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文人水墨精神——读裴士戎的画
广东执信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执信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群众思想保守,对一些新事物的接受尚需时日。
B.干工作要看对象,否则毫无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C.做基层工作,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D.领导工作方法不当,会导致下属工作效率低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用“传世之心”创作经世之文艾斐社会生活的无限丰富性,决定了文艺创作的多姿多彩。
但不论作者写什么和怎样写,都必须具有真体验、真感悟、真情韵、真心境。
也只有这样,才能以艺术的方式和美学的韵律还原社会生活的无限丰富性,并使原状的粗粝生活升华为纯正的思想,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和情感依托,乃至世代奉为经典,遂成“传世之文”!不过,这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真情实感的投入,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度洞悉与深刻理解,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及的作者必须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心境与情愫。
因为任何的文艺创作,本质上都是创作者在深刻体验和深切领悟社会生活的内涵之后,所形成的艺术化了的精神产物,而绝非只是对社会生活的表象化描摹与单纯的素材堆砌。
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黄帝内经》原本是一部医学著作。
可就是在这样一部医书中,对“心”的解释却是:心者,情志、意欲也。
这种解释,显然超出了生理和物理意义,上升到精神层面了。
由此可见,历来的文艺创作,虽然表面看来往往都只是对客观的人、事、物、象的叙说,但实质上却都是创作者之“心”的流露和“情”的抒发,只不过是作者借了人、事、物、象的“壳”,并将“心”和“情”藏匿在壳中隐形罢了。
事实上,但凡能够传世的文学名著与艺术佳构,就无一不是作者之心与历史之脉的交融、与社会之潮的共振、与大众之愿的耦合。
纸隐裴士戎
檀 料更多, 墨晕反而不齐等 , 其间变数无
将裴画嘱为题识 , 思量旬月, 无处 落笔 。 竟
裴 士戎 清香人髓 5 10r 纸 本 设色 2 1年 0X8 c ̄ 00 款识: 妙香 清入髓 。 月淡成 秋 寅 仲秋 后于京 华 , 凉 ±戎 。
钤 印: 夫 ( 鲁 白) 裴 士戎 印 ( 朱 惜 墨堂 ( ) 寂 寞之 道 ( 朱 白
纸 隐裴 士戎
初 对 裴 士 戎 先 生 感 兴 趣 ,不是 画 儿 。 友 朋
奥妙, 对我等非专业者来说 , 无能明细 。 裴先生
归纳有几点: 真正古法宣纸, 纯手工选料、 制浆, 需一 两年才能制成 , 以数百年不坏 ; 可 纤维长 ,
说到, 一位 广西某画院画家, 是院长 , 或 因宣纸
笔墨裁 剪功 夫。 无论是 —二简笔构 图, 还是 全
满画面, 均可臻 此妙, 册页作品 尤如 此。 一友人
鸟—— 实际在他 的手 下, 如前所述 , 墨与 花 纸 鸟之 间已有很 动人的 相契与互 发了。 料后一时 期, 应是 “ 间花鸟, 世 无非笔墨” 的化境吧 。 ●
料不同, 墨色与水洇亦异。 稍加草料, 水迹
前不久 , 我过皖南, 特地拜访裴先生 , 方知
他之忽然隐于纸, 先只为画画儿用纸方便, 但很
裴士 戎 ,9 3 1 4 年生 于安 徽 省 郎溪 县 ,早 年 师从 黑 伯 龙 。 1 7 年 筹 办 99 广西 柳 州 画院 , l9 年调 入 安 徽 泾 96 县 中国 宣 纸 集 团 艺 术 工作 室 从 事 专
年, 才差强人意 。
我猜, 他们大多是真不懂纸, 只习惯于
之笔墨感觉 , 故沿用之。 若不然, 也许就 ‘ 心
养胸中丘壑,造浩然气象—专访画家金士焯
养胸中丘壑,造浩然气象—专访画家金士焯2021年11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墨影彩韵〞的画展上,50余幅水墨、彩墨佳作赢得了众多观者的好评,不管是诗意盎然的小品国画,还是气势磅礴的泼彩写意,其画面都满溢空灵之气,以简逸奔放、明快温馨的风格使观者得到心灵的洗涤。
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此都记住了画家金士焯的名字。
金士焯是安徽灵璧人,灵璧地杰人灵,作为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人物钟馗的故里,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誉。
生活在这样一个人文荟萃之地,耳濡目染之下,金士焯在很小的时候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家庭条件的关系,金士焯并没有多少时机开展自己的爱好,但仅仅是繁重课业之外的私下涂鸦,却也让人惊喜于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
或许是上天眷顾有梦想的人,初中的时候,金士焯迎来了自己的人生转折。
他遇到了对自己影响至深的一位美术老师,并在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决定报考中央美院附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学习成绩优秀,金士焯当时的班主任对他寄予了极大地期望,并不支持他走绘画这条路。
