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
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才培养因此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创新人才培养则更是如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者和实践者都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反思,下面对于其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在当前研究中,模式创新和知识创新是两个热门研究焦点。
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面临着人才培养问题,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当下关键的需求。
研究表明,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这也是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会影响创新的品质和速度。
研究指出,企业秉持“走出去”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这是由于,创新人才有了走出去的机会,能够获得更多的人脉和资源,从而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更为有效。
同时,创新人才培养也需要注重与现有的资本市场、高校以及智库的融合。
这有助于企业以及政府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从而打造优质的创新生态圈,并且更为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阐释那么,基于当前学术界和实践者普遍的认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呢?以下是一些理论阐释,供大家参考:1、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包括学科知识、创新能力、沟通技能等方面。
企业应该积极支持员工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技能。
同时,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通过比赛、讨论等活动不断地激发员工的潜力。
沟通技能对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要。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沟通培训,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协调。
2、人才梯队的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企业只有建设优秀的人才梯队,才能够进行长期的投资,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测试出不同的创新人才管理方法和培养思路,从而更好地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述评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述评[提要]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有研究中,学者常将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应用于人才培养实践。
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展开人才培养主要理论分析,以期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本文系浙江万里学院“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01111231305)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质量。
本文通过对理论的系统归纳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把握社会需求特点,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与社会存在脱节。
在就业双向选择的市场中,对于人才的检验标准,就是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可雇佣性理论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
它要求个体能适应社会和胜任岗位的要求,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和品质等并能有效展示;符合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规律;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契合;考虑个人的态度和意愿,等等。
诸多因素中,更强调的是以能力为中心。
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CBE理论指出,人才培养需以职业或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为从业能力的基础。
能力培养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该理论启示:人才培养可通过能力导向、项目驱动导向、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模式,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来实现这一目标。
社会对于人才的能力要求是随环境变化的。
李景元教授的灰领理论指出,在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条件下,管理与操作的界限明显缩小,单纯的脑力劳动与单纯的体力劳动的界限向着逐步消失的方向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兼具二者特征的新型管理者和劳动者,即灰领阶层。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
价2023-11-08CATALOGUE目录•引言•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政府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科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工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当前我国工科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为我国工科高校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分析现有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探索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和评价体系,为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手段,对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02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国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重视程度提高01近年来,我国政府和高校越来越认识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创新教育投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多样化培养模式02国内工科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实行导师制、设立创新实践基地、开展课外科技竞赛等,力求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工科创新人才。
存在问题03尽管国内工科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陈旧、缺乏个性化教育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国外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先进的教育理念国外工科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崇开放式教育和探究式学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创业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分析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构建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以期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创新理论、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理论。
创新理论是由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的,他强调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教育领域,创新理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育理论则强调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人才培养理论则认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创新理论、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理论。
