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装备制造业能耗效益分析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陕西省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以下将对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陕西省国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茅。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陕西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不断升级。
特色产业如航空航天、新能源、装备制造等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同时,传统产业如煤炭、化工、机械等也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中焕发新活力。
三、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陕西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污染排放,取得了显著成效。
蓝天、碧水、净土成为陕西省的鲜明特色。
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省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同时,全省各地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五、未来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陕西省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上就是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对陕西省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陕西省“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进程分析
耗能行业受到一定 的冲击 ,部分产 品市 场需求 不足 , 导致停产或半停 产 , 能源消 食品、 煤炭开采等能耗较低的工业 受影
3居 民生活用能持续增长 、
1重化工业结构给节能降耗带来 巨 、
居 民能耗不创造经济价值 。其增长 对 G P能耗起反 向作用 。 D 随着城镇 化发
耗 总量有所下 降。 而装备制 造业 、 医药 、 大 挑 战
现阶段 ,陕西省的经 济结 构中 以资 展和居 民生活条件 的改善 ,特别是私家
响较小 , 速仍然较 快 。 增 这些都 为“ 十一 源 转 化 为 主 的 电力 、 化 工 、 油 化 1 、 车和农村家电普及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加 煤 石 ] : 五 ”前三年节能降耗 目标 任务 的完成 带 有色等高能耗 行业 ,较东 部沿 海地 区有 大居 民生活能耗。居民生活用能大幅度 来 了有利 条件。 0 8 陕西省六大 高耗 明 显 的 比较 优 势 ,其产 品也 是 国 内 国 际 增加 , 20 年 同时还带 动了交通 、 餐饮 、 住宿 、 房
能行业完成 工业 增加值 7 3 8 7 . 亿元 , 市场不 可或缺 的。陕西省要加快经济发 地产 、 7 占 商业等相关产业 的发展 , 加速 了这
全省 工业增 加值 比重 由 2 .3 3 %下 降到 展 ,较长一段时期 内需要 以这些产业 为 些 行业 对能源的需求 ,刺激 了能源消费 6
钢 铁 191万 吨 ,完 成 计 划 5% ;铁 合 产值单耗 同比均呈现下降 ,能源转换效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 品制造业 、黑色金属 4. 0
金、 电石 2 . 46 6万 吨 , 完成计划 144 率 逐 步上 升 ,火力 发 电转换 效 率 提 高 冶炼 及压 延加 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 品业 6. %; 超额完成 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通过综 02 . 3个百 分点 ,煤 炭 提高 0 2个 百分 投资增速 分别高 出全国 1 16 .、8和 . 5 4 、77 2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陕西省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省份。
近年来,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指标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下面我将就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陕西省的GDP持续稳步增长。
去年,陕西省GDP总量达到了1.86万亿元,同比增长8.5%,位居全国第15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2%,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9.5%。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陕西省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陕西省的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陕西省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特色产业如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不断壮大,成为陕西省经济的新增长点。
同时,陕西省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再次,陕西省的农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去年,陕西省粮食总产量达到了870亿斤,农业总产值达到了1.2万亿元。
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陕西省还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步伐。
此外,陕西省的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陕西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扩大了对外贸易规模。
同时,陕西省还加大了对外资企业的引进力度,吸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为陕西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看,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对外合作,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成就离不开全省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同时也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将继续发扬“改革创新、团结拼搏、务实奋进、开拓进取”的陕西精神,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创新驱动背景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12期No.12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装备制造业在陕西经济发展中处于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1978—2018年,经过40年的发展,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以来的近十年,陕西制造业努力适应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调结构、促转型成为陕西制造业发展的主线,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相关调查显示,在工业调结构的转型过程中,陕西全力打造新的支柱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
从陕西PMI 指数看,近两年陕西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缓解了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下行压力的局面,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等能耗低、产业链长的行业带动经济增长作用凸显。
一、创新驱动背景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根据最新行业分类,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共计八个类别。
(一)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与创利水平持续提升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省除能源化工工业外,拉动陕西省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和主要支柱产业。
2019年,陕西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规上工业3.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724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24.7%;资产总计72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和20.2%;实现工业总产值666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27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23.74%;实现利润总额319.5亿元,较2018年的235.5亿元增加84亿元。
(二)装备制造重点行业引领作用突出机床行业竞争实力较强,高精度磨床、数控车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制造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机床工具产业化基地。
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起步较早、总体布局完整,在全国处于龙头领先地位。
