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补救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
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沈志方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1(9)26
【摘要】目的比较介入和溶栓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36例患者均采用PCI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均采用溶栓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管开通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再梗死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9.0±5.8)d明显低于对照组(18.2±10.3)d,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1.11%和病死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25%,5.56%),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I治疗较传统溶栓术具有较好的血管开通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和再梗死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沈志方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商丘,47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
【相关文献】
1.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J], 肖丽娟;唐会林;刘可轩
2.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J], 田劲松
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J], 卞申国
4.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急诊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J], 杨文典; 孟志剑; 丁亚楠
5.国产尿激酶与进口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比较 [J], 周淑娴;谭桂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观察再通情况、并发症发生及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再通率为93.3%,其中,发病12~24 h再通率为33.3%。
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死亡2例,死亡率为6.7%,其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为并发室颤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降低病死率;且溶栓距发病时间越短,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则越高,疗效越好。
[关键词] 溶栓;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中图分类号] r542.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0-193-02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冠状动脉出现异常病变导致心肌供血出现障碍,甚至引起严重的心肌缺血,时间长后会导致部分心急出现坏死,后果严重。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持续不缓解的心前区疼痛,部分患者有濒死感,严重者出现急性的循环功能障碍,常规心电图检查表现为缺血、损伤和坏死的动态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实验室检查会出现心肌酶谱的特征性演变。
治疗上强调尽早恢复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挽救濒死心肌,目的是让缺血的心肌达到再灌注的目的[1]。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对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3~68岁,平均(54.7±10.3)岁。
1.2?入组标准所有患者的诊断均依据中华心血管学会制定的ami诊断标准。
均无溶栓治疗禁忌证,近3个月内无外伤史及重要脏器手术史,无血液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脑血管病史。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2例临床分析
随 着 时 间 延 长 , 通率 逐渐 降低 , 明溶 栓 越 早 疗 效 越 好 , 再 说 故 对 符 合 静 脉 溶 栓 的 患 者 在 无 急 诊 P I 术 条 件 下 应 尽 早 行 C 手
静 脉 溶 栓 治 疗 , 可 能 限 制 在 3 n内 , 求 医生 熟 悉 A 尽 0mi 要 MI 的 早 期 诊 断 及 溶 栓 适 应 证 、 忌 证 , 时 能 完 成 心 律 失 常 除 禁 同
颤 的 救 治 和 心 肺 复 苏 , 血 管 再 通 促 使 病 情 逆 转 的 最 佳 方 是 法 。对 于 已 超 过 黄 金 溶 栓 时 间 ( 死 发 生 后 2h内 )但 未 超 梗 ,
过 1 2h的 患者 进 行 溶 栓 仍 有 可 能再 通 , 组 发 病 2 1 本 ~ 2h冠
镇 痛 、 静 ( 冷 定 10 mg 安 定 1 镇 杜 0 、 0mg肌 注 ) 治 疗 , 司 等 阿
脉 再 通 达 4 . , 明超 过 6h亦 可使 一 部 分 患 者 再 通 , 29 说 并
可 减少 并 发 症及 死 亡 率 。在 溶 栓 同 时 严 密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积 极 处理并发症 , 再灌 注心律 失常 、 栓 后出血 、 卒 中、 如 溶 脑 头
维普资讯
10 36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报
J OUR L OFX NJAN D C NA I I G ME I ALUNI R I Y 2 0 o . 3 (1 VE ST 0 7N v .0 1 )
早 期 静 脉 溶 栓 治 疗 急 性 , t肌梗 死 5 例 临 床分 析 l 2
者 均 符 合 溶 栓 指 征 :1 心 电 图显 示 ST 段 抬 高 > O 1mv 连 () -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与溶栓疗效对比分析
1 3 疗 效 判 断 标 准 .
