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合集下载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93-01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

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让学生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向”学”的过渡,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从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积极探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

开放式的教学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进行学习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

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

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运用试验、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等方法去研究探索,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去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第一节的教学)我先板演画出一个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并板书:”作⊿abc,使∠b=∠c”,然后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今信息社会到来之际,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创新的主阵地、主渠道在课堂。

可见,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的呼唤,是历史赋予学校的重任。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优化课堂气氛——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育气氛。

因为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接受课堂气氛的影响,过于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往往限制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精神压抑,不能面对老师的提问,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爱护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不尽完美或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能充满自信、大胆质疑,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向学生宣布,你只要把你们的年龄加上2乘以3的得数告诉我,我就知道你今年几岁了。

经过师生互问互答,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方程的欲望,最终成为他们创新的力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如果传授给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加工处理过的规则或现成的解法,学生听起来似乎很顺畅,但永远也提高不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形式下,面对中考,学生需要具备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大部分中考试题都不是书本上现成知识的简单套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磨练了学生的意志,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相似、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以后,我就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测量校园内旗杆的高度,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测量方案。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通过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点进行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动力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讲,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是要有内部动力,而这个内部动力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有了一定的学习动机,学生们才会对于知识有一定的兴趣。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其学习动机。

(一)巧妙设置课始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开篇导语对于学生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运用得当,就像是芝麻开门似的可以吸引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注意;如果运用不当,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排斥心理。

例如,我在教学《利息》一课时,首先我问:“同学们白天在校学习的时候,你们的父母亲在干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工作。

”我接着又问:“他们工作是为了什么?”学生回答:“赚钱,为了我们上学,为了家庭的生活,为了住上好房子……”这时我说:“看来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钱的知识,好不好?”再如,在学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说:“老师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你们任意报一个数字,我马上就能判断出能否被5整除,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考一考我!并请计算快的同学作裁判。

”果然,学生说出的数我都能准确进行判断!“老师有什么秘诀呢?”我坦白地告诉他们,“因为我学会了能被5整除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呢?”(生齐答:“有!”)这种有趣的导语设计,不仅使学生为之兴奋,好像有魔力一般深深吸引住他们,而且较快地使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往往是来自于对一些问题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又大部分来自于教师课堂伊始创设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者:张勇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7期创新是—种精神,“创新是—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藉华人朱棣文曾—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

”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

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陈旧做法,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要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同题解决”中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起学生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如何在数学课堂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课堂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课堂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小学数学课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基础课程,而且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启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把封闭的教学变为开放教学。

所谓“开放”数学课堂,就是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及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促使学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达到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的基础目标,并最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开放”数学课堂包括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提供“开放性”的探索材料、享受“开放性”的教学评价。

一、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

“它是由空间,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联系,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心理环境和教学环境。

“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从外部环境来看主要是如何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从心理方面来看,主要是创设开放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

外部环境——课堂教学空间对教学的影响是无时不在的,它是课堂教学第一层次要素的条件之一。

因而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

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促进个性发展。

所以我们在学生座位编排上,不局限于两人一桌,全体学生面向讲台的单一坐法。

经常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甚至坐成半圆弧形式,便于展开小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空间。

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才会高。

只有在这样较为开放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提供“开放型”的探索材料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把封闭式习题或新授例题加以改良,就会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练习,使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以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由模仿走向创新。

注重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注重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注重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标指出:要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话充分阐明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

俗话说的好“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励、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正是教育者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关键所在。

激发学生兴趣、质疑提问、启发诱导、学生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浅谈我的几点看法:一、以情感教学为途径,创设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对老师的影响极大的,还是束缚一部分老师的思想,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

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实验操作,师生平等互动讨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写道:“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情感的基础,教师对学生“情之所至,金石为开”。

学生对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也正是体现这一过程,在教学中做到情景交融,以情感人,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想去创新,敢去创新。

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正确,教师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错误,也应对踊跃发言给予肯定。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这一目标,本文就围绕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创新能力观察兴趣思维活动创新能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能力与人们一般所言的创造能力有所不同。

学生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以简捷、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课程教材(间接经验)为认识客体,其具体方式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发明”。

创新能力也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以下更多的内涵: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新点子”;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等。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切合实际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新能力,是我们非常值得探讨的。

现结合本身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一、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儿童接触事物,探究物体的本质属性,这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教师应多提供给学生观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种认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经过观察有所发现。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师是通过实物进行教学的,然后教师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几何图形。

**********************************让学生观察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点:从中发现了这个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经过探究,多数同学掌握了长方体的轮廓及基本特征。

这时,教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棱与棱之间、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们经过再次的观察和研讨,从中就不难发现,相对的面积相等,相对的面侧棱的长度也相等。

