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合集下载

政 府应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应对经济波动

政 府应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应对经济波动

政府应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应对经济波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经济有时繁荣,有时衰退,这种周期性的变化给社会和民众带来了诸多挑战。

政府作为经济的重要调控者,需要运用财政政策这一有力工具来应对经济波动,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经济波动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由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化、外部冲击、技术进步的不均衡、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等。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政府需要迅速且准确地判断形势,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

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这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直接刺激总需求。

例如,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修建公路、桥梁、铁路等。

这些项目不仅能在建设过程中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还能改善交通条件,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此外,政府还可以增加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减少税收也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

降低个人所得税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

降低企业所得税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

此外,政府还可以对特定行业或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需要注意财政赤字和债务的问题。

过度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可能会引发财政风险,影响政府的信用和未来的财政可持续性。

因此,政府需要合理控制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压力时,政府则需要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这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减少政府支出可以降低总需求,抑制经济过热。

例如,政府可以削减不必要的公共投资项目,降低行政开支等。

增加税收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

提高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或者开征新的税种,都可以达到增加税收的目的。

但在增加税收时,政府需要考虑税收政策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避免对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取向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取向

3 . 教育、 医疗等消费呈刚性特点 , 低收人家庭生活质量受
到影响 。从理论上说 ,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 的重 要指标 , 一般来说 , 食 品支 出占家庭 总消费支 出的比例 越高 , 家庭生活水平就越低 , 反之亦然。 但调查结果却显示 , 情况并 非 完全 如此 , 调查发 现 , 低收人家庭 的食 品支 出数额较低 , 但 同时其 占消 费总支 出的比例也较低 ; 2 0 0 8 年城市低收入家庭
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 最近党 中央 、 国务院决定 , 对宏观经济
外 贸出 口 一旦受阻 , 经济增长受到 的影响将非常明显。 2 . 城 乡居 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 消费结 构差 异明显。 长
期 以来 , 中国城市家庭 的消费水平 明显要 高于农村家庭的消 费水平 。 据社科院 2 0 0 8 年调查数据显示 , 城市家庭年平均消 费数额为 2 8 3 4 3 . 7 元, 比农村家庭的 1 7 2 8 5元高出 1 0 0 0 0 多 元。 在各 细项 中差距最 大的三项是食品 、 住房和教育 。 在消费 结构 上 , 城 乡家庭在 发展型 支出结构上存 在明显差异 , 特别 是在住房 和医疗 两个 方面 。城市地区 由于近年来房价高涨 ,
2 0 1 3年第 6 期
经济 研究 导刊
E C0N0MI C RE S E ARCH GUI DE
No . 6, 2 0 1 3 S e i f a l N o . 1 8 8
总第 1 8 8期
扩 大居 民消 费需 求 的财税 政 策 取 向
潘 旭
( 辽宁省东水西调工程建设局 , 沈阳 j 1 0 0 0 3 )
率分别 以平均每年 0 . 6 个和 0 . 4 个百分点的幅度下降。在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分析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分析
6 3
和消 费计 划 的 。为 了能 从 当前 和未来 的消费 中 获得 最大 效用 , 费者 会 把 生 命 周 期 的 全 部 收入 按 一 组 消
表 1 三大需求因素对 G P的贡献率 和拉 动 ( D 单位 : ) %
年份 最终消费支 出 资本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额 货物服务净 出口

率一样 , 与储蓄有关 。如果 政府有意用财政政策作 消费 函数理论。莫迪利亚尼认为消费者是根据一生 为平均所得分配 的工具 , 么财政政策对消费倾 向 那 各个阶段的不 同收入和消费水平来安排他们 的储蓄
[ 收稿 日期 ]0 1 0 — 0 21 — 9 1
[ 作者简介 ] 炜( 9 5一) 女 , 林 16 , 湖北人 , 赤峰学院经济管理学 院教授 , 硕士 , 事财政理论与政策 研究 . 从
个人 可支 配 收入 , 随着 收入增 加 消 费也在 增 加 , 消 但 2 弗 里 德 曼 的持 久 收 入 函数 理 论 。弗 里 德 曼 . 费的增 长低 于 收入 的增长 , 边 际消 费倾 向递 减 规 ( 即“ M.F e m n 1 5 ) i r d a ,9 7 的持 久 收入 函数 假说 认 为 : 人
[ 关键词] 费需求 ; 消 消费倾向 ; 税收政策 ; 消费结 构
[ 中图分类号 ] 8 04 2 1 1 .2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4— 2 5 2 1 )5— 0 3— 4 10 5 9 (0 1 0 0 6 0


