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类型与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以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例

合集下载

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比较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岸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台湾来说,其在技术先进、贸易自由、市场规范化、产业体系完整等方面占有优势,而大陆则以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制造业等方面占有优势。

本文将对两岸经济发展方面的比较进行分析探究,以期更好的了解两岸经济的差异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GDP 对比分析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重要指标,也是比较国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从 GDP 的角度来看,两岸的差距不难发现。

大陆的 GDP 呈现出飞速的增长趋势,2019 年全国 GDP 达到 99.1万亿元,而台湾同年的 GDP 为 24.05 万亿元,与大陆相比呈现出较大的落差。

二、国际商贸指标对比国际贸易是体现国家间互通有无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国际贸易方面,台湾在电子电器、机械设备、五金制品、玩具等领域出口量巨大,但大陆则以纺织品、鞋子、日用百货等制成品出口为主。

双方在出口商品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另外,从贸易伙伴来看,台湾的贸易范围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而大陆的贸易范围则更广泛,主要涉及到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多个地区。

三、技术水平、创新领域对比技术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两岸在这方面的优劣也是比较明显。

从创新主体来看,台湾多数是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庞大的研发经费和技术资源,相比之下大陆则有众多的大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具有更为庞大的研发体系。

从技术成果来看,台湾在半导体、高级软件、平板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而大陆则在高铁、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四、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对比在劳动力方面,两岸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台湾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且台湾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导致年轻人的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庞大的经济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相比之下,大陆的人口红利已经开始消失,但整体人口规模仍然庞大,各种人口结构相对更为平衡,人力资源潜力依然巨大。

厦门台企空间分布及区位选择分析

厦门台企空间分布及区位选择分析
实 证角 度 阐述 台企对 福建 省产 业 发 展 、闽 台合 作 及存 在 问题 等 -] 70.过 往 的研 究 ,或 从 经 济 活 动 本 身 2
出发 ,或 从 投资规 模 和发 展趋 势 角度 分 析 ,且 多 是 从 国家或 地 区等 大 尺 度 层 面 进行 分 析 ,在
微 观尺 度上研 究 较少 .本 研究选 取 具 有 独 特 区位 的厦 门作 为 个 案 ,探 讨 台商 投 资 分 布 、行 业 及 区 位选
亚 热带 资源 与环 境 学 报
第 6卷
1 1 资 料来源 .
本研 究选取 厦 门市 台商协会 所编 制的 《 台商 名 录 ( 0 9 》 和 厦 门大 学 台湾 研 究 院厦 门台商 企业 20 ) ① 统 计数据 为蓝 本 ,共 收集各 类行业 有 效 台企 10 6条 ;为 明确 台商 来 厦投 资 的意愿 、行业 类 型 和 未 1
10 0 ,则说 明台企 越集 中于该 地 ;越 接近 0,则反 之 ) ,反 映厦 门 台企 空 间集 中程度 ;运 用 问卷 调查 和深
度访 谈 ,分析 台企 区位选择 、变 化趋势 和未来 投资 意 向.
2 台商 在 厦 门投 资 的演 变 过 程
台商 在大 陆 的大 规模投 资是 从改革 开放 以来开 始 的 ,投 资趋势 是从东 南沿海 地 区逐渐北 进至 环渤海
Absr c : I wa s e ry a n 1 8 ha i n s n e t n sb g n t e i t a n. Ge — t a t t sa a l s i 0 S t tTawa e e iv sme t e a o f w n o Xi me 9 l o
择 ,以实证 和直 观 的方式 提供 此类 研究 的借 鉴 .

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三节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课时作业含解析2

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三节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课时作业含解析2

第三节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知识点一服务业概述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市中心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但过度集聚也会产生一些城市问题。

如右图示意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大因素.据此完成1~2题。

1.以下行业中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A.餐饮业、金融业B.教育培训、货物运输C.家电生产、物流业D.旅游业、养老业2.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交通条件B.地理位置C.经济导向D.政府规划知识点二生产性服务业——以金融服务业为例金融服务业是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

国际金融中心则是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集中地开展国际金融服务的城市或地区。

1991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始建设,选择了陆家嘴建设金融中心。

近年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发展迅速,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如图示意上海陆家嘴位置。

据此完成3~4题.3.上海选择陆家嘴建设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是陆家嘴()A.拥有良好深水港区B.重化工业基础较好C.靠近原有商贸中心D.经济腹地十分广阔4.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B.技术C.交通D.政策知识点三生活性服务业-—以商业服务业为例读图,回答5~6题.5.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是()①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呈负相关关系②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存在正相关关系③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④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6.如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市场B.行人、营业面积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D.人口密度、交通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下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

读图,完成1~2题。

1.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A.靠近原料产地B.邻近城区市场C.生态环境优美D.劳动力廉价丰富2.关于该科技产业园内的各产业部门说法正确的是()①属于生活性服务行业②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③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较多④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较高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易错题)C2C是指消费者个人间的电子商务行为,如一个消费者有一台电脑,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把它出售给另外一个消费者,此种交易类型就称为C2C电子商务。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篇一:水产养殖情况调研报告庆阳市西峰区水产养殖情况汇报按照庆阳市水产工作站《关于在全市开展渔业情况调查研究的通知》文件要求,我站高度重视,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投入到全区渔业生产情况调查摸底中去。