2024年陕西省能源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陕西省能源市场环境分析一、引言陕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基地之一,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了合理利用和开发陕西省的能源资源,了解陕西省的能源市场环境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陕西省的能源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能源资源概况2.1 能源类型陕西省的主要能源类型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
其中,煤炭是陕西省的主要能源来源,占据了能源消费总量的大部分。
2.2 能源供应情况陕西省能源供应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开发和进口。
煤炭和石油在陕西省的供应较为充足,而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能源市场分析3.1 市场规模陕西省的能源市场规模较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能源消费的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3.2 市场结构陕西省能源市场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市场结构。
煤炭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也有一定规模。
可再生能源市场虽然存在,但规模相对较小。
3.3 市场竞争力陕西省能源市场竞争力较强,主要体现在煤炭和石油市场。
多家大型企业在该市场占有较高份额,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垄断。
四、能源政策环境4.1 政策支持陕西省对能源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旨在鼓励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政府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以促进能源行业的发展。
4.2 环保要求陕西省也加强了对能源行业的环保要求。
对于污染较严重的企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产、关停等,以保护环境和生态。
五、能源市场发展趋势5.1 资源整合与替代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陕西省将加强资源整合与替代。
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5.2 技术创新与转型陕西省还将加强技术创新与转型,提高能源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六、结论综上所述,陕西省的能源市场环境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在政策支持和环保要求的推动下,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分析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未 来发展趋势
未来能源消耗管理的趋势与方向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
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 料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智 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持续发展
未来机械制造行业的能源消耗挑战与机遇
挑战:能源消 耗增加,环境
污染严重
机遇:绿色制 造技术的发展, 节能减排技术
的应用
挑战:能源价 格波动,生产
成本增加
机遇:新能源 技术的发展, 降低能源成本
挑战:能源消 耗管理难度加 大,能源浪费
严重
机遇:智能化 能源管理系统 的应用,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分 析
汇报人:XX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概述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分析方法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案例分析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节能技术及措施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管理与政策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未来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概 述
机械制造过程的能源消耗定义
钢铁行业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 消耗情况
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 用节能技术、优化生产工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能源消耗的主要环节:炼铁、炼钢、 轧钢等
案例分析:某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 情况及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节能技术及 措施
节能技术介绍
节能技术分类:工艺节能、设备节能、管理节能等 工艺节能: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 设备节能: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管理节能: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措施:制定节能计划,实施节能改造,加强节能宣传等
装备制造业调研报告
装备制造业调研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份关于装备制造业的调研报告。
报告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背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报告还通过深入调研和实地访谈,对当前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最后,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装备制造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一部分:引言装备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装备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对装备制造业的调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部分:装备制造业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1 定义:装备制造业是指以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技术为基础,以生产各类工业设备为主要的制造业门类。
它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对其他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推动作用。
2.2 发展历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以来,装备制造业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手工制造到大规模工业生产,再到现代化数字化的装备制造业,这一产业在技术、生产效率和质量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第三部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3.1 市场规模:近年来,全球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值持续增长。
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崛起和消费升级,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会。
3.2 技术进步:装备制造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创新要求强的行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出现了许多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应用。
3.3 发展瓶颈:虽然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瓶颈和问题。
例如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竞争激烈,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还有待提升,以及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第四部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4.1 智能化:智能制造是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未来产业的政策建议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未来产业的政策建议一、政策建议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有必要对现行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制定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
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在政策层面明确发展目标,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要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
