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
执业药师-抗恶性肿瘤药习题及答案

第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一、最正确选择题1、氟尿嘧啶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血尿、蛋白质B、过敏反应C、神经毒性D、胃肠道反应E、肝脏损害2、抑制叶酸合成代谢的药物是A、顺铂B、阿糖胞苷C、甲氨蝶呤D、环磷酰胺E、巯嘌呤3、即有抗病毒作用又有抗肿瘤作用的免疫调节剂是A、硫唑嘌呤B、环磷酰胺C、干扰素D、更昔洛韦E、二脱氧肌苷4、较常引起外周神经炎的抗癌药是A、甲氨蝶呤B、氟尿嘧啶C、巯嘌呤D、长春新碱E、L-门冬酰胺酶5、阻止微管解聚的抗癌药是A、氟尿嘧啶B、环磷酰胺C、巯嘌呤D、甲氨蝶呤E、紫杉醇6、干扰细胞有丝分裂而使其停止于中期的抗肿瘤药物是A、长春碱B、氟尿嘧啶C、甲氨蝶呤D、放线菌素E、阿糖胞苷7、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不含A、骨髓抑制B、血尿、蛋白尿C、血压升高D、恶心、呕吐E、脱发8、以下不属于抗代谢抗肿瘤的药是A、阿糖胞苷B、氟尿嘧啶C、巯嘌呤D、甲氨蝶呤E、环磷酰胺9、抑制核苷酸复原酶的抗恶性肿瘤药物是A、羟基脲B、阿糖胞苷C、甲氨蝶呤D、氟尿嘧啶E、巯嘌呤10、主要作用于M期,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药物是A、放线菌素DB、阿霉素C、拓扑特肯D、依托泊苷E、长春碱11、甲氨蝶呤主要用于A、消化道肿瘤B、儿童急性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恶性淋巴瘤E、肺癌12、能干扰DNA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从而抑制DNA合成的药物是A、紫杉醇B、喜树碱C、丝裂霉素D、奥沙利铂E、阿糖胞苷13、主要不良反应是心脏毒性的抗肿瘤药物是A、氟尿嘧啶B、甲氨蝶呤C、白消安D、氮芥E、多柔比星14、以下哪种抗恶性肿瘤药可促进微管装配,抑制微管解聚,阻止有丝分裂A、长春碱B、顺铂C、紫杉醇D、氟美松E、三尖杉酯碱15、环磷酰胺对以下哪种肿瘤疗效显著A、实体瘤B、恶性淋巴瘤C、膀胱癌D、乳腺癌E、神经母细胞瘤16、主要作用于S期的抗肿瘤药物是A、抗肿瘤抗生素B、烷化剂C、抗代谢药D、长春碱类E、铂类化合物二、配伍选择题1、A.环孢素B.硫唑嘌呤C.左旋咪唑D.白介素-2E.干扰素<1> 、用于转移性肾癌、黑色素瘤及多种感染A、B、C、D、E、<2> 、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类风湿性关节炎A、B、C、D、E、<3> 、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A、B、C、D、E、<4> 、用于移植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A、B、C、D、E、2、A.顺铂B.阿霉素C.环磷酰胺D.氟尿嘧啶E.博来霉素<1> 、可引起血性腹泻的是A、B、C、D、E、<2> 、使用时尤应注意心脏毒性的是A、B、C、D、E、<3> 、可引起肺纤维化的是A、B、C、D、E、<4> 、可引起血性膀胱炎的是A、B、C、D、E、<5> 、肾毒性较明显的是A、B、C、D、E、3、A.环磷酰胺B.博来霉素C.氟尿嘧啶D.放线菌素D E.巯嘌呤<1> 、对恶性淋巴瘤有显效的A、B、C、D、E、<2> 、对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A、B、C、D、E、<3> 、对阴茎鳞状上皮癌有较好疗效A、B、C、D、E、<4> 、对胃癌有较好疗效A、B、C、D、E、<5> 、对绒毛膜上皮癌疗效明显的是A、B、C、D、E、4、A.干扰核酸生物合成B.直接破坏DNA结构和功能C.干扰RNA转录D.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功能E.影响体内激素平衡<1> 、顺铂A、B、C、D、E、<2> 、长春新碱A、B、C、D、E、<3> 、多柔比星A、B、C、D、E、5、A.阻碍蛋白质合成B.阻碍DNA合成C.阻碍纺锤丝形成D.与DNA连接,破坏DNA的结构与功能E.与DNA结合,阻碍RNA的转录<1> 、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A、B、C、D、E、<2> 、丝裂霉素C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A、B C、D、E、<3> 、长春新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A、B、C、D、E、<4> 、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A、B、C、D、E、6、A.抑制胸苷酸合成酶B.阻止嘌呤核苷酸形成C.抑制二氢叶酸复原酶D.抑制DNA多聚酶E.抑制核苷酸复原酶<1> 、羟基脲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A、B、C、D、E、<2> 、阿糖胞苷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A、B、C、D、E、<3> 、甲氨蝶呤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A、B、C、D、E、<4> 、巯嘌呤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A、B、C、D、E、<5> 、氟尿嘧啶抑制核苷酸合成的机制是A、B、C、D、E、7、A.长春碱B.紫杉醇C.羟喜树碱D.他莫西芬E.氟他米特<1> 、影响微管的装配,阻碍纺锤体的形成A、B、C、D、E、<2> 、促进微管的装配,抑制其解聚A、B、C、D、E、8、A氟尿嘧啶B.阿糖胞苷C.羟基脲D甲氨蝶呤E.巯嘌呤<1> 、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的药物是A、B、C、D、E、<2> 、抑制DNA多聚酶的药物是A、B、C、D、E、<3> 、阻止核糖核酸转化为脱氧核糖核酸的药物是A、B、C、D、E、<4> 、竞争性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的药物是A、B、C、D、E、9、A.紫杉醇B.顺铂C.氟尿嘧啶D.三尖杉酯碱E.