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五则——答案版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五则

世说新语五则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陈仲举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

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国家政治。

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

主簿禀报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

”陈仲举说:“周武王刚战胜殷,就表彰商容,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

我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

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

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

”袁曰:“必无此嫌。

”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孝武帝将要研讨《孝经》,谢安、谢石兄弟和众人先在家里研讨、学习。

车武子提出一些疑难,急迫的问题来问谢安兄弟,并且对袁羊说:“不问,怕漏掉精湛的言论;问得多了,又怕反复劳累二谢。

”袁羊说:“一定不会引起这种不满。

”车武子说:”怎么知道会是这样呢?”袁羊说:“何曾见过明亮的镜子会因为连续照影而疲劳,清澈的流水会害怕微风?”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

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王戎的父亲王浑,很有名望,官职做到凉州刺史。

王浑死后,他在各州郡做官时的随从和旧部下,怀念他的恩惠,相继凑了几百万钱送给王戎做丧葬费,王戎一概不收。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

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减五十匹,复不受。

完整word版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

完整word版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

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

母 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

王夫人因自出,云: “新妇少遭家难一因流涕抱儿以归。

谢公语同坐曰: “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

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 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

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

其父谢据早 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

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

⑤信:传信 的人。

⑥朝士:朝廷官员。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东阳时始总角( ) ( 3)而太傅留之( ) 2. 根据文意,用“ /”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 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2 分)参考答案: 22.⑴才 ⑵派 ⑶他,代东阳(或谢朗)⑷告诉或“对……说”评 分标准:每词1分,第⑶题只写出“他”,得0.5分。

共4分。

23.新妇少遭家难/ 一 生所寄/唯在此儿。

评分标准: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共3分。

24•⑴新病起; ⑵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评分标准:两个要点,答到一点得1分。

用自己的话表述意对也可。

共 2 分。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参考答案: 1、⑴很、非常、十分⑵都⑶说⑷果然、果真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南郡开玩笑罢了! 胸狭窄,“夜往鹅栏”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子令吾去, 以求生, 子,而敢独止?”巨伯曰: 辈无义之人, 而入有义之国。

”遂 而还,一郡并获全。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

王夫人在壁后听之, 生所寄唯在此儿。

” 朝士⑥见!” 2)再遣信令还(4)谢公语同坐曰() ) 3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

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

乃夜往鹅栏间,取诸 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

车骑曰: ”问,果如之。

(选自《世说新语》) 壬诉。

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

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分)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分)参考答案:1.(1)称赞,赞许(2)效法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二」1、本文选自?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雪骤()欣然()何()所似().......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世说新语 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 练习及答案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⑴大未必佳(大:)⑵大踧踖(大:)⑶以其语语之(语:语:)15.译文:(2分)莫不奇之。

16.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2分)17.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3分)18.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3分)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⑴人语巨伯曰(语:)⑵今死矣,子可去(子:)⑶义以求生(义:)⑷人有疾,不忍委之(委:)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⑵何男子,而敢独止?⑵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答案8、⑴对……说⑵您,对对方的尊称⑶正义⑷放弃 9、⑴你是什么汉子,竟敢独自留下?⑵我们这些不懂仁义道德的人,不该侵犯文明的礼义之邦! 10、探病访友;胡人入侵 11、⑴《木兰诗》⑵离开;《小石潭记》 12、不肯“败义而求生” 13、遂班军而还。

14.⑴长大⑵非常,表程度深⑶语:话;语:告诉 15.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16.我、君、仆、其 1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不佳”,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

其实这个命题不正确,孔文举是在诡辩。

世说新语翻译答案

世说新语翻译答案

咏雪成绩逐字分解:寒:寒冷。

雪日:下雪天。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与:跟,和。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谈论,讨论。

文义:文章的义理。

直译为主: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并跟小辈们谈论起了文章的义逐字分解: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公:这里指谢太傅。

