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四)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 章末综合测验含两套附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 章末综合测验含两套附答案解析

第四章地貌第一套 (1)第二套 (12)第一套(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种地貌发育过程图。

读图,完成1~2题。

1.按地貌的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甲→丁→乙→丙2.该地貌景观的特点是()①多溶洞、峰林②地表崎岖不平③岩石呈深红色④西北地区广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题,读图分析,图示过程表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其发育的顺序:地表水沿石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下渗(乙);地表水沿石灰岩裂缝下渗和溶蚀(丙);地下水到达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进一步溶蚀形成溶洞(丁);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甲)。

第2题,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地表多峰丛和峰林,①②正确;丹霞地貌的岩石呈深红色,③错误;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高温多雨的西南地区,④错误。

2.A“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其独特的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5为地下暗河,因淀积作用形成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4.图中6和7像年轮一样是环境变化的记录器,随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3题,地下暗河是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图中6为石钟乳,7为石笋,都是在流水淀积作用下形成的;2和3之间为裂隙。

第4题,6、7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植物茂盛,土壤发育良好。

4.C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5~6题。

_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四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四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检测卷(四)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丹霞地貌演化过程可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其所对应的侵蚀量分别是小于40%、40%~70%和大于70%。

读丹霞地貌不同演化阶段的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图为丹霞地貌不同时期的侵蚀量和保存量图,与上述景观图对应正确的是(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③、e④、d①C.a①、b③、c②、d④ D.a④、b③、c②、d①2.下列与丹霞地貌成因相似的是( )A.尼罗河三角洲 B.桂林山水 C.黄土高原 D.鸣沙山读牛轭湖示意图,完成3~4题。

3.导致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搬运C.流水堆积D.地壳下陷4.下列关于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快河流流速B.减缓洪水灾害C.增加航运距离D.减少河道淤积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图。

据图完成5~6题。

5.P、Q、R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 )A.713、714、715 B.711、712、713C.715、713、714 D.714、711、7136.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

右图为某地海岸地貌简图,图中沙坝内侧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近海水域,近海水域有潮汐通道与外海相连。

据此完成7~8题。

7.形成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海水堆积C.风力堆积 D.冰川堆积8.下列关于沙坝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A.沙坝的高度不断增加B.沙坝向外海方向扩展C.沙坝的面积在不断萎缩 D.沙坝向近海方向扩展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如图为泰山石壁谷中的十八盘和仙人桥景观图。

据此完成9~10题。

9.从地貌观察顺序的角度,仙人桥属于( )①微观地貌②宏观地貌③面状地貌④点状地貌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0.下列叙述,反映泰山宏观地貌格局的是( )A.泰山耸立在华北平原之上B.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C.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D.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 532.7米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福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组织了野外地貌考察。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章末检测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

A 、B 、C 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 、b 、c 、d 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 ,读图回答1〜2题。

1.A 、B 、C 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C —海陆间循环 ②B —海陆间循环 ③B —陆地内循环 ④C —陆地内循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2.若乙为水汽输送,a 、b 、c 、d 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①a —四川盆地多夜雨②b —云贵高原多地下河③c —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④d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D .②③ 解析:第1题,依据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可判定 ,A 为岩浆岩,B 为变质岩,C 为沉积岩。

沉积岩与流水的沉积作用有关。

第2题,若乙为水汽输送,则甲为降水,丙为蒸发,丁为径流。

夜雨属于甲环节,应与c 的含义相符;地下水对云贵高原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形成地下河 ,与b 的含义相符;地壳隆起,使东非高原气温下降,降水减少,与 c 的含义相符;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是 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与b 的含义相符。

答案:1.C2.D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 虚线为地层界线。

据此回答 3〜4题。

3. 图中丙地的地质、地貌属于( )检测A .背斜成岭B.向斜成谷C •向斜成岭D.背斜成谷4. 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B .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C •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更小D .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解析:第3题,从岩层新老关系可知为背斜,从等高线上可知为谷地故选D。

