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的调整与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分析和调整取向

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分析和调整取向

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分析和调整取向引言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等重大挑战。

因此,分析和调整中国的财政政策取向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当前中国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调整取向的建议。

当前中国财政政策的特点财政政策的总体取向稳健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取向一直以稳健为主要特点。

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投资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

随后,为了应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财政政策逐渐转向稳健。

稳健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是否需要调整,亟待讨论和研究。

财政政策的偏向于支出当前中国的财政政策偏向于支出。

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相对较大。

财政政策的支出导向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比如,财政支出的过度扩张可能导致预算赤字的增加、债务问题的加剧等。

因此,需要对财政政策的支出取向进行适当调整。

财政政策的重点领域发生变化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政策重点领域发生了变化。

过去,财政政策主要关注基础建设等实体经济领域。

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财政政策的重点逐渐向创新、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转移。

新兴领域的财政投入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转变增长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也需要注意在重点领域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和风险防范问题。

调整中国财政政策的取向灵活调整财政政策的稳健度当前中国面临着复杂的经济形势,财政政策的稳健度需要灵活调整。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适度放宽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过热时,可以适度收紧财政政策,控制投资规模和债务风险。

灵活调整财政政策的稳健度,有助于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效率财政支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优化其结构和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随着中国大陆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财税制度也越来越面临挑战,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

财税改革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中国政府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目前我国财税制度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

一、财税制度面临的问题1、税制人性化不足我国的税制一直被人们诟病着晦涩难懂,很多人在纳税时往往都不清楚该缴多少款项、缴什么款项,而现行税制的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尤其是综合税、所得税等税种已经成为许多人对财政部门不满的主要原因。

2、财政收入结构偏窄我国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税收、以及政府垄断的各种行业和领域收入,财政收入结构偏窄,财政预算收入仍然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有限,难以有效满足本地区发展需求。

3、地方财政体系尚未完善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目前还存在着地方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权利不足的问题,导致地方政府在财政方面难以资金充裕,无法真正发挥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

4、公共财政体系不合理公共财政体系中的征税、预算、审计等各个环节已经成独立的系统,而财政管理人员对财政收支的管理,缺乏全过程、系统性的理解和认识,导致了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问题。

二、财税改革方向1、调整税收结构在调整税制结构上,应适度增加间接税的比重,如增值税、消费税等交易税,限制直接税的增长幅度,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所得税,以及改革由营业税转化为增值税,同时将消费税从商品生产环节转移到流通环节,实现税负的转移。

2、完善地方税制创新地方税务体系,实现省、市、县的税收收入与支出自负责任,推进对税收、人力、土地、自然资源的权力下放,加强地方税收自主权制度建设,形成与各级政府职能、财政管理的体系协调相适应的地方财政体质。

3、改善财政开支和收益结构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和财政收益结构,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加强财政厅机构建设,加强财政支出预算规划,合理分配财政所得,把握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中的关键地位优先关切。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财税体制改革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财税体制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上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其中,财税改革需要关注以下方向和政策建议:一、完善地方财政体系地方财政体系是保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地方财政体系存在着融资途径单一、地方财政相对薄弱等问题。

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 推进税收体系改革应当进一步推进资源税、环保税、房地产税等税种的改革,提升地方税收收入水平,同时对于大城市管辖的地区应当适度降低对其的财政依赖性。

2. 完善地方债务管理机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需要建立起保险、共济等风险分散的机制,同时推动市场化债券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开拓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保证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

3. 大力开展财政转移支付加强中央对于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转移,加强特别转移支付和区域发展基金的使用,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深化税制改革税收是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手段,税制改革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税制改革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强深化。

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加强个人所得税分类法的改革,系统性地推动税率和起征点的逐步提高,完善税制信息化建设,确保纳税人权益得到保障。

2. 深化增值税改革推动增值税税制的全面深化和落地,将其纳入直接和间接税制融合的改革实践之中,同时合理规定税率和优惠政策,确保企业和个人纳税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 加大税收执法力度进一步下发税收执法规范和税收审查标准,提供更好的税务服务,强化税收责任的追究和处罚机制,促进社会税收意识的提高。

