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原文翻译及诗歌赏析
唐诗赏析-鲍照《梅花落》原文译文古诗鉴赏
鲍照《梅花落》原文|译文|古诗鉴赏'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花落古诗相关资料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南北朝:鲍照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译文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那些只会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一定会飘零在寒风中追逐,因为你徒有在寒霜中开花却没有耐寒的本质。
注释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赞叹声。
③君:指“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④其:指梅。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以下是诗人的回答。
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⑤尔:指杂树。
霜华:霜中的花。
华,同“花”。
这三句是说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
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这里的“杂树。
和“梅”含有象征意义。
杂树,“亦指世间悠悠者流”。
即一般无节操的土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土。
庭院中有各种树木,而诗人最赞赏的是梅花,观点十分鲜明。
·下面是诗人与杂树的对话。
“问君何独然?。
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呢?诗人答道,“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曰,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念其。
之。
其。
,谓梅花; “念尔”之“尔”,谓杂树。
全句意为,因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桂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在此,诗人将杂树拟人,并将它与梅花放在一起,用对比的方式加以描绘、说明,通过对耐寒梅花的赞美,批判了杂树的软弱动摇。
【诗歌鉴赏】杨炯《梅花落》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杨炯《梅花落》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杨炯《梅花落》原文及翻译赏析杨炯《梅花落》原文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恨看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杨炯《梅花落下》译者待更新杨炯《梅花落下》赏析《梅花落》是唐代诗人杨炯的诗词作品之一,这是一首五言诗。
此诗以思妇的身份抒写她对丈夫的思念,也写出了边关战争的长久。
《梅花落下》属于汉乐府“籥曲辞”。
这首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赏梅去整体表现了她对行人(即为她的丈夫)的思念,充分反映了战争的长久,亲人并无音信。
读者从妻子思念丈夫的大意情感中可以窥见当时边关战争的时间之短,守疆的重要性。
此诗既是咏物诗,又就是闺情诗。
前四句咏物,后四句写下人。
首联的梅花带出了尾联中对春怨的感叹,“一株梅”则表明了女主人公的寂寞。
诗味爽口,形象细腻。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
杨炯的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长诗词。
他在长安期间写下了不少文学佳作,很受当时人的称赞,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
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的诗篇不多,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很有气魄。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梅花落》原文翻译及赏析_0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梅花落》原文翻译及赏析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梅花落》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词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梅花落》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梅花落》原文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梅花落》原文翻译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那些只会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一定会飘零在寒风中追逐,因为你徒有在寒霜中开花却没有耐寒的本质。
《梅花落》诗歌赏析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两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的申述。
言辞爽直,绝无雕琢、渲染之态,比如对梅的描写,这里就见不到恬淡的天姿,横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动,更没有什么高标逸韵,力斡春回的颂词,而只是朴实无华,如实道来——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其句式韵脚,亦随情之所至,意之所须,有五言,也有七言;“以花字联上嗟字成韵,以实字联下日字成韵”(沈德潜《古诗源》),新奇而不造作。
诗人以如此单纯朴拙、随意自然的形式,说着并不怎么新鲜的事情,确有几分“稚”趣。
然而,“念其”、“念尔”,不无情思,足见褒贬之意,早存于心,所以观点鲜明,一问即答,且能不枝不蔓,舍形取神,切中要害,是亦决非率意而成。
“今日画梅兼画竹,岁寒心事满烟霞”(郑板桥《梅竹》)。
画家“心事”在画中,诗人的“心事”也藏在诗中。
《南史·本传》中的记载:“(鲍)照尝谒(刘)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
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南史》卷十三)。
梅花落鉴赏
梅花落·中庭杂树多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注释
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赞叹声。
③君:指“偏为梅咨嗟”的人。
