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

【关键词】:积极的心理数学教学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一般程序为:以提问或大纲式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然后讲解新课,练习巩固,最后是小结。在数学教学时,采用这种模式教学总体来说教学效果是好的,但很容易忽视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多年,深刻体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十分精彩而下面的学生听得稀里糊涂的情况在课堂中经常发生,然而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如何吸引他们,从而使自己所讲授的知识被学生所接受、吸收并很好地应用,这就成为现在数学教师们最关注的问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时就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学会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去了解孩子的心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运用诸多学科的成果,来解决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学科知识,领会如何灵活地将它们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来,然而我们的教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教学程序,一般包括:用提问或大钢式复习上次课学习的知识,然后讲解新课,最后是小结,练习巩固。如果转变这种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把教学与心理联系起来。

所谓教学,是师生双方教学相长的活动,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都是心智活动的过程。心理科学就必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的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提供了一把钥匙;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流中的心理特征和变化规律。心理学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但我们应着重学好普通心理学,努力把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去。

如何利用小学心理学原理指导数学教学

如何利用小学心理学原理指导数学教学

循学生 的学 习认知规 律来进行教 学 .是使我 们的教学 达到 事半功
倍的最 佳途 径 。 下面 我 就 如何 利 用心 理 学 原 理 指 导 数 学 教 学 谈 谈 自 己的
看法。

导学生投 入有效 的数学学 习中。
小 学生的好奇心 强 。 求知 欲强 烈。 易被新奇 的事物 吸引 。因 容
理学来达到 最佳教学 效果。 由于小学数学 的学与教 。 时刻反映着 人的心理活 动 , 因此在数 学教育教 学 中引人心 理学 。 透过心 理学来研 究学生 的心 理状 况 , 遵
好之者 , 不如乐 之者。 因此在 数学教学 中 , ” 我们有必 要采取各 种措
施来激 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并将其转 化为直接 的学 习动 机 , 从而 引
3 在课 堂教学 中运 用心理 学的“ . 注意原理 ” 由于小学 生的年龄特征 , 他们的注意 力容易分 散 . 习 自觉 性 学 差. 因此要特别重 视组织课堂 的教学 。 以说 , 师上课犹 如演戏 , 可 教 既是 编剧 , 又是导 演、 演员 , 因此 , 要使表现 扣人心弦 . 人寻 味 。 耐 这
2 在课 堂提 问中遵循 学生的认 知规律 .
在导入 新课时将 学生的学 习兴趣有 效地 调动起 来 ,这 是个极 好 的开头 。 然而 。 要使学 生的注意 力长时间集 中 , 并将新课 学会 、 学 好, 就要看 在教学过程 中我们 采取怎样 的教学方式 了。 我认为最 好 的方法就是 : 创设情境 。这样就 能把学生 的学 习兴趣 进一 步提升 。 我 个人 的做法是 , 用形象 生动 的主题 图 、 件 。 利 课 也可 以是 一个故 事情 境 、 一个 引人入胜 的悬念 …… 3妙 结尾 , 保持 兴趣 结尾 往往 是老 师们容 易 忽略 的 一个 环节 。 倘若 一节 课 只有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汤丽芳

来源:《家长·下》2024年第04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针对基础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和传授,带领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还要关注学生最为真实的心理状态,保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点优化教学模式,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获得更为深远的发展。本文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数学学习,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其中的知识。

首先,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坚韧不拔、耐心细心的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需要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挫折,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有益。

其次,数学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场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需要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合作共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加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小学数学教学的心理学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的心理学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的心理学原则

一、心理逻辑原则;指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数学知识的结构性、严密性与学生思维活动的连贯性、有序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合理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思维的连贯性指学生思维过过程中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思维的有序性,就是指学生思维过程具有严格的顺序,沿着一系列台阶展开思维活动,去思考一系列问题。

贯彻要求:

1、在整体上掌握数学内容的逻辑结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逻辑原则,理顺所教知识的内在结构,以及蕴涵的思想方法线索,有利于理清教学思路。教师是否驾驭了教材,一看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准确程度,二看教学思路的清晰程度。