放线菌素D<1> 、阻碍DNA合成的药物是A、B、C、D、E、<2> 、与DNA结合,进而抑制DNA和RNA合成的药物是A、B、C、D、E、<3> 、主要作用于聚合态的微管,抑制微管解聚的药物是A、B、C、D、E、<4>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使核蛋白体分解的药物是A、B、C、D、E、10、0期1期2期期期<1> 、甲氨蝶呤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A、B、C、D、E、<2> 、长春新碱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A、B、C、D、E、<3> 、放线菌素D是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其的主要作用环节在A、B、C、D、E、三、多项选择题1、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是A、甲氨蝶呤B、甲氧苄氨嘧啶C、紫杉醇D、阿糖胞苷E、长春新碱2、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是A、阿糖胞苷B、长春碱C、柔红霉素D、羟基脲E、博来霉素3、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是A、巯嘌呤B、烷化剂C、丝裂霉素CD、放线菌素DE、甲氨蝶呤4、影响蛋白质合成的抗肿瘤药有A、顺铂B、阿霉素C、长春碱类D、紫杉醇E、L-门冬酰胺酶5、丝裂霉素的临床应用是A、肺癌B、乳腺癌C、宫颈癌D、头颈部肿瘤E、胃癌6、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是A、骨髓抑制B、胃肠道反应C、血尿D、脱发E、肝功能损害7、环磷酰胺的临床应用是A、乳腺癌B、卵巢癌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多发性骨髓瘤E、恶性淋巴瘤8、符合甲氨蝶呤的表达是A、为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剂B、为二氢叶酸复原酶抑制剂C、选择性作用于细胞周期的M期D、主要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E、早期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9、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是A、膀胱癌B、肝癌C、乳腺癌D、胰腺癌E、消化道癌症10、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可能是A、抑制核酸生物合成B、直接破坏DNA结构与功能C、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D、影响蛋白质合成与功能E、影响激素平衡11、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药物有A、放线菌素DB、长春新碱C、长春碱D、紫杉醇E、门冬酰胺酶12、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效的药物包括A、甲氨蝶呤B、肾上腺皮质激素C、柔红霉素D、长春新碱E、环磷酰胺13、干扰肿瘤细胞RNA合成的药物有A、长春新碱B、放线菌素C、米托蒽醌D、多柔比星E、柔红霉素答案部分一、最正确选择题1、【正确答案】D2、【正确答案】C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D5、【正确答案】E6、【正确答案】 A7、【正确答案】C 8、【正确答案】E 9、【正确答案】A 10、【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此题考查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恶性肿瘤药物药理学

31.抑制微管聚合的 抗癌药物是
A.鬼臼毒素 B.阿糖胞苷 C.长春新碱 D.紫杉醇 E.巯嘌呤
答案
答案
32 . 通 过 嵌 入 DNA 中 干扰转录过程阻止 RNA 合 成 的 抗 肿 瘤 药 物是
A.放线菌素D
B.多柔米星
C.羟基脲
D.柔红霉素
E.紫杉醇 答案
33 . 直 接 影 响 DNA 结 构与功能的抗肿瘤药 物是 A.博莱霉素 B.阿糖胞苷 C.丝裂霉素 D.紫杉醇 E.顺铂
A型题
1.阻碍细胞有丝分裂 的抗癌药是
A.阿霉素 B.氟尿嘧啶 C.长春新碱 D.甲氨蝶呤 E.以上都不是
2.烷化剂中易发生出 血性膀胱炎的抗癌药 是
A.氮芥 B.环磷酰胺 C.马利兰 D.长春新碱 E.卡氮芥
答案
答案
3.有细胞周期特异性 的抗肿瘤药物是
A.5-氟尿嘧啶 B.环磷酰胺 C.阿霉素 D.氮芥 E.塞替派
4.抑制二氢叶酸还原 酶的抗肿瘤药是
A.顺铂 B.阿霉素 C.环磷酰胺 D.5-氟尿嘧啶 E.甲氨蝶呤
答案
答案
5.烷化剂中易诱发出 血性膀胱炎的药物是
A.甲酰溶肉瘤素 B.卡氮芥 C.环磷酰胺 D.苯丁酸氮芥 E.氮芥
6.治疗绒毛膜上皮细 胞癌和恶性葡萄胎疗 效最差的是
A.6-巯基嘌呤 B.喜树碱 C.甲氨蝶呤 D.放线菌素D E.博莱霉素
第四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第一节 抗和来源分类
1. 烷化剂 2. 抗代谢物 3. 抗肿瘤抗生素 4. 抗肿瘤植物药 5. 激素 6. 其他类
(二)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1.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2. 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3.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4. 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5. 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6. 其他
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药理学课件)

学习情境:其他药物 学习单元:其他药物
知识点: 抗恶性肿瘤药
目录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1、概述 2、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 3、抗恶性肿瘤药的主要不良反应
一、概述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恶性肿瘤 主要采取综合疗法,将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及 中医中药等方法结合起来,显著提高了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 病情发展并减少了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
二、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