这些理论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这些理论也为我们深入研究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
三、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创新型人才,是指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经验,能够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国内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研究述评及展望
国内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研究述评及展望刘树奎;吴价宝;朱国军【摘要】当前,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对高层次科技型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尤为重要.创新人才胜任力是创新人才绩效优异者的潜在特征,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是创新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国内学者对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还较少,文章在评价国内相关研究的同时,对未来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市场论坛》【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3页(P55-56,14)【关键词】创新人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研究展望【作者】刘树奎;吴价宝;朱国军【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006;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41一、引言当前,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国家正在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此过程中,各级政府、单位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卓越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关键点。
创新人才胜任力指能够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过程顺利进行并产生较优创新绩效的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其他个性特征(何健文,2011)。
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是创新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内容上的研究,但总体看来相对较少。
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梳理,找出合理可用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未来研究展望,以期对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二、相关概念(一)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独创性,有一定创造能力,能率先提出并解决某些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王懿,2008)。
这种人才,一般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学科前沿领域;同时,具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
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
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理论上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实践上一般从政府、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
从心理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三个理论视角全面阐释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对于当前科学制定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综述创新人才培养是21世纪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的有关界定及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分别从心理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对创新人才进行理论阐释。
一、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理论上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实践上一般是从政府、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
1. 国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国外文献对创新人才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大都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使创造性人才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
他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为8个方面: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想象力;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
麻省理工学院强调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许多大学都在追求培养创新人才,截止到1998年,仅哈佛大学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
英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绅士型领袖和学者。
创业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述评
功 能 、 育 发 展 功能 和 人 的 发 展功 能 , 教 即通
伴 随 着 世 界 教 育 发 展 的 潮 流 , 国 高 过 创 业 型 人 才 的 培 养 , 进 社 会 进 步 和 发 我 促 1 1创业 的 内涵 . 校 也 开 始 重 视 实 施 创 业 教 育 , 养 创 业 型 展 , 进 教 育 改革 与 发 展 , 进 人 的 自由而 培 促 促 狭义 的 “ 业 ” “ 办企 业 ” 广 义的 创 人 才 。 中共 中 央 国 务院 关 于 深 化 教 育 改革 全 面 的 发 展 【] 创 指 创 。 《 1。 3 业 则 指 “ 创 事 业 ” 从 无 到 有 , 不 会 到精 全 面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的 决 定 》 明 确 提 出 : 开 , 从 中 ③ 探 索 高 校 创 业 教 育体 系 。 业 育 还 没有 融 合 到 高校 人 才 培 养 体 系 之 2。 国内外 创业 教 育的 发展 概况 1
发 展演 进 、 主要 内容和 评 价 体 系 。 向东春 、 肖云 龙 从 教 育理 念 、 程 设 计 、 课 教学 过 程 、
中 , 处 于 一 种 课 余 时 间 开 展 的 “ 余 教 还 业 国外 从 8 年 代 初 期 就 掀 起 了 创 业 教 育 师 资 队 伍等 方 面 对 美 国 百森 商 学 院 的创 业 0 育 ” 一种 为 大 学 生 就 业 找 出 路 的 阶 段 , , 还 之 风 , 成绩 斐 然 。 9 8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织 教 育进 行 了介 绍n 。 19 年 房欲 飞 总结 了 国外 的三 没 有 提 高 到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 动 力 ” 高 《 2 世 纪的 高 等 教 育 : 望 与 行动 ” 界宣 种 创 业 教 育 模 式 : 创业 教 育 渗 透 于 现 有 驱 的 “1 展 世 将 度 , 没 有 形 成 高 校 创 业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有 言 》 出 : 为 方 便毕 业 生 就 业 , 养 创 业技 课 程 教 学 的 模 式 ; 调 开 设 专 门 课 程 乃 至 还 指 “ 培 强 效模 式…。 因此 , 一步 转 变 办学 观 念 , 化 能 与主 动 精 神 , 成 为 高 等 教 育 主 要 关 心 学 系 的 创 业 教 育 模 式 ; 调 实践 的 创 业教 进 深 应 强 教学 改 革 , 社 会 培养 创 业 型 人 才 , 然 是 的 问题 ; 业 生 将 不再 仅 仅 是 求 职 者 , 为 仍 毕 而首 育模 式 及 评价 【 燕凌 、 成 文介 绍 了新加 】 。 洪 我 国 高 校 必 须 进 一 步 思 考 的 问题 。 文 对 先 将 成 为 工 作 岗位 的 创 造 者 。 有 学 者 提 坡 南 洋 理 工 大 学这 一 亚 太 地 区 创业 型 大学 本 【 3 高等学校 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概念 、 发 出 , 1 纪 劳 动 者 要 适 应 劳 动 力 市 场 的 需 的 典 范 I 2世 。 展 历程 、 养 模 式 及研 究 成 果 进 行 有 益 的 求 , 须 具 备 三 张 通 行 证 , 学 术 性 通 行 培 必 即 ② 阐 述 创 业 教 育 的 目标 与 功 能 。 业 创 探 讨 和 述 评 , 对 今 后 进 一 步 研 究 目标 进 证 、 业 性 通 行 证 、 业 心和 开 拓 能 力 的 通 教 育 的 基 本 目标 就 是 培 养学 生 创 业 的综 合 并 职 事 行展望 。 行 证 。 三 张 通 行证 , 的就 是 学 生 的 创 业 素 质 , 这 讲 即创 业 素 质 。 业 教 育具 有 社 会 发展 创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现状之述评
