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与动物有关的泰汉熟语的意义与文化内涵比较
传说 中国人饲养 动物的历史 已六千年 以上 不管 是在狩猎 时代 还是在转入 农耕 以后 . 中 国人 与动物都有 着密切 的关 系 因此 . 中国
和朋 友 所以 大概每 种语 言 中都有 与动 物 有 关的熟语 。( 以下 简称 “ 动 物熟 语” ) 泰语 和汉语 也是 这样 .这 两种语 言 中都 有 大量 的动 物熟语 作 者从 泰语 工具 书 中共 查 到
( 7 . 5 O %) 牛( 7 . 0 8 %) 鸡( 6 . 8 1 %) 鸟( 6 . 3 9 %) 乌鸦 ( 4 . 3 1 %) 猪( 4 . 0 3 %) ……
多 于有差 异的象 征义 . 泰汉人 对牛 、 羊、 虎、
( 一) 泰语熟 语 中动 物的象征 意义
泰 国是 个佛 教国 家 .泰 国人 民 自古 以 来 就有爱 护动 物保 护动 物 的优 良传统 从
一
现. 同时也存在 于含 贬义的熟语 中
1 . 汉语熟 语 中的吉祥动物 在 中国人心
物. 这 些 动物不管 是虚 构 出来 的. 还是 真 实 存在 的 .一 律都 赋予 了吉祥 美好 的象 征 意 义 另 一种 是他们所 厌 恶 、 鄙 视 的动 物 . 这 些动 物就 被中 国古代 人赋 予 了邪 恶 的象征
关键 词 : 泰 汉动物 熟语 象征 意义 人
国人 ( 也包 括 泰 国人 1 的眼 里 . 狗 具有 双 重
了5 4 3 0条 动物 熟语 中华文化 源远 流长 .
熟语 分类 又多 . 所以. 汉 语 动 物 熟 语 的 数 量
远远 多于泰 语动 物熟语 阅读和 研 究这 些 熟语 .可 以看到 两种 熟语 中动物 的 象征 意 义的 异 同.同时 更能读 出两种动 物熟 语在
与动物有关的泰汉熟语的意义与文化内涵比较
与动物有关的泰汉熟语的意义与文化内涵比较作者:周广兰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5年第01期摘要:地球上的动物一直是人类的伙伴和朋友。
所以大概每种语言中都有与动物有关的熟语。
(以下简称“动物熟语”)泰语和汉语也是这样,这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熟语。
作者从泰语工具书中共查到了720条动物熟语,从汉语工具书中找到了5430条动物熟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熟语分类又多,所以,汉语动物熟语的数量远远多于泰语动物熟语。
阅读和研究这些熟语,可以看到两种熟语中动物的象征意义的异同,同时更能读出两种动物熟语在文人内涵方面的相同和差异。
关键词:泰汉动物熟语象征意义人文内涵一、泰汉动物熟语的象征意义比较(一)泰语熟语中动物的象征意义泰国是个佛教国家,泰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优良传统。
从一些泰国熟语中可以看出,泰国的确是一个“象国”,大象尤其是珍贵的白象在泰国被奉为神圣的动物,而且法律规定在各地发现的白象都归国王所有。
白象一向被尊崇为泰国皇室的象征。
大象在泰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比较高,可以说大象文化是泰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国的绘画、雕刻等艺术中都离不开大象的形象,因此,大象作为泰国人吉祥,神圣的象征,也会出现在泰语熟语中。
如:(拿荷叶来盖死去的大象):纸包不住火泰国熟语中出现较多的动物按比例排列顺序为:虎(10.56%)狗(9.03%)鱼(8.61%)象(7.50%)牛(7.08%)鸡(6.81%)鸟(6.39%)乌鸦(4.31%)猪(4.03%)……以上这些数字,大致可以反映出泰国人民传统生活中都注重的动物,并在熟语中赋予这些动物以象征意义。
其中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泰国人对虎的敬畏、对鱼的喜爱、对牛的尊重和对鸡的重视。
泰国人虽然认为狗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认为它是“忠臣”,但是在泰国人印象中又常常是被贬低的动物。
因此泰国熟语中关于“狗”的联想常常带有讽刺、厌恶的意味。
如:(狗心):邪恶的人(二)汉语熟语中动物的象征意义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
壮泰稻作熟语文化内涵之比较研究
山 西 青 年
文 化 艺 术
壮泰稻作熟语文化内涵之比较研究
蓝 长 龙
5 3 5 0 9 9 钦 州 学 院 外 国语 学院 广西 钦 州
光照充足等 自然环境特点 ,因而盛产香米,为香米出口的重要地 区 。 泰 国香 米 尤 以茉莉 花 香 米最 为著 名 ,米 粒 细长 整 齐 ,晶莹 如 玉 ,可 闻到 浓郁 的 茉莉 花 香 。饭 味 清香 ,油 软 而不 沾 ,深受 世 人 的 喜 爱。 泰语 稻 作 熟语 中所表 现 出 的饮 食 习俗 ,如 : “ , 和价 值 观念 等 。 【 k h w a : z ] ’ k h a : w 盟 ma w 盟;扔薄青米 )”中的k h a : v v 4 ’ ma w 4 ’ 就是壮 关键 词 :壮话稻作 熟语;泰话稻作 熟语;文化内涵 ;比较研究 族熟悉的把即将成熟 的稻谷炒熟舂扁而成的薄青米。 这句熟语还 包含着一种泰人交换食物的习俗 ,如果哪个人想吃薄青米,他就可 V a h b e i j ( 话 比 ),直译 为带 比喻 的话 ,在壮 语里 。它包 含 了 以把 自 己的椰子 扔到 别人正 在春米 用 的木槽 或石 臼 中, 以换取 薄 青 成语 、谚语 、格言、警句 、歇后语及一部分固定语等。泰语 中的 米。 熟语主要包括S a mn u a n 、K h a mp h a n g p h o e l 和S u p h a s i t 等固定的语 泰语里面还有一些稻作熟语涉及到别的饮食。如: “ 句。稻作熟语承载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是壮族和泰国泰 ( k h a : 、 Ⅳ 4 p u : t  ̄ p I a : 窭r a : 煎;饭 馊鱼 烂 ) 这 句熟 语 中 ̄p l a : 3 3 r a : 4 5 是泰 族在 进 行长期 而又 艰辛 复杂 的水稻 种植 生产 实践 中总结 经验 、 口头 国东北 部泰 族喜 食 的一种 用盐 和小 鱼腌 制7 — 8 个 月 而成 的酸鱼 。可 流传 的艺 术语 句 。因此 ,本 文试从 文化 学 、风俗 学 、宗教 学和 哲学 以拿来油炸、蒸等 ,也可拿来制成具有民间特色的酸鱼露,其他地 等角度分析壮泰稻作熟语 中所蕴含的饮食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 方的 泰族 也喜 欢 制作 这种 P l a : 3 。 r a ; ,其 味 道 因气候 环 境 和使 用不 念 以及农事 风俗 。 同品种 的小鱼而 相异 ; ” 们8 圳 m 岬4 ( k h a : w 4 j a : k 4 ma : k  ̄ p h  ̄ : 8 ∞: 壮 泰稻 作熟 语 中所 展现 出 的饮食 文化 稻米 难找 槟榔 价高 )”中的” 啪 ( ma : k  ̄ 4 )即槟榔 。泰族 和壮 族都 自古 以来 ,壮族 居 住 的地 区有 大 量 耕 耘种 植 水 稻 的 田野 ,从 有 嚼 槟榔 的 习俗 , 目前在 泰 国 的集 市 里 还有 槟 榔 出售 ,这说 明还 而能够 多产 优质 的米 ,如 南宁 横塘 细米 、柳 州地 区油粘 米 、环 江香 有一部分泰族在 日常生活 中喜欢嚼槟榔 , 槟榔与米饭同等重要 , 粳 、靖 西香 糯 、东兰 黑糯 和 田东香 米等 ,都是 节 E l 主食 的佳 品。长 不可 或缺 。 1 1 Ⅲ日 u( k h a : w e : e : r o : n ;红 米热 汤 )中 期的稻作文化孕育出浓郁的民族饮食文化 ,这些均表现在壮族的稻 k h a : w 4 。 t £ : q 即为红 米 、糙 米 ,红米也 是泰 人重 要 的 E 1 常主食 。又 作 熟语 中 ,如 : 因富含纤维素,所以也是一种受到人们提倡的能够改善肠胃功能的 “ g wn f a e n g x b o k g y a mq( 吃粽 剥皮 )” 这句 熟 语 里 的 食物 ,正如 壮语 熟语 中说的 那样h a e u x r a e mx c a n g v u n z b i e g( 米 f a e n g x就是 粽子 的意 思 。粽 子是壮 族 的节 日食 品 。按 品种可 分 为 饭养人 容颜 嫩 ) 。 米粽和糕粽,其做法主要是用一种壮话叫R 0 n g d a _ j 的草本阔叶把糯 二、壮泰稻作熟语中所反映出的宗教信仰 米、猪肉或者其他食材包成侧面呈钝角等腰三角形的驼背粽,以稻 鬼魂崇拜是壮族和泰族的民间原始宗教信仰 ,对壮族和泰族 穗秆绑好 ,煮熟即可食用。 “ mb a mb o u i n d e i r o x c e i z mb o u i c u g 的1 3 常生活均产生持续而又深刻的影响。在壮语和泰语 的稻作熟 ( 粉不好或糍粑不熟 ) ”这句熟语 中的c e i z 就是糍粑的意思。壮族 语 中也 有所 反映 ,如壮语 熟语 中 “ f a n g z g a e m h a e u x n a e n g i( 死 的糍粑也是节 1 3 必备食品,做法是先将糯米浸泡 ,蒸熟。趁热倒入 鬼抓 糯 米饭 l ” ,在 壮 族 的风 俗 里 面 。往 往在 死 者 要入 棺 材 时 。 木槽或 石臼 中捣碎 ,捏成饼状即可食用 。也可粘些红糖或芝麻。 生者 会放 一 团糯 米饭 到 死 者手 里 ,希望 死 者 能够 吃 到糯 米 ,以祈 “ r ex r i en g mou g wn bong q【 跟抓猪尾吃血肠 ) ”这句话中的 求鬼魂能够赐福于后人 ,不祸害生者。葬俗也 曾有过牛骨稻谷垫 b o n g q 是壮 人用 猪血 、花 生 、玉米粉 和米饭 混合 搅拌 均匀 后灌入 猪 尸葬。泰语也有反映泰族鬼魂崇拜的稻作熟语 。如 “ u u , 目 , 小 肠里 ,后 水煮 而成 的一 种食 品 ,一般译 作粉 肠 、红肠 或血肠 。在 ( b o n ∞ k h a : w4 ’ p h i = 1 4 t i : ∞ k h a : w  ̄ p h r a 4 ;用米饭祭鬼 。拿饭团献 壮 乡集 市上 常见 有此食 品 出售 。 佛) 这 句熟 语 中 ̄ p h i : 1 4 即死 鬼 ,整 句 的意思 是 希望 鬼魂 或者 超 壮 族所 食 用的 大部分 肉类 也是 稻米 转化物 猪 、鸡 、鹅 为主 。不 乎 自然力量的神物能够帮助自己躲过灾难 ,如能实现,必将用米饭 爱吃( 或禁吃) 马牛羊等食草动物的肉。如: “ b a e n z r a e mZ c i x d wk 来祭祀之,以此来表达 自己的还愿之情和对鬼魂的崇敬之心。 h a n q ,b a e n z d a n q c i x d w k f e i x( 是糠 就 喂饿 ,是 炭就 烧火 ) ”这 除 了拥 有 自 己的原 始 宗教 信 仰 之 外 ,壮 族 和泰 族 也 受到 别的 句 熟语 反映 出壮族 的 肉类食 品 ,句 中 的h a n q 的意思是 鹅 ,r a e mz 的 创生宗教的影响。道教于南朝时传入壮族地区 ,并盛行于元朝 以 意 思是 米糠 。 后。由于汉壮两个民族都是农业民族 .在文化上比较容易沟通 ,所 除 此 之 外 。还 有 一 些 关 于 稻 米 的 熟 语 .可 反 映 出 壮 族 日 常 以道教容易为壮人所接受,在壮族民间非常活跃。道教的影响也表 主 食 的稻 米 的种 类 ,如 : “ g a u j v a q y i e mz h a e u x c i d( 叫 花子 现在壮语稻作熟语 中,如: “ h a e u x n d e i Ⅲm i z b a u z ,s a e n z s i e n 嫌糯 米黏 )” ; “ b o u x g a e n x g wn h a e u x b i b.b o u x g i k g wn c a e m h b a e n z b i n g h( 好稻 也有秕 谷 ,神 仙也 会生病 )”这句 熟语 h a e u x f a g( 勤 人 吃瘪 谷 。懒人 吃好 谷 )” : “ mi z h a e u x g o k 中的s a e n z s i e n 这个词就是道教中神仙的壮语音译,壮族拿来运用 mb o u j o k h a e u x s a n( 有稻谷不出白米 )”等等.这些熟语中的 到 自己的熟 语 中 ,这说 明道 教 能与壮族 的本 土 文化相 融合 ,壮人 接 h a e u x c i d,h a e u x f a g ,h a e u x s a n 都是稻米品种的名称 ,其意思 受经过 壮化 了的道 教。 和读音 与 泰语 中稻米 的 名称相 似 。如 h a e u x f a g 在泰 语里 叫做 “ 至于泰族,由于泰国位于南亚中南半岛中部和马来半岛北部 , ( k h a : w ’ f a : q ).译 为小 米 ;而h a e u x s a n ,泰语 里 叫做 1 ’ 1 i 水路和陆路都便于人员往来 ,从而容易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特别 ( k h a : ’ s a : n ”),译 为 白米 ,这 反 映了泰族 也 是 以大米 为主 食的 是小乘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影响。在素可泰王朝建立之前。真腊帝国 民族,和壮族是同源异流的兄弟民族,在分化之前曾经共同进行过 统治着泰族地区,婆罗门教在宗教方面 占统治地位。素可泰王朝建 广泛的稻耕作业。 立之后 ,为了建立与其政治独立相适应的宗教文化 ,泰�
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权威资料]
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隐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在泰语熟语中就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充分体现了泰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反映。
文章以泰语中描写人品质和性格的熟语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以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泰国人的思维过程,了解中泰两国人民思考世界视角的不同,为泰语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泰语品性熟语;概念隐喻一、泰语熟语定义概述“熟语”这一概念,一般被认为是20世纪初从俄语中译借过来的。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熟语的定义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的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
”在泰文中,熟语称为“”[sam215nu□an33]。
《???????? ???????????????》(《Thai Royal Dictionary》,《泰语词典》,1999)中关于泰语熟语的解释为:“泰语熟语是泰语中流传已久的词或词组,通常不能从它字面上的意义来判断它的含义。
”泰国的语言学家Yingrak Ngamdee 在其著作《??????? ??????????????????》([su21p□a□33sit21 k□am33p□a?33p□?i33l?45sam215nu□an33t□ai33],《泰国谚语、俗语和成语》,2000)指出:泰语熟语是含有深刻寓意的词或者词组,它除了有表面的意义以外,还存在有比喻意义。
泰语熟语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含有深刻的寓意;第二,有押韵叠声;第三,用词很少但表达的内容却很丰富;第四,多数熟语是通过比喻构成,喻体多来源于自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故事传说、文学作品等;最后,熟语可以是由一个词、两个词、三个词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成。
从上述内容来看,泰语熟语与汉语熟语的定义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均指的是人们长期使用、流传已久、结构稳定且寓意深刻的词组。
浅析泰语词汇教学
浅析泰语词汇教学发表时间:2019-06-10T15:40:26.09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作者:仲如林[导读]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
词汇教学是泰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在遵循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不断探索词汇教学策略,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词汇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泰语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泰语的能力。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