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
④其:指梅。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以下是诗人的回答。
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⑤尔:指杂树。
霜华:霜中的花。
华,同“花”。
这三句是说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古诗梅花落·中庭杂树多翻译赏析
古诗梅花落·中庭杂树多翻译赏析《梅花落·中庭杂树多》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鲍照。
其古诗全文如下: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前言】这首《梅花落》是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
此诗主要是托讽之辞。
作者以庭中杂树象征一般无节操的士大夫,开始通过对耐寒梅花的赞美,批判了他们的软弱、动摇,最后批判梅花只有外在没有实质。
是为数不多的批判梅花的诗词。
【注释】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赞叹声。
③君:指“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④其:指梅。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以下是诗人的回答。
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⑤尔:指杂树。
霜华:霜中的花。
华,同“花”。
这三句是说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翻译】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那些只会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一定会飘零在寒风中追逐,因为你徒有在寒霜中开花却没有耐寒的本质。
【赏析】《梅花落》属《横吹曲》,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鲍照的这首《梅花落》还算是较早的一首。
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以杂树衬醒,独为梅嗟”。
诗人说庭中的杂树众多,可他却偏偏叹息梅花。
如果读者再往下看,这发端的一句,又不仅仅是起着“衬醒”的作用,因为“衬醒”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于是便触发了“杂树”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捺不住地提出质问——“问君何独然?”这“问”的主语便是“杂树”。
“独”字紧扣着“偏”字,将问题直逼到诗人面前,诗人回答得也很爽快,那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结实。
这是赞梅的理由。
但是,为了使“偏”与“独”有所交待,也为了使发问者(杂树)对自己有所了解,所以接着又说:想想你们吧,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终没有耐寒的品质,是所谓“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鲍照《咏史》)。
关于梅花的诗句——《梅花落》
关于梅花的诗句——《梅花落》
2017-05-18《梅花落》原文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梅花落》作者简介杨炯(650-约695)唐代诗人。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
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
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
公元681年(高宗永隆二年)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
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
公元690年(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
公元692年(如意元年)秋后出为婺州盈川县令,死于任所,故亦称杨盈川”。
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
工诗,擅长五律,其边塞诗较著名。
有《盈川集》,存诗33首。
《梅花落》简介《梅花落》属汉乐府横吹曲辞”。
这首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赏梅来表现了她对行人(即她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战争的长久,亲人无音信。
读者从妻子思念丈夫的切切情感中可以看出当时边关战争的时间之长,守疆的重要性。
此诗既是咏物诗,又是闺情诗。
前四句咏物,后四句写人。
首联的梅花引出了尾联中对春恨的感慨,一株梅”则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
诗味醇厚,形象逼真。
文章。
梅花落-古诗-赏析
梅花落-古诗-赏析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注释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赞叹声。
③君:指“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④其:指梅。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以下是诗人的回答。
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⑤尔:指杂树。
霜华:霜中的花。
华,同“花”。
这三句是说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评析《梅花落》属《横吹曲》,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鲍照的这首《梅花落》还算是较早的一首。
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以杂树衬醒,独为梅嗟”。
诗人说庭中的杂树众多,可他却偏偏赞叹梅花。
如果读者再往下看,这发端的一句,又不仅仅是起着“衬醒”的作用,因为“衬醒”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于是便触发了“杂树”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捺不住地提出质问——“问君何独然?”这“问”的主语便是“杂树”。
“独”字紧扣着“偏”字,将问题直逼到诗人面前,诗人回答得也很爽快,那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结实。
这是赞梅的理由。
但是,为了使“偏”与“独”有所交待,也为了使发问者(杂树)对自己有所了解,所以接着又说:想想你们吧,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终没有耐寒的品质,是所谓“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鲍照《咏史》)。