胡锦涛 总书记在十 七大报告 中指 出 “ 实施扩大
就业 的发 展战略 ,促进 以创 业带动 就业” ,这 是 中
教 育” ,其它 的检索控 制条件 如学科 范围、文献来
大学生创新精 神 、创新能力 的要 求 , 满足 社会发展 对人才要求变 化 的需要 。 国提 出创业 教育的理念 我
源 、支持基金 、作者 、作者单位等均 不做 限制 ,检 索 19 9 0~ 20 这 2 09年 0年 中收录 的主题为 “ 创业
始于 19 9 9年公布 的 《 向 2 世 纪教育振兴计划》 面 l , 在该文 件 中提 出 “ 强对 教师和 学生 的创业 教育 , 加 鼓励 他们 自主 创 办高 新技 术企业 ” 的要 求 。2 0 02
国特 色的社会主 义 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 、 极鼓励 积 和扶 持大学生 开展 自主创业 、创新就 业机制 、拓宽 就业 渠道 的重要措施 。高等 学校作 为培养 高素质 、
[ 摘
要] 开展创业教育 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 的新趋势 ,也是 2 世纪 中国高校 面 1 临的重大历史使命 。
通过 “ 中国学术文献 网络 出版总库”检 索近 2 0年与创业教育有关的文献资料 ,并从相关文献的数 量和 内容 两
方面对创业教育在我 国的开展情况进行 了统计 、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从事创业教 育事业 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
育 引导和服务工作 。
1 “ 创业教 育”概念 的提 出
创业 教育是一种 全新 的教育 理念 , 由西方 国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关于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关于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人才培养一直是各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中,对国内外关于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了解当前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热点、趋势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出发,对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内人才培养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对人才培养的研究逐渐深入,涉及到教育体制、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
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研究者们关注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教育评价体系是否科学等问题。
例如,某些研究指出当前教育资源存在城乡差距,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以促进人才均衡培养。
此外,还有研究关注学校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方面,国内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智能化教学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率。
此外,还有研究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认为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建设。
二、国外人才培养研究进展在国外,人才培养的研究也备受关注,各国在人才培养领域积极探索创新。
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一些国家提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在校园内外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实践。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教学方法方面,国外研究者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倡导项目化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这种教学方法被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国内外人才培养研究的比较与启示通过对国内外人才培养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和差异性。
国内外研究都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锋绘2019年第5(下)期240㊀㊀基金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作者简介:夏新斌,男,汉族,博士,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国内外研究述评夏新斌(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摘㊀要: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对国内外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这些研究进行了述评.关键词:创新;研究生培养;创新型国家㊀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自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个别年份甚至达到30%的增长速度.从数量上看,我国俨然成为了研究生教育大国.然而,研究生教育大国并不等于研究生教育强国.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离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相去甚远.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理念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在教育内容上过于强调专业知识教育,忽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与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知识面窄;在培养模式上单一化㊁标准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专长得不到充分发展;在教育方式与方法上多采用填鸭式㊁灌输式教育,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㊁创造性,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㊁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要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通过 深化产学研合作 ,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这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平台为支撑,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这对于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㊁推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㊀国内相关研究在当前研究生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国内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研究生特殊教育模式,工程硕士教育具有适用性㊁实践性等鲜明特点.W e i -t a oL i u ㊁Y u n-j u a n L i u ㊁J i a n-j u nS h e n 等(2013)以w b s 流程图理论为基础,建立并分析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分级流程图,构建了 四位一体 工程硕士人才动态培养模式体系.本文利用j a v aw e b 技术和m y s q l 数据库编程技术,实现了工科硕士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平台功能.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H e J i a n g ㊁X i a n g j u nD o n g ㊁J i n y o n g C h e n g (2012)从优化课程体系㊁改革教学方法㊁完善招生录取办法㊁创新环境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建立评价体系对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进行评估,发现效果明显.