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导新同学们观察课本给出的两幅图,比较左图中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的长度较长?右图中位于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再用尺子量一量,结果与我们最初的判断一致吗?现在你还对自己的判断那么肯定吗?二、设问导读1.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为了记录方便,还有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什么符号表示?2. 请填写:1m=_______cm,请推理:35m=_____ × 1m = 35 × ______cm = ______cm。
(想想各单位之间的换算有什么规律?)试一试:2.5 um相当于多少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为了准确测量,人们设计、制作了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你知道的长度测量的工具有哪些?仔细观察你的刻度尺,并试着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________cm。
根据自己的测量过程,阅读课本“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部分内容,试着总结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刻度尺的选择、放置、读数及刻度值的记录等)。
5. 小组展示自己测量的物理课本的宽,结果完全相同吗?物理课本的宽度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真实值,同学们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些差别,物理学中把二者之间的差别叫什么?从哪些方面可以减小这种差别。
6. 思考课本“想想议议”,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可以利用身上的这些部位作为“尺”进行粗略估测。
7.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还有哪些常用的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测量时间的工具是什么?时间的测量会有误差吗?二、自我检测1.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2. 学完长度的测量,小辰同学对自己周围的物体进行了估测。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全册)
第四课时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教案)一、学习目标: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的运动速度。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纪录数据。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
4.能写出比较完善的探究报告。
二.知识回顾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明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速度快。
3.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5min 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三.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2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测量平均速度时:1.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3. 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物理量。
4 .测量路程需要,测量时间需要。
5.测量平均速度步骤(二)小组合作探究:1.小组检查器材后组装斜面。
(调整斜面倾角使小车能缓慢的滑下。
)2.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分析实验:1.比较小车在两个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吗?2.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五.当堂检测:1.学校操场上的跑道的长度是已知的。
怎样利用这条跑道和手表,测定自己正常步行时、竞走时、长跑时的平均速度?2.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卸除具体步骤。
六、达标训练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大小恒定不变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课前预习】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
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学生回答:吹、搧、罩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三)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5.得出结论6.交流合作7.提出新猜想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当堂反馈〗P3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目录)导学案
0.0 科学之旅序号:01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02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打鼓时,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发出的。
3、声音靠传播,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导学案一:力的引入物理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都涉及到物理的知识,例如,汽车行驶、物体的重量等。
本学期我们将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从而探索自然的奥秘。
导学案二:力的性质与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性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包括形状、速度、方向等。
力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 作用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与其他力的相互作用效果来确定;- 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单位是牛顿(N),记作N;- 力是可以叠加的,多个力合成的结果等于它们的矢量和。
2.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 使不运动的物体开始运动,称为力的作用力;- 使运动的物体改变速度或方向,称为力的改变力;- 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称为力的变形力。
导学案三:力的测量与力的合成1. 力的测量力的大小可通过重力秤、弹簧测力计等进行测量。
重力秤的原理是利用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地球引力相等,以此测量物体的重量。
2. 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称为合力。
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图示法进行求解。
其中,合力的大小等于各力的矢量和,合力的方向由各力的方向共同决定。
导学案四:力的分解与力的平衡1.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不同方向上的几个力。
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利用向量的性质将力分解为垂直方向上的两个力。
2. 力的平衡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分析力的平衡主要用到平衡方程,即将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力分别相加,使其等于零。
导学案五:摩擦力与弹力1.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由于接触面之间的不平滑而产生的阻碍力。
根据不同情况,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 弹力弹力是弹性物体受到挤压或拉伸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学导学案
引言科学之旅—《探索物理》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用STS的观点理解物理学的巨大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掌握一点学习物理的方法,通过观察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重、难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器材:教材中图0.1—1至0.1—4及0.1—9、0.1—10的实验装置。
学习课时:1课时一、创设情景:从今天开始,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门崭新的学科——物理,在这节课上,我们要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来体会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展示汇报:1、自学课本p4的内容,各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物理学是研究、、、、等现象的学科。
2、教师演示实验:(1)、“冷水使热水沸腾”实验;指导:我们将在热现象、力学综合内容中学习。
(2)、“会跳舞的小人”实验;将在第一章学习到:声音是怎么产生的?3、想想做做学生趣味实验;(1)“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吗?”我们将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三章中学到。
(2)“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实验;我们将在三年级的力现象中学到。
4、物理是有用的:(1)、电是怎么产生的?如何保存?(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3)、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月亮、星星和人造卫星为什么不会掉下?(牛顿的猜想性实验—三个宇宙速度)5、怎样学习物理:既然物理这么有趣,又这么有用,那么我们如何学好物理呢?(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认真的观察,多次的实验,然后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比如:①图0.1—7中变速自行车变速时的作用?《简单的机械》一章中我们会学到。
②冰棒冒出的“白气”是什么东西?向上还是向下?③鸡蛋在淡水中会下沉吗?在盐水中呢?④气球为什么能把“开水烫过的杯子“吸住?(“开水烫过的空矿泉水瓶”为什么会变瘪?)(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多动脑子,凡事多问个“为什么”,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还要在细心、安全的情况下,大胆探究我们不知道的物理规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自主学习:一.声的产生活动1:观察课本12页”图1.1-1的四幅图”四幅图说明: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选填发声、声音)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