按作用机制分类: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干扰核酸合成药: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腺苷等 • 干扰DNA结构和功能药:烷化剂,丝裂霉素,博来霉素,顺铂等 •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DNA合成药: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多柔比星等 • 干扰蛋白质合成药:长春新碱, 三尖杉酯碱,门冬酰胺酶等 • 影响体内激素平衡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他莫昔芬等
三、抗恶性肿瘤药的不良反应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胃肠道反应 • 骨髓抑制 • 免疫抑制 • 肾损害及膀胱毒性 • 肝损害
脱发 肺损害 心肌损害 神经毒性及耳毒性 致癌致畸致突变
其中肿瘤化疗作为临床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明显改善癌症患者 的生存时间和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根据各期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将抗肿瘤药物分为两大类: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non-specific drugs): ➢直接破坏DNA结构以及影响其复制或转录功能的药物,如烷化剂、抗肿瘤抗生
二、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
按化学结构及来源分类: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烷化剂:环磷酰胺,塞替派,白消安等 • 抗代谢药: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等 • 抗肿瘤抗生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博来霉素,丝裂霉素等 • 抗肿瘤植物药:长春碱,长春新碱,紫杉醇,高三尖杉酯碱,羟喜树碱等 • 抗肿瘤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他莫昔芬等 • 其他类:顺铂,卡铂,门冬酰胺酶等
抗恶性肿瘤药—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的用药原则(药理学)

1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和主要不良反应 2 熟悉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应用及用药护理 3 了解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机制
情景导入
导入情景: 李先生,45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环磷
酰胺化疗。在治疗期间,李先生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 血尿等症状。 请思考:
1.病人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2.为了缓解上述症状,护理人员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第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用药原则
1.依据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
增长慢的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增长快的先用周期特 3.根据药物的毒性 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4.依据抗肿瘤谱 胃肠道腺癌(氟尿嘧啶);鳞癌(博来霉素) 5.依据给药方法 大剂量间歇疗法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药理学46_抗恶性肿瘤药-2023年学习资料

Dr.Folkman's War:-Angiogenesis and the struggle to de eat cancer
恶性肿瘤治疗的新药物-·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药-·肿瘤细胞诱导分化药-如维A酸-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药Avasti ,04-02-26-·抗肿瘤侵袭及转移药-生物反应调节药(如干扰素、Gleevec-肿瘤耐药性逆转药-纳米 物(抗体包衣、高分子包裹、磁性)
一细胞增殖类群-1.增殖细胞群:按指数分裂繁殖-增殖期细胞数-增长比率=-GF》-总细胞数-GF大:对化疗 物敏感-GF小:对化疗药物不敏感-2.非增殖细胞群-对药物不太敏感,是复发根源-G期
周期特异性药物-抗代谢药-长春碱类药物-S期39%-G2期-无增殖力-19%-DNA合成-细胞-周期非特异 药物-合成后期-烷化剂-M期2%-死亡-抗癌抗-生素-G期40%-DNA合成前期-静止期-增殖细胞群-非增 细胞群-使肿瘤增大-肿瘤复发根源-对药物敏感-对药物不敏感-图49-2-细胞增殖周期及药物作用示意图
Cdc2/CycB-Cdk4,6/CycD-Animal-G-cell-Restriction-point Cdk2/CycA-Cdk2/CycE
Chemicaphysica-virus-抑癌及分化基因被关闭或-tumor suppressor gen -抑制-Genes-增殖基因被开启或激活-Oncogene-无限增殖状态
化疗适应证-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某些化疗效果好的实体瘤:皮肤癌、绒癌、 性葡萄-胎、睾丸癌、小细胞肺癌-实体瘤术后或放疗后的巩固治疗,或有复发和播散者-·实体瘤已有广泛转移,不适 手术或放疗者
第一节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一、-抗肿瘤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二、-抗肿瘤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
抗恶性肿瘤药-pptppt课件

▪ 主要是恶心,呕吐,可引起明显肾功能不良,卡铂 少有肾毒性。骨髓抑制作用弱,偶尔影响听力。
▪ 奥沙利铂(Oxaliplatin) 第三代铂化合物
▪ 抗瘤活性高,广。用于卵巢癌,胃癌、黑色素瘤等 。
▪ 无肾毒性、无严重听力损害,有外周感觉神经异常 。
抗恶性肿瘤药