1 1 一般 资料 . 我 院 20 0 8年 9月 至 2 0 0 9年 9月 首 次 发 生 的
S T段 抬 高 AMI住 院 患 者 共 2 1例 , 机 分 为 2 1 随
济 宁 医 学 院 学报 2 1 0 0年 2月 第 3 3卷 第 1 期
d : 0.3 oi 1 969 j s n.1 0— ./ .is 00 976 0.2 0. . 3 01 01 01
3 3
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 介入与溶栓疗效对 比分析
赵 国 良 李秋 菊
( 宁 医学 院 附 属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 东 济 宁 济 山 22l) 7 0 1
后 行 补 救 P I 3例 患 者 接 受 静 脉 溶 栓 治 疗 , 中 4 C 。8 其 5例 溶栓 患 者 4h 内行 冠 状 动脉 造 影 检 查 , 8 比较 两组 患 者 住
院 期 间 的 治 疗 效果 。结 果 溶 栓 组 院 内 死亡 率 高 于 直 接 P I ( < O 0 ) 溶 栓 组 血 管 再 通 率 为 4 . , 死 C 组 P .5。 0 6O 梗 相 关 血 管 (R ) 到 TI IA 达 MI 3级血 流 者 为 6 . O 5% , 接 P I 血 管 再通 率 9 . , 直 C 组 68 AMI 2周左 室 射血 分 数 : 后 溶 栓 组 为( 9 3土 1. ) , 接 P I 为 ( 4 2土 9 6 , 4. 2 1 直 C 组 6. . ) 两组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 0 0 ) . 5 。平 均 住 院 天 数 溶栓 组 为 1 . d 直 接 P I组 为 82 , 34 , C . d 两组 有 显著 性 差 异 ( P< 00 ) . 5 .结 论 及 时 、 分 、 续 的开 通 梗 死 相 关 动 脉 , 充 持 实现 有 效再 灌 注 是 治疗 急性 心 肌 梗 死 的关 键 。 与静 脉 溶 栓 相 比 , 冠状 动脉 介 入 治 疗 有 更 高 的梗 死 相 关 血 管 再 通 率, 有利 于挽 救 濒 死 心 肌 及 缺 血 心 肌 , 好 地 保 护 心 功 能 , 更 改善 患 者 临床 症 状 及 缩 短 住 院 时 间 , 可 降低 病 死 率 , 并
溶栓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栓 组相 同, 患者病 情 稳 定后择 期 行 P C I 手 术 治疗 ,方 法 与 P C I 组 相 同。结果 择 期 组 惠者 L V E F明显 高 于溶栓 组和 P C I 组 ,E S VI 和E D VI
明 显低 于 溶栓 组 和 P C I 组 ( P< 0 . 0 5 ) ,提 示择期 组 患者 的心 功 能 改善 明显优 于对 照 组。择 期 组 患者 不 良心脏 事件 发生 率 明显 低 于溶 栓 组
1 . 3观 察指标
所有 患者均 随访6 个月 以上 ,随访 期间记 录患者 临床 不 良心 脏事
件 ,包括心绞痛 、再梗死 、心 力衰竭 、心 脏性死 亡等。 同时 检测患者
致 患者 冠状 动脉堵 塞 ,引起心肌 供血不 足 ,导 致心肌 细胞坏 死” ] 。目 前动 脉溶 栓治疗 和急 诊行冠状 动 脉介入手 术 ( P C I )是 治疗A MI 的主 要手段 ,且两 种方法 均已经临床 验证具有 较好 的疗 效 ,可 改善 患者生 存率 】 。但急诊 行P C I 在多数医 院尤其是二级 医院存在 困难 ,而单纯溶 栓治疗 血液再 灌注近 期效果 又有 待提高 。本文探讨 了A MI 患者 先行急 诊溶 栓治疗 再择 期行P C I 治疗 的临床效 果 ,希 望为 进一步 改善 患者预 后提供决策依 据。 1资 料 与方 法
列入溶 栓 组 ,男2 6 例 ,女 1 4 例 ,年龄4 9 ~7 3 岁 ,平 均 ( 6 2 . 6 ±5 . 2 ) 岁 ;4 0 例列人 P C I 组 ,男2 7 例 ,女 l 3 例 ,年龄 5 0 ~8 1 岁 ,平均 ( 6 5 . 4 ± 6 . 5 )岁 。纳入标准 】 :①患者心 电图检 测至少 出现相邻两个 导联s T 段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发表时间:2013-01-31T10:27:35.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4期供稿作者:孙云飞[导读]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孙云飞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 150000)【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入住监护病房,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连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呼吸、胸痛和一般情况。
建立静脉通道,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止便秘。
卧床休息时间应根据病情决定,对无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卧床休息1-3天,对病情不稳定、有并发症的患者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一)院前救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及时诊治可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及改善患者预后,所以对于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普及,18导联心电图的记录,心肌梗死的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规范、必要和合理的急诊治疗,缩短就诊时间早期溶栓非常重要。
(二)一般治疗入住监护病房,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连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呼吸、胸痛和一般情况。