词汇教学是泰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在遵循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不断探索词汇教学策略,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词汇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泰语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泰语的能力。
关键词:泰语;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正如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几乎不能交流思想,没有词汇根本不能交流思想。
”( without grammar,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
由此可见,泰语词汇的学习在泰语语言的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对如何学好词汇,记好词汇仍是一个大问题。
传统教学法在泰语课堂教学中根深蒂固,课堂成了教师给学生机械地灌输语言知识的场所。
就词汇教学而言,仍存在孤立、呆板、枯燥,讲得太多、太细、太碎的现象,学生记下了一堆互不联系的词义和用法,却不知道如何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用正确的单词来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对词汇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的特点来确定词汇的数量、要点、详细程度进行针对性地讲解。
《泰语语音收集总结》课件
收集技巧
录音设备:选择高质量的录音设备,确保 声音清晰、无噪音
录音环境:选择安静的环境进行录音,避 免背景噪音干扰
录音对象:选择发音标准、清晰的泰语母 语者进行录音
录音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泰语句子进 行录音,确保覆盖所有语音元素
录音时间:确保录音时间足够长,以便进 行详细的语音分析
录音后处理:对录音进行降噪、剪辑等后 期处理,提高录音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泰语语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
泰语语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案例 分析Biblioteka 07泰语语音案例分析
泰语语音案例选择标准
语音清晰,发音标准 语速适中,便于理解 内容丰富,涵盖多种语音现象 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泰语语音特点
泰语语音案例分析方法
收集泰语语音 样本:包括日 常对话、新闻 报道、电影台
泰语语调的变化 也会影响句子的 语速和节奏,例 如,同样的一句 话,用不同的语 调说出来,语速 和节奏可能会有 所不同。
05
泰语语音总结
语音特点总结
泰语属于 汉藏语系, 与汉语有 相似之处
泰语有五 个声调, 分别是平 声、上声、 去声、入 声和轻声
泰语有21 个辅音和 15个元音, 辅音分为 清音、浊 音和送气 音
有固定的声调和韵母
语调:泰语语调有升调和降 调两种,用于表达不同的语
气和情感
语调分析
泰语语调分为高 低两种,高语调 表示疑问、惊讶 等情绪,低语调 表示陈述、肯定 等情绪。
泰语语调的变化 会影响句子的意 思和语气,例如, 同样的一句话, 用不同的语调说 出来,意思和语 气可能会有所不 同。
泰语语调的变化 也会影响句子的 语法结构,例如, 同样的一句话, 用不同的语调说 出来,语法结构 可能会有所不同。
隐喻理论视阈下的熟语学研究
2 0 1 4年3 月
Ma r c h 2 0 1 4
隐 喻理 论视 阈下 的熟 语 学 研 究
Ph r a s e o l o g y un de r t he Pe r s pe c t i v e o f Me t a ph o r The o r y
XI E Ni n g
( G e r ma n D e p a r t m e n t , X i ’ a l l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 a n S h a n x i 7 1 0 1 2 8 , C h i n a )
p h r a s e o l o y g r e s e a r c h .Th e me t a p h o r t h e o r y i n t h e c o ni g t i v e l i n g u i s t i c h a s p r o mu l g a t e d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c o ni g t i o n .T h e me t a p h o r i s
新的文化和环 境 。它们 丰 富 了语言 的表 达 , 使 语言 更 具活
力 。F l e i s c h e r 认为, 它们“ 装扮 ” 了语 言 j 。
一
、
熟语学与德语熟语学研究现状
熟语是指 由词汇单位组成 的固定形式 , 其 意义不等 同于 单个词汇相加 的字 面意义 , 使用时一般不能改变其结构 。它 是言语交 际中最活跃 、 最富社会生活色彩的语言材料 。熟语 的特 点主要有 两个 : 1 .它是 经过加 工提炼且 已经定 型 的语 言形式 ; 2 .熟语既可 以是词组 , 也可 以是句子 。对 于熟语 的 研究成 为熟语学 。 欧洲熟语学 的奠 基 人是瑞士 语言学 家 C h a r l e s B a l l y , 其
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隐喻异同的理据考究
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隐喻异同的理据考究
阳亚妮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民族学等理论,对搜集到壮泰谚语运用分析法、描写法和比较法,通过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比较分析壮泰谚语隐喻异同的理据.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阳亚妮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218
【相关文献】
1.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隐喻思维 [J], 周艳鲜
2.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比较 [J], 阳亚妮
3.壮泰隐喻性谚语的语义特征 [J], 石岩;
4.壮泰隐喻性谚语的语义特征 [J], 石岩
5.认知隐喻视阈下的汉族和蒙古族动物谚语比较研究 [J], 刘富华;左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作者:陈虔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2期【摘要】隐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在泰语熟语中就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充分体现了泰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反映。
文章以泰语中描写人品质和性格的熟语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以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泰国人的思维过程,了解中泰两国人民思考世界视角的不同,为泰语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泰语品性熟语;概念隐喻一、泰语熟语定义概述“熟语”这一概念,一般被认为是20世纪初从俄语中译借过来的。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熟语的定义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的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