创新型研究生培养需要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但跨学科培养有利也有弊.Z h i j i a n W a n g (2011)分析了跨学科培养的积极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通常依赖于广泛的学科知识,跨学科研究生符合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同时,他还总结跨学科培养的负面影响.由于新专业的基础不扎实,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掌握专业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跨学科培养的利弊,有助于多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完善.T u ,Y a q i n g;Y a n g,H u i y u e;S h u,L i;T u,W a n g s h u;C h e n,B a o x i n (2015)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对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认为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调查表明,专业实践不足㊁培养模式单一㊁研究生能力与用人单位专业需求不匹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缺陷,其中培养模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构成和研究生的学术需求,分析了决定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政府㊁企业㊁大学㊁研究所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合作模式.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内涵和机制.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该模式的四点建议.L U OD a n,L I J u n(2015)通过对中美四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表明,中美大学本科硕士学位课程衔接分别呈现出 迭代深化专业化 和 由宽到专 的不同特点.在美国样本中,本科教育是激发和培养学生潜能的起点,本科硕士生的学习课程呈放射状.在中国样本中,本科教育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基础,本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课程形成 尖塔 形.提高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深化对本科教育目标和内涵的认识,注重 深化基础㊁拓宽口径 培养模式,把本科教育转化为创新能力教育;并在研究生培养改革方面进行相应改革,使本科生㊁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协调发展,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J i eY a o㊁P e i-j u nZ h u㊁Y a nZ h a n g等(2011)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研究生教育各方面㊁各要素紧密结合.只有深化教育创新,才能把这些要素落实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中去.通过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从培养目标㊁培养过程㊁课程设置和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H u i y u eY a n g,L i S h u等(2015)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对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认为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调查表明,专业实践不足㊁培养模式单一㊁研究生能力与用人单位专业需求不匹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缺陷,其中培养模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构成和研究生的学术需求,分析了决定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政府㊁企业㊁大学㊁研究所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创新基层组织致力于推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多的走进社会.然而,一些共同建设和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建立的实践中,存在合作不够㊁效果不突出的问题.R o n g l i a n C h e n,W e i y a L i,Z h o n g l i H u (2011)考察了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培养,该院根据原校长钱伟长培养的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念,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理工科研究生教育理念,与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合作建设平台.实践表明,这一平台大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理工科研究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对其各项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2㊀国外相关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现代教育体系发展相对较早且相对比较完善,在创新型研究生教育方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针对其个性特点和专业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课程结构和教育方法.E.I.M u r aGt o v a㊁S.I.D v o r e t s k y㊁E.Y u.V o y a k i n a(2013)分析了研究生专业教育体系在影响其可持续运行和发展的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探讨了研究生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模式.提出了改进科学技术领域研究生培训的教育㊁研究和创新组成部分的建议.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偏好和专业偏好,提出了个性化的教育路径设计方法.研究了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重点领域科技教育人员的控制机制.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只关注其专业领域,跨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及其他更广泛领域的方法论同样重要.S o k o l o v a,J.V.(2017)认为,电力工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动力工程的许多特点不仅要求对该领域的研究生进行高度专业化的培训,而且要求对该领域的研究生进行更广泛的教学.这些特点包括科学㊁工业㊁经济和社会领锋绘2019年第5(下)期241㊀锋绘2019年第5(下)期242㊀㊀域高度融合,以及高科技产业跨学科联系的广度.研究生哲学修养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问题领域的广度和哲学知识的普遍性揭示了这些具有重大方法论和结构差异的子学科的整合方法和机制:科学㊁逻辑数学㊁社会经济㊁技术和人类知识.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诉诸哲学有很多原因.首先,它旨在将不同领域知识的具体内容整合到一个整体的世界观中.其次,它有助于培养对现实和科学的批判态度.此外,哲学研究有助于青年研究者明确自己的思想立场.L i ,B a o A n (2012)通过分布式系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㊁新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按固定材料或大纲教学模式,通过技术项目或技术报告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分布式系统相关的当前热点技术和热点研究方向.然后将学生的学习方向或研究课题与课程热点技术相结合,指导研究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计算机学科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K a b a n o v a S A ,L o z h k e v i c h I I u (2010)进行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在彼得罗夫斯基国家外科中心进行,揭示了一定的规律和趋势,证明了通过创新优化医学人才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性,进一步发展研究生培养的战略和策略的必要性.必须将社会心理监测纳入教育过程.在任何提供研究生培训的机构中实施社会学监测,都必须成为提高医学专业人才培训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该方法以培训项目的现代化为前提,考虑创新和研究数据.V a nd eW i e lH B ㊁G o r i s J .