建立静脉通道,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止便秘。
卧床休息时间应根据病情决定,对无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卧床休息1-3天,对病情不稳定、有并发症的患者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三)止痛治疗1.止痛剂对心肌梗死患者,有效的止痛治疗可稳定患者情绪,降低心肌耗氧量,避免诱发心律失常。
常用吗啡3mg,静脉注射,每5-10分钟可以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15mg,使用中注意检测血压和呼吸频率。
也可以应用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
2.硝酸酯类药物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扩张动脉使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降低,而使心肌耗氧减少。
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扩张侧支血管,心肌血流增加,解除冠状动脉痉挛,而增加心肌供氧。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7 9
现病 变 ,再 次经 c T及 9 9 m T c — M I B I 定 位于 前纵 膈 二次 手 术直 接 参考 文献 开胸 手术探 查 发现 甲状 旁腺 瘤并 予 以切 除。 术 中快速 病例 检查 证 【 1 】 董建 宇 , 朱预 , 等. 3 6 8 例 甲状 旁腺功 能 亢进 症 的 外科 治 疗f J 1 . 中
t  ̄ f e r r a l p a t t e r n s a n d o u t c o m e o f s u r g e r y【 J 1 _ A N Z J S u r g , 2 0 0 0 , 1 6 0 :
33 — 3 4.
『 4 J 樊林俊 , 姜军, 杨新 华 , 等. 9 9 m T c — MI B I 联 合 一 探 测仪 定位 甲状 旁腺 瘤 【 J 1 . 第三 军 医大 学学报 , 2 0 0 7 , 2 9 ( 2 ) : 1 7 0 .
【 6 】 陈曦 , 蔡伟 耀 , 何永刚 , 等. 甲状 旁腺 癌 的诊 断和 治 疗l J J . 中华 普
通 外科 杂 志 , 2 0 0 6 , 2 1 : 6 3 1 — 6 3 3 .
【 7 ] G r m l t C S, T h o mp s o n G, F a r l e y D, e t a 1 . P r i ma r y h y p e r p ra a t h y —
r o i d i s m s u r g i c a l ma n a g e me n t s i n c e i nt r o d uc t i o n o f mi n i ma l l y i n v a s i v e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56例临床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 梗死治疗原则是尽快 恢复心肌 的血 液灌注 以挽救濒 死的
心肌 ,防止梗死面积扩大 或缩小心肌缺血 的范 围 ,实现有效再灌注 是 治疗的关键 。本文选择 黑龙江省鸡西市 中医医院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 采
例 ;合并高血压 1例 ,合并有糖 尿病 l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发 6 O
果也不错 。
[] 张明祥 . 4 老年结 肠癌性 梗 阻诊 治体 会[ . J中国普 通外科杂 志, 0 , ] 2 4 0
1()3 83 9 5 :9 —9 . 3
总之 ,对 于结肠癌 并发肠 梗阻 的外科治疗 一定要 做到早 期诊断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 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 术方 式 ,一定要把解 除
以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 。 右 侧结 肠癌伴 肠梗 阻实 施 I 期切 除 ,吻 合是 安全 的 ,已经确 定 共识 ,本文行结肠 I 期切除根 治性 术 3 例 ,其 中右半结 肠切 除 2 5 8
梗 阻,抢救患者 的生命放到第一 位,其次是切解肿 瘤,力争根治 ,这 样对 减轻手术的风险 , 高患者生活质量都大有益处 。 提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2月第 8 第 6 00 卷 期
G i o C i Me i n , era 0 0V 1 , o ud f h a d i Fbu r 2 1 , o. N . e n ce y 8 6
临 研究 l 5 床 9
压 ,纠正 电解质紊 乱、酸碱 失衡 以及抗生素 治疗 等术前准备工 作 可
岁 ,心 电图提 示S 段在两 个或两个 以上肢体导 联抬高 /01 V,或在 T >. m 相邻两个 以上胸前导联抬高之0 m . V。排 除标准 :①2 2 周内有活动性 出 血 ( 胃肠道溃疡 、咯血 等 ),做过心脏手 术 ,活体组织检查 ,有 创伤 性心肺复苏术 ,不 能实施 血管压迫 的血管 穿刺 以及有外伤史者 。②高 血压病患者经治疗后在溶栓 前血压 仍 ≥1010 H 者 。③高度 怀疑 6/ mm g 0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
l 4・ 77
吉林 医学 2 1 00年 5月 第 3 l卷第 l 3期
3 讨 论
有效 维持 了透析脱 水过程 中的血容 量, 而保证 透析时血 流 进 动力学的稳定性 , 减少透析 中低血 压的发生 。由于持续 高钠
透 析低 血 压 是 最 常 见 的 透 析 并 发 症 之 一 , 析 早 期 出现 透
源反 应 、 透 析 器 过 敏 等 。 对
会引起血钠升高及 口渴 , 以致透析 间期体 重增 长过多 , 采用 故
可调钠透析先高钠后低钠 保证相 对血容量 充足 , 又不致 引起
口渴 。
4 参 考文 献
[ ] 和雪梅 . 1 透析低血压 的发生机制及处理 [] 中国现代 J.
