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抗恶性肿瘤药
抗肿瘤药概述
(二)嘧啶拮抗药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
氟尿嘧啶在体内转化为一磷酸脱氧核糖氟尿嘧啶核 苷后,与胸苷酸合成酶及N5,N10–甲烯四氢叶酸结 合形成三重复合物,使脱氧尿苷酸不能生成脱氧胸 苷酸,因而DNA合成减少,最终使细胞死亡。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实体瘤,如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卵 巢癌、胰腺癌、胃癌及头颈部癌等。局部应用治疗 皮肤过度角化症和表皮基底细胞癌。常见不良反应 有恶心、呕吐、腹泻、厌食、胃肠道及口腔黏膜溃 疡、脱发、骨髓抑制。长期全身给药可见“手足综 合征”,表现为手掌和足底部红斑及脱屑。
吉西他滨(gemcitabine)
吉西他滨在体内也需经脱氨及磷酸化作用而获得活性。其
作用机制也与阿糖胞苷类似。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胰 腺癌、膀胱癌、乳腺癌及其他实体瘤。不良反应较少,主 要为骨髓抑制,亦可出现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血栓静 脉炎和肝功能受损。
(三)嘌呤拮抗药
巯嘌呤(mercaptopurine,6–MP)
三、嵌入DNA干扰转录过程的药物
放线菌素D(dactinomycin D)
放线菌素D又称更生霉素,分子可嵌入DNA双 螺旋的小沟中,与DNA形成复合体,阻碍RNA 多聚酶的功能,抑制RNA的合成,特别是 mRNA的合成。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抗瘤 谱较窄,用于肾母细胞瘤、绒毛膜上皮癌、横 纹肌肉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等。常见不良反应有 恶心、呕吐、口腔炎和胃炎等,骨髓抑制较明 显,偶见脱发和严重的皮肤毒性。
2.胃肠道毒性:
(1) 恶心、呕吐:烷化剂用后较早出现,为药物及代谢产物刺 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所致,可用中枢性镇吐药治疗。
(2)消化道粘膜损害:口腔炎、咽喉炎、粘膜水肿、腹泻等, 严重者可使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烷化剂较少见,抗代谢药 较多见。
药理学46_抗恶性肿瘤药-2023年学习资料
Dr.Folkman's War:-Angiogenesis and the struggle to de eat cancer
恶性肿瘤治疗的新药物-·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药-·肿瘤细胞诱导分化药-如维A酸-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药Avasti ,04-02-26-·抗肿瘤侵袭及转移药-生物反应调节药(如干扰素、Gleevec-肿瘤耐药性逆转药-纳米 物(抗体包衣、高分子包裹、磁性)
一细胞增殖类群-1.增殖细胞群:按指数分裂繁殖-增殖期细胞数-增长比率=-GF》-总细胞数-GF大:对化疗 物敏感-GF小:对化疗药物不敏感-2.非增殖细胞群-对药物不太敏感,是复发根源-G期
周期特异性药物-抗代谢药-长春碱类药物-S期39%-G2期-无增殖力-19%-DNA合成-细胞-周期非特异 药物-合成后期-烷化剂-M期2%-死亡-抗癌抗-生素-G期40%-DNA合成前期-静止期-增殖细胞群-非增 细胞群-使肿瘤增大-肿瘤复发根源-对药物敏感-对药物不敏感-图49-2-细胞增殖周期及药物作用示意图
Cdc2/CycB-Cdk4,6/CycD-Animal-G-cell-Restriction-point Cdk2/CycA-Cdk2/CycE
Chemicaphysica-virus-抑癌及分化基因被关闭或-tumor suppressor gen -抑制-Genes-增殖基因被开启或激活-Oncogene-无限增殖状态
化疗适应证-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某些化疗效果好的实体瘤:皮肤癌、绒癌、 性葡萄-胎、睾丸癌、小细胞肺癌-实体瘤术后或放疗后的巩固治疗,或有复发和播散者-·实体瘤已有广泛转移,不适 手术或放疗者
第一节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一、-抗肿瘤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二、-抗肿瘤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练习题及答案详解(11页)
药理学第四十五节抗恶性肿瘤药一、A11、紫杉醇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A、肝脏损害B、肾毒性C、心脏损害D、骨髓抑制E、肺功能损害2、三尖杉碱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A、肝脏损害B、肾毒性C、心脏损害D、骨髓抑制E、肺功能损害3、可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使核蛋白体分解,抑制有丝分裂的抗恶性肿瘤药物是A、长春碱B、顺铂C、紫杉醇D、地塞米松E、三尖杉碱4、属于阻止原料供应,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癌药是A、紫杉醇B、孕激素C、顺铂D、门冬酰胺酶E、阿糖胞苷5、门冬酰胺