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
试讲教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班级2008级3班姓名冯小丽学号2008020307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认识其必然性。
根据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观察其对北魏社会转型所起的促进作用,并用唯物史观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从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来看其改革的积极性和进步性。
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史实的分析、归纳等认识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各项改革举措的了解,认识北魏前期政治经济制度的落后性和民族融合的必然性。
在此过程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目的的认识,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认识民族平等团结、互相交流的重要性。
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了解孝文帝改革给社会所带来的繁盛局面,使同学们认识民族融合交流给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⒈对孝文帝改革具体内容的理解。
⒉孝文帝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课型和教学方式与方法】课型:新授课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教学资源】教科书、教案、历史地图、历史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上课,集中学生注意力二、导入新课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问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是大家初中时学过的语文课文《木兰诗》,很多同学都会背,谁来告诉我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生在哪个时期哪个国家?师:花木兰生活于孝文帝改革之后的北魏,代父从军抗击北方柔然部落。
选修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面对众多守旧反迁都的势力,孝文帝 会用什么手段达到其迁都的目的?
平城
北魏平城遗 址
洛阳
2 过程:493年南伐,准备迁都 495年由平城迁到洛阳
孝文帝废太子 孝文帝要彻底革除旧俗,在当时引起了一部分鲜 卑人的强烈反感,其中也包括他的太子元恂。元恂不 过是个14岁的孩子,却成了反对革除旧俗的先锋。他 身体肥胖,嫌河南太热,一直想回北方。八月中,他 乘父亲去嵩山的机会,带着左右心腹逃往平城。小领 军元俨领卫兵拦截,闹到天黑,方才平息。孝文帝得 知此事大惊,回宫后,召太子来见,痛加训责,还与 兄弟咸阳王元禧两个轮流动手,把元恂打了一百多棒, 然后命人把他扶出去禁闭起来。这一顿打得着实是重, 元恂躺了一个多月才能起床。后来,孝文帝把元恂废 为庶人,派兵看守。次年三月,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 表,说他仍在谋划作乱。孝文帝令人带毒酒逼他自杀, 其时年仅15岁。
改革前
改革后
均田制
改革前提: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
改革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 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土地不得买卖。
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
改革后 (影响)
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提高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均田制的局限性:
前期
冯太后
建立新制
后期
孝文帝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 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移风易俗
背景
内容
整顿吏治
影响 稳定和巩固政权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保证政府收入 加强政府对人民控制
侧重点
社会矛 盾尖锐
均田制 租调制 三长制
通过制度 建设缓和 社会矛盾
鲜卑族 落后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
《敕勒歌》(北魏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学习交流PPT
1
魏晋南北朝(220—589)
北
北朝
方
东 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隋
东晋 宋齐梁陈 朝
南
南朝
方
学习交流PPT
2
学习交流PPT
3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20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
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
胜,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北人安可不
4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 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 时期。
• ⒉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 ⒊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
融合时期。 • ⒋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
展较快。
学习交流PPT
5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二是在赋税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学习交流PPT
9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各地豪强地 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占据有利地势 筑坞立堡,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 存。这些豪强地主称为宗主,坞堡里的农民实际上是 坞堡主控制的依附程度不等的农民,向坞堡主交纳地 租,承担劳役和兵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为 了取得各地宗主的支持,被迫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势 力和他们的政治经济权利,并任命他们为政府收纳地方 租税,征发兵役、徭役。这种宗主督护制有许多弊端, 宗主往往隐瞒户籍借此逃避赋役。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教案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目标:1.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目的。
2. 掌握北魏孝文帝在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3. 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文物等资源,引起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了解?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目的,包括北魏政权的困境和孝文帝的改革意图。
2. 分析北魏孝文帝在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均田制、设立六部制度、改革兵制、兴办学校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观点和结论。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2. 整理学生的观点和结论,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其他历史时期的改革。