如此相比,则“偏为梅咨嗟”一语,便得到全面而有力的阐发。
明代钟惺说这首诗:“似稚似老,妙妙”(《古诗归》)。
这个评语颇有见地,也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两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的申述。
言辞爽直,绝无雕琢、渲染之态,比如对梅的描写,这里就见不到恬淡的天姿,横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动,更没有什么高标逸韵,力斡春回的颂词,而只是朴实无华,如实道来——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其句式韵脚,亦随情之所至,意之所须,有五言,也有七言;“以花字联上嗟字成韵,以实字联下日字成韵”(沈德潜《古诗源》),新奇而不造作。
[梅花落笛曲]梅花落
[梅花落笛曲]梅花落一:[梅花落]刘方平《梅花落》古诗鉴赏梅花落刘方平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刘方平诗鉴赏这首诗以花喻人,借繁花凋落的景象写征妇幽怨。
开头两句,极写香浓花腴的灿烂美景,但是,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俗话说: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花也是一样,盛开的时间非常短暂,紧接着的便是凋零、败落。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这句既是赋,也是比,不仅是写一个少妇欣赏自己后院里的梅花,而是以花喻人。
因花开花落而想到时光易逝、盛年不再,这大概是我国古代佳人甚为普遍的心态,因此也就成了古典诗歌一再吟咏的题材,从刘希夷的《白头吟》到林黛玉的《葬花词》,莫不如此。
但这首诗还不是一般地感叹岁月易逝,而是包含着不能与良人一起共度大好年华,共同领受生活美的恼恨。
良人到哪里去了呢?长城恨不穷,从军去了,征战去了。
这样,诗的触角又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另一面,赋予它新的意义。
唐玄宗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开元、天宝年间不断对外用兵,造成了许多家庭骨肉分离。
这两句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战事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和不幸。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尾联重新归到落花。
此时花都已谢了,飘飘扬扬落满了庭院,仿佛覆盖了一层白雪。
观花人由满地的落梅联想到辽海的雪野,却硬要反过来说:请别用辽海的白雪来比喻满院的落梅吧,这样会勾起我心头的无限愁绪的。
沈德潜在评论这首诗时说:似徐庾小诗,不落后人咏梅坑堑。
(《唐诗别裁》卷十一)它是咏物诗,又是闺情诗,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时代内容,这就使得这首婉约的小诗显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二:[梅花落]辛弃疾《瑞鹤仙·赋梅》赏析《瑞鹤仙·赋梅》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通过对梅的的描述,暗示了词人伤世之感和关怀国家之痛,如何赏析辛弃疾的《瑞鹤仙·赋梅》瑞鹤仙·赋梅辛弃疾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2023年《梅花落·梅岭花初发》古诗_作者卢照邻_古诗梅花落·梅岭花初发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整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梅花落·梅岭花初发》古诗_作者卢照邻_古诗梅花落·梅岭花初发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整理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梅花落》解释①中庭:庭院中。
①咨嗟:赞美声。
①君:指“偏为梅咨嗟”的人。
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欣赏梅花?①其:指梅。
作花:开花。
作实:牢固。
以下是诗人的回答。
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牢固,不畏寒冷。
①尔:指杂树。
霜华:霜中的花。
华,同“花”。
这三句是说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梅花落》评析《梅花落》属《横吹曲》,在郭茂倩《乐府集》中,鲍照的这首《梅花落》还算是较早的一首。
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先不言梅,而“以杂树衬醒,独为梅嗟”。
诗人说庭中的杂树众多,可他却偏偏叹息梅花。
假如读者再往下看,这发端的一句,又不仅仅是起着“衬醒”的作用,由于“衬醒”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于是便触发了“杂树”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捺不住地提出质问——“问君何独然?”这“问”的主语便是“杂树”。
“独”字紧扣着“偏”字,将问题直逼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到诗人面前,诗人回答得也很爽快,那是由于梅花不畏寒冷,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牢固。
这是赞梅的理由。
但是,为了使“偏”与“独”有所交待,也为了使发问者(杂树)对自己有所了解,所以接着又说:想想你们吧,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终没有耐寒的品质,是所谓“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鲍照《咏史》)。
如此相比,则“偏为梅咨嗟”一语,便得到全面而有力的阐发。
明代钟惺说这首诗:“似稚似老,妙妙”(《古诗归》)。
这个评语颇有见地,也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两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的申述。
梅花落杨炯翻译
梅花落杨炯翻译
梅花落
唐代: 杨炯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注释
逐:追逐,更随。
障:屏风,帷障。
裴回:同“徘徊”。
往返回旋。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简析
《梅花落》属汉乐府“横吹曲辞”。
这首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赏梅来表现了她对行人(即她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战争的长久,亲人无音信。
读者从妻子思念丈夫的切切情感中可以看出当时边关战争的时间之长,守疆的重要性。