(2009)研究了一种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教学方法.尽管医学研究生培训因其教学上的不足而广受批评,但公认的医学研究生培训形式仍然是座谈会.它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参与者无法通过讨论和思考将新的(科学的)发现纳入个人医学背景.为了满足教学要求,研究生教育采取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并以妇科医生为指导者㊁全科医生为参与者进行了测试.五门课程的第一个结果是非常积极的:与研讨会相比,新方法更能激发所提供知识的内化,信息保留率更高,参与者的反应也非常热烈.2㊀评论性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国内外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文献较多也较全面,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从我国研究生教育转型与结构调整的宏观视角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而且,大多数文献往往只强调某一个方面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市场需求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㊁课程体系设置等各个方面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注意到国内理工科㊁医学等学科专业对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认同度较高,相比之下传统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则认识相对不足.虽然国外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较为成熟,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与借鉴,但国外的教育体制及教育环境与我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切合我国实际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仍然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王珂敏,当前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1G5.[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㊁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G6G10(2).[3]W e i -t a oL i u ㊁Y u n-j u a nL i u ㊁J i a n-j u nS h e n ,T h eD e s i gno f M a s t e r o fE n g i n e e r i n g sD y n a m i cT r a i n i n g M o d ea n d M a n a g e Gm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S y s t e m [J ].T h e 19t h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f e r Ge n c eo nI n d u s t r i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 p p317G326,25J u n e 2013.[4]H eJ i a n g ㊁X i a n g j u nD o n g ㊁J i n y o n g C h e n g,R e s e a r c ha n dP r a c t i c e o f I n n o v a t i v eP e r s o n n e lT r a i n i n g M o d e f o r I TP o s t g r a d u a t e s [J ].P r o c e e d i n gs o f t h e 20123r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E -B u s Gi n e s s a n dE -G o v e r n m e n t-V o l u m e 04,M a y 2012.[5]Z h i j i a n W a n g ,T h e p r a c t i c ea n d p r o b ea b o u tt r a i n i n g mo d ei n m a s t e r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o f c o m pu t e r s c i e n c e [J ].20116t hI n t e r n a G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o nC o m p u t e r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I C C S E ),1442-1444.[6]T u ,Y a q i n g ;Y a n g ,H u i y u e ;S h u ,L i ;T u ,W a n gs h u ;C h e n ,B a o x Gi n ,A M o d eo fG o v e r n m e n t -E n t e r p r i s e -U n i v e r s i t y -I n s t i t u t e -E m p l o y e rC o o p e r a t i o n f o r I n n o v a t i v eP o s t g r a d u a t eC u l t i v a t i o n [J ].U n i v e r s a lJ o u r n a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c h ,v 3n 2p 93G982015.锋绘2019年第5(下)期243㊀作者简介:黄儒(1983-),硕士,汉族,湖北宜昌人.现任职于湖北宜昌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和英汉互译.[7]L U O D a n ,L I J u n ,S i n o -A m e r i c a nC o m pa r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o n t h e C o n n e c t i o no f I n n 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T r a i n i n g :T a k i n g t h e M a jo r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F o u rU n i v e r s i t i e s a s a nE x a m pl e [J ].J o u r n a l 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M a n a ge m e n t ,2015,9(6):35G40.[8]J i eY a o ㊁P e i -j u nZ h u ㊁Y a nZ h a n g ,S t u d y o n t h eT r a i n i n g Mo d e o f I n n o v a t i v eP o s t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sB a s e do n W e bR e s o u r c e s [J ].C S E E2011:A d v a n c e s i nC o m pu t e r S c i e n c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E c o i n Gf o r m a t i c s ,a n dE d u c a t i o n p p 196G201.[9]T uY ,Y a n g H ,S h uL ,e t a l .A M o d e o fG o v e r n m e n t -E n t e r pr i s e -U n i v e r s i t y -I n s t i t u t e -E m p l o y e rC o o pe r a t i o nf o rI n n o v a t i v e P o s tg r a d u a t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J ].U n i v e r s a l J o u r n a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Gs e a r ch ,2015,3(2):93G98.[10]R o n g l i a nC h e n ,W e i y aL i ,Z h o n g l iH u ,C o n s t r u c t aC o m pr e h e n G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l a t f o r mo n t h eR o l eo fG r a d u a t eS t u d i e s [J ].2011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n M a n a g e m e n ta n dS e r v i c eS c i Ge n c e ,1G4.[11]E .I .M u r a t o v a ㊁S .I .D v o r e t s k y ㊁E .Y u .V o y a k i n a ,O r ga n i z a t i o no f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st r a i n i n g i nt h et e c h n i c a l f i e l do fs c i e n c e s [J ].2013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nI n t e r a c t i v eC o l l ab o r a t i v eL e a r n i n g (I C L ),25G27S e pt .2013.