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初中化学第八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并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条件。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以及如何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
二、知识点详细解析1. 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指的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导致原有物质消失,生成一个或多个新物质的过程。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
它能够显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质量关系。
3. 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4. 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
-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5. 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的发生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光照等。
6. 化学实验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并使用适当的安全设备,如穿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及了解如何处理化学品泄漏和火灾等紧急情况。
7. 实验操作- 称量:使用天平准确称量固体物质,使用量筒或滴定管准确量取液体。
- 混合:正确混合化学物质,避免剧烈反应。
- 观察:仔细观察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气泡产生、沉淀形成等。
- 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观察结果和数据。
8.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
报告应清晰、准确,便于他人理解和复制实验。
三、实验案例分析1. 铁与硫酸铜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实验材料:铁片、硫酸铜溶液、试管、砂纸。
实验步骤:- 使用砂纸打磨铁片,去除表面氧化层。
- 将少量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
- 将铁片放入试管中,观察反应。
实验结果:铁片表面逐渐生成红色固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化学九年级八单元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八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化学的第八个单元的知识点,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等。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力相互结合形成离子化物。
离子化合物的特点是有高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通过共用电子,原子可以填补其外层电子壳的电子空位,同时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共价化合物的特点是一般为气体、液体或固体,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它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反应物在反应式的左边,生成物在右边,中间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化学方程式可以告诉我们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化学反应的类型以及反应物质的状态等信息。
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电荷的转移过程。
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称为氧化剂,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称为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类型,用于产生能量、腐蚀和合成化合物等。
五、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变化之间关系的学科。
其中,电解和电池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电解指的是利用外部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化学变化。
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两个半电池组成,通过电子和离子的转移产生电流。
六、其他相关知识点在九年级化学学习的第八个单元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重要知识点,例如气体的性质和行为、分子的形状和极性、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等。
这些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九年级化学的第八个单元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进一步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高中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8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8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本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九年级化学的第八单元主要涉及到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浓度与密度、酸碱溶液以及常见离子的识别等内容。
下面将按照合适的格式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九年级化学的相关知识。
一、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物质。
溶质是指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指能够溶解溶质的物质。
在溶液中,溶质分子会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且均匀的混合体。
二、溶液的浓度与密度1.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来表示。
其中,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体积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通常为1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2. 溶液的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密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也可以通过已知溶液的浓度和溶剂的密度计算得到。
浓度高的溶液通常密度也较高。
三、酸碱溶液1. 酸溶液具有酸性质,可以与碱中和。
酸性溶液中含有H+离子,其酸性强度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pH值越小,酸性越强。
2. 碱溶液具有碱性质,可以与酸中和。
碱性溶液中含有OH-离子,其碱性强度可以通过pOH值来表示,pOH值越小,碱性越强。
3. pH值与pOH值之和等于14,即pH + pOH = 14。
当溶液中H+离子和OH-离子的浓度相等时,溶液呈中性。
四、常见离子的识别1. 溴离子的识别: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溴离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沉淀,即溴化银。
2. 碘离子的识别:用氯仿溶液滴定,碘离子与氯仿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物质。
3. 碳酸根离子的识别:用盐酸滴定,碳酸根离子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并发生放气作用。
4. 硫酸根离子的识别:用钡离子试剂滴定,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即硫酸钡。
通过对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论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溶液的概念、浓度与密度的计算、酸碱溶液的性质以及常见离子的识别方法。
化学初中第八单元知识点
化学初中第八单元知识点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金属和金属材料。
以下是该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1. 金属活动顺序表:包括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银、金等金属的活泼性顺序。
2. 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延展性和弯曲性等特点。
3. 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涉及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例如铝、铁、镁和铜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合金:定义是在金属中加热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常见的合金包括铁合金、铝合金和铜合金。
5. 氢气的安全运输和储存:涉及到氢气的性质和如何安全地运输和储存氢气。
以上是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有更多问题,可以查阅初中化学教材或请教化学老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的第八单元主要涉及下面几个知识点:酸碱中和反应、中和的计算、酸碱指示剂、酸雨、酸碱盐的性质等。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酸和碱反应过程中,酸的氢离子(H+)与碱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分子,同时生成一个盐。