三、促进财政与金融协同发展财政和金融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实现经济与金融效益内外兼顾。

当前,我国财政与金融的协同发展还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加强协同合作,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 扩展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将政府财政资金与金融市场结合起来,打造资产管理平台,推动政府财政资金运作方式的创新和变革。

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

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

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和税收政策已经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正确的财税政策能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国家福利水平。

本文将分别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阐述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节财政支出、税收和政府债务等手段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增加社会总需求。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扩大社会总需求的规模,推动经济增长,这对于短期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调整结构。

国家可以通过提高税收的选择性与差别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比如通过加大工业企业税负,提高当地经济产值,促进企业在技术、流程等多个环节的质量提升,这样就能够高效的通过税收来调控经济发展。

三是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平衡。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政府的收入调节以及奖补政策的形式,对弱势群体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使得收入分配不再极度不平衡,增进社会和谐。

四是保障经济稳定。

财政政策是调节国家总需求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在经济波动或处于下行趋势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经济。

比如,在经济萎缩时可加大政府支出,提高社会总需求,来弥补民间需求下降;而在经济过热时,可以通过缩小政府支出,减少政府借贷等方式,来疏导过度的总需求。

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税收政策是国家对个人、企业等征收税款的管理程序,是调节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税收政策能够对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造成重要的影响,其主要作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投资。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减税或创造税收优惠政策的方式,鼓励投资,增加投资项目的规模,从而推进产业发展。

二是优化经济结构。

税法也可以通过调整不同领域的税率,促进社会资源向优质产业的投资,达到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

例如提高消费税等税率,将资源引导向清洁能源等优质产业,从而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三是调节收入分配。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调节税率等方式,限制收入差距的拉大,促进收入均衡增长,从而增加人民群众对税收管理的信任,增加国内消费需求和经济活力。

新时期财税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展望39页PPT

新时期财税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展望39页PPT

三、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二)财税改革的思考
1.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4)完善管理
③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重点税源为 着力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
三、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二)财税改革的思考 2.规范财政支出政策,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绩效
(二)我国财税改革面临新的形势
3.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加速积聚,财 政中长期可持续面临挑战。
4.预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不 够,预算管理偏重收支平衡状态,支出预算约束偏软。
5.税收制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转型的新形势,特 别是解决产能过剩、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 护方面的功能较弱。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不利于公平竞争和 统一市场环境建设。
(1)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确定财政支出范围和方式 (2)区分财政公共性的层次,以其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机制、制度 (3)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机制
·目前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重点支出涉及:教 育、科技、农业、文化、医疗卫生、社保、计划生育等7类。 2012年仅财政安排的7类重点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48%。 ·形成的问题:支出结构固化、僵化,肢解了预算安排,相 互攀比,财政投入与事业发展“两张皮”、“钱等项目”、 “敞口花钱”等
(二)财税改革的思考
4.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3)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均等化作用的发挥
①配合有关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上划,降低转移支付的规模 ②合理确定转移支付方式
③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确定规模(50%) ----取消税收返还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路径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国际贸易的日益扩大,我国税制和财政体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此,中国政府在财税体制改革上下足了功夫,努力提高税收资源配置效率、扩大财政收入范围、改善收入分配格局。

本文将分析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二、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财政体制是整个财税体制中的一环,也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深化中央与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中央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地方的自主权。

2、建立财政支出授权和绩效管理制度,加强扶贫开发、环保、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3、优化税收政策和收费制度,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减轻企业和民众的负担。

4、加强国际财税合作与协调,推动国际税收治理和减贫发展目标实现。

三、税制改革的路径税制改革旨在推动税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减轻税收负担,提升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和社会福祉水平。

我国税制改革的路径主要包括:1、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和取消税收优惠条件,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和投资。

此外,细化和完善税制的调控措施,更好地支持创新和发展,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2、增加个人税收贡献通过提高高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种类和税率,增加个人税收贡献,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和个人理财意识。

同时,加强税务监管和数据采集,确保个人税收贡献得到应有的解释和支持。

3、提高财政的绩效管理和监督体系加强政府的绩效管理和财务监督体系,建立政策评估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审计监管。