2、按照学生的思维的连贯性和有序性组织教学。

3、研究并运用小学数学中的逻辑推理

贯彻心理逻辑原则,要求教师研究并应用小学数学中的逻辑推理。而推理合乎逻辑又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面向最近发展区原则: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已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发展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面向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高速度的发展成为可能。

小学数学教学要面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主要指学生数学认识的最近发展区。

贯彻要求:

1、教师要掌握儿童的数学现有发展水平,即把握住儿童的数学认知结构状况,以便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教师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而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东西的新兴科学,在小学数学中使用这一教育手段,可以对学生的潜能与积极特性展开全面的开发,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和热情度。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数学;应用

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教育内容也越来越全面,教育手段也逐渐丰富,一切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在拥有专业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储备后,人格发展也同样被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融入了心理学的教育内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心理学这一理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度,保证课堂效率,受到教师们的青睐。

一、使用多种正面评价,培养学生的学科自信

教师利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展开表扬,促使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热情度和积极性,保证教师教学效率,提高课堂质量。

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积极心理学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中,可以快速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教学过程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小学生年龄小,有浓厚的展示欲望,渴望得到老师或同伴的肯定。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构建一个足够大的平台,使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大胆的加入课堂活动中来,如让学生模仿老师,到讲台上对知识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充满了趣味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展示自己能力的过程,提升了对学科的自信度,以更饱满的态度进行其他内容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使用正面的评价表扬学生,如“你真棒、好厉害、你能想到这里真是太细心了、你真聪明”等词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时代的孩子的学习和工作与以往相比要紧张得多,同时,他们还要面对很多消极的社会、家庭和道德等方面的现象,这些都会使儿童在心理上受到伤害。特别是很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过度地保护和干涉;学习上过度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产生了心理障碍。这也就是传统教育中忽视得最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自觉地、有意识的使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利用学生间的相互教育,促动心理学生健康

易交流,在交往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能够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例如,“数学作业错题较多怎么办?”“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你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升自身的心里素质。

2、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能给学生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能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火冒三丈,严加训斥,不但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而且会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水平,持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孩子将来能否有所作为,除了需要掌握知识以外,良好的品质更为重要。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的学生也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造成很大的能力差别。作为老师要善于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认可每个学生,不能以成绩取人,使“待进生”产生畏惧感,对学习丧失信心,对数学失去兴趣,而应以亲切的面孔、热情的心去面对每个学生,对“待进生”多些厚爱;课堂上,鼓励每个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毫不顾忌地发挥自己。亲其师而信其道,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盎然,充满学习的欲望,从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2.建立合理的学习期望

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只有当教师采取的方法合适,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要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语言,应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假如教师坚持在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述,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小学计算法则教学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小学计算法则教学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小学计算法则教学

发表时间:2017-04-24T16:07:36.98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12月作者:孙越

[导读] 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计算是贯穿着整个数学教学活动,它们也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兴华小学内蒙古呼伦贝尔 16265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再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同时也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去分析小学计算法则教学,了解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影响与意义。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小学;计算法则

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计算是贯穿着整个数学教学活动,它们也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对此自从课程改革以来,广大的教育研究者都在对其进行研究,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应该以什么为基础,又应该怎么教才是最合适的,对此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计算法则教学的重要性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计算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它也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它包含了计算速度与正确率两个方面。计算能力是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学习的关键。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与计算教学有着一定的关系,有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既然说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那么在实际的生活中用的地方也是很多的,了解了数就要会对其进行计算,况且许多的数学概念都是需要计算来验证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目前他们计算的准确性还不是很高,对于一些基本的计算的掌握并不是很强,有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不过计算都是在反复的练习中来加强的,而对于计算教学来说,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是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的,所以对于计算的教学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来进行,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分析