二.声音的传播:活动2:阅读课本13-15页“声音的传播”部分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的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活动3:阅读课本15页“声速”部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声速的大小跟和有关(换句话:决定声速的大小的因素是和)合作探究:例1:①人说话,唱歌靠的振动发声,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它们分别属于、、(选填固体、液体、气体)思考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例2: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月球上没有,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都能发声,能传播声音。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空气)当堂训练: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的答案
20XX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的答案(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蝙蝠、海豚可发出)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设计:3.3汽化和液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讲授课主备审核1.了解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知道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2.通过实验探究水的沸腾,了解沸腾现象;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了解蒸发的作用;4.能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实验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学生分组实验)a 沸腾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吗?内部发生吗?猜想:__________。
b沸腾发生得缓慢还是剧烈?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沸腾需要吸热吗?猜想:_____________。
d沸腾能否在任何温度下自发进行?猜想: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如右图)以及注意点:用石棉网加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烧杯中倒小半杯热(温)水即可;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碰到杯底杯壁;杯口盖一张纸以减少热量散失。
(4)实验需要记录的数据: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0C 90(5)实验观察的现象: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数目____(多/少),上升过程中体积变_____ (大/小);沸腾时,数目____(多/少),上升过程中体积变_____(大/小)。
水的声音在沸腾前较________(大/小),沸腾时较_________(大/小)。
(6)停止加热,水__________(能/不能)继续沸腾。
(7)作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像即T-t图(见右图)作完图提问: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
沸腾_______(需/不需要)吸热。
1.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嘴里呼出“白汽”,这“白汽”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序号:01课题:科学之旅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序号:02课题: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姓名 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单元一:力和压力课时1:什么是力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力的概念和特点。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形状或状态。
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来表示。
研究重点:- 掌握力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力的大小与物体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1页的内容,了解力的定义和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2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力的大小。
课时2:压力和压强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可用公式P = F/A来表示,其中P为压力,F 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为物体受力的面积。
研究重点:- 掌握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压力和压强对物体产生的效果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3页的内容,了解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4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压力和压强。
单元二:浮力和密度课时3:什么是浮力本课时主要介绍了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研究重点:- 掌握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理解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5页的内容,了解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6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课时4:什么是密度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用公式ρ = m/V来计算,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研究重点:- 掌握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密度对物体浮沉和相对位置的影响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7页的内容,了解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8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物体的密度。
...(继续编写下面的内容,直至编写完全册的导学案)...总结本册物理上册主要介绍了力、压力、浮力和密度等内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word版(57页)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姓名:班级:组:●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2.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3.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自学指导(自学教材10-14页)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还有其他单位。
2.各单位同米的换算关系:千米:1km=1000m=103m;分米:1dm=0.1m=10-1 m;厘米:1cm=0.01m=10-2m;毫米:1mm=0.001m=10-3m3.单位换算:一般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m= cm= mm;太阳半径为7×108m= km;我国的长江全长6300km,当相当于__________m;4×105μm=_______m; 7.8dm=______m=_______mm;二、长度的测量1.在使用刻度尺之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什么?2.在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应怎样放置刻度尺?3.测量时,应怎样读数?应怎样记录数据?例:读出左右两图中木块的长度:4.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1)如何测量纸的厚度?(2)如何测量硬币直径?(3)如何测铜丝直径?(如右图)(4)如何测地图上株洲市到茶陵县的距离?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2.其他单位及换算:1h= min= s;3.测量工具:四、误差1.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2.减少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减小。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例: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8.45cm、8.56cm、8.44cm、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 __。
●当堂达标1.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的身高为 1.64_____;课桌宽46___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小红的鞋长为24_______,金星县到南麻县的距离为40_____.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___.2.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km=__________cm=__________mm.3.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鞋的尺码36 37 38 39 40光脚长度230 235 240 245 250A.m B.cm C.nm D.mm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全册)
11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单位,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会读刻度尺的读数。
3.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4.知道什么是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了解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长度单位的换算一、 自主学习1.你会使用尺和表吗?用尺子测一下你的身高、物理课本的长和宽、一张纸的厚度并记录。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默数一分钟,同老师卡表的一分钟做对比,你的感觉可靠吗?估计一下你的一步是多长,并实际测量一下,看看你估计的准确吗?二、 探究交流平台探究活动一: 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阅读课本P10-11“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
