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复习笔记:痰饮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之痰饮

中医基础理论之痰饮
病因·病理产物· 痰饮
(二)形成
• • • • 饮食不节 七情内伤 外感六淫 五脏亏虚
肺、脾、肾、三焦、膀胱及肝、 心等脏腑功能失常
水液代谢障碍 水湿 停聚 痰饮
病因·病理产物· 痰饮
(三)致病特点
• 1 阻碍气血运行 • 流注经络,则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 • 结于局部——痰核瘰疬、阴疽流注等
病因·病理产物· 痰饮
(三)致病特点
• 2 影响水液代谢
寒饮阻肺,肺失宣降,可致水道不通 痰湿阻脾,可致水湿不化 饮停于下,阻遏肾阳,可致气化无力
病因·病理产物· 痰饮
(三)致病特点
• 3 易于蒙蔽神明
痰浊内扰,蒙蔽清阳,清阳不升 ——头昏目眩、精神不振 痰郁化火,痰火扰心 ——神昏、谵语、发狂等证
病因·病理产物· 痰饮
(三)致病特点
• 4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百病多由痰作祟 怪病多痰
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 呕、满、肿、痛八症
病因·病理产物· 痰饮
(一)基本概念
• 痰饮是人体脏腑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

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病因·病理产物· 痰饮
病因学含义
狭义之痰饮 (有形之痰): 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 物——咳吐而出 有形可见,易被察觉 广义之痰饮 (无形之痰): 由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 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 现。 无形可察,通过病理反应和临 床表现确定

痰饮的名词解释

痰饮的名词解释

痰饮的名词解释痰饮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个词汇,指的是人体内湿气过多、水液代谢失调所导致的病理现象。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被视为一种病邪。

而痰饮则是湿气过多、积聚在体内引起的一类疾病。

痰饮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不良饮食习惯、天气湿热或湿寒、情绪失衡等。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口苦、舌苔厚腻等。

有时候,痰饮还可引起其他一些不适,如头重、身体沉重、胃脘不适、恶心等。

痰饮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

有些人可能只是出现短暂的咳嗽,而另一些人可能长期存在咳痰、嗓子发炎等问题。

尤其在湿热季节或者湿重的环境中,更容易出现痰饮。

在中医理论中,痰饮与体内湿气的代谢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内有两个重要的器官与湿气的代谢有关,一个是脾,另一个是肺。

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就容易导致湿气滞聚,形成痰饮。

肺主气机,若肺气失调,也会导致湿气积聚,引起痰饮。

对于痰饮患者,中医治疗注重调理体内的湿气。

一般而言,从饮食方面开始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清淡的食物摄入量,促进水湿的排除。

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湿气的代谢。

除了饮食调理外,中医治疗中也使用了一些中药来改善痰饮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组方有清热化湿、利水渗湿等功效。

这些中药可以促进气机畅通,帮助湿气排出体外。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痰饮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可以提升免疫力,有助于身体摆脱湿邪。

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环境中,保持房间通风干燥,也是预防和缓解痰饮的有效方法。

总的来说,痰饮是中医常见的疾病,表现为湿气在体内的滞积引起的病理现象。

治疗痰饮需要综合考虑饮食、中药治疗、生活习惯等方面,以促进湿气的排除和身体的自愈能力的提升。

正确认识痰饮,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

痰饮名词解释

痰饮名词解释

痰饮名词解释
痰饮是中医对于一种病理状态的描述,通常表现为体内水湿聚集、滞留不散、并在体内形成黏稠的液体。

临床上常见于脾虚水湿、肺热痰多等疾病,症状包括口腔粘滞、唾液增多、脾胃不畅、恶心呕吐、胸闷咳嗽等。

痰饮的形成
痰饮的形成跟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湿邪入侵有关。

其中,脾胃不健运输失常摄取能量后形成湿气停聚,外来湿邪入侵,体内津液积聚,最终形成黏稠的痰饮。

此外,肾气不足、肝胆郁滞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痰饮的出现,因此治疗时需针对症状辨证施治。