临床学 ,05 4 5 :0 20 , ( ) 3 .
I r v no s t o b l tc t e a o c e m y c r i li f r to nt a e u hr m o y i h r py f r a ut o a d a n a c i n
—
Z AO h H S u—yn T ig,ANGIo g—su tn h n,W ANGXu
[ 摘
要]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 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S M ) N E I 的疗效性 。方法 : 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 9 2例根据发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再灌注治疗的进展
并发症限制了溶 栓治疗 的使用 :直接 经皮冠 脉介人 【 c) PI 治疗 A ] M 是对胸痛症状发作 6 2h内的患者直接进行冠 ~1
状动脉造影 , 通过经皮穿牵 冠脉血管 成形术 ( r .或同 时 【 i PCa ) 置人支架将闭塞的冠脉开通 , 恢复血流灌 注 . 初步临床研 究 结 果々^满意 , 它能够提高再灌注率 . 善临床预后 现拟 改
死 面积较溶栓组明显降低 , 心肌挽救数量增加 ,0d 死率 3 病 降低 ( %与 72 )死 亡 、 42 % . 再梗段卒中等综 合终点 明显 降
更 好改善患者 的预后 J 。以上结 果 提示 , MI A 直接 P 治 a 疗能够减少患者 的死亡及再梗 发生 , 对远 期预后也有益处 。 二 A与箍状动脉内支架 治疗 A I M 的教果比较 Pc r A可以降低 A 病死 率 、 加 再梗及缺血 的发生率 , 但
梗死相关血管再闭塞及远期 再狭 窄率 高达 2 % ~4 %, 5 0 支
一
、
Pl c 与静脉溶栓 治疗的 比较
随着 PC T A技术 的进 步, 特别 是支架 的广泛使 用 . N A[
经 PI C 治疗梗死相关动脉 的再通 率及 手术成功 率高 直接 PE l A后冠脉再逼率及 HMI . 3级率均高于静脉溶栓绵 , 在 但
显著低 于 P C. 的 4 %, r3 组 7 进一 步支持 支架置人 的近 期及 远期临床效果忧 于 Pu 』 :急性 心肌梗死 直接血管 成形 r J
治疗 , 可 降低住 院病 死率 , 改善患者 的预后 , 但静脉溶 栓
治疗 临床再通率为 6 % ~7 %,0 mn 状动脉 【 脉 ) 0 0 9 i冠 冠 造 影心肌梗死血流分级 ( I I3级 者仪 5 %左 右 TM ) 0 早期 再 闭 塞率约 5 ~1%, % 0 晚期再闭塞率 3%, 内出血及卒 巾等 0 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介入治疗30例疗效观察
( 稿 日期 :00 1.6 收 2 1 .11 )
症状均 于治疗 1 4d缓解 , 例因心源性休克死亡 ; 1 — 1 余 5例
均 为心功 能 I 。两组泵 衰竭发生率 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 意 级
39
[ ] 中外医学研究 ,0 9。( 1 :77 . J. 20 7 1 )7 -8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 6 中国成人血脂 异 常防治指南[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0 7,5 5 :9 41 . J. 2 0 3 ( ) 30 3
( 收稿 日期 :0 O -1 2 1 92 )
2 % 一 8 。本 文 B组 患 者 于 起 病 3~5d出现 泵 衰 竭 , 0 4% 发
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方法: 两组患者人 院后立 即嚼服 阿司匹林 30 m 、 0 g 氯毗
格 雷 30m 、 激 酶 10万 U等 溶栓 治 疗 10mi, 冠 脉 再 0 g尿 5 2 n 依
[ ]刘红斌. 汀类 药物 的调脂作 用与 临床应 用 [ ] 中外 医学研 3 他 J.