这个反应过程是放热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二、中和的计算中和反应的计算是指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所需的摩尔比例以及生成的盐的量。
在计算中和反应时,需要注意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配比关系,并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进行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利用滴定法来确定酸碱中和的终点。
三、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酚蓝等。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通过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可以根据颜色的变化来确定酸碱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出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四、酸雨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过多的酸性物质,与降雨形成的一种酸性降水。
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所致。
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损害植物和水域生物,腐蚀建筑物等。
五、酸碱盐的性质酸碱盐是指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性质特点。
一般来说,酸碱盐具有晶体结构,可以溶解在水中,并且能够导电。
不同的酸碱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如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酸碱盐,在水中离解成Na+和Cl-离子,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综上所述,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酸碱中和反应、中和的计算、酸碱指示剂、酸雨以及酸碱盐的性质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酸碱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并且认识到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溶液中各物质的摩尔比例,以及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
这些知识将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下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第八单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其中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两个互为逆过程的生物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呼吸作用是植物和动物将有机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光、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较高的光强、适宜的温度、足够的二氧化碳浓度和适量的水分都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4.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上,通过光能激发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子,产生光化学反应,最终生成氧气和一定量的能量储存物质ATP和NADPH。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以光化学反应中产生的ATP和NADPH为能源,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5. 环保问题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起到了重要的环保作用。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都需要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和有机物质,同时也为生态系统提供了氧气,并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于缓解大气中的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
这些是九年级下化学第八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主要涉及离子方程式、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和酸碱反应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描述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它将离子化合物在水中溶解时分解成离子的过程表达出来。
离子方程式中要求明确写出溶剂、可溶性离子和不可溶性物质。
例如,当氯化银与硝酸钠溶液混合时,产生的沉淀可以通过离子方程式来表示:Ag⁺(aq) + Cl⁻(aq) + Na⁺(aq) + NO₃⁻(aq) → AgCl(s) + Na⁺(aq) + NO₃⁻(aq)二、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导电的溶液,其中溶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电解质溶液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离解,形成大量离子;而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解成离子。
典型的强电解质包括盐和强酸;弱电解质则包括一些有机酸和多元酸。
三、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其中反应物和产物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离子反应的特点之一是反应速率很快,因为离子间的反应并不需要分子之间的碰撞。
离子反应常见的类型有置换反应和沉淀反应。
置换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一个离子取代了溶液中另一个离子的位置;而沉淀反应则是产生了不溶于水的沉淀。
四、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酸和碱的特性反映在它们的酸性和碱性的强弱上。
酸滴定是一种常见的酸碱反应实验。
在滴定中,强酸或强碱溶液滴加到反应瓶中,直到溶液的pH转变为中性为止。
滴定的结果可以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以上是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离子方程式、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和酸碱反应等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性质和规律。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以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对这些知识点有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九年级下化学知识点八单元
九年级下化学知识点八单元九年级下学期的化学学习中,第八单元是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将对化学反应速率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反应速率来表示。
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以是物质的摩尔浓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也可以是物质消失的速度。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温度:温度的增加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因为高温下分子的热运动更加剧烈,碰撞的频率和能量都会增加。
2. 浓度:物质浓度的增加会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浓度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粒子被提供给反应,从而增加了碰撞的频率。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它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得反应更容易发生。
4. 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加,会增加反应速率,因为更多的反应物暴露在外表面,容易发生反应。
5.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提高反应速率,因为更多的反应物参与反应,增加了碰撞的频率和机会。
三、如何改变化学反应速率1. 调节温度: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反应速率,增加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缓反应速率。
2. 调节浓度: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来控制反应速率,增加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降低浓度会减慢反应速率。
3. 使用催化剂:添加适量的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率。
4. 改变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加反应物的表面积,可以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5. 调节反应物浓度: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来调节反应速率,增加浓度会提高反应速率,减少浓度会降低反应速率。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改变速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反应速率。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
初三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之第八单元