”在泰文中,熟语称为“สำนวน”[sam215nu□an33]。
《》(《Thai Royal Dictionary》,《泰语词典》,1999)中关于泰语熟语的解释为:“泰语熟语是泰语中流传已久的词或词组,通常不能从它字面上的意义来判断它的含义。
”泰国的语言学家Yingrak Ngamdee 在其著作《》([su21p□a□33sit21k□am33p□aŋ33p□əi33lɛ45sam215nu□an33t□ai33],《泰国谚语、俗语和成语》,2000)指出:泰语熟语是含有深刻寓意的词或者词组,它除了有表面的意义以外,还存在有比喻意义。
泰语熟语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含有深刻的寓意;第二,有押韵叠声;第三,用词很少但表达的内容却很丰富;第四,多数熟语是通过比喻构成,喻体多来源于自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故事传说、文学作品等;最后,熟语可以是由一个词、两个词、三个词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成。
从上述内容来看,泰语熟语与汉语熟语的定义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均指的是人们长期使用、流传已久、结构稳定且寓意深刻的词组。
无论是汉语还是泰语,其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描写人品质和性格的熟语,本文将泰语品性熟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隐喻与转喻理论,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泰国人的思维特点。
泰语方位词“后la.215”的空间隐喻探究
泰语方位词“后la.215”的空间隐喻探究作者:吴霄霄姜鸥容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9期吴霄霄姜鸥容【摘要】认知语言学空间隐喻理论认为,空间概念可以通过认知隐喻机制来建构非空间概念,即以具体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
文章将采用这一理论对泰语词“/la?215/”的空间隐喻进行探究,分析泰语词“/la?215/”从空间方位概念投射到时间概念,建构出用于理解未来时间的概念隐喻的过程。
本文旨在为泰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空间隐喻空间概念时间概念认知隐喻机制一、“空间”与“时间”的关系蓝纯(1999,04)提出“空间隐喻”指的是空间方位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的隐喻,可理解为“空间概念”投射到“时间概念”建构出用于理解时间的概念隐喻。
关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维度,王灿龙(2016:183)认为时间概念是人类通过运动着的事物进行观察、体验而得到的认知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空间概念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可以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进行表征,而时间概念是抽象的,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人们用空间概念理解和建构时间概念成为很普遍的现象。
二、泰语方位词“/la?215/”的空间隐喻(一)空间概念“/la?215/(后)”的时间指向空间概念“/la?215/(后)”与表示时间先后概念“/la?215/(后面出现的)”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前-后”中的“后”也有其时间指向。
笔者暂未发现泰语学者对此有作相关研究,则借用现有的汉语中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理论进行分析。
如韩玉强,刘宾(2007)、嫣克非,吕盈烟(2018)以及何亮(2018)等均认为在时间指向上,空间词“后”和空间词“前”相对应,即“前”表示较早的和过去的时间,而“后”表示较晚的和将来的时间。
汉语中之所以用空间概念来表示的时间概念为将来的时间即“未来”,是因为他们以“时间在动”为认知策略,即当时间向我们移动时,先经过我们的是前面的时间,后面的时间则表示“未来”这一时间概念。
浅谈泰语语用中的性别差异特点
浅谈泰语语用中的性别差异特点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语言可以看出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与思想。
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其最明显的特点表现在泰语语用中的性别差异。
本文对泰语语用中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并说明其使用方法,使对泰语感兴趣者比较全面地理解泰语语用的性别差异现象。
标签:泰语性别差异语气助词人称代词一、引言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是一种分析型、独立型语言,基本词汇单音节较多。
将汉语和泰语作比较,会发现汉、泰语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在词汇方面,汉、泰语都是孤立语,词汇单音节较多;在语音方面,汉、泰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在语法方面,汉、泰语句子的基本形式均为SVO(主—谓—宾)格式等。
泰语中有而汉语中无的一种特点是,泰语中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差别十分明显。
泰语中,尽管男女使用同一种语言,但是由于社会、文化等原因,两性在语言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二、泰语中的性别差异语言的性别差异指的是男女在使用同一种语言时表现出来的差别,说话者性别不同,单词使用也有所区别,这些差异与社会、文化相关。
性别差异在泰语中体现在词汇的使用上,词汇上的性别差异是指男女选用不同的词语,即男性和女性使用具有性别特征的词汇。
泰语中词汇使用的性别差异体现在语气助词与人称代词两大方面:(一)语气助词泰语中有非常丰富的语气助词,一般用于句子末尾。
“????”/k?rab55/ 和“???”/k? a22/ 是泰语特有的男女性使用不同的语气助词,这两个语气助词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无法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出来,一般用来表示对对方的礼貌和尊敬。
由于泰国人非常注重礼貌、尊敬长辈,所以日常会话中使用此语气助词相当多。
1.???? /k?rab55/ :男性使用,会话时在句末加上“????”/k?ra b55/ 表示礼貌。
例如:????????? /sa22 was22 di?33 k?rab55/ (你好!)????????? / k???b22 k?un33 k?rab55/ (谢谢!)????????????? /maj41 pe?n33 raj33 k?rab55/ (没关系!)除了表示礼貌之外,“????” /k?rab55/ 作呼应语,还有“唉、是、是的、好的”的意思。
浅析与象相关的泰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浅析与象相关的泰语习语的文化内涵象(ชชชชcháang)在泰国的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象不仅是泰国的国宝,也是泰国文化的象征。
许多泰语习语与象有关,这些习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反映了泰国人的文化内涵。