面对老师的质疑,金士焯表现出极大地韧劲,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院附中,而他也是当年安徽省唯一一位考入美院附中的学生。
在美院附中的学习让金士焯打下了坚实的绘画根底,1995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师承贾又福、刘牧、李铁生、李少文等名家,从此开始了他在山水画方面的艺术探索。
在美院学习期间,对金士焯影响最大的当数贾又福先生。
作为李可染先生的弟子,贾又福先生在山水创作方面一直主张对景写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深深影响了金士焯以后的创作之路。
金士焯因袭李可染先生“对景创造〞的精神,多年来,他勤孜不懈地深入生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自然的奇观壮景,皆收笔下。
但他又并没有从外表上模仿“李家山水〞的范式,而是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紧扣“笔墨〞与“感受〞这一中国画特有艺术形式语言,在“制作〞方法泛滥的当今画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中国元素1
4,院体山水画与文人山水画的区别
第一,作画的出发点及态度不同 第二,观察方法不同 第三,艺术手法不同 第四,主要的艺术特征不同
d明代 山水画有“浙派”和“吴派”之分,浙派又称为“复古派”,强调 继承南宋院体画传统。以“吴门派”为代表的文人画,将元人奠定 的水墨风格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2.文人画发展
董其昌不但是明末著名的书画家,也是倡导文人画最得力的画家。 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南北二宗”说,崇南贬北,将文人画又推向了 一个高度,几乎影响了后世的绘画风格。 明后期徐渭的水墨大写意花卉,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 自成一家。书法题字犹如他的泼墨写意,纵横不羁,洋洋洒洒,极 富韵味。徐渭凭借自己的才华,将文人写意画发挥到极致。
2.文人画发展
c元代 文人画进入了兴盛时期。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重武轻文,致使更多的 文人将经历、情感寄情于山水,从事绘画创作。元代山水更加强调 笔墨情趣,元初赵孟頫提出“古意说”,他提倡书画结合,将“意 气”作为绘画的最高追求。以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的 文人画家将文人画推向了高峰。为以后的大家所推崇。这一时期的 诗文印也逐步进入画面,不但成为布局的组成部分,也直接抒发作 者的情感。诗书画印相辅相成,标志着文人画形式的完善。
文人画-院体山水画
与文人山水画 的区别
邱天
1.什么是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 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 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 “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列为南宗之祖。但 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 及院体画家。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 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 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 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 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 唐代诗歌盛 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 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国画研究 精神感召下的经典陈师曾《读画图》赏析
国画研究精神感召下的经典——陈师曾《读画图》赏析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著名学者、美术教育家。
陈师曾是民国时期杰出的学者型画家,受过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留学日本八年,可谓学贯中西。
其回国后拜吴昌硕为师,深得吴老赏识。
陈师曾在诗、书、画、印方面均取得了卓著成就,尤以绘画和美术理论著称。
《读画图》是陈师曾创作的较大尺幅的人物画作品,纵87.7厘米、横46.6厘米,纸本设色,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画中左上角题款:“读画图。
丁巳十二月一日,叶玉甫、金巩伯、陈仲恕诸君集京师收藏家之所有于中央公园展览七日,每日更换,共六七百种。
取来观者之费以振京畿水灾,因图其当时之景以记盛事。
陈衡恪。
”当年,国内部分地区发生了水灾,京畿更为严重,北京的艺术界以各种行动募款赈灾。
当时著名的文艺家叶玉甫、金巩伯、陈仲恕等人召集了北京美术界的众多知名画家,捐献了数百幅书画作品于中央公园展销义卖,持续了数日,盛况空前,影响极大。
作为京城知名画家之一的陈师曾也应邀参与了此次活动。
筹款赈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纪念此次活动,陈师曾创作了此幅《读画图》。
