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城北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1.4学讲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4超声波学案232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4超声波学案232

超声波
、学习目标
★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3、贝多芬晚年失聪,将一根硬棒的一段抵在钢琴盖板上,另一端
咬在牙齿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区门口有禁鸣标志这是为了在_________减弱噪声;排气管中
有消声器,这是为了在_________减弱噪声;城市的道路两旁常常有一些透明的塑料板,这是为了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织布厂的女工在工作时要带耳罩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声源向四处传播
B、物体振动一定能发出声音,但不一定听见
C、声音借助物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D、用录音机放音乐磁带不会产生噪声
7、要想改变音叉的音调,可以
A、相同的音叉用不同的劲敲
B、改用不同的音叉敲
C、改变敲音叉的锤子
D、以上办法都不行
8、关于声音传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会改变
B、音调会改变
C、响度会改变
D、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会改变
9、听诊器的作用是
A、使振幅增加、响度增加
B、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
D、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自主学部分中的忆一忆、学一学、试一试存在的问题
补全答题过程,整理错题,梳理知识
理笔记或者学后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光的折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2. 掌握折射定律,即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在折射现象中保持不变。

3. 学习光的折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水、玻璃棒、光具座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2. 实验观察:让学生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

4. 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眼镜的原理、放大镜的原理等。

六、板书设计光的折射1. 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2. 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在折射现象中保持不变。

七、作业设计1. 描述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并画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

2. 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眼镜和放大镜的原理。

3. 思考光在其他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如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掌握了折射定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彩虹、海市蜃楼等,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津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华。

2.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变小甚至消失,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

3.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等现象,这些是________现象。

4.升华是一个_____热过程,有________作用,而凝华是一个______热过程。

学测同步例1.李老师在实验室给同学们演示了如下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的烧瓶中,放入一些樟脑碾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几位同学的猜想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猜想:“雪景"是樟脑丸升华而形成的B.乙同学猜想:“雪景”是樟脑丸凝华而形成的C.丙同学猜想:“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丙同学猜想:“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点拨:樟脑是易挥发的白色晶体,加热后樟脑丸升华为蒸气,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樟脑丸蒸气在小树上放热后凝华成固态,从而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所以选D.练习11.如图10-4-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上开始解冻了 B.夏天,雨后柏油路面上的水很快干了C.秋天,屋顶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3.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4.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强化训练课堂小结限时检测1.从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__热.2.2001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3.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5.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 )A.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 B.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C.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6.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7.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升华和凝华 B.凝华和液化C.汽化和熔化 D.液化和升华8.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9.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液化用铁水浇铸成工件凝华从游泳池上来感到凉爽升华春天水池中的冰融化了汽化夏天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不见了凝固秋天看到草上的露水熔化10.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热现象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班级:姓名:【目标】(1)了解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3)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与应用,次声波的特点与危害。

【重点】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难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解释。

【要点1】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思考〗(1)为什么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会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2)将我们的手在空中来回摆动。

我们能听到声音吗?〖小结〗〖总结〗1.可听声:频率在之间。

2.超声波:频率高于Hz。

〖讨论〗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哪些?〖活动〗阅读课本P21页“人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对不同的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了解,了解为什么他们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

【要点2】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活动〗阅读:课本P22-23页〖总结〗1.超声波的特点:、、。

2.超声波的应用:【例题】〖例1〗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10次,一位听力正常的人能听到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昆虫是()A.甲昆虫B.乙昆虫C.都能听到D.都听不到〖例2〗有时在你认为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例3〗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

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

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绝缘物质。

八年级物理上册1-4章教案-图文

八年级物理上册1-4章教案-图文

八年级物理上册1-4章教案-图文《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难点的确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人跑、鸟飞、鱼游等现象学生已有认识,这是在借助地面为参照物的基础上的判定,可学生对于参照物并没有意识,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完成从感性向理性的过渡。

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

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设计创设情境──对运动的认──参照物──互动讨论──运动的判定──练习巩固。

这种设计是让学生从大量的运动现象中有序地过渡到科学地对运动描述上,以解决从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用较长的时间学习力学知识。

力学研究的内容是: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运动、力及运动和力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认识运动。

对于运动我们并不陌生,但什么是运动,运动又有哪些不同的形式,需要深入探讨。

(首先介绍力学研究的内容,让学生有总体印象,建立力学分析思想。

)1、对运动的认识(让学生举例什么是运动,老师给予点拨,调动积极性,让其思想集中到对运动的认识上。

)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地面上奔驰的汽车、海洋中航行的轮船、行走的人、流动的水、游动的鱼、飞行的鸟等等都在运动。