恶性肿瘤定义: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可 发生扩散转移的肿瘤。又称癌症。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使1/3未转移早期病人治愈。 化学治疗:对某些如绒癌,急淋,恶淋,睾丸肿瘤 ,选择性差。 免疫治疗:疫苗,细胞介导,白介素-2,干扰素α。 基因治疗:
➢基因重组 →定向导入; ➢阻断有害基因信息表达; ➢抗血管生长基因治疗(血管抑素,内皮抑素)。
▪ p.o.吸收好,10~50% 24小时内尿排,t1/22~3h 。
▪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久用:肺纤维化、闭经、睾 丸萎缩。
▪ 顺铂(cisplatin) 又称顺氯氨帕。
▪ 卡铂(carboplatin) 顺铂同系物,毒性小, 用于不能耐受顺铂者。
▪ 将氯解离后,二价铂与DNA链上碱基交叉联结→抑 制DNA合成。可杀灭各期细胞。
▪ 不良反应:WBC↓,血小板↓,恶心,呕吐,口腔炎 ,胃炎等。偶见脱发和严重皮肤毒性。
▪ [相互作用]放射治疗后用本药→放射部位皮肤红斑 ,坏死,称“放射召回”皮肤反应。
中医中药治疗
▪ 抗肿瘤药物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 细胞增殖动力学:
▪ 增殖周期为:
▪ G1—DNA合成前期; ▪ S —DNA合成期; ▪ G2—DNA合成后期; ▪ M —分裂期; ▪ G0—静止期细胞(复发根源)。
第45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②亦可抑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延缓G1-S 期,将细胞阻滞于G1期,因而作用有自限性。
③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④血药浓度与骨髓毒性密切相关,可据其监测
毒性。
24
临床应用:
➢急性白血病;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恶性葡萄胎:
25
不良反应:
➢消化道症状 ➢骨髓抑制 ➢肝、肾功能损害 ➢生殖功能减退(少数) ➢色素沉着、脱发、皮疹及剥脱性皮炎(偶见) ➢局限性肺炎、骨质疏松性骨折(偶见)
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起到第二次分裂完成时止, 称为一个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周期可分为以 下四期:
a. 合成前期 (G1期) b. DNA合成期(S期) c. 有丝分裂前期(G2期) d. 分裂期(M期)
(2)非增殖细胞群(G0期) 此期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不敏感,一旦增殖 周期中对药物敏感的细胞被杀死后,G0期细 胞即可进入细胞周期补充,它们是肿瘤复发 的根源。
已证明:癌是由于至少两种癌基因经多阶段变化 引起。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为癌的防治 提供了不少新靶点,开辟了新的领域,如:癌 细胞的分化诱导;癌的分化治疗;单克隆抗体 及癌的导向治疗;细胞生长因子及免疫调节; 免疫治疗;癌基因及癌的基因治疗等等。本章 节将重点讨论肿瘤化疗。
目的
1.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及其与提高药 物疗效的意义;
直接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噻替哌;白消安; – 顺铂 – 抗生素类:丝裂霉素;博来霉素; – 喜树碱类:
35
(一)烷化剂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endoxan, cytoxan, CTX)
药理作用:
➢ 在体外无活性。 ➢ 在体内经肝细胞色素P450氧化、裂环生成中间产物醛磷酰胺
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物

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 【药动学】
口服吸收不规则,需静脉给药;肝和肿瘤组织中分 布高;主要在肝代谢灭活;CO2由呼气和尿排出。 【作用机制】
1. 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而克制脱氧 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 从而影响DNA旳合成;
结束旳时间。
分为四期
G1(DNA合成前期) M(有丝分裂期) G2(DNA合成后期) S(DNA合成期)
Antineoplastic drugs
1. 增殖细胞群:按指数分裂繁殖,对药物敏感 2. (增长快旳肿瘤 GF值大接近于1,对药物最敏感、疗
效好,GF值小旳肿瘤,对药物不敏感,疗效差。)
2. 非增殖细胞群 静止(G0)期细胞 (复发旳根源) 无增殖力或已分化旳细胞 死亡细胞
称药物外排泵。
Antineoplastic drugs
第二节 常用旳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旳药物 称抗代谢药,构造与正常代谢物类似,干扰核酸合成。 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一) 二氢叶酸还原酶克制药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
➢ 甲氨蝶呤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强大而持久旳克制 作用,能干扰DNA和蛋白质旳合成。
【临床应用】抗癌谱广,可用于胃、肺、乳癌、慢性 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不良反应】明显而持久旳骨髓克制,其次为消化道 反应。注射局部刺激性较大。
Antineoplastic drugs
博来霉素(平阳霉素、争光霉素)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于G2、M期,能与铜或
铁离子络合,产生氧自由基,使DNA断裂,克制复制。 对磷状上皮癌(口腔、头颈部、皮肤、外阴)疗效很好 ,对食管、肺、宫颈鳞癌也有效。
药理学44抗恶性肿瘤药物

L-门冬酰胺酶 主要影响某些肿瘤细胞的氨基酸供给。
【药理作用】L-门冬酰胺是机体合成蛋 白质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某些肿瘤细胞 不能自行合成,需从细胞外摄取。L-门 冬酰胺酶将血清中门冬酰胺水解,使肿 瘤细胞从血清中得不到门冬酰胺,蛋白 质合成受阻,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临床用途】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缓解率较高(60%),但作用不持久, 可与其他药合用。 因是酶制剂,用前先做皮试!