《读画图》构图独特,分上、下两个层次。
画面共绘人物20人,上层8人,下层12人。
上层的人基本是背向读者。
偶有交谈者,也仅露出一侧面。
大家都在认真地读着挂在墙上的两幅山水立轴。
下层的人围着一张条桌,聚精会神地欣赏着桌面上的手卷和册页。
画面中,有一位女士特别显眼。
其脚踩高跟鞋,身穿时髦大衣,优雅而得体。
男士们大多是中国的文人和商人,但也不乏喜欢中国绘画的西方人。
从着色上看,以黑、灰色调为主,偶施色彩。
技法上,没骨用笔较少体现,大面积的渲染占据主要画面。
读画图陈师曾创作了大量的中国画,传世众多。
就中国画绘画技法而言,《读画图》能否占据中国画的巅峰位置是有极大争议的,有的学者甚至认为,陈师曾的人物画在当时的美术界是否属一流水平都是值得商榷的。
裴英超 水墨丹青,格物致知
裴英超水墨丹青,格物致知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9年第19期力元曾受中国国家航天局和文化部重托,他书写五幅书法作品随长征七号火箭一起飞越太空。
他是一个有家国情怀和现实责任感的画家,务实静心地为人民群众创作正能量题材的作品。
对他来说,追求绘画是他永不止息的探索和目标,是没有驿站的旅途中国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最早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宋时期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按照画法风格可将其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和没骨山水等。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其中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表现,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以及色调都集中体现在了山水画中。
山水画是借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绘画者感情的创作形式。
自然万物客观存在,思想情感是画家的主观认识,山水画是客观世界的景与主观世界的情,统一结合的产物。
写景是为了“寄情寓意”。
意与景汇,景与情通,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意境”,而“意境”则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
“形”是指可以被眼睛和身体所感知的景物的实体外貌。
“神”是指审美对象内在精神的属性和外在神态情状的个性特征,以及作者创造艺术形象时注入的主观思想感情。
“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也是山水画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
山水画描画的对象虽然丰富复杂,但在复杂中也包含着简单,在丰富的变化中蕴藏着规律,需要画家对自然界的景观反复观察研究,使其印在脑里,烂熟于心,而后才能倾泻而出,挥洒自如。
裴英超是一位诗书画印兼通的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兼容并蓄,熔诸多画派于一炉,风格清丽雄健,刚柔并济,雅俗共赏,深受各界人士的钟爱,在中国画坛占据着一席之地。
2016年5月,受中国国家航天局和文化部重托,裴英超书写五幅书法作品随长征七号火箭一起飞越太空。
裴英超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耳濡目染,随着父亲的言传身教从小便阅读经书。
7岁习字,30多年的砚池磨砺,遍临碑帖,诸体皆通。
裴学懿书画作品鉴赏
龙源期刊网
裴学懿书画作品鉴赏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期货》2014年第02期
裴学懿艺术简介
裴学懿,1954年生,山西运城人,中国民建中央画院画师,山西省民建书画院副院长,
画圣吴道子艺术馆顾问。
国家一级美术师。
2005年结业于北京画院研修班,师从石齐,并受
王明明、杨延文、王文芳、李小可、王培东等老师的指导,现为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专职画家。
他生在关公故里,长在关公故乡,对关公情有独钟。
他笔下的关公,形象威武雄壮,造型准确传神,用笔自然飘逸,线条均匀流畅,受到海内外许多华裔子孙及国画大师一致好评。
裴学懿关公系列的另一个创作特点是:功力深厚,用笔简练而传神,创作过程十分洒脱,笔纸刀锋翻飞,墨韵丹青天成,勾勒线条一步到位,造型手法多变而准确。
人们在观看他绘画关公系列时,常常是作者凝神静气,笔墨泼洒,观者聚精会神、惊叹连连。
肺腑从来从雅致
035肺腑从来从雅致张凤仓当著名国画大师吴昌硕先生的笔墨精神在当时的中国画坛影响着美术界芸芸学子的时候,一种对中国画的形式和观念进行改变的热潮随之出现。
乃至今日,这种把中国画推向高峰的笔墨形式在中国画家的灵魂深处深深地扎下了根。
这其中不乏许多代表人物,平凉画家潘守军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
潘守军,字清鹤,生于 1964年,多年工艺厂描景涂绘的经历造就了他扎实的中国画功底。
他在传统的文学典籍中寻找自我,在传统的书画笔墨中发现自我。
他学习吴昌硕先生的笔墨精神,又从其笔墨形式中跳脱出来,“纵横”发展,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笔墨特点。
现代的笔墨精神,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审美趋向错综复杂的现象,要想使当代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不脱离当代的社会现实,只有在继承传统笔墨形式的同时,寻找新的突破点和更富有代表性的笔墨意趣。
