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界关于社会组织环境冲突治理功能的研究述评
社会治理 文献综述
社会治理文献综述社会治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面的努力,协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社会治理旨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社会治理的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综述。
社会治理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当时,社会治理被定义为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政策和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治理的概念也逐渐演变和丰富。
现如今,社会治理被认为是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的共同责任,通过合作、协商、参与等方式,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相对较少。
第二阶段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政府开始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并与之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第三阶段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强调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三者之间的合作和共享责任,实现社会治理的共治。
社会治理的理论包括社会合作理论、社会契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社会合作理论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协作,通过合作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社会契约理论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种无形的契约关系,通过遵守契约约束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的重要性,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可以提高社会的治理效果。
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包括社会参与、社会调节、社会服务等。
社会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可以提高社会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社会调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整社会利益的分配、社会关系的协调等方式,实现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社会服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提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而言,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及困境探讨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及困境探讨作者:程熙玥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8期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事业在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后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来,其在数量、质量、影响力以及自身能力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一、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问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逐渐被社会公众所认可,并且当前社会组织处在更加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对社会组织进行引导成为当下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
而由于社会组织的自身特点,必然相对会陷入一定的社会治理的困境中。
1.一些社会民众对社会组织的观念认知模糊,缺乏对社会组织的基本了解过去,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伴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是大政府职能模式,即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深入到各个方面,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合法主体。
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地不断深入,社会治理主体渐渐趋于多元化,社会民主意识逐渐加强。
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也强调了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但尽管如此,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控制作用依旧深入人心,社会组织的发展受限程度依然很高。
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社会民众对社会组织的治理作用并不了解,其参与程度与积极性大打折扣。
同时,一些政府部门为了自身部门或个人利益限制社会组织的发展或是一些社会组织自身的推广和形象的建立存在问题,因而致使民众的观念存在很大的偏差,最终使社会组织的发展受限,在社会治理中缺乏动力来源。
2.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公信力不足,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民众认同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性的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许多政府部门也尝试在社会组织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社会治理的工作,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效果却依然存在一些漏洞。
在一些热点事件中,社会组织的行为并不能让民众所接受,其社会公信力由此受到打击。
如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使大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一度导致整个中国慈善机构的信用危机。
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运作、监督机制以及机构设置都让人们产生的怀疑,甚至有的社会组织在私利的驱动下,极大地损害了无辜社会民众的利益。
近年来国内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研究综述
49CENTRAL ISSUE区域治理作者简介:夏国锋,生于1981年,法学博士,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区社会工作。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Y167);湖北文理学院校级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YZ3202001)。
近年来国内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研究综述*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夏国锋,李竹颖摘要: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进程中面临着多重现实困境。
本文在对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的相关概念进行厘清梳理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困境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性总结,以期加深人们对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认识,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困境;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1)01-0049-0003一、引言近年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通过对既有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不在少数的研究在讨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议题的讨论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对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困境分析。