此外,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和透明,增强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保障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实现。

4、加强国际财税合作和治理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财税合作和治理,推动国际税收标准逐步趋同,减少贸易和跨境支付的税款偏移,促进国际贸易和国家税收的公平竞争。

同时,加强对落地企业的服务和监督管理,有助于提高国家税收质量和效率。

四、财税体制改革的挑战和应对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有:1、财政分配体系不合理,地方财力短缺2、企业缺乏税收信用,税收管理风险大3、收入分配格局不协调,个税改革难度大以上问题的出现,反映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还存在着政策衔接不顺、管理不规范、基础设施薄弱、民众教育度低等问题。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与税收政策调整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与税收政策调整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与税收政策调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与税收政策调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与税收政策调整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议题。

如何调整税收政策,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提高财政可持续性,成为了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与税收政策调整进行探讨,以期找到一些有效的改革方案。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现状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税收和非税收入。

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土地收入、财产收入等。

然而,由于中国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结构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导致其财政风险日益加大。

在土地财政的支撑下,一些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对土地的过分追逐,甚至盲目拓展规模,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财政的不稳定性。

因此,调整财政收入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二、税收政策调整的必要性税收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调整税收政策成为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的关键。

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加大直接税的比重,减少间接税的比重。

由于间接税征收更容易,许多地方政府更倾向于通过增值税等方式提高税收收入,此举可能牺牲了正常纳税人的利益。

因此,应在改革中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比重,以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

其次,应推进地方税体系改革,加强地方税的自主权。

中国地方政府在税收方面的自主权相对较弱,大部分税收收入均被中央政府占有,导致地方政府对财政收入的控制能力不足。

通过加强地方税体系改革,扩大地方政府税收自主权,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此外,应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力度。

非税收入在地方政府财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非税收入的来源多样化,容易造成政府财务的不透明和滥用的问题。

因此,增加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力度,加强财政透明度,可以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三、税收政策调整的具体措施要实现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税收政策的调整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措施。

23年税务政策

23年税务政策

23年税务政策近年来,中国税务政策不断更新,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在未来的23年里,税务政策将继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23年税务政策的主要内容和趋势。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未来23年,个人所得税制度将进一步简化和优化,税率结构也将更加合理和公平。

此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也将扩大,包括高收入群体和海外所得等。

二、增值税改革增值税是中国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23年,增值税制度也将不断调整和完善。

其中,增值税率将进一步下调,优惠政策也将更加明确和灵活。

此外,增值税发票管理也将更加规范和简化,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企业所得税改革企业所得税是中国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未来23年,企业所得税也将进一步优化和改革。

其中,税率结构将更加合理和公平,优惠政策也将更加明确和透明。

此外,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也将更加便捷和高效,以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企业发展质量。

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税收征管体制是税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23年,税收征管体制也将不断调整和完善。

其中,税收征管机构将进一步专业化和分工化,税收征管流程也将更加规范和标准化。

此外,税收征管技术也将不断更新和升级,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税收政策宣传和服务改革税收政策宣传和服务是税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未来23年,税务部门也将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服务工作。

其中,税收政策宣传将更加科学和系统化,税收服务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此外,税收政策宣传和服务也将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以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总之,23年税务政策将继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和挑战。

税务部门也将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做出积极贡献。

新常态下财税改革方向及政策建议

新常态下财税改革方向及政策建议

新常态下财税改革方向及政策建议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艰难,已经进入了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阶段。

与此相适应,财税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

当前要充分认识新常态下财税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调整完善财税制度体系,更加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新常态;财税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应在把握新常态特征的基础上,针对财政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不协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等问题,深化财税改革。

在坚持财税体制改革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深入分析新常态下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完善财政收入制度、规范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地方税体系、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以及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等方面提出深化财税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

