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教学人员初级(中学语文)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中级)样卷解读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中级)样卷解读根据考试说明上的样卷p18—30,分析一些考试技巧(一)由于试卷中有好几题都是与教学设计有关,因而快速掌握教学设计必需的背景资料相当重要。
根据样卷模式,可以有两条途径掌握相关背景资料:1.考试登录以后,认真阅读“考试说明”,重点了解并熟记其中的“案例描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
这些是后续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条件。
语文学科出现的课文很可能是上海教师没有见过的,务必首先根据提示找到课文阅读一遍。
比如:样卷中《要下雨了》一文,应首先找到阅读。
要下雨了小白兔提着篮子到山坡上去割草。
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
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上了小水珠,飞不高。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小鱼说:“要下雨了。
水里闷得很。
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往高处搬家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
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忽然一声雷响,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2.考题中有关教学设计的题目其实有一定的关联性。
比如教学目标改错、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量规设计等,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完成此类题目需要考虑前后思路的一致性。
由于这些题目在试卷中并不集中出现,所以答完其中一题后,不应急于提交,要简单记忆一下再提交。
如果在做后一个设计性题目时,忘记了前面的试题,也可以点击“选题”(千万不要点击“重做”)回到前面的试题再看一遍。
(二)各样题解答详解样卷第1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1)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中级考试试题”【考试说明】本试卷共15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学设计、资源准备和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试卷所涉及的具体案例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案例描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学内容】“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学英语》八年级上册Uint 4)【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可以使用具有多媒体演示功能并只为教师提供可以上网的计算机的多媒体演示教室,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且均可以上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行动研究的反思环节认识不正确...的是()。
(3分)A.是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解释和判断B.是为下一阶段的计划提供修正意见C.是对行动研究工作的整理与描述D.是行动研究的终结环节第2题“本班学生大多喜欢与他人交流,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学习的努力程度受外来因素影响很大”,以上分析了学习者特征的哪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这一特征,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时应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注意什么?(5分)(注意:请在“C:\GATDoc”文件夹中的文档“学习者特征分析.doc”中作答,完成后请保存文档。
)第3题(单选题)下列方法中能够比较直接地了解本班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态度的是()。
(3分)A.使用态度问卷量表收集数据进行分析B.通过学生家长的反馈收集数据进行分析C.参考“洋葱模型”分析学生的表现D.参考学生的作业分数和考试分数进行分析第4题“C:\GATDoc”文件夹中的文档“教学目标.txt”中列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请按下列要求使用FreeMind分析本课教学目标。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教学人员初级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10套(理论部分)1、课堂氛围一般可以分为(B )三种类型。
A.专制、自由和民主B.专制、民主和放任C.自由、民主和放任D.自由、民主和开放2、1996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广(D )软件,以此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CAI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从而开始了课程整合的实验。
A.FrontPage B.AuthorWare C.公式编辑D.几何画板3、用鼠标单击(C )按钮,即可放映幻灯片,在放映的过程中,如果想不按顺序放映某幻灯片,可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定位",再单击弹出的幻灯片标题即可。
A.幻灯片浏览B.幻灯片视图C.幻灯片放映D.大纲视图4、下面的(D )是地理课程知识的特点。
A.过去性B.具体性C.多样性D.时空跨度大5、下面的(C )不适合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模拟的化学实验类型。
A.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B.化学反应时间太长的实验C.能用肉眼观察的宏观化学反应D.毒性较大和无法实际操作的实验6、下面的(A )不是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的主要运用形式。
A.采用学生朗读形式教学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共同体C.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英语学习D.创设英语学习环境7、在空间与图形部分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能使用绘图软件为一个房间设计各种布局"的信息技术可以与(A )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A.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B.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C.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D.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8、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发起的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是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项大规模的实验研究。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_52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卷教学人员中级(中学思品)【考试说明】本试卷共15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学设计、资源准备和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试卷所涉及的具体案例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案例描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学内容】“学会合理消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教学对象】初中三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可以使用具有多媒体演示功能并只为教师提供可以上网的计算机的多媒体演示教室,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且均可以上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行动研究的反思环节认识不正确...的是()。