经过一周的摸底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西峰区渔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庆阳市西峰区属于黄河一级支流泾河流域,在泾河流域中属于其一级支流马莲河和蒲河流域。

西峰区面积,其中马莲河流域面积为,占总面积的%,蒲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

1、水面分布及养殖情况①池塘:池塘水面总面积126亩,其中肖金47亩,董志20亩,显胜40亩,后官寨10亩,彭原5亩,温泉乡3亩,西街办1亩。

其中从事养殖生产的为60亩,从事休闲渔业(垂钓)的为76亩(详见附件一)。

②水库:水库总水域面积1770亩左右,共有各类水库5座,均属山谷型黄土坝,分别是巴家咀水库、南小河沟水库、花果山水库、王咀水库及王家湾水库(详见附件二)。

其中:巴家咀水库和南小河沟水库作为人饮水源;花果山水库用于养殖,面积为350亩;王咀水库、王家湾水库目前用于休闲222渔业(垂钓)。

③塘坝:全区塘坝共有70多座,其中适于养殖的塘坝24座,水面面积为1300亩左右,(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水产养殖调查报告)基本用于休闲垂钓(详见附件三)。

④人工湖:西峰城区雨洪资源节水工程水域面积232亩,其中北湖166亩,南湖66亩(详见附件四)。

南湖于XX 年投入鱼苗一次,用于休闲垂钓,XX年城区面积扩大后,部分生活污水排入,水质变差,湖中鱼相继死亡。

北湖工程仍在建设之中。

⑤河流:流经西峰区的河流主要有蒲河、黑河、澜泥河、盖家川、砚瓦川和齐家川等6条,流经总长度为公里(详见附件五)。

其中,马莲河支流盖家川、砚瓦川、齐家川因受西峰城区排污影响,水质污染严重,不适于从事养殖生产;蒲河和澜泥河水质没有受到污染,可用于渔业养殖;黑河作为人饮水源汇入巴家咀水库,因此也无法从事养殖生产。

区位导向性政策、集聚经济与出口贸易转型发展

区位导向性政策、集聚经济与出口贸易转型发展

2023-10-28•引言•区位导向性政策对出口贸易转型的影响•集聚经济对出口贸易转型的作用•区位导向性政策与集聚经济的互动效应对出口贸易转型的影响目•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出口贸易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推动出口贸易转型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区位导向性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出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集聚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也深刻影响着出口贸易的发展。

研究区位导向性政策、集聚经济与出口贸易转型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内容本书旨在探讨区位导向性政策如何通过集聚经济影响出口贸易转型发展,分析其中的内在机制和路径。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区位导向性政策、集聚经济和出口贸易转型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出口贸易转型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同时,本书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体系,推动学科发展。

贡献由于数据可得性等原因,本书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此外,由于研究水平和时间限制,本书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限制研究贡献与限制02区位导向性政策对出口贸易转型的影响区位导向性政策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区位导向性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和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政策。

这些政策通常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等。

分类根据政策目标的不同,区位导向性政策可以分为正向政策和负向政策。

正向政策是指为吸引符合特定要求的企业和个人而制定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供应优先等;负向政策是指对不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企业和个人收取额外费用或限制其进入市场的政策,如环保税、职业资格认证等。

促进出口贸易结构升级01区位导向性政策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而推动出口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集聚环境下的企业区位选择分析

集聚环境下的企业区位选择分析

目前 . 国工 业分 布 格 局呈 现 出集 中趋 势 , 成 了珠 我 形 江 三角洲 、 江三 角洲 和环渤 海的京 津冀 r 长 二个工业 经济集 聚 区 在经 济集 聚 区内 . 存在 同一 产业 或 同产业 的一 定 数量企业 因在特 定地 域 内集 巾 . 而地 理 空间邻 近 的企 业 从 获得聚 集效应 的经 济现象 . 就 是产业 集 聚 产业 集 聚足 这
即集聚 环境 形成 的 经济 和 非经 济 条件 如何 影 响 企业 位 业开 始 分享 因 与其 他企 业 在地 理 上 的邻近 而带 来 的集 聚
二 、集 聚环境下 的区位 因子 分析

同产业 间的互补合 作关 系 。 有竞争 合作关 系的企业其 集 具
聚效 应 ( 也称 集 聚 因子 ) 括 产业 内的专 业化 分工 产生 的 包 高 效率 、 整个 行业 企业 的产 品产量 导致 所有企 业平均成 本 的下降 和行业广告 效应 带来 的企业广 告成本 下降等 而具
脑制造业 企业 的首先 入住 。
不同企 业实现企 业 口标 而共 同进行 的区位 选择 的结果 同 企 业分 布的镇 区 中脱 颖 而 出, 引 了要 求环境 低污染 的电 吸 束. 因此企业 在集 聚 内 的 位决 策行 为也 受 到影 响。产
业集 聚现象 的存在 ,提 出 了企业 位决 策研 究 的新 问题 , ’ 决策 集 聚区内和集 聚 区外的选择 空 间位置 的企业 行为可 以解 释集 聚体的形 成机 , 因此 本 殳从集 聚环 境下 企业 的 区位 选 择行 为 的弁 度 探 讨集 聚 现象 空 间特 征 和集 聚形 成 】 机 理
时 . 业 在 相 对 小 的 空 间 上 集 聚 产 生 r特 有 的 集 聚 效 应 约 企

