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态()

合集下载

4.2生态系统的稳态(4)

4.2生态系统的稳态(4)

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圈Ⅰ号”应该是指地球 __________ (2)“生物圈Ⅱ号”实验说明了什么?
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要想在生物圈 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的生态系统是 很困难的,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 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和恢复自 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 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持与提高生物的数量,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保护草本、苔藓、地衣等耐性强,繁 殖快的小植物和各种小型动物,提高生态 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保护和建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局部生态 系统,形成互补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综 合稳定性。
课堂练习
1.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 原因主要是( ) A 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 缺少干旱 C 自动调节能力 D 食物链破坏
知识回顾
信息的 种类
信 息 传 递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营养信息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 产品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信息传递 的作用 信息传递 的应用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本节聚焦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B)
课堂练习

原创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原创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实验流程
制作生态缸框架 缸底部的铺垫
注入水
放入动植物 密封生态缸
标准:100cmX70cmX50cm
花土在下,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在上, 沙土层厚5~10cm
注意:从缸内低处注入
水中放浮萍、水草、小乌龟 沙土上移植仙人掌(或仙人球) 花土上移植蕨类植物和杂草 花土上放置蚯蚓、蜗牛
用胶带将生态缸密封
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
比较项目 负反馈调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反馈调节
作用 结果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 力的基础,能使最初发 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的 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 达到和保持相对稳定
加速生态系统最初所发 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 向着更好或更坏的方向 发展,即人们常说的良 性循环或恶性循环
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 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 变化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 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恢复 力稳定性就越高。
3、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与 总稳定性的关系
3、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与总稳定性的关系
(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 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 常的范围。
(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偏离正常 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 量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 稳定性强。例如,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相同 干扰时,草原生态系统的y值要比热带雨林的大。

生态系统稳态及其调节

生态系统稳态及其调节

地球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如何看待人类的发展和需求 与生态系统的稳态呢?
土地沙漠化
(类型二)恢复力稳定性
1.概念:指生态系统在遭遇外界干 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 能力。
例如, 河流受到污染。
2.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 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 着相反的关系。
百度文库
生物圈2号
建造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是一个人工建造的 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的实验场,占地1.3万平 方米,8层楼高的圆顶形密封钢架结构玻璃建筑物,是 人们花费了近2亿美元和9年时间建造起来的。包括了 热带雨林、稀树草原、沼泽地、海洋(含珊瑚礁岸)、 沙漠等五类荒野生物群带,以及人类的农田、微型城 市及技术圈等三种人造地区。生物3800~4000种,包 括猪、羊、鸡、蜂鸟和各种鱼类,还有各种有益的昆 虫和微生物等。
3.特点:调节能力有大有小。 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 任何一个生态系 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 统的自动调节能 越小,抵抗力就越低。
力总有一定的限 度。 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
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 抵抗力就越高。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 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 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一讲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件(苏教必修3)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一讲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件(苏教必修3)

作用( 生物 固氮、 工业 固氮和 光电 固氮等)才能将游离 的氮转变为可被植物吸收与利用的 硝酸盐 和 氨 等物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都需要能量,能量是维持生态系 统稳态的动力。 ( )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只包括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 )
(3)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__________;但由于生物
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________,因而能量流动具有 __________的特点。 (9)若图中②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 如右图,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设E 种群含碳量为5.8×109 kg;B种群含碳 量为1.3×108 kg;则A种群含碳量的值约为________。
源,切实减少CO2的排放量
(8)能量流动 热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9)4.5×107 kg
1.分析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1)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分析:
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②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上一个营养级,流入各级消 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进行同化作用过程中所同化 的物质中含有的总能量;消费者粪便中所含有的能量不能 计入该生物所同化物质中的能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

广东省揭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

1. 下列有关生物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热带雨林

B.冻土带的生物量最低

C.水生生态系统中,水的最表层的生物量最大

D.森林生态系统中,树冠的最顶部生物量最大

2. 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直接因子的是()