第4题,乙处河流流速较慢,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平稳,故航运条件比甲河好。

答案:3.D 4.D读“地貌素描或地质构造图”,回答5〜6题。

地理必修一章末整合与检测4

地理必修一章末整合与检测4

________ 的水的 ________ 作用而形成的; C 图中①是 ________ ,②是
________,③是________。
菜 单 隐 藏
新课标配地理(必修1)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专 题 归 纳 总 结 章 末 达 标 检 测
[解析]
第 (1)题,主要是仔细观察图中各地形的特征,尤其是它
②穿越其他岩层的岩体形成时间晚。例如,上图中的岩浆岩穿越
了岩层a~d,则该岩浆岩的形成时间晚于这四个岩层,但与其他岩层 山 东 的新老关系则暂时无法判断。 金 太 (2)内力和外力施加作用不同:内力只对地球内部的岩层施加作用, 阳 而外力只在地表施加作用。例如,上图中a~d岩层因保持完整,说明 书 业 有 只受到内力作用,而e~i岩层出现缺失,说明受到了外力作用影响。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新课标配地理(必修1)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专 题 归 纳 总 结 章 末 达 标 检 测
③利用河床沉积物颗粒大小来判定流向:河流流速降低,导致泥 沙堆积,在沉积时,颗粒大、比重大的总是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 的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 分选性。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新课标配地理(必修1)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专 题 归 纳 总 结 章 末 达 标 检 测
[答案] (1)背斜 断层 (2)山地(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山岭。
(3)瓦斯爆炸 透水 (4)A。 背斜向上拱起,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专 题 归 纳 总 结 章 末 达 标 检 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图1,完成第1~3题。

图11.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A.三角洲平原B.冲积扇平原C.山麓沙丘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2.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3.下列关于该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地壳运动形成B.地势低平C.堆积物有砾石和泥沙D.不能进行农业生产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图2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第4~6题。

图24.导致②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下陷B.流水侵蚀C.流水搬运D.流水沉积5.河道裁弯取直并进行渠化治理,对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增加航运距离B.增加河流生物多样性C.增加洪水灾害D.减少河道淤积6.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A.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D.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沙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图3为沙丘横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图37.关于沙丘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8.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风力越大,沙丘迎风坡坡度越陡B.缓坡砂粒小于陡坡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陡,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婉转,如在乱云叠浪中”。

地理必修一章末整合与检测4

地理必修一章末整合与检测4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直接相互转化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解析:从图中可知箭头②指向沉积岩,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箭头③指向变质岩,为变质作用;箭头④指向岩浆,为重熔再生;箭头①指向岩浆岩,为岩浆活动,故①、③、④为内力作用。

答案:A下图为我国某景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B为景区停车场。

读图回答2~3题。

2.ab河段的发展趋势是()A.a岸侵蚀B.b岸堆积C.逐渐变直D.更加弯曲3.要想在陡崖A的顶部和停车场B之间修建一条双向索道,索道缆绳的长度至少为()A.1 000m B.1 200mC.2 400m D.3 600m解析:第2题,a为凸岸堆积,b为凹岸侵蚀,其结果ab河道越来越弯曲。

第3题,用图中比例尺量算出AB之间距离,双向索道要再乘以2,故选C项。

答案:2.D 3.C图1是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示意(局部),图2是该河流甲河段径流构成及变化。

读图1、图2回答4~7题。

4.甲河段北岸的流水作用表现为()A.侵蚀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大B.侵蚀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小C.堆积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大D.堆积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小5.河流补给水源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潜水、湖泊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6.与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河流航运条件的限制因素是()A.通航里程短B.径流变化大C.泥沙含量高D.冬季气温低7.关于甲水文站径流特点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图中湖泊能够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B.潜水和湖泊水补给一年中从不间断C.从1月到7月,各月径流量逐月上升D.从7月到10月,各月径流由三种水体构成解析:第4题,甲的北河岸为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且横向坡度大。

高中地理必修一 练透习题章末检测试卷(四)

高中地理必修一 练透习题章末检测试卷(四)

章末检测试卷(四)(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及其周边地区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

桂林山水北起兴安,南到阳朔,有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

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总结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

据此完成1~2题。

1.“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A.石钟乳B.石笋C.石柱D.峰林2.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交通运输建设,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貌()A.地形崎岖,地表破碎,多地下河,地质条件复杂B.地势高,气候寒冷,多高寒荒漠和多年冻土区C.山高谷深,山河纵列D.河流纵横,沼泽广布七百弄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由5 000多座峰丛深洼地的山弄组成,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下图为“七百弄峰丛洼地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峰丛洼地形成的地质过程,以下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深洼地两侧坡度较缓B.石笋形成于溶洞的顶部C.溶洞属于喀斯特沉积作用D.裂隙水可以增加地下河的流量(2023·黑龙江哈尔滨期中)2020年5月27日,我国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对珠峰高程开展新一轮测量。

下图为“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定登顶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由大本营到甲地的过程中,攀登队行进在()A.河谷中B.“V”形谷中C.冰斗中D.“U”形谷中6.下列哪个地区冰川地貌分布最广泛()A.挪威B.澳大利亚C.刚果D.日本(2023·浙江嘉兴期中)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根据课本活动安排准备了相关实验用品,用来模拟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的形成。