一.提高预算的透明度预算是国家的大账本,是国家管理经济的大账,也是调节社会分配、维护社会公平的大账。

政府收支预算和部门预算都应当公开,向社会公众公开。

同时,强化预算的约束和监督,推动部门预算支出责任的落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

2014年《预算法》修改后,各级政府都按照新《预算法》要求编制了预算。

但实际情况是,各级政府编制的预算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三本账”现象。

财政部门的“总账”编制得很清楚,但财政部门的“明细账”和各部门的“明细账”不太清楚。

各部门也不太清楚本部门预算支出的具体用途是什么、哪些是重点项目等。

因此,必须对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编制的预算进行细化、公开,真正做到用好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

要提高预算编制的透明度,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1.1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是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2024年财税服务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财税服务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财税服务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财税服务作为一种专业的金融服务形式,在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财税政策的不断调整,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对财税服务市场的前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机遇。

2. 财税服务市场概述财税服务市场是指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与财务管理和税务相关的各种服务的市场。

这些服务包括财务报表编制、税务筹划、税务申报、审计等。

随着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财税服务市场也逐渐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3. 财税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驱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财税服务市场也开始注重技术的应用。

例如,通过智能化财务软件和税务管理系统,能够提高财务和税务的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也使得财税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进一步推动了财税服务市场的发展。

3.2 深化改革促进市场发展我国财税制度的不断改革也为财税服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税收制度的优化和税收政策的调整,企业和个人对财税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财税服务市场的开放与竞争也不断加强,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3.3 需求升级带动市场扩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个人对财税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

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管理能力和资源有限,更加倚重财税专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推动了财税服务市场的广泛应用和扩大。

4. 财税服务市场的机遇4.1 专业化需求的增加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和调整,对财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日益增加。

企业和个人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财税问题,因此需要专业财税服务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解决方案,这为财税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机遇。

4.2 政策红利带动国家财税政策的调整往往会给财税服务市场带来政策红利。

例如,一些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将直接刺激企业和个人对财税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推动财税服务市场的发展。

4.3 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发达地区或经济特区具有更高的财税服务需求。

这为财税服务机构提供了在区域拓展和专业优势发挥方面的机遇,有利于财税服务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税收政策对地方政府财务状况的影响与调整

税收政策对地方政府财务状况的影响与调整

税收政策对地方政府财务状况的影响与调整近年来,税收政策对地方政府财务状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税收政策的引导下,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发生了一系列调整。

本文将探讨税收政策对地方政府财务的影响及其相应的调整措施。

一、税收政策对地方政府财务状况的影响1.税收收入增加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往往会导致地方政府财务状况的变化。

当国家税收政策有利于地方税收的增加时,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会得到显著改善。

比如,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可以降低企业税负,刺激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税收的增加。

2.税收结构调整税收政策的调整还会对地方政府的税收结构产生影响。

国家可能会通过改变税收政策的方向和重点,使得某些税收项目的比重发生变化。

这不仅会改变地方政府税收的来源,也会改变地方政府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财政支出调整税收政策的调整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产生影响。

一方面,国家可能会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引导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税收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减少或增加。

这取决于税收政策的具体调整方向,以及地方政府对财政支出的调整能力。

二、调整税收政策对地方政府财务状况的影响1.加强财政监管税收政策的调整需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财务状况的监管。

这包括加强对地方政府税收情况的监控,确保税收政策的落地实施,防止地方政府滥用财政权力,以及加强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审计和监督。

2.优化税收结构为了适应税收政策的调整,地方政府需要优化税收结构,减少依赖单一税源的风险。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扩大税收征管范围,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地方税收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3.加强财政管理能力调整税收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加强财政管理能力。

地方政府应加强财税政策的研究和分析,提高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地方政府还应加强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提高财务状况的可持续性。

4.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当税收政策的调整对地方政府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来适应新的形势。

十八大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及方向

十八大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及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了出口退税制度、加工贸易保税制度、经济特区和各类开发区的财税优惠制度等,逐步下调了进口关税税率。

这些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外贸、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使我国得以发挥比较优势,迅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促进了产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当前,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服务贸易合作区为标志,我国迎来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

全会提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用这些要求衡量,我国财税体制和部分政策还存在不适应、不合理之处。