欣然:高兴的样子。

曰:说。

纷纷:纷纷扬扬。

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

像什么。

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逐字分解: 兄:哥哥。

子:儿子。

曰:说。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逐字分解:兄:哥哥。

女:女儿。

未若:比不上。

因:凭借。

逐字分解:乐:通“悦”,形容高兴的样子。

即:是。

大兄:长兄。

大兄无奕女:谢安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直译为主:谢太傅听了后高兴地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1.陈太丘⑴与友期行⑵。

逐字分解:与:跟,和。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直译为主: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

2.期日中⑶,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⑷,去后乃至⑸。

逐字分解: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过了。

中:中午。

至:到。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舍,放弃。

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直译为主: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可是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3.元方⑹时年七岁,门外戏⑺。

逐字分解:时:当时。

年:年纪。

戏:玩耍。

逐字分解:客:客人。

尊君在不(否)(fǒ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答:回答。

曰:说。

待:等待。

久:很久。

不:没有。

至:到。

已:已经。

去:离开。

直译为主:客人问元方:“你的爸爸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行。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相: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

逐字分解: 君:您。

与:跟,和。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世说新语—言语》五则文言文阅读理解

《世说新语—言语》五则文言文阅读理解

《世说新语—言语》五则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世说新语·言语》篇相关文段,完成下面问题(第 5 则)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第 18 则)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

”王大咨嗟。

(第 19 则)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

王者世数,系此多少。

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

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帝说,群臣叹服。

(第 28 则)崔正熊诣都郡,都郡将姓陈,问正熊:“君去崔杼几世?”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陈恒。

(第 31 则)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第 62 则)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B.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C.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D.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寻.亦收至/未果,寻.病终B.向子期举.郡计入洛/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君去.崔杼几世/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当共戮.力王室/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箕山之志:山名。

尧时巢父、许由在箕山隐居。

这里说箕山之志,就是指归隐之志。

《世说新语》五则

《世说新语》五则
《互不相师》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小时了了》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王蓝田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真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译文或注释: 王述袭爵蓝田侯,人称王蓝田,他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羲之听到这事大笑着说:“假如王安期(王承字安期)有这种性子,尚且无一点可取,何况王蓝田呢?”
《相煎何急》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 相煎何急
”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文帝(曹丕)曾经下令让东阿王(曹植)七步之内作出诗句,做不到就将其处以死刑.文帝的话刚说出口东阿王就做出了诗:‘用豆荚去煮汤的时候,豆荚溶出的汁液和水一起沸腾.秸秆在锅底燃烧着,豆子在锅中黯然哭泣.我们本是同一家庭的兄弟,为什么要如此的自相残杀!’”后来用“相煎何急”去比喻兄弟间手足残杀自相迫害.

《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

《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

《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注解:①候:拜访、问候②称:称赞、赞许③履行:实践、做④绥:安抚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⑥法:效法⑦师:学习【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⑵尊君在不不:⑶元方入门不顾顾:⑷下车引之引:【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故时有物外之趣。

B.驱之别院。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3分)【小题5】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3分)答案【小题1】略【小题2】B【小题3】略【小题4】借用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小题5】(1)机智、聪明,头脑灵活、能言善辩(2)守信、明礼、为人处世得体(意近即可)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期根据语境意思为约定,不能理解为期限、时期等意思;(2)不根据语境意思为与在相对;(3)顾在此为动词,意思为转头看;(4)引在此意思为拉,不能理解其他意思。