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如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拓展国际市场。
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外资企业参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对于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装备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装备制造业是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渭南工业能耗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渭南工业能耗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2012-8-3 8:38:00 渭南统计局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生产是渭南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传统的能源消耗产业。
全市现有规上工业343户,其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0%,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耗的60%以上,既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也是能源消费的主体。
在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战略时期,全市既要“做强能源化工产业”、“整合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又要“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创建低碳城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科学发展的同时力促企业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给力渭南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再造富裕文明和谐活力新渭南。
一、全市工业发展及能源消费现状1、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趋升。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08.25亿元,同比增长23.0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
实现工业增加值246.63亿元,增长23.0%,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
从各月累计增速看,2月份为6.2%,3月份为19.5%,4月份为22%,5月份为22.5%,6月份为23.0%,呈逐月回升趋势。
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五增一降”:炼焦行业增长46.64%、化工增长29.4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9.02%、有色冶金工业增长31.41%、电力及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95%、黑色金属冶炼工业下降8.32%。
2、等价值能耗总量同比增速回落。
“等价值”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标计算上。
等价值能耗是将当期电力消费和产出通过等价值折标系数折算成实际消耗的标准煤量,在进行核算时,用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加上实际消费的等价电力标准煤量,同时剔除掉外输的等价电力消耗的标准煤量。
规上工业等价值能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60%以上,是全社会能源消费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等价值能源消费量518.3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92%,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4.08个百分点。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分析与节能改进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分析与节能改进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环境问题的愈发突出,节能减排已成为各行各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而在机械制造行业中,能源消耗与效率问题更是相关重要的议题之一。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分析和节能改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能耗分布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节能策略与方法。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改进措施。
二、能量消耗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消耗: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电力作为主要能源供应,被广泛使用。
电机、照明设备等的用电量在整个能耗中占据重要地位。
2. 燃气消耗:燃气作为能源在机械制造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用于供热、燃烧、干燥等工序。
3. 蒸汽消耗:蒸汽在机械制造中常用于加热、清洗、蒸馏等过程。
蒸汽的产生与消耗直接关系到能源的利用效率。
4. 水消耗:机械制造中的许多工序需要大量的水来进行冷却、清洗等操作,水消耗量的合理控制对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5. 材料消耗:机械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能量损耗情况也值得关注。
例如在金属加工过程中,焊接、切削等工序会消耗大量材料。
针对以上消耗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对各项工序进行能量消耗分析,找出主要的能源消耗部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节能改进。
三、节能改进策略与方法为了降低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耗与资源浪费,以下具体策略和方法可供借鉴:1. 优化生产流程:通过对生产流程的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合理规划和布局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避免重复加工和浪费。
2. 采用高效设备:选用具有高能效的设备和工具,例如高效电机、节能灯具等。
换用更高效的设备可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保养、维护和调试机械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能源的浪费。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改善设备的操作效率。
4. 采用新技术与工艺:引进新技术和工艺,例如自动化控制、智能监测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分析与优化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分析与优化摘要: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的核心环节之一,然而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能源消耗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能量消耗的方法和措施,以期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通过合理的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为机械制造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机械制造、能量消耗、优化、能源管理、可持续发展1. 引言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程加快,机械制造业蓬勃发展,成为现代工业的支柱产业。
然而,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机械制造业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占比较高,而且能源密集型产业往往也是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
因此,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进行分析与优化,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分析2.1 能量消耗来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机械设备本身的能源消耗,二是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其他能源消耗,如电力、燃气等。
机械设备本身的能源消耗通常包括电动机、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能耗设备的能量损耗。
而制造过程中的其他能源消耗则包括照明、空调、物料搬运等能耗。
2.2 能量消耗分布情况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分布情况复杂多样。
不同的机械制造企业在能量消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与所生产的产品类型、工艺流程以及技术水平有关。
然而,总体而言,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材料加工、设备运行和环境控制等环节上。
3. 能量消耗优化方法和措施3.1 设备更新与升级机械设备的更新与升级是优化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径。
