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1 神经调节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必背知识点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2.中枢神经系统:脑(不是大脑)和脊髓3.脑:(1)大脑:神经调节的最高中枢,凡是有酸甜苦辣咸等感觉的或情绪的都是大脑皮层。
(2)下丘脑:体温和水平衡调节中枢。
还可以调节血糖,可以作为感受器如渗透压,作为效应器如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为神经中枢如血糖调节和温觉调节中枢。
(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4)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中枢,如调节心跳,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4.脊髓: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5.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他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又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6.自主神经系统,特点是不受意识支配,但是不能说完全不受大脑控制。
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7.交感神经:兴奋状态加强,安静时候减弱,瞳孔扩张,支气管扩张,肺通气量加大,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流加快,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8.副交感神经:安静状态加强,兴奋状态减弱,瞳孔收缩,支气管收缩,肺通气量减小,心跳减慢,血流减慢。
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9.神经元:树突(短而粗,有多个,用来接收信号,传导给细胞体,不能传递给其他细胞信号)。
细胞体:膨大部分,含有细胞核。
轴突:神经元上长而细的突起,它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肌肉或腺体,不能够接收信号。
髓鞘:轴突纤维上套的一层髓鞘,和轴突共同构成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分布在全身。
10.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1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3.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控制的肌肉或腺体)14.完成反射的条件是适宜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不完整即使有反应也不叫反射)15.一个反射最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
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最新资料推荐------------------------------------------------------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专题 1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专题 1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天天识记(时间:10 分钟)下丘脑地位和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
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 2)下丘脑部分调节作用如图所示:1/ 11天天训练(时间:20 分钟) 1.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能正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A.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 ABCDE 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B.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 CDE 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 ABE 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2. 右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 A 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B 面 1 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④等载体有关,A 面为正电位,B 面为负电位 3.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
(完整版)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总结1、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⑴、体温的变化(正常情况下):①、不同人的体温不同②、不同年龄的人体温不同③、不同性别的人体温不同④、同一人24小时内体温不同。
2-4时较低,14—20时(差幅不超过1OC)⑵、变化原因:新陈代谢2、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5、功能上与内环境稳态相联系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
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实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内环境需要维持稳态的根本原因:⑴、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影响.⑵、细胞代谢正常实行要求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渗透压的变化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二、应会知识点1、体温: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⑴、口腔:36.7—37。
7OC(平均:37。
2OC)⑵、腋窝:36。
0-37。
4OC(平均:36。
8OC)⑶、直肠:36.9—37。
9OC(平均:37.5OC),最接近人的真实体温;临床上多测定腋下或口腔温度。
体温随年龄增长而缓慢降低;女性体温平均高于男性0。
3OC;2、体温恒定的意义:恒定的体温能够保证酶的活性适合于新陈代谢的需要,从而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实行。
3、内环境稳态的具体内容:PH、温度、渗透压、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
如:血钙、磷含量降低会影响骨自主的钙化,导致儿童患佝偻病、成人患软骨病。
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等疾病。
【二】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实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
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
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
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高考复习专题1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专题1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1.(2019全国卷Ⅰ·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动物的生命活动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更加迅速准确,激素调节在神经调节的影响下进行。
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
【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部位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A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正确;由题中信息: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从而加快心跳,说明神经系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由题中信息: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效应器即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脏),说明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D错误。
2.(2019全国卷II·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值和温度,其中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水分的流失相当于无机盐与蛋白质含量增加。
【详解】当人体失水过多时,血浆浓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A正确;人体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还会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使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B、C正确;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D错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及答案)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1、如果有意识控制膝跳,膝跳反射是否还会出现?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3、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称为________。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4、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感受器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___________。
7、图上区分感受器与效应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反射弧的__________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
9、膝跳反射或缩手反射:(1)、感受器或传入神经纤维坏,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反射,但皮肤有感觉,说明__________没受损或患病。
(3)、针刺指尖,缩手但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__________坏。
(4)、传出神经纤维或效应器坏,____________________。
10、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1)、写出图中1----5代表的结构: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