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A、肝脏损害B、过敏性鼻炎C、心脏损害D、骨髓抑制E、低蛋白血症6、对骨髓没有明显抑制的药物是A、5-氟尿嘧啶B、甲氨蝶呤C、喜树碱D、巯嘌呤E、长春新碱7、主要作用于M期的抗癌药是A、氟尿嘧啶B、长春新碱C、环磷酰胺D、泼尼松E、柔红霉素8、干扰DNA合成的抗癌药是A、白消安B、长春新碱C、顺铂D、阿霉素E、甲氨蝶呤9、巯嘌呤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肝脏损害B、脱发C、心脏损害D、骨髓抑制E、肺功能损害10、抗代谢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A、G1期B、G2期C、G0期D、S期E、M期11、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B、抑制四氢叶酸还原酶C、抑制DNA多聚酶D、抑制RNA多聚酶E、抑制肽酰基转移酶12、大多数抗癌药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A、肝脏损害B、肺毒性C、心脏损害D、骨髓抑制E、肾毒性13、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疗效显著的抗癌药是A、甲氨蝶呤B、羟基脲C、环磷酰胺D、白消安E、丝裂霉素14、氟尿嘧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肺毒性B、过敏反应C、急性小脑综合征D、消化道反应E、肝肾损害15、下列药物通过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肿瘤药是A、环磷酰胺B、丝裂霉素C、长春新碱D、他莫昔芬E、甲氨蝶呤16、抗肿瘤药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A、肾毒性B、肝毒性C、神经毒性D、骨髓抑制E、呼吸系统毒性17、主要作用于S期的抗肿瘤药物是A、长春新碱B、环磷酰胺C、紫杉醇D、氮芥E、氟尿嘧啶18、属于作用于S期的周期特异性药是A、阿霉素B、巯嘌呤C、紫杉醇D、长春新碱E、环磷酰胺19、下列药物中最易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是A、青霉素B、异丙嗪C、奎尼丁D、甲氨蝶呤E、可乐定20、下列药物中不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的是A、他莫昔芬B、长春新碱C、紫杉醇D、巯嘌呤E、氟尿嘧啶21、雄激素治疗乳腺癌属于A、干扰核酸合成的抗肿瘤药物B、影响微管蛋白形成的抗肿瘤药物C、干扰核糖体功能的抗肿瘤药物D、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抗肿瘤药物E、影响激素功能的抗肿瘤药物22、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激素药物是A、雄激素B、雌激素C、孕激素D、抗雌激素药E、肾上腺皮质激素23、对骨髓造血功能无抑制作用的抗癌药是A、烷化剂B、抗癌抗生素C、植物来源的抗癌药D、抗代谢药E、激素类24、下列抗癌药物中对骨髓造血功能无抑制作用的是A、甲氨蝶呤B、环磷酰胺C、柔红霉素D、长春新碱E、他莫昔芬25、塞替派属于A、干扰核酸合成的抗肿瘤药物B、影响微管蛋白形成的抗肿瘤药物C、干扰核糖体功能的抗肿瘤药物D、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抗肿瘤药物E、影响激素功能的抗肿瘤药物26、白消安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肝脏损害B、脱发C、心脏损害D、骨髓抑制E、肺功能损害2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最宜选用A、氟尿嘧啶B、阿糖胞苷C、白消安D、丝裂霉素E、博来霉素28、丝裂霉素属于A、干扰核酸合成的抗肿瘤药物B、影响微管蛋白形成的抗肿瘤药物C、干扰核糖体功能的抗肿瘤药物D、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抗肿瘤药物E、影响激素功能的抗肿瘤药物29、顺铂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A、肝毒性B、肾毒性C、心脏毒性D、骨髓抑制E、肺毒性30、用环磷酰胺治疗下列肿瘤疗效显著的是A、肺癌B、恶性淋巴瘤C、子宫内膜癌D、乳腺癌E、神经母细胞瘤31、下列不属于烷化剂的药物是A、氮芥B、环磷酰胺C、塞替派D、氟尿嘧啶E、白消安32、环磷酰胺在体内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物是A、卡莫司汀B、磷酰胺氮芥C、醛磷酰胺D、丙烯醛E、异环磷酰胺33、患者男性,64岁。
药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13篇