究 ,0 9 7 9 :82 . 2 0 , ( )2 -9
拴 形成 、 节 内皮 功 能 等非 调 脂 作 用 l。本 文结 调 4 J 果 显示 , 治疗 组于发 病 2 4h内每 晚 1次 口服氟 伐他 汀 8 g可 较快 地缓解 临床 症 状 , 0m , 明显 降低 心 血管 事 件发 生 , 安 全 性 好 , 国 内报 道 一 致 J 因此 且 与 。 笔 者认 为 , A 患者 不 论 血脂 水 平 如 何 , 应 早 期 、 u 都
性心律失 常的发生 , 而改善患者的左室 功能。本文两 组 比 从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作者:颜涛杨志敏林仁华杨洁周芳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01期[摘要]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174例,分为溶栓组68例和PCI组106例,对比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管(IRA)再通率、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 PCI组IRA再通率明显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溶栓治疗[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a)-0038-03目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最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剧烈疼痛,严重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从而导致死亡。
溶栓治疗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是AMI有效的治疗方法。
许多大样本的随机研究已经证明直接PCI治疗AMI,其临床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均优于溶栓治疗。
现将近3年来本院接受溶栓治疗或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74例,分为PCI组106例和溶栓组68例。
PCI组:男88例,女18例;年龄35~88岁,平均59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2 h 内行直接PCI术治疗;经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部位:前壁心肌梗死47例,下壁心肌梗死41例,侧壁心肌梗死18例;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心源性休克6例。
溶栓组:男43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62岁;经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部位:前壁心肌梗死33例,下壁心肌梗死25例,侧壁心肌梗死10例;合并心源性休克2例。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来本院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对照组24例直接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87.5%,胸痛明显缓解率为41.7%;观察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79.2%,胸痛明显缓解率为45.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
1.2方法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先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具体溶栓方法参照文献[1],在溶栓完毕之后将患者送入心导管室行观众动脉造影,同时要对激活凝血时间进行检测,随后进行介入治疗。
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不给予溶栓药物直接进行介入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心电监护、吸氧以及静脉滴注肝素1000u/h,24h之后改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介入成功的标准[2]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pci指南。
1.3评价标准监测一周,评价患者的胸痛程度、监测心电图st段下移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出血等不良反应。
另外,在患者住院期间要主要观察其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2结果2.1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测以及胸痛缓解情况比较2.2术后并发症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导致血流中断,心肌因为严重的缺血而导致局部出现坏死现象。
临床症状主要有:[3]突发胸后骨或者心前区压榨性剧痛,时间持续半个小时以上,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突然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内科临床常见病,内科急、危重症范畴,据统计,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患者的年龄逐渐向年轻化发展。
目前临床中认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也是导致st段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旦确诊,尽快恢复冠脉血流就成为一项紧急任务,尤其是在疾病发作后的前3-6小时内。
静脉溶栓疗法通过静脉内溶解血栓,恢复冠脉血流,减少心肌坏死范围,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经典的溶栓疗法药物为尿激酶(urokinase)、尿激酶激活型纯化物(r-UK)、链激酶组织型纯化物(t-PA)等,这些药物可以促使纤维蛋白溶酶激活,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进而溶解血栓。
溶栓后可迅速改善心肌供血,有助于挽救心肌组织,减少心肌坏死。
1.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
溶栓后,患者的相关指标如心肌酶谱、心电图等均呈现明显改善,心肌坏死的程度得到减轻。
2. 改善心肌功能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恢复受损心肌的收缩能力和舒张功能,有效减轻心肌重构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3. 降低死亡率多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溶栓药物可以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坏死,有效降低了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死亡率。
而且随着溶栓技术的不断改进,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在逐步提高。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虽然在患者的临床疗效上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出血的风险。
1. 出血风险急诊静脉溶栓治疗会引起患者出血的风险。
特别是在使用强力溶栓药物如t-PA时,患者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
出血部位主要包括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严重时可导致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溶栓药物有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过敏性休克,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
3. 其他不良反应溶栓治疗还可能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如昏迷、恶心、呕吐、头痛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溶栓治疗时,临床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选择溶栓药物和剂量,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对比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比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的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病变。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和溶栓治疗是两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探讨它们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及步骤。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来扩张血管,恢复血流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需要在心内科或心导管室进行操作,通过穿刺径路将导管引入患者的冠状动脉内,然后通过放置支架来扩张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从而缓解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