既有相关研究中,颇具主流的观点认为,当今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多聚焦在法律制度、政府政策支持和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的不足等方面。
二、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的概念界定(一)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概念源自西方,但明确概念的提出却是我国。
西方没有非常明确的社会组织的概念定义,他们通常将社会组织称为非政府组织或者非营利组织等等,还有许多具有公益组织的社会团体也被纳入社会组织的大范畴之内。
事实上,我国对于社会组织概念的界定经历了多个过程。
早期,我国学界一般将之界定或称之为“民间组织”或“社会团体”;如今,“社会组织”的概念不断明确且广为采用。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社会组织的概念,由此以往对它的诸多传统称谓不断被“社会组织”这一概念所被取代[1]。
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相关研究综述
治理主要 由不隶属于任何政府部 门的社 区 自治组 织 进 行 ,有 较 大 的 自主 权 决 定 发 展 路 径 ,只需 在 法律上保证不影响 国家整体发展 。美 国这种 “ 小 政府 ,大社会 ”的治理模式所提供 的社 区服务体 系是多层次 、全方位 的,其重要作用发挥体 现在 缓 解 社 会 矛 盾 、提 供 充 分 就 业 、维 持 社 会 稳 定 、 保障居民生活等方面_ 1 。 2 . 以新 加 坡 为 代 表 的政 府 主 导 型社 区治 理 模 式 。政 府 主 导 型 社 区治 理 模 式 主要 应 用 于一 些新 型工业化 国家 ,如新加坡 。主要特点体 现在政府
益 团体 、各种行业协会 ,等等 。公 民社会是处 于 第一 部 门 ( 政府部 门)与第二 部 门 ( 市场组织 ) 之间的 “ 第 三部 门” 。公 民社 会 具有 独 立 性 、 自治 性 、组织性 、自愿参与性等特点 。根据公 民社会 理 论 ,社 区组 织 作 为 联 系 国家 与 公 民 的桥 梁 ,要
社 区 的精 英 控制 模 式 ,开创 了社 区权 力结 构 的 研
区治 理 体 制 改 革 中 ,要 逐 步 引 导 社 区走 向 自主 和 自治 。2 . 新公 共 服务 理论 。新公 共 服务 理论 以组织 人 本 主义 思 想 、民 主公 民权 理 论 、社 区 与公 民社 会 理 论 、后 现代 公 共 行 政 理 论 为理 论 基 础 。包 括 以下 几 个 方 面 的基 本 观 点 :服 务 而 非 掌 舵 ;公 共
以调 和并 且 采 取联 合 行 动 的持 续 的过 程 。 ”从 行 政 学 来说 ,治 理 理论 强 调非 意 识 形态 化 的 、 民主 的 、
府 和非 政 府 组 织 的介 入 ,更 需 要 公 众 参 与 。公 众 参 与 的高 级 阶段 即社 区 的居 民 自治 ,社 区 发 展 的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整理版]
社会管理研究综述社会管理是政府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而对社会活动所进行的管理。
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乃是世界各国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基于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党的十七大重申这一要求,并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2011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在国外,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
国外对社会管理的理论研究通常蕴含在社会建设理论当中,主要形成了以下理论:(1)社会团结理论。
涂尔干认为,欧洲工业社会的危机是由于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利益和价值的分化造成了社会冲突和社会失范,传统的利益协调方式和价值体系解体,社会矛盾不断加深造成的。
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引言社会组织参与治理一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变化,社会组织不断壮大,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探索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理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是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民主治理理论民主治理理论认为,民主治理是一个政府和民间、政治和经济、全社会和个人之间权力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民间组织和公民参与进来后,才让政府成为服务于公民的组织,而不是仅仅被选举出来的权力中心。
因此,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根本就是公民参与,通过公民的参与,才能真正地实现民主治理。
2. 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可以实现公共管理的多元化、专业化、透明化和有效性。
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可以弥补政府的不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管理,同时,也可以让社会组织通过参与治理,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3. 民间外交理论民间外交理论认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是民间外交一个主要的方式。
通过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可以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互惠互利与共赢。
同时,也可以增进不同国家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三、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实践1. 外交领域我国的民间外交,长期以来就是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来进行的,社会组织作为民间外交最主要的参与者,在促进国家间友好关系、推动民间互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侨商协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开展教育交流、援助人道主义行动等活动,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形象。
2. 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社区流动性大、人口结构复杂,存在着多方的利益冲突和治理难度。
社会组织通过参与社区的活动组织和社区工作,使得社区治理的各方面得到了改善。
3. 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的强力参与,可以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重要的支持,特别是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方面。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一、本文概述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社会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治理效能、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有效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潜力,仍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当前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将概述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促进公众参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等方面。
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本文将梳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有模式和实践经验,探讨其成效与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分析影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关键因素,如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等。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本文将提出促进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和策略,以期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二、社会组织概述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是指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它们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承担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旨在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公众利益、协调社会关系、参与社会管理等。