在数学课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的。
定 目 自学、 标、 质疑、 讲解。 课堂上创设情境 、 ,设计问题 , 精 引
导学生主动进行探讨、 归纳、 总结。把学 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
诱 发 思 维动 机 , 学 生 自主 、 极 地 思 维 , 学 生 的创 新 活动 让 积 为
提供机会和条件。 二、 改变教学模式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 用传统 的教学手段 ,完成特定 的 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它 以教师为中心 , 以教材为中
河北 省 馆 陶 县 魏僧 寨 实验在 ,对数 学现象具 有好 奇 心, 有追 求新知识的欲望 , 能独立思考 , 从数学 的角度 发现 会
和 提 出 问题 , 并加 以探 索和 研究 。那 么教 师 该 如何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意识 呢?
提出 自己观点、 意见和看法的学生 , 要鼓励支 持、 认真 客观分
析 、 以肯定 , 学 生在 课 堂 中始 终 带着 一 种 高 涨 的 热 情 从 事 加 让 数 学 学 习和 思考 ,充 分 体验 创 新 的 欢 乐 。 质 疑 是 创 新 的 突破
口, 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 .因为有“ 才有“ , 疑” 思”有
心。教师只对教材、 教案负责 , 学生只满足于完成 教师教给的 学习任务 , 完成试卷和标准答案。对学生回答的 问题 , 教师往
往只注重对 问题结果的评价。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必须改
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 让学生主动地参 与到教 学之中去 , 真
正成为学 习的主人。新的教学模 式中, 教师不在 是教学中心 , 而是学 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学生学 习过程的指导者、 学
生合 作 学 习 的组 织 者和 协 作 者 、 生 的学 习伙 伴 、 息 化 学 习 学 信

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发展的内驱力,因此,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所以,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让学生善于调整思维的方式方法,尤其是要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创新思维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提倡民主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由于受陈旧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取得真正的主体地位,而是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体现学术民主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学,它不限于教师讲,学生听,还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发和交流,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敞开思想,民主讨论,共同切磋,这就构成了一种立体交叉、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

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解放思想,进行创造性思维,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就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有效地开启学生创造的门扉,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按照相反方向思考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

人的很多发明与创造就来源于它,据说天然动物园的创建就始于一位数学家的“逆向思维法”。

人们看到关在动物同里的动物失去了其固有的天性,于是很想看一看身处大自然中的动物们,可是安全又成了问题。

于是一位数学家建议说:为什么不把人“关”起来?一个多好的主意。

今天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人们都可以被“关”在汽车里欣赏神奇的动物世界。

逆向思维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设计互逆式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正面讲授外,还要有意识地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互逆因素,设计互逆式问题,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逐步增强逆向思维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时代的要求。

培养创新意识是当前教育的核心,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渗透创新教育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发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一次成功的体验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使他们燃起自信的火焰,激起他们敢于创新的勇气。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思维的空间,营造一个使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挥的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想方设法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成功的喜悦,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中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例题提供的结构特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从知识应用上归纳,从数学思路开发和方法的创造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常用的方式有试验猜想、归纳猜想、类比猜想、知觉猜想,其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猜想——检验证明。

大量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要引导学生开展归纳、类比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鼓励他们大胆猜想,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质疑,诱发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学生有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针对现行课堂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的现状,教师应努力创造质疑情景,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设问、质疑,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精心扶植学生的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支持学生大胆的标新立异,哪怕表面上是幼稚可笑的,但只要有一点创新意识,都值得珍惜,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赞许、科学引导,切勿“一棒子打死”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提倡鼓励质疑。

数学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取向。

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我国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坚实基础,当今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当今的小学数学教育已进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改革时期,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应充分考虑如何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主体性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要提高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自觉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充分认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确立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应试教育中,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六多、七少:教学目标强求一致多,教师照本宣科讲得多,自己启动问题多,让优生发言一问一答多,机械重复练习多,大课堂形式多。

让学生动手少、启动问题少,智力活动少,多层次变式练习少,个人、小组学习交流少,困难生发言少,得到鼓励创新少。

因此学生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数学知识,大脑成了数学知识容器,沉重的负担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行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争取生动活泼地发展。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机械地接受概念、公式、法则等,而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培养创造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人品质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乐于创造。

1.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学生心灵中最旺盛而又最脆弱的角落,是他们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和重要精神支柱。

它往往经不起点滴的粗暴和冷酷,需要教师悉心培育和保护,不可轻易挫伤。

对待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打击,让学生在轻松舒畅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及时看到自己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对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者,即使回答错误,要换一个角度启发诱导,为其解疑。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3.培育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

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

”自信心来自成功的体验,这种体验会给学生以后的创造注入强大的动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功与自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

二、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笔者的看法。

一、教师备课要创新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备课要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着想。

备课时一般应做到:(1)教学目的要创新,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2)教学过程要创新,设计时不循旧规,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及其他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3)教学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4)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5)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6)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二、课堂教学要创新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

创设创新情境,诱发学生主动创新。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使之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其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

引导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培养跨世纪成长性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桌历史赋予的重任。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鼓励学生“会学”“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会学”是侧重于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

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的设计。

引导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造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问题的多角度性去积极思考,寻根问底。