这些运动实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思考一下。

原来,我们说它们都在运动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就是通常所说的运动。

有动就有静。

地面上的楼房、树木、山岭我们通常说是静止,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绕太阳的公转,它们也随着一起做机械运动。

物理八年级上1 4 2名师教案

物理八年级上1 4 2名师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

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
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网上查找资料
学生: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网上查找资料
【板书设计】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
2、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等级――分贝(dB)
三、噪声危害
四、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实验探索交流讨论演示验证应用举例测评小结
【教学设计】。

江苏省徐州市城北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 学讲案

江苏省徐州市城北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 学讲案

八年级物理引言学讲案(1)【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使学生对物理研究什么和物理学的应用有初步的印象。

3.使学生知道学好物理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勤于思考,着重理解;重视应用知识。

【教具】:课本图0-2、0-3、0-4、0-5的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水、回形针。

【学习过程】:开场白:现在开始学习一门新课——物理。

教师自我介绍。

希望同学们喜欢物理,学好物理。

一、物理研究什么?1.让学生看课本图0-1。

问:这些问题你们想过吗?知道它们的答案吗?就四幅图一幅幅地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简单解释。

补充下列问题:苹果为什么向下落不向上飞?地球为什么绕着太阳转?月亮为什么绕着地球转?平静的水面有倒影,不平静的水面为什么没有?漆黑的夜晚为什么看不到倒影?2.你们还知道哪些物理现象?学生列举,教师归纳。

3.板书:物理研究关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找出它们的规律。

二、物理是有趣的1.你们在生活中或在其他书刊中遇到过什么现象不理解而又想知道的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哪些属于物理现象,今后会学到。

)物理将帮助你们解开一个一个“谜”。

2.演示实验:惯性小球。

让学生先猜,后演示。

问:小球为什么落入下方凹槽,不随纸片一起飞出?学过第四章便会明白。

演示课本图0-3。

问:为什么冷水能使热水沸腾?学过第十一章便会明白。

3.学生先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再看窗外的物体。

问:两次看到的物体大小有什么不同?都是放大的吗?学完第六章就会明白。

4.演示实验:磁铁吸回形针。

谁来解释?学了电磁学就会明白。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同学们愿意当科学家吗?愿意做实验吗?愿意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研究吗?三、物理是有用的1.生产中离不开电,电是由发电机发出的,发电机怎样产生电?电动机是怎样转动的?电灯不亮了可能是什么原因?怎样检查?怎样用电才安全?无线电广播、电视是怎么回事?你们知道吗?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转?原子能为什么能发电?2、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处处需要物理知识。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4超声波学案131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4超声波学案131

传播距离 ,不容易被
。主要产生于
所以人类建设
检测次声波。
。 。
。 。

对学(6 分钟 )疑问
师:1、
群学( 3 分钟 )疑问
知识链
三、展示及预设(时间 6 分钟 )
接与拓
1、 自主学部分中的忆一忆、学一学、试一试存在的问题

2、写教
四、整理导学案,总结提升(补全答题过程,整理错题,梳理知识要点、方法、技巧,时 学反思
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1 想一想
观看影片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的片断。
(1)火山 、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 呢?人为什么不能? 。
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举起手, 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 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 率范围。以同样方式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
1.可听声:频率在 2.超声波:频率高于 3.次声波:频率低于 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之间。 Hz。 Hz。

3
2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 特点和应用 1 读一读 课本 P22-23页
1.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1)
好,用于:
(2)
强,用于:
(3)易获得集中的
,用于:
(4)有明显的
效应,用于:
2.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2
超声波
学习过程
学习辅

一、学习目标(时间 2 分钟)
生:学习
1、学习目标
笔记
★知道 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教学目标1、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知道次声波的危害及监测;3、通过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次声波的危害和监测。

2. 两种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教具和学具音频发生器、音箱;人和动物听觉频率范围图片,声纳的应用,B超图象,课外兴趣小组汇报的音像资料(ppt文件亦可,课前安排好)。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手在空中来回摆动几下;问:你听到手振动发出的声音了吗?你能听到蜜蜂飞行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吗?能听到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吗?生:没有这说明了什么呢?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

(学生思考作答)二、新课教学:(一)波的基本特征:1、人与动物听觉范围(板书)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活动:测一测你的听觉频率范围,用一台音频发生器连音箱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用同样方法再测一组同学听觉频率范围。