社会组织的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公益慈善组织等。
这些组织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公众提供服务,为企业创造合作平台,为社会创新提供动力。
它们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力量。
社会组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和多样性上。
非营利性意味着社会组织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而是致力于公益事业;志愿性体现在社会组织的成员和活动多基于志愿精神,而非强制;自治性则是指社会组织在内部管理和运作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多样性则反映了社会组织在类型、规模、功能上的丰富性。
当前国内外对社区冲突的研究述评
当前国内外对社区冲突的研究述评当前社区冲突在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为实现平安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研究社区发展中产生的冲突问题尤为重要。
学者立足于对社区和冲突初步概念的把握,分析社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提出应对措施,第一,以政府为主体对社区冲突进行有效治理;第二,通过相关法规制度途径等外在手段对社区冲突进行控制;第三,建立良性冲突机制来使社区冲突处于一个平衡位置。
标签:社区;冲突;社区冲突城市社区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城市社区的发展及其变化对于今后社会的发展、国家体系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对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可以看出学者们从社区、冲突等基本概念入手,在社区冲突理论的指导下,对于城市社区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今后学术讨论及分析产生重要作用。
一、对社区和冲突等相关概念界定的研究(一)国内外对社区进行界定“社区”一词,首先是从西方国家兴起的。
英国学者S.H.梅因在1816年出版的《东西方村落社区》首先使用了社区这一词[1]。
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第一次提出“社区”这个概念,他认为由于人们不自觉、不受意愿选择地加入社区这个共同体中,在思想和思维上对社区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
在中国出现“社区”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以费孝通为首所提倡[3]。
费孝通先生对社区表述为,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组织组成的集体,人们聚集在一定的地域上,在生活上相互联系,在利益上相一致。
我国台湾学者龙冠海教授认为,社区是一个社会团体,是一个组织体系,它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人们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从而共同生活在一起[4]。
社會学家袁方指出,具有共同的人口特征的人们聚齐起来共同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即是成为一个生活共同体,共同体依靠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而建立起来[4]。
(二)国内外对冲突的界定1.针对利益主体在目标、追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导致冲突的产生。
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居民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和管理社区事务的一种
机制和实践。
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
探讨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首先,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
社会
组织通常具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能够整合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并将其合理利用于社区治理中。
例如,社会组织可以
帮助社区引进外部资源,如资金、技术和专业知识,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水平;同时,社会组织还可以通过组织和协调社区居民参与社区
治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促进社区自治和民主决策的实施。
最后,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
社会组织通常不
受特定利益集团或政治势力的控制,能够独立地制定和推行社区治理策略
和方案。
社会组织相对政府来说更加灵活,能够迅速适应社区发展的变化
和居民的需求,在治理中发挥创新和探索的作用。
综上所述,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通过
资源整合和协调、提供经验和专业知识、建立社会网络和影响力,以及保
持自主性和灵活性等方面,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参与感。
因此,政府应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和
资源支持,以实现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社会组织也应加
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好地履行社区治理的责任和使命。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文献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文献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当今社会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过去,社区治理主要由政府机构负责,而社会组织的参与度有限,导致社区治理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随着社会变迁和市场经济发展,政府在社区治理中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加,需要依靠更多的社会组织来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从而提高治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社区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社会组织在实际参与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例如组织能力不足、资源缺乏、协调沟通困难等,影响了其在社区治理中的表现和效果。
有必要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方式、影响因素、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目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当前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文献研究,探讨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方式、影响因素、效果以及案例分析,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分析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探讨其对社区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影响;系统总结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和途径,为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效益提供参考;探讨影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因素,在了解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过程中的阻碍和促进因素;通过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效果和案例,评估其对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贡献和局限性,为未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推动社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