A.坡向

B.坡度

C.海拔

D.水分

3. 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生物群落

4.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以微观层次为主

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

C.以个体层次为主

D.以宏观层次为主

5.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

6. 最先提出生物群落概念的是( )

A.达尔文

B.亚里士多德

C.莫比乌斯

D.林德曼

7. 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被草食动物危害的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

8.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 )。

A.干扰竞争

B.共生

C.利用竞争

D.竞争排除

9. 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

B.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无损失

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

D.光合作用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调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调节

最 常 见 的 一 种 反 馈
生态系统某 一成分变化 引 起
其他成分的一 系列相应变化
抑 制 或 减 弱
正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某 一成分变化 引 起
加 速
其他成分的一 系列相应变化
实例:
正反馈
湖泊受到了污染
+
鱼类死亡
( + )
结果: 使生态系统常常远离稳态,对生态系统 有极大破坏破坏作用。
死鱼腐烂
黄土高原
水圈主要包括地球上 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水 圈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水圈中生活的生物
深 海 热 裂 口
深 海 生 物
岩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 石 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是一切 圈 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岩石圈
岩石圈中生活的生物
生物圈中生活的各种细菌
生物圈的功能和特点
生物圈对于生物的重要意义:
自我调节
方式
抑制和减弱 最初所发生 的变化使生 态系统保持 稳定,起主 要调节作用
反馈调节 负 反 馈 正 反 馈
2、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 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 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C ) A、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

2022-2023学年 必修一 浙科版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课件(67张)

2022-2023学年 必修一  浙科版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课件(67张)

3.方法步骤 (1)设计生态瓶中各种 成分 及其 比例 的方案。 (2)制作生态瓶,并将其放置在温度适宜和 光线 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 _阳__光__直__接__照__射__。 (3)定期观察、记录生态瓶中动、植物 种类 和 数量 的变化。
判断正误
(1)生态瓶的采光宜用散射光,以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 ) (2)在设计生态瓶时,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 √ ) (3)生态瓶切记不能密封,以保证内外空气的流通( × )
1.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可构成一条食 物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除了图1中所示的成分 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成分 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是乙→甲→丙
√C.图2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轻度污染的河流通过正反馈调节来恢复稳态
√B.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通过自我调节实现的
C.围湖造田扩大耕地增强生态系统的稳态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能体现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都存在,C错误。

4.2生态系统的稳态(2)

4.2生态系统的稳态(2)

4.2生态系统的稳态(2)学案编号:18

编制:秦磊审核:张统省【学习目标】

1.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B)

2.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C)

【自学质疑】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什么?

2、结合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分析以下问题:

(1)碳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

(2)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

(5)尝试用文字和箭头构建碳循环的模式图:

3、简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4、列表比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形式

特点

范围

联系①物质是能量流动的____________;

②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___________;

③二者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矫正反馈】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B.组成自然界的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D.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

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重要作用的是

A.化能自养生物B.动物和微生物

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D.绿色植物和动物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A.带有全球性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4.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地区有时对森林中的残值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

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5.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

3.5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1)

3.5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1)

对点演练2 [2022·江苏常州期中质检]下列有关“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 D ) A.生态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可表现出结构、功能和收支上的平衡 B.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平衡的重要调节机制 D.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比冻原生态系统慢
要点二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比较
典例2 [2022·江苏南京第一中学期中检测]“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勤劳和智慧,其类型之一是把人畜粪便、枯枝落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 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转变为有机肥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D ) A.堆肥和沤肥过程中,微生物将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B.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达到了生态平衡 C.农田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堆肥和沤肥更有利于农作物吸收有机肥中的能量
在遭受虫害时,草原上植物的再生能力就会 草原在遭受火灾后往往会逐渐长
增强,这样可以避免虫害对草原造成破坏 出新的植被,恢复原貌
(2)影响生态系统两种稳定性的因素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__物__种__越多,__遗__传__基__因__库__越丰富,食物链、食物网所构成 的营养结构越__复__杂__,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抵抗力稳定 性高的生态系统往往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4.2生态系统的稳态(4)

4.2生态系统的稳态(4)