因为当今的社会环境已有很大不同,新的文化意识与人文精神几乎作为同一概念进入水墨画创作的领域,水墨画家们同时获得了一种新的洞观方式及判断角度,随之产生的是批判《占尽风情》 潘守军/作036文学·艺术《名家名作》·见识《清秋》 潘守军/作《丽日》 潘守军/作精神的深化与对于某种文化意识自觉不自觉的认同,鉴于此,才会出现像潘守军这样笔墨“纵横发展”的新模式。
所谓“纵”,就是中国水墨画的传统精神,把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基石;所谓“横”,就是以传统笔墨为基础,以当今社会文化意识为背景,拓展新的笔墨领域,发展新的笔墨形式,使中国画笔墨在新时期文化思潮中经得起考验。
画家潘守军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在当今社会各种文艺形式“百花齐放”的形势下,潘守军的笔墨精神是富有代表性和特殊意义的,透过冷静的批判不难见到一种中国画新的笔墨精神。
当然,只要我们越过现代水墨之于传统文化氛围或相应的心理结构的批判—无论是激烈的,还是平静的,或者是温和的与“中庸”的—就有可能发现这样的秘密:现代水墨在寻找自身表现的基本命题,如当代的存在、生命的意义、家园的寻找、人与自然、人自身等,现代水墨不可避免地实现着某种人类文化传统的认同。
毕珩与《绘图新三字经》
毕珩与《绘图新三字经》毕亨(Heng Bi),字仲允,号毕亨山人,明代著名画家。
毕亨以画扇面、屏风为主,画风清新秀逸,善于吸收绘画前人之长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有《漆雁图》、《山水图》等。
同时毕亨也是一位文学大家,他的《绘图新三字经》更是广为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绘画的经典之作。
《绘图新三字经》是毕亨创作的一本画谱,书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绘画的基本理论、技法和要领。
书中对绘画的基本要素、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及毕亨自身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分享。
这本书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了明代绘画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毕亨在《绘图新三字经》中提到了绘画的基本要素。
他认为绘画主要包括墨、笔、纸和水这四种基本要素。
墨是绘画的基本材料,笔是用来表现形态和造型,纸是绘画的载体,水是指水墨画中的水。
毕亨认为只有掌握了这四种基本要素,才能够真正的完成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
毕亨在书中详细介绍了绘画的构图和造型,他认为构图是一幅画作的基础,没有好的构图,画面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他提到了构图的原则和方法,如平、高、远、近等,以及横、竖、斜等构图形式。
他也详细介绍了造型的技巧和要领,如如何处理线条、形体的比例和对称等。
毕亨在《绘图新三字经》中对绘画中的用色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他认为色彩是表达画面情感和氛围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运用色彩可以使画作更加生动和有趣。
他详细介绍了水墨画中的山水、花鸟等不同题材的用色技巧和特点,以及在绘画过程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淡墨、浓墨、干笔、湿笔等技法来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
毕亨在书中还分享了自己丰富的绘画经验和心得体会。
他教导学生们应该多观察大自然,多揣摩前人的优秀作品,多动笔勤练习,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他还告诫学生们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要自满和骄傲,要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他强调绘画需要长期坚持,并且不断地修正和改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毕亨的《绘图新三字经》对后人绘画造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书中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了中国绘画理论史上的经典之作。
君子谦谦 其野芃芃
君子谦谦其野芃芃作者:张乐乐来源:《山东画报》2021年第10期“其野芃芃”是韩斌最爱的一句话。
这句话取自《诗经》:“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芃芃其麦”与“其野芃芃”有所不同,前者是指田园之蓬勃,后者则是指山野自然的草木繁茂。
韩斌热爱大自然中的草木,他将花鸟画从书斋中解放出来,让其重归自然的山野。
二十余载,潜心研究花鸟画,让他的画艺日益精进,小有所成。
师恩深似海韩斌出生于山东莱州,自小就喜欢涂抹。
他在一所校园中长大。
那时,每到漫长的暑假,偌大的校园变得空旷而寂静,每一间教室门前花坛里默默绚烂的花花草草,伴着无尽的蝉鸣和蛙声,是他最真切的记忆,这也成为他后来绘画素材的一部分。
1995年,韩斌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画系,正式开始学习中国画。