2020年35期┆221

随笔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分析

周宇平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中,校园学生自杀、抑郁、欺凌等各种各样的案件屡见不鲜,这也为我国校园教学工作的开展敲响了警钟。究其根本,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校园内部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导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或者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各种各样错误的行为。所以本文也以小学数学课堂为核心,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具体的融合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教育所具有的优势,以便于保证在渗透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为学生后续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数学教学 最新一轮的改革指出,校园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中,需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这三方面的教育工作开展效果。良好的心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为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是需要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本文也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融合的具体策略,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利用全新的教育方法,以及有效的教育理念,优化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保证学生能够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健康的成长。

一、教师要有阳光的心态

教师的行为以及做法,乃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习惯和心态,对于学生都会产生影响。因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是学生所能够接触到时间最多的成年人,教师在小学生心里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如果教师自身的行为举止存在问题,那么也会导致学生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变成缺点,并且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浅谈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前沿观察
浅 谈 心 理 学 在 数 学 教 学中 的 应 用
● 陈 霞
社会 的进步和人类的生活不能离开数学 ,重视
数 学 教 育 是一 个 国家 教 育 进 步 的 标 志 ,更 是 一个 国 家文明的象征。 因此为了提高我 国公 民的数学素质 , 更好地支撑科学技术领域 ,就要着重培养数学后备 力量 , 加强数学教育 。这样 , 作为基础教学的小学 数 学 教 育 就 显得 尤 为重 要 。 现在的数学课 堂教学 已经形成了一种 比较固定 的教学模式 , 一般程序为 : 以提问或大纲式复习上节 课学过 的知识 . 然后讲解新课 , 练习巩 固 , 最后是 小 结。 在数 学教学时 , 采用这种模式教学总体来说教学 效果是好的 ,但很容易 忽视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 人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 育工作多年 ,深刻体会到了 “ 以学生为主体 ” 的重要性 。老师在讲 台上讲得十分 精彩 ,而下面的学生听得稀里糊涂的情况在课堂中 经常发生 , 因此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 , 如何吸引 他们 , 从 而使 自己所讲授 的知识被学生所 接受 、 吸收 并很好地应用 ,就成为现在数学教师们最关注的问 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 作为教 师 ,我 们 要 在 学 生 刚 开 始学 习数 学 时 就 培 养 他 对 数 学 的兴 趣 , 让 他在 学 习过 程 中找 到 乐 趣 , 学 会 自主 学 习。 这 就 需 要 教 师 去 了解 孩 子 的心 理 , 以达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教学 效 果 。 数 学 是 由许 多 判 断 组 成 的一 个 体 系 ,这 些 判 断 是 用 数学 术语 和 逻 辑 术 语 以 及相 应 的符 号 所 表 示 的 数学语句来表达 , 并且借助逻辑推理 , 由一些判断形 成一 些 新 的判 断 ,而 这 些 判 断 的 总 和就 组 成 了数 学 这门科学 。 小学数学虽 然内容简单 , 没有严格 的推理 论证 , 却离不开判断推理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很重要。 瑞 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I L I ! I 青春期 的认识 分为感知运动 、 前运算 、 具体运算和形 式运算 四个阶 段。 小学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 阶段 。 这个阶段 的儿童 认识 结构 中已经具有 了抽象的概念 , 思维可以逆转 , 能够进行 逻辑推理 。但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仍需要 具体事物的支持 ,可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 中 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 小学 生所处 的心 理阶 段决定 了他们 的 思维方 式。 心 理 学 家埃 里 克 森 认 为 , 儿 童 人 格 的 发 展是 一个 逐渐形成的过 程 , 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 的阶段 。 小 学的儿童大致处 于其 中的第 四个阶段 :勤奋感对 自 卑感 。处 于 这 个 阶段 的儿 童 第 一 次 接 受 社 会赋 予他 并期望他完成 的任 务,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获 得的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 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 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在数学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材施教, 适时、适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营造和谐氛围, 让学生乐于学习心理健康的人, 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的情绪状态占优势。那么, 在数学课上如何使学生保持良好心境, 乐于学习呢?首先, 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 教态亲切自然, 情绪饱满, 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要以亲切、信赖, 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 给学生勇气。反之, 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 容易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 不利于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其次, 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本身的特点, 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如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时,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车轮”、“正方形的车轮”和“圆形的车轮”, 然后问学生:“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圆的特征的兴趣。此外, 教师还可创设生活实践情境。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我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去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面积,并设计出一份用不同的面积单位的方砖铺设自家客厅所需地砖块数的报告。通过实地考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思维由课堂进入社会这个大空间, 拓宽了认知面, 对所学知识理解也更深刻。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这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
制个性化的数学学习计划,满足他们的学
习需求。
3
激发兴趣
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
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
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策略
启发式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和实物运用
通过提供启发性问题和案例,激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数学,
利用具体的教具和实物,帮助学
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
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数
生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
能力。
学知识的理解。
研究方法和工具
1
实证研究方法
2
问卷调查
3
心理测量工具
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收集数
设计问卷,调查小学生对
使用心理测量工具,了解
据,分析小学生数学学习
数学学习的态度、喜好和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
心理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困难,获取信息和反馈。
自信心
适当的数学成功体验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
集中注意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小学生常常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专注于计算和分析。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的应用
1
教学设计
通过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特点,设计
个性化学习
2
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材料,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特点,量身定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知识

