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
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
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他在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执教时写的一部重要著作。
面对山河破碎和“亡天下”的危险,钱穆通过这部书,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来激发国人的斗志,重树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在这部著作中,钱穆对中国文化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解读。
他不仅历史,也紧密现实,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
他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增强了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敬意。
钱穆的学术生涯和思想体系非常复杂,他在治学过程中深受传统学术的训练和滋养。
在钱穆看来,中国传统学术的思路和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它有着自己的价值和贡献。
同时,他也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学术思路和方法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指导。
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钱穆运用了民族文化史观来研究中国文化史。
他认为,民族、文化、历史是贯穿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线索,这三者相互、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钱穆也强调了中国文化中的“道”与“器”之间的和区别。
他认为,“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器”则是中国文化的表现和载体。
只有将“道”与“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一部充满着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敬意的著作。
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史的内涵和价值,也可以更加坚定我们对中国文化自信和敬意。
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在历史文化的大潮中,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
本文将以此为蓝本,探讨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的文化思想。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令人瞩目。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点,指出中国文化涵盖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特色。
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如器物、建筑、服饰等,更渗透到精神文化层面,如哲学、道德、艺术等。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文化”与“文明”一、有关“文化”的定义一定意义上,文化可以归结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
♦广义文化,即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所有成就的总合,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狭义文化,特指意识形态,即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
诸如宗教信仰、学术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技术、风俗习惯以及各种制度组织等。
♦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文化一经形成,便具有独立的形态系统和结构,我们可据此对文化做出各种各样的划分。
同时文化又具有普遍性和共性。
二、“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Culture)文明(Civilization).♦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文化与自然相对,文明与野蛮相对。
♦文化更多强调共时性,文明则更多强调历时性。
♦文化指向永久,文明则强调状态。
♦文明的整体可以因社会变迁而崩溃,文化因子则会留存而积淀为文化传统。
♦文化创造了文明,文明推动并发展了文化。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一、中国文化与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在古老华夏大地上创造的文化。
♦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境内各民族融合创造的产物,同时也是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元素的结果。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流变过程中历代积累相对不变的文化因子。
换言之,就是能最深刻地表现中国民族性和自我特色的东西。
它体现的民族风貌和民族精神,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未来。
二、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家庭、家族或宗族的亲族关系,在古代文化中拥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并影响至今。
♦对“天”“人”关系的特殊理解,使“阴阳五行”观念盛行,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汉字及其对古代思想方式的影响。
第三节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
♦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了解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普通知识第二章哲学与宗教第一节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体说来,儒家文化主要经历了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四个阶段。
中国文化导论知识点一
中国文化导论知识点引论中国文化概论1“文化”,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上指的是“文治教化”,与“武功”对举,也就是礼乐和典章制度等等2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将它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3文化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1)物质文化层:最表层的是物态层面的文化,或称“器物文化”,指的是物质形态所表现的物质生产生活及其产品的总和,包括人类加工创制的各种器具。