生甲:闭眼睛刚听到声音举手直到听不到声音手放下。

生乙:根据动作记录相应声音频率的数值,就是甲同学听觉频率范围。

用同样方法再测一组同学听觉频率范围。

请阅读书本并引导学生小结:总结:人耳听到的声波频率从20HZ到20000HZ,我们称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请对图表发表你的看法:生讨论作答:人和一些动物听觉频率范围,比较猫、狗、蝙蝠、海豚能听到超声波,大象、狗能听到次声波等。

2、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这些特点请兴趣小组同学给大家汇报。

A组同学汇报:人们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特点制成声纳,可以发现潜艇和鱼群,还可以测绘海底形状。

B组同学汇报:超声波可以成像。

医院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做胃部、腹部检查,还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C组同学汇报: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速度测定器,交警在高速公路上测定车辆的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1_4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_4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观察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②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③通过教学活动能在物态变化中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升华吸热现象的分析知道用升华的方法可以获得低温的环境。
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①给固态的碘加热后,烧杯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固态的碘受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
②停止加热冷却后,烧杯壁和玻璃盖片上出现了紫色的碘颗粒,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气态的碘蒸气遇冷后又可直接变为固态的碘。
盖片上的水在碘蒸气凝华时,冒“热气”,盖片有些变热。说明碘凝华过程要放热。
强调观察无液态碘的出现。
玻璃片要和烧瓶口密封。
在学生分组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可以询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于没有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学生可以做适当的操作、观察指导。指导学生体会凝华放热的现象可以在玻璃盖片上滴几滴水,观察有碘蒸气遇到盖片时的现象,同时用手摸一摸盖片感觉一下盖片
学生思考后做出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注意:樟脑片与卫生球的区别。卫生球实际是萘丸,萘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1992年国家工商局为此发了“关于制止以萘丸冒充樟脑丸坑害消费者行为的通知”。可以穿插介绍这个知识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提出问题】它们果真是直接变化的吗?
【提醒】
控制碘量:只需少许碘粒。
控制温度:需要缓慢加热。
教学难点
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仪器材料
少量的奈和碘、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枯树枝、玻璃片
教学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1.4超声波学案1

八年级物理上册1.4超声波学案1

超声波学习过程 学习辅助 一、学习目标(时间2分钟)1、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解释2、学法指导:结合教材和预习学案,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对子(A 与B,C 与D )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

生:学习笔记二、自主学习(课前独学,然后对学、群学,时间15分钟) 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1想一想观看影片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的片断。

(1)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呢?人为什么不能?。

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举起手,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

以同样方式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1读一读1.可听声:频率在 之间。

2.超声波:频率高于 Hz 。

3.次声波:频率低于 Hz 。

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课本P22-23页对学(6分钟 )疑问 师:1、知识链接与拓展 2、写教学反思生:整理笔记或者学后记群学( 3分钟 )疑问三、展示及预设(时间6分钟 )1、 自主学部分中的忆一忆、学一学、试一试存在的问题 四、整理导学案,总结提升(补全答题过程,整理错题,梳理知识要点、方法、技巧,时间3分钟)这节课我学会了: 五、快乐达标(5分钟 )必做题: 选做题: 1.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1) 好,用于: 。

(2) 强,用于: 。

(3)易于获得集中的 ,用于: 。

(4)有明显的 效应,用于: 。

2.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传播距离 ,不容易被 。

主要产生于 , 所以人类建设 检测次声波。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物理量的常见值B.电学仪器及用途C.重力的三要素D.杠杆分类光速340m/s 电能表测电能大小大小G=mg 省力杠杆瓶起子安全电压36V 验电器验证负电荷方向垂直向下等臂杠杆托盘天平大气压强105Pa 测电笔辨别正负极作用点物体重心费力杠杆钓鱼杆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光速为3×108 m/s、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大气压约为105 Pa,故A错误;电能表测量消耗的电能、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测电笔是检验火线和零线的,故B错误;重力的大小是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故C错误;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其中瓶起子是省力杠杆、托盘天平是等臂杠杆、钓鱼竿是费力杠杆,故D正确.2.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阿基米德B.牛顿C.托里拆利D.帕斯卡【答案】C【解析】托里拆利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来大气压值,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所以,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故选C.3.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质量是物质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除气体外一般不随质量和体积改变。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超声的特点及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次声的特点及其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拓宽学生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超声和次声的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

2、知道超声的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和科技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音像资料、图片。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交流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超声和次声1、复习提问:什么是音调?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2、提问引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为什么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呢?(看学生的反应及回答)看来我们大家不是很清楚,不过没关系,这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音调的角度来研究声音。

3、请大家阅读课本P47的第一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10-4Hz~1012 Hz)(2)上述范围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吗?那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是多少?(20Hz~20000Hz)(3)那正常人的耳朵不能听到的声音我们把它们分别叫什么?其频率范围又是多少?(4)再请大家阅读课本P49的《信息窗》,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频率、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①比较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听觉频率的不同。