2. 提供相关的书籍、文献或网页资源,供学生深入学习。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短文,包括背景、目的、具体措施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2. 鼓励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作业的质量。
教案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在作业中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之间的小组互评,评估彼此的讨论质量。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北魏孝文帝和其他重要人物,模拟改革过程中的决策和对话。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的历史遗迹或博物馆。
3.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就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利弊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自主学习 1.北魏是怎样崛起的?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有怎样的积极影 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的崛起
⑴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 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 东晋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 ⑵崛起: 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4、北魏统一后面临的社会矛盾
⑴北魏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①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②赋税制度混乱,导致农民负担沉重。 ⑵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⑶人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二、内容
㈠前期
1、特点: 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2、措施: ⑴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⑵推行均田制 思考: 均田制是不是重新平均分配土地?有没有废除 封建土地私有制?豪强地主有没有受损?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 受露田二十亩,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身 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 按照规定,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至于不 宜蚕桑的地区,则改受麻田,当中男子十亩,妇人五亩。 二、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 得买所不足。” 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他们可得壮牛一头, 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 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 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 不许出卖。 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分田”或“职公田”。
高中历史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968人教PPT课件
吏治好转(政治保障)
均田制
国家将无主土地分配给 农民,向政府交租赋, 承担徭、兵役(实质: 封建国家土地国有制)
巩固政权,促进民族融合和 封建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长制
(地方基 层组织)
设邻、里、党三长,检 查户口,征收租赋,征 发徭役、兵役,推行均 田制
健全地方基层组织,加强中 央集权,保证国家对人民有 效控制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一、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农业成为经济的主要部分, 促进了经济的复苏;
二、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 采用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加强了国家管理,巩固了统治,团 结了汉族地主,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
三、文化和习俗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 鲜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有力地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南北之间民族隔阂的 消除,为北方经济的繁荣,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 了基础。
(2) 过程:“南伐”借口(改革过程中的策略性,减小改革的阻力)
(3)意义:
迁都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成果,也有利于推动深层次 改革,迁都是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2、后期改革重点:移风易俗
(1) 后期改革特点:孝文帝主持,
以学习汉文化为主
(2) 目的:促使鲜卑族进一步向汉族学习, 完整接受汉族典章制度、生活方式,巩固 已有改革成果。
北魏 统一 黄河 流域
社会安定
民族融合 基础 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
经济恢复
汉化(改革的可能性)
社会矛盾尖锐(改革的必要性)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前期改革——卓有成效的新制
1、特点:冯太后主持, 创建新制度为改革重点
2、目的:改革旧制度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课件ppt:《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方隋朝严慎前秦瓦解 北魏的崛起肚點 溺年拓sm 魁瀛 后矽砰城&响;为北方统Tt 供赭、严4旳年统一“影町促进民旅齢和生槪展(亲主替护制4職税制度纵前弟泌强翩民族猫尖毎实行艮族妓视陋迫社会动雷不安.各地不斷蚩生人民起义的太前豔权・临删I 徹,鱗孝文帝学习蹴文化斷级矛触锐 社会改革 I 冯太后解文帝諾文帝将通仪族先进文化二有利条件一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三必要性一北魏统治面临危机统治者因素: ©冯太后掌权②孝文帝精通汉文化r 一前提一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L»(四推动力普通富中课程袜准完验敦科夯C人敦版丿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高考要求■1.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cjta ■ JLi■3.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弧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二、巧设计迁都洛阳■三、移风易俗—、卓有成效的新制仁特点: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2.重点:创建新制度1)・俸禄制2.措施2) .均田制3) ■三长4)■租调制■ 彌制■]煤j■庫闵■吏治财政收入'加深矛盾。
目的: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内容:国家统一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彩响■吏治得到改善,农民安心从事生产^IJB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均田制(国有制)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亠宀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民,农民内谷: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方济复展 北经恢发、 >/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 赋税和徭役。