[12]S o k o l o v a ,J .V.T h e S t u d y o f P h i l o s o p h yi n I n n o v a t i v e P o w e r E n Gg i n e e r i n g P o s t -g r a d u a t eC o u r s e [J ].J o u r n a l o f P h ys i c s :C o n f e r Ge n c eS e r i e s ,V o l u m e 891,I s s u e 1,a r t i c l e i d .012366(2017).[13]L i ,B a oA n ,D i s t r i b u t e dS ys t e m E d u c a t i o n a lR e f o r ma n dG r a d u Ga t eC u l t i v a t i o no f I n n o v a t i v eA b i l i t y [J ].A p p l i e d M e c h a n i c sa n d M a t e r i a l s ,v o l .263-266,p p.3435G3438,12/2012.[14]K a b a n o v a S A ,L o z h k e v i c h I I u ,T h e t r a i n i n g ofm e d i c a l a n d s c i e n Gt i f i cm a n p o w e r i nt h es y s t e m o f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m e d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J ].P r o b lS o t s i a l n o iG i g Zd r a v o o k h r a ne n n i i a i I s t o r M e d .2010J a n -F e b ;(1):52G8.[15]v a nd eW i e lH B ㊁G o r i s J .,I n n o v a t i o n i nm e d i c a l p o s t gr a d u a t e e d Gu c a t i o n :a p i l o t s t u d y [J ].J o u r n a l o f P s y c h o s o m a t i cO b s t e t r i c s&G y n e c o l o g y 30(1):1G4 A pr i l 2009.目的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中国特色词英译探究黄㊀儒(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宜昌443000)摘㊀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的语言特点就是大量中国特色词的运用.本文运用语言翻译技巧知识,以该书英译本中的中国特色词翻译为文本,通过分析㊁归纳和梳理,总结出中国特色词的英译技巧.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特色词;英译策略㊀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㊁中国外文局编辑,并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直被视为世界读懂中国的 思想之窗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刻体现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有印记.其英译过程中,不仅要深入透彻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又要符合英文表达习惯.1㊀理论简介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目的论在德国诞生,其代表任务主要由莱斯㊁弗米尔㊁曼塔利和诺德.目的论是功能目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论将翻译看成是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它强调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翻译目的的不同,译者可以灵活选择翻译策略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由于翻译目的不同,同一个源语文本可能会有不同的翻译译本.作为现代的西方翻译理论,目的论是个很大的突破.它打破了功能对等理论的限制,在翻译实践方面给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有指导意义.中国特色词涉及到中国的历史㊁文化㊁经济㊁政治等很多领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好中国特色词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影响中国特色词翻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文化因素㊁政治因素等.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译者的能力影响着翻译的质量.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例,从直译㊁意译的角度来探讨其中特色词的翻译策略.2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特色词英译策略2.1㊀直译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㊁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它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在直译中,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忠实于原作的形式,再次是翻译。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摘要】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和研究目的,指出其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接着分析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例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等。
然后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和实践性教学。
最后总结了现状并展望未来,认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和专业人才参与。
整体而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关键词】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研究现状, 分析, 问题, 发展趋势,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现状总结, 展望未来, 结论评价。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作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何在高校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在发生变革。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总结研究进展,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进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我国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推动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本研究也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发,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提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研究述评作者:李慧敏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23期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学校教育对科技工作者的成才、对科技人才思维的培养以及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创造活动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并深入思考分析,予以简要评述,以期为我国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教育;科技人才;创新作者简介:李慧敏(1981-),女,广东兴宁人,广东药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
(广东广州 510006)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14-02国以才兴,政以才治。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实践证明,科技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石,为科技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进步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提高教育发展的知识更新、核心竞争力。
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资源的核心,最具创新性和革命性,在科技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科技进步要取得迅猛发展必须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团队,方能跻身世界民族之首。