相关内容资料

相关内容资料

前言: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三产业在台湾地区发展迅猛,成为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支柱产业。

对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国大陆来说,台湾的成功经验有借鉴作用。

我们应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推进工业化及城市化过程、加大对外贸易及第三产业市场化程度等策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台湾地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历程纵观台湾地区近50年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产业结构经历了由农业为基础到以工业为主体,再到以服务业为主导行业的变化。

台湾产业在从以农业为主的落后结构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结构中,其经济形态也由农业经济发展到目前的服务型经济。

台湾在完成工业化进程,跻身新兴工业化地区的行列后,凭借其发展加工进出口经济的成功经验,大力扩展第三产业、壮大服务经济、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推动现代经济社会迈向后工业化时代。

台湾的产业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期):以农业为主导行业。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通过“面向出口”的经济发展战略,实行“以贸易带动农工,以农工促进贸易”的产业政策,工业开始迅速发展。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服务业迅猛发展。

服务业取代工业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逐渐成为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中心。

二、台湾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策略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采取出口扩张的发展战略,创设加工出口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经济结构从农业主导转向工业主导的第一次飞跃。

到80年代中后期,产业结构在现代商品经济发展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开始向服务型经济过渡,逐步迈向后工业化社会。

台湾经济发展的50年,其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在60年代前台湾第三产业发展的超前性以及90年代末期第三产业产值结构的比重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非对称性”。

分析台湾第三产业结构变化有助于加深对台湾产业结构演变态势的认识,从中吸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大陆的发展具有启示性作用。

FDI在由国的区位选择——对FDI地区不平衡的实证分析

FDI在由国的区位选择——对FDI地区不平衡的实证分析

lwi ew s r e o ” nt ai o sac t lt D er s ti pp r ssdt fr 9 2—20 n o t et r, n .O eb s f eerhi or a dF Ihoi , hs a e e a 9 nh e n h s r n e e t e u ao1 0 7a d
据模 型对我 国 F I 中、 D 东、 西地 区差异 问题 进行实证研究 , 以 比较 不 同地 区 F I 响 因素 的差 异。模型 回归结 可 D影
果表 明, 区 G P 贸易 依存 度、 地 D、 集聚效 应、 贸易成本 是影响 F I D 的主 要 因素 , 但这 些 因素对不 同地 区的 影响程度 又有差别。为此 , 不同地 区要提高 自身在吸引 F I 面的竞争 力需 要制定不同的策略。 D方 关键 } F I 中国 ; D; 区位选择 , 地区不平衡
Lo tona ca i lCho c f ’ n Chi i e o DI i na

An Emp rc lAn l ss o g o a i ia a y i f Re i n lFDI I a a c mb l n e XU e Xu
( col f cn mc , ai l n esyo FnneadE oo c , e ig10 2 , hn ) Sh o o o o i C pt i ri iac n cnmi B in 0 0 6 C ia E s aU v tf s j
对 F I 区 不平 衡 的 实证 分 析 D 地
徐 雪
(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 经济学院 , 北京 10 2 ) 0 0 6

要 ・D 在我国经济 发展过 程中发挥 了举足轻 重 的作 用, 经济增 长 的重要 动 力。但 外商 直接 投资在 我国各 省市 的 FI 是

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3讲真题专练2课件新人教版

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3讲真题专练2课件新人教版

城市沿街商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达度高,来往车辆较多,客流量大,消费者 较多,C正确。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
4.近年来,城市沿街传统店铺锐减,纷纷转让、闭店,甚至消失,主要是由于
A.货源短缺
√B.电商崛起
C.交通拥堵
D.街道拓宽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电商行业迅速崛起。与实 体店相比,网络店铺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竞争优势显著,导致选择网 上购物的人数急剧增多。因此电商崛起直接影响到城市沿街服装、鞋帽和家电 等传统店铺的经营与发展,B正确; 货源比以前要丰富,A错误; 交通拥堵一般是在上下班的车流 量高峰时段,时间短,影响较小, C错误; 街道拓宽,人流量可能会增大,D错误。
√D.服装产业发达
123456789
由材料可知,该公司2013年将采购加 工部迁至广东,2014年在广东建立供 应链中心,将其出货周期缩短到7天, 广东依靠珠三角工业区,其轻工业产 业基础较为雄厚,服装制造类的企业 较多,能够快速保障S公司产品的供 应,D正确。
123456789
(2023·广东珠海市模拟)南京S公司2011年成立,主营跨境电商销售服装,利用信
香港股票交易费用说明
消费带动效应
一个商业集聚区,往往是百货、专卖店、餐饮、休闲、酒吧、文化、旅游、 娱乐、健身等多种元素的集聚地。各种类型服务业在空间上的联合,会产 生1+1>2的综合经济效益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的各种消费会在这个区域实现,而且在该区域的消 费要超过在周边其他区域的消费,因而带动消费效应 商业集聚通过集中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和提供相关服务,将会带动所在区域 房地产、建筑、广告、装饰装修及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该区域商业规模 化和专业化,而当商业集聚规模、专业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还会引起周 围人们的思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甚至消费结构的改变,从而促进消费环 境和商业经营的进一步提升。