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时刻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亟需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知识,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使数学教学与心理知识教育有机结合,最终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变式、联想与可逆联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迁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迁移主要指先前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影响,如果是积极影响,就称为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如果是消极影响,就称为负迁移(简称干扰)。知道了这一点,组织学生学习时就要注意: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寻找和确定可以固定新知的相关旧知,为新的学习提供最佳关系和固定点。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教师先组织了“9加几”的计算进行复习、激活:先要复习把一个数分成1和几,接着给出几组数,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9和1可以先凑成10,计算比较简便,把学生的认知从旧知推进了新知的门槛。

(1)学生逐题分解后,师说:唉,这些数都可以分成1和另外一个数。

(2)9+()=10

生齐答:9+(1)=10

师(强调):唉,9加上了1,就正好凑成了10,9和1是一对好朋友。

(3)把下面“△”外的三个数连加起来。动脑筋,很快算出结果来。

师:(指名算得快的学生)你们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全稿)

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全稿)

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和认识是与成人不同的,儿童并不是微型的成人,而是有着自己独特性的个体。儿童处在一个特殊的心理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儿童心理,合理创设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并要注意数学学习中的个体差异,采取适合儿童心理的教学方法。本文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儿童心理问题

引言:数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这样作为基础教学的小学的数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在数学教学中变课本上的数学为生活中的数学。

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及数学学习所表现的心理特征, 是有效进行科学教育的第一步, 它有助于教师设计适宜儿童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采取合宜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应把握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 以儿童数学学习的特征为依据。研究发现,儿童的思维方式与其自身的动作直接联系, 并且依靠自己的印象、直觉、观察和经验去解释和理解所面临的问题。因此, 教师应多提供给儿童直接操作的经验, 数学教学活动的材料应以儿童可以直接操作的实际物品为主。具体应当作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9-02T07:57:52.47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9期作者:刘妮

[导读]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人的积极心理进行的研究,它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需要教师积极地开发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动力与效率,为此,

刘妮

西安浐灞龙湖小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针对人的积极心理进行的研究,它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需要教师积极地开发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动力与效率,为此,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实践教学,仅对积极心理学在小學数学中的应用展开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积极心理学;影响与策略

积极心理是人进行生产生活的动力,是人得以生存的重要力量源泉,积极的心理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心理是学好数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小学原理在教学生活中也呈现出多种方式的运用,对此,本文作者将围绕“积极心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影响”与“积极心理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两方面对积极心理学与小学数学联系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一、积极心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模式,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探寻人的积极心理,寻找人潜意识里积极的、乐观的部分,引导、强化这一部分,这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时期尤为明显,小学生数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数学的态度,积极心理学的加入,便能帮助教师发现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为此,笔者结合实际观察将影响分成了以下几种。