4.2生态系统的稳态(4) 学案编号:20

编制:王曼 审核:张统省

【学习目标】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B) 【自学质疑】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

础是什么?(生态系统稳态通过何种方式进行的?)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矫正反馈】

1.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2.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A .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 .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 .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 .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3.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③乙生态系统在S 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

在S 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4.2生态系统的稳态(3)

4.2生态系统的稳态(3)

碳的循环过程
生产者
大气中的CO 2
消费者
分解者


C
5、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生态系统的成分, 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生产者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C]_____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传递 CO2 是以 _______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 分中A为 消费者 ,B为 分解者 。
• • • •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营养信息
信息传递 的作用 信息传递 的应用
•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 生物种群的繁衍 •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 的产品 •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属于物理信息的有(
(1)哺乳动物的体温; (2)鸟类鸣叫; (3)孔雀开屏; (4)萤火虫发光; (5)植物分泌的化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例3: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 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
例4:“迷向法”防治害虫: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 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别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 的气味感受器变得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 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
课堂小结
信息的 种类
信 息 传 递

(6)电磁波;
(7)昆虫发出的声音;
(8)昆虫的外信息素;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下列选项中, 下列选项中,可以增加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A.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保持平衡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保持平衡 C.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 的数量
森林遭到持续干旱, 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 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 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 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 态系统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C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如何恢复正常? 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如何恢复正常?
• 物理沉降 • 化学分解 • 微生物分解
•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是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是反馈调节 • 负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普遍存在, 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系统自我调 节能力的基础 基础, 节能力的基础,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稳 定。 • 正反馈:具有破坏性 正反馈:
• 1、组成成分? 、组成成分? • 2、放在光线良好的地 、 原因是什么? 方,原因是什么? • 3、封盖,不与外界进 、封盖, 行物质交换的原因? 行物质交换的原因?

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系统第15课时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教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系统第15课时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教案(必修3)

第15课时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学考要求

一、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1.稳态

(1)含义: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使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保持稳定。

(2)稳态的原因:稳态是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来实现的。

2.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调节。

思考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是否也存在反馈调节,以哪种调节为主?

答案也存在,以负反馈调节为主。

3.反馈调节的类型

(1)负反馈

①作用:负反馈是最常见的一种反馈,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②实例:某草原上狼、兔和植物的数量变化。

(2)正反馈

①作用:加速生态系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②实例: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正反馈调节。

探究1——实例分析

负反馈和正反馈

(1)完成下图的填空,解释调节过程:

由此可见,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反过来抑制和减弱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反馈叫负反馈,这种反馈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2)完成下图的填空,解释调节过程:

由此可见,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反过来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反馈叫正反馈,这种反馈对生态系统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3)生态系统中负反馈调节起主要作用。

探究2——归纳概括

连线下列类型及结果:

答案①—B—Ⅰ—a ②—A—Ⅱ—b

例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基础是负反馈。下列哪项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

4.2生态系统的稳态(1)

4.2生态系统的稳态(1)

4.2生态系统的稳态(1) 学案编号:17

编制:秦磊 审核:张统省

【学习目标】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B )

2.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B ) 【自学质疑】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何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结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分析以下问题: (1)能量的最终来源:

(2)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4)每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5)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

3、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4、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何意义?

【矫正反馈】

1.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方向的

B.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2.若牛的摄入量100%,其中粪便量36%,呼吸量48%,则牛的同化量为( ) A .16% B .52% C .64% D .84%

3.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 ) A .①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对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描述( )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B.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越多

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

生态系统的稳态

生态系统的稳态

生态系统的稳态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播;

2、关注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情况分析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传递,而不能倒流。

(2)逐级递减:

①每个营养级生物都因呼吸作用而散失相当部分热量。

②每个营养级生物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

③传递效率10%~20%(形象地用金字塔表示)。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碳循环过程分析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

2、特点:具有全球性,基本元素反复出现、循环流动,所以又叫物质地化循环。

3、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碳元素占生物体干重的49%,没有碳就没有生命,循环图如下所示:

(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形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以无机物形式流动