1. 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cháang jam-yâwrm)直译为"被象记住"或"被大象记住",表示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情,被人们牢记并传颂。
这个习语源自于泰国古代的象车时代,当时大象被用于各种任务,因为它们具有出色的记忆力,能够记住长达数年的命令。
3. 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 (măa pàa dù-raay mĕuacháang kâo kôiang)直译为"野狗行为凶猛,像大象进入丛林",意思是不要被表面上的柔弱所迷惑,因为外表并不总能反映一个人的实质。
这个习语与泰国的乡村地区有关,那里的大象被视为强有力的动物,在进入丛林时,它们需要表现出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以防止野生动物的攻击。
4. ชชชชชช(kun sûk)直译为"象王",意思是指拥有一定权力或地位的人。
这个习语源于泰国古代,当时大象被视为国宝,并且只有国王才能骑上它们。
因此,"象王"一词被用来描述那些有权力和地位的人。
5. ชชชชชชชช(jâo cháang)直译为"大象之王",这个习语用来形容坚强、有力和具领导能力的人。
它由两个词组成,"jâo"表示"主人"或"老板",而"cháang"表示"大象"。
因此,"主人之象"意味着一个具有强烈领导力的人。
浅析与象相关的泰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浅析与象相关的泰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摘要】泰语习语中与象相关的文化内涵是泰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象在泰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力量、尊严和神圣。
许多泰语习语中都与象相关,反映了人们对象的崇敬和尊重。
泰国与象之间有着深厚的文化联系,象被视为泰国的国宝,体现了泰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泰语习语中的象形象征也体现了泰国人对象的理解与认识。
了解泰语习语中的象文化内涵对于理解和尊重泰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文化内涵对泰国文化的影响深远,也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深入探讨泰语习语中的象文化内涵,有助于拓展对泰国文化的认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关键词】泰语习语,象,文化内涵,泰国,象征意义,文化联系,象形象征,重要性,影响,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泰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而象在泰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象被视为泰国的国宝,象征着权力、智慧和力量。
泰国人民对象有着深厚的崇敬之情,他们相信象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和祝福。
象在泰国文化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艺术、宗教、建筑和风俗习惯等。
泰语中也充满了与象相关的习语和俗语,这些习语不仅反映了泰国人民对象的崇敬之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深入探讨泰语习语中与象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泰国文化和泰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在泰国,象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
了解泰语习语中与象相关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泰国人民的文化传统。
2. 正文2.1 泰语习语与象的关系泰语习语与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追溯到泰国历史悠久的象征文化及宗教信仰。
泰国被誉为“象神之国”,象在泰国被视为神圣的动物,象征着力量、智慧和吉祥。
在泰语中,象经常被用来表达各种含义和意义。
泰语中的象习语反映了泰国人对象的崇拜和尊重,也体现了他们对力量、智慧和吉祥的向往。
象是泰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它融入了泰国人的生活和信仰中,成为了泰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浅析与象相关的泰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浅析与象相关的泰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泰语习语中与象有关的词汇相当丰富,包括“象”(ชชชช)、“铁象”(ชชชชชชชชช)、“象嘴”(ชชชชชช)、“象耳”(ชชชชชช)、“象牙”(ชชชชชช)等等。
这些词汇在泰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反映了泰国人民与象之间的特殊关系及其文化内涵。
下面我将从“象”的地位、象与宗教文化、象在泰国传统文艺中的形象等方面,来分析与象相关的泰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首先,“象”在泰国素有“国宝”之称,被视为泰国国家的象征。
泰王在位时,人们会举行盛大的象伞仪式,以象作为皇家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象还是泰国皇家游行中的重要元素,每当泰王出席盛大活动时,皇家象队会随之出现,压轴的象队表演更是多姿多彩,成为泰国皇家游行的精彩之处。
泰国人民对象有着深厚的感情,很多泰国人都将象视为自己心灵中的朋友,甚至亲人。
其次,象在泰国的宗教文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泰国的佛教很注重生命平等,因此象也成为佛教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泰国佛教寺庙中,常用象的形象装饰寺庙门口,石柱上等等。
此外,泰国的曼谷、大城、佛统等地都有一座象神庙,专门供奉象神,成为泰国人民旅游的热门景点。
再次,象在泰国传统文艺中的形象也非常突出。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泰舞,这种古朴典雅、优美绮丽的舞蹈中,象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泰舞中的“象舞”非常让人震撼,象在灯光和音乐的映衬下,整个氛围浓郁动人。
此外,泰国木刻、陶瓷等手工艺品中,象也是一种很经典的图案和造型,成为泰国传统文艺中的一种美妙的表现形式。
再次,从具体的习语来看,象在泰国文化中的种种涵义也是五花八门,反映了泰国人民对象的热爱和崇敬。
比如,“象嘴”这个习语,在泰国指的是口胡、胡诌,因为象嘴形状奇异,不易理解,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说法。
再比如,“铁象”这个习语,在泰国指的是一个非常坚强、不容易被打败的人,象往往被认为是不屈不挠的象征,因此成为了这个习语的形象。
最后,总结一下,从象在泰国文化的重要地位、象在宗教文化、传统文艺和具体习语的涵义上来看,可以看出,象在泰国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深深地影响着泰国人民。
泰语多义词“