而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为此,研究学校教育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竭尽全力形成我国的人才优势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研究的历程与现状关于科技人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外起步很早。
195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Charles Percy Snow指出,20世纪学术文化的发展促成“人文”世界与“科学”世界产生分离,衍变成两个各自独立、自成一统的不同世界。
70年代后,科技工作者普遍存在学术交流、人际交往、团队管理等技能素质严重欠缺,引发西方发达国家职业界担忧不已。
中国近五年来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述评
. I j 定人 教 育
N. 21 o102
To a . 00 tlNo 3
( 第 3 0期 ) 总 0
中 国近 五年来 民办 本科院 校 人才 培 养 目标定 位研 究 述评
赵 喜 文
( 河北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 ,河北 保定 0 10 ) 702
一
、
【 收稿 日 】01 0 — 0 期 2 1 — 6 2
【 作者简介】 赵喜文(99 , 河北隆化人 , 14 一) 男, 教授 , 研
究 方 向 为成 人 职 业教 社会 功 能 , 体 上 可 以把 人 才 分 为 两 大类 。一 总 类是 发 现和研 究 客 观规 律 的人 才 , 们 主要 从 事 理 他 论研 究 , 旨在 发展 理 论 并 对 实践 中 的有 关 现 实 问题 进行 深层 次 的理 论 探讨 ; 一 类是 应 用 客 观 规 律 为 另 社会 谋 取 直 接 利 益 的人 才 , 们 主 要 从 事 实 际 工 他 作, 旨在解决实际工作 中的各种 问题。前者称为学 术 型 ( 学 型 、 论型 ) 科 理 人才 , 者称 为应 用 型人 才 。 后 根 据活 动 的性 质 和 目的 , 应用 型人 才 又 可 以分 为三 类 ( 下称 “ 三类 说 ” 。第 一 类 是 工 程 型 ( 计 ) 设 型、 规划 型 、 策 型 ) 才 , 们 主要 从 事 有 关 设计 、 决 人 他 规划 、 策 等 方 面 的工 作 , 决 旨在 把 科 学 原 理 转 变 为 工程 或产 品的设 计 、 作 规 划 或 运 行 决 策 。第 二 类 工 是技 术 型 ( 艺 型 、 工 执行 型 、 间型 ) 才 , 们 主 要 中 人 他 在生 产 一线 或工 作 现 场从 事技 术 、 工艺 、 理 、 务 管 服 等工 作 , 只有 通过 他 们 的 努 力才 能使 工 程 型 人 才 或 决策 者 的设 计 、 划 、 策 变 换 成 物 质 形 态 或 者 对 规 决 社会 产 生 具 体 的作 用 。第 三 类 是 技 能 型 ( 艺 型 、 技 操作 型 ) 才 , 们 与 技 术 型 人 才 的 区 别 主 要 在 于 人 他 依靠 操作 技 能 进 行 工 作 。 2 0 … 0 6年 以来 , 于 人 才 关 类 型划 分 问题 , 部 分 研 究 者 所 引 用 、 大 阐述 的 观 点 与上 述 观点 相 同或相 似 , 不再赘 述 。 在应 用 型 人 才 “ 类 说 ” 基 础 上 , 廷 正 于 三 的 谢 2 0 进 一 步 指 出 : 工 程 、 术 、 能 是 三 个 既 互 0 6年 “ 技 技 相 区别 又 紧 密 联 系 的 概 念 。 工 程 的 概 念 有 广 义 和 狭义 之 分 。广义 的工 程 涵 盖人 类 的一 切 活 动 , 希 如 望 工程 ; 义 的工 程 是 指 以建 造 为 核 心 的 活 动 , 狭 如 三 峡 工程 。技 术 的概 念 也 有 广 义 、 义 之 分 。广 义 狭 的技 术 涵 盖 一 切 工 具 、 备 、 艺 、 序 、 法 、 装 工 程 方 规 则 ; 义 的技术 则 指根 据 生 产 实 践 经 验 和 自然科 学 狭 原理 发展 而 成 的 各 种 操 作 方 法 。技 能 通 常 指 的 是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述评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述评作者:郭学军宋春燕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31期郭学军1 宋春燕2(1.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工作部;2.理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摘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所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做好客观、准确的评价。
如何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相关研究者多采用构建量化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AHP)法、熵值法、德尔菲(Delphi)法、模糊聚类分析等方法确定权重的方法,不同学科的指标体系各有特点。
相关研究者从大学制度、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机制、实践与交流平台、评价与激励机制等路径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作了阐述。
对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尝试,宜采用实证研究,即用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成果来验证以创新能力评价为导向的提升实践。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述评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99-02创新能力就是指个体运用已有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表现为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1]。
研究生作为创新人才的储备军,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
1 创新能力评价的意义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有利于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提高创新能力的有关认识问题,从理论上应答并指导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在实践上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可以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动机,同时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方案与成效的检验,有利于推进专业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尤其,通过构建合理、有效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使研究生对自己专业创新能力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从而有意识地巩固自己的优势,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实现全面发展。
此外,对用人单位来说,毕业研究生创新经历和能力做统一量化的评价结果对于他们选择录用人才具有参考价值。
创意人才研究述评
创意人才研究述评
林剑;李中斌
【期刊名称】《成才之路》
【年(卷),期】2013(000)025
【摘要】全球人才竞争将围绕着创意人才而展开。
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微观层面研究创意人才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素质构成;从中观层面研究创意人才的开发策略;从宏观层面研究创意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
目前,创意人才的研究刚起步,研究内容与方法仍有待拓展和延伸。
概念的统一界定、胜任力的合理解构、开发策略的科学制定以及创意人才指数的实证检验,是今后研究的趋势和重点。
【总页数】2页(P1-2)
【作者】林剑;李中斌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福建泉州; 泉州理工学院福建泉州;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台湾创意人才培养方式对上海创意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启示
2.创意人才观与创意人才成长——以周诗元为案例
3.论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兼论文化创意学课程与高校创意人才培养
4.普通高校体育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职业教育“双主体”时尚创意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Vol.33No.3M ar.2012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刺激了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诞生,一方面更对这些应运而生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方向等方面提出较为严峻的挑战。
鉴于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格局,是学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众多地方本科院校也逐渐认识到“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与此同时,教育部于2002年首次明确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定位。