消 费需 求 理论分 析
( ) 一 各类 消 费需 求理 论 比较 1凯 恩 斯 的消 费需求 理论 。凯恩斯 ( ens n . K yei , a

关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与比较

关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与比较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社会 保 障 体 系不 健 全
中国的社保体 系仍不健全 , 人 口老龄化 、体制改革和 经济结构调整 对社会保 障的压力 迅速增 大。到 目 前为止 ,我 国的社会保 障资金缺 口仍 较大 , 社会保 险基 金管理 制度仍不规范 。我 国的社保体 系建 立的时 间不 长,目 前 的覆盖率 还是很低 , 就养老保 险来说仅为 3 0 %。
3 . 房价 过 高
象进行严格管理 ,规定开发时限 ,加强金融机构对 房地产开发商 的放 贷 管理 。第 三,建立强有力 的政府监管部门 ,确保政 策的落实 ,防止执 行
中的投机行为 。 2 .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 在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下,我国城镇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 等民生问题上需要承担较大成本 , 伴随市场化程度加深 ,民生领域的消费成 本仍不断上升,居民对未来风 险和价格上升的预期将导致 预防性储蓄的增 加, 从而减少即 期消费。因此 , 增强消费信心 , 提高消费预期需要完善养老 制度, 加强对低收人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政府扶助,进行医疗体制改革。 3 .发展并完善居民消费信贷制度 消费信贷是刺激即期消费的金融手段。其一,控制信贷风险。加快个人 诚信体系的制度建设 ,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和创新产 品的风险管
1 . 收入 分 配 不 合 理
( 1 )强化税收在 收入分配 中的调节作用 方面 ,提高个 税起 征点 ,增 加低 保 ,提高 养老金 和 最低 工资 收 入 ;另一方面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提高最

低粮食收购价格 ,降低农民负担。 ( 2 )降低居 民收入差距 提高居民个人所 得税累进税率 ,同时加强对垄断行业 收入分 配制度
第一 ,国民收入的分配格 局存在 明显 问题。财政 收入对 G D P的贡 献 率 ,从 2 0 0 0 年的1 2 .9 %上 升到 2 0 1 2年的 2 0 .3 %。但是 ,居民收入 的贡献率却从 6 8 %下 降到 5 7 .3 % 。第二 ,居 民之 间的收入差距一 直扩 大。近 l 0 年 以来 ,伴 随着 我 国经济 的增长 ,尤 其是城 乡居 民之 间 的收 入 差距不 断扩大 ,基尼系数持续攀升。

扩大内需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

扩大内需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

社 会保 障 的支 出差异 , 人 均受益量 就 消 费承担 了大部 分的流转 税负 。而我 国 使社会财 富分 配向 国家倾斜 , 减少了居 民 育 、 人均教育 和人 均社保 与就业受益 流转税 在税 收总收人 中的 占比超过 5 0 %, 的可支配 收入 , 从而 阻碍 了消费需 求的进 更小 了 ,
关键词 : 消 费需求; 制度 障碍; 财税政策
《 金砖 国家联合统 计手册 2 0 1 2 ) ) 发 布的数 碍 据来看 , 经 济总量 远不 如我们 的巴西 , 在
社会保 障和就业 方面 的财政支 出在 2 0 0 7


财 政 制 度对 扩 大 内需 的 障

1 . 财政收入增长过快
0 %。这 只是总支 出的人均分配量 , 如果 群 体人 数远远大于高收人群体 的情况下 , 民” 。但是 , 以税 收 为主要来 源 的财 政收 4 教 整体 而言 , 中低收入 阶层 的居 民通 过 日常 入也挤 占了很 大部分企业和居 民的收益 , 在此 基础 上 再考 虑 之前 的 医疗卫 生 、

步扩大 。
2 . 财政支 出结构欠合理
分配量 只有 南非 的 2 4 %~ 3 5 %; 人 均社 保 毫不夸 张地说 , 占人 口绝 大多数 的中低 收
与就业受益量 只有巴西 的6 %~ 1 0 %; 医疗 入 阶层 成 为我 国税 收负担 的承担 主体 。 3 %~ 2 1 %, 这 不仅使 广大居 民损失 了交 给生产者 的 从财政 支出结构看 , 长期 以来 我国偏 卫 生人 均受 益量 只有 南非 的 1 5 %一 3 0 %; 如 果再 考虑两 国的通 那部分 收益 , 重基 础设 施建设 投入 , 虽然 拉动 了钢铁 、 巴西 的 1 又在一定程度上 导致 了高收

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

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

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如何扩大我国的居民消费[摘要] 2008年的经济危机似乎已经过去,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都预言中国经济已经见底。

虽然危机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后危机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充满变数,尤其是近来欧债、美债依旧、世界经济仍然低迷,我国也发生了温州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应当何去何从?消费、投资、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我国长期以来以投资和出口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终极动力的消费长期被忽略,因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扩大消费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消费增长率偏低,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差距较大。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形成的原因是消费能力不足,消费意愿较低。

从财政政策的视角,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对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消费性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扩大。

从货币政策角度,要降低利率和准备金率,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居民消费;消费意愿;消费能力;财政政策一、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仍然偏低,而且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大。

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消费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出口和投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因此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持续增长,消费便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如何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成为核心所在。