(2)制度文化层:指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包括制度、法律、礼仪、习俗和机构组织等等(3)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长成的文学艺术作品4当代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指出,文化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
它使代与代之间、不同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与意义。
5轴心时代: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称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出现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个时期的特征:动荡和开放动荡:产生了碰撞,产生了思想,思想又在动荡中成熟开放:那个年代,没有人会特别约束思想家的口舌,而且那个年代的政治家也是卓越的思想家,上行下效的力是无可比拟的6农耕经济优点:1农业经济对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勤劳务实的民族性格,重实际而黜玄想缺点:1偏重实惠与眼前利益,限制了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急功近利,追求即时利益。
2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不愿意接触外界,接受新事物,习惯周而复始的生活7宗法社会(1)中国古代,人们称为“宗法社会”。
中国的文化史-绪论
• 中国古代学术进展 第十章 学在官府:史官文化与史学传统 第十一章 内圣外王:道身通一的先秦儒学 第十二章 庄周化蝶:存心化物的道家思想 第十三章 阴阳五行:帝国政治与经学建构 第十四章 有无之辨:玄学的兴盛及其论争 第十五章 万川之月:佛的澄明与禅心禅境 第十六章 民胞物与:理学与中国古典学术的终结 中国古代宗教艺术
• 第二十一章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和演变 第二十二章 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演变 第二十三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演变 第二十四章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 第 二十五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第二 十六章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沿革
第二十七章 中国古代的选举和科举制度 第二十八章 中国古代的神道观念和主要宗教第 二十九章 中国古代民间神鬼信仰 第三十章 中国古代的禁忌习俗 第 三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
第三节 游动的时代
第分四节 百家争鸣
第四章 帝国建构与文化整合
第一节大一统的历史观念 第二节秦汉制度层面的整合举措
第三节 思想权威的确立 第四节 海纳百川
• 中古——开放融合时代的文化繁荣
第五章 中古的社会与文化
• 第一节 门阀社会 第二节 士族风流
• 第三节 科举制和门阀社会的逐步解体
• 第四节 盛唐气象与中唐后的变局
书·王吉传》:“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4.心态文化层: 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及其物化形
态的著作和艺术品。教材中编的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教育、文学、 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就属于这一文化层面。
文化的一般特征 :
பைடு நூலகம்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
• 上古——构筑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史导论》 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由钱穆先生编写,先生在弁论中首先提出文明、文化二字之区别开言,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
其次对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的根源进行探讨得出自然环境的差别从而影响生活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精神。
再次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游牧、商业文化起于内不足,从而向外需求,因此是流动的、进步的。
农耕文化是自给自足的,是静定的、自足的,是静定的、保守的。
最后对于中国文化。
保守的。
最后对于中国文化。
保守的。
最后对于中国文化。
认为我们应该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认为我们应该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
陈中国文化之真相。
首先其具有复杂性,首先其具有复杂性,首先其具有复杂性,要学会通视其大体,要学会通视其大体,要学会通视其大体,其二具有完整性,从物质生活其二具有完整性,从物质生活到集体生活以及内心生活,然相互间息息相关,牵一发动全身。
其三具有发展性。
到集体生活以及内心生活,然相互间息息相关,牵一发动全身。
其三具有发展性。
本书共十本书共十篇,以下为自己整理所得各章所言:篇,以下为自己整理所得各章所言: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共阐述以下观点:1、中国文化不仅比较孤立,而且比较特殊。
(独自发展)【1】 地理背景上:中国文化发生在特别大的地面上,有重要的水系,有堪作农耕凭借的灌溉区域........ 气候上:埃及、巴比伦、印度全都在热带,物产丰富,衣食易给,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文化大底从多量的闲暇时间上产生,他们的文化大底从多量的闲暇时间上产生,而中国在北温带的较北而中国在北温带的较北地带,黄河流域的气候雨量是不能与其相比的。
中国文化导论概要
第二节 孔 子
一、孔子事迹 :克己复礼 二、仁学:以仁入礼
三、治国理念:为政以德
一、孔子事迹 :克己复礼
平孔 子 生
生于鲁国 ,宋国贵族后 裔,“吾少也 贱,故多能鄙 事” 。 “威而不 猛”,身材魁 伟, “长人 ”。
一、孔子事迹 :克复礼
孔子对周公礼治心向往之。 子曰:甚矣吾衰也! 政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第一章 礼义之教——儒家文化
的儒 核学 心成 为 华 夏 文 明 —学派
—显学
荀子 周公
孟子
朱子
孔子
韩非 李斯
第一节
儒家概述
一、儒学的渊源 二、儒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儒学的渊源
周公为周朝制定了礼乐制 度。如杨向奎先生所言,“没 有周公一代人创造的礼乐文明, 就没有西周的文明,我们也很 难想象中国传统的礼乐文明将 是什么样子的光彩。”(杨向 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一、儒学的渊源
西周礼乐制度的建立标志 着古代文化从敬鬼神转向重人事。 周公提出“敬德”,意识到了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 之所欲,天必从之”。在周人的 观念中,“德”即是尽人力“保 民”、“惠民”而拥有民心及天 下。
二、儒学的形成和发展