而溶栓治疗则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症状。
在对比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时,首先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疗效。
研究表明,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的治疗效果较溶栓治疗更好。
因为PCI能够直接清除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并且通过支架的支撑作用,可以更好地恢复血流,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和心肌损伤。
而溶栓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溶解血栓,且易出现溶栓不彻底或再栓塞的情况,因此其治疗效果不如PCI显著。
PCI在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方面也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
我们来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溶栓治疗相对来说更为简单易行,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急诊科条件限制)可能更为适用。
溶栓治疗可能会引起出血等不良反应,尤其对于一些禁忌症患者(如消化道出血、近期手术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难以保障。
而PCI在技术上要求较高,需要在较专业的心血管中心进行操作,且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针孔感染、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但PCI在安全性上仍然具备一定的优势,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这两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的适应症更为广泛,尤其是对于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PCI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PCI的临床疗效及血清MMP-9、PS水平变化
: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266X. 2018. 33. 018
: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R542. 2
A
1002266X 2018 3300610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临床治疗急 病、全身免疫性疾病者;⑤有慢性心功能不全、陈旧
<12 ; 无 h ③ PCI 和溶栓治疗禁忌证;④视力听力均 在75% 及以上)后立即行PCI 治疗。溶栓联合PCI
正常,意识清楚。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异常 治疗组首先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将尿激酶150 万U
者;②有严重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病变者;③有周围血 溶于生理盐水100 mL 中,静脉滴注1 h。之后根据
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首发AMI 患者107 例。 林肠溶片300 mg 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 。 mg PCI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心 直接治疗组就诊后直接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脏联盟制定的AMI 诊断标准[7];②发病后入院时间 (CGA),确定适合行PCI 治疗(判断IRA 腔径狭窄
白酶9(MMP9)和P 选择素(PS)与心肌梗死的发 例,后壁7 例。溶栓联合PCI 治疗组男38 例、女16
生有关,二者均参与了AMI 的临床病理过程[5,6]。 例,年龄35 ~ ( 79 56. 10 ± 10. 27)岁;既往有吸烟史
为此,本研究就先溶栓后行PCI 治疗对AMI 患者的 32 例,糖尿病28 例,高血压34 例,高血脂症20 例;
流较为缓慢,或IRA 仍堵塞,或存在多支弥漫性病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 0 统计软件。符合
变,则继续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之后择期行PCI 治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珋± s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预后评估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预后评估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并进行预后评估。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要求及研究需要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5例与对比组84例,对比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嚼服及心电监护、氧气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并进行预后评估。
结果研究组与对比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91.68%、47.6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预后评估效果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可作为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疗效;预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可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心肌细胞坏死的标志物显著增高、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病情延误或任其发展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医学研究发现,早期溶栓治疗快捷、方便,可有效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缩短日后治疗时间、降低治疗难度,从而降低病死率。
我院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旨在探究其疗效并进行预后评估。
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血清酶学改变、心电图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均无本研究所用药物、方法的治疗禁忌症,排除近期较难控制高血压、活动性出血、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其中男112例,女47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2.36±1.33)岁;发病时间1~10h,平均发病时间(5.36±0.84)h;心肌梗死位置,前壁49例,下壁36例,上壁37例,侧壁47例。
依据患者要求及研究需要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5例与对比组84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瑞通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瑞通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6-09T14:37:31.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付丽丽赵宪男[导读] 目前介入治疗是最安全有效的恢复心肌再灌注的治疗手段,但在基层医院不能常规开展。