二、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活动中开始的,“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实践来学习的一种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亲身体验的良好环境,充分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摸一摸,猜一猜等。

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得生动有趣,又可以帮助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形成概念,发展思维。

在操作中应大胆放开操作形式,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有转转盘的活动,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转盘上的蓝、黄、红区域的大小,猜一猜指针停在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接着安排学生具体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得出:在一个转盘中,哪种颜色的面积大,指针停在这种颜色的区域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两种颜色的面积相同,指针停在这两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就相同。

接着再让学生自己做一个转盘,自己试验,再次验证这个结论。

此时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对结论记忆深刻,运用灵活。

三、鼓励思维,享受数学的美数学历来被看成事“思维的体操”,这是对数学教育价值的肯定,同时,也因众口一词,把数学教育推向了唯理性主义教育的模式,认为数学教育的功能就是促进智力发展,忽视了数学的其他功能。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数学是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能把数学进行应用呢。

一、营造学习氛围营造自然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体验成功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的精神振奋,不良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因此,我们必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更好地展示创新思维。

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师要善于保护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其次,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多思善问、错了绝不挖苦、讽刺;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权威”认定;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闻题、提出新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并在这种热情的驱使下产生一种迫切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积极地开动脑筋,使创新思维得以发挥。

其次,培养学生创新的关键是教师的思想要创新,要相信学生,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将思维的空间更多的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引导主动参与创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本人去探索,走科学家探索知识的道路,把要学的数学知识发现或创造出来,才是学习数学比较好的方法。

因此在探索中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从中获得获取知识的方法,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进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教过学生,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发现和形成这些知识的结论的思维过程集中地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这一思维过程。

谈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谈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谈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有着深厚学术基础的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在数学领域中具有更高的发明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具备不断创造、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培养探究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寻找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不应局限于教材的例题,而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不同路径和更多可能性。

2.鼓励不断思考:数学学科需要高强度思考,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该停止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帮助他们养成流畅的思考习惯。

二、实践能力培养数学是一门看似抽象的科学,但实际上数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1.培养模型建立的实践能力:数学建模是将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过程,学生通过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计算机辅助学习:在今天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成为了数学教学的必备工具。

利用计算机等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数学实验和模拟实践等,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提高实验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进行学习,进一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和性质,同时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科和思想方法的传授,也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社会所追求的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基本素质,也是数学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通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1.优化创新心理、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

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

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在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之中,冲动的积累和连续性决定着创新行为的质量和成果。

这里,意识是行为的指南,能力是行为的保证。

人的创新意识从孩童时代开始发展到做大事、创大业的创新人才,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

在这个过程中,担负中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魏洪玲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魏洪玲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魏洪玲小学数学是基础阶段,教师必须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一、转变教育观念,诱发创新意识,树立教育价值观首先,《新课标》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不仅要求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而且应具备自我完善的主观能动性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要敢于打破教育常规,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其次,教师还要打破对“创新”一词的神秘感,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

”教师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在自身发展水平上有所创新。

再者,教师要改革过去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

例如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看完书往往对等底等高条件不太注意,我便巧设陷阱设置悬念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儿有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外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为什么呢?学生们议论纷纷,这就使学生的认知创新思维得了好的开拓。

二、民主和谐的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数学来源于生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观念,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说、大胆做。

要构建宽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让学生感觉不到压力,在平等的气氛中敢于设问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始终保持积极思考、敢于创新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

比如:我教学正、反比例的区别时,先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总结出正比例与反比例的不同点,然后打破教师出题或课本原题让学生判断的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出题,请其他同学来判断出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并说出理由(也可以请老师来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的到不同的发展。”为适应这一基本要求,教师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在课堂教学、课堂设计中下苦功夫,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活动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探索过程,在探索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对学生主要进行启发、诱导;而学生是一个探索者,必须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才能发现规律,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思维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多想、多问,大胆猜测,发展直觉思维。探索的过程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但可能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开放性习题贵在创新,数学开放题不仅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和应用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启发、引导、训练,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练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富有思考性的练习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巧设练习,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课堂中适度引入一些开放题,其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发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养成创新习惯。条件不足或有余的开放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题多变或一题多问的开放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独创性;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法,能促进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的发展;探究规律的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力
实践活动可以使人的大脑发达,可使想象变成现实。当学生通过自己实践得到创新成果时,他们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会激起他们不断创新的兴趣。数学课中有许多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多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想一想,说一说。因为动手操作就必须要动脑思考,怎样操作,先操作什么,通过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里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创新的潜能,达到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目的。
如:在教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让学生讨论除了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外,还可不可以把它剪拼成其他图形来推导呢?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再让他们小组讨论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有的学生就想出了可以拼成三角形来推导,有的学生甚至想把它拼成梯形来推导,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活跃了。
四、巧设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创新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中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认真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表现自我的余地,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尽量避免把教师自己的个人意识强加给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担心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因而按照自己的意图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即使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新课标的特点,做好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