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常忘记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导致方程式不平 衡。
错写化学式
学生可能因为对化学式记忆不准确或 书写不规范,导致化学式错误。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配平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 配平错误:学生在配平时可能计算错误或遗漏某些原子,导致配平不正确。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配平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总结词
总结词
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规则和方法,能够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够 根据反应类型书写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练习
01
02
03
04
总结词
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性质,如酸 碱指示剂的使用和酸碱的通性
。
总结词
掌握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和离子反应,能够判断离子能
酸碱盐性质应用的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混淆酸碱盐的性质
学生对酸碱盐的性质理解不准确 ,容易混淆。
忽视反应条件
学生在应用酸碱盐性质时,可能 忽视反应条件,导致判断错误。
酸碱盐性质应用的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 不熟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 性质的重要应用,但学生可能对反应条件掌握不 熟。
酸碱盐性质应用的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强化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理,确保方 程式平衡。
加强化学式的记忆和规范书写
通过反复练习和记忆,确保学生能够准确书写化学 式。
强化配平技巧的训练
通过大量练习和总结,让学生熟练掌握配平技巧, 减少错误。
酸碱盐性质应用的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 总结词:酸碱盐的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但在应 用过程中学生容易出错。
九年级八单元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八单元化学试卷分析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A. 硫磺B. 木炭C. 铁丝D. 红磷2. 下列哪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3. 下列哪个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A. 氧B. 碳C. 氢D. 氮4.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 空气B. 食盐C. 水D. 沙子5. 下列哪个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A. 燃烧B. 分解C. 置换D. 复分解二、判断题1.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2. 氧气是一种有颜色的气体。
()3. 酸雨是指pH值小于7的雨水。
()4.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越大,其化学性质越活泼。
()三、填空题1. 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组成,其中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____组成的。
2.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____作为催化剂。
3. 当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会发生____反应。
4.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 + O2 → CO2 + H2O。
5. 下列物质中,____是一种常见的碱。
四、简答题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简述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及结论。
3. 简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 简述燃烧的条件。
5. 简述酸的通性。
五、应用题1. 计算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质量比:2H2 + O2 → 2H2O。
2. 如果实验室需要制取100g的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的碳酸钙?3. 如果有10g的水被电解,可以多少克的氢气和氧气?4. 如果有20g的盐酸和10g的铁反应,可以多少克的氢气?5. 如果有100g的硫酸铜溶液,需要加入多少克的铁粉才能完全反应?六、分析题1. 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2KClO3 → 2KCl + 3O2。
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反应?反应物和物是什么?2. 分析下列实验现象: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
初三化学第8单元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重点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熟练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和中和反应的原 理。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对盐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还应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 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03
02
酸的性质包括
04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05
06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碱的定义与性质
碱是一类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OH-)和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通常具有涩味
和滑腻感。
碱的性质包括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 水;
初三化学第8单元
目
CONTENCT
录
•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 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 酸碱盐的实验探究 •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与回顾
0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酸的定义与性质
酸是一类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氢离子(H+)和 酸根离子,通常具有酸味和腐蚀性。
01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不当
学生在使用酸碱指示剂时,容易出现使用不当或 误用的情况,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盐的性质与用途掌握不全面
学生对盐的性质和用途掌握不够全面,容易忽略 某些重要性质和用途,导致在解题时出现疏漏。
中考考点预测与备考建议
预测考点
中考中可能会涉及到酸碱盐的定义与性质、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质、盐的性质与用途等方面 的知识点。
02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八单元试卷分析【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八单元试卷分析【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A. 硫磺B. 木炭C. 铁丝D. 酒精2. 下列哪种气体在空气中含量最多?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3.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通过加热分解得到氧气?A. 氢氧化钠B. 高锰酸钾C. 碳酸钙D. 氯化钠4. 下列哪种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 酸和碱反应B. 火药爆炸C. 铁和硫酸铜反应D. 煤燃烧5. 下列哪种溶液呈碱性?A. 盐酸溶液B. 硫酸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碳酸溶液二、判断题1.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活动性高于铁。
()3.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
()4.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
()5.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三、填空题1. 物质由分子、原子和______组成。
2. 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______。
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______。
4.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
5.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______质量和化学性质。
四、简答题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
2. 什么是化合反应?3. 简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4. 什么是氧化反应?5. 简述中和反应的特点。
五、应用题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水,写出反应方程式。
2. 铁和硫酸铜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反应方程式。