读“可升降水槽示意图”,完成7~8题。

7.实验主要模拟的地貌类型是()①冲积平原②冲积扇③三角洲④“V”形谷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8.实验中调节支架改变倾斜角度α,主要是为了改变“河流”的()A.流量B.流向C.流速D.含沙量(2023·江苏无锡月考)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四周雪山环抱)时,河道蜿蜒、曲折,因此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日落时可以映照出九个落日的倒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第四章过关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槽形河谷B.水流湍急C.为“V”形河谷D.水深壁陡2.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D.冰川侵蚀2.C1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河流上游。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谷是深而窄的“V”形河谷,水流湍急,水深壁陡。

第2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而成。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砾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堆,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风影沙丘。

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4.图示风影沙丘常见于()A.沿海沙滩B.河流两岸D.森林内部4.C3题,根据材料可知,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可知灌丛沙堆最早形成于风影区,即灌丛的背风位置,此位置风力受到灌丛削减而减小,沙子堆积,最终形成灌丛沙堆。

那么,风影沙丘的位置应和主导风向相反。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影沙丘分布在灌丛的西南,故主导风向应为东北风。

第4题,沿海沙滩,灌丛比较少见,难以形成风影沙丘,且沿海沙滩多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河流两岸水分较充足,植被覆盖率一般较高,不易形成风影沙丘;绿洲边缘有一定水分,有利于灌丛生长,但总体较干旱,风力作用旺盛,易形成风影沙丘;森林内部植被覆盖率高,风力较小,不易形成风影沙丘。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岩石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鼓浪石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6.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B.沙滩D.岩礁6.B5题,根据题干文字描述可知,巨岩受海浪侵蚀形成鼓浪石。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四)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四)及答案

章末综合检测(四)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B.①②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D.⑤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答案:2.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A.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B.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D.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答案:B八岭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读图,回答第3题。

3.八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方面的知识。

解题时要充分利用题中所给的解题信息,题中花岗岩为侵入岩,所以其地质过程依次为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答案:下图为某游客由北向南拍摄的一张风积地貌图。

读图,回答第4题。

4.与乙地相比,甲地( )A.风力大B.湿度大.温差大D.植被少解析:图示为风积沙丘,多形成于干旱环境,缓坡为迎风坡,因此甲、乙分别处于沙丘的背风坡和迎风坡方向。

背风坡风速小、地形相对封闭,地表水分散失速度相对慢一些,湿度比迎风坡相对较大。

答案:B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地区( )A.以内力作用为主B.风沙较大.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D.地貌形成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析:由图可知,图示地区有峰林、溶洞和钟乳石等,为喀斯特地貌区,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风沙较小;形成该地地貌的地质作用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故选D项。

答案:D6构成该地貌岩体的岩石类型属于下面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的( )A.①B.②.③ D.④解析: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构成该地貌岩体的岩石属于沉积岩。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章末综合测评4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章末综合测评4

章末综合测评(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8年11月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寒潮侵袭,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级行政区寒风凛冽、雪花飞扬,对农牧业、电力、供暖、民众出行造成较大影响。

据此,完成1~3题。

1.寒潮爆发会造成()A.洪涝灾害B.低温、大风、暴雪天气C.南方沙尘暴天气D.水土严重流失2.寒潮若在春秋季来袭,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A.大风降温天气B.高温伏旱天气C.暴雨洪涝天气D.干旱天气3.我国最不易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海南岛D.塔里木盆地1.B 2.A 3.C[第1题,寒潮是冬季侵袭的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所以A 不正确;如果冷空气前缘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往往形成大风、降温天气,B正确;在北方会出现沙尘天气,南方则不会出现,C错误;水土流失与气温高低无关,D 错误。

第2题,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侵袭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A正确。

第3题,寒潮在南下的时候,受到山脉的层层阻挡及地表摩擦力的影响,势力逐渐减弱,海南岛的纬度位置低,所以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C正确。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读图,完成4~5题。

4.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干旱C.低温冻害D.滑坡、泥石流5.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黄河下游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云贵高原D.珠江三角洲4.A 5.B[图中河流为“地上河”,且湖泊众多,海拔较低,可能为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

荆江河段地势平缓,河流曲折,排水不畅,上游的泥沙易堆积抬升河床,出现洪涝灾害。

]白格滑坡位于金沙江右岸(西岸),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滑坡区岩土体两次发生滑坡,形成的破碎岩体沿河谷西岸斜坡直冲而下,进入金沙江并继续向东岸运动,受到东岸(左岸)山体阻挡,最终依地势停积,堵塞金沙江并形成滑坡坝和堰塞湖。