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但近年来一些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相对于政府消费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一)居民消费的整体情况1、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是指一国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的高低代表了一国消费水平的高低。

我国恩格尔系数虽然不断降低但仍然很高,说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仍然偏低。

关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分析

关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分析

关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需求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提出了从完善财税政策、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采取分阶层消费调节措施以刺激消费等三方面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需求财政政策收入差距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该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上常把消费、投资和出口比喻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出口和投资,而对消费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扩大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是经济的主要动力,也可以使三者协调发展。

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总量不断增长。

但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却一直下降,居民消费倾向有持续下降趋势;另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恩格尔系数走高,居民消费层次较低,即期消费被抑制,使得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减弱之势。

(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间有较大差异由于我国城乡居民在人均收入水平方面和消费结构方面都有着显著差异,这便使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呈现较大差别。

收入对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影响作用最大,也是众多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均落后于城镇,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具体表现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基尼系数的持续上升。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019元。

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差距一直是民生热点。

(二)教育和医疗等具有刚性消费特征,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不高城乡低收入家庭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很大比例。

在我国,多数普通家庭较重视子女教育,及多数家庭医疗费用尚需自费支付较大比例,使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呈现刚性消费的特征。

税收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路径选择

税收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F 1. 2 8 0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6 ( 0 2 0 -0 60 0 01 X 2 1 )207 - 7 6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做 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 居民消费需求。 自20 08年底我 国实施新一轮积 极财政政策 以来 ,实体经济逐 步企稳 回暖,到 21 00年底经济运行虽然走出了危 机 ,但仍然主 要依靠走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路子 。这表
展中所起的作用,多年来人们的直观印象是投资
1 .消费需求直接和最终决定着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约 束在 2 世纪末 已经 由短缺经济时代的供给约束 0
收稿 日期 :2 1.21 0 11 .0 作者简介 :邹 蓉 (9 0 ,女 ,江苏苏州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税收理论与实务研 究。E m i orn8 88 @16 cr 17 一) - al uo  ̄88 8 2 .o :z n
协调和不可持续 ,继续下去必然会使 中国经济陷
入新 一 轮 的危 机 。 为此 ,必 须 抓 紧 调 整 宏 观 战
略,实施促进消费需求的政策 。本文主要研究通
求来促 进经 济发 展 问题 。


促 进 消费需 求的理 论
直接和最终 的决定作用。 从需求角度来看 ,拉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消 费、投资和净出口三个方面。对于三者在经济发
明 中国 的经 济正变 得越来 越不 稳定 、不平 衡 、不
转变为需求约束 ,决定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主 要因素转变为市场需求规模。 (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 正如马克思在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所指 出的,“ 没有生产 ,就没有消费 ;但是 ,没有 消 费 ,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 没有 目的。 ” 从社会再生产来看 , 投资需求只不过是 中间 需求 ,只有消费才既是某个社会再生产过程 的终 点又是下一个再生产过程的起点。可以说 ,没有 消费需求支撑的投资将成为无效或低效投资,而 无效投资是无法保证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的。 可见 ,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 ,对经济发展起着

财政政策和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分析

财政政策和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分析

财政政策和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分析作者:杨沛黎来源:《财会学习》2016年第21期摘要:当前我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这不仅与消费结构、收入分配、收入等有关,也与财政政策的运用有极大关系。

因此,为了扩大居民消费,必须认真分析财政政策和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从而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关系居民消费会受到消费能力以及边际消费倾向的重要影响,而这两个因素也深受财政政策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能力,但是阻碍了边际消费倾向,所以财政政策的高强度运用没有提升居民宏观消费率。

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政策的运用都会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当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受到阻碍时,居民消费、财政政策的运用都会受到限制。

所以分析财政政策和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势在必行。

一、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当前有的研究证明,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与财政政策的效果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边际消费倾向增大,财政政策效果反而缩小,而边际消费倾向缩小,财政政策效果反而增大。

究其原因:如果政府扩大支出、降低税收,那么国民收入就会增加,与此同时,货币的交易预防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居民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一定会减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导致个人部门投资缩减,若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缩小,那么国民收入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国家财政支出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把个人投资挤出,总需求的增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国民收入的增加效果也就不明显,财政政策的效果也没有达到。

其实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对财政政策影响的大小,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在研究两者关系时,政府的支出有没有导致利率提升。

当政府的支出导致利率提升的时候,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增大,政府财政政策的效果就会缩小;当政府财政支持没有导致利率提升的时候,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增大,政府财政政策的效果就会增强。

这主要是由于:若政府支出导致利率提升,投资就会有所降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增大,国民收入减少的比例会扩大,政府的财政政策就会减弱。