例如,由于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税权配置不合理,导致一些地方搞保护主义,或设置各种名目乱收费,或在减免税费方面乱开口子,导致要素不能有序自由流动,阻碍了产业分工进步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再如,由于我国流转税一直采用间接征收,而不是国际通行的直接征收制度,征税、退税环节复杂,一方面导致出口退税率大都低于17%或13%的征税率水平,另一方面难以避免猖獗的骗退税问题,成为制约外贸持续健康发展的痼疾。

同时,进口环节税收依然偏高,创新型企业和人才实际税负偏重,对高端要素引进的财税优惠力度不够,对沿边地区开放的财税支持明显不足等,都严重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综合竞争优势的形成。

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我们必须适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分工更加细化、贸易和投资转向服务等新领域的形势,研究和推进财税体制进一步改革。

改革的方向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并规范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税权,提高税收透明度。

地方财税权要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维护企业经营良好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减少对投资贸易的直接干预。

建立统一的企业税收征收及科学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斩断地方乱收费和乱优惠之手。

财税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财税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财税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措施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竞争加剧,财税政策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重点探讨财税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财税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1.影响企业策略制定企业在制定发展策略时需要考虑财税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如税率变化、减税政策等,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流动和经营成本,从而对企业的市场策略、产品定价等产生影响。

2.影响企业投资与融资财税政策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来源与运用,一些政策的调整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投资,还会影响到企业的负债权。

比如小微贷款、担保方式优化等政策对企业融资方面的影响。

3.影响企业运营与生产企业的运营和生产也受到财税政策的限制和影响。

如增值税政策、企业所得税等有利于企业的投资运营,但对企业的生产、贸易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

4.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财税政策通过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鼓励等手段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政府的创新及研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等是很重要的促进因素。

二、应对措施1.制定精准的发展战略企业应通过了解财税政策、同时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适应性的发展战略。

应考虑到财税政策的各个方面,例如税收、政策倾斜、出口等各方面因素,并根据公司的特点、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甄别。

2.灵活运用财税政策企业应灵活运用财税政策,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政策措施,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例如,针对公司的技术研发方面,可想方设法获取专利权,以获得政府给出的专利红利;此外,不同行业可以采取不同措施来优化自身财税政策体系,如建立有利于自身融资的抵押系统等。

3.加强财务管理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以提高发现与应对财税问题的能力。

这一方面包括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知识教育、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等,还包括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依法行事,避免财务问题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必要影响。

4.多元化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发展,以降低单一财税政策的风险,增强自身的多元经营能力。

2024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2024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2024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迫切需要的。

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财税体制的综合优化,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财税制度,坚决打好财税体制改革攻坚战。

在新形势下,我国将继续探索创新,有序推进相关改革,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实现财税体制改革的稳妥进行。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我国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财税体制变革步伐,促进财税制度更加公平合理。

要坚持改革开放,勇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更加完善的财税体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动国家财政可持续发展。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合理安排各项改革任务,确保财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要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确保深化改革措施的有力实施。

要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财税政策,优化税收结构,推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同时,要注重财税改革的社会效益,推进财税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促进财税政策的科学调整,保障财政收支平衡,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要加强风险防范,遏制财政风险的发生,保障财税体制改革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财税体制改革的长期稳定。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中,我国将加大对财税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财税改革的认识和支持,激发全社会参与财税改革的积极性。

要深入实施财税改革政策,发挥各级政府在财税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推动财税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总的来说,2024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发展,经济体系的税收政策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竞争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和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财税政策的改革也刻不容缓。

本文将就财税改革的方向和政策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财税改革的方向1.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的财税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

财政政策应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向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同时动员更多财政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和创业者,鼓励创新创业,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2. 完善税收体系,优化税收结构我国当前税收体系相对复杂,税种繁多,税率过高,导致企业税负沉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财税改革需要完善税收体系,优化税收结构,降低企业税负,减少税种,简化税收程序,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税收制度,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税收环境。

3. 均衡财政支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财政支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均衡地投入到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当下,我国应该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要着力优化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财政支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二、财税改革政策建议1. 减税降费,促进企业发展针对当前企业税负较重的问题,财政政策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一是适当减低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企业税负。