泰语多义词“ตตต”的隐喻浅析作者:吴霄霄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3期摘要:事物之间是存在相似性和关联性的,所以运用认知工具:隐喻和转喻思维进行高度概括,能够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语义系统,从而使新事物通过旧事物获得相应的概念,这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章将对泰语中多义词“ตตต”的隐喻认知方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泰语学习者了解泰国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泰语。
关键词:泰语;多义词;认知方式;隐喻一、引言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丰富。
莱柯夫,约翰逊(1980),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隐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们认为人类的认知方式与人类自身的经验有关,这种经验包括文化经验和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参照点的身体经验。
赵艳芳(2001),对经验主义认知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机制,在认知语言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各个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提供依据。
但是目前,对泰语中一词多义即多义词的认知机制的分析研究还很少。
二、泰语多义词“ตตต”的语义分析泰语中,泰语词“ตตต”可以作为动词或介词出现在句子中,为多义词,即有本义和由本义衍生出的引申义。
(一)泰语多义词“ตตต”的本义本义为“直的,不曲,不弯”,一般放在中心谓语之后。
例如: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译:当老师走进教室,学生们就立正并说“老师好!”例如: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 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译:你直走5分钟就会见到一栋五层大楼,那就是教学楼。
(二)泰语多义词“ตตต”的引申义1.译为“准、准确”,放在名词或名词词组之后。
例如: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ต译:我们晚上八点在教室见。
泰汉语言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语分析
泰汉语言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语分析泰汉语言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语较多。
由于泰国和中国有不同的文化,所以以“狗”来比喻“人”的熟语的来源与使用也存在不同之处。
对泰汉以“狗”比喻“人”的熟语分析研究是为了能总结出泰汉语言以“狗”比喻“人”的俗语的异同点,从而加深中泰两国在文化上的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也期望能对学习汉泰语言的人有所帮助。
一、泰汉对熟语的认知汉语熟语是由词或语素(外语单音节,汉语单字一音)构成的常用而定型的现成语句,是大于词的语言单位,但又具有词的特性。
熟语是短语或句子,但又与一般临时自由组合而成的短语或句子不同;它是经过人群长期沿用,结构基本定型,不能随意改动其组成部分的一种用语或文句。
除了一般地区性的惯常用口语外,成语、歇后语及谚语多有发人深省、启发思维、警示世人的作用。
熟语可分为惯用语、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几类。
惯用语是口语中一种短小定型、意义有所引申的习用性短语。
汉语中的惯用语一般为三字格式,多为动宾结构,也有偏正结构的。
成语是一种人们长期使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汉语成语一般是四字格式,但也有少量的三字或五字以上格式的。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谚语一般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精辟总结,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固定性口语。
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
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先说出来,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人们将之叫作“歇后语”或“俏皮话”。
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泰语熟语选用分类的标准,不思考形式,而以内容为基础,一般把熟语分为两种:สุภาษิ(su-pa-sit)和คำพังเพย(kum-pang-pei)。
泰语饮食熟语的隐喻研究
泰语饮食熟语的隐喻研究
陈春梅
【期刊名称】《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年(卷),期】2022(6)30
【摘要】泰语饮食熟语存在着大量从具体的、熟悉的饮食领域投射到其他无形的、抽象的领域的隐喻映射,它们以食物、饮食动作等作为源域,从饮食领域投射到其他非饮食领域,从而形成新的隐喻概念。
通过对泰语饮食熟语的隐喻进行分析,可窥见泰国饮食结构、食材搭配、就餐方式、烹饪技法等方面的饮食文化。
【总页数】5页(P163-167)
【作者】陈春梅
【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412
【相关文献】
1.泰语身体器官熟语翻译策略研究
2.探究泰语熟语中的稻谷文化
3.泰语身体器官熟语翻译策略研究
4.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5.从异化与归化视角研究泰语熟
语的汉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泰语语法泰语常用汉泰语动词的语义比较
泰语语法泰语常用汉泰语动词的语义比较汉语和泰语虽然同属汉藏语系语言,都是通过词序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汉语的定语,状语作为修饰语位于中心语之前,而泰语的定语,状语作为修饰语时则必须放在中心语之后.由于汉语和泰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在语音上就产生了许多同音词,多义词等等现象,特别是名词和动词,这些同音多义现象在二者之间又不是一对一的语音,语义对应关系,因而给学习汉语和泰语的人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文试着就汉语和泰语中的几个常用动词:"吃","洗","上","下","打"等的语义做初步的比较分析,以求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一,"吃"的意义汉语"吃"动词的本义是指"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的意思,后边往往要带一个宾语.例如:吃水果,吃糖,吃药,吃米饭,吃面条,吃饺子,吃肉,吃素,吃荤,吃零食,吃早饭,吃午饭,吃晚饭,吃夜宵,吃小灶,吃斋;每天吃三顿饭;小孩子已经不吃奶了等.但"吃"动词也由此引申而产生了好几个意义.(一)对象不是真正的食物,而是与"吃"相关的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例如:吃饭馆吃食堂1.吃了一辈子食堂,自己从来没做过饭;2.那个饭馆我吃过好几次了;3.一直吃食堂;4.总吃食堂.泰语的""(吃)也可以像汉语的"吃"这么用,但那是将""(方位词)省略了.例如:(吃)(方位词)(食堂)---吃食堂.(吃)(方位词)(饭馆)---吃饭馆.(二)表示靠某种事物来生活.例如:吃利钱吃利息1.这种人光吃利息就吃足了.2.吃了二十多年的利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习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软不吃硬;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哑巴亏等等.