运用财政手段拉动消费增长的对策探讨

运用财政手段拉动消费增长的对策探讨

要扩 大居 民消费 , 就要增加 居 民的可支配收入 。 因此 , 从财 政上 而 言 , 实 行 结构 性 减税 , 减少 居 民赋税 与 费用 支 出和加 大转移支 付力度就 显得尤 为必要 。这就 需要加快 推 进 收入 分配 制度 和 财税 体 制 改革 ,积 极 调整 收入 分 配 格 局 。一 是在 继续适 度提 高个 税免 征额 的 同时 , 应改 按家 庭 和综合 收入 征税 ; 二 是要 继续 推进 营业税 改征 增值 税 和房 产税 改革 试 点 , 合 理 调整 消 费税 范 围和 税率 结 构 , 逐 渐 提 高居 民收入 在 国民收入 分配 中的 比重 , 提高 中等收 入者 的 比重 , 从而提高国内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 ; 三是通过转移支付 , 大力改善地区之 间人均 收入 的状况 。应健 全转 移支 付制 度 , 逐 步减少 专项 转移 支 付, 增 加一般性 转移支付 。 ( 二) 运 用财政补 贴手段 直接 刺激 消费 是加 大对农 民的直接补 贴和消 费补贴 ,提 高农 民的 消费水平 , 要继 续对农 民购买种子 、 化肥、 农机、 汽车 、 家电 、 建 材和 种植 、 养 殖 等方 面 给予 补贴 , 带 动农 村 消 费力 的增 加; 二是 提高 对 城镇 困难家 庭 、 低 收入 家庭 和 在校 学 生 的 生 活( 物价) 补贴标准 , 进一 步改善他 们的生 活状况 , 提高 消 费能力 ; 三是加大城市廉租房建设的补贴 , 解决城市弱势 群体 住房难 的问题 。

按照有效 需求理论 ,消费需求 是经济 总量构成 的主要 部分 , 也是 实现 经济稳 定增 长与 发展 的主导 因素 。当经济 增 长达 到一定 阶段 时 , 消费 需求将 成 为拉动 经济 马车 前行 的主力 因素 。同时 , 扩 大消 费需求 又 为实现 经济 发展 方式 的转 型创造 了有利条件 。 财政资金的投入 , 能够推动内需特 别是 消费需求 持续 稳定增长 ,在增加城乡居 民收入 的同时 , 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进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 三) 财政公 平收入分 配可为扩 大消 费需求提 供前提 扩大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缩小收入分配。因此 , 努力 提 高居 民收入 ,缩小 收入 差距是 扩大 社会 总需求 、 加 快 消费结 构升 级 、 促进 经济增 长 的有效措 施 之一 。财政 作 为 调节 国民收入 分 配 的重要 杠 杆 , 在初 次分 配 中 , 要 为 各 个不 同的市场 主体创 造平 等竞争 的财 政政 策环境 , 给予 制 度上 的国民待遇 , 充 分激 发社会 活力 , 促进公 平竞 争 , 努力 增加 社会 财富 。在二 次分 配时 , 要充 分运 用支 出 、 补贴 、 税 收 等政 策 , 调 节社 会 成员 之 间 的收入 差 距 , 建 立 一个 科学 合理、 公平 公 正 的社会 分 配 秩序 , 形成 以中等 收 入人 群 为 主体 的两头小 、 中间大的橄榄 型社 会分 配结构 。 ( 四) 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 可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保障 经济学基础理论告诉我们,财政政策的直接政策效应 是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变化、 转移支付的变化或税收的

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

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

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借贷和管理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其基本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公共利益等。

一、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是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

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提高消费者购买力等。

这些措施可以刺激经济活动,推动生产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1.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加大公共投资力度是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家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和科技投入等方式来推动公共投资。

这些举措不仅可以刺激短期需求,还可以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为长期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2.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促进投资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国家可以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率,减免税费等方式来减轻企业负担。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企业的收益和投资回报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提高消费者购买力提高消费者购买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

国家可以通过减轻个人所得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来增加居民收入。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刺激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调节收入分配调节收入分配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经济不健康发展。

因此,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节收入分配,确保社会公平正义。

1.加强税制改革加强税制改革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家可以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等方式来实现对高收入群体的逐步调节。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和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方式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