比米大的单位有 ,比米小的单位有2.换算关系:1km= m,1m= mm, 1mm= μm, 1μm= nm探究活动二:长度的测量 阅读课本P11-1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 、 、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有: 、 。
2.(1)仔细观察刻度尺,它的零刻线在哪里?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 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 作为测量的起点线.(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如何放置?①使刻度尺的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②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选填“平行”或“垂直”),即沿着被测长度;③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有刻度的一边(选填“紧靠”或“远离”)被测物体.(4)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长度?①看: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刻度线。
②读: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③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值、值和.探究活动三:时间及其测量阅读课本P13“时间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其它单位还有2.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探究活动四:误差和错误阅读课本P14“误差”1.定义:和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导学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理解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3.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习重点】1.能选择适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习难点】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16-18页回答以下问题:1.机械运动的概念(1)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2)物理学中把_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_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1)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选定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被选择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参照物_.这也说明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_的。
【合作探究】探究一:机械运动观察以下图片,并在小组内交流, 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飞奔的猎豹划过星空的流星缓慢爬行的蜗牛根据以上图片,请大同学们思考思考:图中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的发生变化。
2.机械运动的特点:分析以下图片所示的运动,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追逐的猎狗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高度变化地球公转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狗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可见,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没有(“有”或”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1)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2)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3.运动是宇宙中的最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除机械运动外,运动还有多种形式,如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原子、分子的运动电磁运动植物的生长【提出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物体是否在作机械运动?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没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1.2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2.掌握参照物的概念,了解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课前预习】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A、竹排、青山B、青山、江水C、江水、竹排D、江水、青山2.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3.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D、跳台4.孝感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5.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学习探究】阅读课本,回答问题:(一)机械运动1.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2.机械运动是什么,并列举常见的几种?(3种就可以)机械运动:【小结】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叫做机械运动。
(把叫做静止。
)(二)参照物【讨论】1.当自己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的树木,树木看起来怎么样运功?再看看同车的乘客,他们又是怎么样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2.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与这个标准比较,来描述物体怎样运动。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
3.为什么当我们描述物体是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状态的时候,要选择参照物呢?4.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机械运动本章是初中物理学的开始,介绍了自然界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本章共有4节:1.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述了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在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2.第2节“运动的描述”,介绍了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第3节“运动的快慢”,介绍了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的意义.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通过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4.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接着介绍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律.初中物理中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学生要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长度、时间、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的理解和测量.【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第3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图象法:本章中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和路程—时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清楚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变化情况,从而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2.比较法:本章中在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时,利用比较法更容易记忆二者的不同.3.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运用了这种方法,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路程或在运动路程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600备课笔记知识拓展: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1)长度的单位米.(2)质量的单位千克.(3)电流的单位安培. (4)时间的单位秒. (5)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 (6)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7)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长度的单位备课笔记方法归纳:单位换算的方法是数字不变单位变,大到小乘进率,小到大乘进率的倒数.长度的测量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解析: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刻度线处,而是从刻度尺的5.50cm开始,所以金属片的长度为2.80cm,综合各选项可知答案:D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1)要明白刻度尺上不同刻度的含义:①零刻度:测量的起始刻度;②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准程度;③量程:测量范围.(2)使用刻度尺前需要观察以下三个内容:①测量范围(量程);②分度值;③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在尺端,是否磨损).(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要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贴在被测边上,与被测边重合或是平行,不能将刻度尺斜放.②零刻度线磨损时,要将其他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这种方法称为“零点修正法”.③正确读数:一是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二是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时要注意:a.