《世说新语》五则

《世说新语》五则
[1]青璅(suo3):装饰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这里指雕 刻成连琐状的窗户。
[2]存:思念。 [3]发:表现。
後婢往壽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麗。壽聞之心動,遂請 婢潛修音問。
[1]潜:暗中。 修:行,做。 音问:音讯,消息。
及期往宿,壽蹻捷絕人,踰牆而入,家中莫知。
[1]期:预定的时间,也有“约会”义,例如《诗经:桑 中》:“期我乎桑中。”பைடு நூலகம்
[2]蹻(qiao1):本义是举足,和“峤”、“骄”、“轿” 是同族词。 蹻捷:敏捷。
自是充覺女盛自拂拭,說暢有異於常。後 會諸吏,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 一箸人,則歷月不歇。
[1]盛自:大加。 拂拭:打扮。 [2]说畅:欢乐舒畅。 [3]箸:附着。 歇:停息。
充計武帝唯賜己及陳騫,餘家無此香,疑壽與女 通,而垣牆重密,門閤急峻,何由得爾?
諸人乃因荀粲說合之,謂嘏曰:“夏侯太初一時 之傑士,虛心於子,而卿意懷不可,交合則好成, 不合則致隟。二賢若穆,則國之休,此藺相如所 以下廉頗也。”
[1]荀粲:字奉倩,颖川人。魏太尉彧之子,善言玄理。 [2]一时:当代。 杰士:杰出的人。 [3]虚心:心无成见,不自满。 [4]合:和睦。 好成:结下友谊。
公、将军府、都督府都设长史,为辅佐官。 弹:弹劾、检举。 [4]带:兼管。 晋陵郡:辖境相当于今江苏苏南东部地区。 [5]构嫌:结怨。 咨议:即咨议参军。晋以后诸王府置此职,以
咨询谋议。 [6]絷维:挽留。 絷:绊马索。 维:拴马缰。“絷维”是典故
词语,出自《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 维之。” [7]乖间:分离隔开。
[4]王宁:即王孝伯,小名阿宁。
王羲之行散图
謝曾無懼色,斂笏對曰:“樂彥輔有言:‘豈以五男易一 女?’”太傅善其對,因舉酒勸之曰:“故自佳!故自 佳!”

世说新语(五则)

世说新语(五则)
17
7
• 《三国志》中《管宁传》称管“心怀道德,胸 藏六艺,清静谦虚,廉洁清白”,足见管宁也 确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8
• 交友勿苛 “断交”须慎
9
• 二、王朗与华歆 • 华歆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个人想依附
他们。华歆有些为难,王朗说:“幸而船还宽 敞,为什么不答应?”后来贼人追上来了,王 朗就想舍下所带的人,华歆说:“本来我有些 迟疑,原因就是这样的事。既然已经接纳了他 的托付,怎么能因为遇到危急就舍弃呢?”于 是提携救助那人如同以前。世人以此事来评定 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10
• 负责任、虑周全、重然诺
11
• 三、王子猷雪夜访戴 • 王徽之字子猷,弃官后住在山阴,一天夜
晚下大雪,他睡觉醒来,打开房门,命仆人酌 酒,四周望去,白茫茫一片。就起身徘徊,吟 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 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就在夜晚乘小船到戴安 道那里去。走了一夜才走到,到戴安道门前却 不上前敲门就又返回了。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 故,王子猷回答说:“我本来是乘兴而来,现 在兴尽就返回家,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
惋惜,又以为石崇妒忌自己的宝贝,脸色严厉
地大声指责石崇。石崇说:“不值得懊恨,现
在我还给您。”即令左右把自己的珊瑚树统统
拿来,有六、七枝高三尺、四尺,枝条的美好
世上绝无仅有,明亮华丽看也看不尽,象王恺
这样同等高的珊瑚树更多。王恺心中感到很不
舒畅。
16
• 穷奢极欲 • 石崇:自恃豪富而不可一世的气焰 见利而动心:非君子之举。 • 心慕官绅:亦非君子之举。
3
• 《三国志·卷十三》之《魏书十三》载有《华 歆传》。据此传,此人后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 栋梁之才,以至三国时期的大人物如袁术、孙 策、孙权、曹操等,都曾先后相邀其出山为官, 并委以重任。魏国建国以后,华歆又先后在魏 文帝和魏明帝两朝担任要职,官至相国、司徒。

《世说新语》五则

《世说新语》五则

《世说新语》五则一、《世说新语》简介《世说新语》是南朝出版的图书,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

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

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在《世说新语》的3卷36门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另有下卷23门——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

二、《世说新语》的作品鉴赏主要思想:《世说新语》今存最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门。

其上卷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4门,这正是孔门四科,说明此书的思想倾向有崇儒的一面。