药理学核心知识点归纳与整理第一篇总论(1-4章)第一章绪言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5-10章)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第十章局部麻醉药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11-18章)第十一章全身麻醉药第十二章镇静催眠药第十三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第十五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第十六章中枢兴奋药第十七章镇痛药第十八章解热镇痛药与抗痛风药第四篇内脏系统药理(19-28章)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第二十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第二十一章抗心绞痛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第二十二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三章利尿药和脱水药第二十四章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第二十五章消化系统药理第二十六章呼吸系统药理第二十七章组胺受体阻断药第二十八章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第五篇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其他代谢药物药理(29-33章)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第三十章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第三十一章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第三十二章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第三十三章影响其他代谢的药物第六篇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34-41章)第三十四章抗菌药物概述第三十五章喹诺酮类、磺胺类与其他合成抗菌药物第三十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其他抗生素第三十八章氨基糖苷类与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第三十九章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第四十章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第四十一章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第七篇抗寄生虫病的药理(42-45章)第四十二章抗疟药第四十三章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药第四十四章抗血吸虫病药与抗丝虫病药第四十五章抗肠道蠕虫病药第八篇抗恶性肿瘤药物和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药理(46-47章)第四十六章抗恶性肿瘤药第四十七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第一篇总论(1-4章)第一章绪言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题目:答案:三、论述题题目:答案: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题目:答案:三、论述题题目:答案: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5-10章)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题目:简述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答案:三、论述题题目:根据作用性质的不同及对不同受体的选择性,试述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物
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 【药动学】
口服吸收不规则,需静脉给药;肝和肿瘤组织中分 布高;主要在肝代谢灭活;CO2由呼气和尿排出。 【作用机制】
1. 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而克制脱氧 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 从而影响DNA旳合成;
结束旳时间。
分为四期
G1(DNA合成前期) M(有丝分裂期) G2(DNA合成后期) S(DNA合成期)
Antineoplastic drugs
1. 增殖细胞群:按指数分裂繁殖,对药物敏感 2. (增长快旳肿瘤 GF值大接近于1,对药物最敏感、疗
效好,GF值小旳肿瘤,对药物不敏感,疗效差。)
2. 非增殖细胞群 静止(G0)期细胞 (复发旳根源) 无增殖力或已分化旳细胞 死亡细胞
称药物外排泵。
Antineoplastic drugs
第二节 常用旳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旳药物 称抗代谢药,构造与正常代谢物类似,干扰核酸合成。 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一) 二氢叶酸还原酶克制药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
➢ 甲氨蝶呤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强大而持久旳克制 作用,能干扰DNA和蛋白质旳合成。
【临床应用】抗癌谱广,可用于胃、肺、乳癌、慢性 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不良反应】明显而持久旳骨髓克制,其次为消化道 反应。注射局部刺激性较大。
Antineoplastic drugs