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治理环境的日益复杂,协同治理理论在我国逐渐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强调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在共同的目标下,通过协同合作、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等方式,共同应对社会问题,提升治理效能。
本文旨在对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我国协同治理实践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本文将回顾协同治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阐述其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
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将总结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包括协同治理的主体、机制、模式、路径等方面。
本文还将探讨协同治理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协同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协同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协同治理理论,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治理理念与模式,其核心内容主要聚焦于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合作与共同治理。
该理论强调,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单一主体的治理模式已难以应对多元化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协同合作的治理格局。
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而是扩展到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在内的多元化主体。
这些主体在治理过程中各自发挥优势,形成互补,共同参与到治理实践中。
协同合作的治理机制:协同治理理论倡导建立协同合作的治理机制,包括信息共享、沟通协调、决策参与、责任共担等。
通过这些机制,多元主体能够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治理挑战。
共同目标的追求:协同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在治理过程中应共同追求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通常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或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共同目标的追求有助于凝聚多元主体的共识,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
动态适应的治理过程:协同治理理论认为,治理过程是一个动态适应的过程,需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优化。
《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2900字
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目录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1)一、关于社会治理的概念 (1)二、关于社会治理的问题方面 (1)三、关于社会治理的对策方面 (2)四、研究评述 (3)五、参考文献 (3)一、关于社会治理的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Commission on Globle Governance)将治理定义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学者开始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展开对治理的讨论,如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区域治理、社区治理、社区治理等。
学者对社区治理研究的侧重不同导致其对社区治理内涵的概括略有差别,但总体上都包含了社区多元主体,主体间互动与协同,社区持续稳定发展和社区公共利益实现等方面。
如乔恩·皮埃尔(2013)认为社区治理是社区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相互合作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1]。
踪家峰(2013)认为,社区治理是指实现多元主体决策的制度机制[2]。
王佃利(2004)认为,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在相互依赖中,通过沟通、协商、合作的机制,解决社区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增进公共利益[3]。
总的来说,社区治理是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而发展起来的社区管理方式,社区治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传统社区管理方式的扬弃,希望通过纳入更多的利益主体,并促进其相互协调互动,最终达到联合行动,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目的。
二、关于社会治理的问题方面中国社区数量多,社区之间发展差距大,不同规模的社区面临不同的治理问题。
学者对治理问题的讨论往往从一个具体的领域或者特定视角出发进行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道路交通和社区环境治理方面,赵蕾(2013)在研究中指出新建道路无法完全满足我国机动车增长带来的道路需求,缓解交通拥堵需要借鉴西方交通需求管理理念,即通过综合运用和完善行政限制、拥挤收费和外延支撑等方面的政策来缓解交通拥堵,优化资源配置。
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研究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研究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治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然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相对较少。
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可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稳定。
本文将探讨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意义、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意义1. 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社会组织以其独特的资源和专长,能够有效地集结社区居民的力量,促进社区自治,增强社区的自治能力。
民族地区社区由于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其自治能力相对较弱,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可以弥补这一短板。
2. 促进社区发展。
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为社区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例如,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
3. 增加社区居民参与意识。
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引导和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促进民众对社区治理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社会组织的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二、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挑战1. 文化和历史差异。
由于民族地区社区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时需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与当地居民和主管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2. 资源和能力不足。
一些民族地区社区经济欠发达,社区居民的资源和能力相对较低,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时需要克服资源和能力不足的问题,积极寻找支持和合作的机会。
3. 受制于政府管理。