作用机制:
Endoxan
血液循环 肝微粒体酶作用下
氧化、裂环
醛磷酰胺
分离出具有强大 肿瘤细胞内 烷化作用的
磷酰胺氮芥
磷酰胺氮芥与DNA烷化形成交叉联结 影响DNA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
不良反应: (1)脱发发生率较高 30%~60%; (2)可致出血性膀胱炎(血尿、蛋 白尿):刺激膀胱粘膜所致; (3)骨髓抑制:对粒细胞影响明显。
破坏DNA的抗生素
丝裂霉素C(Mitomycin )
① 因化学结构中有烷化基团,如乙撑 亚胺等,称为抗生素中的烷化剂。 ② 抗瘤谱较广。可用于肺癌、慢性粒 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胃癌、乳 腺癌等。 ③ WBC、PLT明显下降(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偶见心脏毒性。
博莱霉素(Bleomycin) ①主要作用于G2期及M期,干扰细胞分 裂增殖,并延缓S/G2边界期及G2期时 间;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②主要用于鳞状上皮癌(头、颈、口腔、 食管、阴茎、外阴、宫颈等)及淋巴 瘤和睾丸癌; ③骨髓及免疫抑制作用小。
【药理作用】 抑制核苷酸还原酶,阻止 胞苷酸转变为脱氧胞苷酸,抑制DNA 合成。 选择性作用于S期细胞。 【临床应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黑色素瘤。 【不良反应】 抑制骨髓等。
抗恶性肿瘤药ppt课件

1
恶性肿瘤
(Cancer, malignant tumor,
neoplasm)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 病,已成为人类仅次于心血管疾病 的第二大死因。
治疗方法: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等
2
治疗方法
1. 化学治疗:全身给药、局部动脉内给药、半身化疗、靶向治疗; 2. 手术治疗; 3. 放射治疗:电磁辐射钴60等;粒子辐射-中子放射等; 4. γ -刀 (伽玛刀 ):即立体定向放射,将201个钴60同位素放
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仅对某一增殖期细胞有杀伤作用。 • 作用于S期的药物:羟基脲、阿糖胞苷、甲氨喋呤、巯 基嘌呤、5-FU、溶癌呤等。 • 作用于M期的药物:长春新碱、长春碱、秋水仙碱。
7
细胞周期及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
靶点
CCSA 长春碱类 紫杉碱类
CCSA,周期特异性药物 ; CCNSA,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肿瘤细胞中进一步分解为活性产物磷酰胺 氮芥,与DNA发生烷化交叉联结,影响DNA30
环磷酰胺
【临床应用】 • 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 • 对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卵巢
癌、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等 都有效; • 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的 排斥反应。
31
环磷酰胺
?根据作用靶位不同分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抗嘧啶药氟尿嘧啶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抗嘌呤药巯嘌呤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dna聚合酶抑制剂阿糖胞苷第二节细胞毒类抗肿瘤药13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药理作用化学结构与二氢叶酸相似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继而抑制s期dna合成也可干扰rna和蛋白质合成
药理学 抗恶性肿瘤药抗恶性肿瘤药药理学基础护理课件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恶心和呕吐
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和 呕吐,这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不
良反应。
腹泻和便秘
部分抗恶性肿瘤药可能导致腹泻或 便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功能异常
长期使用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对肝 脏造成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
骨髓抑制
白细胞减少
抗恶性肿瘤药物对骨髓有抑制作 用,可能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
影响免疫功能。
血小板减少
部分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导致血 小板数量减少,增加出血风险。
贫血
长期使用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引 起贫血,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
。
心脏毒性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某些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引起心律失 常,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部分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引起心肌缺 血,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控制药物剂量、加强营养支持等。
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已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如停药、减量、对症 治疗等。
04
抗恶性肿瘤药的合理使用与注意事项
药物的合理选择与使用
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每种抗恶性肿瘤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应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和分期进行选择。
预后评估与生活质量改善
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和康复计划,提高生活质量 。
联合治疗策略
化学治疗联合靶向治疗
利用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并降低毒 副作用。
免疫治疗联合放疗
通过放疗增强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化,提高免疫治疗的疗 效。
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
将局部的手术、放疗与全身的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控制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药理学第四十章 抗恶性肿瘤药

增殖期细胞
增殖细胞群:不断按指数分裂增殖的细 胞。 细胞周期:肿瘤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 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
增殖期细胞
包括四个时期,DNA合成前期(G1期)
DNA合成期(S期) DNA合成后期(G2期) 有丝分裂期(M期)