3.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反应方程式。
4. 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反应方程式。
5. 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12,请计算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六、分析题1. 分析铁生锈的原因,如何防止铁生锈?2. 分析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如何防治酸雨?七、实践操作题1. 如何用实验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2. 如何用实验方法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设计一个实验来区分两种不同的金属。
中考化学知识点:第八单元
中考化学知识点:第八单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知识点七:化学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A=B+C+…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C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知识点八:原子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最小粒子,只是在化学变化的范围中为“最小粒子”,它还可以再分,如原子弹爆炸时的核裂变,就是原子发生了变化。
原子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直接由原子的物质有: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如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
注意:原子能保持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九: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微观粒子的共性: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不断地运动,粒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本质区别: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能直接代入计算)
1000t 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 800t
高温
Fe2O3 3CO
2Fe 3CO2
160 1000t 80%
112 x 96%
160 800t 112 x 96% x 112800t 583t
160 96% 答:800t 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生
铁的质量为 583t。 铁生锈的实验(见右图)
除去铁锈的方法
干燥 剂 植物 油
物理方法:刀刮、砂纸打磨。 化学方法:少量、多次地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干燥; 擦干后涂一层保护膜(作用:隔绝空气、防水)。具体方法如下: 物理方法——刷漆(油漆或银粉)、涂油 化学方法——电镀其它金属(铬或锌)、烤蓝 制成不锈钢。 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① 防止金属的腐蚀; ②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④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例如用塑料来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齿轮和汽车外壳等)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降低金属的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
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铁、铜
在常温下、干燥的环境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铁、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3Fe+2O2 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Fe3O4 2Cu+O2
2CuO
金属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酸 → 盐+H2↑ 描述现象时,需要注意:① 如果有铁、铜元素参加反应,一定要注意溶液颜色的变化;
3写出现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4若现象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它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答案引流碳酸钙氢氧化镁baco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氯化镁解析分析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得到滤a15g和滤液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生成无色气体044g所以混合物中氯化钡和硫酸钠只能含有一种物质一定含有碳酸钙生成0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g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氢氧化钠
(word完整版)初三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推荐文档
第八单元知识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 )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3、金属之最:(1) 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 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 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 >铝>铜) (4) 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铜>金>铝)(5) 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 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 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 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厂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1 有色金属Y-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2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1( 3)抗腐蚀性能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 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 金属+酸T 盐+ H 2 f3、 金属+盐T 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04 == Cu + FeS04( “湿法冶金”原理)、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Ba)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铁的冶炼(1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必考点剖析:1、金属材料。
要点剖析:金属材料主要考查金属材料的判断,合金的判断及其特性,金属的物理性质等。
试题常结合生产实际有些会配以图片进行考查。
要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能根据性质判断其用途,或由用途推知金属的主要特性。
试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也有一些在填空与简答中出现。
(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
如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金属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②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是液体。
③金属在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延展性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3)合金三大特性:抗腐蚀性能等也更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典型题解析:1.(2015•宜昌)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B.氧化汞C.黄铜D.生铁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答:解:A、不锈钢是钢的一种,主要成分是铁,属于铁的合金,故选项错误.B、氧化汞属于氧化物,不属于合金,故选项正确.C、黄铜是铜的合金,故选项错误.D、生铁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合金的特征,掌握合金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5•南昌)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奖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但现实生活中,却“铝禁不止”.下列关于铝的应用不科学的是()A.使用含铝膨松剂制作油条B.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C.用纸盒代替铝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D.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人体摄入铝的途径判断,人体摄入铝元素主要是通过消化系统完成的,凡是使用铝制炊具、餐具、食品包装或吃含有铝的药物、食品都会摄入过多的铝,应加以控制使用.解答:解:A、糕点、油条使用含铝膨化剂,食物中的铝元素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该做法必须加以控制.B、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不含铝元素,可以使用.C、铝制易拉罐,饮料中会含有铝元素,其中的铝元素会随饮料喝进人体内,用纸盒代替铝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防止铝元素进入人体,可以使用.D、使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人在服药时铝元素也会进入人体,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防止铝元素进入人体,可以使用.该故选A.点评:与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铝可能进入人体的途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必考点剖析:2、金属与酸的反应要点剖析:常考Mg、Al、Zn、Fe分别与稀酸的反应。
