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短缺的文化生产供给、零散的文化经营活动到
繁荣活跃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从较为封闭单一的对外文化
交流到以我为主、多层次、宽领域文化开放格局……伴随着改革
开放不断深入的伟大实践,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
的历程,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
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高扬改革旗帜、锐意进取创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
步迈进。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以“科技创新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为 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提示①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②科技创 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③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而不是根本性变革
×
④ 材料没有体现“以理论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题1光纤科技提升了通信系统的能力,令网络传输速度大幅提 高,CCD(电荷耦合器件)则令数码相机及影像系统得到普及,两者都 是建立当今网络世界的基础。这说明科技创新( ) ①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是认 识的根本目的 ④能提高实践的技术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解惑提高 全面认识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 面的创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1)理论创新是先导。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 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2)制度创新是保障。理论、科技、文化都受到制度的制约,与此相 应,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也必将受到制度创新的制约。 因此,唯有制度创新,才能为其他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绝对精品: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三单元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的特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常见错误说法:①夸大联系的范围:如“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作用。
②混淆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如“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认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或是“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社会性。
”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出现之前便已存在,故不具有社会性,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性。
③“联系是无条件的。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如人为事物的联系。
(这里注意,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形成,便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具有客观性。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常见错误说法:“整体和部分相互决定”或“部分决定整体”。
更正: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常见错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一定要强调“在一定意义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因为系统除了具有整体性,还具有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即层次性)等特性,所以当事物之间或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呈现有序、优化组合的情况下,便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意整体与部分功能之和存在下面三种情况:①1+1>2 ②1+1<2 ③1+1=2所以说整体功能不一定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部分合理优化构成整体,才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A
• • • • •
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敢于创新 B.要求真务实 C.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 作业:中国共产党多年以来都提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六大报告去掉了 “有”。党的十七改为“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 据此有人认为“否定过去的认识,实现 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 能取得成功”。请你用生活与哲学的知 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再 见
一、辩证否定观和创新意识
1、给孩子洗澡,孩子和脏浴水一块 儿拨掉吗?
辨证否定观
2、辨证否定观的实质 ——扬弃。 只肯定应肯定的,只否定应否定的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 四大白色家电制造 商、中国最具价值 品牌。2009年海尔 实现全球营业额预 计突破800亿元。 海尔品牌价值为 786亿元。
①认识到冰箱在国内的需求
一、考试说明。
1.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2.坚持辩证否定观,树 立创新意识。 3.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主观题常用的原理: 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 意识。(做到不唯上,不 唯书,只唯实) 要求树立革命批判精神
(1)辩证的否定是 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 己 肯定 自己,自己 发展 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 发展 的环节 (3)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扬弃。 。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 肯定一切 。也 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而是辩证否定, 既 。
联系和发展的中断 和停止 实质是‘‘扬弃”, 要么肯定一切,要 即既肯定又否定、 么否定一切 既克服又保留
漫 画 思 考
认识论:
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 扩展、和推移的过程,创新符合人们 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 加深的哲学道理。
【政治课件】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观)PPT
既 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
纠错训练
B 1.下列说法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体现的哲学原理一样的是 ( )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 空前的危机。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事物运动规律是客观的
D.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学案答案】
15.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答案(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
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 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 关系。 (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 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 然。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 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 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 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080
第二十四页,共46页。
否定同发展 和联系 的关系
否定是联系 的环节和发 展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 的中断
第二十五页,共46页。
[即时应用] 1.如果说 60 年前和平相处、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 时代主题,那么 60 年后的今天,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则 最能抓住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亚非国家应该与时俱进, 在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的同时,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 内涵。材料观点表明( )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②辩证否定是联系 的环节 ③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批判的、否定的 ④人 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第二十六页,④ D.②④
解析:“如果说 60 年前和平相处、求同存异是万隆
精神的时代主题,那么 60 年后的今天,共同发展、合作
共赢则最能抓住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体现了辩证否定
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①正确;“在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的
同时,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第二十页,共46页。
面对爱恨交织的 GDP,我们要超越,但不能抛弃。 如何认识“我们要超越,但不能抛弃”? 答案: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其实质是“扬弃”。对于 GDP,我们既不能抛弃,又要 超越,坚持了辩证否定的观点,既要发扬 GDP 中反映国 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长处,又抛弃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 展质量等方面的缺点,有助于树立创新意识,推动工作 发展。
体现了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②正确;③观点错误,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④与材料无关。
答案:A
第二十八页,共46页。
2.依法治国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总结社会主义法 治建设经验,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 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从哲学方法 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
2014届《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重要提示:
错误观点:1.质变是发展
质变与发展的关系: 区别: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有两种 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 倒退的质变。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联系: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事物的发展 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辩证 法的 革命 批判 精神 原理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 己;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 的实质是“扬弃”。 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① 关注变化发展的实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 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 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和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 注重研究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
移动 笔记本 平板 掌上
个性
关 类别 系 适用 范围 和 对象