如图为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的滑坡发生前的影像数据(左图)和两次滑坡发生后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得的影像数据(右图)。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第四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第四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北半球某水文站某年实测流量和降水量图,完成第1~2题。

1.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2.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A.东北平原B.浙江南部山区C.新疆塔里木河上游D.青藏高原1题,从图中可知,河流流量与降水量多少呈正相关,且四季均有一定流量,由此可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第2题,从降水量多少和流量多少可知,该地应位于浙江南部山区。

2.B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河流()A.有两个汛期,分别为雨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B.7、8月汛期的主要补给形式是积雪融水补给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4月份的汛期是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4.该河流最有可能是()A.珠江B.塔里木河C.淮河D.松花江,其中在7、8月和4月分别形成了两个汛期,可知此河流补给形式为雨水补给和积雪融水补给,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4.D(2020山东卷)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

奥赫里德湖面积34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695米,平均深度144.8米,湖水透明度21.5米,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853米,平均深度18.7米,湖水透明度1.5—7.2米,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

据此完成第5~6题。

5.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雨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6.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温B.水深C.水量D.水质5题,由图文信息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地形封闭,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位于巴尔干半岛,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少,A项错。

从图中可以看出,奥赫里德湖几乎无河流注入,B项错。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质量达标检测4 第4章 地貌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质量达标检测4 第4章 地貌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图示意英国约克郡戴尔国家公园内大裂谷附近岩层剖面。

据此完成1~2题。

1.加宾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A.流水侵蚀、溶蚀B.冰川侵蚀、刨蚀C.风力侵蚀D.地壳下陷2.有一条分布在该地区的公路,其最有可能通过剖面图中的( C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解析] 第1题,加宾峡谷处有瀑布,石灰岩受流水的侵蚀、溶蚀形成峡谷。

第2题,①②④处地处石灰岩地区,喀斯特作用下,地表崎岖,地基不牢固,不适合修公路。

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

图甲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乙所示(图例I—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据此完成3~5题。

3.判断乙图所示阶梯状陡崖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B )A.①③②④B.④②③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4.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C )A.I B.IIC.ⅢD.IV5.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乙类似的是( B )A.华山陡崖B.海蚀崖C.雅丹地貌D.峡湾地貌[解析] 第3题,外力不断侵蚀,崖面与原始崖墙面距离增大,据图可知阶梯状陡崖的发育阶段依次是④②③①,故B正确,A、C、D错。

故选B。

第4题,读图乙可知,Ⅲ最先遭受侵蚀,说明Ⅲ岩性最松软,C正确,Ⅰ、Ⅲ、Ⅳ都是之后不同程度被侵蚀的,故A、B、D错。

故选C。

第5题,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从岩壁陡峭状态看,此处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华山陡崖为断层所致,为地垒,内力作用形成的,故A错;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故C错;峡湾地貌为冰川地貌,故D错;海蚀崖为海蚀地貌,和流水侵蚀作用类似,故B正确。

故选B。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砾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质量达标检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质量达标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下图为某地貌区三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貌的演化过程是( D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2.③地的地表特征为( D )A.暗河交错,别有洞天B.笋柱相间,多姿多彩C.墚峁交织,千沟万壑D.奇峰林立,崎岖不平[解析]第1题,根据三图的地理位置可知,三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②③两地海拔较高,且地势起伏较大,可知三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南方地区降水多,流水作用显著,受流水侵蚀(溶蚀)、搬运等作用影响,高海拔地区地势会逐渐变低,因此可知,该地貌的演化过程为②③①,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第2题,暗河、笋柱(石笋、石柱)等属于地下地貌,A、B错误。

“墚峁交织,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该地位于南方,不可能是黄土高原,C错误。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③地地表崎岖不平,多奇峰林立,故D正确。

故选D。

(2023·安徽滁州高二校考期末)“深洼地”又称峰丛洼地,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地貌。

七百弄为岩溶平原,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我国“深洼地”集中分布地区之一。

下图示意七百弄“深洼地”剖面及形成过程。

据此完成3~4题。

3.近一万年以来,七百弄地区地壳无明显抬升,这导致“深洼地”( A )①流水侵蚀、切割能力减弱②流水汇聚,沉积物增多③岩石崩解、风化作用增强④岩石溶蚀,加速垮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下列措施与七百弄地区可持续发展无关的是( C )A.利用深洼地貌,进行旅游开发B.积极拓展交通,发展公路建设C.扩大水稻种植,实现粮食自给D.实行异地扶贫,进行生态移民[解析]第3题,“近一万年以来,七百弄地区地壳无明显抬升”,说明地壳相对稳定。