通过使用能效更高、功率更小的设备替代能源消耗较大的老旧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能量消耗。
此外,通过引入节能技术,如变频调速等,也能显著提升设备的能源利用率。
3.2 工艺优化与改进工艺优化与改进是减少能量消耗的关键。
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缩短加工时间、降低加工难度,从而减少能量消耗。
同时,合理制定和安排生产计划,减少生产中的停机等待时间,也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能源领域,新能源装备是指用于生产、存储、转换、传输和使用新能源的设备和技术。
目前主要包括风电、光优、核能等领域。
这些新能源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对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中,智能制造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智能制造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控制,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新能源装备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速度,从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此外,在新能源装备领域,材料、工艺、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新能源装备的性能和耐用性,新工艺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设计的合理性可以保证新能源装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涉及到新能源装备的多个方面,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新能源装备行业发展有利条件(一)国家政策支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中国政府也提出了深化能源革命,促进新能源装备行业的发展。
随着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的出台,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新能源装备企业得到了充分的资金和技术保障,这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市场需求增加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传统的化石能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新能源装备市场逐渐形成,并有望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因此,市场需求是新能源装备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有利条件。
(S)技术创新水平提高新能源装备领域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新能源装备行业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尤其是在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制造等方面,新能源装备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些技术成果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竞争力,也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制造业企业能耗数据分析与应用
制造业企业能耗数据分析与应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企业的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制造业企业能耗数据进行分析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能源消耗趋势分析、能源消耗结构分析、能源消耗效率评价以及节能减排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方案。
首先,我们将从制造业企业的能源消耗趋势入手进行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资源和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工农村生产用电量中有将近70%以上来自于工矿企事单位。
而在这些用电量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传统的燃煤发电等高污染、高排放方式。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对过去几年来各种类型制造企业用电量增长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和分析,在了解其增长趋势的同时也要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着哪些问题。
其次,在进行了解了解各类型制造企事单位用电量增长情况后,我们需要进一步从结构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与评价。
通过对各类型制造企事单位用电结构及其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在传统生产方式下所需大量资源与低效率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放大。
再次,在深入挖掘了解了解各类型制造企事单位用电结构及其变化情况后我们需要进一步从效率评价方面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率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不同类型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最后,在完成以上三个步骤之后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工厂所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目标。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型、新型以及高新技术型三类主要行政部门数据进行详细调查, 并针对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 逐一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以期为相关相关部门部门以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能耗效益分析报告范文
2.3案例分析
在本部分,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具体分析能耗效益。我们选取了一家制造业公司作为案例对象,该公司实施了一系列能源管理措施,以降低能耗并提高效益。
3.结论
3.1总结
在本报告中,我们对能耗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评估。通过能耗分析,我们了解了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同时,通过效益评估,我们发现了能源使用的优势和弊端,以及其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在案例分析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几个实际案例,并对其进行了能耗效益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报告中的概念和方法。
4.加强能耗效益统计和评估:建立完善的能耗效益评估体系,定期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统计,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以上建议,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能源资源,达到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目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3.3展望:
在未来,随着能源环境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能耗效益分析将成为企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应用,将能够更精确、更全面地评估能源消耗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节能减排措施。
1.3目的
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能耗效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了解能源消耗的情况以及效益评估,为各个行业及企业提供实用的参考依据。通过对能耗数据的分析和效益评估,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能源规划和节能措施,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报告还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不同行业在能耗效益方面的优劣势,为企业在能源管理及效益评估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本报告对能耗效益的深入分析,旨在为支持节能减排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陕西能源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陕西能源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
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1)来自太阳的能量。
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太阳光热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
(2)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
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蕴藏的原子核能。