细胞增殖周期分为四期
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
S DNA合成期
1.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杀灭增殖周期各期细胞及G0期细胞 ,如:多数
烷化剂、多数抗癌抗生素、氮芥、丝裂霉素等
2. 细胞周期特异药物:
仅对增殖周期某期有较强作用,对G0期细胞不敏
感。如:抗代谢药:S期 长春碱类:M期
按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
1.抑制DNA合成药 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甲氨蝶呤 2.破坏DNA结构和功能药 如环磷酰胺,白消安,卡铂 3.干扰转绿过程和阻止RNA 合成药 如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多柔比星 4.抑制蛋白质合成药 如长春碱,长春新碱,紫杉醇 5.改变机体激素水平药 如糖皮质激素,乙烯雌酚
顺铂、卡铂
作用特点及用途 作用与烷化剂相似 顺铂 抗癌谱较广,常联合用药 多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睾丸癌,前列腺癌, 肺癌,膀胱癌,头颈部癌等 卡铂 主要用于肺癌及不能耐受顺铂的晚期卵巢癌, 睾丸癌和头颈部癌等
顺铂、卡铂的用药指导
患者大剂量用药时要多饮水,并加用甘露醇
或呋塞米利尿
顺铂加用呋塞米时要注意听神经的损害
抑制蛋白质合成起始而阻止有丝分裂
主要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非
淋巴细胞白血病
四、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肿瘤和甲状腺癌等 都与相应激素失调有关。 治疗:用激素或其拮抗剂调节体内激素平衡,可抑制 这些肿瘤生长,而且无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缺点:激素作用广泛,副作用较多 • 糖皮质激素: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快而短暂 • 雌激素:前列腺癌、绝经期乳腺癌 • 雄激素:晚期乳腺癌
第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

第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抗恶性肿瘤药物白消安的临床最佳适应症是: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多发性骨髓瘤标准答案:D2、下列抗癌抗生素中,骨髓抑制副作用较轻的是:A、柔红霉素B、博来霉素C、丝裂霉素CD、放线菌素DE、羟基柔红霉素标准答案:B3、甲氨蝶呤是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为减轻其骨髓抑制毒性反应,保护正常骨髓,常与下列那种药合用:A、叶酸B、维生素B12C、碳酸氢纳D、巯乙磺酸钠E、甲酰四氢叶酸钙标准答案:E4、阿糖胞苷的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是:A、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B、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C、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D、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E、DNA多聚酶抑制剂标准答案:E5、下列激素类抗恶性肿瘤药物中,不能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是:A、他莫昔芬B、氯羟基甲酰孕酮C、丙酸睾丸酮D、甲羟孕酮E、氨基苯己哌啶酮标准答案:B6、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是:A、长春新碱B、紫杉醇C、三尖杉生物碱D、左旋门冬酰胺酶E、长春碱标准答案:C7、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影响氨基酸供应的是:A、甲氨蝶呤B、长春新碱C、环磷酰胺D、左旋门冬酰胺酶E、柔红霉素标准答案:D8、顺铂作为常见抗恶性肿瘤药物,首选用于治疗:A、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非精原细胞性睾丸瘤C、多发性骨髓瘤D、恶性淋巴瘤E、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标准答案:B9、下列药物中可预防环磷酰胺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是:A、叶酸B、维生素B12C、碳酸氢纳D、巯乙磺酸钠E、甲酰四氢叶酸钙标准答案:D10、5-氟尿嘧啶可作为下列那种肿瘤的临床基本用药:A、消化道肿瘤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绒毛膜上皮癌E、恶性黑色素瘤标准答案:A11、增长缓慢的恶性肿瘤经药物治疗后,残留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中那一期相对减少:A、G0期B、G1期C、S期D、G2期E、M期标准答案:E12、以下抗恶性肿瘤药物中属于S期特异性的药物是:A、更生霉素B、环磷酰胺C、甲氨蝶呤D、左旋门冬酰胺酶E、鬼臼毒素标准答案:C13、以下抗恶性肿瘤药物中属于M期特异性的药物是:A、更生霉素B、环磷酰胺C、甲氨蝶呤D、左旋门冬酰胺酶E、鬼臼毒素标准答案:E14、使用长春新碱后,肿瘤细胞较多的处于增殖周期的那一期:A、G0期B、G1期C、S期D、G2期E、M期标准答案:E15、氮芥抗恶性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与两个胸嘧啶交叉联结B、与两个胞嘧啶交叉联结C、与两个腺嘌呤交叉联结D、与两个鸟嘌呤交叉联结E、与一个胸嘧啶和一个腺嘌呤交叉联结标准答案:D16、恶性肿瘤化疗后易于复发,其原因是:A、M期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不敏感B、S期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不敏感C、G1期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不敏感D、G0期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不敏感E、G2期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不敏感标准答案:D17、环磷酰胺对哪种恶性肿瘤疗效显著:A、多发性骨髓瘤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卵巢癌D、乳腺癌E、恶性淋巴瘤标准答案:E18、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中,对骨髓造血功能没有抑制作用的是:A、植物碱类B、激素类C、抗生素类D、烷化剂E、抗代谢类标准答案:B19、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中疗效好、见效快的是:A、6-巯基嘌呤B、阿糖胞苷C、长春新碱D、环磷酰胺E、丝裂霉素标准答案:C20、环磷酰胺在体内转化成为烷化作用强的代谢物而起到抗恶性肿瘤的作用,该代谢物是:A、4-酮基环磷酰胺B、4-羟基环磷酰胺C、磷酰胺氮芥D、羧磷酰胺E、丙烯醛标准答案:C21、烷化剂中易诱发出血性膀胱炎的药物是:A、氮芥B、卡氮芥C、环磷酰胺D、甲酰溶肉瘤素E、苯丁酸氮芥标准答案:C22、治疗绒毛膜上皮细胞癌和恶性葡萄胎下列那一种药物疗效最差:A、6-巯基嘌呤B、5-氟尿嘧啶C、甲氨蝶呤D、放线菌素DE、博来霉素标准答案:E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药理学-第四十五节抗恶性肿瘤药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药理学-第四十五节抗恶性肿瘤药[单选题]1.紫杉醇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A.肝脏损害B.肾毒性C.心脏损害D.骨髓抑制E.肺功能损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紫杉(江南博哥)醇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知识点。