(2)、写出A----C代表的结构: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3)、构成〔4〕的神经元的胞体位于〔___ 〕____________内。
(4)、用橡皮锤敲击图〔1〕,反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敲击〔1〕时,受试者能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11、非条件反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即可完成,如吸允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选择性必修一考前必背核心知识点(填空版)
考前必背核心知识点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P4)叫做内环境。
2.(P5)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3.(P9)叫做稳态。
4.(P10)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5.(P1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6.(P22)叫做反射。
7.(P23)兴奋是。
8.(P46),就是激素调节。
9.(P52),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10.(P54)激素调节的特点:①。
②。
③。
④。
11.(P57),称为体液调节。
12.(P69)免疫系统的功能:①。
②。
③。
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核心知识小结1.体液包括和。
2.内环境:由的液体环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液的主要区别在于。
4.血浆渗透压主要由的含量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5.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机体内的直接环境;内环境是。
6.叫作稳态。
7.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8.是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内因。
9.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第2章神经调节1.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2.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3.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4.,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5.神经元由、和等部分构成。
6.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和等多种功能。
7.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8.效应器是指。
9.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10.条件反射是指。
11.条件反射需要的参与,建立在的基础之上。
12.条件反射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的能力。
(条件反射的意义)13.静息电位表现为,主要是由形成的,方式为。
14.动作电位表现为,主要是由形成的。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16.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可以传导。
17.突触的结构包括、和。
18.,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9.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转变形式为。
人体解剖生理学必备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必备知识点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2、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包括:○1从外界不断摄取各种物质,综合形成自身物质,或暂时贮存起来的同化作用。
○2将组成自身的物质或贮存于体内的物质分解,并把分解后的终产物废物排出体外的异化作用。
3、○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的特点是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式作用精确的局部调节,对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4、稳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能在一定生理功能允许的范围内发生小幅度的变化,这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5、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头呈水平,两眼平视,面向正前方,上肢垂于肢体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平放地面,足尖向前。
6、有机物可分为5类: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和维生素。
7、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8、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结构基础。
9、糖由碳、氢、氧元素构成。
10、细胞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与传递。
11、人体组织分为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2、上皮组织被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种类型。
13、肌肉组织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3种类型。
14、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分轴突和树突。
15、根据神经元的突起数目分类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16、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17、郎飞氏结:神经纤维的髓鞘呈有规则的节段,相邻节段间的狭窄处称郎飞结。
神经冲动在郎飞结间呈跳跃式传导,故传导速度快。
18、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施万细胞。
2020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与神经调节[解题秘籍]
专题7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与神经调节书本黑体字速记1.内环境:同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6.(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必背基础知识点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细胞外液也叫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2.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内环境意义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稳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具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双向传导(要求:离体神经元),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总结【一】3、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5、功能上与内环境稳态相联系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
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温随年龄增长而缓慢降低;女性体温平均高于男性0.3OC;2、体温恒定的意义:恒定的体温能够保证酶的活性适合于新陈代谢的需要,从而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3、内环境稳态的具体内容:PH、温度、渗透压、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
如:血钙、磷含量降低会影响骨自主的钙化,导致儿童患佝偻病、成人患软骨病。
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等疾病。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成分与血浆相近。
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
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⑴、血浆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⑵、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13、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0C左右。
二、应会知识点1、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2、内环境PH值维持稳定的调节:└→CO2+H2O└→血液CO2→呼吸中枢兴奋增强→呼吸运动增强(呼出CO2)②、若内环境碱性增强(中和碱性物质)时,如:NaCO3+H2CO3→NaHCO3如果过多,则由肾脏排出多余的部分。
⑶、PH值稳定的意义:保证酶能正常发挥其活性,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进行。
可以说一个人身上细胞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包括人的衰老病变等等等等,都是因为细胞出现了问题,你应该了解细胞7、神经冲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
中考生物考点专题总动员(11)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含答案)
专题11 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人的自我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大类型。
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
2、神经系统的组成。
二、神经元的结构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A .神经元细胞体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轴突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 神经B .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3.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的区别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叫神经中枢。
4、分布:中枢部分的胞体构成灰质(色泽灰暗),神经纤维构成白质(色泽白亮)。
脊髓的灰质在内,白质在外;大脑的白质在内,灰质在外。
周围部分的胞体构成神经节,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三、神经调节的方式1、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