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经济发展不稳定会导致社会动荡,影响国家长远发展。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取向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取向
的 消 费 水平 。据 社 科 院 2 0 0 8年 调 查 数 据 显 示 . 市 家 庭 年 平 均 城 消费数额为 233 84 . , 7元 比农 村 家 庭 的 12 5元 高 出 1万 多 元 。 78
增长贡献率较低的问题 , 进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促
1 我 国居 民消费 需求现 状及存 在 的 问题
农 业经 济
农 经 与 技21年 3 第O期( 第2 期) 村 济 科 0 第2卷 8 总 9 2 9
扩大■晨蔫奠需求的财税敢繁取向
郑 芳 芳
( 宁省 闹德 海水库 管理 局 , 宁 阜新 辽 辽
1 3 0) 200
Hale Waihona Puke [ 摘 要 ] 国 际金 融 危 机 引发 中 国 经 济 波 动 、 口萎 缩 的 情 况 下 , 进 消 费 、 大 内需 。 动 经 济增 长 . 经成 为 在 出 促 扩 拉 已
很 明显 , 市 平 均 7 78元 , 25 ; 村 平 均 1 0 城 1. 占 . 农 % 8. 3元 , 1 , 占 %
11 最 终 消 费 率 、 献 率 低 . 贡
国 家 发 展 和 改 革 委员 会 宏 观 经 济 研 究 院 最 近 一 份 报 告 认 为 . 国最 终 消 费 率 和 居 民消 费 率 分 别 以平 均 每 年 06个 和 0 我 . . 4 个 百 分 点 的 幅 度 下 降 。在 2 0 0 7年 , 镇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和农 民 城 人 均 现 金 收 入 的 增 长 均 超 过 G P增 速 , 消 费 增 长 对 经 济 增 长 D 但
当 前 经 济 工作 的 首要 任 务 。通 过 对 我 国 居 民 消 费需 求 现 状 、 在 的 问题 及 现 行 财税 体 制 中不 利 于 消 费 需求 增 长 的 因 存 素 分析 , 出 了通过 调 整 财税 政 策 , 持 中小 企 业 发展 ; 加 居 民 可 支 配 收 入 ; 加 财 政 支 出 中保 障 民 生 的 支 出 ; 进 提 扶 增 增 推 居 民 消 费升 级 等 扩 大 内 需 的政 策 建 议 。 [ 关键 词 ] 融危 机 ; 大 内 需 ; 进 消 费 ; 税 政 策 金 扩 促 财 面 对 世 界 经 济 增 长 明显 减 速 、 际市 场 需 求 疲 软 的外 部 环 国 境 , 极 扩 大 城 乡 居 民消 费 需 求 , 实 增 强 消 费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积 切 徊 , 大 低 于 7 %左 右 的世 界 平 均 水 平 。 而 由于 居 民 消 费 在 最 大 0 终 消 费 中 占主 导 地 位 , 以 消 费 率 低 就 必 然 表 现 为 居 民消 费率 所

使用“差异化”的财政政策扩大消费需求

使用“差异化”的财政政策扩大消费需求

费 能 力 。众 所 周 知 , 收 入 阶 层 与 低 收 入 阶 层 具 高
有 不 同 的 消 费 倾 向 。低 收 入 阶 层 受 收 入 所 限 , 生
活 需 要 已经 达 到 的 满 足 程 度 不 仅 低 于 高 收 入 阶 层 , 至低 于全 社 会 已达 到 的平 均 水 平 , 高收 甚 而 入 阶层 的生 活 需 要 则 已 经 在 高 水 平 上 得 到 满 足 , 低 收 入 阶层 无 论 是 平 均 消 费 倾 向 还 是 边 际 消 费
变 , 且 涉 及 包 括 政 府 的 行 政 运 行 机 制 、 府 功 而 政 能 与 市 场 功 能 的界 定 、 府 行 为 的 规 范 乃 至 行 政 政 权力来 源与 约束 等广泛 的领域 。
3 .规 范 行 政 运 行 机 制 , 革 政 绩 考 核 方 式 。 改
政 对 农 村 的 转 移 支 付 力 度 , 大 公 共 财 政 在 农 村 扩
锯钎 研宪考 21 年第6 期( 考 00 0 总第23 期) 32
善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 进 财 力 的 均 等 化 , 证 地 方 促 保 政 府 有 财 力 履 行 其 职 责 , 供 基 本 公 共 产 品 和 服 提
务 , 而增强 我 国大 政 方针 从 上 到下 的 执 行 力 , 从
构建 民生财政应 注意 的问题
范允奇 王文 举
1 .增 强 财 政 透 明 度 , 范 地 方 政 府 财 政 收 规 支 行 为 。 财 政 分 权 以来 , 国 地 方 政 府 预 算 外 和 我 制 度 外 收 入 日益 增 加 。 经 济 越 发 达 , 算 对 地 方 预 政府 的约 束程度 越低 。约束 的降 低 , 致 了地方 导 政 府 支 出 随 意 性 的 增 强 。例 如 , 用 于 文 教 科 卫 被 的预算支 出经 常被挪 为他用 , 剧 了地方 财 政支 加

税收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

税收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

税收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1. 本文概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税收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

在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税收政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本文首先分析了税收政策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机制,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检验了税收政策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具体影响,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

本文提出了优化税收政策,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2. 税收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税收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消费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节将从税收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税收的累进性以及税收政策变动对消费水平的短期和长期效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税收直接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一般来说,税收增加会减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降低消费水平。

例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增加,会减少居民的收入和企业利润,进而影响消费支出。

税收政策中的税收减免和税收抵免等措施,可以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从而提高消费水平。

税收的累进性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累进税制意味着税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这种税制有助于减少收入差距,从而可能提高整体消费水平。

高收入者缴纳更高的税率,减少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而低收入者由于税率较低,可支配收入相对较高,消费能力增强。

