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商业计划书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
国家信息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千家企业景气调查显示,2017年末企业
家信心指数达到154.9,处于“十二五”末以来的最高值区间,而同期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工业企业整体企业家信心指数仅为123.9。2018年上半年,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保持高位运行,2017年以来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在150以上,处于较强景气区间。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支持创新资源富集的中心城市形成以扩
散知识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发挥策源地城市科研人
才密集、学科齐全、国际交流频繁等优势,支持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大学
和科研机构,强化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大力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支持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推进信息、生命、医疗、能源等领域原
创性、颠覆性、支撑性技术开发,推动产学研用联动融合,形成引领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辐射源”。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加快改
革攻坚,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最大限度减少
不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制度障碍,探索建立适应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体制
机制。发挥策源地城市改革创新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批有
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重大改革举措。大力推动科技中介新业态发展,
支持海外人才、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在策源地城市创业创新,支持海外知
名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在策源地城市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和孵化器,打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创新高地。鼓励策源地城市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加快发展知识产
权服务业,更好利用全球创新成果,加速科技成果向全国转移扩散。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
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
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该互联网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3577.7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2833.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19%;流动资金744.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1%。
达产年营业收入6783.00万元,净利润1252.17万元,达产年纳
税总额722.2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66%,投资利税率55.18%,投资回报率35.00%,全部投资回收期4.36年,提供就业职位139个。
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项目一
定要遵循国家有关相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密跟踪项目
产品市场走势,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项目建设
必须依法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必须完全符合国家产业
发展政策、相关行业投资方向及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聊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第四章项目规划分析
第五章土建工程方案
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第七章风险应对评估
第八章 SWOT分析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一章经济效益
第十二章项目评价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聊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x工业园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
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互联网设备为核心的综合性产
业基地,年产值可达7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实业发展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有限责任公司
四、项目建设背景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
迸发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
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
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
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基因组学及其关联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
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推广,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
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清洁生
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
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
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
式正在兴起。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
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重构,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
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和
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一批企业的竞
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高铁、通信、航天装备、核电设备等国际化
发展实现突破,一批产值规模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了区域
经济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
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
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