二是减免一些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负担。

三是取消过时的税收和税费,减轻企业经营压力。

通过减税降费的政策,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2. 加大对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在财政政策中应当加大对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4年我国税制改革趋势与方向的认识与看法

2024年我国税制改革趋势与方向的认识与看法

2024年我国税制改革趋势与方向的认识与看法税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税制改革关系国计民生。

进入2024年,我国税制改革将继续深化,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优化税收体系,提升税收治理能力。

本文从税收法定、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等方面展望202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趋势与方向。

一、税收法定逐步完善税收法定原则是现代税收制度的核心,我国税收法定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目前仍存在部分税收法律层级较低、税收立法滞后等问题。

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税收法定,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

1. 提高税收法律层级:将更多的税收事项纳入法律范畴,提高税收立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2. 优化税收立法程序:加强税收立法的前期调研,提高税收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3. 加强税收法规的清理和整合:消除税收法规之间的矛盾和重复,提高税收法规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增值税改革持续深化增值税是我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改革对于优化税收体系、减轻企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我国增值税改革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 简化税率结构: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减少税率档次,简化税率结构。

2. 扩大抵扣范围:优化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政策,扩大抵扣范围,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3. 推进电子发票普及:加快电子发票立法,推进电子发票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三、个人所得税改革聚焦公平与激励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202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将着重关注以下方面:1. 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适当调整税率,优化级距,实现税收公平。

2. 加强税收征管: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保障税收公平。

3.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的税收扶持力度,激发个人创造力。

四、税收征管改革助力现代化税收征管是实现税收治理的关键环节。

2024年,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将朝着以下方向迈进:1. 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加强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税收数据共享,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

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财税改革一直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财税制度的改革不仅关乎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也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财政收支不平衡、税制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财税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分析财税改革的方向,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财税改革方向1. 完善税制体系税制体系是财税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当前,我国税制体系存在着税种单一、税率偏高、纳税人负担重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应当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税制体系,根据不同的财政需求和经济发展阶段,分别设置适当的税种和税率。

还需要加大对税收征管的力度,提高纳税人的认识和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使得税收征管更加高效、规范。

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着重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支出过高、公共财政性支出偏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逐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财政性支出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还需要建立起科学的财政支出预算制度,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3. 完善财税体制当前,我国的财税体制存在着分层管理复杂、税收征管不规范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逐步完善财税体制,简化税制管理流程,强化税收征管能力。

还需要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律意识,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二、财税改革政策建议1. 加大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针对各行各业的财税问题,应当适时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还需要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2.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是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当建立起多层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分配财政资源,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和转移。

3. 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财政的痼疾。

我国的财税改革趋势

我国的财税改革趋势

我国的财税改革趋势财税改革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财税政策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需求。

本文将就我国的财税改革趋势展开讨论,探讨其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发展历程我国的财税改革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当时,我国的财税体制由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面临许多问题和矛盾。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启动了一系列财税改革措施,包括税制改革、税收管理改革、预算制度改革等。

在税制改革方面,我国逐步推进了从销售税到增值税的改革,实行了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的税收体系。

在税收管理改革方面,我国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加强了税收执法,提高了税收透明度和公平性。

在预算制度改革方面,我国逐步建立了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制,推行了绩效管理、预算绩效评价等制度。

二、改革目标财税改革的目标在于优化税收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财税改革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税收结构。

通过改革和调整税种,减少税制中的重复税种,降低税收负担,增加个人和企业的税收纳入意愿,提高税收便利性。

2. 提高财政收入。

通过改革税收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减少税收漏税和逃税行为,增加财政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

3. 提高财政效益。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监督和审计力度,保障公共财政的有效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益。

4.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财税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财政环境和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三、主要趋势我国的财税改革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1. 扩大直接税的比重。

直接税是一种对个人和企业所得直接征收的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在财税改革中,我国逐渐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减轻间接税的负担,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2. 增加环保税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财税改革也将着重发展环保税种。