博来霉素(平阳霉素、争光霉素)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于G2、M期,能与铜或
铁离子络合,产生氧自由基,使DNA断裂,克制复制。 对磷状上皮癌(口腔、头颈部、皮肤、外阴)疗效很好 ,对食管、肺、宫颈鳞癌也有效。
执业药师 抗恶性肿瘤药习题及答案
第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一、最佳选择题1、氟尿嘧啶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血尿、蛋白质B、过敏反应C、神经毒性D、胃肠道反应E、肝脏损害2、抑制叶酸合成代谢的药物是A、顺铂B、阿糖胞苷C、甲氨蝶呤D、环磷酰胺E、巯嘌呤3、即有抗病毒作用又有抗肿瘤作用的免疫调节剂是A、硫唑嘌呤B、环磷酰胺C、干扰素D、更昔洛韦E、二脱氧肌苷4、较常引起外周神经炎的抗癌药是A、甲氨蝶呤B、氟尿嘧啶C、巯嘌呤D、长春新碱E、L-门冬酰胺酶5、阻止微管解聚的抗癌药是A、氟尿嘧啶B、环磷酰胺C、巯嘌呤D、甲氨蝶呤E、紫杉醇6、干扰细胞有丝分裂而使其停止于中期的抗肿瘤药物是A、长春碱B、氟尿嘧啶C、甲氨蝶呤D、放线菌素E、阿糖胞苷7、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不含A、骨髓抑制B、血尿、蛋白尿C、血压升高D、恶心、呕吐E、脱发8、以下不属于抗代谢抗肿瘤的药是A、阿糖胞苷B、氟尿嘧啶C、巯嘌呤D、甲氨蝶呤E、环磷酰胺9、抑制核苷酸还原酶的抗恶性肿瘤药物是A、羟基脲B、阿糖胞苷C、甲氨蝶呤D、氟尿嘧啶E、巯嘌呤10、主要作用于M期,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药物是A、放线菌素DB、阿霉素C、拓扑特肯D、依托泊苷E、长春碱11、甲氨蝶呤主要用于A、消化道肿瘤B、儿童急性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恶性淋巴瘤E、肺癌12、能干扰DNA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从而抑制DNA合成的药物是A、紫杉醇B、喜树碱C、丝裂霉素D、奥沙利铂E、阿糖胞苷13、主要不良反应是心脏毒性的抗肿瘤药物是A、氟尿嘧啶B、甲氨蝶呤C、白消安D、氮芥E、多柔比星14、下列哪种抗恶性肿瘤药可促进微管装配,抑制微管解聚,阻止有丝分裂A、长春碱B、顺铂C、紫杉醇D、氟美松E、三尖杉酯碱15、环磷酰胺对下列哪种肿瘤疗效显著A、实体瘤B、恶性淋巴瘤C、膀胱癌D、乳腺癌E、神经母细胞瘤16、主要作用于S期的抗肿瘤药物是A、抗肿瘤抗生素B、烷化剂C、抗代谢药D、长春碱类E、铂类化合物二、配伍选择题1、A.环孢素B.硫唑嘌呤C.左旋咪唑D.白介素-2E.干扰素<1> 、用于转移性肾癌、黑色素瘤及多种感染A、B、C、D、E、<2> 、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类风湿性关节炎A、B、C、D、E、<3> 、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A、B、C、D、E、<4> 、用于移植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A、B、C、D、E、2、A.顺铂B.阿霉素C.环磷酰胺D.氟尿嘧啶E.博来霉素<1> 、可引起血性腹泻的是A、B、C、D、E、<2> 、使用时尤应注意心脏毒性的是A、B、C、D、E、<3> 、可引起肺纤维化的是A、B、C、D、E、<4> 、可引起血性膀胱炎的是A、B、C、D、E、<5> 、肾毒性较明显的是A、B、C、D、E、3、A.环磷酰胺B.博来霉素C.氟尿嘧啶D.放线菌素D E.巯嘌呤<1> 、对恶性淋巴瘤有显效的A、B、C、D、E、<2> 、对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A、B、C、D、E、<3> 、对阴茎鳞状上皮癌有较好疗效A、B、C、D、E、<4> 、对胃癌有较好疗效A、B、C、D、E、<5> 、对绒毛膜上皮癌疗效明显的是A、B、C、D、E、4、A.干扰核酸生物合成B.直接破坏DNA结构和功能C.干扰RNA转录D.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功能E.影响体内激素平衡<1> 、顺铂A、B、C、D、E、<2> 、长春新碱A、B、C、D、E、<3> 、多柔比星A、B、C、D、E、5、A.阻碍蛋白质合成B.阻碍DNA合成C.阻碍纺锤丝形成D.与DNA连接,破坏DNA的结构与功能E.与DNA结合,阻碍RNA的转录<1> 、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A、B、C、D、E、<2> 、丝裂霉素C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A、B C、D、E、<3> 、长春新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A、B、C、D、E、<4> 、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A、B、C、D、E、6、A.抑制胸苷酸合成酶B.阻止嘌呤核苷酸形成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D.抑制DNA多聚酶E.抑制核苷酸还原酶<1> 、羟基脲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A、B、C、D、E、<2> 、阿糖胞苷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A、B、C、D、E、<3> 、甲氨蝶呤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A、B、C、D、E、<4> 、巯嘌呤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A、B、C、D、E、<5> 、氟尿嘧啶抑制核苷酸合成的机制是A、B、C、D、E、7、A.