贵 刊 , 它让我在学习之余品 尝到 j科学的趣味 。 7
福建省 漳州立人 学校 陈锋 林
维普资讯
喷射 ” 特指 突然的地盾下气 体泄露 。 然 , , 显 凡尔纳
凡尔 纳喷射
卫 星的可能性 。根据他 的万有 引力定律 幻作 家儒 勒 ・ 尔纳在 科 幻小说 凡
《 地球到月 亮》 从 中描 写 了一个 难以置 信的月球 大
炮, 书中 的人 用这 门大炮 把飞船送 到了月球轨 道 。 这些理论 和幻想毕竟 只停 留在纸面上 。 15 9 7年 8月 2 7日, 在美 国内华达州 实验场 的 U D 区,一个测量 核反 应的地下装 置 的金属外壳 火箭 爱好 者甚至研 究 出了凡尔纳 式发 射器 ,能够 3 被核爆 炸给轰 上 了太 空 ,成 为第一个 脱离地 球 的 把火箭形 状的物体送上低 地轨道。 人造物体 。在 2 0世纪 6 o年代早期 , 科学家 已经发 可惜 ,这 些物体 冲出 大气 层都 是在 人类 智慧 展并完 善 了安 全而 又高效地 发射小型 人造物 体 到 的推动下 实现的 。在没有人类 的史前 时代 , 自然界 地球附 近太空 去的技术 。在 2 0世纪末 , 一些 民间 星际交流
变得支离 破碎 , 陨石 携带 生命 四处 漂泊 , 为太空 成
中的生命胚种 。现在考虑一 下我们 自己的星球 , 由
于地 球有 浓厚 的大气层 ,似乎从 天而降 的小 星体
撞 击难 以把生命抛 出地球 之外 。况且地 球还处 在
自己的壮 年时期 , 有大 约几十亿年 的岁 月 , 还 不曾
维普资讯
于地球 上的生命 起源 ,科学 家有 多种假说 ,
太空种子的校园成长记录
![太空种子的校园成长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89df459b307e87101f696dd.png)
太空种子的校园成长记录作者:李素静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2015年第04期太空种子种植是2014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拓展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开启天富的梦想”——2014年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的其中一项。
作为航空航天示范校,河北衡水中学共领到4种蔬菜种子:烟航优3号黄瓜、字椒1号甜椒、宇番1号番茄、字番2号番茄。
回校后,学校组成太空种子种植科技小组,将太空蔬菜种子和当地普通同类种子一起种植,对比观察。
同学们将宝贵的种植体验记录下来。
不到太空,也可以实现太空种植,是否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呢?成立太空种植小组接到太空种子时,我们兴奋极了,但仅有30余粒的太空种子,我们又极其担心。
能否让这些珍贵的种子发芽呢?学校给了我们大力支持,在学校绿地中划出一块让我们进行太空种植实验活动,同时由高~同学为主成立了“启梦天宫小组”进行太空种植活动。
获得太空种子之后我们马上网查阅相关的知识,如:什么是太空种子,蔬菜种植等;又请教本地菜农,如何种植黄瓜、番茄和青椒等蔬菜。
得知,现在是这些蔬菜正在卖幼苗(市场上的蔬菜幼苗已经很大,具有4片以上真叶)的时期,播种已经晚了1个月左右。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尽快播种了太空种子。
4月15日,风和日丽,我们激动地播种了太空种子,为了方便观察和管理,我们用自制的育苗盘(采用纸质鸡蛋托在底部挖洞)播种了太空种子,同时又播种了普通的种子作为对照方便大家认识太空种子,掌握太空种子与普通种子的区别。
我们对育苗盘的每个孔都做了编号,以便记录每一粒种子的生长状况。
太空育种又称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空间环境使种子发生遗传性突变。
高空飞行环境所具备的多种特征,包括微重力、没有昼夜变化、重离子辐射、弱磁力、超真空等等,使得种子更容易获得在地面难以达到的基因突变。
关于太空种子太空种子是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育种中心和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合作的项目。
选择大田作物、蔬菜、花卉、中药材等优良种子,搭载到我国返回式卫星飞行5-7天后返回陆地,在空间环境下(如失重、真空、紫外线、磁场等)使种子发生变化,再到地面,栽培试验4-5年选种形成太空种子。
生物趣味知识:太空种子有没有危害
![生物趣味知识:太空种子有没有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3ee122fc783e0912a3162a65.png)
生物趣味知识:太空种子有没有危害太空种子有没有危害到目前,我国成功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21次搭载作物种子试验,培育出60多个优良新品种,目前通过国家省部级鉴定的13个航天蔬菜新品种,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嫦娥一号升空前夕,记者采访了我国国家航天育种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研究员。
航天育种据刘录祥介绍,航天育种准确来讲叫航天诱变育种,就是利用高空气球、返回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将作物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通过空间环境中高能粒子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生物基因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培育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良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从1987年到现在进行的21次航天育种试验表明,航天诱变育种具有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变异稳定快等优点。
其最大优势在于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目前地面诱变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基因资源,培育出有突破性的优良品种。
目前已有31个品种通过国家省部级鉴定,其中航天蔬菜新品种13个,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它是航天高科技与农业遗传育种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学科的高新技术,是传统诱变育种方法在高科技情况下的延伸。
刘录祥说,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
从严格意义上讲,国外并没有运用航天技术进行育种工作。
现在我国的航天育种研究工作,也邀请了国外的一些著名实验室参与进来,以便将该项技术推向国际。
种子变异有无危害既然是诱变育种,那么航天蔬菜、航天粮食的食用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呢?刘录祥说,航天育种是有意识地利用空间环境条件加速生物体的变异,从本质上与自然变异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利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使作物产生基因突变。
这仅仅改变了突变发生的频率而已。