(3)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2020-2026年中国陕西省能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策略探讨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省全部工业增加值9609.7亿元,比上年增长5.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
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9%。
陕西煤业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煤炭产品主要用于电力、化工及冶金等行业。
2018年陕西原煤产量62300万吨,较上年增长7275万吨,同比增长13.4%;2019年陕西原煤产量63400万吨,较上年增长1100万吨,同比增长1.7%。
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能源产品生产保持平稳,各重点能源产品产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原油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2019年陕西天然原油产量3543万吨,较上年增长24万吨,同比增长0.7%。
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能源产品生产保持平稳,天然气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陕西天然气产量444.4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25.08立方米,同比增长6%;2019年陕西天然气产量473.4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28.9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
2014-2019年陕西省发电量波动幅度不大,2018年陕西发电量1782.22亿千瓦小时,较上年增长0.83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0.6%;2019年陕西发电量2118.61亿千瓦小时,较上年增长336.39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4.1%。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分析与节能设计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分析与节能设计引言: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不仅涉及到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因此,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节能设计是一项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节能设计的策略与建议。
一、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分析1.1 传统制造流程中的能源消耗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过程中,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过程、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以及产品的运输与储存过程。
其中,机械设备运行过程通常占据了较大的能源消耗比例。
1.2 新型技术下的能源消耗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技术的应用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能源消耗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例如,某些先进制造工艺可以大幅减少原材料的浪费,相应地降低了能源消耗。
此外,新型材料的使用也能够降低机械设备运行的能耗。
二、节能设计策略与建议2.1 优化设备设计在机械设备设计中,应该注重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例如,在设计传动系统时,可以选择高效率的传动方式,减少能源在传动过程中的损失。
此外,还可以采用轻量化设计,降低机械设备自身的能耗。
2.2 提高制造工艺的效率通过优化制造工艺,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并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减少人力消耗,降低运行能耗。
另外,合理规划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也是重要的节能策略之一。
2.3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机械制造行业可以积极探索和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例如,利用太阳能或风能作为机械设备的动力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并减轻对环境的负担。
2.4 建立节能意识与培养专业人才机械制造行业的节能工作需要全员参与,需要建立企业内部的节能意识。
此外,也应该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行业整体的节能水平。
三、结论与展望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过分析能源消耗的现状和趋势,并提出了一些节能设计的策略与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视,并促进该领域的节能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
制造业能源效益评估与优化
制造业能源效益评估与优化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能源是支撑制造业高效运转的重要动力源。
随着全球能源资源日益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制造业能源效益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角度进行探讨。
一、制造业能源消耗特点制造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其能源消耗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高。
由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因此其能源消耗强度通常较高。
其次,制造业能源消耗结构复杂。
不同的行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种类和比重不尽相同,导致整体能源消耗结构较为复杂。
再次,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低。
部分企业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浪费,导致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最后,制造业在能源消耗中存在一定的隐性消耗。
除了直接消耗的能源外,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隐性能源消耗,如水资源、燃料电费等。
二、制造业能源效益评估方法制造业能源效益评估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薄弱环节和改进空间,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成本的一种方法。
目前,常用的制造业能源效益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能源流分析法、能源消耗核算法、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法等。
其中,能源流分析法是通过建立企业能源平衡表和能源流图,对能源消耗进行全面分析,揭示能源消耗的瓶颈所在;能源消耗核算法是通过对企业不同生产环节能源消耗情况进行核算,找出能源消耗的重点和方向;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法是通过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三、制造业能源优化路径为提高制造业能源效益,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优化。
首先,加强管理,推动能源节约。
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制度,制定能源消耗计划和目标,加强能源消耗监测和调控,推动全员参与节能减排工作。
其次,优化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企业应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再次,加强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装备制造业韧性评价
推进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
总结词
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推进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有助于提升装备制造业的韧 性和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详细描述
推进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是提升装备制造业韧性的重要 方向。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推广绿色制造技术和清洁 生产方式,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 企业应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制造和智 能制造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推动产 业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
05
装备制造业韧性评价实证分析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样本选择