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水流下渗、侵蚀能力减弱,①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检测(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1~2.解析:甲图表示火山喷发,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乙图表示由流水侵蚀作用中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丙图表示有内力作用使岩层弯曲形成褶皱;丁图表示流水侵蚀中下切作用形成的峡谷。

答案:1.D 2.C图1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2),回答3~4题。

3.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2中的()A.甲B.乙C.丙D.丁4.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3~4.解析:图2中甲为变质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

路南石林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答案:3.B 4.A读“黄河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2中(1)(2)两图分别表示图1中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1)—a(2)—b B.(1)—b(2)—dC.(1)—a(2)—c D.(1)—c(2)—d6.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7.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5~7.解析:河流上游多流经山区,河床呈“V”型,聚落一般沿河分布呈条带状。

d处位于入海口处,水流极其缓慢,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答案:5.C 6.D7.A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A.褶皱B.背斜C.向斜D.断层9.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10.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8~10.解析: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丁处岩层新,而两翼岩层老,故为向斜;图中甲处为背斜,它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丁处为向斜构造,在此修建一南北向隧道时易积水;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答案:8.C9.A10.D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和“河谷形成示意图(图2)”,回答11~12题。

11.图示河流谷地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A.①②③地壳下沉B.①②③河流溯源侵蚀C.②①③地壳抬升D.②①③河流下切侵蚀1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11~12.解析:第11题,内力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作用河流下切,河道逐渐加深加长。

第12题,该地区地质构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1.C12.D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

如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为“蛇曲”。

据此回答13~14题。

13.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褶皱起伏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沙堆积1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3~14.解析:第13题,河流弯曲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14题,“一水中分白鹭洲”说明河流中间有沙洲形成。

答案:13.C14.B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是在()A.玄武岩分布区B.石灰岩分布区C.大理岩分布区D.花岗岩分布区16.导致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示地貌相同的是()A.北美五大湖B.湄公河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D.“V”型河谷15~16.解析:第15题,由图可知,该区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分布区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第16题,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湄公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V”型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15.B16.D读图,回答17~18题。

17.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B.洪(冲)积扇、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18.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17~18.解析: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冲出山谷口的开阔地带,最有可能发育洪(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

第18题,a处聚落建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胁,居民区多选在地势较高处。

答案:17.A18.B读下面“局部地形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A.峡谷B.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D.沙丘20.图中所示地区的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A.半山腰B.河漫滩平原C.山前D.高山顶部19~20.解析:从图中的地形名称可知,此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在河流的上游河段,河流主要的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和下蚀,多形成“V”型的峡谷;该地区主要的河流堆积地貌是洪积—冲积平原,多分布在山前,是由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而成的。

答案:19.A20.C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21.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

(2)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

(3)根据图中地质构造信息,判断①②岩层的新老关系。

解析:第(1)题,根据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回答。

第(2)题,丙处为向斜,岩层下凹,易出现塌方事故;向斜是地下水的良好储存地,在此开凿隧道易成水道;丙处地下为石灰岩,可能有溶洞,地基不稳固。

第(3)题,①岩层侵入②岩层下面的沉积岩层,但未侵入②岩层,说明侵入岩形成晚于②岩层。

答案:(1)甲地位于向斜地区,由于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岩石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乙地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

因此甲地海拔高于乙地。

(2)丙地位于向斜,岩层向中心凹,建隧道容易塌方;且石灰岩是含水层,地下水容易汇聚;石灰岩地层多地下溶洞,地质结构不稳定。

(3)②比①老。

22.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 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试解释该处褶曲与凉水河河谷两者间的成因关系。

(3)丙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凉水河的流向是________。

(4)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路线的不同特点及这样修建的原因。

解析:第(1)题,从岩层新老关系上判断向斜或背斜。

第(2)题,凉水河位于背斜顶部,主要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被侵蚀而成为谷地。

第(3)题,从等高线走向上可知丙村位于山谷中;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弯曲情况可知凉水河向西流。

第(4)题,公路走向与地形有关。

答案:(1)背斜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2)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3)山谷自东向西(4)乙村到甲村的道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道路比较弯曲。

原因是乙村到甲村的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的地势起伏大,公路大部分路段呈“之”字形弯曲,沿等高线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山峰之一,北邻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 154.9 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

如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据考证,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也填充其中。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的相互运动关系。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成因。

(3)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解析:(1)读图可知,该地区是断层,该处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2)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断块山。

(3)从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秦岭所在岩体相对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相对下降。

(2)华山为断块山。

华山位于秦岭北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形成大断崖。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风力、流水等)作用将沉积物搬运过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24.如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