主次矛盾(办事情) 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一 般只有一个主要矛盾,可以 有一个或几个次要矛盾。主、 次矛盾指“矛盾体”,可称 为“一个”或“一种”,内 部又含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 进程。办事情:抓重点、 抓中心、抓关键
矛盾的主次方面(看问题) 相对“同一矛盾”而言,主 次方面都只有一方。主、次 方面指“矛盾侧面”,只能 叫“一方”或“方面”。
◆小注: ①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 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解 决,解决矛盾只是把矛盾 的激化状态转化成缓和状 态,并不是消灭矛盾。 ②事事有矛盾但并不是任 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小注: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一 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小注: ①离开两点谈重点,是一点论。 ②离开重点谈两点,是均衡论。 ③都是错误的。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观)PPT课件解析 人教课标版
物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识
矛盾观
法
史 观
人生价值观
如何实现
人生价值
高考要求 唯物辩证法—辩证的否定
1.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3.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探究质疑【学案】
1.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所以我们要以否定一 切的眼光看问题。 2.否定是一种中断和消灭,是化为乌有的过程。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4.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因此我们要崇尚权威。 5.理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 先导。
关键词体系建构
含义
辩 证 否 定
实质
创新意识
理论创新
实践创新
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 文化创新
国
生产力
家
、
民
生产关系
族 、
社
会
思维文化
发
展
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
12.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 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 代性。
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看 法。
⑴坚持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⑵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求坚持用一分为 二的矛盾分析法,全面地看问题。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有 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概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全面的分 析、批判地继承。
生活与哲学复习第三单元
√
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知识串讲
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 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 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重难突破
辨析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分析>> 从根本上说,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 作用。
提升能力 山东省诸城市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化建设取得良好成 (1)联系是普遍的和客观的,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效,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体做法是: 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山东诸城农村社区化建设体现了 按照地域相近、便于服务等原则,把全市 1 200多个村规 联系的观点。 划为 208个农村社区,在社区中选择一个交通便利、基础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诸城市统筹城乡发展, 较好的村庄成立社区服务中心。中心通过设立卫生服务 把全市1 200多个村规划为208个农村社区,把各类公共服务 站、警务室、便民超市、文化活动室及土地流转服务中 资源整合进社区,坚持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心等“一揽子”服务机构,引导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进 (3)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 村入户,把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进社区,初步打破了 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诸城市借助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公共产品服务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并推动了社区内村 引导有关部门和企业进村入户,并加强了社区内村庄间的联 庄的融合聚集,加快了城镇化步伐。 系。 (4)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注重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和 材料中诸城市以社区服务重建乡村的做法是如何体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诸城市通过对乡村及公共服务的优化 现联系观点的?
高二政治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含义、地 位不同
相互依赖、影 响和转化 主次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
相互依赖 排斥和转化 含义、地 位不同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用对立统一的 观点看问题 理论依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 地位 原因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全面把握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 5.善于抓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 重点论相统一
作用不同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主要方面决定事物 的性质。
联Hale Waihona Puke 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5.东部沿海某县,地少人多,能源资源紧缺,为了加快实现全面 小康,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了本地的实际:滨江临海,靠近大都 市,靠传统农业农民难以致富,而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困难是农 民缺少资金和技术。怕风险。于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农民提供 资金和技术指导,广泛开拓海内外市场,落实订单,大力发展水 产养殖、花木种植、蔬菜生产和加工、手工刺绣和编织,同时大 搞劳务输出,使农民成了致富的多面手。人民群众的小康水平大 大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该县县委、县政府是怎样正确分析 矛盾和解决矛盾的?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 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二、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分别指什么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3、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 1.理论依据 为什么? 2.重要地位 怎么办? 3.重要性
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复习讲义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考点考向】【复习策略】1.本单元属于哲学的难点和高考的重点,对于本单元的复习,最好采用三步走的方法:原理罗列、深化探究、巩固应用。
联系主要掌握联系的特征、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法。
发展主要掌握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发展的状态。
矛盾要全面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矛盾分析法。
创新要把握辩证否定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和批判精神。
同时还要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2.立足整个单元和教材,我们必须要从整体上认识唯物辩证法,特别要理解联系、发展、矛盾、创新之间的关系。
围绕矛盾这一核心,来认识联系的特征、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时要区分开唯物论与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防止原理的混淆。
更要凸显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联系、矛盾特殊性关系的分析。
3.本单元教会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所以立足具体时事材料,考查措施类和体现类的试题较多,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应该立足“如何发展”整合相应的时事素材。
①结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金融体制的改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世界气候的关注,来认识联系的特征。
②结合我国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黄三角规划、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乡发展,认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以及系统优化法。
③结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对贸易摩擦等,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状态,理解创新的必要性。
④结合包容性增长理念、社会公平的维护、我国外交活动、低碳社会的建设、能源危机的启示,明确对立统一的观点。
⑤结合各省发展经验,同时立足“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认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⑥结合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论坛的举办,传统文化的发展,认识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⑦结合“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投入的侧重点以及经济发展的重点,认识两点论与重点论。
【考点解读】注:1、本单元三课共8大考点22个小考点;2、请同学们结合考点认真阅读、识记、思考、批注。
高中政治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专题汇编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素材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易混易错知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因为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2、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3、联系是客观的,所以联系是永恒不变的。
或者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可见事物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事物间的联系也在随着变化。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建立一种新的联系。
可见联系也是随着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4、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的活动无关。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建立一种新的联系)5、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主观臆造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们按照实践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起来的)6、人可以改变和消除事物之间的联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事物的存在状态,从而改变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但是以前的联系并没有消失,只要联系具备的条件存在,联系就会出现)7、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在事物固有的联系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在事物固有的联系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8、做事情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不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9、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不在人的意识之外”就是在人的意识之中。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线索】本单元讲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唯物的辩证法,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一、世界是辩证的。