但泰语的""(吃)却不能用于类似汉语的习语.例如:(够)(了)--这种人光吃利息就吃足了.(三)表示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例如:1.吃了敌人一个连.2.吃了两个棋子儿.3.那车吃他的跑.泰语的""(吃)也可以用于军事,棋戏上的"消灭".例如:(吃)(棋子儿)(了)(两个)--吃了两个棋子儿.这是泰语""和汉语"吃"在意义上较为接近之处.不过,泰语在表示"吃"的意义,当其主语对象是"人"时,不是汉语"吃"那么随便,笼统,而是在等级观念往往比较严格,因此,随着主语对象地位的不同而须改用不同的词来表示,大致可分为四个等级.1.老百姓日常用语,或者没有具体针对性的对象时多用"":(他)(吃)(饭)(饱)(了)--他吃包饭了.2.用于语书面语或者礼节性语言,用"",例如:(您)(吃)(饭)(了)(没有)(应答词)--您吃饭了没有3.用于对寺庙里的和尚或尼姑的尊称,用"",例如:(您)(吃)(早饭)(了)(没有)(应答词)--您吃早饭了没有4.用于对皇室成员的尊称,用"",例如:(皇上)(吃)(早饭)(已经)(了)--皇上已经吃早饭了.二,"洗"的意义汉语"洗"的本义是指"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比如:洗脸,洗脚,洗头,洗澡,洗衣服,用冷水洗血迹,给小孩洗尿布等等.以及又本义扩大而产生的一些意义,如:1.照片的冲洗:洗胶卷,洗相片.洗了三张底片.洗全身的;洗半身的.洗彩色的;洗黑白的.2.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以便继续玩:洗牌.牌洗完了.牌还没洗好.他洗出来的牌跟没洗一样.然而,泰语在表示与汉语"洗"相同的概念意义时,由于"洗"的宾语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表示.1.,也是"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的意思.其对象是餐具,车辆,照片以及人体的面部,四肢.如:(我)(去)(洗)(碗)(先)--我先去洗碗.2--这辆车洗得很干净.--我今天洗了三张照片.--你先去洗手,洗脚.2.,原意是用瓢把水往身上浇.对象是身子--洗澡.如:(你)(去)(洗)(水)(先)--你先去洗澡.3.,原意是池塘,表示人在水塘边洗头发.如:(他)(正在)(洗)(头发)(在)(里)(洗手间)--他正在洗手间里洗头发.4.,原意是用两手搓洗衣物.如:--他洗的衣服很干净.三,"上"的意义汉语"上"作为动词,其本义是指"由低处到高处"的意思.如:上山,上楼,上汽车,上坡,猫上房了,上树,上台阶,上船,上飞机等等. 但在日常用语中,"上"的运用很广泛,意义也大多由本义衍生的.1.表示"出场".双方运动员已经上场了.这次比赛,他一共上了三次场.2.表示"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饭馆,上邮局,上学,上朋友家.3.表示"填补,增加".锅里再上一点水.上一瓶啤酒,上一盘菜.4.表示"涂,擦".上颜色,上药,上油漆5.表示"按规定时间开始工作或学习的".上班,上课,上早班.6.表示"登载".他的英雄事迹上报了.她上电视了.他的名字上了几次报了.以上仅只是汉语"上"字的几种用法.在泰语里,一般来说也能用""(上)来对应,如:""(上车),""(上飞机),""(上楼),但是,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1.上船:如果对译的话,泰语为(下)(船),即是"上船"的意思,而泰语的(上)(船)即是"下船"的意思.也就是说,泰汉语正好相反.2.上场:在泰语里,对演员来说用(出)(场),对运动员来说,则用(下)(场地)3.上课:泰语的意思是(学习),这里的类似的""是"进去,进入"的意思,还有(工作)--上班.4.汉语里较为抽象的短语,如"上颜色,上药";"上一瓶啤酒,上一盘菜.";"上邮局,上饭馆"等,泰语的表示法实际上是与汉语的具体意义相当,即用""(涂,擦)--(颜色);""(增加)或""(填,补)--(啤酒)(一)(瓶);""(去)--(邮局)等.此外,泰语里"上报"是(下)(报纸),而"上电视"却是(出)(电视).意义上与汉语的差别很远.不能笼统地用一个"上"字来表达.四,"下"的意义汉语"下"的本义与"上"正好相反,即"由高处到低处"的意思.如:下山,下坡,下楼,下车,下飞机,下船,下床,下地,下水等等.同"上"一样,"下"的运用也很广泛.相对的,泰语语音形式是(下).如:(楼)--下楼,(车)--下车,(从)(床)--下床,等等.但是汉语中能与"下"相搭配的宾语,却不一定能用泰语的(下)来相搭配,差别较为明显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示"降,落"的,一般与天气情况有关.如:汉语可以说:"下雨,下雪,下冰雹"等.泰语不能用""(下),而用""(掉,落),同时要改变词序:(雨)--下雨;(雪)--下雪;(冰雹)--下冰雹.2.表示动物"生产"的.汉语也能用"下"来表示,如:老母猪下小猪了.下了两窝兔子.这只老母鸡下了十个蛋.泰语也不能用""(下),而用意义上很具体的词""(出),如:(母)(猪)(老)(出)(小猪)(了)--老母猪下小猪了.(个)--这只老母鸡下了十个蛋.3.表示"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的",如汉语里的"下班,下课,下操"等.泰语也不能用""(下),而用""(结束),如:(今天)(结束)(学习)(早)(一点)--今天下课早了一点.(他们)(还)(没)(结束)(工作)--他们还没下班.4.表示"放入,投入"的意思,如汉语可以说"下饺子,下面条,下鱼饵,下毒药"等.而泰语只能说""(放),不能用""(下),例如:4--下一碗面条就够了.(他)(放)(毒药)(里)(牛奶)--他在牛奶里下了毒药.五,"打"的意义在汉语的日常用语中,"打"字的使用频率很高."打"字有本义,也有引申义.泰语也是这样,但有时能找到与汉语"打"字相对应的字,如""(打),有时却需要根据实际宾语对象来确定其语音形式,如""(打拳).类似的情况不少,即便是汉语,有时甚至不知道它们是一种怎么样引申的.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常用汉语动词搭配词典》为基础,就汉泰语"打"字的用法进行比较,以求对二者的语义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一)"打"的本义"打"在《说文》一书里被解释为:"击也;从手,丁声."因此它的本义应该是"打击"的意思,最初它的宾语应该是打击的对象.如:打钟,打鼓,打门,打铁,打孩子等,这些虽不见得都是古语,却是符合"打"的本义的.这里有用手打的,也有拿着东西打的,都叫"打".这在泰语里也一样,""(打)就是其最初的语音形式,如上述汉语例子,泰语叫做:(钟),(鼓),(门),(铁),(孩子).(二)"打"的引申义随着语言的发展,汉语"打"字的宾语就不全是打击的对象了.如拳和腿是用来打的,但我们可以说"打拳","打腿";拿板子打人,可以说"打扳子"等.泰语也就随着宾语对象的不同而须改用其他的语音形式来表示,如"打拳"不能说"(拳)",只能说"(打)(拳)"或者"(打)(拳)".这样的例子很多,下面简述如下:1,汉语"打"字可作"射击"解.泰语用""(射击)不能用""(打).如:(鸟)--打鸟(靶子)--打靶(门)--打门2,汉语"打"字可以作"制造"解.泰语用""(做)或""(建造),不能用""(打).如:(箱子)--打箱子(烧饼)--打烧饼(首饰)--打首饰(堤坝)--打堤(墙)--打墙3,汉语"打"字可以作"编织"解.泰语里以丝线为主的编织为"",不能用""(打).如:5(草鞋)--打草鞋(毛衣)--打毛衣(辫子)--打辫子(网)--打网4,汉语"打"字可以作"玩或做游戏"解.泰语里用""(玩),不能用""(打).如:(羽毛球)--打羽毛球(篮球)--打篮球(牌)--打牌(麻将)--打麻将5,汉语"打"字可作"买"解.泰语里用""(买),不能用""(打).如:(油)--打油(酒)--打酒(米饭)--打米饭(车票)--打车票"打"字,有时可作"取"解,意义与"舀"字相当.泰语用""(舀).如:(米饭)--打米饭(水)--打水(汤)--打汤(菜)--打菜6,汉语"打"字,可以作"捆扎,打结"解.泰语里用""(捆)或""(打结),不能用""(打).如:(包裹)--打包裹(行李)--打行李(领带)--打领带(蝴蝶结)--打蝴蝶结7,汉语"打"字可以作"挖"解.泰语里用""(挖)或""(钻),不能用""(打).如:(洞)--打洞(井)--打井(孔)--打眼,打孔8,汉语"打"字可以作"砍取"解.泰语里用""(剪,砍),不能用""(打).如:(草)--打草(柴)--打柴9,汉语"打"字可作"捕捉"解.泰语用""(抓),不能用""(打).如:(鸟)--打鸟(鱼)--打鱼(野猪)--打野猪(老虎)--打老虎10,汉语"打"字可以作"突如其来"解.