2、反射弧的结构:①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②传入神经元: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④传出神经元: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⑤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3.膝跳反射的实验: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现象: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跳起来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神经中枢:脊髓灰质内的膝跳反射中枢3、反射的类型:A.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
B.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复杂反射)。
(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高级,它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C.两者的比较如下表:四、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神经调节知识点
- 1 - 1 1、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前者包括脑和脊髓,后者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大致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生下来就有的,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过程形成的。
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五部分组成。
含神经节的神经为传入神经,传入神经对应的是感受器。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外正内负),受刺激后则相反。
兴奋传导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实质: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成杯状和球状,叫做突触小体。
突触小体可与多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突触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突触内可见线粒体)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出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和树突膜;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和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内含组织液,。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将递质(乙酰胆碱和单胺类)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蛋白(糖蛋白)接受递质的化学刺激,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改变。
第三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11
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传递及传 递特点
神经纤维 内的传导
细胞体 神 经 元
树突
轴突 突起
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
突触小体
神经细胞 间的传递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另一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
突 触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神经的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它是指人体通过 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 刺激 产生的 有规律 的 反应。
由脑干、脊髓控制
动物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 就有的反射。
如:吮吸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
条件反射
由大脑控制
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 过训练学习逐渐形成的后 天性反射。
如:狗听到铃声会分泌唾液、马戏 团里的动物会表演、谈虎色变等。
将传入神经切断,反射是否还能正常进行?是否 有感觉?肌肉是否收缩? 将传出神经切断,反射是否还能正常进行?是否 有感觉?肌肉是否收缩? 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反射弧中任何结构或功能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
神 经 系 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承担着处理 信息的重任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植物性神经
承担着传导 信息的功能
2、脑——神经系统髓
脑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3、脊髓
灰质
白质
脊髓是 脑干 __的延续 ,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 传导 反射 主要有__和__两个方面的功能。
前根
脊髓
谈 感 受
•刚开始学自行车时,你能掌握身体 的平衡吗?当自行车要倒时,你最初 的反应是怎样的?
•当一个物体在你眼前突 然出现时,你会有何反应?
找 原 因
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单元知识点小结)
单元知识点小结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神经调节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人的神经系统就包括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两部分。
(P16)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位于椎管内)。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脊髓中的膝跳反射中枢、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等。
(P16)3.4.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与脊髓相连的。
人的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
负责管理的感觉和运动。
此外,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P17)5.传出神经可分为支配的神经(神经)和支配的神经(神经)。
(P18)6.支配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成为自主神经系统。
(P18)7.自主神经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活动占据优势;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活动则占据优势。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可以使,使。
(P19)8.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和两大类。
(P20)9.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和等部分构成(如图)。
10.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作用的细胞,具有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
(P20)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在的参与下,机体对所产生的,叫作反射。
(P22)2.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P23)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P22)4.反射弧通常由、、、和组成,一个反射弧至少由个神经元参与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或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P23)5.反射分为和,前者是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Jie)教案教学课(Ke)题:神经调节高考(Kao)考点:考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II)考点2:神经冲动的产生(Sheng)和传导(II)考点3:人脑的高级(Ji)功能(I)教学内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3、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重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难点:1、理解神经调节在反射弧上的调节过程2、理解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分析教学性质:一轮复习教案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目录: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2)反射的种类(3)反射的结构基础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刺激、兴奋、神经冲动(2)神经纤维上的兴奋的传导(3)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3、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二、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体外的各种刺激所放生的规律性反应.理解:(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脊髓灰质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根)较大,位于腹面,与传出神经相连;后角(根)较小,位于背面,与传入神经相连.)(2)反射与应激性:应激性指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对内外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反射属于应激性范畴,但不等于应激性;反射指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具有的一种反应.(动物的应激性靠神经系统和体液完成,植物的应激性靠激素类物质完成,单细胞生物的应激性靠原生质完成.)2、反射的种类: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比较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生来就有后天获得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条件刺激(信号刺激)激)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是永久的、国定的,反射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可变的,反射易消退,需强化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条件刺激(信(Xin)号刺激)3、反射的结构基础(Chu):反射弧(必修3P16)▲:①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包括感觉神经末梢和所支配的结构(Gou),效应器包括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Ji)肉或腺体.