即世界本身是联系、发展、矛盾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
第二、世界是唯物辩证的。
即世界的联系、发展、矛盾是客观的,既不是“绝对精神”赐予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知识要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观点。
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提示】“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2)表现(3)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拓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联系的客观性一方面,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事物的联系。
另一方面,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互联网络等。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1)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2)方法论要求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尤其是把握事物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创新的社会作用
作用
表现
推动___社__会__生__产__力___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
发展
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 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__生__产__关__系__和__社__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__会__制__度__的变革
社会作用
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开拓新境界
2 考点梳理·固基础
考点剖析 (一)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 (1)含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___自__己___否定自己,自己发展 自己。 (2)作用:辩证的否定是___联__系___的环节和___发__展___的环节。 (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是“___扬__弃___”。 (4)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3)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 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是
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 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
否定
的否定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 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
服又保留,否定当中包含着肯定,肯 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
【易错2】辩证否定的思维方法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 留。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形 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易错3】创新就是要敢于否定权威,破除一切传统思想观念 分析:创新要正确对待权威,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权威的学说, 但不是全盘否定权威。创新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 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但不是破除一切 传统思想观念。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复习-(1)
辩证法体系
是联系的 根本内容
构成
联系
联系是矛盾 的表现形式
矛盾
实质 辩证法
核心 总特征
发展是矛 是发展的 盾运动的 根本动力 引起 结果
根本要求: 创新(第十课)
发展
孤立
对立
形 而
上
学
静止 片面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 上学对立的焦点和 根本分歧:是否承 认矛盾,是否承认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哲学
原理3: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区别
性质 特点 呈现状态 结果
量变
质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 场所、次序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 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 质态的飞跃
渐进的、不显著
根本的、显著的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
等
止的破坏等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 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
原理2 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 客观的。 方法论: 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 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特别提示】把握联系观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 联系,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只有 进入矛盾统一体的内部,两个事物才存在着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根据 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 联系。 (3)整体功能并非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整体内部各个要 素之间有序组合,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开展的观点。
A2.联系的含义 A就是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 B〔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局部、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提示】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B⑴整体与局部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开展的全过程;局部是事物的局部和开展的各个阶段。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局部,具有局部所不具备的功能;局部在事物的存在和开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局部服从和效劳于整体。
⑵整体与局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离开了局部,整体就不复存在;局部是整体中的局部,离开了整体,局部就不成其为局部。
②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局部,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015届《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_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 之和的理想效果。 依据 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
②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依据
矛盾分析方法
含义 矛 盾 基本属性 普遍性 坚持一分为二、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承认矛盾;一分为二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矛 盾 分 析 方 法
特征
辩证关系
特殊性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
世界观
方法论
▲矛盾
重难点、易混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无条件的,而统一是有条 件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 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5
26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 成的统一整体。
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 和要素的关系。
【提示】 “一定意义上”强调二者具有共同点,但 又有区别。
1、辩证 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 的否定观 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和实践 的创新与发展。
2、革命 批判精神 和创新意 识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突 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 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 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 念,开拓新境界。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 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 和文化的发展。
7课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它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如实地反映世界的状况。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联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勇于批判,不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因此,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原理就是分清什么是唯物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树立创新意识。
【主要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为四课: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七课包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两个框题。
第一框共设三个目题:第一目论证联系的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二目论证了联系的客观性,证明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目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第二框共设两个目题:第一目强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第二目强调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总之,通过本课的学习,就是要求同学们理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第八课包括以下两个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框设有两个目题:第一目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领域证明了发展的普遍性。
第二目结合实例说明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观)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价值观 的导向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辩 证 法
唯 物 史 观
群众史观
人生价值观
如何实现 人生价值
高考要求 唯物辩证法—辩证的否定
1.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3.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探究质疑【学案】
1.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所以我们要以否定一 切的眼光看问题。 2.否定是一种中断和消灭,是化为乌有的过程。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4.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因此我们要崇尚权威。 5.理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 先导。
关键词体系建构
含义 辩 证 否 定 实质
理论创新 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 实践创新 文化创新 生产力 国 家 、 民 族 、 社 会 发 展
创新意识
生产关系 思维文化