[单选题]2.三尖杉碱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A.肝脏损害B.肾毒性C.心脏损害D.骨髓抑制E.肺功能损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三尖杉酯碱骨髓抑制明显,少数患者呈现心脏毒性。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知识点。
[单选题]3.可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使核蛋白体分解,抑制有丝分裂的抗恶性肿瘤药物是A.长春碱B.顺铂C.紫杉醇D.地塞米松E.三尖杉碱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三尖杉酯碱类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使多聚核糖体分解,释放出新生肽链。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知识点。
[单选题]4.属于阻止原料供应,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癌药是A.紫杉醇B.孕激素C.顺铂D.门冬酰胺酶E.阿糖胞苷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门冬酰胺酶能催化门冬酰胺分解,使肿瘤细胞缺乏门冬酰胺供应,从而干扰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胞生长。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知识点。
[单选题]5.门冬酰胺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A.肝脏损害B.过敏性鼻炎C.心脏损害D.骨髓抑制E.低蛋白血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门冬酰胺酶不良反应可出现荨麻疹、过敏性休克、低蛋白血症等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知识点。
[单选题]6.对骨髓没有明显抑制的药物是A.5-氟尿嘧啶B.甲氨蝶呤C.喜树碱D.巯嘌呤E.长春新碱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长春碱的不良反应是限制剂量性骨髓抑制,而长春新碱不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所以广泛用于联合用药方案中。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知识点。
[单选题]7.主要作用于M期的抗癌药是A.氟尿嘧啶B.长春新碱C.环磷酰胺D.泼尼松E.柔红霉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长春碱、长春新碱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阻滞微管装配,影响纺锤丝形成,从而阻断有丝分裂,使细胞分裂停止于M期,是M期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药机制
1. 天然耐药性 (natural resistance) 2. 获得性耐药性 (acquired resistance) 3. 多药耐药性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4. 多药耐药性的共同特点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显著疗效,对
黑色素瘤有暂时缓解作用。 不良反应 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轻度胃肠道反应,还可
致畸。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⑤ DNA多聚酶抑制剂 阿糖胞苷(cytarabine, Ara-C) Ara-C在体内先转化为5‘-磷酸核苷酸, 然后与脱氧核苷酸激酶反应形成二磷酸 和三磷酸胞核苷酸,后者的积聚可强力 抑制DNA多聚酶的活性而影响许多细 胞的DNA合成,也可掺入到DNA中干 扰DNA复制。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概述
肿瘤化疗可使十几种晚期癌治愈,辅助性 化疗使另外十几种肿瘤病人寿命延长。
紫杉醇、喜树碱衍生物及维生素甲类化合 物抗肿瘤治疗作用的证实被誉为90年代 抗癌药物的三大发现。
目前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化疗、生物学治疗。
化疗已从姑息性目标向根治性目标迈进。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
④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羟基脲。 ⑤ 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 2. 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烷化剂、丝裂霉素、顺铂等可与DNA交
叉联结;博来霉素靠产生自由基破坏 DNA结构。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分类
1. 烷化剂 氮芥类、乙烯亚胺类、亚硝脲类、甲烷 磺酸酯类等
2. 抗代谢物 叶酸、嘧啶、嘌呤类似物等
3. 抗肿瘤抗生素 蒽环类抗生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类、 放线菌素类等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分类
4. 抗肿瘤植物药 长春碱类、喜树碱类、紫杉醇类、三尖 杉生物碱类、鬼臼毒素衍生物等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烷化剂主要分为5类 a. 氮芥类; b. 乙烯亚胺类; c. 烷基磺酸类; d. 亚硝基脲类; e. 三氮烯类;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 药物第四十五章抗恶性
肿瘤药
2020/11/28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目的
1. 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 及其与提高药物疗效的意义, 各类抗癌药物作用的细胞生物 学机制与生化机制,肿瘤细胞 的耐药机制。
2. 掌握各类抗癌药的适应证及主 要不良反应。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最有效药
物之一,常与蒽环类抗生素或巯鸟嘌呤 合用。对恶性淋巴瘤有一定疗效,但对 其他肿瘤疗效较差。 不良反应 严重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分类
② 肿瘤细胞增殖与抗肿瘤药物治疗的关系 根据增殖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对药物的 敏感性,可将抗恶性肿瘤药分为二类: a.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s, CCNSA ) b. 周期特异性药物 (cell cycle specific agents, CCSA )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临床应用 乳腺癌和胃肠道肿瘤手术辅助治疗,也用
于非手术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不良反应 主要为对骨髓和胃肠道的毒性,出现血性