痰饮的症状
痰饮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胸部、消化系统、头部、四肢等部位。

胸部痰饮患者常常会出现咳嗽、胸痛、气喘等症状;消化系统痰饮患者则常在口腔觉得粘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问题;头部痰饮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癫痫、耳鸣甚至失聪等;四肢痰饮可能与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有关,主要表现为酸痛、肿胀、关节变形等问题。

中医治疗痰饮
在中医看来,痰饮治疗重点是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湿邪渗出的目的,最终让痰饮排出体外。

治疗痰饮的方法主要包括穴位按摩、艾灸、拔罐、针灸、中药汤剂等。

具体针对不同病情需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疗效。

总体来看,痰饮是多种病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症治疗、注意日常保健都对于预防、治疗痰饮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之痰饮课件

中医内科学之痰饮课件

久病体虚:久病不 愈,正气不足,脏 腑功能失调,导致 水液代谢失常,形 成痰饮。
痰饮的分类
痰饮:指体内 水液代谢失常, 停积于体内形 成的病理产物
痰:指水液停 积于肺,表现 为咳嗽、气喘、 痰多等症状
溢饮:指水液停 积于四肢,表现 为四肢肿胀、疼 痛等症状
01
03
05
02
04
06
饮:指水液停积 于胃肠,表现为 腹胀、腹痛、呕 吐等症状
05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 尘,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0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避免熬夜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6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 治疗相关疾病
痰饮的心理调适
1
保持乐观积极 的心态,避免 过度焦虑和紧 张
2
3
4
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 理平衡
培养兴趣爱好, 转油腻、 辛辣、刺激性食物
02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 生素和矿物质
03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 分摄入
04
避免烟酒,减少对呼吸 道的刺激
05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06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痰饮的预防
痰饮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
健脾化湿:通过健 脾益气、化湿利水 的方法,恢复脾胃 功能,消除痰饮产 生的根源。
温阳化饮:对于阳 虚水饮内停的患者, 采用温阳化饮的方 法,以恢复阳气, 消除水饮。
活血化瘀:对于痰 饮与血瘀互结的患 者,采用活血化瘀 的方法,以消除血 瘀,促进痰饮的消 散。
清热化痰:对于痰 热互结的患者,采 用清热化痰的方法, 以消除痰热,促进 痰饮的消散。

痰饮名词解释

痰饮名词解释

痰饮名词解释痰饮是中医学术语,是指由于体内水湿不化,而积聚成为痰液,表现为口干口苦、胸闷咳嗽等症状。

下面将对痰饮相关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痰饮痰饮是中医病理学的概念,是痰和水湿的结合体。

痰饮多见于肺、脾、胃、肾等器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常表现为肢体浮肿、胸闷、咳嗽、喉哑、口干口苦、食欲不振等症状。

痰痰是指在自身生理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液体物质,常见于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中。

中医认为痰具有粘滞、凝固、阻塞等特性,因此在病理状态下,过多的痰会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起各种病症。

湿湿是中医辩证中的概念,指体内各种液态物质的积聚和不畅通,表现为口干口苦、腹胀、体重增加、皮肤潮湿、疲倦无力等症状。

湿可以和痰结合成为痰饮,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肺饮肺饮是指由于肺气失宣,肺阳受阻,肺失宣降的病理过程中形成的痰饮。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气短、胸闷、浮肿、疲乏无力等。