在测量数据中,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读值,是有意义的,它能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b.在实际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尤其注意“0”不能随意增减.④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长度的特殊测量尺垂直对齐(教师演示操作要领,并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呈现).解析:停表分针指在5与6之间,且超过中线,长针读数应为未超过5与6之间的中线,长针读数应为7s.长度精确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337 2.50误差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若测量数据中出现有错误数据,应先剔除后计算.【教材P13“想想议思想方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n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出其总长度L 则一个微小量的长度D=L/n.例如:测一页纸的厚度、细丝直径等.方法二:可用非弹性线拉直,测出起点和终点方法三:①拿一张白②再将留下铅笔痕迹布置作业:教师引导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4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___ 量筒怎样正确使用?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能”或“不能”);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或“间接”) 测量物理量的方法二、课堂导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学生看课本图6.2—1和6.3—2)(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1、课堂上练习用量筒分别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一、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干燥量筒m1;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加砝码至天平重新平衡后,读出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体积。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思考讨论:实验时可先称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再把液体倒掉后直接测出量筒的质量m1,在两者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吗?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2012-201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1-9中,观察鸟为什么不会触电死亡?(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课后反思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序号:02姓名 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1、长度的测量(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4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___ 量筒怎样正确使用?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能”或“不能”);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或“间接”) 测量物理量的方法二、课堂导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学生看课本图6.2—1和6.3—2)(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1、课堂上练习用量筒分别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一、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干燥量筒m1;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加砝码至天平重新平衡后,读出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体积。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思考讨论:实验时可先称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再把液体倒掉后直接测出量筒的质量m1,在两者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吗?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例1.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30.2g.(已填入下表中)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2中.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5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2中. 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下表中.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量筒中盐水的质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盐水的密度130.2二、测量固体的密度学生设计测量一规则实心圆柱体或正方体的密度的方案1、对于规则固体,质量用测出,体积可用测出,再然后可用相应的体积公式算出;最后根据计算出该固体的密度。
(以正方体为例)质量m/kg边长L/m体积V/m3密度ρ/kg/m32、对于不规则的固体,如形状不规则的石头,学生设计实验方案:(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3)根据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
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3、思考与讨论:能否先按第二步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按第一步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4、若小石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设计一下。
5、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课堂练习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平;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D⑤④③②①⑥3.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内,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能力提升4.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不(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l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 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__________5. 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可以( )A.将螺母向左旋 B.向左盘中加砝码 C.将螺母向右旋 D.向右盘中加砝码(2)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较重的铁块与木块扎在一起,从而测出了体积,测量过程如图17三个量筒所示。
(3)根据图17中的测量数据可知,木块的质量为g,密度为kg/m3。
6. 完成实验报告目的:测定矿石的密度。
器材:一小块矿石、天平和砝码、盛满水的溢水杯、细线。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公式表示)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B.用天平称出待测矿石的质量m 石C.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 E.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填操作步骤的序号)由以上测量结果得出:(1)矿石排开水的质量=m石+m-M(2)矿石的体积=(3)矿石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课后反思: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序号:35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二、课堂导学一、复习提问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密度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二、密度与温度演示课本实验6.4–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原因是:1、风的形成: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降低时,体积,密度。
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4.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5、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时是最大的。
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
6、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三、密度与物质鉴别设问:有一块质量为10克的奖牌,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鉴别一下?我们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可靠些?1、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其基本思路:先求出该物质的密度数值,再查密度表确定属于那种物质。
此法可以来判断物质的真伪,如阿基米德判断皇冠的真伪。
例1、小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将表格填完整:金属块的质量水的体积金属块和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密度10.8g14ml18ml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2、用密度鉴别物质时注意:有些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计算出密度后,有时我们还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加以判断,如物质的颜色,硬度,气味等等。
例2、我国设计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奖牌的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像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得”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奖牌分为金牌、银牌、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