此诗既是咏物诗,又是闺情诗。
前四句咏物,后四句写人。
首联的梅花引出了尾联中对春恨的感慨,“一株梅”则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
诗味醇厚,形象逼真。
2021年《梅花落》原文及翻译赏析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梅花落》原文及翻译赏析《梅花落》原文及翻译赏析1梅花落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翻译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那些只会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一定会飘零在寒风中追逐,因为你徒有在寒霜中开花却没有耐寒的本质。
注释中庭:庭院中。
咨嗟:赞叹声。
君:指“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其:指梅。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以下是诗人的回答。
尔:指杂树。
霜华:霜中的花。
华,同“花”。
赏析《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
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这里的“杂树。
和“梅”含有象征意义。
杂树,“亦指世间悠悠者流”。
即一般无节操的土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土。
庭院中有各种树木,而诗人最赞赏的是梅花,观点十分鲜明。
下面是诗人与杂树的对话。
“问君何独然?。
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呢?诗人答道,“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曰,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念其。
之。
其。
,谓梅花;“念尔”之“尔”,谓杂树。
全句意为,因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桂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在此,诗人将杂树拟人,并将它与梅花放在一起,用对比的方式加以描绘、说明,通过对耐寒梅花的赞美,批判了杂树的软弱动摇。
两者在比较中得到鉴别,强化,可谓相得益彰。
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
这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诗梅花落·窗外一株梅翻译赏析
古诗梅花落·窗外一株梅翻译赏析
《梅花落·窗外一株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炯。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鉴赏】
《梅花落》属汉乐府“横吹曲辞”。
这首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赏梅来表现了她对行人(即她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战争的长久,亲人无音信。
读者从妻子思念丈夫的切切情感中可以看出当时Org边关战争的时间之长,守疆的重要性。
此诗既是咏物诗,又是闺情诗。
前四句咏物,后四句写人。
首联的梅花引出了尾联中对春恨的感慨,“一株梅”则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
诗味醇厚,形象逼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鲍照《梅花落》原文译文古诗鉴赏
鲍照《梅花落》原文|译文|古诗鉴赏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花落古诗相关资料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梅花落》原文南北朝:鲍照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梅花落》译文及注释译文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那些只会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一定会飘零在寒风中追逐,因为你徒有在寒霜中开花却没有耐寒的本质。
注释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赞叹声。
③君:指“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④其:指梅。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以下是诗人的回答。
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⑤尔:指杂树。
霜华:霜中的花。
华,同“花”。
这三句是说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梅花落》赏析《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
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这里的“杂树。
和“梅”含有象征意义。
杂树,“亦指世间悠悠者流”。
即一般无节操的土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土。
庭院中有各种树木,而诗人最赞赏的是梅花,观点十分鲜明。
·下面是诗人与杂树的对话。
“问君何独然?。
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呢?诗人答道,“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曰,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念其。
之。
其。
,谓梅花; “念尔”之“尔”,谓杂树。
全句意为,因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桂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在此,诗人将杂树拟人,并将它与梅花放在一起,用对比的方式加以描绘、说明,通过对耐寒梅花的赞美,批判了杂树的软弱动摇。
《梅花落·中庭多杂树》原文及译文
《梅花落·中庭多杂树》原文及译文《梅花落·中庭多杂树》虽是咏物,然其身世境遇、性格理想、志趣情怀无不熔铸其间。
就以上所言,又显示出它慷慨任气、沉劲老练的特色。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梅花落·中庭多杂树》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梅花落·中庭多杂树》原文:鲍照〔南北朝〕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梅花落·中庭多杂树》译文: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梅花落·中庭多杂树》赏析:《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