试题常借助图像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做题时要能依据相关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等。
1.合金与酸反应(1)合金中的金属的活动性都排在氢前,如图甲。
(2)合金中的金属的活动性有的排在氢前,有的排在氢后。
如图乙。
甲乙2.等质量的几种金属(金属离子化合价相等)与等质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时,有两种情况:(1)酸不足,金属均有剩余。
(2)酸反应完全,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过量,相对原子质量大的金属恰好反应。
两种情况下,酸都没有剩余,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一定有剩余。
典型题解析:1.(2015•金华)硫酸铜溶液能用于植物灭菌治病.配制好的溶液,若用铁制容器盛放,铁制容器内壁上会产生一层红色物质.下列解释和结论正确的是()A.铁的表面被腐蚀了,使铁生锈,该红色物质是铁锈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置换出铜,红色物质是铜C.铁与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红色物质是铁诱D.铁与硫酸铜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红色物质是铜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解: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铁的表面被腐蚀了,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红色物质是铜,故A错误;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置换出铜,红色物质是铜,故B正确;C、铁与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红色物质是铜,故C错误;D、铁与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红色物质是铜,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应用,难度不大,需要加强训练。
2.(2015•济南)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和氢气但不能置换出镁,根据反应的程度分析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利用反应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解答:解:A、铁一定会参加反应产生亚铁离子,故说法正确;B、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CuSO4=FeSO4+Cu,反应的铁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可知:该反应发生时,铁置换出铜时反应的铁小于生成的铜,故说法错误;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不能反应,因此一定没有单质镁,故说法正确;D、滤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和没反应的镁离子,可能含有硫酸铜,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B.点评:此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3.(2015•上海)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完全转换出银,也可能只置换出部分的银,滤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锌可能没有置换出铜,有可能置换出部分铜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后的滤液显蓝色,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故A错误;B、锌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锌可能与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由于有硝酸铜的剩余,则一定没有锌,故B错误;C、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C 错误;D、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D 正确.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放入盐的混合溶液中,总是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最先置换完,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一一进行置换。
4.(2015•遵义)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金属性质的实验:研究一: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请根据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等因素影响.研究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1)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图2描述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研究一:(1)根据反应时温度的变化分析反应时能量的问题,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氯化镁进行分析;(2)根据图中反应速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二:(1)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会先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解答:解:研究一:(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放热,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2)通过图中的反应速率可以看出,在t1﹣t2时间段速率加快,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等因素影响;研究二:(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2)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会先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A、刚开始铜的质量为零,置换完银才会置换出铜,故A正确;B、硝酸铜的质量分数最后会减小到零,故B错误;C、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质量减轻,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也会减轻,但是没有前面减小的幅度大,故C正确;D、铁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溶液中会出现银离子、亚铁离子、铜离子三种离子,然后会出现亚铁离子和铜离子,然后只剩下亚铁离子,故D正确.故选:B.故答案为:研究一:(1)放热,Mg+2HCl=MgCl2+H2↑;(2)温度;研究二:(1)CuSO4+Fe=FeSO4+Cu;(2)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要找准题中考查的知识点即可解答.必考点剖析:3、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要点剖析:1.试题主要考查:(1)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2)通过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3)判断置换反应后所得滤液、滤渣的成分,废液中金属成分的回收等。
2.解题时必须牢记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才能灵活使用前文中的方法技巧。
典型题解析:1.(2015•杭州)用三块相同的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实验2: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实验3:取第三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的现象实验4:将实验3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B.由实验2可以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C.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会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进行分析;B、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会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C、根据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进行分析;D、根据浓硫酸可以将铝氧化成氧化铝进行分析.解答:解:A、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会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B、排在前面的金属会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B正确;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铝氧化成氧化铝,所以铝可以与浓硫酸反应,故C错误;D、浓硫酸据强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需要加强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