中国大陆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区位选择初探

中国大陆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区位选择初探

中国大陆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区位选择初探华东师范大学 2011 届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进步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品内分工的深化, 也促成了中国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的蓬勃发展。

在此过程中,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将价值链各环节布局到总成本最低的地区, 获得了更丰厚的利润回报。

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通过参与国际分工, 在吸收FDI 发展加工制造活动的同时, 获得了资本积累、技术学习、市场开拓以及剩余资源的潜在价值创造等难得的机遇, 快速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总地看来, 虽然外向型加工制造活动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利润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带来了隐忧, 但其在在引资、创汇、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产品结构升级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不容否认。

过去三十多年, 外向型加工制造活动的迅猛发展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对外贸易规模急剧扩张的重要力量, 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也往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和高地。

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和资本积累与技术积累的逐渐成熟, 转型升级就成为外向型加工制造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加工制造活动也呈现出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 在此背景下, 深入探索外向型加工制造活动集聚发展的空间选择规律, 不仅对于中西部地区更有效地承接加工制造活动转移具有借鉴价值, 也对于东部沿海加工制造基地的优化升级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拟以产品内分工等理论成果为指导, 初步构建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区位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 并结合省区尺度的加工贸易数据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资料展开实证研究。

论文共分为六章: 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文献综述部分则从基本概念的溯源、产品内分工的研究进展以及制造业区位选择的研究基础等, 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 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分析基础, 明确突破的方向;第三章是对我国外向型加工制造活动空间非均衡发展的现象描述,主要是从时间尺度以及省区和城市内部等不同空间尺度, 分析了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的布局现状;第四章是对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区位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是全文的重点, 主要是在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 分别基于省区尺度的加工贸易数据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资料展开实证研究; 第五章是基于我国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的区位选择规律, 探索加工制造基地的空间转移问题, 这既是对理论研究成果的动态分析, 也有助于中国外向型加工制造活动的优化发展。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探析林建宁 (漳州开发区统计局,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甚至超过工业,成为拉动岛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近年来服务业成长速度减缓,对台湾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创造的贡献度开始减弱。

本文认为要保持台湾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服务业产业升级,加强海峡两岸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台湾;服务业;知识服务产业一、台湾服务产业发展概述服务业也称为第三产业。

前者相对于农业和工业而言,后者则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

“由于它由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行业构成,第三产业在开始分类之初也叫混合产业、复合产业或异种混成产业。

”[ 1 ]近十几年来,由于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衍生出许多新兴服务业,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也时有调整更新。

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1996年12月第6次修订的行业标准分类,台湾服务业可概分为批发零售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讯业、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工商服务业、社2 会服务及个人服务业、公共行政业、其他不能归类的行业等7大类。

2001年1月第7次修订的“中华民国行业标准分类”,又将服务业进一步细分为11大类,包括批发及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金融及保险业、不动产业及租赁业、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医疗保健及社会福利服务业、文化运动及休闲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公共行政业等[ 2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台湾经济的转型,台湾岛内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革,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增加,而农业及工业比重逐步减少。

具体变动见表1。

从表1可看出, 1980年代末至今,随着台湾传统产业(包括农业和传统工业)及电子信息产业的相继外移,台湾第一、二产业呈逐步萎缩之势,而现代服务业则迅速崛起,并成为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1988年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50%后, 1995年又突破60%,而据台湾“主计处”统计资料显示,至2005年底台湾服务业产值占岛内GDP的比重甚至已高达73. 6%,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性。

基于间接诱发要素的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与发展实证分析

基于间接诱发要素的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与发展实证分析

长 4 6 6 。该 阶段 泉州 引 资 规 模 迅 速 扩 大 , 企 的 数 量 和 质 量 全 面上 升 , 台商 投 资 区 的 建立 奠 定 扎 实 基 础 。 0.2 台 为
( ) 展 成 形 阶段 ( 0 8年至 今 ) 二 发 20
在 20 0 8年 的 全 国 “ 会 ” , 州 市 代 表 提 出 了尽 快 批 准 设 立 泉 州 国 家 级 台 商 投 资 区 的 建 议 。2 0 两 中 泉 0 9年 5月 , 国务 院 关 于 《
[ 键 词] 台 商投 资 区; 资 诱 发 要 素 理论 ; 色 关联 度 ; 州 关 投 灰 泉
[ 者 学 经 济 学 院 讲 师 , 要 从 事 外 商 投 资 与 区域 经 济 研 究 。 作 17一 , 硕 仰 主
台 商 投 资 问题 始 于 2 世 纪 5 O O年 代 , 对 于 台商 在 大 陆投 资 活 动 的 研 究 , 1 7 年 中 国大 陆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峡 两 岸 关 而 自 98 海