在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限制相对较多,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时需要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解决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问题。
三、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对策1. 加强社会组织的组织建设。
社会组织应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组织的专业化和专业化水平。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文献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文献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治理模式,其意义在于通过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实现社区治理的民主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时期,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已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尚不充分,相关理论研究也比较薄弱,因此有必要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进行深入的文献研究,以期为促进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的明确,有助于梳理当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把握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论文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1.2 研究意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可以促进社区自治,提高社区民主参与和决策的程度,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社区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和进步。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可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提升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深入研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探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情况和效果,深入分析国内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和影响因素,旨在揭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社区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总结,提出未来发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参考,促进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更有效参与,推动社区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社会化进程。
通过本文研究,旨在为学术界和社会实践提供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路径,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指导。
社会组织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环境有待优化
法律法规滞后
现有法律法规体系未能完全适应 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的需求,导致 一些新型社会组织在合法性上存
在争议。
政策执行偏差
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社会组织相 关政策时存在偏差,影响了社会
组织的正常发展。
监管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一些 社会组织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损
社会组织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汇报人:
2023-12-01
• 社会组织概述 • 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角色定位 • 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实践案例分析 • 挑战与困境:当前存在问题剖析 • 对策建议: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效能 • 总结与展望
01
社会组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社会组织是指由自然人、法人或 其他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 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 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害了社会组织的整体形象。
资金筹集困难,发展受限
资金来源单一
社会组织资金来源款能力不足
一些社会组织缺乏专业的筹款团队和筹款渠道, 导致资金筹集困难。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部分社会组织在资金使用上存在浪费和低效现象 ,影响了资金的持续投入。
自身能力建设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总结: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重要作用及意义
弥补政府与市场失灵
社会组织在政府与市场无法覆 盖的领域发挥作用,满足社会
多元化需求。
参与政策制定
社会组织通过建言献策、参与 政策讨论等方式,推动政策制 定更加科学民主。
提供公共服务
社会组织在教育、医疗、扶贫 等领域提供公共服务,减轻政 府负担。
促进社会创新
社会组织在环保、科技创新、 文化传承等领域推动社会创新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分析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社会治理也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社会组织作为一个重要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社会组织的种类、社会组织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引导舆论。
社会组织通过对社会事件、政策问题等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引导社会公众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进而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对政府和企业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2、疏导矛盾。
社会组织有着很好的调解和疏导社会矛盾的作用,比如维权组织、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能够代表弱势群体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
社会组织作为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群体,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为政府提供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帮助政府更好地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三、社会组织的种类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其中,社会团体是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社会组织,包括工会、妇女组织、残疾人协会等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包括福利院、敬老院、儿童救助中心等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宗教组织、文化艺术团体、科技团体等。
四、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对于社会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瓶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问题。
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当前的情况下,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资助、个人捐赠和项目资助等,但是这些资金并不稳定,而且分配不均,使得社会组织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难题。