腹泻时应立即停药。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③ 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 a. 巯嘌呤(mercaptopurine,6-MP) 6-MP在体内受次黄嘌呤核苷焦磷酸酶 催化变成6-巯基嘌呤苷酸(TIMP)后 才有活性。TIMP可抑制肌苷酸转变为 腺核苷酸和鸟核苷酸,干扰嘌呤代谢, 阻碍DNA的合成。对S期细胞作用最为 显著。对G1期有延缓作用。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临床应用 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绒毛膜上
皮癌有较好疗效。 不良反应 主要是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
小板减少;还有胃肠道毒性、肝、肾损 害等,可致畸。肌注甲酰四氢叶酸钙剂 可缓解或减轻该药的骨髓抑制毒性。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
3. 嵌入DNA中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 的药物:如放线菌素类、柔红霉素、阿霉 素等。
4. 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如门冬酰 胺酶、紫杉醇、秋水仙碱、长春碱类等。
5. 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如雌激素、孕 激素、雄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6. 其他药物:三氧化二砷
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分类
② 非增殖细胞群(G0期) 此期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不敏感,一 旦增殖周期中对药物敏感的细胞被杀死 后,G0期细胞即可进入细胞周期补充, 它们是肿瘤复发的根源。
② 无增殖能力细胞群 此类细胞已进入老化即将死亡,与药物 治疗关系不大。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④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羟基脲(hydroxyurea, HU) HU可破坏组成该酶活性中心的酪氨酰 游离基而起到抑制该酶的作用,阻止胞 苷酸转变为脱氧胞苷酸,从而抑制 DNA合成。对S期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 用。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分类
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起到第二次分裂完成 时止,称为一个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周 期可分为以下四期:
a. 合成前期 (G1期) b. DNA合成期(S期) c. 有丝分裂前期(G2期) d. 分裂期(M期)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分类
a.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CCNSA) 对增殖细胞群的各期以及G0期细胞都有杀伤作用。 ➢ 烷化剂 氮芥、环磷酰胺、塞替哌、亚硝脲类、甲酰溶 肉瘤素。 ➢ 抗癌抗生素 更生霉素、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等。 ➢ 其他 顺铂、强的松等。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维持治
疗。大剂量对绒毛膜上皮癌有较好的疗 效。 不良反应 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粘膜损害。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b. 硫鸟嘌呤(6-TG) 其作用机制与6-MP相似,能变成脱氧 鸟嘌呤核苷酸掺入DNA中,干扰DNA 的功能,起到抑瘤的作用。主要用于急 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内容
③ 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放线 菌素D,阿霉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
④ 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长春碱类, 三尖杉酯碱,紫杉醇类,L-门冬酰胺酶。
⑤ 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雌激素,雄激素,肾 上腺皮质激素,他莫昔芬,氨鲁米特。
3. 抗恶性肿瘤药的联合应用原则,抗恶性肿瘤 药的毒性反应。
内容
1. 药物分类及对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 2. 各类抗癌药的作用原理,适应证及不良
反应。 ① 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甲氨蝶呤,
巯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羟基脲。 ② 影响DNA 结构与功能的药物:氮芥,
环磷酰胺,噻替派,白消安,博莱霉素, 丝裂霉素,顺铂。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分类
b. 周期特异性药物 (CCSA) ➢ S期特异性药物 甲氨蝶呤、巯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 等 ➢ M期特异性药物 长春碱、长春新碱、秋水仙碱、鬼臼毒素 等 ➢ G2期和M期特异性药物 紫杉醇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1.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①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
MTX与肿瘤细胞内的二氢叶酸还原酶
有高亲和力,可竞争性地与二氢叶酸还 原酶结合,阻止FH2还原成FH4,从而 影响DNA的合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 殖。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中的S期。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② 嘧啶核苷酸合成抑制剂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5-FU)
5-FU在体内经活化途径生成5-氟尿
嘧啶脱氧核苷酸(5F-dUMP), 与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共价结 合,抑制此酶的活性,使脱氧胸苷 酸缺乏,DNA合成障碍。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
概述
肿瘤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及发病 率。降低死亡率主要靠治疗,特别是综 合治疗。
1988年两位抗癌药研究专家Elion博士和 Hitchings博士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诺贝 尔医学奖。
包括化学治疗在内的肿瘤综合治疗明显提 高了临床疗效,由过去的9-30%提高到 现在的40-90%。
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1. 抗肿瘤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①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CCNSA) ② 细胞周期特异性(CCSA)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五 章抗恶性肿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