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种子产生自然变异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或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航天育种只是使这个速度加快而已,并不存在安全问题。
1974年人类向外太空可能存在的高等智慧生命发送了第一个信号
![1974年人类向外太空可能存在的高等智慧生命发送了第一个信号](https://img.taocdn.com/s3/m/af654e8d680203d8ce2f2482.png)
1974年人类向外太空可能存在的高等智慧生命发送了第一个信号,也就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信号,這段信号特别短,仅有1679個字节信息。
這個字节数具有特殊意义,它是由两個质数地乘积构成——23和73,這是由23 x73個字节地简易图案。
(左边那个)该信息是由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进行传输,它发送地目地地是M13球状星团。
然而,在2001年8月19日,在英国汉普郡的Chilbolton天文台附近的麦田上出现了令人吃惊的两个图案。
一个是数码处理的外星人面孔模样,因麦秆相互缠绕得非常精巧,地球人类是根本无法制造的。
这样缠绕的麦秆,在空中俯视就显示出完美的数码图案。
离天文台比较近的另外一个图案正是许多科学家们翘首盼望的信号。
30年前,也就是1974年11月16日,地球的科学家们把有关地球人类的信息转换成二进制密码,在位于美国波多黎各(Puerto Rico)中部的阿雷西沃(Arecibo)天文台射向了遥远的宇宙,期待着有一天外星的智能生命体能够收到。
Chilbolton图案与阿雷西沃(Arecibo)图案类似,但有几个地方稍有不同。
分析几个重要的部分,就可以知道外星人的DNA和地球人的DNA 有一部分相同,但有一部分是不同的。
外星人的身高是1米26,他们的头大于地球人的头。
他们的人口有120亿,他们的太阳系中有12个卫星,其中在4个卫星上生存着人类。
研究“麦田圈” 的专家们说,这个图案就是外星人对地球科学家们往宇宙空间发送的信息的回信。
Chilbolton图案出现约一年后,随着去年8月电影《灵异象限》开始放映,英国汉普郡温彻斯特的麦田上出现了令人吃惊的麦田圈。
麦田圈上出现了《灵异象限》里的外星人的形象。
在电影里面,外星人被描写成侵略者。
外星人面孔旁边的圆形图案表示电脑里使用的二进制文字。
只要是电脑专家,谁都可以解读这个图案。
麦子倒下的地方表示0,立着的地方表示1。
例如,01000010表示B。
如此解读便可以得到这样的文章:Beware the bearers of FALSE gifts & their BROKEN PROMISES. Much PAIN but still time. Believe. There is GOOD out there. We OPpose DECEPTION“要警惕给你假礼物的人们和他们的假承诺。
播下一粒太空种子
![播下一粒太空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4817730a6c175f0e7cd137b3.png)
播下一粒太空种子作者:李树来源:《百科探秘·航空航天》2015年第11期太空育种又称作“航天育种”,这项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利用返回式卫星或热气球所达到的空间环境(空间宇宙射线、无昼夜变化、微重力、高真空、交变磁场等因素)对农作物种子或微生物产生诱变作用,使其产生变异,再经地面常规选育,培育出新种质、新品系、新品种的育种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用航天器将种子送向太空,种子在接收太空辐射后产生变异,再将变异后的种子在地球上进行种植,种植出的作物就是太空作物啦!说起来好像并不复杂,但太空育种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否则的话,目前世界上也不会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三个国家能够成功开展这项技术。
并非将作物塞进太空舱就能变成太空作物,而在太空舱里种作物,也不是将温室设备搬到太空中那么简单。
环境的改变让作物的生长变成了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毕竟在数亿年的进化过程中,作物已经适应了地球环境,让它们在太空扎根生长就像把人类突然扔到大海里生活一样。
所以,最初的试验仅仅是让作物幼苗搭乘航天器到太空兜兜风,检查太空环境对它们的影响,了解种子经过太空搭载会发生什么变化。
毕竟“海上”风浪大,种子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嘛!我国首批太空种子诞生于1987年8月5日。
自第一次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以来,先后有包括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花卉、微生物菌株的1000多个品种的种子进行了太空育种试验,这些种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成功地由普通种子变成了太空种子。
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
不过太空种子的选育是极其漫长的过程,太空中的奇妙之旅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在落地之后它们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呢。
太空种子,这个称呼不“简单”种子在天上转一圈后,就会马上“华丽变身”并结出累累硕果吗?这听起来似乎更像施了某种奇异的法术,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种子上天走一遭,只是完成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随后还要经过农业专家几年的地面培育、筛选和验证才能够修成正果,这其实是一项繁复的科学研究活动。
去太空的种子会是样的写一篇科普作文
![去太空的种子会是样的写一篇科普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34c5d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4.png)
去太空的种子会是样的写一篇科普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去太空的种子会是什么样子】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超级有趣的话题:太空种子会是什么样子呢?首先,我们要知道,种子是植物的宝贝,里面藏着小小的生命。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种子,有的种子很小,就像小米粒一样;有的种子很大,就像球球一样大。
不过,不管种子大小,只要给它合适的环境,它就会开始发芽生长。
可是,如果把种子带到太空去,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太空环境和地球环境有很大区别。
首先,太空里是真空,没有空气;其次,太空里阳光直射,温度可能会很高或很低;再次,太空里还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宇宙射线。
这些条件对种子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