②人的听觉与发声的频率范围相同吗?人的听觉范围与发声范围哪一个大?4、知识应用(1)演示:弹簧振子上下振动。

让学生根据现象解释为什么听不到弹簧振子振动发出的声音?(提示:弹簧振子上下振动很慢,频率应该小于20 Hz。

)(2)学生解释开始上课时的提问:人能听到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为什么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呢?二、超声1、强调:人类发不出超声,也听不到超声。

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不仅能发出超声,而且能听到超声。

前面我们在《信息窗》里从有关的听觉和发声范围可以得知。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案(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案(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平均速度》◆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承上”是因为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

说“启下”是因为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体会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停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比较简单,只有木块、斜面和小车,通过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铁片时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

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和总路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巩固解决物理计算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体会说到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

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体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2.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停表的使用。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需要:长木板一个带刻度尺、机械停表一块、小车、金属片、小木块一块。

◆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 展示问题: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 学生活动1学生复习、讨论后回答【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维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新课讲授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器材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t sv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

【最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物理上册1.4超声波学案1苏科版

【最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物理上册1.4超声波学案1苏科版

1.可听声:频率在 2.超声波:频率高于 3.次声波:频率低于 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之间。 Hz。 Hz。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 特点和应用 1 读一读 课本 P22-23页
1.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1)
好,用于:
(2)
强,用于:
(3)易于获得集中的
,用于:
(4)有明显的
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1 想一想
观看影片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的片断。
(1)火山 、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 呢?人为什么不能? 。
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举起手, 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 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 率范围。以同样方式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
效应,用于:
2.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传播距离 ,不容易被
。主要产生于
所以人类建设
检测次声波。
。 。
。 。

对学(6 分钟 )疑问
师:1、
群学( 3 分钟 )疑问
知识链
三、展示及预设(时间 6 分钟 )
接与拓
1、 自主学部分中的忆一忆、学一学、试一试存在的问题展Fra bibliotek2、写教
四、整理导学案,总结提升(补全答题过程,整理错题,梳理知识要点、方法、技巧,时 学反思
间 3 分钟)
生:整理
这节课我 学会了:
笔记或
五、快乐达标(5 分钟 ) 必做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学习目标】:
知道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知道超声波的特点极其用途,知道次声波的特点、危害和利用。

【重点难点】
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及其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先学
学习内容:P20—22
1、人儿能听到的声音叫做,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

2、频率高于的声音叫做;频率低于的声音叫做。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能听到”、“听不到”)。

3、【生活物理社会】:人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4、超声波具有、、等特点。

超声波有哪些应用?
5、哪些现象会产生次声波?、、、、等。

次声波的特点;次声波的危害。

二、小组讨论展示
三、教师点拨
1、想一想,人耳不能听到声音的原因可能是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事例中,不能表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声音能把人的耳朵振聋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C、美妙的歌声能使人心情愉快
D、说话时,声带的振动能够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
3、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4、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
甲:手臂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
乙:蝙蝠发出频率为100 000 Hz的振动;
丙:用小锤敲击的音叉发出频率为256 Hz的声音;
对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甲、乙不是声源
C.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四、检测反馈:
1、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_____Hz,人耳_____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___次
2西方人用一种叫做犬笛的口哨来呼唤爱犬。

犬笛吹出的是25 000Hz的声音,周围的行人茫然无所知,而小狗已经按照犬笛中传出的口令行动了是因为小狗能听到_____________的声音
3、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谜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

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谜”。

原来都死于风暴所产生的。

4、有一种发声的仪器,通过调整使它发出声音的频率为8×10。

Hz.这种声波属于( ).
A.次声波B.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波
c.超声波D.不存在这种频率的声波
5、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半导体B.磁性物质C.真空带D.绝缘物质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对金属内部进行探伤,检查金属内部的缺陷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筑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收到地下不同层问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D.利用超声波能够测报地震、台风和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
7、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8、“冰岛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导航的启示,发明了一种利用超声波工作的装置(图1—4—1),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还可以用它来探测海底鱼群、潜艇的位置.
(1)这种装置的名称是,它的的工作原理.
(2)若这种装置发出的信号从发出到遇到冰山再到接收返回的声
波,共经历了6 s,冰山到船的距离为m.(海水中声速取1 500 m/s)
(3)这种装置(填“能”或“不能”)用来探究月球等太空中的奥秘,为什么? 。

【作业】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去感受,然后,再让学生从课本上的介绍去加深理解,并了解其具体应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讨论和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