肺饮多见于慢性气管炎、哮喘等肺部疾病。

脾湿脾湿是指体内湿气积聚,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而形成的病理变化。

脾湿会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肢体浮肿等症状,同时也会与痰结合成为痰饮。

肝饮肝饮是指由肝气郁滞、血热互结,肝阳上亢等因素引起的痰饮。

肝饮常表现为口苦、口渴、咳嗽、气短、舌苔黄等症状。

肝饮多见于肝胆湿热、高血压等疾病。

肾脾阳虚型痰饮肾脾阳虚型痰饮是指由于肾阳虚衰、脾气虚弱等因素导致的痰饮。

常表现为口干口苦、胸闷、浮肿、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

肾脾阳虚型痰饮多见于脾肾阳虚、淋巴水肿等疾病。

以上是关于痰饮相关名词的解释,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相关疾病。

中医临床最常见气血津液病——痰饮

中医临床最常见气血津液病——痰饮

中医临床最常见气血津液病——痰饮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学习,以《金匮要略》之痰饮病为主,掌握四饮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这也是临床应用的重点。

一、痰饮的概念及历史沿革1.痰饮的概念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痰,古作“淡”,“淡”与谵通,形容水的“淡荡流动”;饮,水也,故亦有称为“淡饮”、“流饮”者。

2.痰饮的历史沿革(1)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痰与饮并提为痰饮,并将痰饮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

如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将广义痰饮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

其中狭义的痰饮则是指饮停胃肠之证。

该篇所提“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有“血不利则为水”的论述,提示血滞也可生痰。

(2) 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倡百病兼痰的论点,从而有痰证与饮证之分。

(3)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胆虚实》创立了治痰名方温胆汤。

(4)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提出“百病中多有兼痰者”的观点,首创“痰来瘀血,遂成窠囊”之说,注重痰瘀同病。

(5)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

”之说,强调了脾肾在致痰病因中的主导地位。

(6)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之说,丰富了张景岳的脾肾痰饮思想。

二、痰饮的病因病理1.病因痰饮的成因为感受寒湿,饮食不当或劳欲所伤。

2.病机三焦气化失职,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周身,津液停积,变生痰饮。

水液的运行与脾肺肾三脏有关,如三脏功能失调,肺之通调涩滞,脾之转输无权,肾之蒸化失职,则三者互为影响,导致水液停积为饮。

中医关于“痰饮”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痰饮”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痰饮”及其防控措施
一、痰饮
1.痰饮是体内水液不得温化,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类病证。

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痰饮是诸饮之总称,可根据饮停部位再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狭义者仅为四饮中的痰饮。

病机主要为三焦气化失常,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无权,阳虚阴盛,津液停聚而成。

2.辨证应先从部位分别四饮:痰饮病在胃肠,悬饮病在胁下,溢饮外溢肌表,支饮病在胸肺。

其次抓住正虚邪实的特点,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

3.治疗应以温化为原则,有治标、治本、善后调理等区别。

发汗、利水、攻逐为治标之法,只可权宜用之;健脾温肾为治本之法,亦用作善后调理。

本病早期及时治疗,多能控制病情,预后良好。

但若饮邪内伏或久留体内,正气不复,则其病多缠绵难愈,且易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劳欲过度等因素而反复发作,导致病势逐渐加重。

二、“痰饮”的日常防控措施
1.预防本病应在平时避免风寒湿冷,注意劳逸适度,增强体质,饮食宜清淡,忌肥甘、生冷,戒烟、酒。

2.既病之后,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调畅情志,加强护理,避免病情反复或迁延,耗伤正气。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痰饮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痰饮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痰饮细目一:概述一、痰饮的概念及源流1.痰饮的概念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2.痰饮的源流《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立专篇论述,并有广义、狭义之分。

该篇提出“用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至今仍为临床遵循。

二、痰饮的分类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

其中狭义的痰饮,则是指饮停胃肠之证。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痰饮的常见病因内因:饮食不当(暴饮过量、恣饮冷水、进食生冷),劳欲所伤。

外因:外感寒湿。

二、痰饮的基本病机及病机转化痰饮的病位在三焦、肺、脾、肾,三脏之中,脾运失司,首当其冲。

基本病机为三焦失通失宣,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阳虚水液不运,水饮停积为患。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各类痰饮的诊断要点1.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