选择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作 为样本,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VS
数据来源
通过问卷调查、企业年报、行业协会数据 等多种渠道获取所需数据,并进行筛选和 整理。
装备制造业韧性评价的指标权重确定
权重确定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科学方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确保评价结果的 客观性和准确性。
权重确定过程
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和评价,综合分析后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
装备制造业韧性评价的得分计算和结果分析
得分计算方法
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和权重,采用加 权平均法计算出企业的韧性得分。
结果分析
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企业在装备 制造业韧性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企业制定 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随着全球化和工业4.0的推进, 装备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 定性和风险挑战,如供应链中断
、市场需求波动等。
韧性评价旨在评估装备制造业在 面对外部冲击时的适应能力和恢 复能力,为提升产业韧性和可持
陕西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陕西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机械制造行业也蓬勃发展,成为了陕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陕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陕西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陕西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近年来,陕西省政府积极推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同时,陕西省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陕西机械制造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然而,陕西机械制造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陕西省的机械制造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科研实力相对薄弱,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其次,陕西省机械制造行业的产品结构还比较单一,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机械制造领域,缺乏高端产品和技术的研发能力。
此外,陕西省机械制造企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任重道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陕西机械制造行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首先,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陕西省政府应加大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团队。
其次,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转化和成果转化。
陕西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与企业密切合作,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要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提升陕西机械制造行业的创新能力。
未来,陕西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陕西机械制造行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陕西省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机械制造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陕西省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农业机械、煤炭机械、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提升陕西机械制造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陕西机械制造行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装备制造业能耗效益分析——第三次经济普查系列分析之十七2015/9/22 8:57:00 陕西统计局装备制造业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对我省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装备制造业也是低耗能产业,对我省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装备制造业能耗效益对我省经济转型升级、节能降耗以及今后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装备制造业逐渐壮大1、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十二五”以来,我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坚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在发展传统能源化工工业的同时,牢牢把握提质增效原则,不断发挥我省科技优势,我省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
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3759.08亿元,同比增长19.9%,比2011年的2855.07亿元增长31.7%,年均增长14.7%;从占比看,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8%,与2011年基本持平,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近三成,装备制造业的稳步发展为我省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资产规模逐渐扩大资产规模是企业发展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产业发展情况重要参考。
“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及我省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带动下,我省装备制造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行业资产规模逐渐扩大。
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资产合计4527.07亿元,同比增长16.7%,比2011年的3489.55增长29.7%,年均增长13.9%。
从各年情况看,2011年到2013年逐年上升,2012年增长11.2%,2013年增速加快,比2012年上升5.5个百分点。
3、主营业务收入呈上升走势2011年以来,在我省装备制造业资产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不断上升,行业经营状况向好。
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289.19亿元,同比增长18.3%,比2011年增长21.8%,年均增长10.4%。
分年度看,2012年增速为3%,2013年增长加快,比2012年增速上升15.3个百分点。
4、利润总额小幅增长随着我省装备制造业生产规模的逐渐壮大,虽然部分企业存在亏损情况,但总体上行业盈利空间有所扩大,2011-2013行业利润小幅增长。
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141.62亿元,同比增长1.7%,比2011年的137.6亿元增长2.9%,年均增长1.5%,行业盈利情况呈上升态势。
5、对财政收入贡献趋好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盈利空间持续扩大的同时,我省装备制造业上缴税金总额有所增加,对财政收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税总额233.79亿元,比2011年的223.78亿元增长4.5%,年均增长2.2%。
从各年度数据看,由于2012年亏损额较大,为91.85亿元,行业利税总额受到较大影响,与2011年持平;2013年亏损幅度下降,利税总额明显增加。
总体来看,装备制造业对财政收入贡献趋好。
二、装备制造业能耗较低1、从能源消费总量看,能耗远远低于高耗能行业从能源消费总量看,我省装备制造业能耗较小,占规上工业比重较低,对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2.71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3.5%,占全省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1.7%,装备制造业是低耗能产业。
与六大高耗能行业相比,装备制造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从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看,装备制造业比六大高耗能行业低97.8%,仅相当于六大高耗能行业的2.2%;从占规上工业比重看,装备制造业比六大高耗能行业低78个百分点。
与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比,装备制造业具有明显节能优势。
2、从能源产品消费看,有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从主要能源产品消费情况看,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消耗的能源产品以热力、煤炭和电力为主,煤炭消费量较低,对我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具有促进作用。