长春碱B.紫杉醇C.羟喜树碱D.他莫西芬E.氟他米特<1> 、影响微管的装配,阻碍纺锤体的形成A、B、C、D、E、<2> 、促进微管的装配,抑制其解聚A、B、C、D、E、8、A氟尿嘧啶B.阿糖胞苷C.羟基脲D甲氨蝶呤E.巯嘌呤<1> 、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的药物是A、B、C、D、E、<2> 、抑制DNA多聚酶的药物是A、B、C、D、E、<3> 、阻止核糖核酸转化为脱氧核糖核酸的药物是A、B、C、D、E、<4> 、竞争性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的药物是A、B、C、D、E、9、A.紫杉醇B.顺铂C.氟尿嘧啶D.三尖杉酯碱E.放线菌素D<1> 、阻碍DNA合成的药物是A、B、C、D、E、<2> 、与DNA结合,进而抑制DNA和RNA合成的药物是A、B、C、D、E、<3> 、主要作用于聚合态的微管,抑制微管解聚的药物是A、B、C、D、E、<4>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使核蛋白体分解的药物是A、B、C、D、E、10、A.G0期B.G1期C.G2期D.M期E.S期<1> 、甲氨蝶呤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A、B、C、D、E、<2> 、长春新碱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A、B、C、D、E、<3> 、放线菌素D是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其的主要作用环节在A、B、C、D、E、三、多项选择题1、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是A、甲氨蝶呤B、甲氧苄氨嘧啶C、紫杉醇D、阿糖胞苷E、长春新碱2、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是A、阿糖胞苷B、长春碱C、柔红霉素D、羟基脲E、博来霉素3、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是A、巯嘌呤B、烷化剂C、丝裂霉素CD、放线菌素DE、甲氨蝶呤4、影响蛋白质合成的抗肿瘤药有A、顺铂B、阿霉素C、长春碱类D、紫杉醇E、L-门冬酰胺酶5、丝裂霉素的临床应用是A、肺癌B、乳腺癌C、宫颈癌D、头颈部肿瘤E、胃癌6、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是A、骨髓抑制B、胃肠道反应C、血尿D、脱发E、肝功能损害7、环磷酰胺的临床应用是A、乳腺癌B、卵巢癌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多发性骨髓瘤E、恶性淋巴瘤8、符合甲氨蝶呤的叙述是A、为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剂B、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C、选择性作用于细胞周期的M期D、主要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E、早期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9、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是A、膀胱癌B、肝癌C、乳腺癌D、胰腺癌E、消化道癌症10、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可能是A、抑制核酸生物合成B、直接破坏DNA结构与功能C、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D、影响蛋白质合成与功能E、影响激素平衡11、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药物有A、放线菌素DB、长春新碱C、长春碱D、紫杉醇E、门冬酰胺酶12、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效的药物包括A、甲氨蝶呤B、肾上腺皮质激素C、柔红霉素D、长春新碱E、环磷酰胺13、干扰肿瘤细胞RNA合成的药物有A、长春新碱B、放线菌素C、米托蒽醌D、多柔比星E、柔红霉素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D2、【正确答案】C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D5、【正确答案】E6、【正确答案】 A7、【正确答案】C 8、【正确答案】E 9、【正确答案】A 10、【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理学44抗恶性肿瘤药物
L-门冬酰胺酶 主要影响某些肿瘤细胞的氨基酸供给。
【药理作用】L-门冬酰胺是机体合成蛋 白质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某些肿瘤细胞 不能自行合成,需从细胞外摄取。L-门 冬酰胺酶将血清中门冬酰胺水解,使肿 瘤细胞从血清中得不到门冬酰胺,蛋白 质合成受阻,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临床用途】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缓解率较高(60%),但作用不持久, 可与其他药合用。 因是酶制剂,用前先做皮试!