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这两句是说,庭中的杂树众多,我却偏偏赞叹梅花。
这里的“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
“杂树”,即指一班无节操的士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之士。
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是以杂树作衬垫,衬垫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
于是便触发了杂树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耐不住的提出疑问。
“问君何独然?”这句是说,请问你为什么单单偏爱梅花呢?这“问”的主语是“杂树”。
“独”字紧扣着“偏”字,将问题直逼到世人面前。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这两句是说,那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结实。
诗人很爽快的回答了赞美梅的理由,但是为了使发问者(杂树)对自己有所了解,所以又接着说明为什么杂树们不及梅的理由。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这几句是说,而你们呢,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在寒风中零落,终究没有耐寒的品质。
诗人在耐寒这一点上,把梅和杂树作了比较。
刘方平《梅花落》古诗鉴赏
刘方平《梅花落》古诗鉴赏刘方平《梅花落》古诗鉴赏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方平《梅花落》古诗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梅花落刘方平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刘方平诗鉴赏这首诗以花喻人,借繁花凋落的景象写征妇幽怨。
开头两句,极写香浓花腴的灿烂美景,但是,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俗话说: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花也是一样,盛开的时间非常短暂,紧接着的便是凋零、败落。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这句既是赋,也是比,不仅是写一个少妇欣赏自己后院里的梅花,而是以花喻人。
因花开花落而想到时光易逝、盛年不再,这大概是我国古代佳人甚为普遍的心态,因此也就成了古典诗歌一再吟咏的题材,从刘希夷的《白头吟》到林黛玉的《葬花词》,莫不如此。
但这首诗还不是一般地感叹岁月易逝,而是包含着不能与良人一起共度大好年华,共同领受生活美的恼恨。
良人到哪里去了呢?长城恨不穷,从军去了,征战去了。
这样,诗的触角又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另一面,赋予它新的意义。
唐玄宗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开元、天宝年间不断对外用兵,造成了许多家庭骨肉分离。
这两句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战事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和不幸。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尾联重新归到落花。
此时花都已谢了,飘飘扬扬落满了庭院,仿佛覆盖了一层白雪。
观花人由满地的落梅联想到辽海的雪野,却硬要反过来说:请别用辽海的白雪来比喻满院的落梅吧,这样会勾起我心头的无限愁绪的。
沈德潜在评论这首诗时说:似徐庾小诗,不落后人咏梅坑堑。
(《唐诗别裁》卷十一)它是咏物诗,又是闺情诗,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时代内容,这就使得这首婉约的小诗显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注释小妇:妾;妻子自谦词。
辽海:辽东。
梅花落原文及赏析(最新)
梅花落原文及赏析原文:梅花落[南北朝]鲍照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寒风一作:风飚) 译文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注释中庭:庭院中。
咨嗟:叹息声。
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其:指梅花。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尔:指杂树。
霜华:即前句“霜中能作花”的简称。
华:通“花”。
霜质: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赏析:《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
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这两句是说,庭中的杂树众多,我却偏偏赞叹梅花。
这里的“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
“杂树”,即指一班无节操的士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之士。
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是以杂树作衬垫,衬垫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
于是便触发了杂树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耐不住的提出疑问。
“问君何独然?”这句是说,请问你为什么单单偏爱梅花呢?这“问”的主语是“杂树”。
“独”字紧扣着“偏”字,将问题直逼到世人面前。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这两句是说,那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结实。
诗人很爽快的回答了赞美梅的理由,但是为了使发问者(杂树)对自己有所了解,所以又接着说明为什么杂树们不及梅的理由。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这几句是说,而你们呢,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在寒风中零落,终究没有耐寒的品质。
诗人在耐寒这一点上,把梅和杂树作了比较。
这样一来,赞梅的理由便得到全面而有力的阐发。
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申述。
《梅花落》原文翻译与赏析
《梅花落》原文翻译与赏析卢照邻(636——695年)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世称“初唐四杰”。