如:打雷,打闪.但泰语里没有相应的动词与之相搭配,只能通过具体词的组合来表示,说:(天空)(吼叫)--(打雷),(天空)(闪光)--(打闪).11,汉语"打"字可以作"做某种工作"解.泰语里用""(工作),不能用""(打).如:(短)--打短工(长)--打长工6(临时)--打临时工(杂事儿)--打杂儿12,汉语"打"字可以作"举"解.泰语有或(举,抬)与之对应,如:(伞)--打伞(旗子)--打旗子(灯笼)--打灯笼(帘子)--打帘子13,汉语"打"字可作"放射,发出"解.泰语则根据宾语对象不同而改变,如:(送)(信号)--打信号(送)(电报)--打电报(拨)(词语)--打电话(照射)(手电)--打手电(吹,吸)(气)--打气(注射)(药)--打针14,汉语"打"字可以作"画,写"解.泰语里则根据宾语对象不同而改变,如:(画)(格子)--打格子(画)(横线)--打横线(画)(对)--打勾(画)(错)--打叉儿(印)(字)--打字(写)(报告)--打报告(写)(草稿)--打草稿可见,汉语的"打"字在动词里,引申义最多,使用范围也最广,用法相当多,据统计有三十多种用法.上面只是大概的分类解释,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其意义有时也不止一个来源,可以说有这里引申,也可以说有那里引申,比如"打鱼"可以说是因撒网有打击的姿而引申来的,也可以说由"打鸟""打猎"来的.不过这究竟是个别情形,基本上是可以找出它们的意义和类别来的.泰语里虽然也有与汉语的"打"字对应的词,但一般都是对汉语"打"的引申义的解释.也就是说,泰语的""一个语音不能像汉语"打"字那样,可以用于更为广泛的引申义,只能根据具体意义来表示的.因此同一个汉义,泰语有时能举出适当的同一个词来与"打"字对应,有时却不能.如汉语里"打格子"和"打横线","打"当作画讲,但在泰语里能说(画)(格子)--打格子,却不能相应地说(画)(横线)--打横线,而只能用另外一个词(画),即.这种情况不少,学习时要注意到汉语"打"字的本义及其引申义的联系性,以及它的多种多样的意义和用法,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同时还要知道它也受着一定的限制,这样才不至于随便使用而造成语言上混乱.当然,动词在语义上的这种非对称性,对汉语和泰语来说决不只这些.而且,每一个动词的本义及由此衍生的其他意义还有很多很多.由于本文的篇幅所限只能略举而已.因此在学习中要仔细区分,两种语言间存在的语义上的一些差异,才能进一步理解其扩大或者引申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 年8 月上 第2 2 期 总第5 6 8 期
泰语 品性熟语 的概念 隐喻探析
陈 虔
( 四川外 国语大 学成都 学院,四川 都 江堰 6 1 1 8 4 4 )
【 摘 要】 隐喻 不仅仅是传 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段 ,更是 人们认知世界 的方式。在泰语 熟语 中 就 存在着大量 的隐喻 ,充分 体现 了泰 民族 对现 实世界的认知 与反 映。文章 以泰语 中描 写人品质和性格 的熟语为研 究对 象 ,采用认知语 言学 中的概 念 隐喻 理论对其进行 系统地分析 ,以期 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 了解泰 国人的思 维过程 ,了解 中泰 两国人 民思考世 界视 角的不 同,为泰 语 学习提供 一定的帮助。 【 关键 词 】 泰语 品性 熟语 ;概念 隐喻
隐喻的映射 域可以理解为一套 规则 ,这套规则规定了哪 些映射是符合条件 ,有 资格从来 源域映射到 目标域之上 。这 些规则有助 于激 发映射域中的对应范围 ,避免将所有来源域 的特征全部 映射转移 到 目标 域之上。可以这样说 ,映射域本 质上反 映的是人们从外界获取 的概念经验 。 关 于 隐 喻 的分 类 问题 ,依 据 兰 考夫 ( L a k o f)和 约翰 逊( J o h n s o n )( 1 9 8 0)在其 著作 中对 隐喻 的分类 ,大 致 可将 其 分为三类 : ( 1 )结构性 隐喻 ( S t r u c t u r a l Me t a p h o r s ) ,在作 隐喻性 映射 时 ,不 只是来 源域 中的单个 概念 映射 ,还包括 来 源域 中的整个 结构 都转 移到 目标域 上 去。( 2)方位 性 隐 喻( O r i e n t a t i o n a l M e t a p h o r s ) ,人 们通 常会 用 “ 方 位”( 如上 下 、里外 、深 浅等 )来表达抽 象的概 念 ,例如 时间 、动作 、 人 的情绪 、人 的品质性格 等 。( 3)物 体性 隐喻 ( O n t o l o g i c a l Me t a p h o r s ), 运 用具 体 的实体 概念 来认 识理 解另 一个 概念 , 如感 情 、思想 等。它 又可 以分 为两小 类 ,即实体 和物 质隐
或 三个 以 上 的词 组 成 。
从上述 内容来看 ,泰语熟语 与汉语熟语 的定义基本 上是 相一致的 ,均指的是人们长期使用 、流传 已久 、结构稳定且 寓意深刻 的词组 。无论是汉语还是泰语 ,其 中都存在着 大量 的描写人 品质和性格 的熟语 ,本文将 泰语 品性熟语作 为研究 对象 ,运用概念 隐喻与转喻理论 ,以期能够更好地 帮助人们 了解泰 国人的思维特点 。 二、泰语品性熟语 的隐喻分 析 ( 一 )隐喻 的认知观 从认 知语 言学的角度来说 ,人类的语 言能力是一般认知 能力 的反 映 ,它 由一般 的神经过程 所控制 。依 此观点来说 , 人们 所使 用的语言不是存储在大脑 中的单独模块 ,而是各种 认 知域相连的连续体 。想象是人们 的一个主要认知能力 ,指 的是将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 中去 。隐喻作 为想象 的认 知方法 ,它 已不单纯是语言表达 的手段 ,而是人们对事 物的 种思维方式 。 隐喻或概 念隐喻 ,在人 们的认 知机制中指的是一个认知 域被 映射 到另一个认知域之 上 , 后者 因为前者而使得人们更 容易理解 。前者称之为来源域 ( s o u T c e d o m a i n) ,后者称作 目 标域 ( t a r g e t d o ma i n o传统上我 们认 为隐喻包含 三个基 本要 素 ,即 : 本体 ( 被解 释 的要 素 ) 、喻体 ( 解释 要素 )以及对 比基础 。若将 这三个要 素整合到认知观 中,那么本体就可 以 看成是上 文曾介绍 过的 目标 域 ,喻体是来源域 ,而第三个要 素对 比基 础则 可以视为来源域与 目标域之间 的映射域 , 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
隐喻 映射 的基本成分 : 来源域 、目标域 、映射和映射域
㈣1 u 》 ( 《 T h a i R o y a l D i c t i o n a r y 》 , 《 泰语 词典 》, 1 9 9 9 ) 中关于泰 语熟语 的解释为 : “ 泰语熟语 是泰语 中流传 已久 的
词 或词组 ,通常不能从 它字面上的意义来判 断它 的含义 。 ” 泰 国 的 语 言 学 家 Yi n g r a k N g a m d e e在 其 著 作 《 q n 1 1 ¨ a 1 u 》( 『 s u 2 1 p D a D 3 3 s i t 2 1 k m a m 3 3 p l B a 0 3 3 p m a i 3 3 l 8 4 5 s a m n u n a n ” t t 2 a i ” 1 , 《 泰国谚语 、俗语和成语 》, 2 0 0 0)指出 : 泰语 熟语是含有深刻寓意 的词或者词组 ,它除了有 表面的意义以 外 ,还存在有 比喻意义 。泰语熟语 的特征 主要 有以下五个方 面 : 第一 ,含有深刻 的寓意 ; 第二 ,有押韵叠声 ; 第 三 ,用 词很少但表达 的内容却很 丰富 ; 第 四 ,多数熟 语是通过 比喻 构成 ,喻体多来源 于 自然 、生活习俗 、宗教信仰 、故事传说 、 文学 作品等 ; 最后 ,熟语可 以是 由一个词 、两个词 、三个词
泰 语 熟语 定 义 概 述 “ 熟语”这一概念 ,一般被认为是 2 0 世 纪初 从俄语中译 借过来 的。在 《 现代汉语词典 》中对 于熟语 的定 义是 “ 固定 的词组 ,只能整个应用 ,不能 随意变 动其中的成 分 ,并且往 往不 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 ( 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 词 典 编辑 室 ,2 0 0 5 o ” 在 泰 文 中,熟 语 称 为 “ 1 Ⅵ 1 Ⅵ ”s a m ” n u n a n ” ] 。《 n i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