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兵役呢?改革内容: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影响: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农民f 北魏政权农民D 影响: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 f 户;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7 课件
魏 蜀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北朝的更替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当年留守祖籍鲜卑山嘎仙洞的另一 支鲜卑部族人,就是今天的锡伯族。
背
439 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各民族人民共同生
嘎仙洞为拓跋鲜卑祖先长期居住的石室。洞内的文化堆 积最深达1.9米,出土有骨镞、石镞、陶器和打制石器,说明 洞内生活的鲜卑人过着以打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生活。
鲜卑的兴起:
拓跋鲜卑以前居住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洞 附近的大鲜卑山,后向西南迁徙,到达今河套及大青山 一带。拓跋力微首领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势力开始强盛, 公元258年,东移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附近,鲜卑部落 都来归服。这样以拓跋部为首,组成了一个成分所灭。 以拓跋部为首的部落联盟也瓦解了。公元386年,前秦政 权灭亡,逃亡在外的拓跋圭乘机收集拓跋旧部,在牛川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大会诸部,即代王位,不 久定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附近),改称魏王,建 魏国,史称北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主要内容:①迁都洛阳 ②改用汉语 ③改穿汉服 ④改姓汉姓 ⑤与汉族联姻 ⑥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⑦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
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历史作用: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评一评:
一千五百佰年过去了,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人 们对孝文帝的功过作出了不同的评判:
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 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方式, 方式,促进鲜 卑族积极接受 汉族文化
2、移风易俗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 移风易俗①易服装、 讲汉话、 通婚姻、 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学习汉族的制度①尊儒崇经, 3、学习汉族的制度①尊儒崇经,兴办学 校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③采纳汉族封建 统治制度
重点解析1 制定俸禄制, 重点解析 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根本原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北方出现少数民族封建 根本原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北方出现少数民族封建 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巩固政权, 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巩固政权,北魏统治者顺应历 史发展潮流,实行以汉化政策为核心的封建化改革。 史发展潮流,实行以汉化政策为核心的封建化改革。 2、改革必要性: 改革必要性: 北魏武力统一北方,由于政治制度的欠缺及实行民族歧视和民 北魏武力统一北方, 族压迫政策,出现严重统治危机。(阶级、 。(阶级 族压迫政策,出现严重统治危机。(阶级、民族等社会矛盾尖 社会动荡) 锐,社会动荡) 3、改革可能性(有利条件): 改革可能性(有利条件):
二、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都城洛阳 平面图
改革前鲜卑人 的服饰
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官俑
第1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说课
难点分析
难点
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 的背景和影响
策略 史料研习 合作讨论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历史教科书 多媒体教学课件
讲述法 史料研习法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提供史料 巧设问题
提供史料 生动讲述
提供史料
导入新课 探究背景 理解措施
感悟影响
激发兴趣
研习史料 感知背景
史料研习 合作探究
分析能力。
豪强地主
民族矛盾
设计意图: 明确孝文帝的改
革与他的成长历程密 不可分。
《冯太后与孝文帝想象画》
教学过程——环节三:研习史料,理解措施
探究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一)制度改革
问题1:北魏官吏旧无俸禄……
改革1:禄(俸禄)行之后,赃(贪污受贿) 满一匹者死。
——《魏书•高祖纪上》
①整顿吏治:发俸禄,定法律。
北朝
东魏 北齐
魏
十六国 北魏
东
设西计意图:
西魏 北周
隋
汉
蜀
晋 明确北魏所处的历史时期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设计意图: 师生共同分析出改革前的
北魏是在少数民族政权林立的 基础上建立的,认识到鲜卑族 由游牧到农耕的过程也是北魏 完成北方统一的过程。
官吏无俸禄
流民影响财政
设计意图: 通过史料研习,培魏孝文帝改 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 容和改革促进了北朝民 族交往的具体表现。
通过阅读史料,培 养研习史料的能力;通 过观察民族交融图片, 培养归纳能力;通过分 析历史现象,培养透过 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采取情境创设、分组讨 论等方式,对孝文帝改革的 措施进行分析,培养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15 人教课标版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 意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接受了汉 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 至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孝文帝推崇儒学,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
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封建 国家人才。
人物:拓跋焘
意义: 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
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
族融合。
北魏
刘宋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2.北魏的发展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4.少数民族的汉化趋势
拓跋珪的汉化措施
经济上:解散部落组织(分
说汉话:禁止说鲜卑语,30岁以上 暂缓。
姓汉姓 :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姓为汉 姓,并亲自主持“ 定姓氏 ”的工作。既 肯定了汉族士族的法律地位,又为鲜 卑贵族确认了士族的身份。
鲜卑姓改汉姓:
鲜卑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穆 陆 贺 刘