二 十一 世 纪初 以来 , 管 台商 产 业 巨 头 纷 纷 聚 资 大 陆 , 台 资 主 要 流 向 江 苏 昆 山 、 东 东 莞 两 大 台 商 投 资 聚 集 区及 厦 门 、 尽 但 广
福 州 等 国 家级 台 商 投 资 区 。 比较 之 下 , 商 在 泉 州 的 投 资 , 论 在 数 量 或 是 领 域 上 , 与 泉 州 所 具 有 的 先 天 优 势 和 潜 力 不 甚 台 无 都 相 称 。在 传 统 的 引 资 条 件 外 , 寻求 更 具 有优 势 的 引 资 措 施 , 利 于 促 进 泉 台 资 源 的进 一 步 整 合 和 合 理 配 置 , 快 海 峡 西 岸 经 有 加

台商投资大陆区域演变分析

台商投资大陆区域演变分析

台商投资大陆区域演变分析【摘要】随着大陆经济发展与开发重心的转移,台商对大陆投资区域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对珠三角地区投资趋缓;长三角的投资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投资逐步向环渤海经济区、成渝地区倾斜。

研究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区域演变历程,对各地采用正确适当的政策措施吸引台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台商投资;演变历程;结论一、台商投资大陆的总体情况据台湾“投审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台商赴大陆投资件数为39572件,累计金额已高达1116.97亿美元。

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区域分布,受到中央政策及地缘因素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

1991—2009年,90%以上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2000年达到最高值97.65%;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吸引台资较少,比重不足一成,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2010年是台商投资大陆各区域的一个分水岭,台商对东部地区投资比例呈下降趋势,2011年仅为78.89%,较2010年同比下降7.75%。

西部地区在吸引台资方面出现新的亮点,2009年台商投资西部地区比重为2.39%,2011年一举达到12.26%,两年增长近1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吸引台商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

二、台商投资大陆的区域演变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商投资大陆的区域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1年),初步发展阶段:福建、广东地区。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在福建、广东率先展开,以及在地缘上与台湾相近的区位优势,广东、福建地区优先承接了台商的第一波投资热潮。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有限度的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且开放了外汇管制。

1988年国务院通过《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该规定鼓励台湾的公司、企业和个人在大陆进行投资,为台湾对大陆进行直接投资提供了制度保障。

据统计,1991年,台商对大陆投资累计总额达到13.9亿美元,其中,福建累计吸引台资5.35亿美元,占38.5%,广东累计吸引台资4.35亿美元,占31.29%,这两省的台资数额就占这个时期台商投资大陆总额的近70%。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案例分析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案例分析

日本与台湾的比较
日:陆地面积小,可用土地资源有限。资 源匮乏,劳动力昂贵,生产成本高。 台:陆地面积小,但具有资源优势。人口 密度大,劳动力丰富,劳动力相对便宜。
台湾与大陆的比较
台:比较优势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 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劳动力素质提 升,价格升高,生产成本增加。
陆: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口多且集中, 劳动力丰富,实现生产规模化,但技术含 量低。
国际产业转移定义

国际产业转移(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 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 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
1、通过国际贸易方式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 主要有雁行形态发展模式和产品循环发展 模式。 2、通过国际投资进行国际产业转移,主要 载体是跨国公司。
自 然 资 源
台:陆地面积小,土地成本高; 陆: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 土地成本低;矿产资源丰富; 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 转变,劳动力素质提高且价格提 高。 陆:人口多,集中在沿海经济活 跃地带;劳动力素质低且价格便 宜
劳 动 力 资 源
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 本成本不断提高。
资 本
小组讨论的问题
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将大量劳动密集 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台湾,进入90年代以后, 台湾又将大量劳动性密集产业转移到中国 大陆。 试从经济发展中要素的变动来解释此类现 象。
报告提纲
(1)产业转移的背景资料 (2)引起产业转移的原因 从比较优势来分析 从要素禀赋理论来分析 (3)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方面来说明产 业转移现象,以及以后的国际贸易发展趋 势
陆: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扩大, 吸引资本能力增强,资本集中, 资本成本相对较低。

台商投资内地新形势及对策

台商投资内地新形势及对策

台商投资内地新形势及对策长期以来,台湾一直是中国内地的主要外资来源区域,由于台商投资内地有规模小、外向性高的特点,使得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严重。

如果不重视这些企业的问题,分析后金融危机下台湾投资内地的新形势,就会影响内地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和质量,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一、台商投资内地现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台商陆续对内地开始投资,成为内地非常重要的外资来源地。

截至2008年12月底,内地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7506个,累计吸收台湾直接投资476.6亿美元。