②反射活动的进行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事(Shi)宜的刺激.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但相对的.例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例2、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B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例3、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A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 ①②D.②⑤例4、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 )①感受器和传人神经②感受器和效应器③感受器④传人神经和效应器⑤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A、②或④或⑤B、②或③或④C、②或③或⑤D、②或①或⑤知识点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包括轴突(长而分支少)、树突(短而分支少)和胞体构成,.神经纤维是指长的轴突和短的树突以及外面包着的髓鞘.神经末梢是指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微分支,分布在全身各处.神(Shen)经是指许多神经纤维集(Ji)结成束,外面包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2)刺(Ci)激是指作用于机体并可引起反应的任(Ren)何因素.兴(Xing)奋是指动物体内某些组织(神经、肌肉、腺体等)感受外界刺激后,表现出该组织特有的活动(如神经传导、肌肉舒缩、腺体分泌)时所处的状态.神经冲动是指神经系统中能传导的兴奋.例5、下列有关神经元及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由胞体和轴突两部分组成B、神经元的长的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这层鞘叫做神经纤维,可以传导兴奋C、人吃梅子时,会发生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D、吃过梅子的人,只要看到或谈到梅子时,也会发生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这属于条件反射2、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1)基本过程:受刺激神经纤维膜电位未受刺激是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部位变为外负内正在膜内外兴奋与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动作电位)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兴奋不断向前传导.▲:①静息电位: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时的电位差.(即外正内负电位)原因:静息时,钾离子膜内多,膜外少,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由膜内向膜外协助扩散运动(不需消耗能量),造成膜外比膜内阳离子多,这样,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所以,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系.)②动作电位: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部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突然变为外负内正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是一个过程,存在峰值)原因:受刺激时,刺激部位膜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通道开放,使钠离子以扩散的方式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为外负内正.(所以,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钠离子内流有关系)③重点:神经纤维电位变化曲线图解:解析:ab段:受刺激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b点为0电位,钠离子细胞外继续多于细胞内.(动作电位)bc段:钠离子继续内流,c点为动作电位峰值.(动作电位)cd段: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顺浓度梯度外流,d点为0电位,细胞内钾离子任然多于细胞外钾离子.(静息电位形成过程)de段:钾离子继续外流,静息电位恢复形成.★1: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影响静息电位形成;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影响动作电位值.★2:超过阈值以上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在一根神经纤维上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例6、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C )A. 曲线a代(Dai)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 两种海水中神(Shen)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 低(Di)Na+海水中神经纤(Xian)维静息时,膜内Na+浓(Nong)度高于膜外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例7、(2010年湖南高考理综)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中的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D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例8、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 a—b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 b—c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 c—d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d—e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2)特点:①双向性:即双向传导②生理完整性③绝缘性:各神经纤维互不干扰④相对不疲劳性:(传导块,不衰减;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神经细胞本身的ATP)3、神经元间的兴奋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必修3P19→图2-3)①结构:突触前膜(轴突膜),突触间隙(内环境即组织液),突触后膜(胞体膜或树突膜)②分类: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在效应器中,还可以形成轴突——肌肉型或轴突——腺体型.(2)基本过程:兴奋胞吐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间隙扩散突触后膜(受体)引起另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注(Zhu)意:①突出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You)关②神经递质(一(Yi)种信息分子):a、化学本质:乙酰胆碱,多巴胺(An),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Ji)酸类,一氧化氮等;b、作用效果:促进或抑制(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马上代谢性失活);c、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③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特点:①单向性: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单方向传递(只能从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原因: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②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③总和:通常一次兴奋不足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往往需要一连串兴奋的总和④敏感性:对内环境变化和某些药物的敏感(4)实际应用:①杀虫剂:a、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无法在细胞间传递,导致肌肉松弛;b、抑制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使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导致肌肉僵直、震颤.②止痛:与神经递质争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阻碍兴奋的传递;阻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例9、止痛药(如“度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A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例10、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例11、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B)A. 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 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4、反射弧兴奋传导方向的研究方法:(1)手术切断或药物阻断脊蛙的某处结构,观察指针偏转或对刺激的反应:例12、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Xing)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属于或(Huo)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Gu)骼肌,(能或(Huo)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Ge)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②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③如果,表明部位d受损.答案:(1)不属于(2)不能(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2)电流表测向法:a b c d①在神经纤维上:(如上图)A:刺激c点(bc= 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不偏转.B:刺激其他点,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电流表指针若只偏转一次,说明兴奋在纤维上单向传导,若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纤维上双向传导.