2、人才问题。
社会组织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社会组织的自身性质和社会环境等原因,导致社会组织人才的来源和培养存在困难。
3、组织结构问题。
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
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对于这些问题的治理成为了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参与了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探讨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提高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建议。
第二章:社会治理的概念和特征解析社会治理是指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参与、统筹协调、共同管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矛盾的一种社会行为。
它体现了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全方位性:社会治理要求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个人全面参与、合作共治;2.治理性:社会治理要求通过协调各方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3.创新性:社会治理要求不断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
第三章:社会组织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社会组织是指由多个公民自愿组成,以某种特定目的为中心,经法律程序成立、登记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
社会组织类型较为丰富,根据其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慈善组织:以救助贫困、奉献爱心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如红十字会、扶贫基金会等;2.行业协会:以代表行业利益、协调行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如中国环境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等;3.公益性组织:以公益事业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如公益中国、中国福利会等;4.文化艺术组织:以扩大文化交流、发展艺术事业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等。
第四章: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为民服务等方式,缓解了一部分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对政府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下面具体阐述社会组织和社会治理的关系:1.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角色之一:社会组织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2.政府应该给予社会组织更大的支持和帮助:社会组织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社会学角度下的社会治理问题
社会学角度下的社会治理问题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国家、政府齐心协力来管理社会安定和平的手段,同样也需要市民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参与,从而形成一套互动性强、反应速度快的社会治理机制。
然而,社会治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治理中的权力失衡问题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权力失衡问题。
这种问题一般出现在政府和市民之间,其中一个方面往往会受到另一方面的不合理侵害。
以环境问题为例,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力量,应该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措施,保护公民的生存环境。
但在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会违法违规地放任环境污染企业的存在,也有的政府会为了一己之利,而砍伐森林、毁损草地等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做法。
这些现象的出现,更加严重地影响了公民的生存环境,导致社会治安问题的产生。
二、社会治理中的自由主义问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市场化的改革措施的出台,社会治理方式也正在从以往的“国家管理”转向“市场化管理”。
但在市场经济的管理下,人们的行为往往会越来越自私,失去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市场化管理使得财富和资源更加集中,而有些弱势群体,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和信息来争取自己的利益,从而被社会放弃。
这种自由主义的差距,往往导致一些个别问题的出现,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公平的缺乏等等。
三、社会治理中的文化传承问题社会治理还面临着文化传承方面的问题。
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不同地区、不同个体之间的文化差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显著。
政府需要在制定规章方面更多地考虑到这些文化差异和共存。
但在现实中,一些政府官员只考虑到本来的制定方式,强制推行保守派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
这种单向的文化输出,容易导致对多元文化的排斥,迫使民族和宗教少数群体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失去发言权。
这种矛盾和问题不仅更容易引起社会不满和矛盾,也容易防止和延缓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组织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组织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1. 为政府减负分担社会管理责任社会组织的出现和发展,为政府减负分担了一定的社会管理责任。
在过去,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所承担的责任过重,往往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而现在,众多社会组织的出现,承担了一部分社会管理责任,通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服务项目、社会组织发挥着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监督、参与和承办。
2. 促进社会治理的多元化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使得社会治理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围绕各自的使命和宗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调解等活动,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观点和建议。
这种多元化的参与使得社会治理更加科学、民主、有序。
3.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特定裙体进行关怀和服务。
相比之下,政府机构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都存在局限性。
而社会组织的涌现,使得更多的特定裙体得到了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有助于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社会的整体幸福感。
4. 促进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社会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
在参与各种社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公民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关心社会问题、热心公益事业,增强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种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对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 促进政府与市民的互动社会组织顺应市民需要,成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服务,带动了更多市民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利于维护政府的形象,促进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积极互动。