作用机制:
Endoxan
血液循环 肝微粒体酶作用下
氧化、裂环
醛磷酰胺
分离出具有强大 肿瘤细胞内 烷化作用的
磷酰胺氮芥
磷酰胺氮芥与DNA烷化形成交叉联结 影响DNA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
不良反应: (1)脱发发生率较高 30%~60%; (2)可致出血性膀胱炎(血尿、蛋 白尿):刺激膀胱粘膜所致; (3)骨髓抑制:对粒细胞影响明显。
破坏DNA的抗生素
丝裂霉素C(Mitomycin )
① 因化学结构中有烷化基团,如乙撑 亚胺等,称为抗生素中的烷化剂。 ② 抗瘤谱较广。可用于肺癌、慢性粒 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胃癌、乳 腺癌等。 ③ WBC、PLT明显下降(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偶见心脏毒性。
博莱霉素(Bleomycin) ①主要作用于G2期及M期,干扰细胞分 裂增殖,并延缓S/G2边界期及G2期时 间;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②主要用于鳞状上皮癌(头、颈、口腔、 食管、阴茎、外阴、宫颈等)及淋巴 瘤和睾丸癌; ③骨髓及免疫抑制作用小。
【药理作用】 抑制核苷酸还原酶,阻止 胞苷酸转变为脱氧胞苷酸,抑制DNA 合成。 选择性作用于S期细胞。 【临床应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黑色素瘤。 【不良反应】 抑制骨髓等。
抗恶性肿瘤药ppt课件
1
恶性肿瘤
(Cancer, malignant tumor,
neoplasm)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 病,已成为人类仅次于心血管疾病 的第二大死因。
治疗方法: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等
2
治疗方法
1. 化学治疗:全身给药、局部动脉内给药、半身化疗、靶向治疗; 2. 手术治疗; 3. 放射治疗:电磁辐射钴60等;粒子辐射-中子放射等; 4. γ -刀 (伽玛刀 ):即立体定向放射,将201个钴60同位素放
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仅对某一增殖期细胞有杀伤作用。 • 作用于S期的药物:羟基脲、阿糖胞苷、甲氨喋呤、巯 基嘌呤、5-FU、溶癌呤等。 • 作用于M期的药物:长春新碱、长春碱、秋水仙碱。
7
细胞周期及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
靶点
CCSA 长春碱类 紫杉碱类
CCSA,周期特异性药物 ; CCNSA,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肿瘤细胞中进一步分解为活性产物磷酰胺 氮芥,与DNA发生烷化交叉联结,影响DNA30
环磷酰胺
【临床应用】 • 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 • 对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卵巢
癌、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等 都有效; • 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的 排斥反应。
31
环磷酰胺
?根据作用靶位不同分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抗嘧啶药氟尿嘧啶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抗嘌呤药巯嘌呤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dna聚合酶抑制剂阿糖胞苷第二节细胞毒类抗肿瘤药13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药理作用化学结构与二氢叶酸相似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继而抑制s期dna合成也可干扰rna和蛋白质合成
抗恶性肿瘤药物ADR
抗恶性肿瘤药物ADR抗恶性肿瘤药物ADR:从患者需求到研究进展引言抗恶性肿瘤药物(Anti-cancer Drug)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这些药物常常伴随一系列不良药物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给患者的生活和治疗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一、ADR的定义和分类ADR是指在用药治疗中,疗效的预期之外,出现的不良反应。
根据其发生时间和表现,ADR可分为立即型和迟发型两种。
立即型ADR常常在用药后的短时间内迅速出现,如过敏反应、血压升高等。
而迟发型ADR一般在用药较长时间后才逐渐显现,如造血抑制、心脏毒性等。
二、ADR对患者的影响1.生理和心理负担ADR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产生影响,还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因为ADR的出现,许多患者开始产生焦虑、恐惧和不安,担心药物反应会给他们的生活和治疗带来困扰。
2.影响疗效有些ADR,如造血抑制、肝肾毒性等,会影响患者的疗效。
造血抑制会导致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减少,让患者容易感染和出血,从而干扰肿瘤治疗的进行。
三、ADR的原因1.个体基因差异患者个体基因的差异是导致ADR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人天生对某些药物敏感,而另一些人则相反。
通过个体化基因检测,可以辨别出对某药物是否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2.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加ADR的发生风险。