加之本科生就业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方向、理念、模式等不同层面做出研究。
一、对国内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探索(一)关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如人才培养的理念的错位或理念的陈旧现状、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脱节、课程体系设置的落后、教学硬件与软件的相对滞后、现行管理体制下本科院校的边沿化地位等,如江苏南京工程学院外语系的刘春春、俊萍的《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就以上方面做了较为全面分析,指出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状相关研究的四个特征:一是历史基淀不厚。
新建本科院校通常是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过渡时期发展起来地方本科院校,历史不长,历史底蕴不厚;第二是发展初期的本科院校定位于教学型大学,以教学为重点,科研能力的发展与科研功能的发挥相对较弱;第三是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知识体系的首要特征是较强的实践性;第四,高校直接或间接服务社会之功能发挥较为突出。
基于此,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特征可概括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现代化的基础上,为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及人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以直接为其服务为宗旨,定位于教学型大学,教学中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注重理论的应用素质的发展培养与训练,同时内部结构与岗位设置及功能定位显著区别于传统大学。
普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普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对高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式也亟需创新和改革。
对普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其现状、问题与挑战、发展趋势以及对策与建议,对于提高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技能。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探讨如何改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研究背景】为普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向更加高质量、人才需要更加贴合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目的专业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当前普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发展趋势、对策与建议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旨在为高校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本文也将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对不同高校和行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当前高校教育是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专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研究普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收稿 日期 :0 10 —2 2 1 .50
一 基金 课 题 : 东 省 2 1 广 0 1年 软 科 学 项 目 “ 江 三 角 洲 地 方 院 校 经 管 类 本 专 科 人 才 培 养 创 新 实 证 研 究 ” 珠 ( 0 10 0 0 18 ; 2 1B 7 30 2 ) 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项 目“ 区域创新体 系建设 视阈 中地 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创新 的研究 与
将 成 为 该 领 域 研 究 的新 视 角 。
关键词 :国内高校 ; 新人才培 养; 创 述评
中图 分 类 号 : 4 . G6 8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6 3 2 1 )5 0 7 —6 17 -2 X(0 2 0 —0 60
高 等学 校 在 创 新人 才 培 养 中承 担着 主要 责 任 , 为 国家创 新体 系和 区域创 新 体 系的重 要 组 成 成 部分 。当前 正值 社会转 型 时期 , 对创 新人 才 培 养 的研 究 是高 等教 育 的一 个 重要课 题 , 它关 系 到 人 才 培养 的指 导 思 想 和教 育教 学 内容 、 法 、 方 手 段 的改革 。鉴 于此 , 文通 过对 国 内现有 高校 创 本 新人 才 培养相 关 研 究 的资 料进 行 收集 、 理 , 整 从
合课程体 系、 创新培养机制方面进行 了尝试 , 但仍存 在 以下不足 : 没有形 成完 整的研 究 框架、 对创新人才培养 的主体 因素研 究并不全 面、 对创新 能力 不足 的原 因探 索 较少 、 以 数学模型为基础 的实证研 究和效 率研 究还 比较缺乏 等。相应 地, 对上述 问题 的研 究 针
上 述研 究 中 , 一 种 研 究 体系 主 要 是从 “ 第 观
徐 春 明从 创 造性思 维 角度进 行分 析 , 为 受传 统 认 培 养方 式 的 影 响 , 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维 仍 普 遍 欠 大
缺, 创新 能力 明显 不 足 。其 原 因和 表 现 主 要 是 : ( ) 国传 统 的教 学 模 式 至 今 没 有 变 革 ;2 应 1我 () 试教 育 、 以分数 论英 雄带来 的副产 品是 知识 面 狭
实 践探 索 ” 2 11 2 。 (0 03 ) 0 ■ 作 者 简 介 : 文 斌 ( 9 2) 男 , 杨 17 一 , 汉族 , 理 学 硕 士 ; 要研 究方 向 : 等 学 校 管 理 。 管 主 高
■ 引文格式 : 杨文斌. 内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研究述评[ ] 广 东7 业大学学报: 国 J. - 社会科 学版 ,0 2 1 ( )7 —8 . 2 1 ,2 5 : 6 1
育思 想观念 为 先 导 , 以制 度 、 制 和 机 制 的建 设 体 以及 经 费 的 投 入 为 保 障 , 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的研 究进 行 简单述 评 , 希望 能够 对 国 内高 校创 新人 才 培养 的研 究成 果 予 以梳理 , 借鉴其 优 秀 的研 究 方 法 和成 果 , 并发 现 研 究 存 在 的不 足 , 高校 创 新 为
人 才培 养 问题研 究 寻找新 的视 角 。
一
、
国内高校创新人 才培 养文献研 究概 况
1 对 高校创 新 人才培 养体 系的研 究 . 关 于 高校 创 新 人 才 培养 体 系构 建 和 实 施 问
键,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 , 以学科交叉 和综合 为方 向, 以教 学 内容 、 学方 法 、 段 和课程 体 系 的改 教 手 革 为核 心 , 以教 学 质量 为 根 本 ; 校 创 新 人 才 培 学 养行 动计 划包 括 制 度 体 制 建 设 、 资 队伍 建 设 、 师 创 新 人才培 养 基 地 建设 、 教育 教 学改 革 与 建设 、 思 想政 治素 质 教 育 、 强学 生第 二 课 堂 建 设 、 加 教 学 信息 化 和公 共 平 台建设 、 政策 措施 和 经费 投 入 等方 面 , 财 力 、 力 、 力 、 学 条 件 、 院 在 物 人 办 学 ( ) 系 办学 自主权 、 学校 办 学绩 效 评 价 、 制 机 制 体 等方 面制 定 了 全 面 细 致 的计 划 。1张 菊 芳 等 认 l
题 , 有研究 存 在 不 同体 系 和 分 析 方 法 。第 一 , 现 从 “ 念一 制度一 行 为 ” 维 度 对 创 新 人 才 培 观 ¨ 养体 系进行 分 析 。例 如 , 国强 提 出 , 校 创 新 李 高 人才 培养体 系 构建遵 循 的主要 原则 是 : 以转变 教
广 工 大 学 譬 圈 东 业 学 报疆 盘
21 0 第1 卷 期 02 9 2 第5 /
国 内 高 校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研 究 述 评
杨 文 斌
( 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 , 广东 广州 ,106 50 0 )
摘
要 : 国 内关 于 高校 创 新 人 才 培养 相 关 研 究 资 料 的 整 理 和 分 析 显 示 , 内 高 校 创 新 人 才 培 对 国 养 研 究 虽 然 已在 理论 和 实 践 两 方 面 取 得 了初 步 成 果 , 出现 了多种 研 究体 系 和 方 法 , 整 在
社科探索
教育 环境 、 养方 案 和课程 体 系 、 践教 学 形式 、 培 实 师资 队伍 建设 等 四个 方 面探 讨 。5 二 , 要从 _第 主 “ 培养 什 么 样 的人 、 样 培 养 人 ” 6 两 方 面 对 怎 _ 创 新人 才 培养 体 系展开 分析 。例如 , 蒋毅 坚 等认 为, 高校 创 新人 才 的培 养 包 括 两 方 面 , 是 创 新 一 精 神和 创新 能 力 , 是 课 堂 教 学 、 新 实 践 和创 二 创 新 氛 围三条 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