属饮流胁下。

3.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二、痰、饮、水、湿的鉴别痰多厚浊,无处不到,病变多端,属阳邪,多因热煎熬而成;饮呈稀涎,多停于体内局部,属阴邪,多由寒积聚而生;水为清液,每泛溢体表、全身,为阴类,但有阴阳之分;湿黏而滞,发病缓慢,缠绵难解,属阴邪,每与他邪相兼为患。

细目四:辨证论治一、痰饮、悬饮、支饮和溢饮的辨证要点1.辨标本的主次:本虚为阳气不足,标实指水饮留聚。

2.辨病邪的兼夹:痰饮虽为阴邪,寒证居多,但亦有郁久化热者,初起若有寒热见证,为夹表邪;饮积不化,气机升降受阻,常兼气滞。

二、本病总的治疗原则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

《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须牢记的架构图】(一)痰饮1.脾阳虚弱证主症: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08痰饮

08痰饮

二、病症鉴别
1.悬饮与胸痹 两者均有胸痛 胸痹 胸痹为胸膺部或心前区闷痛, 且可引 及左侧肩背或左臂内侧, 常于劳用饱 餐、受寒、情绪激动后突然发作,历 时较短,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 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咳唾,转侧、 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 咯痰等肺系证候。
悬饮
2.溢饮与风水证
三、分证论治 (一) 痰饮 1.饮停于胃 主证:心下坚满或疼痛,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 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 兼证: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 逐渐消瘦。 舌脉: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证机概要:生冷寒凉之物,壅遏脾阳,运化失职。 治法:和中蠲饮。 代表方:小半夏加茯苓汤。
水肿之风水证:浮肿从眼睑开始,继则到四肢全身
溢饮:,以肢体浮肿为主,或双侧或单侧。或伴咳喘, 属饮溢肢体 水肿之风水与水泛肌表之溢饮基本相同。均有身体疼 重,肢体浮肿
3.支饮与肺胀、喘证、哮病
相同:均有咳逆上气,喘满,咳痰等表现。 联系:肺胀在急性发病阶段,可以表现支饮证候;喘 证的肺寒痰饮两证,又常具支饮特点;哮病又 属于伏饮范围。 肺胀:是肺系多种慢性疾患日久积渐而成。 喘证: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症。
正常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 依靠三焦的气化作用和肺、脾、肾的功能 活动。三焦司全身的气化,为内脏的外府,运
行水谷津液的通道,气化则水行。若三焦失通 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水饮停积为患。
肺气失宣,通调失司,津液失于布散,则 聚为痰饮。脾居中州,而脾主运化,有运 输水谷精微之功能。若因湿邪困脾,或脾 虚不运,均可使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为 痰湿。肾为水脏,处下焦,主水液的气化, 有蒸化水液、分清泌浊的职责。若肾气肾 阳不足,蒸化失司,水湿泛溢,亦可导致 痰饮内生。

中医内科学:痰饮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学:痰饮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学:痰饮辨证施治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重要考点痰饮辨证施治。

1.痰阻于肺证候:常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咳喘日久出现,咳嗽气喘,或痰鸣有声,痰多色白,易于咯出,或伴有寒热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滑。

治则:宣肺化痰。

2.痰蒙心窍证候:多因七情所伤,如抑郁、暴怒等,或感受湿浊邪气,可见神昏癫狂,胸闷不痛,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苔白腻,脉滑等症状。

治则:化痰开窍。

3.痰蕴脾胃证候:多由饮食不节,思虑劳倦所致。

可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痞满不舒,倦怠乏力,身重嗜睡,苔白腻,舌胖,脉濡缓。

治则:健脾化痰。

4.肝经痰郁证候:多由肝气郁结所致。

可见咽中不适,似有物梗塞,胸胁隐痛,嗳气,易怒善郁,苔薄白腻,脉弦滑。

治则:解郁化痰。

5.痰动于肾证候:多因久病及肾,阳虚水泛,或虚火灼津为痰。

可见喘逆气促,动则尤甚,或浮肿畏寒,腰膝冷痛,晨泄尿频,舌淡,脉沉细,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带数等。