你们猜猜,如果种子去了太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的孩子可能会说:"一定不会发芽了!"另一些孩子可能会说:"它们应该能适应那边的环境吧?"事实上,科学家们做过很多相关的实验,发现太空环境对种子确实有一些影响,但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夸张。
科学家们把各种各样的种子带上太空船,让它们在太空中飘荡一段时间。
有的种子呆了几天,有的种子呆了几个月,甚至有的种子呆了几年。
然后科学家们把这些太空旅行过的种子带回地球,让它们在适合的环境下生长,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大多数太空旅行过的种子都能正常发芽生长,看上去和普通种子没什么两样。
不过,也有一小部分种子发芽较慢或不太正常。
这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好奇心。
于是,他们更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这些太空种子,终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有些植物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叶子变大或变小了;有些植物开花或结果的时间推迟或提前了;有些植物的营养成分发生了变化,比如蛋白质或维生素的含量增加或减少了......总之,太空环境对种子的影响是有的,但并不太严重。
你们知道吗?1997年,中国首次将携带有大麦和油菜籽的生物育种装置送上太空,并在20天后平安返回。
太空种植课枣小程纲要
![太空种植课枣小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db6bdfa6294dd88d0d26b73.png)
《太空种植活动》课程纲要科目名称: 校本课程《太空种植活动》开发教师:黄飞课程类型:校本课程课时:18课时日期:2014年2月适应年级:3-5年级一、需求分析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一直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也热衷于实践研究,喜欢从事种植、饲养等实践活动。
但是,当前城区儿童很少有实践探究的机会,对种植活动缺少体验从而影响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发展。
今年,我校作为济宁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基地,非常荣幸地到了全国科协组织的“圆梦天宫”系列活动,太空种子种植体验活动。
通过对太空番茄、太空甜椒的栽培研究,增强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对参与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能力和思想的教育培养,增强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能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并对构建终身学习的人生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一、课程目标(一)学生与教材分析:1、学生:三年级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处于萌发奇思妙想的阶段,有丰富的好奇心,对所接触的一切事物感兴趣,乐于探究。
同时,他们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
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注意的范围较小,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经验少。
(二)教学目标分析: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
《太空种植活动》的总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育苗、移栽、浇水施肥、吊蔓、果实采收等工作,了解种植太空种子生长优势,掌握与太空种子相关的科普知识,明白发展太空种子栽培的科学意义。
同时,通过种植活动,扩大和巩固课堂知识,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对园艺的兴趣,同时也本着让绿色着装校园,让校园回归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理念,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做完人”。
2024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未知之境”导写及范文展示
![2024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未知之境”导写及范文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b85a5bb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6.png)
2024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未知之境”导写及范文展示【作文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考题是从“太空之旅”这一科技素材引出的话题作文。
材料关联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以材料三为主,兼及材料二,并以“太空之旅”一词照应材料一,目的是勾连“未知之境”。
先解材料,材料中“只能看到朝向地球的一面”“又揭开月背面纱”,表明世界有很多“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因为“未知”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才让探索变得迷人,也召唤着人类的好奇心。
由此考生可围绕“探索未知”“勇于挑战”和“不断成长”等主题展开,探讨个体在面对未知时应有的态度、行动和收获。
又如“嫦娥四号”探月告诉我们抵达之境既是上一次探索的终点,也是下一次探索的起点,意味着探索永不停歇,材料中蕴含的信息与“抵达未知之境”共同形成开放多元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积累进行个性化写作。
关键词“正如”“每个人”“抵达未知之境”,其中“正如”这个词很关键,让学生不再拘泥于材料,将伟大的人类探索之旅拉回到考生的个体生活学习情境。
“抵达”意味要有探索的本领和实际行动,像“太空之旅”一样,“抵达”需要不断地付出实际行动。
“抵达未知之境”,既包含了“抵达未知之境”之前的探索进程,充满艰辛,饱含期待;也蕴含着“抵达未知之境”之后永不止步的愿望,充满信心,渴望再度踏上新征程。
“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新的人生起点的憧憬与期盼,都是考生“抵达”联想与思考的着力点。
考生如能以日常学习生活的成长进步为切入点,写出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记叙文,写出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探究精神”,是切合命题指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