移风易俗
穿汉服:孝文帝下令,无论何人一 律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孝文帝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
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加速了政权的封 建化。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孝文帝模仿汉族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定
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法 律,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施行。
龙门的魏碑书法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鲜卑族的汉化
鲜卑族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发生改变,鲜 卑族逐渐汉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 俗习惯的主体。
高中历史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858人教PPT课件
一 改革新制显成效
小结: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官制改革; 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经济改革; 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制度; 实行新的租调制——赋税制度
二 迁都洛阳明决心
[学思之窗]P37 材料: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拔澄讨论迁 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 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 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 为甚难。崤函帝宅,和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 原。”拓拔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 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三 移风易俗同发展
三 移风易俗同发展
鲜卑族姓氏 汉族姓氏
拓跋氏
元氏丘穆陵氏 穆氏步六孤氏 陆氏贺赖氏
贺氏
拔拔氏
长孙氏
独孤氏
刘氏
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 在北魏所在任官职高低 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 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 氏门第最高外,以穆、 陆、贺、刘、楼、于、 嵇、尉八姓为首,其门 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 卢、李、郑)相对应; 其他则是一般世族。
三 移风易俗同发展
主要措施: 易服装: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讲汉话:要求朝臣讲汉话,30岁以下严格执行;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按门 第高低选拔人才; 通婚姻:提倡鲜卑人同汉人通婚; 改籍贯: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甲:试想一下,假如要现在的中国人全部改说英语, 改英文姓名,禁止说汉语,禁止穿有传统特色的衣 服,遵从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多么不可思议, 多么伟大! 乙:伟大个头, 他在改革中不注意保护自身民族特 征 ,最终使强悍一时的鲜卑民族迷失方向,完全湮 灭于历史中 ,功焉,过焉?
二 迁都洛阳明决心
二 迁都洛阳明决心
高中历史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735人教PPT课件
• ⒊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 民族大融合时期。
• ⒋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 经济发展较快。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2、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3、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4、推动力——统治者因素
孝文帝能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通过创建新制、迁都洛 阳、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方 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这有利于北方 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 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 基础。他是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敕勒歌》(北魏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魏晋南北朝(220—589)
北
北朝
方
东 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隋
东晋 宋齐梁陈 朝
南
南朝
方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 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 割据的时期。
以“南伐”为借口,493年~495年由平城迁到洛 阳。 (3)目的: 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后期——移风易俗 (1)特点:孝文帝主持,以学习汉文化为主要目的 (2)措施: ①易服装: 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②讲汉话: 要求朝臣讲汉话,30岁以下严格执行; 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④通婚姻: 提倡鲜卑人同汉人通婚; ⑤改籍贯: 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三、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高中历史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819人教PPT课件
C.三长制 D.整顿吏治
2. 北魏为强化对地方控制,取代 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而 实行的政策是
A. 均田制 B.俸禄制 C .三长制 D .租调制
3.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加速政 权封建化的措施是 A、制定官吏俸禄制,
地方实行三长制
B、兴办太学等学校,教授 儒家经典
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3.洛阳的优势。
(1)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自古以来就是黄河 流域政治文化中心。 (2)周围地区农业发达,能给大都市提供充足的粮食。
【合作探究】 严格说来,迁都洛阳并非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然而 人们一直把它当成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答案 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民 族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洛阳再次成 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
6 平城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形成原因
宗主督护制 民族歧视、压迫政策 北魏社会制度落后
官无俸禄,任意搜括 中原地区长期战乱 保守势力强大,经济 落后,柔然威胁
北 魏孝文 帝的改 革措施
前期改革:
特点: 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俸禄制