财税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财税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不均衡,导致税收 负担不公平。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有 待提高。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不畅
财政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存在时滞和扭曲, 影响政策效果。
优化财税政策的对策建议
建立稳健的财政制度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降低财政赤字水平。
优化税制结构
调整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实现税收负 担的公平分配。
优化税收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创 业发展。
我国财税政策调整的启示
在应对经济周期波动时,应采取灵活的财税 政策,及时调整以保持经济稳定。
05
财税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 挑战与对策建议
当前财税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
财政赤字问题
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时,财政赤字往往扩 大,给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税制结构不合理
保障社会公平:财税政 策可以通过对弱势群体 和低收入人群给予税收 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措施 ,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 。
调控宏观经济:财税政 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 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 调节财政支出和税收来 调控宏观经济,保持经 济的稳定增长。
02
财税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 重要性
调节经济周期
逆周期调节
在经济增长过快时,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财政支出等措施,抑制经济过热; 在经济衰退时,通过减税或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帮助经济 恢复到正常水平。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 入。
加强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改善政策传导环境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财政政策:实施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和减税政策,支持灾后重 建和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税政策调整与资本市场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特别是与经济的起伏波动有着紧密的在关联,更受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诸多经济政策变量的直接影响。

正因如此,但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没有不关心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和走势的。

其中又尤以对财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注为最。

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似需着重考虑和解决如下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关于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政策的调整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不仅具有企业融资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而且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有积极作用与重要影响。

在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结构中,由于强调上市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国有股必须占控股地位,同时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还作出了禁止国有股上市流通的规定。

不仅如此,在股份中还设置了法人股,其中有属于发起人的法人股和募集的法人股,也不准上
市流通(只有少数法人股在CTAQ系统和NET系统流通)。

此外,又设置了部职工股(事实上是给职工的一种福利性安排),上市三年也不许流通。

这样,如果不考虑B股的情况,在公司上市后三年,能在市场上流通的就只是向公众募集的那一部分。

根据证监会的资料,1998年全国上市公司的总股份中可流通的股份(包括A股、B 股和H股)仅占34.11%。

这种股份结构,特别是国有股、法人股和职工部股的长期不流通,不仅使这几种股票与公众募集股处于同股不同价(前者按票面价或原始价,后者按市场价)的非公平状态,而且60%以上的股份不流通,也使证券市场特有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资源(资产)重组功能严重受损,还使国家因国有股、法人股的不上市而付出了巨大代价。

因此,无论是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解决国有企业资金困难,还是从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等角度来看,配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国有股、法人股乃至职工部股的僵化不流通局面,都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政策转变的一项重要容。

特别是在今年8月8日中国证监会下发了《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准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上市公司
投资证券二级市场的股票以后,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也更不合时宜了。

二、关于财政性融资政策问题
国家的财政性、政策性融资,是一个牵延性强、牵涉面较广的大问题,许多方面都与资本市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就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解决,显得尤为突出:
──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政策有待改革和改进。

就当前情况看,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主要是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

他们分别承担着具体的社会目标,不实行公司化体制而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国家经营,是真正的国有金融机构。

然而,由于受制于国家的财政困难,财政拨付的资本金严重不足,主要依靠向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来筹措资金,筹资成本较高,故而严重影响了其政策性功能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商业银行市场化的后腿。

有鉴于此,可考虑让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直接介入资本市场,以国家信用为后盾,通过市场化的渠道筹措资金。

这样做,一则可降低筹资成本;二则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三则也可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发行专项建设国债。

一方面可减轻国家财政的债务压力,提高投资效果,同时可收到更好更大的政策扩效应。

所谓专项建设国债,简而言之,就是将此类国债的发行,以及项目投资、项目经营和还本付息等活动,建立在运用这些国债所形成的资产及其收益上,并最终以(国有)资产转让和经营收益,作为还本付息的财产基础和资金来源。

这种做法,能收到刺激经济、减少财政债务负担、提高投资的资本化(资本金)程度、增加国有资产比重和控制力、优化经济和产业产品结构等多重功效。

事实上,除了某些所谓“纯公共产品”之外,现有的许多财政性投资对象(如公路、铁路、机场等),都可考虑和试行这种筹投资形式。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发行了大量的转向建设国债,用于满足某些公共事业、公共工程和大型项目的贷款需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适时调整国债的发行围和发行对象。