治则:肾阳虚者应温肾化痰,肾阴虚者应滋肾化痰。

6.痰留骨节经络证候:因多种原因形成的痰浊流窜于骨节经络,可见骨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不仁,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见瘰疬,瘿气,结节,肿块,苔白腻,脉弦滑等。

治则:软坚消结、通络化痰。

7.痰饮证候:脾阳虚弱,水饮停留于胃肠,可见脘腹坚满而痛,胃中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头目眩晕,或肠间水声漉漉,舌苔白滑或黄腻,脉弦滑等症状。

治则:以温阳化饮或攻逐水饮为原则。

8.悬饮证候:水饮流注于胁间,络道被阻,气机升降不利,可见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剧,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

治则:攻逐水饮。

9.溢饮证候:因肺脾输布失职,水饮流溢于四肢肌肉,可见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泡沫,舌苔白,脉弦紧。

治则:攻逐水饮。

10.支饮证候:水饮侵犯胸肺,肺气上逆,可见咳喘胸满,甚则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久咳面目浮肿,舌苔白腻,脉弦紧等。

学中医脏腑病机:痰饮停蓄

学中医脏腑病机:痰饮停蓄

学中医脏腑病机:痰饮停蓄痰饮,是脏腑功能失调,气化阻碍导致津液不归正化而出现的病理产物,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病理产物一旦生成,达到一定的量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

一般来说,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饮也常常互称,痰字在古典中也写成淡字。

痰饮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停滞在皮肤、肌肉、脏腑等组织中的似痰似饮的液体,咳吐的痰饮可见,称为有形之痰饮,在内看不见,但是可以从症候表现判断出来的称为无形之痰饮。

痰饮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及七情内伤等,引起肺、脾、肾、三焦各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所致。

肺主治节,若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则津液敷布失常,就可凝聚津液成为痰饮;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阳失去健运,则水湿内停,也可凝聚津液成为痰饮;肾司开合,肾阳虚衰,开合不利,则水湿上泛,也可聚津液而为痰饮;三焦通行水道,三焦气化有碍,则津液停聚,变化为痰饮。

痰饮一旦形成,就会潜伏在脏腑组织之中,阻碍脏腑的气化而成为致病因素,随所在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病候。

若痰饮蓄肺,则胸闷咳嗽喘息;痰阻心窍,则神昏、痴呆;在脾则肌肉重着、肿胀;痰饮蓄胃,则脘痞眩晕、呕吐痰涎;痰扰胆腑,则惊悸不寐,虚烦呕恶;痰浊上犯,则眩晕、昏冒、头重;痰凝结咽喉,则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

痰饮还可以与其他病邪合邪,而成为更为复杂的致病因素,如:与风相合即为风痰,与热相合即为热痰,与寒相合即为寒饮,与湿相合则为痰湿,与燥相合则为燥痰,与郁同见则为痰郁,与食相合则为食痰,如此等等不可尽数。

故而痰饮导致的病变是相当广泛的,有“怪病多为痰作祟”之说,很多奇怪的疾病,甚至体内的有形肿块都可从痰饮施治,治疗痰病的法则也甚多,如宣肺化痰、涤痰开窍、清心豁痰、燥湿化痰、熄风化痰、清热化痰、软坚化痰、通络化痰等。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病理性病因之痰饮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病理性病因之痰饮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病理性病因之痰饮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故痰饮是继发性病因之一。

痰饮是致病因子和病理结果的统一体。

一般说来,痰得阳气煎熬而成,炼液为痰,浓度较大,其质稠粘;饮得阴气凝聚而成,聚水为饮,浓度较小,其质清稀。

故有“积水为饮,饮凝为痰”,“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痰热而饮寒”之说。

在传统上,痰饮有有形和无形、狭义和广义之分。

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而言。

如咳咯而出的痰液,呕泄而出之水饮痰浊等。

无形的痰饮是指由痰饮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因无形可征,故称无形之痰饮。

其作用于人体,可表现出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神昏谵狂等,多以苔腻、脉滑为重要临床特征。