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在内地累计吸收的境外投资中占5.6%,排在第五位。

截至目前,台商对内地投资的主要特点是:(一)对大陆投资规模偏小来自商务部的外资数据显示,台商对内地投资的平均单项规模仅为61.49万美元,而美国为105.37万美元,欧盟达到216.51万美元,全国外资平均规模为133.84万美元。

台湾经济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台湾对内地累计投资比重高达52.952%,尽管内地吸收了超过半数的台资,但是台湾对内地投资的单项平均规模只有154万美元,而台湾对中南美洲的单项投资规模达1059万美元,对亚洲(除内地外)为390万美元,对欧洲为355万美元。

(二)投资动机逐渐从成本推动型向市场扩张型转变对外投资动机可分为成本推动型和市场扩张型。

如果是为了运用海外生产资源,寻求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以海外生产取代原有的生产就是成本推动型。

如果投资目的是扩大海外市场规模,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就是市场扩张型投资。

最初,台湾对内地投资主要是为了利用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建立向欧美出口的生产基地,以及利用内地对外资的相关优惠,属于成本推动型投资。

随着内地内需市场的扩大,台商对内地的投资逐渐呈现出占领当地市场的倾向,市场扩张型投资日益增加。

(三)投资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但投资热点不断北移和内移台湾对内地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前五大投资省份分别是江苏、广东、上海、福建和浙江。

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经济教案

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经济教案

本文将深入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台湾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区,是东亚经济体中的一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经历了一个经济奇迹,实现了从一个落后农业社会到一个现代、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的转变。

这个转变一方面得益于台湾政府推动的从农业到工业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台湾企业家们的创新和才华。

一、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台湾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对于台湾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制造业约占台湾经济总产值的40%左右。

台湾的制造业非常多元化,以电子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是台湾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还拥有发达的光电子、电脑、通讯器材、半导体、化学及光学玻璃等产业。

这些产业一方面为台湾创造了很高的GDP,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其中,半导体行业是台湾制造业的“龙头”产业,也是台湾在全球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

2024年,台湾共发表半导体技术专利1.4万项,占全球总数的约15.3%。

另一方面,服务业在台湾也非常发达。

服务业约占GDP的55%左右,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客运服务业是台湾服务业的主要部门。

二、台湾的经济转型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台湾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便是低成本制造业的竞争。

随着东盟国家、中国大陆等地低成本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台湾的低成本制造业将越来越受到冲击。

面对这样的挑战,台湾开始进行产业转型,重视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

2008年,台湾推出了“五大创新”计划,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计划包括:智能电子产业、光电子科技产业、绿色能源产业、生物科技产业和智慧型城市产业。

其中,智能电子产业是台湾推动的一个重点产业。

在这个领域,台湾将继续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动新一代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物联网设备等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另一方面,台湾还将发展新能源和节能产业。

这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2024年,台湾的绿色能源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新台币。

产业转移如何带动产业升级——台湾的经验

产业转移如何带动产业升级——台湾的经验

产业转移如何带动产业升级——台湾的经验陈羽;邝国良【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国际竞争与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台湾对大陆的大规模直接投资形成了产业转移,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客观上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资本和高科技密集型产业成长迅速,并导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升级,体现了转向控制价值链、占据高附加值环节的产业升级过程.此外,台商借此实现了嵌入新的"美、日、欧-台湾-中国大陆(含香港)、东南亚、欧"式的全球生产网络,并在大陆构筑了具有组群式整体移动特点以及不可逆转优势的投资网络,这对台商在大陆的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积极意义.未来随着两岸关系全面向前发展,产业转移将继续推进,并对两岸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台湾的经验阐释了产业转出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也为我国大陆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问题提供了借鉴.【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台湾产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作者】陈羽;邝国良【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6.2长期以来,台湾产业一直专注于产品制造领域,建立了非常有竞争力的OEM产业基础,随着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台湾产业遭遇前有先进国家之高科技领先,后有新兴国家低成本之生产优势的严峻环境。

台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积极“应对”,主要方式就是对大陆的直接投资,这种产业转移现象是应对上述严峻环境的市场行为,那么其效果如何?目前对台湾产业转移大陆现象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两类观点:一类是强调产业转出对岛内的负面影响,这部分研究主要来自少数岛内学者;另一类则是岛内大部分学者以及大陆学界,认识到台湾产业升级的事实,指出对外投资对厂商的研发、岛内投资和就业有正面影响(Chen&Ku,2000;Yeh&Lin,2005)。