这种再分配效应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

税收政策的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短期和长期之分。

短期内,减税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提高消费水平。

长期来看,税收政策通过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影响消费水平。

例如,如果政府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储蓄和投资,可能会在短期内降低消费水平,但长期看可能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消费水平。

税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影响存在差异。

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税收的增加会显著减少其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其基本生活消费。

各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措施

各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措施

各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措施内需不振往往是导致经济增速放慢甚至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各国政府采取扩大公共投资、减税、降息等措施。

现将情况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德国政府扩大内需的主要政策措施在80年代至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1、注重运用财政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国债和政府支出等财政政策工具在抑制经济衰退、促进社会有效需求增加的导向作用。

(1)在税收政策方面,德国政府及专家一致认为,高额的直接税不利于促进投资和创造400万失业大军急需的工作岗位。

为此,德国政府于1992年着手进行以所得税改革为重点的税制改革,其中心内容是降低所得税税率和调整税收规模与结构。

具体方案及措施是,个人最低所得税税率由以往的%降至15%,而个人最高所得税税率由53%降至39%;免征所得税的界限由过去的年收入万马克提高到万马克;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由过去的47%降至35%.与此同时,适当开征一些新税种,如矿物油税,每公升汽油征收6芬尼,取暖油、天燃气和电等费税也相应上升。

(2)在公债政策方面,德国在1967年制定的《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法》中,严格禁止政府在经济过热时期发行公债,但它不反对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发行公债。

(3)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增加政府采购和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方面均有较大的举措。

2、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有效发挥微观经济机制在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社会供给的基础作用。

(1)减轻企业负担,并积极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

德国政府于1997年元月取消了财产税。

财产税的取消意味着减轻企业50多亿马克的负担。

德国政府下一步的计划是取消营业资本税。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并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

德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小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如制定并实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计划,其资金来源于欧洲复兴计划,目的是为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为服务行业与市场营销工作提供资助。

扩大消费需求: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支点

扩大消费需求: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支点

民生领 域 的支 出项 目 ,包括 给 老百 姓 发一 些食 品券 、购 物券 .如 果投
放 给低 收入 阶层 . 有用 的 。07 是 2 0 年
减 ” 此 增彼 减 , 终 效 应 是零 不减 , 最
是 不 同 的 。 这 次 减 税 .无 论 出 发 点 还 是归 宿 .最终 的静 效应 是 纳税人
才会 逐步 地 、 全地 、 分地 显示 出 完 充 来 。当时 测算 的结 果 ,仅 此 一项 就 能减 轻企 业税 赋9 0 元 。 0亿
第 二 , 于 增 值 税 的 转 型 . 值 关 增 税 转 型 实 际 上 从 2 0 年 7 就 开 始 04 月
相 对高些 ,那 么 ,的确 是可 达 到增
泉 。而 增 支 的手 段 无 非 在 “ ” 增 、
“ ” 个 字 上 做 文 章 。 “ ” 就 是 减 两 增 , 直 接 增 加 老 百 姓 的 收 入 , 全 力 提 高 国 内 公 众 的 消 费 能 力 。 比 如 ,增 加 于 特 定 目 的 实 行 的 税 负 水 平 的 削 减 ; 二 , 这 次 减 税 , 是 大 规 模 其 是 不 方 案 已 定 , 包 括 1 项 内 容 , 的 实 共 0 它 现 时 间 只 有 一 年 多 .在 2 1 年 就 要 00
加 消 费 需 求 的 目 的 。 另 一 方 面 是 “ ” “ ” 是 通 过 增 加 政 府 的 支 减 。 减 也
出 达 到 的 。 “ ” 是 减 缓 或 解 除 中 减 就
国 老 百 姓 的 后 顾 之 忧 。 中 国 的 消 费 率 不 高 , 一 方 面 是 有 钱 的 人 没 找 到
地 减 ,而是 实行 小 幅度 、小剂 量 的

财税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四大机制分析

财税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四大机制分析
转 行 就 业 人 群 的 职 业 培 训 力 度 ,创 造
还 要 加 快 全 国社 会 保 障法 制 体 系 建
设。 建立 专家 咨询机 制 以及受保 人 、 企
业 组织 、职工 组织 等社会 各利 益 团体 广 泛参 与 的决 策 和监督 机制 ,推 动社 会 保 障 决 策体 制 的公 开 化 和 透 明化 。 增 强居 民对 未来保 障 的信心 ,弱 化对

口 李 国 辉
( 浙江 经 贸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浙 江杭 J , i 、 l 3 1 0 0 1 8 )

四大帆精分新
强调收 入分 配机制 的完 善 ,就 是要 以
公 平为 原则 , 不 断 提 高 居 民收 入 , 充分 发 挥 财 政 的 收 入 分 配 职 能 ,合 理 调 整
方 面进行 , 即稳 步提高最低工资标 准 、 逐 步扩大中等 收入水平 、加强调节高收入 水平 、 加强统筹东 中西部 和城 乡差距 。 最低 工资标 准是 助推 经济发 展 的 反 向条件 , 也 是刺 激消 费的基 础保 证 。 各 地根 据本地 区经 济发展 水平 ,设定