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简介

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简介

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简介

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基本内容是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阐明在学校教育中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诸多心理因素, 研究小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发展智能与形成个性品质的基本规律。

一. 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学习心理问题是教育心理学中最核心的问题。长期以来, 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观点、角度, 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习心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提出了各种学说、理论和原理。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刺激--反应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的认知学习理论等。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和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 形成了以下数学学习方法原理:

(一) 发现式学习原理

所谓发现式学习, 就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自行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原理原则。发现式学习不同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学习, 他要求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出结论、证实结论等去掌握知识、提高智力。它与科学家的探索有着根本的区别, 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能在教师引导下经历发现的主要过程。确切的说, 主要不是为了发现, 而只是用发现的方法去学习。

发现式学习的要点是:

1.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 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是发现法学习的基础。

2. 变“占有真理”为“追求真理”。不满足于得到现成结论和方法, 更不只是单纯追求考试的成绩, 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真理有一股强烈追求精神, 这是发现学习的首要条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一、引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皮亚杰心理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皮亚杰指出:“ 动作是智慧的根源”,①任何静态的数学概念都隐含着认知主体的内在动作,数学运算是一种广义的动作。②这些观念为数学课堂教学所采纳,目前小学数学普遍采取动手操作(或以直观方式演示有关操作)的方法。然而,对于这些在教学实践领域中早已被采用的观念与方法,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许多问题都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我们知道数学运算是一种广义的动作;但它除了是一种动作之外,还存在哪些区别于一般动作的规定性?同样我们也知道“动作操作”会增进儿童的数学知识与智慧;但能否认为任意的动手操作都有益于儿童智慧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儿童动手操作?

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并期望对进一步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二、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

1.反身性数学运算“甚至在其较高的表现中,也是正在采取行动与协调行动,不过是以一种内在的与反省的形式进行的罢了……”③这里“反省”与反身、反思是同义的。

皮亚杰将个体认知活动划归为两类。一类是对客体的认识;另一类是对主体自身动作所进行的反思。前者带来关于客体的知识;后者带来数理逻辑知识。

[实例]一个儿童摆弄10个石子,他可以掂一掂以了解其重量;可以摸一摸以了解其表面的光滑度。“重量”与“光滑度”是关于对象(石子)本身的知识。此外,儿童还有另一类动作,他将10个石子排列成不同的形状,沿着不同的方向点数它们,其总数“10”总是不变的。这里,儿童将手指一一地(不重复也不遗漏)点向10个石子,是具体动作;从这种具体动作中认识到总数“10”总是不变,则是一种反思,是反过来对自身的具体动作进行思考。具体动作可以有很多种(可以从不同的石子开始,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但总数的“10”却是恒定的。只有通过反思,体会到这种“恒定”,儿童才真正学会了计数。

这里我们看到儿童进行数学操作与运算离不开具体动作,但具体动作之后的反思比具体动作本身更为重要。儿童能一一地点数石子,我们也能训练一只小鸡——地啄石子,但小鸡不会了解“10”这个数,因为它没有反思。

数学运算因其反身性,还呈现出一种层次性与相对性。高一级的运算是对低一级的运算所进行的反思、协调与转换。乘法是对加法的“运算”;乘方又是对乘法的“运算”。

2.可逆性“运算是一种可以逆行的行动,即它能向一个方向进行,也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④我们可以把1和2相加得到3;反过来,也可以用3减2而还原为1。任何一种运算,总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逆运算。学生用减法验算加法(或反过来用加法验算减法),用除法验算乘法(或反过来用乘法验算除法),就是因为这些运算是可以“逆行”的。对于“合”(加或乘)的结果,我们可以用“分”的动作(减或除)使其还原到初始状态。

可逆性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演可逆(1+2=3,反过来3 -2=1);一类是互反可逆(6比2多4,反过来2比6少4)。前者表现为相反的操作;后者表现为次序的逆向转换。