考虑到银行较大的存贷差规模,我国近两年的国债发行都是以商业银行为主要发行对象。

今后似应部分地转向城乡居民。

这样做,一则可加大启动社会资金的力度;再则,对于那些具有投资意愿的居民群体来说,也不会产生对其消费的“排挤效应”。

三、关于充分发挥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积极作用问题
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在具有高风险和高利润同时,并存着不确定性。

从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风险投资的发展如无政府的参与和积极推动是不行的。

其中包括必要的制度安排和法律法规保障,政府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的制定与引导,对产、学、研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匹配的组织与推动,以及政府除了在基础研究阶段给予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以外,还往往需要通过设立“孵化器”和政府采购等方式来支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为风险投资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

此外,市场环境、资本市场和中介组织则是风险资本运作的必要条件。

可见,风险投资既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有直接关系,又与政府的相关经济政策,特别是与财税政策有着紧密关联,而且也是发展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领域或重要方面。

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风险投资通常是从不同的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并将这些资金投入新兴企业。

风险投资基金一般都以股权的方式投资到众多的高科技企业,通常是参股于企业,而不对企业实行控股,投资额一般占公司股份的15—20%,待项目成功,企业获利增加后再将投资收回。

风险资本获利一般通过这样四种办
法:一是低价获得公司的股票作为报偿,如果新创企业成功上市,这些股票就会大幅增值,风险投资家就能获得巨大的投资回报;二是目标企业未上市,通过协议的方式被另外的企业收购兼并,并从这种兼并中获利;三是风险基金本身的上市与回赎;四是对基金股份的回购。

由此可见,这些活动本身就既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又是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扩大资本市场空间或容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这种投资方式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十分盛行。

风险投资帮助很多新创网络公司通过经营上的难关,并成功地发行原始股。

在美国,今年第2季度,仅新创网络企业就获得38亿美元投资,而投入科技企业的风险资本高达60亿美元,占所有风险投资金额的90%。

在我国,随着科技进步步伐的日渐加快,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蓬勃生长,作为高科技产业化推进器的风险投资的发展,以及它对资本市场的意义,也将越来越为世人和投资者所关注与青睐。

四、关于促进资本市场规、健康发展的税制与税政问题
这方面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不可能在此一一列举。

如就其中的
突出问题来看,以下两点似应首先予以重视和研究解决:
──尽快研究解决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所得税名义税率统一,但实际税率却杂乱无序的问题。

据粗略统计,在我国当前的数百家上市公司中,企业所得税税率有33%、24%、15%、13%、10%、5%等不同的实际税率。

有些上市公司第一年税率为零或全部返还。

这种所得税税制和税收政策上的混乱现象,及其在上市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所造成的巨大税负落差,不仅严重影响了各类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违背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而且也使上市公司的经营实绩严重失真,这对广大股东和股民也是一种愚弄乃至欺骗,必须加以认真解决。

──证券印花税有待改进和改革。

诚然,当前实行的印花税,对加强证券市场监督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都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同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

其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二:一是现行的印花税采用的是千分之三的比例税率,对中长期投资者与短期投机者都按同样的比例税率征税,不利于抑制市场投机行为。

此外,机构大户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相比较,其实力雄厚且获利机会多、能力强,因而在不设置应税免征额,也不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不利于控制大户投资者的庄家洗盘、短线炒作等市场操纵行为。


此之外,同时买卖一次的交易成本,仅纳税就高达千分之六,据说这在世界上也是较高的证券交易税率,还比我国印花税条例规定的印花税率高得多。

二是印花税的征税面较窄,有待拓宽。

现行印花税只对二级市场上个人股交易征税,在获利丰厚的发行市场上对原始股持有者的征税问题却未有明确规定,对于法人股以及国库券、银行债券、企业债券等也存在征税空白。

这就是说,对证券市场买卖的各种有价证券中,存在着有的征税、有的却不征税的非公平现象,从而既不利于资金的均衡流动和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对股市的引导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正是有鉴于此,在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征符合中国国情的证券交易税,以取代现行的、具有过渡性特点的印花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