在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组织的作用必将更加凸显和重要。
社会学对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分析
社会学对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分析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学科,其关注的范畴广泛且深入,包括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治理领域,社会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社会学对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分析,并分析其实践价值。
一、社会学对社会治理的研究社会学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为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首先,社会学通过对社会结构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为政府部门实施社会治理提供了依据,使其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社会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其次,社会学也关注社会关系的构建和维护。
社会关系的良好发展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
社会学研究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因素,为政府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最后,社会学还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趋势。
它通过对社会变迁的规律和趋势的分析,预测社会的未来走向,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二、社会学对社会治理的分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为社会治理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工具。
社会学家通过实地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分析结论。
社会学对社会治理问题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学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准确定义和分类,帮助决策者对社会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例如,社会学对贫困、失业、犯罪等社会问题有着系统的分析和解释,为政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了依据。
其次,社会学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揭示社会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潜在因素。
例如,社会学家研究社会不平等问题,发现其不仅仅是收入差距,还与教育、机会平等等因素有关,这为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思路和路径。
最后,社会学还关注社会政策的评估和效果的分析。
通过对社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社会学为政府提供了改进政策的建议和方向。
这一分析能力使得社会学在社会治理领域具备了重要的实践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疑 ,这 些 研 究 为 拓 展 社 会 组 织 参 与 环 境 冲 突 治 理 问题 的 广 度 和 深 度 提 供 了一 定 的基 础 与 资
源 ,也 为 未 来 的 研 究 指 明 了 一 定 方 向 。 但 是 ,4- 后 的 研 究 还 需 在 理 论 构 建 、 系 统 性 提 升 以 及 功 能 互 动 研 究 等 方 面 做 进 一 步 的拓 展 与 深 化 。
云 南行 政 学 院 学报
2 0 1 7年 第 3期
国内学界关于社会组织环境冲突治理功能的研究述评
张 恂 ,钟 冬 生 2
( 浙 江理工大学 法政学 院,浙江 杭州 ,3 1 0 0 1 8 )
摘 要 :国 内 学 术 界 从 主 要 功 能 、 现 实 阻 碍 和 优 化 路 径 等 方 面 对 社 会 组 织 的 环 境 冲 突 治 理 功 能 进 行 研 究 。从 研 究取 向 上 看 , 国 内 学界 关 于社 会 组 织 环 境 冲 突 治 理 功 能 的 研 究逐 渐 超 越 了公 民社 会 与 法 团 主 义 的 理 想 化 框 架 ,与 更 为 积 极 务 实 的 国 家 治 理 转 向 相 契 合 。 毋 庸 置
径 的概 括 与 预 测 也 不 尽 相 同 。
此 , 我 国 社会 组 织 对 环 境 冲突 治 理 的参 与 不 会 亦 难 以遵 循 西 方 路 径 。 同 时 , 不 同于 国外 学界 , 国 内 学 界 关 于 社 会 组 织 环 境 冲 突 治 理 功 能 的研 究 也
具 有 鲜 明 的特 色 。
环 境 冲 突 主 要 是 指 由 环 境 问 题 引 起 的 社 会 冲 突 , “ 环 境 群体 性 事 件 ” 是 我 国环 境 冲 突 的 主要 表 现 形 式 ①。在 中 国 复 杂 的 现 实 情 境 下 , 政府 在 环境 冲 突 治 理 中 常 常 陷入 “ 角 色 冲突 ” 困 境 ②, 难 以充 分 发 挥 应 有 功 能 。而 社 会 组 织 则 能 凭 借 其 自身 优 势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弥 补 政 府 在 环 境 冲 突 治 理 中 的 缺 位 。 目前 , 国 内 外 学 术 界 都 肯 定 社 会 组 织 在 环
・
1 3 4・
张
恂 ,钟 冬生 :国内学界关于社会组织环境冲突治理功能 的研究述评 主 义 概 括 表 示 怀 疑 。譬 如 有 学 者 认 为 , 尽 管 中 国 的 国家 与社 会 关 系和 法 团 主义模 式 在 观念及 制 度形 式 上 高 度 相 似 ,但 两 者 在 社 会 基 础 和 运 行 机 制 上
关键词 :社会 组织 ;环境 冲突;治理 ;功能 中图分类号 :C 9 1 2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0 — 0 6 8 1( 2 0 1 7 )0 3 — 1 3 4 — 0 8 作者简介 :张恂 , 浙江理 工大学法政学 院 2 0 1 5级硕士研究生 , 研究 方 向为社会治理 ; 钟 冬生 , 政治学理论博士 , 浙江 理 工大学法政学院 副教授 、 硕 士生导 师, 研究方 向为政治发展 、 公 民参与 。
国 社 会 组 织 的 总 体 发 展 水 平 与 西 方 国 家 相 比 尚
存较大差距 , 加 之 我 国社 会 组 织 的 功 能 发 挥 情 况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政 府 的 态 度 及 相 关 作 为 。 因
研 究 转 向逐 渐 兴 起 并 获 得 国 内 学 界 认 可 。可 以 说 , 不 同研 究 取 向 对 我 国社 会 组 织 功 能 定 位 及 发 展 路
境 冲 突 治 理 中 的重 要 功 能 。具 体 到 中 国 , 由 于 我
者 在 其 主 体 上 强 调 多 元 化 ③。 这 意 味 着 , 对 社 会 组 织 在 环境 冲 突治 理 中功 能 的探 讨 难 以孤 立 进 行 ,
势 必 要 涉 及 其 他 主 体 , 尤 其 是 代 表 统 合 性 力 量 的
、
国 内 学 界 关 于 社 会 组 织 功 能 的 研 究 取 向
“ 治理 ” 与“ 统治” 的实质性区别之一在于 : 前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1 2 一 l 8
基金项 目: 浙 江理工大学 2 0 1 6年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基金项 目。 ① 严燕, 刘祖云 : 《 地方政府应对 “ 环境 冲突 ” 的现实策略及其路径选择》 , 《 行政论坛) 2 o 1 6 年第 l 期。
一
在 公 民社 会 取 向下 , 社 会 组 织 通 常 被 视 作 社 会 力 量 的 自组 织 , 它独 立 于政 府 组织 之 外 , 能 够 提 供政 府 、 市场 难 以提供 的社会 服 务 , 并 能 动 员 民众 进行 政治 参与 , 进 而 制 约 甚 或 是 抗 衡 政 府 。有 学 者 认 为, 公 民社 会 与 社 会 组 织 并 无 本 质 区 别 , 公 民 社 会是 一 种 “ 由社 会组 织 的充 分 发展 所 带来 的社 会
国 家 ④。 更 进 一 步 说 , 对 国家与 社会 关 系 的宏 观 把 握 ,是 研 究 社 会 组 织 环 境 冲 突 治 理 功 能 的 逻 辑 起 点 。在 过 去 二 三 十 年 中 , 国内学界 对 中 国国家 与社
会 关 系 的研 究 出 现 过 “ 公 民社会 ” 和“ 法 团主 义 ” 两 种 取 向 。但 从 近 几 年 的 研 究 来 看 , 一 种 国 家 治 理 的
② 徐彬 , 工季伦 : 《 环境 冲突治理 中的模糊观念与制度缺失检视》 , 《 理论导刊》 2 0 1 6 年第 2 期。 ③ 俞 可平 : 《 中国治理 变迁 3 O 年( 1 9 7 8 — 2 0 0 8 ) 》 , 《 吉林 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 o o 8 年第 3 期。
④ 燕继荣 : 《 协同治理 : 社 会管理创新之道——基于 国家与社会关系 的理论思考》 , 《 中国行政管理》2 0 1 3年第 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