分能源产品品种来看,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消费热力329.2万百万千焦、煤炭66.1万吨、电力48.04亿千瓦时、柴油3.69万吨、汽油2.16万吨、煤油1.8万吨、天然气1.67亿立方米、焦炭0.41万吨,分别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18.2%、0.8%、9.4%、25.1%、38%、79.9%、10.2%、0.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14.8%、0.3%、5.8%、9.7%、22.9%、77.8%、2.9%和0.1%。
从能源产品消费比重来看,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消耗的能源产品以油品、热力和电力为主,煤炭消费占比较低。
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煤炭消费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0.8%,占规上工业的0.3%,装备制造业是低煤耗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对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从单位产值能耗看,能耗处于较低水平从单位产值能耗来看,在规上工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能耗最高,采矿业最低,制造业居中,比采矿业略高;在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能耗较低,仅占六分之一左右。
从工业内部来看,201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单位产值能耗为2.05吨标准煤/万元,采矿业为0.24吨标准煤/万元,制造业为0.29吨标准煤/万元。
而在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能耗属于能耗较低行业,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为0.035吨标准煤/万元,比规模以上制造业低0.255吨标准煤/万元,比规模以上工业低0.375吨标准煤/万元,仅相当于规上工业的8.5%。
三、装备制造业效益提升1、利润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十二五”以来,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规模逐渐扩大,行业利润快速增长,高于规上工业利润增速,行业利润总额占全省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
2011-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5%,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速高2.9个百分点。
而全省规上工业利润总额2013年比2011年仅增长1.4%,年均增长0.7%,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比规上工业高0.8个百分点,是规上工业中投入产出率较高的产业。
从利润占比看,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占整个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7.2%,比2011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占工业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2011-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重分别为2.1%、2%和1.7%,2012年比重下降幅度较小,2013年下降明显,比2012年下降0.3个百分点,比2011年下降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呈下降态势。
分品种看,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要消费的能源品种为油品和热力,2013年消费煤炭、汽油、煤油、热力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0.3%、22.9%、77.8%和14.8%,比2011年分别下降0.3、0.4、17.2和7.9个百分点。
3、单位产值能耗逐渐降低“十二五”以来,随着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工业总产值不断增长,为全省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不断加大节能投入,加大技术改造,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逐渐下降。
从各年的单位产值能耗来看,2011-2013年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分别是0.047、0.045和0.035吨标准煤/万元。
从发展趋势看,单位产值能耗逐年下降,2013年同比下降22.2%,比2011年下降25.5%,单位产值能耗下降幅度较大,装备制造业节能效果较好。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较少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高整合性和带动性等特点,是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虽然我省一些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整个制造业中比重偏低。
2013年陕西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数为292家,占全国的1.4%,按照全国各省平均计算,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并未充分体现。
2、经济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以来,虽然我省装备制造业规模逐渐扩大,盈利水平不断上升,但和全国水平比,还有一定差距,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在全国属于中下游水平。
以2013年为例,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是资产总计24.2%、主营业务收入24.6%、利润总额27.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5.2%;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是资产总计20.2%、主营业务收入18.5%、利润总额7.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8%,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1、19.9和11.4个百分点。
显然,我省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与全国有较大差距。
3、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省装备制造业在研究与发展方面投入比全国高,但科技创新成果并不显著。
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项目人员全时当量、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规上工业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7%、66.5%、61%和56.4%,分别比全国比重高12.1、23.3、13.1和16.6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投入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但研发成果占全国比重较低。
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分别为4240、1617、3235件,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1.5%、1.9%和2.4%,按照各省平均计算,我省发明专利数不及平均值。
4、大公司、大集团数量偏少虽然我省装备制造业存在一些优势产业,但我省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大集团、大企业较少,对我省整体装备制造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较弱。
在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陕西仅有5家企业,其中装备制造业企业3家。
我省装备制造业大集团公司明显偏少,缺少知名企业、大集团公司的辐射、引领与带动,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5、龙头企业单位产值能耗较高“十二五”以来,虽然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呈下降趋势,但我省龙头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依然较高,高于所属行业单位产值能耗。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装备制造业500强企业,2013年单位产值能耗比其所在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分别高35%和57.9%,龙头企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偏高,节能工作不容忽视。
五、几点建议1、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一是明确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我省优势产业,在发展武器装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同时,要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关键设备、高速列车城轨设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是丰富市场主体。
一方面鼓励各种创业,帮扶有关企业拓宽领域、积极转型;另一方面培养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延伸价值链条,扩宽市场外延,丰富产品元素,促进省内协作配套体系建设,提升装备制造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