但综观全书多有谈玄论佛的内容,其思想倾向并不那么单纯。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

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说新语》10篇练习题(答案版)

《世说新语》10篇练习题(答案版)

《世说新语》十篇(含答案)(一)道旁苦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请翻译加点字。

(1)尝.与诸小儿游(2)诸儿竞走..取之(2)唯.戎不动(4)取之信然.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请你评价一下王戎这个小朋友。

(二)陈太丘与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请翻译下面加点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2)去后乃.至(4)尊君..在不2.请翻译下面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你认为元方做得对吗?(言之成理即可)(三)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请翻译下列加点字。

(1)俄而..曰..雪骤(2)公欣然(2)白雪纷纷何所似...(4)撒盐空中差可拟.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3.你觉得谢道韫的比喻好在那里?(四)管宁割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服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⑴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⑵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⑶又尝.同席读书。

⑷有乘轩冕过门者.。

2.请翻译下面句子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3.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说说自己的理由。

(言之成理即可)(五)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七年级八班《世说新语》五则

七年级八班《世说新语》五则

七年级八班:奋飞八班《世说新语》五则第一幕:引子——书中的故事(上场:几个学生拿着世说新语,边走边看书,走到位置后曲腿坐下。

)学生: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老师入场)老师:同学们,你们在读什么呀?同学:(站起来,望着老师)老师好!我们在读《世说新语》呢!老师:《世说新语》?这是什么呀?同学:让我们来向您讲一讲其中的故事吧!(学生老师退场)第二幕:陈仲举礼贤(田珉硕饰陈仲举;周天豪饰主簿;王胤博,耿子毅,马万里饰卫兵左雨鑫饰旁白;)地点:豫章太守府上旁白:(深情)陈蕃,字仲举,任内为政严峻,使吏民敬畏。

他的一言一语,被读书人作为准则;一举一动被当做所有人的典范。

每每登车勒马,大有澄清天下之志向。

他刚做豫章太守时······主簿:(边说边弯腰,和卫兵走出来)奉迎大人!卫兵:(站定后,铿锵有力的说)奉迎大人!!陈仲举:(风尘仆仆的上场)徐孺子何处?吾将访之!主簿:(扭捏的)大人······(劝慰的语气)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仲举:(坚定的说)武王式商容之闾(lǘ),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说完,转身挥袖,下场)(学生上场)学生A:为政者,需要有贤者的辅弼。

贤者往往不是藏身于逼仄的衙门里,而多在陋巷闾里之间贤者能否脱颖而出,关键是要看为政者的识见、胸怀和气度。

学生B:是啊,这不就是说的陈仲举吗?他谦虚,以礼敬贤人,这难道不是我们应学习的地方吗?学生C:唉唉,我们再来看看陈季方的父亲有怎样的德行吧!(学生老师退场)第三幕:泰山桂树刘启彤饰陈季方;聂茜一饰问问题的客人;陈思宇饰旁白;张西平,郭雨桐,马博凯,陈烁羽,张旭雯,吴艾杉饰客人(群众)(陈季方上场,紧接着客人上场。

世说新语(附答案)(语文版)

世说新语(附答案)(语文版)

《世说新语》二则一、《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体裁是笔记小说,主要记载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它的编写者是南朝宋的刘义庆。

二、主题:1、《期行》告诉我们要以信为本、以礼待人;《乘船》告诉我们要重诺守信。

三、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尊君在不非人哉华歆优劣歆辄难之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四、在括号中填上“君/尊君/家君”,并写出它们的区别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3、君:尊称(对方),相当于“您”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谦称,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五、解释粗体字:1、期行:约定2、过中不至:超过3、太丘舍去:离开4、去后乃至:才5、门外戏:玩耍6、相委而去: 抛弃7、日中不至:正午8、既已纳其自托:请托9、下车引之:拉10、入门不顾:回头看11、俱乘船避难:一起12、后贼追至:作乱的人13、本所以疑:……的原因14、正为此耳:罢了15、(宁可以急相弃邪)宁:难道可:可以以:因为邪:相当于“吗”16、(幸尚宽)幸:幸而尚:还(遂携拯如初)遂:于是拯:救助17、(歆辄难之)辄:当即难:意动用法,为……感到为难18、尊君在不:通“否”六、翻译句子: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有一个人想要依靠(他们),华歆当即对这件事感到为难。