1、圣人立教:先秦儒家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孔子追随周公,自称 “述而不作”,只是在绍述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 孔子以西周的礼乐文化为源头创立了儒学,不遗 余力地宣传、普及西周礼乐和他文化,在他的周 围聚集了一批“志于道”的仁人志士,形成了一 个称之为“儒家”、“儒学”的学派。 孔子作古,“儒分为八”,思孟学派和以荀子 为代表的孙氏之儒,影响比较大。孟子是子思的 再传弟子,孟子发挥了孔子学说中“仁”的部分 ; 荀子则着重发展了孔子学说中“礼”的部分
中国史学史纲要
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国史学史纲要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一、为何要研究史学史?首先,它是组成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
学科有三部分组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法和学科发展史。
其次,是对本学科发展的重要参照意义。
史学史可以为我们更好的认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学术内涵以及学科的现状为未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史学史研究的对象1、不以一般的历史现象为研究的对象,而是对其学科自身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探讨,属于文化学术史范畴。
主要任务:A考察历史学的总体发展过程,趋势和特点并探其演化之故。
B阐明史学著作和文献的产生、流传和现状,总结前人的治史理论和方法。
C考查史学的思想和活动,及其与史学发展的关系。
2、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入手之处一是基本史学思想,包括历史哲学、历史价值观、以及对史学本身的认识,系属与广义的史学理论范围。
二是史学方法,包括史料的搜集鉴别整理以及分类手段和历史编撰学等。
亦即专业操作技能的探讨。
三是史学表现范围及其重心的变化。
第二节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过去和现状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过程1、古代史家对史学史的讨论: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班固《汉书.艺文志》《后汉书》里的《班彪传》、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的《史传篇》、刘知几的《史通》、高似孙的《史略》、郑樵的《通志》、顾炎武的《日知录》、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等2、现代史家的古代史官研究A梁启超与何炳松的开创性工作B三四十年代,开始发现了一些系统性的著作主要代表作是魏应唐的《中国史学史》、王玉璋的《中国史学史概要》、朱希祖的《中国史学通论》等二中国古代史官的研究的现状A当代史学家的研究,建国后一度冷落,1962年其,教育部确定以北师大和华师大历史系为主开展工作。
专业杂志有《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B近期研究趋势:1、存在的问题是:主要的史家比较详细,社会的其他史学现象比较少。
对史学史的各个层面照应不平衡(如史学理论与方法、少数民族史学、历史教育等)视野不够开阔2、研究趋势:逐渐改善的过程,不断进步。
(必读)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钱穆“文明”、“文化”两辞,皆自西方移译而来。
此二语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
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
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
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即如近代一切工业机械,全由欧美人发明,此正表明了近代欧美人之文明,亦即其文化精神。
但此等机械,一经发明,便到处可以使用。
轮船、火车、电灯、电线、汽车、飞机之类,岂不世界各地都通行了。
但此只可说欧美近代的工业文明已传播到各地,或说各地均已接受了欧美人近代的工业文明,却不能说近代欧美文化,已在各地传播或接受。
当知产生此项机械者是文化,应用此项机械而造成人生的形形色色是文明。
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
由欧美近代的科学精神,而产出种种新机械、新工业。
但欧美以外人,采用此项新机械、新工业的,并非能与欧美人同具此项科学精神。
再举一例言。
电影是物质的,可以很快流传,电影中的剧情之编制,演员之表出,则有关于艺术与文学之爱好,此乃一种经由文化陶冶的内心精神之流露,各地有各地的风情。
从科学机械的使用方面说,电影可以成为世界所共同;从文学艺术的趣味方面说,电影终还是各地有区别。
这便是“文化”与“文明”之不同。
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
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
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
游牧文化发源在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在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文化型。
此三型文化,又可分成两类。
游牧、商业文化为一类,农耕文化为又一类。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
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于是而遂有强烈之“战胜与克服欲”。
中国文化史导论 简体
中国文化史导论简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本文将从人类的视角,以自然流畅的方式,介绍中国文化史的概况。
一、古代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中国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人们开始发展农业,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文化。
此后,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后来的文化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古代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倡导和谐、礼仪、忠孝等价值观念。
这些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
另外,道家思想和佛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历代帝王、文人、士人都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通过书籍、艺术、建筑等形式,将中国的文化精髓传承下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四、文化的影响与交流中国文化不仅影响了东亚地区,也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欧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吸纳了外来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体系。