完 善收入 分配机 制 : 缩 小 居 民
减规 律 的作 用 ,高收入 群体 的边 际消 费倾 向要 明显低 于 中 、 低 收入群 体 。 在 社会 总收入 一定 的情况 下 ,居 民收入 分配 差距越 大 ,收入较 多 的集 中在少
收入 差距 。 提 高 居 民 消 费 购 买 力
收入 分 配机制 调节 的失效 ,集 中 表现 为 居 民收 入差 距 的 不 断扩 大 , 形 成 不 同收入群 体 。受边 际消 费倾 向递
( 一) 调 节 收 入 水 平 的 差 距 调 节 收 入 水 平 的 差 距 主 要 从 四 个

财政赤字为什么能扩大社会需求

财政赤字为什么能扩大社会需求

财政赤字为什么能扩大社会需求财政赤字为什么能扩大需求财政赤字说明政府实施了宽松的财政政策,会刺激国内需求,扩大消费或投资,从而扩大内需。

政府赤字必然是投资到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是社会保障系统上,直接受益人就是国民,总需求就被放大了。

比如政府投资项目,如高速公路,其中钢铁、水泥公司会赚取高额利润这些公司赚钱股东或者是员工就会有更高的收入,从而去进行消费。

比如买衣服、吃饭、然后卖衣服的老板和饭店的老板也有了盈利,他们也会去消费,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会扩大国内需求的原因。

财政赤字产生原因国家财政当年支出大于收入的经济现象。

在现实中,国家经常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解决大量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有时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这是财政赤字不可避免的一个原因。

不过,这表明财政赤字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的燃眉之急。

当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时,就好像一间公司背负的债务过多一样,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且日后为了要解决财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定都有不良的影响。

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会上扬。

财政赤字产生意义财政赤字的大小对于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和力度是至关重要的。

财政政策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而财政赤字则是衡量财政政策状况的重要指标。

因此,正确衡量财政赤字对于制定财政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非常遗憾的是,对于如何正确衡量财政赤字,经济学家并没有达成共识。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常意义上的财政赤字并不是财政政策状况的一个好指标。

这就是说,他们认为按照公认的方法衡量的财政赤字既不能准确地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又不能准确地衡量给后代纳税人造成的负担。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首先,财政赤字会导致国家债务增加。

当国家需要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就会造成国家债务的增加。

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冯海燕
【期刊名称】《大众商务》
【年(卷),期】2022()13
【摘要】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变革、发展,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也在日趋完善。

而作为我国消费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应当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并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一过程中如何发挥财政税收政策作用,是当前业界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财政税收政策与居民消费需求间存在的关联,而后深入剖析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有效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具体策略,致力于充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效用,激发居民消费,进而助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总页数】3页(P0013-0015)
【作者】冯海燕
【作者单位】卢龙县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
【相关文献】
1.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2.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3.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4.基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
5.浅谈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政策为企业提供市场空间。

6.发挥财政政策对外向型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

在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自主调整生产方向和产业升级的条件下,应通过财政政策调整给予一定帮扶。

加强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由中央或省级财政支持设立转产产业基金,集聚社会资本,综合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出口型企业转移生产基地、产业升级或转产。

7.加大财政资金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在已有专项资金安排的基础上,可利用新增国债资金支持一些重点工程建设,解决节能减排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瓶颈,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设备)支持;继续加大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及专用设备投资实行定期减免或抵免企业所得税的特殊优惠政策;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增加环境保护支出。

参考文献(1)许 生《经济增长、贫富分化与财税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改革与设计》,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版。

(2)李 扬《美国金融危机:分析及启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演讲报告,2008年10月22日。

(3)许 生《“累退性”税制推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改革内参》2008年第26期。

(4)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9年财政形势及财政政策展望》。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形势日趋严峻,我国也受到了冲击,为了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再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增加政府投资是这次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大及其对民间投资和消费的拉动效应,对于我国在当前经济条件下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依赖投资与出口拉动,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2006年居民消费率只有36%,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

① 因此,无论从当前拉动经济景气复苏的角度,还是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角度,都需要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特点、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需要政府运用科学化、制度化、长期化的财政税收政策,着力解决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强与“意愿”不强并存的问题。

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内容提要: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本文认为,应根据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特点、消费水平与结构,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政府民生支出,刺激居民消费欲望,从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形成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关键词:经济增长 财政税收政策 居民消费能力 居民消费意愿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财政税收政策(一)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我国,中小企业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安置劳动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2006年末,我国私营企业达到498.1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2595.6万户;全国私营个体企业就业人数11746万人。

2006年私营个体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9.5万人。

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18.6万户。

① 私营个体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而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较多、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弱,需要予以扶持。