狭义的痰饮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吐而出,或呕恶而出,易于被人们察觉和理解,又称之为外痰。

广义的痰饮泛指由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不易被人察觉和理解,又称之为内痰。

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的运行、输布、传化失调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动因。

四者皆为阴邪,具有阴邪的一般性质。

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中痰、饮、水三者的区别是: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其广义者为痰饮病证的总称;其狭义者为饮证之一,系饮邪停于胃肠所致者。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

因肺、脾、肾及三焦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敷布津液,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

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

中医内科学痰饮

中医内科学痰饮
– 《素问•经脉别论》论:“饮入于胃,游溢精 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 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水液的正常代谢
– 《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太过,雨湿流 行,肾水受邪,甚则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 举。”——脾肾功能失调可致停饮之病。
2、痰饮之病名,首见《金匮•痰饮咳嗽病
中医内科学痰饮
目的要求
1、熟悉痰饮的概念、病因、诊断及相关病证的鉴别 2、重点掌握痰饮病机、治疗原则。 3、掌握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的常见证候及治疗方
药。
一 定义
痰饮是体内水液不归正化所导致的一类 病证。以不同的形式反映疾病过程多种 复杂症状、体征的内在本质。(病因、 病理产物、临床表现,病机概括) 外感寒湿、饮食不当、劳欲所伤,致肺 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津液不归正化,或 代谢失常,或停于局部,形成无形或有 形的复杂痰饮病证。
方歌: 柴枳半夏柴胡芩,枳壳半夏瓜蒌仁, 桔草杏仁青皮入,饮停胸肺悬饮平。
加减:
咳逆气急,加白芥子、桑白皮; 胁痛甚,加郁金、桃仁、延胡索; 心下痞硬,口苦,干呕加黄连; 热盛有汗,咳嗽气粗,去柴胡合入麻杏石 甘汤。
2 饮停胸胁 主症:胸胁胀满疼痛,病侧肋间饱满,甚则偏侧胸部隆起
。 兼次症:气短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侧卧于停饮的一侧,
伴水有液头 的晕输目布或眩排,泄左心,悸还气与侧短三,焦内的作臂用密切,常相关。于劳累、受寒、饱餐后发作,历时较
在急性发作阶段可表现支饮症候,喘证的肺寒、痰浊两类又常具支饮特点,哮证发作期与伏饮基本类同,应注意鉴别。
短,休息或用药后缓解。 本虚--阳气不足 标实—水饮流聚
理气和络祛痰湿,痰饮胁痛服之康。 兼次症: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少痰, 心下痞硬,口苦,干呕,咽干。

痰饮(中医内科学)-青笋笔记?

痰饮(中医内科学)-青笋笔记?

痰饮(中医内科学)-青笋笔记气血津液中医内科学考点精要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广义痰饮:包括痰饮(饮停胃肠)、悬饮(饮流胁下)、溢饮(饮溢肢体)、支饮(饮撑胸肺)四类,是诸饮的总称。

概述1.历史沿革历史沿革(点击看大图)2.鉴别诊断悬饮与胸痹鉴别诊断(点击看大图)3.预后转归:①久病正虚而脉弱,是脉证相符,可治;②脉反实大而数,是正衰邪盛,属重危之候;③饮为阴邪,脉当弦或沉,若脉弦而数,亦为难治。

病因病机痰饮是因为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或为饮食、劳欲所伤,导致三焦气化失常,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无权,阳虚阴盛,津液停聚而为病。

1.病因:①外感寒湿(肺不能宣布水津、脾无以运化水湿,水津停滞);②饮食不当(中阳被遏,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水液停积);③劳欲体虚(伤及脾肾之阳,水液失于输化)。