五、当代文化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现代中国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与时代变革的需求。
音乐、电影、时尚等领域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多样性与活力。
在中国文化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温和、包容的特点,以及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通过了解中国文化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中国文化史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情感的史诗,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史,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的独特魅力。
让我们共同探索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集锦《中国文化史导论》很久没有看一本书如此酣畅的了。
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着实是一本奇书。
虽然在钱穆的主要作品提要里面甚至都不会提及,但是这本书实在是钱穆自己思想的一个总纲。
更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论著中最情真意切而富有真知灼见的。
这本成于民国三十年的书,今天读起来仍然是振聋发聩的感觉。
而钱先生对于历史的掌握,将前后历史中关于文化之一切要目全数晓之于此,更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简直希望中国人人都看看一看这一本书。
正如《国史大纲》一样,钱穆在这本书里面也写了类似的几句话,作为读此书的前提。
亦是读者了解本书意旨的关键,且看:钱穆这样写道:此书作者基于以下信念而写成:一、“文明”、“文化”皆指人群生活言。
文明可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二、人类文化大别不外游牧、农耕、商业三类型。
游牧、商业型起于内不足、需向外寻求,文化特性常为侵略的。
农耕型可自给,无事外求,文化特性常为和平的。
三、人类文化终必以和平为本,故领导者必以大型农国是赖。
四、中国为举世农耕和平文化最优秀之代表,绵延五千年之久,若能配合新科技之装备,而依然保有深度之安足感,则于世界人类文化和平必大有贡献。
五、欲改进中国,使中国人回头认识自己以往文化真相,则为绝要一项目。
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
故应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
知道钱穆的名字,想必不晚。
具体记不清了,也许在一次课上,也许在一本余英时的集子里,也许在无数次逛书店时的无数次邂逅。
大学本科的岁月,受到几位老师的影响,加之自己的阅读体验,将大部分的时光和精力用在了西方文学和思想上,而且对鲁迅先生的“不读中国书”深有同感,花了同样的功夫,从西方文化中吸收到的东西远远要甚于传统典籍也买过不少的“直排本”,大多都束之高阁,很少翻看,估计是自己国学功底的薄弱,怎么读也提不起神来。
所以真正好好翻看一下钱穆,也是最近的几日。
在此之前买过他三联书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与《中国文学论丛》,粗粗地翻了一下,觉得有些罗嗦之后也没再看。
中国文化史导论 和中国史纲
中国文化史导论和中国史纲
《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之后,专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项所作之导论,与《国史大纲》合读,可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
《中国史纲》是一部把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浓缩成一个清晰明了的大纲的著作,简洁明了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读者会觉得好像走进了一个精彩绝伦、美轮美奂的历史画卷。
中国文化导论1
一、单选题1、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
A.外儒内法B.外法内儒C.外儒内道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恕”的本意是指()。
A.原谅别人的过失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C.严格地要求自己D.严格地要求别人3、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
A.“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B.“和”也就是“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C.“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D.“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4、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B.科举制的实施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5、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
A.礼B.义C.理D.法6、君王若顺天而行,修德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庇佑;若君王违背上天之意,则天降灾异以示警,甚至使之败亡,授命于新王朝。
这一说法即()。
A.内圣外王B.王权天授C.民贵君轻D.无为无不为7、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
A.魏晋时期B.唐代C.宋元时期D.明代8、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
A.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B.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C.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D.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9、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A.东北亚文化圈B.中原亚文化圈C.南方亚文化圈D.西北亚文化圈10、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
A.气韵生动B.朴质浑厚C.小巧精美D.怪诞离奇11、唐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
A.禅让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荐举制12、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A.秦B.西汉C.东汉D.唐13、唐代的古文运动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其主要目的是()。
A.推崇、弘扬六朝以来兴起的骈俪文风B.排斥、打击六朝以来兴起的骈俪文风C.融合儒学和佛道思想D.为科举制做准备14、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的内容是()。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书笔记