吏治有所好转
卓封
三长制
保证国家对人民控制
有 建Leabharlann 均田制推动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 成
后期改革:远见卓识除旧俗
请根据孝文帝移风易俗后的规定重新叙述该故事,并 拟就一道圣旨。
丘穆陵兆方,平城人氏,时年二十八岁,官至仓房尚书。随帝迁至洛阳, 已一年有余,深得帝信。
四九六年,兆方照例早朝。藏青色短褂,小袖夹领,略显干练;长 裤革靴,更显威武;长辫盘顶,尽显端庄。收拾停当,步履疾驰,奔殿 而去。虽已成习,今日早朝兆方脸色低沉,心头之事似千金重担。祖父 驾鹤,临终谓曰:必返平城,入宗祀。远隔千里,该何如。
高中历史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855人教PPT课件
谥称“文明太皇太后”,历史上又称她
为“文明太后”。冯太后是位典型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铁碗女人”。在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中,
沉着果断,坚忍精明,牢牢地掌控了北
魏朝廷的军政大权,在献文帝、孝文帝
时期两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朝廷
的实际统治者。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
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第一阶段
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 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
二.内容:
1.前期——制度改革(冯太后主持) (重点是建立新制,取代旧制)
(1)制定官吏俸禄制(4 8 4年),整顿吏治; (2)推行均田制(4 8 5年) ; (3)设立三长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
(公元442-490年)
归属于这位了不江起苏省的六合巾高帼级中人学 物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
孝文帝
拓跋宏,复姓拓跋,名宏,是北魏王朝自拓跋王圭 以后的第六个皇帝,即魏孝文帝。他在皇兴元年 (公元467年)八月,出生于平城皇宫之内,其 父献文帝非常高兴,因喜生贵子而大赦天下。拓跋 宏三岁时,被立为皇太子,母亲李夫人按照北魏 “皇妃生子立为太子则被赐死”的规定,身遭厄运。 拓跋宏在宫中奴婢抚养之下,自幼聪明,秉性孝谨, 四岁时,就懂得为父亲吸吮脓疮,深受世人称赞。 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六月,二十三岁的献文 帝在永安殿暴崩,冯太后于延兴元年(公元471 年)辅佐拓跋宏临朝听政。
二.内容:
1.前期——制度改革(冯太后主持) (重点是建立新制,取代旧制)
(1)制定官吏俸禄制(4 8 4年),整顿吏治; (2)推行均田制(4 8 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烦恼三:西晋末年至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仍,许多
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豪强地主,他们乘机侵占田地,隐瞒人口。
一家豪强地主往往拥有数百家、数千家乃至上万家流民。
1.政治上,实行俸禄制,严惩贪赃。赃满一
匹者死 。
2.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
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鼓 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3.地方上,设置乡官。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
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
柔然 政治,平城保守势力强 大,改革阻力大
洛阳
经济,平城气候环事,北边柔然威胁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定门第;通婚姻;改籍贯
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
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 四等级;
在鲜卑贵族,除皇室元氏门第 最高外,以穆、陆、贺、刘、楼、 于、嵇、尉八姓为首,其门第与 汉族大族四姓(崔、卢、李、郑) 相对应;其他则是一般世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
政治制度并推行一系列的汉化 政策。这些改革,加速当时北 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烦恼一:北方自西晋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
无烟”,土地大量荒芜。
烦恼二:北魏初期因长期征战,官吏没有固定的薪水,只
靠战利品为奖励,统一黄河流域后,没有战利品可分了,官吏为 维持奢侈的生活,大量贪污,残酷搜刮百姓。
第1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西晋后期,北部、 西部边境的少数民族大 量南迁进入中原黄河流
域,并纷纷建立政权。
相互影响,民族融合趋
各民族杂居,相互交流、
势增强。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 流域,采取了一系列的 封建化和汉化的改革措 施,尤其是孝文帝的改 革,把民族的融合推向 了高潮。
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
北方
南方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9
公里处,是鲜卑族人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 “猎民之仙”之意。洞内的文化堆积最深达1.9米,出 土有骨镞、石镞、陶器和打制石器,说明洞内生活的 鲜卑人过着以打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生活。
北魏统一北方
东晋时,鲜卑族拓跋部首 领建立代国,但不久被前秦 吞并。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
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
机复国,改国号魏,后定都 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 上称为北魏。439年北魏统一 黄河流域,结束北方长期分
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像
柔然
北 魏 统 一 黄 河 流 域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2.社会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尖锐
1.改革旧制
政治:实行俸禄制,严惩贪赃 经济:推行均田制
地方:设置乡官
2.迁都洛阳
3.移风易俗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通婚姻;改籍贯
床
椅子 方凳
烧饼、奶制品、烤全羊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471年—499年在位。 因年幼继位,所以至490年,政 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同时受冯太后的影响,孝文帝 对汉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向 往。 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 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进一步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
盖吴起义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九 月,在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 聚众反魏,各族人民纷起响应, 起义军发展至十余万人。魏太武 帝集中数州兵力,并作周密部署, 于次年八月向义军进攻。义军失 败,盖吴为叛徒所杀。
民族压迫政策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
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 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 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 兵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