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

特点单向流动,逐渐递减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联系①能量的固定、转移、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4.2.4生态系统的稳态

4.2.4生态系统的稳态

思考与讨论:
2.虎丘外围的河流在染坊废水的污染下,还能
保持稳定性吗?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不能,这说明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 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 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会遭 到破坏。
3.染坊停止排污后,虎丘外围的河流 出现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恢复了原状。说明外界因素的干扰消除后, 生态系统具有重建稳态的能力。
森林生态系统
小结: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生物 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如果遭到破坏, 比较容易恢复。 设疑:这个一般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生 态系统呢?
沙漠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2.虽然草原生态系统较沙漠生态系统的生物 比较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和 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但因所处的环境条件 沙漠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 适宜,在受到破坏后较容易恢复。
环境因素 的变化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生物种类 物种的无节制捕杀和物 种的盲目引进 的变化
森林植被破坏
人类对地 球的破坏
土地沙漠化
藏羚羊的呼唤
垃圾成灾
黄土高原过去 不仅有茂密的森 林,还有茂密的 草原。但是,经 过几百年的掠夺 式开发,盲目砍 伐森林和滥垦草 原,结果植被破 坏殆尽,引起水 土流失,因而成 为一片荒山秃岭。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 多,营养结构复杂,是众所周知的 事实。但为什么说它的自我调节能 力大,抵抗力稳定性高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能量流动

考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C)

重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难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和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自学质疑:

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指什么?

2. 通过右图分析如下问题:

1)能量流动的源头: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

3)能量输入的相关生理过程:

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5)能量的变化情况:

6) 能量流动的形式:

7)能量流动的渠道:

8)能量散失的形式:

9)能量散失的渠道:

10)分析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的组成及去路?它与最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去路的区别是什么?

11)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指什么?用于初级消费者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又是什么?这些能量的最终的去路是什么?

3. 能量的传递效率如何计算?正常的范围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

能否根据题干中所给信息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4. 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什么不可能百分之百流向下一个营养?每个营养级中的能量能否无限制的传递下去?原因是什么?

5.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金字塔的总结:

6.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有哪些?

7. 在人工建构的生态系统中(如:人工鱼塘),为何需要人工的输入部分有机物?对于这部分有机物在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时,该如何处理?

尝试练习:创新方案:P149 2、3、4 P150示例1、1、2 P152 1、2、3、5

精讲点拨:

[例1]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GJ(即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 872 GJ,但其中118 761 GJ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

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从第二

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

________%。

(3)由图可知,下一营养级不能得到

上一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

②其次是上一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

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利用。

矫正反馈:

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2. 对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只有昆虫,次级消费者只有鸟

②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③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 ,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 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 2,则M>m 1+m 2

④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 时,生产者至少提供能量为55A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 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的专题研究并绘制成的食物网,

他们作出的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流径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积累的有机物 B .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

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C .该生态系统含有五个以上的种群

D .大田轮作(每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可改变原有营养结构,减轻病虫害

4.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 ,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 ,则

A .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 .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5. 下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错误..

的是 A .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的

多少

B .该图中

C 所具有的能量为B 的10%~20%

C .该图中的A 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图中A 具有的能量等于B 、C 、D 的能量之和

6.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菜青虫吃掉白菜叶并将其转换成生物量的情况。观察发现虫子一天吃2 m 2的菜叶为了估算方便,又作了一些测量。各字母的含义分别是W :该菜叶每2 m 2的平均干物质量;X :虫子每天呼吸的消耗量;Y :虫子每天粪便的总量;Z :虫子每天CO 2的排出量则估算虫子每天积累的生物量B 的公式应为

A .

B =2W -Y -Z B .B =W -Y -Z -X

C .B =2W -X -Z -Y

D .B =W -X -Y

7. 下列关于能量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能量金字塔中的a 、c 分别代表生产者、三级消费者

B .图中生物只能构成一条食物链

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

耗的能量就越多

D .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来说,往往一棵树上栖息着好多昆虫,该生态系

统中的能量金字塔呈倒置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