015文化纵横《中国文化史导论》读书笔记李婉秋(湘潭大学 湖南湘潭 411100)摘 要:钱穆的《中华文化史导论》涉及中西方文化比较、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和、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文化精神等问题,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
以《中华文化史导论》为文本,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总结出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其优越性,助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建设。
关键词:中华文化史导论;读书笔记;文化自信;钱穆作者简介:李婉秋(1994-)女,汉族,重庆人,研究生,法学硕士,湘潭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
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性钱穆先生在首篇即详细分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他从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两方面,深究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性。
关于地理环境方面,作者指出黄河本身并不适于灌溉与交通, 中国文化的产生并不依赖于黄河本身 ,而依赖于黄河的各条支流。
因为各个纷繁复杂的支流两岸,以及两水交汇的三角地带比黄河更适合农业灌溉和水路交通。
中国文化发源地有若干个,大多为黄河的支流。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复杂的水系和河流,也都是中国文化诞生的摇篮。
当这些相对小的水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同其他水系的文化接触、融和,从而形成博大的中华文化。
关于气候方面, 作者指出中国气候相较于其他文明古国的特殊性。
他认为,在气候方面,中国地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的北温带,相对于其他古文明地域,降水较少,物产贫乏。
这就迫使中国人塑造更加勤奋、朴实的民族性格。
相反,其他地域的古代文化的气候条件更加优越,因而生活奢靡,精神腐化。
作者反复提及自己的观点,即由于中国文化起源上地理与气候的环境特殊性,中国文化必然地会有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总之,作者认为中国独特的自然条件影响了中国人选择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中国人独特的性格,造就了中国文化最初的原形和特质。
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宽广的大局面下诞生,中国人的心胸因而更为厚重、宽广。
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
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所体现的对传统文化的固守与对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
通过对钱穆先生在该书中的观点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如何在坚守传统的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从而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文章将首先概述《中国文化史导论》的主要内容和钱穆先生的文化观,接着分析钱穆先生如何在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中寻求创新,最后探讨他对中西文化融合的看法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钱穆先生的学术贡献,以及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固守传统的文化观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深入地探讨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固守传统的必要性。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价值观和信仰。
在钱穆先生看来,固守传统并不意味着僵化不前,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和发展。
他提倡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传统文化,既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力和内涵。
钱穆先生特别强调了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他认为,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爱、礼义、忠诚等价值观,是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关键因素。
这些价值观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钱穆先生也指出了固守传统可能带来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如果过分固守传统,可能会导致文化的自我封闭和排斥。
因此,他主张在固守传统的也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实现文化的多元共融。
钱穆先生的固守传统的文化观是一种既尊重历史又面向未来的文化态度。
他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倡在传承中发展,在固守中创新。
这种文化观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书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资料大屯中学《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比彻·斯托夫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介:《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反奴隶制小说,也是一部世界经典文学著作。
既描写了不同表现和性格的黑奴,也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奴隶主嘴脸。
它着力刻画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逆来顺受型的黑奴汤姆;也塑造了不甘心让奴隶主决定自己生死的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如伊丽莎和她的丈夫乔治·哈里斯。
同时,也揭示了各种类型的奴隶主的内心世界和奴隶主不完全相同的表现。
这本书通过对汤姆和乔治·哈里斯夫妇这两种不同性格黑奴的描述,告诉读者:逆来顺受、听从奴隶主摆布的汤姆难逃死亡的命运,而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乔治夫妇得到了新生。