2.病位:三焦、肺、脾、肾。

3.基本病机:中阳素虚,三焦气化失职,肺、脾、肾功能失调,阳虚阴盛,津液停聚。

辨证论治1.痰饮 [饮停胃肠]痰饮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2.悬饮 [饮流胁下]悬饮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3.溢饮 [饮溢肢体]溢饮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4.支饮 [饮撑胸肺]支饮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5.辨证要点四饮区别(点击看大图)必备经典1.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2.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3.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4.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其它致病因素——痰饮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其它致病因素——痰饮

痰饮的概念及性质 痰饮,是由于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痰饮⼀般分为有形与⽆形两类: (1) 有形之痰饮: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的痰饮。

(2) ⽆形之痰饮:指某些因痰饮⽽引起的疾病或症状。

由于其临床虽见痰饮之常见症状,如头⽬眩晕、恶⼼呕吐、⼼悸⽓短、神昏或癫狂等,但看不到有排出的实质性痰饮,⽽此类病证如按痰饮进⾏治疗,⼜能收到同样的疗效,故称其为⽆形的痰饮。

此外,痰饮亦有狭义和⼴义之分,狭义之痰饮,系指由呼吸道所咳出的分泌物。

⽽⼴义之痰饮,则除上述咳吐⽽出之痰液外,还应包括留滞于体内因⽔湿凝聚⽽成之痰饮⽔邪及⽆形之痰饮病证在内。

关于痰饮的性质,由于痰、饮、⽔、湿,同源⽽异流,都是由于⼈体津液代谢失调⽽形成,因此四者皆为阴邪,故痰饮病邪性质属阴,⼀般以浓度较⼤,质地稠粘为痰;⽽把浓度较⼩,质地较为清稀者称为饮,故两者区别即在于痰稠⽽饮稀、痰浊⽽饮清。

从寒热性质来分,前⼈⼜有“痰热⽽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煎熬则成痰,得阴⽓凝聚则为饮”,但从临床实际来看,亦有寒痰或热饮者,故不可⼀概⽽论。

痰饮具有聚散不定,流动不居之特性,故可以流窜全⾝各处⽽发病。

痰饮的形成与病机 痰饮的形成 痰饮病证形成之后的病机特点 痰饮的形成是由肺、脾、肾等脏腑的⽓化功能障碍,或三焦⽔道失于通调,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成。

⼈体在正常的⽣理状态下,⽔液依靠脾⽓的运化、肺⽓的宣降、肾阳的⽓化蒸腾,⽅能⽓化为津液以滋养全⾝,或变为汗、尿,携带废物⽽排出体外,以维持⼈体正常的⽔液代谢平衡。

当⼈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下,肺、脾、肾三脏的⽓化功能失调时,则⽔液不能化⽣津液,或⽔湿不能正常⽓化⽽排出,则会停留积聚于体内⽽⽣成痰饮。

如肺主宣发肃降,通调⽔道,若肺失宣降,⽔津不能⽓化输布,则可停聚⽽成痰饮;脾主运化⽔湿,若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湿不化可聚成痰饮;肾主蒸化⽔液,若肾阳不⾜,蒸化⽆⼒,⽔液不得化⽓,也可停留⽽成痰饮;三焦乃⽔与⽓通⾏之道路,若三焦失于通调,则⽔停⽓滞,⽓⽔互结,亦可发为痰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复习笔记:痰饮(-)基本概念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狭义之痰饮、广义之痰饮与有形之痰、无形之痰(二)形成
痰饮的病证特点
结石
(-)基本概念
结石,是指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形成的坚硬如石的物质。

(二)形成
1.饮食不当:
2.情志内伤:
3.肾精亏虚:
4.寄生虫感染:
5.服药不当:
6. 异物积存:
7.外伤:
另外,还与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生活习惯有关,也可因受其他疾病的影响而致。

(三)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胆、胃、肾、膀胱等脏腑
2.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4.疼痛
(四)常见的结石病证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v脏为阴,腑为阳上为手,下为足内为阴,外为阳
v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及其在四肢分布规律表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2. 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3. 四肢部的分布规律
(二)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表里同名表里
1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2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3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