大学期间,他遇到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位老师——郭志光。
郭志光是中国花鸟画大家,也是他的系主任,为他的绘画指明了方向。
郭志光老师曾对他说:“你画中国画算是入门了,但是氣弱。
这个可以培养。
”这句话影响了韩斌近十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养气。
他学习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师的画作,寻找养气之法。
大学毕业后,韩斌机缘巧合地认识了张宝珠老师。
“张老师身上有一种豪侠之气、苍厚之气,对我正好是一种补充。
”他从大家身上学习修心养气之道,力求绘画的新突破。
2007年,韩斌辞职去中国国家画院梅墨生工作室进修。
张宝珠老师了解情况后,问他:“现在你的画多少钱一幅?”他说:“不值钱,没人要。
”张宝珠老师给韩斌说,他认识一个老板,需要30幅画,需要一个月内画完,先给3万元现金。
拿到钱的韩斌,很是开心,终于有人买自己的画了。
这个钱被韩斌拿着去北京交了学费、付了房租。
后来,他才知道这些画其实都在张宝珠老师那儿。
张宝珠老师是为了不让他有压力,才出此计策,而且这样一来,还可以督促他画画,一举两得。
从济南到北京,又从北京到杭州,2015年韩斌考取了中国美院国画系的研究生。
在学艺的道路上,他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毕珩与《绘图新三字经》
毕珩与《绘图新三字经》毕亨(1903-1989),字毕亨,号宾西,广东顺德人。
是中国著名的绘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被誉为“中国篆刻第一人”、“中国红色书法第一人”。
毕亨的艺术才华出众,其作品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而他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便是《绘图新三字经》。
《绘图新三字经》是毕亨于1953年创作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
这部作品以经典的《三字经》为蓝本,以图画配合文字的形式,将礼、乐、射、御等礼仪知识、道德规范、自然科学、历史人物等内容进行了生动的表现和阐述,使得孩子们在读书之余,也能容易地了解这些知识。
《绘图新三字经》的制作初衷源于毕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儿童教育的认真思考。
他深知儿童对于文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大多数儿童对于枯燥的经典文化知识并不感兴趣。
毕亨决定结合自己的绘画技艺,将经典的《三字经》用生动的图画与简洁的文字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传播经典文化,引起儿童的兴趣。
毕亨用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将文字和图画融入一体,使得这部启蒙读物更加生动有趣。
他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工笔画技法,如运墨、设色、用笔,以及对人物形象和墨色的描绘等技巧,演绎了《绘图新三字经》中的每一幅图画,给每个故事配以精彩的画面,使得儿童们在欣赏图画的也能记住知识,理解道理,获得乐趣。
随着《绘图新三字经》的出版,该书立即受到了广大孩子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在当时,这样一部注重教育价值和艺术审美的儿童读物并不多见,而毕亨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法,为儿童读物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绘图新三字经》不仅成为当时儿童读物市场上的一颗明珠,更是开启了毕亨在绘画与儿童教育领域的新篇章。
毕亨以《绘图新三字经》创作的成功,也为他本人赢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他以自己的真挚热爱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富有创造力的绘画语言为传统经典注入了现代的生命力,成为了当时中国文化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
《绘图新三字经》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性的创新和教育性的实用,更在于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东晋卫铄《笔阵图》原文、翻译及注释
东晋卫铄《笔阵图》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笔阵图东晋-卫铄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
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
故知达其源者少,闇于理者多。
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
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
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律耀墨者。
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
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