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起初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3、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既然已经接受他的请托,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4、幸尚宽,何为不可?幸而(船)还很宽,为什么不可以(同意)呢?。

《世说新语》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xùchāfǒu zhòu fùyùn yì二.(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三.(1)不久,一会儿(2)高兴的样子(3)相比(4)不如,不及(5)约定(6)离开 (7)才 (8)同“否”,吗 (9)拉,牵拉 (10)回头看四.(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3)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4)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谢道韫)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跟我约好一块儿走,却丢下我走了。

(7)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当着人家儿子的面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五.1.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2.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3.交代谢道韫身份,表明对她的赞美。

4.“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雪飞舞的轻盈姿态,有美感。

“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雪骤”,雪下得很大很急,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更相近。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

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7.友人:言而无信,缺乏修养,不知反省,蛮横无理,知错能改。

元方:较有礼貌,聪慧明理,正直,爱憎分明。

道理: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知错能改。

8.失礼,因为友人已经认错,且是长辈,元方应该以礼待之。

不失礼,因为友人失信又失礼,元方只是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坚持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五则
德行第一
一一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一、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华歆共.园中(一起)华捉.而掷去之(拿)
华捉而掷.去之(扔)歆废.书出观(停止)
二、翻译画线的句子
管宁(照样)挥舞锄头,(把金子)看作瓦片石头,华歆(把它)捡起来就扔掉它。

(两人)又曾经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官员坐车从门外经过,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停止读书出去看。

三、“管宁割席”是什么意思?
言语第二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

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

”“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

”客曰:“《易》称:‘二人同心,
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

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

”客惭而退。

一、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其臭.如兰(香气)何其谬.也(荒诞)
故不相.答(动作行为倾向单方,你)因伛.为恭(驼背)
二、翻译画线的句子
哪里有高明的府君,却对忠臣孝子施加刑罚的呢?
你只是凭借着驼背假装恭敬,却是没法回答(我的话)。

三、陈元方举了几个例子反驳客人?分别是哪几个?
举了三个,分别是殷高宗放逐孝子孝己,君吉甫放逐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孝子符起。

三一
一、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辄.相邀新亭(总是)皆.相视流泪(都)
王室(协力)
唯.王丞相(只有)当共戮力
..
二、翻译画线的句子
风景没了什么变化,只是山河有了改变。

(我们)应当齐心协力辅佐王室,攻克(敌人)收复中原大地,为什么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
三、 王导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胸怀大志,有胆识,不被困难所屈服。

七O
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

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

而虚谈废...
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
清言致患邪? 一、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王旰食..(到了天黑才吃饭) 而虚谈..废务( 空谈 ) 而虚谈废.务( 荒废 ) 岂.
清言致患邪( 难道 ) 二、翻译画线的句子
王右军和谢太傅一起登上冶城,谢太傅悠闲地(沉侵在)遐想(当中),有超世脱俗的志趣。

秦王任命商鞅(管理国家),仅仅过了两代就灭亡了,这难道是清谈造成的祸患吗?
三、王右军认为谢太傅应该怎么做?
王右军认为谢太傅应该少一点浮华的文风和清谈,多干点实事从而为国效力。

政事第三
一八
一、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不顾.之(搭理)我今.故与林公(现在)
我今故.与林公(特地)看此邪.(通“耶”,语气词)二、翻译画线的句子
我现在和林公特地来看你,希望你放下日常事务。

我不看这公文,你们凭借什么存活下来。

三、何骠骑的话妙在何处?
妙在一针见血,生动形象地点出这公文可以挽救不少生命,阻止不少悲惨,表现自己对政事认真的态度,也有力地拒绝了好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