初唐诗人,字升子,自号幽忧子,河北人。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梅花落》原文翻译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原文】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译文】梅岭花朵盛开的时候,天山还未开始下雪。
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
因着风儿的吹拂片片梅花飞入舞女的广袖中,又混杂着脂粉飘向女儿家的妆台。
几万里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还无从知晓。
【赏析一】这首诗由梅岭的梅花开放,联想到遥远的边塞,仍然处于严寒之中,忽发奇想,觉得仿佛眼前花似雪,彼处雪似花,于是遥远的空间阻隔便消弥于错觉之中。
然而一旦清醒,才想起征人远在万里之外的冰天雪地之中,春天到了也不知归来。
诗人从小处入手,细腻婉转,但笔锋一转,描写塞外征人,升华了诗的主旨。
【赏析二】卢照邻此诗在梅花和雪花的形态颜色相似上做文章,利用这一简单的比喻构成了两个白色世界的奇异混淆,读来既新颖又奇特,描绘了一幅美丽奇妙的画卷。
虽说是混淆的,分不清是梅是雪,但梅和雪的世界却是对立的:冰天雪地的匈奴地区和婉约柔美的中原地区。
诗中的“开”字也起到了双关的作用:在北方,雪尚未“开”,“开”指“开花”,也指“开化”,即谓匈奴的边塞地区处于较落后的境地,还没有得到中华文明的开化。
【赏析三】前两句,分写梅花刚开放和天山的雪未消融,属于实写;后两句,写的是幻觉,天山冬雪被想象成落下的梅花,而初开的梅花又如雪在眼前,实中有虚。
表达的是闺人(女子)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征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赏析四】卢照邻这首诗写的是山岭的梅花初发之时的情景,天山的积雪还没融化,梅花却已开放,积雪之处犹如堆满了梅花,梅花雪白的颜色就像雪落在了枝头上。
因为风在飞舞,飞入了衣袖间,是雪呢,还是梅花,一时也难以分清,乱纷纷地洒落在梳妆台上。
《梅花落》原文及赏析优秀2篇
《梅花落》原文及赏析优秀2篇注释篇一公元439年(元嘉十六年),鲍照因献诗而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但鲍照家世贫贱,在宦途上饱受压抑,所以他在宦途上的这段时间写下了许多诗篇。
《梅花落》即是此类诗作的代表作品。
译文篇二《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
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这两句是说,庭中的杂树众多,我却偏偏赞叹梅花。
这里的“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
“杂树”,即指一班无节操的士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之士。
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是以杂树作衬垫,衬垫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
于是便触发了杂树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耐不住的提出疑问。
“问君何独然?”这句是说,请问你为什么单单偏爱梅花呢?这“问”的主语是“杂树”。
“独”字紧扣着“偏”字,将问题直逼到世人面前。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这两句是说,那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结实。
诗人很爽快的回答了赞美梅的理由,但是为了使发问者(杂树)对自己有所了解,所以又接着说明为什么杂树们不及梅的理由。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这几句是说,而你们呢,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在寒风中零落,终究没有耐寒的品质。
诗人在耐寒这一点上,把梅和杂树作了比较。
这样一来,赞梅的理由便得到全面而有力的阐发。
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申述。
言辞爽直,绝无雕琢、渲染之态,比如对梅的描写,这里就见不到恬淡的天姿,横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动,更没有什么后世常用的高标逸韵,力斡春回的颂词,而只是朴实无华,如实道来——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其句式韵脚,也随情之所至,意之所需,有五言,也有七言,新奇而不造作。
诗人以如此单纯朴拙、随意自然的形式,说着并不怎么新鲜的`事情,却有几分“稚”趣,然而“念其”、“念尔”,足见褒贬之意,了然于心,所以观点相明,一问即答,快人快语,切中要害,绝非率意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落》原文翻译及诗歌赏析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
注意积累。
古诗词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
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梅花落》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
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梅花落》原文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注
释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赞叹声。
③君:指“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这句
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幺单单赞赏梅花?④其:指梅。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以下是诗人的回答。
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
严寒。
⑤尔:指杂树。
霜华:霜中的花。
华,同“花”。
这三句是说杂树只能
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
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梅花落》原文翻译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那些只会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一定会飘零在寒风中
追逐,因为你徒有在寒霜中开花却没有耐寒的本质。
《梅花落》诗歌赏析 《梅花落》属《横吹曲》,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鲍照的
这首《梅花落》还算是较早的一首。
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以杂树衬醒,独为梅嗟”。
诗人说庭中的杂树众多,可他却偏偏赞叹梅花。
如果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