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如陆断犀象。
乙“折”如百钧弩发。
∣“竖”如万岁枯藤。
乀“捺”如崩浪雷奔。
勹“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
执笔有七种。
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
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奋如篆法,飘风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翻译: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古代三端的妙用,没有先于用笔的;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
而六艺的奥妙,没有重于书法的。
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昔日秦丞相李斯见到周穆王的书法,感叹了七天之久,不满意他的书法缺乏笔力。
清代画家任薰水浒人物画12图别出匠心富有奇趣
清代画家任薰水浒人物画12图别出匠心富有奇趣任薰自幼受父兄影响,喜爱绘画,青年时在宁波卖画为生。
1868年春末与任颐同往苏州,转辗于江浙之间,后寓苏州、上海。
任颐、任预均曾从其学画。
他与当时苏州收藏家顾文彬之子顾承也相友善................................................................................................................................................................................绘画上,任薰对人物、花卉、禽鸟、山水,皆具有很高的造诣。
人物画取法陈洪绶及其兄任熊,然奇躯伟貌,别出匠心,尤其是晚年的一些大幅立轴,如《张旭草书图》、《簪花饮酒图》、《出征遇仙图》、《苏武牧羊图》、《天女散花图》等,运笔有如行草,气势沉雄;花鸟画如《松鹤图》、《荷花鸟》等,工写兼善,取景布局,能突破前人规范,富有奇趣。
................................................................................................................................................................................他的画风直接影响了任颐、任预等的绘画创作,为清末上海画派中重要的画家之一。
........................................................................................声明:本平台是用于欣赏与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裴士戎作品赏析
裴士戎作品赏析裴士戎,1943年生,少年时期在山东自学国画,1979年筹办广西第一家画院—柳州画院,1992年调桂林画院,1996年调安徽泾县中国宣纸集团艺术工作室从事专业创作和手工宣纸研究。
2006年在浙江省展览馆举办个人作品展览。
出版有《裴士戎画集》、《裴士戎小品集》等。
读裴先生画,可感的特点有二:一是纸上水墨近乎极致的黑白效果。
在最浓重的墨黑、最古润的纸白之间,写出了花鸟树石的体温感与肌质感,却永远氤氲犹湿,水墨淋漓。
二是空间结构近于极致的圆满明洁。
一友人将裴画嘱为题识,思量旬月,竟无处落笔。
裴先生之画多自学,间亦问于前贤门下。
然而对前辈之弊端,颇能警觉。
或太文人意气,随手酬应,草率而出,其戒之,以敬画事;或执意笔墨个性,造险创新,其戒之,以守其常;或执着于物象刻画,累于形下,其亦戒之,以畅心神。
惟自叹书法未工,不能近于古人。
从个体历程看,裴士戎先生前期,是以花鸟去寻找与之匹配的纸墨;而当下,他正是以最好纸墨,寻找世间最具表现性的花鸟——实际在他的手下,如前所述,纸墨与花鸟之间已有很动人的相契与互发了。
料后一时期,应是“世间花鸟,无非笔墨”的化境吧。
唐代杜甫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中国文人画讲究情景交融,意蕴更在画外:一切景语皆情语,画中风物多含情,裴先生的作品即是如此。
裴先生是性情中人,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如山东大地的英雄侠士,豪迈洒脱、爱憎分明。
美学评论家孙克说:“他的作品风格雄放、大气而绝无市井之气,不假修饰而直抒胸臆。
”这种清心、真率之风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下尤为难得。
“灵性是书画真情流露处,非至情至性中人未能及也。
”画者心迹,也只有先生这样的赤诚之心方能落笔得画面妙趣盎然的生机。
数十年如一日,这是裴先生对写意花鸟的深爱,也是他快意醇厚的人生。
作品赏析:。
【新年推荐】大写意花鸟名家裴士戎作品欣赏
【新年推荐】大写意花鸟名家裴士戎作品欣赏裴士戎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
其作品墨韵生动、大气磅礴,根植传统又极富创新,深受业内人士称赞,是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一座高峰。
本微信平台将从其近年创作的册页作品开始,陆续发布其经典作品,将广大美术爱好者带入他的大写意花鸟世界。
裴士戎,1943年生于安徽省郎溪县,少年时期在山东受齐鲁文化熏陶开始学国画,师从黑伯龙先生。
1979年筹办广西柳州画院。
1992年调桂林画院,1996年调安徽泾县中国宣纸集团艺术工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出版有《裴士戎画集》《裴士戎小品集》,现居北京。