一些药物在代谢酶中与其他药物竞争,导致其中一种药物的代谢速度变慢,从而增加了ADR的风险。
此外,某些食物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四、有效管理ADR的措施1.个体化治疗基于患者的基因差异,应用个体化治疗以减少ADR的发生。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遗传背景,为其选择更合适和耐受性较好的药物。
这种定制化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并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2.监测和评估密切监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是否发生ADR,及时评估ADR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影响。
抗恶性肿瘤药—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的用药原则(药理学)
1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和主要不良反应 2 熟悉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应用及用药护理 3 了解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机制
情景导入
导入情景: 李先生,45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环磷
酰胺化疗。在治疗期间,李先生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 血尿等症状。 请思考:
1.病人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2.为了缓解上述症状,护理人员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第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用药原则
1.依据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
增长慢的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增长快的先用周期特 3.根据药物的毒性 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4.依据抗肿瘤谱 胃肠道腺癌(氟尿嘧啶);鳞癌(博来霉素) 5.依据给药方法 大剂量间歇疗法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用药期间定期查血,白细胞低于 3000/mm3 ,血小 板低于8万/ mm3 ,暂停用药,应用维生素、糖皮质激素、 升白细胞药、抗生素等治疗,必要时输血。
长春新碱、博来霉素不明显,糖皮质激素无。
2. 胃肠道反应
3. 抑制免疫功能
碍RNA转录酶的功能,干扰转录,妨碍mRNA合成。
放线菌素D actinomycin D 多柔比星 doxorubicin 蒽环类抗生素
柔红霉素 daunorubicin
4.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1)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长春碱类、紫杉醇类 (2)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药物,三尖杉酯碱 (3)干扰氨基酸供应的药物,L-门冬酰胺酶
肿瘤细胞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同时对 结构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其他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 耐药性。
四. 主要不良反应
选择性不高,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机体增殖旺盛的组织细胞也有损害作用,例如
骨髓、淋巴组织、口腔粘膜、消化道粘膜、毛发、
生殖细胞都是增殖、更新、代谢比较快的组织。
1.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2) 联合使用抗癌机制不同的药物
例如先用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环磷酰胺,
再用抑制DNA合成的5-氟尿嘧啶,可能产生协同
作用。
(3) 联合使用毒性不同的药物
多数抗肿瘤药物均可抑制骨髓,可与轻微抑
制或无骨髓抑制的博来霉素、泼尼松、长春新碱
等合用,以降低毒性、提高疗效。
(4) 根据抗瘤谱不同选用药物
细胞增殖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 完成称为一个细胞增殖周期。 按细胞内DNA含量分为4期: G1 期(DNA合成前期) S 期(DNA合成期) G2 期(DNA合成后期) M 期(分裂期)
S 增殖
细胞
G2
M
G1
抗肿瘤药物按增殖周期中细胞对药物的 敏感性分为两大类:
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5. 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抑制激素依赖性肿瘤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强的松
雄激素,睾丸酮 雌激素,已烯雌酚 雌激素受体拮抗药,他莫昔芬
三、肿瘤的耐药性及其机制
天然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多药耐药性常见 是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多药耐药性 ( multidrug resistance,MDR ):