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
12.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 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 代性。 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看 法。 ⑴坚持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⑵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求坚持用一分为 二的矛盾分析法,全面地看问题。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有 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概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全面的分 析、批判地继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 界 是 普 遍 联 系 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
(注意事项)
联 系 的 特 点
含义 联系具有客观性 方法论 表现: 形式和 条件 方法论
联系具有多样性
P56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 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 件为转移。
难点解析
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联系的客观性
一方面,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随意创造事物的联系。 另一方面,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 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 的具体联系。如:南水北调、人造地球卫星、互联网 络等。
例:在改革和建设中,我们应当树立“全国一盘棋” 的思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2)重视局部作用,搞好局部,用局 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中央提出“开发西部”和“中部崛起”战 略是重视部分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目标,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依据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整体 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 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 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 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 条件为基础。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
练一练:
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 带来的24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 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态环境严重 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20世纪50年代,澳大 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 显著效果。 (2016海南单科卷20)“澳大利亚兔灾”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只有人力才能改变 ②事物的联系是不断变化的,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没有确定的界限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8.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 9.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不一定,只有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才能。)
10.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六)小结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串连关键词:
(1)联系(2)规律(3)发展 (4)运动(5)矛盾(6)物质
(一)
第三单元 结构图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试 大纲考点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系统优化的方法
(三)考题统计
2017全国1,全国3(选择题和问答题) 2015全国1,23 2015全国2,22 2014全国1,2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 《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注意:改变事物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 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也是有条件的。
2、正确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性
一方面,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 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者创造所需要的条件。
另一方面,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不能 随心所欲地改变或创造条件。
注意:世界联系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每一具体 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认识和把握任何具体的联系都 要以时 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条件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质、作用也各不相同。
(四)、考点突破 第 七 课 唯 物 辩 证 法 的 联 系 观
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是普遍联 系的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坚持整体与部 分的统一
用联系的观点看 问题
掌握系统优化 的方法
联系的含义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整体联系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切忌用孤立、片面的 观点看问题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 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基因,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 合的名言或名句。
(1)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契合了 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部分影响整体,关 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 用。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积 极响应,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 赢共享。 (2)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世界大同;同舟共济。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互 联系
相互依赖 密不可分 相互影响 相互转化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1)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 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 优目标。
联系的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掌握系统优化 的方法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 的有序性,注意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七)考法指导
(1)联系的特征在涉及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发挥 主观能动性去建立新的联系等情况下用得较多。 (2)城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往往用 到联系的特征、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保持经济健康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等可能用 到系统优化方法 。 (4)答题时要注意区分材料强调的是整体还是部 分。 (5)根据材料筛选出知识点后,按照原理+方法 论+材料分析的思路逐层分析回答。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着眼于 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五)、辨析题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 (2)世界上任何两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 (3)整体和部分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4)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 立新的联系
(×)
(5)部分的变化可以推动整体的发展
(×)
6.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7.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8.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9.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0.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6.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 7.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B
4、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 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 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 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 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 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 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 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 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D
2、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 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 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 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 (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区别
用 联 系 的 观 点 看 问 题
整体与部分
的关系
联系 系统的含义 系统优化的 方法 特征:整体性、有序性、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求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含义不同 相互 区别 二者的地位 作用功能不 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 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从 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 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 整体。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 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 能成为部分。
(十)链接时政热点,你问我答
材料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 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 规律。
材料四、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 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 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 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 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 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 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 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 排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