裴士戎的画豪放大气。
这豪放、大气的品格从他的艺术语言中显示出来:独特的、别具匠心的章法和苍劲、浑厚的笔墨。
他注重师法传统,也注重师法自然。
从画中看得出他有深厚的传统功底,但他不为前人的画法所拘,力求在每幅画中画出点新意来。
他笔下的花鸟不拘泥形似,而着眼于传神、传情。
他作品中的取材和画法不避俗而不俗,有力感和美感,有气度。
我特别喜欢他在运用水墨语言时善于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制造的情绪与气氛,这说明他深谙水墨艺术创造的原理。
水墨创造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好的作品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
光注重必然性,光研究画理、画法,不注意灵性、兴致的即兴发挥,画不出好画来。
裴士戎是规矩人,更是有灵性的人,他能从规矩中求豪放,在狂怪中求理法。
他的画是耐看的,是经得起琢磨与推敲的。
在一幅作品中,他题句:“久居深山心自静,写得梅花透骨寒。
”在另一幅作品中,他写道:“深山一丛,亦花亦草;不求人知,唯自逍遥。
”从这些题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艺术家心不旁骛,执著于绘画的心境。
——邵大箴(2001年)作品欣赏阳春攀芭蕉双雀八哥素艳映日春江水暖蔬香烂红如火鹤疏落寒影双栖丝瓜清气飞雀鱼趣江天清影淡香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淳朴优雅画如其人--读韩伍的画有感
淳朴优雅画如其人--读韩伍的画有感
殷予
【期刊名称】《上海艺术家》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 很多年以前,在一次笔会上,我有幸与画家韩伍相识.可以说,我们是一见如故的!rn韩伍的画是淳朴优雅的,正如其人一样,朴素、谦逊而不失高雅风度,落落大方而凸现文人豪气.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殷予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笔精墨妙中气足画如其人韩湘亭r——河南省著名花鸟画家韩湘亭师生书画展在郑展出 [J], 时磊;廉春融;姜晓沛
2.董其昌山水画的笔墨之美\r——读《画禅室随\r笔》有感 [J], 李青
3.遗失的淳朴———读《边城》有感 [J], 陈梓添
4.读《读‘画蛋’有感》有感 [J], 任正富;赵铸人
5.我读茶书话茶人——读韩星海先生茶书后有感 [J], 贾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代|蓝瑛《澄观图册》欣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蓝瑛《澄观图册》欣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蓝瑛(1585—约1666年),字田叔,号蜨叟、石头陀、西湖山民等,钱塘(今浙江杭
州)人。
擅画山水,早年以摹古为主,宗法唐
宋元诸家,尤以习元黄公望、明沈周最有心得,
笔致工整细润,墨色清淡妍静。
中年于传统的
绘画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绘画面貌,笔墨苍劲雄
浑,于疏简粗旷的线条组合中表现高峻突兀的
江南葱郁之景。
钱塘又称武林,后人将蓝瑛和
从其学画的刘度、蓝孟、蓝深等合称“武林画
派”。
《澄观图》册,明,蓝瑛绘,纸本,设色,8开,纵42.5cm,横23.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澄观”一语出自六朝山水画家、画论家宗炳《画山水叙》。
宗炳认为山水画的功用在于“澄怀观道”,即通过欣赏山水画以滌除心胸之垢,进入平和无我的高尚境界,这也是蓝瑛69岁时精绘此册的初衷。
蓝瑛一生游历甚广,明代韩昂在《图绘宝鉴续纂》中记载他到过福建、广东、湖北、陕西、河南等地,对长江南北的名山大川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深切的感悟。
因此,在这本图册中,他凭藉深厚的艺术功底准确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方山岳的壮丽。
由于画家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达到“澄观”的目的,所以在此图册中无法找到任何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具体景观。
蓝瑛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又对自然山水的某些形式结构及色彩等进行了分解和重新组合,使之化作自己的“胸中丘壑”再加以表现。
这种典型的文人山水画创作方法与西方注重写实的风景画迥异其趣。
人生的回味与切肤的痛感——读李裴《痕迹的颜色》
人生的回味与切肤的痛感——读李裴《痕迹的颜色》
赵雪峰
【期刊名称】《理论与当代》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一《痕迹的颜色》是李裴同志刚出版的一部新著。
全书分为“足迹、心迹、墨迹”三章,选辑了作者近三十年来的部分作品,时间跨度大,内容广博。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赵雪峰
【作者单位】贵州省委政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8.91
【相关文献】
1.中国家庭史研究的一部新作--读周征松、裴海安《中华姓氏谱*裴姓卷》 [J], 张承宗
2.用创新信念追求人生的辉煌——读宁勤征高温中华红颜色釉艺术之感悟 [J], 赵嵘
3.海的颜色——读油田作家李学恒散文集《海色》 [J], 刘晶
4.海的颜色——读油田作家李学恒散文集《海色》 [J], 刘晶