(刺激a、b、d点则不能说明此问题)例13、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A)解析:据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和肌肉舒缩确定兴奋传导的单向性与双向性问题.例14、如下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是(D)②在神经元之(Zhi)间:ca b d f e★:两电极刚开始都指(Zhi)向膜外,所以为0电位,若改成一膜外一膜内,则就不同.A:刺激a、b、c三点,电流表(Biao)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Ji)d、e、f,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例(Li)15、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C.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理论上指针不偏转D.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点时知识点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必修3P19,注意必修3P20→图2-5)2、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它的功能有:感知、控制机体反射、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必修3P20)(1)大脑皮层言语区: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不能写字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看不懂文字即不能阅读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不能讲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听不懂话(2)学习和记忆的物质和结构基础:脑内神经递质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例(Li)16、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Shi),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A )①下(Xia)丘脑 ②大脑皮(Pi)层H 区 ③大脑(Nao)皮层S 区 ④大脑皮层V 区 ⑤大脑皮层W 区A .④⑤B .③④C .②③D .①③例17、(2013年全国卷大纲版第1题)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例18、(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卷第3题)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例19、(2013年海南高考生物卷第18题)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B )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例20、(2013年海南高考生物卷第19题)19.关于细胞内外K +、Na +和Cl -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Na +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 +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 +外流D.Na +和Cl -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例21、(2013年上海高考生物卷)第1题:下列感受器中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A .人类皮肤感受器B .蝮蛇颊窝C .飞蛾的触角D .鱼类侧线第11题: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D )A .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B .心跳呼吸加快,代谢速度增加C .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D .胃肠蠕动加快第27题: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 2+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 +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则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C )A .Na +流入细胞内B .Ca 2+流入细胞内C .K +流出细胞D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腓肠肌第(Di)28题:恐惧反射(She)是一种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程如图10,下列叙述不(Bu)正确的是(A)A.图(Tu)10甲中,声音属于条件(Jian)刺激B.图l0乙表示强化过程C.图10丙中的老鼠已形成恐惧反射,若长期只给予声音刺激,则恐惧反射消退D.若对图10丙中的老鼠给予电击刺激,则此时电击刺激为非条件刺激例22、(2013年福建高考理综卷第27题)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 天后进行检测.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 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 活性检测原理:AchE 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组别醋酸铅溶液浓度/g·L-1 脑组织铅含量/g·gprot-1AchE 活性/U·mgprot-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s①0 0.18 1.56 22.7②0.05 0.29 1.37 23.1③ 1 0.57 1.08 26.9④ 2 1.05 0.76 36.4请回答:(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通过该指标可知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变化.Ach 发挥效应后在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 水解速度越 .(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答案】(16 分)(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④(2)突触间隙电位乙酰胆碱酯胆碱(3)慢(4)重复训(Xun)练例(Li)23、(2013年安徽高考理综卷第30题)Ⅰ.(8分)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Sheng)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Zhi)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He)○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右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有波动,电位计○b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② .【答案】I(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2)①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②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人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包括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
体液是指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又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其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的意义在于它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和神经分泌。
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包括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和温度。
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跨膜转运,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具有特异性高、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离子的选择性、转运速度快和门控特性等特征。
主动转运是耗能的,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课件(33张)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神经调节
23
2.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下面关于组成神
经系统的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的树突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
B .长的树突和轴突都可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即为神经
C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第2章 神经调节
19
知识点二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1.神经元 (1)结构
(2)功能:受到适宜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神经调节
20
2.神经纤维与神经 (1)神经纤维 轴突是神经元长而较细的突起,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 神经纤维。长的树突也可构成神经纤维。 (2)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分为传入神 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D .神经元的数量少于神经胶质细胞
答案:B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神经调节
24
核心知识小结
[要点回眸]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神经调节
25
核心知识小结 [答题必备] 1.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的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 枢。 2.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2.科学思维:概括并总结神经系统 3.掌握神经系统的细胞结构、功能
的基本结构,辨析神经、神经纤维及 及特点。
神经中枢、自主神经系统的区别。
上一页
返回导航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 神经调节
消退 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小表达 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它的建立与消退皆为学
习过程,都需
的参与。
答案:大脑皮层
考点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 2.传导过程
易混易错 正常成年人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大脑皮层发 育不完善,还不能对脊髓排尿反射中枢进行有效控制。
小表达 1.脑卒中患者的上肢、下肢和脊髓都没有受伤,却不能运动,为什么?