1.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或由于受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冲击出现的暂时性的资金困难,凡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照企业前3年或5年的累计纳税规模提供担保,给予相应规模的贷款,这不仅有利于保障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也对中小企业依法纳税形成激励。

2.推动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可以企业前3年累计纳税规模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风险基金或作为财政贴息贷款的专用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创新活动出现的亏损,允许以其前3年的盈利弥补亏损。

对于由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冲击造成的暂时性亏损,也可以允许以其前3年的盈利弥补亏损。

通过这些措施来降低企业的风险,增强企业经营能力和抗拒风险的能力,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3.解决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问题。

2009年实施增值税改革后应当允许小规模纳税人按17%或13%的税率向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目前,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只能取得由基层税务部门按6%征收率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从目前企业购销活动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惯例看,购进相同价格的货物,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的货物存在高征低抵扣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般纳税人往往采取同等条件下压低价格的办法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

在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调低为3%后,这种情况将更加严重。

这一情况既不利于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小企业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更制约了小企业的竞争力。

征收率与销售额的乘积是应纳税额,并不是销项税额。

从增值税的课税原理看,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是根据一般纳税人课税方法下的税负水平测算出来的,从理论上讲,按照征收率与销售额乘积计算的增值税额应当与按照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计算的应纳税额相同。

两类纳税人缴纳相同的税,却为购买方开具不同销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对购销双方都是不公平的。

应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将其改为由基层税务部门按17%或13%的税率,代小规模纳税人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②4.进一步降低个体工商户的货物与劳务税收的税负,增加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性收入。

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在全面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同时,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调低为3%。

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可以进一步增加个体工商户税后可支配收入,提高其扩大生产经营的能力或消费能力。

但从我国的情况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个体工商户的货物与劳务税负。

首先,调整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根据目前一般经营活动的利润率水平及居民个人人均消费水平的情况,现行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依然偏低,应当予以适当提高。

同时,为更大程度降低个体工商户的税负,提高其税后收入水平,并考虑到销售额或营业额处于起征点临界点附近的纳税人的利益,也可以将增值税与营业税的起征点改为免征额,仅就超过一定规模的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岳树民①成思危《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年鉴2008》,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8年版。

②岳树民、张耀贵《改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管制度的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63期。

「Forum论 坛」入征税。

其次,在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调低为3%以后,从事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适用5%的营业税税率则相对偏高,应降为3%。

5.推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对于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信用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创业培训服务、市场开拓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的服务机构,可以财政投入的方式和适当的减免税方式予以扶持。

(二)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1.适当提高城乡居民的保障性收入。

首先,适当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2007年12月,我国36个中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高的地区为361元,最低的地区为156元,北京市2008年调整后的标准也只有390元,分类救助的最高标准为448.5元;我国农村贫困农民的低保金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末为30元。

① 相对于作为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免征额,这一标准明显偏低,制约了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

应当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适时提高低收入者的补助标准,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和福利水平。

其次,应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年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并不断提高保障标准。

第三,完善各类社会保险,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尽快做到全民覆盖,并适时提高各类社会保险的给付标准,保障各种情况下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

2.适当增加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建立科学的最低工资标准及其调节机制。

相对于同样是保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基本生活需要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各地实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明显偏低,应当适时予以提高,并根据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基本工资收入的稳定提高。

其次,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结构。

主要是: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档次,拉大级距,扩大5%税率的适用范围,降低中等收入者的税负,提高其可支配收入;适当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高收入者税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促进私人投资和消费。

与此同时,通过消费税、财产税等税种的科学设计和合理设置,起到配合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第三,增加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

国家财政在增加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应通过一定阶段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与农业生产的直接对接,运用好当前农村土地政策,吸引企业和个人投资于农业,真正形成高附加值的农村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应进一步增加对“三农”的各项投入和补贴,建立财政补贴与商业保险有机结合的农业保险;对粮、棉、油料以及肉、禽、蛋、奶等主要农产品均实行最低收购价、保护价或低价补贴制度;扩大当前农业直补的范围,改进补贴的环节、方式和方法,提高补贴的标准,保证农村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②3.适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近期国家相继调整了有关个人出租房产的税收政策,对于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具有一定的意义。

政府应当通过相关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居民个人的住房投资,有效启动目前二手房市场,形成正常的房屋出租和出售机制,重点鼓励房屋出租。

与此同时还要有效地限制“炒房”的投机行为。

其次,在暂时难以解决对个人取得的股息、红利重复征税问题的情况下,从适当减轻税负、鼓励个人投资于法人企业、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角度,也从法人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税负公平、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投资者税负公平的角度,对个人股东从法人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一律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从与法人投资者税收政策相协调的角度,应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股息、红利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提升居民消费意愿的财政税收政策(一)增加财政支出中用于保证民生的支出1.以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为目标增加财政补贴。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财政补贴定位为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这是与我国过去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相符合的。

从当前的情况看,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应改变这一观念,不应将财政补贴定位为调节经济的手段,而应将其定位在保障民生,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尤其是提高低收入者福利水平的重要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