《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美国废奴运动和美国内战中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获得胜利,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作为一本文学作品,美国著名诗人亨利·朗费罗说它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后在世界各地激起无数正直的人对奴隶制度的无比义愤,赢得了亿万读者的同情之泪。
[人物介绍]汤姆—是大种植园谢比尔的“家生”奴隶,为人善良、正直、热爱生活。
但他笃信天主,又唯命侍从。
后被卖掉抵债。
伊莱扎—勇于反抗的“奴隶”。
向往自由,在废奴派的帮助下,达到了加拿大。
黑利—奴隶贩子。
贩子了奴隶汤姆。
圣克莱—汤姆后来的主人,废奴主张者。
后被刺杀身亡。
伊娃—小女孩,汤姆的朋友。
经她请求父亲将汤姆买到自己家里。
路格里—汤姆后来的主人,凶狠、毒辣,大种植园的主人《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作者曹雪芹。
最初的《红楼梦》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只有前八十回(学者研究实为79回,今存第80回本是79回后半,后人割裂以足八十整数;另有学者认为今79、80二回本均为续作混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2课时)知识点:"文化"的基本定义。
"历史文化"即以文化的(宏观的、对比的)眼光审视历史,其目的是解决"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问题,为事物的发展找出其形成的历史根源,对文化糟粕进行分析、批判。
搞清这两个概念,乃是学习本课程的钥匙。
要求:掌握"文化"概念及其基本要素的含义,理解"历史文化"概念与"历史"概念的区别,领悟"中国历史文化"与"中国历史"的不同,为学习本课奠定基础。
重点:"历史与文化"课与普通历史课的区别,学习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的意义。
难点:"文化"概念与"历史文化"概念。
第一节文化漫谈一、什么是“文化”1.俗语中的“文化”什么是“文化”,什么不是“文化”,什么属于文化,什么不属于文化,我们常说的“文化”与科学定义中的“文化”有什么区别,是我们在学习这个课程之间需要掌握的一个问题。
我们俗语中常说的“文化”指知识,文化与知识紧密联系,比如老百姓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这个人书读得多,这人就有文化。
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极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上还是在书面上,到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
例如:"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他这个人真有文化","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等等,。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
"他这个人真有文化",是指某个人因为丰富的学识所透射出来的某种卓然不群的文化品味,知识含量的高低。
"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则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所构成的商品活动的整体。
可见,"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当不确定的。
2.“文化”的理解(科学定义)迄今为止,对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同学们所认为的文化是什么呢?(提问)世界上最先界定“文化”的是19世纪英国人类学(研究人类个体或群体的学科)家,也是文化学的奠基人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B.Tylor),(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被称为“人类学之父”,著有《原始文化》及《人类学》等书,他定义了人类学的科学研究语境,他将万物有灵论这一术语带回常用语中),在其1871的《原始文化》(这本书自1871年首版以来,已成为人类学领域的经典。
泰勒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引证大量的民族学材料,对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特别是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了详密深入的开创性研究,并全阐述了他关于文化发展阶段和脉络的见解。
泰勒在书中对“文化”的界定至今仍是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基本框架)中指出:“文化是作为社会一个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习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在内的复合体。
”这是有关“文化”的第一个定义,之后产生了“文化”定义之争,但至今为止有300多种说法,但没有统一认识。
(参考教材P1-2)古典文献:文化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
“文”在金文和甲骨文中,“文”字的最早形式是象征一个人前胸被纹以图案或挂了一串贝壳,原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又具体化为文书典籍、文章、礼乐制度;“化”字是从“匕”字转化而来.“匕”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倒立.象征在子宫中孕育时期的人,“化”包含了一个人从孕育,出生,成长,并在遗传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成熟,而成为一个被社会接受的人的整个过程。
后来“指二物相接,其一方或双方改变形态性质,由此引申出教化、教行、迁善、感染、变化、变易诸义。
文与化搭配成词组,早期出现在古籍中时,指“文治教化”,即统治者以“文”的手段使被统治者受教育,被同化。
《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人论述"文化"之始。
在中国人此时的观念中文化的含义是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治理天下。
到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其含义也与现在人们通常理解的不一样。
汉代刘向《说苑.指武》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意思是方式对外使用武力都是因为异族不肯归服,文治教化不能改变他们,然后施加诛罚。
此语针对异化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提出先施诸“文”以教化、感化,“文化”之后仍不服、不改,那就动武诛杀。
且历代文化人与政治家都以“文化”与“武威”、“武功”等并列对举。
文是用以教化对方的,武是拿来镇压对方的。
文武两种方式交替使用,相互补充。
到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则别有见地的解释《周易》中的"文化"一词,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上是说"文化"主要是指文学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古人对文化的这种定性从汉唐时起一直影响到清代。