六、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原则
联合用药的目的: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耐药性产生。
(1) 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用药
增长缓慢的实体瘤,Go期细胞较多,先用周期非特异
性药物,将增殖期及部分Go期细胞杀灭,驱动Go期细胞进
人增殖周期,继用周期特异性药物杀灭之。
生长比率较高的急性白血病,先用杀灭S期或M期的周 期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其他各期细胞, 待Go期细胞进入周期时,重复上述过程。
巯嘌呤
2. 直接破坏DNA及功能
烷化剂、某些抗癌抗生素、顺铂与核酸碱基形成共价 键,使DNA链内或链间交叉联结,导致DNA链断裂,抑
制DNA复制。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以DNA拓扑异构酶为靶点,引起 DNA单链或双链断裂。
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
药物能嵌入DNA碱基对之间,与DNA结合成复合物,阻
抗代谢药
长春新碱类
增殖 细胞
G2 M
无增殖能力 细胞
死 亡
G1
G0期细胞
二.抗恶性肿瘤药按作用机制分类
1. 抑制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1)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5-氟尿嘧啶
(2) DNA多聚酶抑制剂
(3)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阿糖胞苷
羟基脲
(4)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5)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
甲氨蝶呤
碱。
不同的肿瘤对不同的药物敏感性不同。 胃肠道腺癌:5—氟尿嘧啶、噻替派、环磷酰胺、 丝裂霉素等。
鳞癌:博来霉素、硝卡芥、甲氨蝶呤等。 肉瘤:环磷酰胺、顺铂、阿霉素等。
(5)根据药代动力学规律用药
如长春新碱可减少甲氨蝶呤从细胞外流,
使甲氨蝶呤在细胞内浓度增加,可提高甲氨蝶
呤的疗效。使用甲氨蝶岭之前,常使用长春新
和放疗。
2. 不能手术的病例(如肿瘤离大血管太近或年老体
弱)或肿瘤已广泛转移的病人,采用化疗和放疗。
3. 白血病(非实体瘤),采用化疗。
抗恶性肿瘤药的现状
1. 对大多数肿瘤的疗效不理想。
2. 对少数肿瘤有较高疗效,如:
绒毛膜上皮癌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睾丸肿瘤
恶性淋巴瘤
抗恶性肿瘤药的缺陷:
1. 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严重损伤人体正常细胞,不良 反应广泛、严重,病人不能耐受。
2. 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3. 肿瘤静止期细胞(G0 细胞)对药物不敏感。停药后, G0 细胞重新进入增殖周期,引起肿瘤复发。
4. 肿瘤细胞易产生耐药性。
一、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和化疗药 物作用的关系
肿瘤细胞根据增殖能力分三类:
第45章 抗恶性肿瘤药
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发病 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年轻化。 病因: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污染……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生肿 瘤约900万人,死亡约700万人。我国每年新发生
肿瘤约160万人,死亡约130万人。
恶性肿瘤的治疗
1. 未广泛转移前,采用手术治疗,必要时配合化疗
1.增殖细胞群:不断按指数分裂繁殖,对药物较
敏感。
2.非增殖细胞群(G0):暂时不增殖,对药物不
敏感,是肿瘤复发根源。
3.无增殖能力细胞群:细胞已老化,即将死亡。
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GF):
增殖细胞占肿瘤全部细胞群的比例。
1. 增长迅速的肿瘤,GF值较大,接近1,对药物较 敏感,例如急性白血病。 2. 增长缓慢的肿瘤,GF值较小,在0.5以下,对药 物不太敏感,例如慢性白血病、多数实体瘤。
杀灭增殖周期各期细胞,甚至包括G0期细胞。如烷化剂、抗
癌抗生素等。 对肿瘤细胞的作用较强。 2.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仅对增殖周期中某一期有较强作用。
作用于S期的药物: 羟基脲、阿糖胞苷、甲氨蝶呤
作用于M期的药物: 长春新碱、长春碱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及药物作用示意图
周期特异性药物 周 期 非 S 特 烷化剂 异 抗癌抗生素 性 药 物
抑制或杀伤机体免疫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引起继发感染,
危及生命。
用药过程中,有发热、咽喉疼痛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一旦 发生感染,暂停用药,给予抗生素治疗。
4. 肝、肾损害
5. 其它:脱发、停经、无精子、不育症、畸胎、致癌(第二原发恶
性肿瘤)
五.给药途径
全身用药:口服、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肉注射。 局部用药:动脉插管(介入)或区域灌注、腔内注射 (胸腔、腹腔、心包腔、蛛网膜下腔)、瘤内注射、局 部涂敷(浅表病灶如基底细胞癌、磷状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