5.儿童语言研究与儿童发展研究的宝库--读李宇明教授《人生初年--一名中国女孩的语言日志》 [J], 李晋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的路, 也可以走以古开今的道 ; 可以在传统 笔 墨、 意境上 深下功夫 , 出新成绩 , 做 也可 以不必 过 分计较笔墨而在画面 的营 造上开辟 新径。 试 想, 所谓 “ 中国画” 就其 民族传统的渊源来说 , 便 非常丰 富。 有壁画 , 也有 卷轴画 ; 有工笔 , 也
东著名 山水画 家黑伯 龙 和工 笔花 鸟画家 朱燕 慈。 因为性格的 关系, 他酷 爱大写意 花鸟, 曾受
到李苦禅的指点 , 对潘天寿的 艺术倍 加赞赏 并 与崇敬 。 五十年来 , 近 裴士戎 一心埋头 钻研 大
写意花 鸟, 即使 在 “ 文革” 被批斗时也未曾中断
过。 他在公安 部门工作过 , 也做 过搬运工 , 在繁 重、 劳累的工作之余, 在画 中寻找安慰与乐趣。 裴士戎 为人忠厚 老实 , 虚心好 学 , 广交画 界 他 朋友 , 恳地认 为朋友们 在绘画上 的特 长,就 诚 是他 的老师 。由于他 的好学 和勤 于实践 , 的 他 绘画技艺进 步很快并受到 人们的 注意。1 7 年 99 他被广西有 关领 导发现 , 受托 筹办柳帅【 画院 ,
文人水 墨画 。 里且不说这 文入水 墨画产生 的 这 时代 背景和社 会原因, 也不说它的 出现对 中国
以排斥。 虽然上一世纪 有许多仁人志士 献身于 文人 水墨艺术, 并涌现出吴 昌硕、 白石、 齐 黄宾 虹、 抱石、 天寿、 傅 潘 李可染 等大师, 但就 整体 来说 , 文人水 墨的精神与技巧 未得 到充分的发
有统一 的品评标准 。 由于绘画 的观念与技巧彼
此 有很 大的差 异, 很难 用传统 的、 定俗成的 约 标 准来要求, 因此便 形成了 “ 各说各 的理, 各行 各 的道 ” 的局面 。 这个角度 看当前 关于 中国 从
然而 , 有两 个事实 我们 不应忘记 : 一, 其 中国画 自宋 、 、 清以来 , 元 明、 最有影响力的 是
有写意 ; 匠师们的创造, 有 也有文人们 的贡献 。 2 世纪之 后 , O 西学 东渐, 方的绘画 观 念与 方 西 法被引进 到中国, 深刻地 影响 了中国画的 发 也
水 墨精神与技巧 就显得尤为重 要。 全国 各地确 实有不少热爱传统文人 水墨画 的人士在默默无 闻地探 索与追求 。 他们的创 造并未形成 中国画 界的主流 , 但他们所取得 的艺术成果却 是应该
扬, 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这是其二。 在这种 情况下, 中国画领 域,承继 文人 在
画 的争论 , 诸如 笔墨 问题等 等, 便可 以得 出这
样一个结论 :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 , 个^ 每 可
以有 自己的选择 。 中国画领域 , 在 可以走中西结
画的 发展可能 产生 的负面影 响, 在几百年 来 它
和感觉的艺 术 , 和现代 人的审美 趋向是一致 它 的, 它的 绘画语言也最 具有 现代感 。 有意思 颇
的是 , O 2 世纪 以来西方绘画 走向表现 、 象征与 写意 , 其美学追求也与中国文入水 墨相接近 。
可是 , 9 1 世纪 末2 世 纪初 中国图强 求变 , 0 在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铃印 :裴 一 一 鲁 夫 一 一 惜 墨堂 一 一 率 真 处事 一 一 朱 白 朱 朱 款识 :风 动浮香 远 ,水阔 莲 曲长 己 丑夏月 于杭 州 ,士戎 。 莲塘 一 n u × S 纸本设 色 0 0 年
求 在每幅画 中画 出点新意 来。 他笔 下的花鸟不
拘 泥 形似 , 着眼于 传神 、 情。 而 传 他作 品中的 取 材和 画法不避 俗而 不俗, 有力感 和美感 , 有 气 度。 我特 别喜欢他 在运 用水墨语言时善于在 经 意与不 经意之 间制造的情绪与气氛 , 这说 明 他 深谙水墨艺术创 造的原理 。 水墨创 造有必 然
受到 我们重 视的。在这群 画家 中, 裴士戎 君是 值得我们注意和尊敬的一 位。 裴土戎 , 安徽 郎溪 人 , 少儿 时期在 山东济 南受 齐鲁文化熏 陶开始 学习中国画 , 师从 山 后
文人 水墨画 强调绘画是心灵的 自由创造, 重 注 用笔墨语言 来抒发 自己的感情 , 是最富有 灵性
性, 也有偶然 性, 的作 品是必 然性与 偶然性 好 的 结合。光注重必 然性 , 光研 究画理 、 画法 , 不
注意灵性 、 兴致的即兴发挥 , 不出好画来。 画 裴
士戎 是规 矩人 , 更是有灵性 的人, 他能 从规 矩
中求豪放 , 在狂怪中求理法。 他的画是耐 看的 , 是经得起琢磨与推敲的 。 没有 受过 系统绘 画专 业教 育完 全靠 自学
承继文人水墨精神
— —
读 裴 士戎 的画
◇ 邵 大 箴
裴 士戎
鱼
釉 里红 瓷瓶
被称 为 “ 中国画 ”的 画, 今 天已经 很难 在
展,形成 了 “ 新传统”。 时至今 日,“ 中国画 ”呈 现出五彩缤纷的面貌是必 然的。
进了西方 “ 科学与 民主” 同时, 的 却怠慢了传统
的文 人水墨画 , 它视为封建 社会的产物而加 把
成 为画家的裴士 戎何以取得如 此成绩 ? 他的意 志、 勤奋、 悟性起了重要作用 , 有一点需要指 还 出的 是他甘 于寂 寞、 的心很 静。 他 他能 沉潜下 来钻 研再 钻研 , 自己的艺 术精益 求精。在一 使
幅 作品 中, 题句 :“ 他 久居深 山心 自静 , 写得梅 花 透骨 寒。 在另一幅 作品 中, 写道 :“ 山 ” 他 深
从此 , 他的艺术潜能得到了较 为充分的发挥。 裴 士戎的画 豪放 大气。 这豪 放、 气的品 大
格从他 的艺 术语言 中显 示出来 : 独特 的、别具 匠心的 章法和苍 劲、浑厚的笔 墨。 注重 师法 他 传统 , 也注 重师 法 自然。从画 中看得 出他有深
厚的 传统 功底 , 他不 为前人的 画法 所拘 , 但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