最新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最新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最新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论文选题参考方向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实证计量分析;金融方向;企业行业区域方面;新农村建设方向;国际贸易方向;三农;证券市场;产权制度改革等等二、论文参考题目1.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2.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再认识3.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启示4.资本增殖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5.马克思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创新6.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的进一步完善7.中国个人收入差距变动的现状趋势及政策调整8.论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9.论文代写口口舞依依漆久吧漆久叁1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市场化的矛盾分析11.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及改革举措12.中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道路发展13.“三农”问题与城乡统筹发展14.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三农”问题15.从经济增长模式到经济发展模式16.农民增收问题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17.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建设18.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绩效分析19.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之路的选择与政策支持20.论创业与就业和创意经济的关系21.城市化工业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2.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调查23.农村居民医疗制度改革探讨24.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根源与解决途径分析25.企业整体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26.循环经济的实践与理论分析27.政府失灵与有效的政府职能28.市场失灵与政府宏观调控29.区域统筹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0.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及改革举措31.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32.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及政策分析33.中国市场化程度测量研究34.中国经济民营化进程与趋势35.对三鹿奶粉食品安全事件的经济分析36.三鹿奶粉食品安全实践对我国食品产业的影响37.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38.试论矿难事件与煤炭生产的相关关系39.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进出口变动关系分析40.某省(市县)区经济发展水平数量分析41.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4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研究43.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研究44.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45.发展混合所有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研究46.经济新常态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研究47.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研究48.“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与国内外产业的转移研究49.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50.经济增长动力从人口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的研究51.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与消费需求增长关系研究52.过剩产能的市场性退出与政策性退出比较研究53.城市群形态演化规律与都市圈经济研究54.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55.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户籍制度同步改革问题研究5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反贫困研究57.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58.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59.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60.城镇住房分类供应与保障制度研究61.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62.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6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64.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65.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66.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67.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68.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69.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70.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研究71.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72.甘肃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7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74.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75.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利益研究76.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77.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78.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79.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80.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8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82.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收入再分配研究83.技术体制视角下中国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实证研究84.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85.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86.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87.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我国电力消费特征的计量研究8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89.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90.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91.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92.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93.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94.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与扩散机制研究95.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的基本构造与运行机制研究96.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97.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研究98.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99.企业家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100.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实施机制研究10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10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103.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104.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105.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研究106.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养老金账户研究107.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108.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109.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1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与测度的实证研究111.社会保障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研究112.社会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评析113.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14.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115.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116.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镇化进程研究117.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118.网络游戏产业之经济学分析119.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及效应研究120.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121.我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2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123.我国地区旅游业效率和生产率的动态演化研究124.我国供热行业特性与政府规制研究12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126.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127.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研究128.互联网金融监管创新研究129.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130.网络经济下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研究——以行业为例131.新常态下产业政策方向作用机制调整研究132.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促进产业升级研究133.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134.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研究135.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36.营改增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137.城镇出租车市场新业态研究138.全球价值链与对外投资结构研究139.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40.推进我国自贸区战略与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研究141.某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浙江省为例142.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某产业分析——以浙江省为例143.浙江省鼓励创新的制度供给研究144.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重点难点与对策研究145.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与一体化研究146.浙江民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空间分布与政策研究147.新常态下货币传导途径的演变特征及其管制策略148.高速铁路网络对长三角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149.休闲农业产业市场需求及对策研究150.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公共投入的关系研究151.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特征152.浙江省农村居民增收与消费结构变动的关系153.民营资本在浙江的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154.产业类型与创新性关系研究155.某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研究156.某市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研究15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某市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158.某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159.浙台生产性服务业文创产业跨境电商金融产业等产业对接合作的研究160.提升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研究161.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16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163.论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64.试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从安徽市场看扩大内需的途径165.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166.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167.现阶段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研究168.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分析与研究169.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改革探讨170.论优化消费结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意义171.论“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172.论当前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173.论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174.对我国银行业控制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理性思考175.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及解决的对策176.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77.初探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178.计算机软件业反垄断的经济学研究179.论市场机制对我国医疗行业体制改革的意义180.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181.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182.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理论差异分析183.论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风险184.我国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185.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影响分析186.论如何避免城市流动人口低收入的代际传递187.论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188.安徽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原因与对策分析189.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布局研究190.安徽省城市能源消费问题及对策191.城市化对经济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以安徽省为例192.安徽省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现状与对策分析193.粮食种植面积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194.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分析——以安徽、江苏两个样本为例195.安徽省各地区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196.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发展战略197.和谐社会的分配体制设想198.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分析199.如何实现公司治理的中国化改造200.西部开发如何实现资源整合201.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合作经济的作用202.我国国资管理的现状与出路203.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事业 、非金属矿物 制品业和杂项工 业 ; “ 基础产业 ”包括化学材料 业 、化 学制品业 、石油及煤制品业 、橡 胶制品业 、塑料 制品业 、金属基本 业 、金属制品业等 ; “ 技术 密集 产业”包括机械 业 、电力及电子器材业 、
运输工具业及精密器械业等,该类产业又可称为 “ 高技术产业”。
中图分 类 号 :F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l0一502 0 )卜 0 01 0 2l9(060 0 2 .3
对台商大陆投资区位选择f题的研究 , 前大陆学者主要是以现象描述为主 , h J 目 侧重区位转移和定性分析 , 计量分析则较少;台湾学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经营成败、 进入时机 、 策略联盟等方面 , 对区位选择的研究 相对薄弱 。而针对不 同产业区位偏好 的研究 更为少 见。本文主要 以传统产 业和高技术产 业为例 ,运用回归分 析方法 , 探讨台商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偏好 ,旨在抛砖引玉, 使本领域研究更形深入。
了脚跟, 而且完成了产业在大陆的布局 , 建立了众多的生产基地和完整的产业供销体系。
华新丽华等公司 ,化工行 业的和桐 、中化 、永信及生达等公司 ,钢铁行 业的大 中钢 、友 力 、烨辉 ,橡胶行业 中的正新 、建大以及汽车行 业中的裕隆 、 “ 中华 ” 、三阳 、和泰等公司 。 2 J世纪 初出现 的 以电子产 品为代表的第三次 台商投资热潮成为了又一 引人 注 目的新趋 势 。台湾虽在科 技产品的研发 、全球行销等方面有较好 的基础 ,但岛内市场及生 产体 系规模较 小 , 力资源不足 , 人 综合成本
维普资讯
20 年第 l 06 期 ( 9期 ) 总第 l
台湾研究集 刊
T WAN RE E CH A1 S AR QUAR E Y T RL
No 1 0 . 2 0 Ge e n ̄ Nn 1 9
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类型与区位选择 的实证分析
( )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 一
1 .回归分析
本文首先对影响 台商投 资的区位因素进行 一元 回归分析 ,以初步判断各 区位 因素对 台商投 资区位 的重要
性。 并在此基础上把变量分为市场因素 、 劳动力因素、 投资环境因素以及集聚经济因素进行分类回归, 以对传
・2 ・ O
维普资讯
自 18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传统产业在 台湾面临生存瓶颈 , 劳工成本上扬 、 地价高涨 、 环境意识加强及 社会福利加重等,中小企业被迫出走 , 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 依靠海外接单贸易的形式得以延续。因此 , 第