3.结合性运算“是可以绕道迂回的,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⑤这就是所谓结合性。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体现在运算定律方面:3+4=4+3(加法的交换律);3 ×(4+5)=3×4+3×5(乘法的分配律)。这里,每个等式两边是不同途径的运算,但其运算结果却是恒等的;其二,体现在问题解决的一题多解方面。问题:男生和女生共植树450棵,已知每个同学植树5棵,有男生46人。问:女生多少人?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女生植树多少棵,再除以5,得出女生人数:(450-5×46)÷5=44(人);也可以先求两个班共有多少人,再减去男生46人,得出女生的人数:450÷5-46=44(人)。两种解法,具体途径不同,但结果一样。

至此,我们将可逆性与结合性综合起来考察,则会发现数学运算总是隐含着某些“不变的因素”。反演可逆是以相反的运算(如:以减法来验算加法)使其还原为初始不变的状态。互反可逆是一种相互转换,6比2

多4,2比6少4,这里差集“4”是不变的。在运算规则里,运算途径改变了,但运算结果不变。在问题解决中,具体解法可以各异,但答案是唯一(不变)的。

我们说,数学运算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发生了改变,总是隐含着某种不变的因素。正是“不变因素”的存在,才使转换成为可能。

4.结构性结构性运算,就其现实的存在方式而言,“包括复杂的运算体系,而不是被看作先于这些体系成分的那些孤立的运算。”⑥数学运算总是以结构化的整体的方式而存在。首先,每一种数学运算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化的动作。加法包括“合”的动作,也包括计其总数据的动作(这在学龄前儿童的实物操作中,可观察到;小学一年级儿童,因熟练而逐渐简约化);其次,各种运算联合起来,又构成一个大的结构,加是“合” 的动作,减是“分”的动作;乘是加(或合)的简便运算,除是减(或分)的简便运算;加减互为逆运算,乘除互为逆运算。这许多关系,使四则运算联合成一个大的整体。

三、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明确了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之后,我们将依照这些规定性,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儿童动手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1.引起反省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数学运算是一种反思,具体动作之后的反思比具体动作更为重要。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我们在指导学生动作操作时,不应停留在为操作而操作的层面;而应引导学生对其操作进行思索。以分数概念的教学为例,通常的教法是将分数的具体“操作”和盘托出、呈现给学生。如:将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它的1/2。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学生照葫芦画瓢一样地模仿,而不能调动学生内部的思考过程。

一般而言,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大的扩展。此前,儿童能用加减法层面的“差集”(6比2多4)或乘除法层面的“倍数”(6是2的3倍)来表示二数比较关系。在倍数中,比较量一般大于(或等于)标准量;分数的引进是要解决一个全新的问题:当比较量不足一个标准量时,如何表示二数关系。

关于分数概念,这里设计了一种与通常的教法不同的方案,其宗旨在于引起学生思考。

关于“分数概念”的课堂设计:

准备: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好三条长度不同的线段,准备一根60厘米长的木棒(无刻度),线段长度分别是木棒的3倍、1倍、1/3。

木棒────

白线:─────────── ────────白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3倍

红线:──────── 红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1倍

绿线:─ 绿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

教师[演示]:用木棒分别量白线与红线,并板述;然后量绿线,提问。

教师:绿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多少?

学生:……没有一棒长。

教师:没有“一棒”长,怎么表示?

学生:(有的提出)拿刻度尺把木棒和绿线都量一量。

教师:(量得绿线长20厘米,木棒长60厘米)那么,绿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多少?

60厘米

学生:木棒是绿线的3倍。

教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倍数”;现在,我们反过来说:以木棒为标准,绿线是木棒的多少?

[演示]比着绿线将木棒3等分(用粉笔在木棒上画刻度)

[继续提问]现在想一想,怎样表示“绿线是木棒的多少?”)

……

导出:将木棒3等份,绿线是3份中的1份。

进而导出:绿线是木棒的1/3。

并将“倍数”与“分数”统一起来:都可表示两个数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