付丽丽赵宪男(新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110300)【摘要】目的观察瑞通立(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30例患者均首次静脉推注瑞通立18mg,30分钟后在静脉推注18mg,每次应在2分钟内缓慢静推。
观察患者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心肌酶谱变化情况。
结果静脉溶栓成功率70%。
结论瑞通立是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溶栓药物。
【关键词】瑞通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效【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127-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急症,早期积极静脉溶栓治疗可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使心肌得到再灌注,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坏死范围,减轻梗死的心肌重塑,改善预后,从而使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我科2010年4月—2012年12月选择早期ST段抬高心肌梗死30例,应用瑞通立(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3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43~75岁,平均61岁。
本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心血管学会颁布的AMI诊断标准[1]。
发病时间:均为早期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至溶栓开始6h以内25例,6~12h5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下列情况:(1)胸痛持续≥30分钟,不缓解。
(2)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0.2mv,肢导≥0.1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3)发病时间<12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补救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作者单位:535400 广西省灵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患者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濒死心肌,改善心功能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是目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措施[1]。
但我院为县级医院,静脉溶栓治疗仍为重要的治疗措施,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对静脉溶栓无效者行补救性pci,取得满意效果,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入院治疗的ami患者。
有78例符合入选标准,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8.1±14.6)岁。
其中前壁ami 35例,前间壁ami 6例,下壁ami 18例,下壁+正后壁ami 9例,下壁+右室ami 10例。
纳入病例要求如下:①缺血性胸痛临床症状,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②心电图动态演变。
③发病时间<12 h。
④心肌梗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演变。
排除标准:心原性休克或严重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严重低血容量/低血压状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所有入选患者均予溶栓后再择期冠状动脉及pci治疗。
1.2 方法入选患者常规予尿激酶150万u,加入9%生理盐水
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滴完,继而给予硝酸甘油10 mg 静脉滴注,滴速按硝酸甘油10~15 mg/min,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5~7 d。
1.3 所有ami患者入院进入监护室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1.4 ami患者常规吸氧、口服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氯吡格雷,无禁忌证给予倍乐克、aoei类药物。
2 结果
2.1 ami患者入院后静脉溶栓开始时间为15~20 min。
冠脉再通:78例冠脉再通49例(62.8%);3 h内溶栓冠脉再通率85.0%(34/40),~4 h再通率66.7%(8/12),~6 h再通率50.0%
(4/8),~24 h再通率22.2%(4/18)。
2.2 冠脉造影及pci:所有78例ami经溶栓治疗后10~14 d 左右均常规行冠脉造影,手术时间(从冠脉造影至介入治疗结束)25~80 min,平均(4
3.6±15.7)min,造影剂用量50~250 ml,平均(138.5±29.8)ml。
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前降支48例,回旋支14例,右冠脉16例;78例114支病变血管中,有86支血管置入支架95枚,12支血管只行pci,11支血管不予处理,2支血管完全闭塞且钙化严重导丝无法通过放弃处理。
3 讨论
迅速使闭塞的ira再通是治疗ami的关键和目标。
传统静脉溶
栓治疗因其简便易行得到广泛应用,经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实能降低病死率,改善梗死后左室功能,但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仅为50%~75%[2]。
因此,积极地对于溶栓后未达到有效冠状动脉血流的病例,应积极进行补救性pci,将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生存率,减轻左心室重构、改善远期预后。
ami行pci可尽早重建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的心肌组织细胞,改善左心室功能,减少ami 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3]。
直接pci能最有效的重建血运,恢复前向血流,但并发症也较高,同时要求的设备与技术条件也较高,费用昂贵[4]。
同时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人员及设备条件限制,pci 不能立即进行,使发病再灌注时间延迟但直接pci与静脉溶栓相比明显存在着再灌注时间延迟问题。
本组中ami患者入院后静脉溶栓平均开始时间为15~20 min,获得早期再灌注,缩短了再灌注时间。
美国schweiger等[5]报道,溶栓治疗后,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明显改善ami患者的预后,改善梗死区心肌的节段运动和左室整体心功能,并降低高危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休克和死亡的风险。
本组中治疗组及对照组同样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而且治疗组ira达timi3级血流比例(93.9%)较对照组(84.6%)有升高趋势;全部患者ira达timi 3级血流的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通过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提高了ira再通率,同时加用介入治疗达到ira充分、持久开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建平,黄河,吴名星,等.36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分析.中国医师杂志,2006,8(9):12431244.
[2]阎峻,戴天然.急诊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对比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6,3(32):5960.
[3]杨剑峰,王相智,张鸿举.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落与心肌组织灌注的观察.海南医学,2008,19(3):1617.
[4]高润霖.进一步提高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水平.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1):8586.
[5]李占全,张明.现代心血管病热点问题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新概念.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