西方的定义:在西方语言中,culture一词起源于古拉丁词“colere”,意思是指“居住,培植,保护,尊崇”.后来,从colere派出了另一个词cultura,意思是“土地耕种”.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精神修养”比做“耕耘了的生长果实的土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对古希腊罗马学术的浓厚兴趣,西塞罗对cultura的用法获得了传播.到了16世纪,cultura开始同人的发展的概念紧密相连了.德国学者塞缪尔冯普芬多夫(1632—1694)用cultura指个人或社会的智慧和情操方面的发展,包括所有那些人创造的,而不是自然给予的.18世纪中叶,“文明”一词在法国被广泛使用.德国人用cultura为法语“文明”的同义语,也指“成为文明的人和受到教育的人的一般过程”。
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1744—1803)在其著作中将“文化”作为一个名词来使用,其内涵被理解为某一特定社会的生活方式总和.在赫尔德看来,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和特殊的文化形式.赫尔德的这种文化的概念就非常接近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文化概念. 然而,至今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仍有着分歧。
如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文化被定义为“精神心灵受到细致培养的结果……欣赏口味的高尚化;文明的思想层面;”“特殊的思想智慧发展形式,一个民族的文明状况”(见《牛津高级英语词典》,1954年版),“由于训练和经验,人的身心精神的发展”,“人类社会在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以及思想智力发展方面的证据”(《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语词典》1989年版),“对文学艺术,音乐等的高度发达的理解”(《袖珍牛津英语词典》1986年版).中国《辞海》(1979年版)认为:文化从广义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可见“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从某些意义上说,这是客观事实。
近代学者定义:任继愈先生(山东平原人,1916.4.15—2009.7.11,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任老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193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3年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此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4年被委任筹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宗教研究所,后任该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哲学学科学位评议委员会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会长、中国西藏佛教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1985年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兼宗教所名誉所长。
著名中国哲学史专家、宗教学专家。
专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佛学论文集》(合著)、《中国哲学史论》,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宗教辞典》、《中华大藏经》等)认为:“文化”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文艺创作、哲学著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等等。
狭义的文化专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
”如我们常说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的“文化”特点,专指能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东西。
如回族文化(饮食的清真)、伊斯兰文化(宗教与政治结合)、犹太人顽强、聪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游牧文化、善于经商等,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钱穆(江苏无锡人,国学大师,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十世纪有五位历史学家堪称第一流的史学大师,这就是王国维、陈寅恪、陈垣、钱穆、顾颉刚。
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钱穆先生1931年撰写《秦汉史》,上自秦人一统中国,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指出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
1969年撰成百万字巨著《朱子新学案》,其中《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为钱穆的代表作。
):“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文化。
”(见《文化与生活》见《中华文化之特质》世界书局 1969)钱穆将人类生活与生活等同,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认为是文化。
梁漱溟(广西桂林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梁漱溟曾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
《究元决疑论》一文是先生三年研佛的总结,也是他崇尚唯识学的开端。
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导致了《唯识述义》的写作,北大校长蔡元培看后即聘请他到北大讲授印度哲学。
在北大任教之初,很快便写出了《印度哲学概论》和《唯识述义》两部讲义。
北京大学于当时为文化论战的中心,梁漱溟在北大发起了东方学及孔子哲学的研究,并于1921年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且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先驱。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中国、印度、西方三个文化系统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了系统的分析,预测了世界文化未来的趋势,对儒学的前途作了乐观的估价,此书成为先生一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梁漱溟曾于1924年前往山东办学,以后又在四川创办勉仁文学院,而他在山东乡村建设实验中倡导的乡学村学模式更突出表现了融社会教育与社会改造为一体的思想。
自抗战开始,先生便被卷入政治生活的旋涡中,此后五十年间一直为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
梁漱溟对建国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的阶级斗争并不完全赞同,对“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期开展的“批孔运动”更是明确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