2.一位脑出血患者发病时右手、右腿出现运动障碍,请问脑出血可能发生在 (部位)。
答案:1.脑卒中患者的大脑某区域受损伤,肢体失去了大脑的控制而不能运动,说明脊 髓控制的运动受大脑的调控。 2.左大脑皮层运动区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2)完成反射的结构——反射弧
小表达 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作出的反应是反射吗?针刺手臂感觉疼痛是反射 吗?请写出判断依据。
答案:反射活动需经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作出的反应 不是反射;疼痛的感觉产生在大脑皮层,由于未经过效应器,针刺手臂感觉疼痛也不是 反射。
2.兴奋传递的过程
易混易错 1.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 透性:若使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则产生兴奋;若使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 增加,Cl-内流,则可抑制兴奋产生。 2.同一神经递质作用于不同的细胞可能产生不同的现象,如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引 起兴奋,但对心肌细胞则是抑制兴奋产生的。
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集合15篇)
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集合15篇)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集合15篇)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1神经调节生物知识点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突起由轴突和树突组成。
而轴突或树突以及套在其外面的髓鞘则组成了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则称为神经末梢。
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在中枢神经部分,由细胞体构成灰质,又神经纤维构成白质;在周围神经部分,由细胞体构成神经节,由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即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而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就是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如果反射弧不完整或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不完整,则反射不能发生。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灰质在中央,呈蝶形;白质在灰质周围,内有向上和向下传导兴奋的神经纤维,将脊髓的各部分和脊髓与脑相联系。
脊髓的主要功能是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由前根(运动神经纤维)和后根(感觉神经纤维)在椎间孔处合成为一条脊神经。
人体的脊神经共有31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肌肉和皮肤里,将人体的大部分器官和脊髓联系起来。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大脑分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左半球控制右躯体的活动,右半球控制左躯体的活动。
大脑皮层是灰质,位于大脑半球表层,表面有许多隆起的回和凹陷的沟,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达2200平方厘米)和神经原数量(达140亿),从而成为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重要的神经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
大脑白质位于大脑皮层以内,由神经纤维构成,主要联系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联系大脑皮层与小脑、脑干、脊髓。
小脑主要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与各种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等)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11 神经调节
1.(2017·江苏高考·T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解析】选D。
图中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突触小泡,③表示突触前膜,④表示突触后膜。
线粒体可以为神经递质的分泌提供能量,但是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A项错误;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使钠离子迅速内流,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项错误;神经递质经②转运到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至突触间隙,C项错误;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某些离子(如Na+和K+)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进出细胞引起膜电位发生变化,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项正确。
【方法规律】巧记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类型及特点
2. (2017·北京高考·T29)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
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
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 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
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
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
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
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
(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解析】(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到突触,突触前膜(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冲动从传入神经传给下一个神经细胞。
(2)从题中可以看出, Ca2+从浓度高的一侧转移到浓度低的一侧,有N受体的协助,但是没有消耗能量,因此Ca2+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
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从无活性状态变为活性状态。
(3)①由题分析可知,A受体既存在于细胞膜上,也存在于细胞内,Ⅱ过程表示细胞内A受体运输至细胞膜;A 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所以为图中Ⅱ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本实验目的是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短肽要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的短肽要与T的氨基酸数目和序列都相同;对照组要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所以对照组的短肽要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反,保证不会与C酶发生反应。
③评价:要验证的是“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而检测的是“A受体能否磷酸化”,检测对象错误。
此外,没有设置对照组,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如不能排除是否有其他物质的磷酸化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
(4)图中涉及的是离子、蛋白、酶等物质的变化,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
答案:(1)神经递质(2)协助扩散钙调蛋白空间结构(3)①Ⅱ②C、B
③评价:
a.未设置对照组;
b.检测对象不合理,受体A能否磷酸化与本实验目的无关。
完善方案:
a.选取20只生理状况相同、生长状况良好的小鼠,平均分为A、B两组,另取10只生长状况相似的T的磷酸化位点突变的小鼠为C组。
b.用HFS处理B、C组小鼠的H区,A组不作处理;
c.对A、B、C三组小鼠的H区施加强度相同的单次强刺激,并检测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4)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