次 台商投 资高潮 ,主要集 中在传统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 。台湾传统产业到大陆投 资发展后 , 不仅在大陆站稳 19 90年代第二 次台商投 资热 潮主要是资本 密集型产业的跟进 。例如机 电行 业 中的 飞瑞 、J飞 、永大及 I l
方 面都呈现 出不 同的偏 好和诸多共 同的特 征 。在未来 的区域分布上 ,高技术产业 由于受集聚经济 的
影响很大 ,其扩散效应将不明显 ,而传统产业受劳动力凶素的制约和受当地市场的吸引, 将逐步青 睐中西部的配套环境较好的地区。
关键词 :台商投资;传统产业 ;高技术产业 ;区位选择:回归分析


台湾传 统产业与 高技 术产 业大陆投 资历程
( )传统产业 与高科技产业 的定义 一
关于台湾的产业分类 , 学者和官方都有多种分类方法。 本文采用台湾 “ 行政院主计处”的行业分类 , 把 制造业区分为“ 传统产业”、 基础产业”和 “ “ 技术密集产业”。其中, “ 传统产业”包括食品业 、 烟草业 、 纺织业、成衣及服饰业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 、 木竹制品业 、 家具及装饰品业 、 纸浆及纸制品业、印刷及有
( )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大陆投 资历程 二
18 年代台商对大陆投资处于试探性投资阶段, 90 主要是以资本额较小的传统产业为主 , 随着两岸经贸往 来的密切和扩大, 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 、 技术密集型方r发展。 口 j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5 J04 “ 0BL 7 ) 海峡两岸经济整合与中国统一”

图 1 台湾传统产 业与高技术产业历年投资大陆趋势 图
资料来源:( ) 1 台湾 “ 经济部投审会”:《“ 中华民国” 华侨及 外人投资、 对外投资、 对大陆『接投资 日 J 统计月报》, 03 20 年。
( 2)本研究 计算和整理 。
二 、台湾传 统产业与 高技 术产业大 陆投 资 的量化 分析
— —
以传 统产业和 高技 术产业为 例
段 小梅
( 重庆 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 中心 ,重庆
4 06 0 0 7)
摘 要 : 本文采用 归方法 , 分析了台商投资大陆的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与区位选择的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无论传统产业还是高技术产业 。 在市场因素、劳动力因素、投资环境、集聚因素等
高, 不能充分发挥已有的产业优势。台湾的科技产业要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就必须与拥有庞大内销市场 、 人 力资源丰富的大陆市场相结合。因此台湾高科技产业半导体厂纷纷突破台湾当局的限制正式到大陆投资。 台湾的高技术产业对大陆的投资 , 19一19 年时, 在 9 l 92 投资金额仅占整体投资比重的 2. %, 19 5 8 到 99 6 年就上升到 5. %, 00 0 0 2 0 年更上升到历年最高峰 6 . %。20 年则有所回落 ,降到 4. %。而传统产业 2 30 8 03 40 3 在 19 —1 2 9 1 9 年高达 3.1 9 9 %,到 20 年降到历年最低点 , 1 00 仅为 8 0 近年有所回升 20 年达 1. %, . %。 8 02 33 5 20 年回升至 2. %。但从未来的走向来看 , 03 02 5 传统产业投资比重的下降和高技术产业投资比重的上升将是 个不可逆转的趋 势。 ( 见图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