(3分)A.是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解释和判断B.是为下一阶段的计划提供修正意见C.是对行动研究工作的整理与描述D.是行动研究的终结环节第2题“本班学生大多喜欢与他人交流,学习欠主动性,学习的努力程度受外来因素影响很大”,以上分析了学习者特征的哪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这一特征,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时应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注意什么?(5分)(注意:请在“C:\GATDoc”文件夹中的文档“学习者特征分析.doc”中作答,完成后请保存文档。
)第3题(单选题)下列方法中能够比较直接地了解本班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态度的是()。
(3分)A.使用态度问卷量表收集数据进行分析B.通过学生家长的反馈收集数据进行分析C.参考“洋葱模型”分析学生的表现D.参考学生的作业分数和考试分数进行分析第4题“C:\GATDoc”文件夹中的文档“教学目标.txt”中列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请按下列要求使用FreeMind分析本课教学目标。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以其散文创作著称的宋代文学家?A. 辛弃疾B. 柳宗元C. 欧阳修D. 苏轼答案:C解析: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欧阳修是宋代文坛的领袖,他的散文风格平易流畅,自然婉曲,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以词作闻名;柳宗元是唐代的文学家,虽然散文亦有成就,但不属于宋代;苏轼同样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但其诗词与散文并重,非单纯以散文著称。
2、在教授初中语文《背影》一课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父子情深,最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 小组讨论法B. 角色扮演法C. 讲授法D. 直观演示法答案:B解析:《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描述了父亲在车站送别时买橘子的背影,深刻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种父子之间的深情厚谊,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文章中的角色,亲身体验和感受文章中的情感,从而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
小组讨论法虽然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但可能难以直接触及文章中的情感核心;讲授法则更多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缺乏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直观演示法则更多适用于具体事物的展示,对于抽象的情感表达帮助有限。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名著”?A. 《西游记》B. 《水浒传》C. 《红楼梦》D. 《聊斋志异》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这四部古典长篇小说,它们各自代表了古代小说的一个高峰。
而《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也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但并不属于“四大名著”的范畴。
4、下列哪一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A.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B.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C.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D.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在理解、分析、评价及合作探讨等方面。
教育技术能力考试练习题中学语文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卷)教学人员初级(中学语文)【说明】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本试卷共27题。
基本知识(6分)第 1 题(单选题)下面关于教育技术的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3分)A.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B.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C.优化教学效果D.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第 2 题(单选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策略有很多界定,这些界定既呈现出一些共性,又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分歧。
以下不属于共性的是(D )。
(3分)A.教学策略有一定的目标B.教学策略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C.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中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对师生行为的规范等D.教学策略中,观念与技巧的关系应该是绝对统一的第一部分教学设计(32分)在进行“陋室铭”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3 题(单选题)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前,可以暂时忽略,不加考虑的一项是(B )。
(3分)A.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是否相差很大B.学生对“铭”这种文体的了解程度C.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平均水平高低D.学生的古文基础程度第 4 题(单选题)在当前教学环境下,不能实施的教学活动是(D )。
(3分)A.浏览相关网页B.演示多媒体课件C.播放视频文件D.与学生网上互动以下是一份“陋室铭”的教学方案设计,第5—10题嵌于该方案中。
教学方案设计第11题(操作题)补充完整的教学文档(8分)请按如下要求将“素材”文件夹下的教学文档“陋室铭.doc”补充完整,并以原文件名保存到考生目录下:(1)在[学法点悟]处的空白添加以下文字:(2分)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作者的不慕荣利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中学语文(二)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中学语文(一)【教学背景】本次考试考查从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的完整教学过程。
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老师,相信你能很好地完成下列任务。
【教学内容】乡愁【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学环境】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且为教师提供了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教学要求】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技术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理论热身第2题(单选题)以下对教育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内涵相同,只是说法不同B.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方式或形态C.教育技术实践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的,不需要理论的支持D.教育技术学属于信息化教育的研究范畴第3题(单选题)以下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为(B)。
A.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分为若干个环节,各环节都可以用独立的视角去设计B.教学设计过程中,评价修改是随时进行的C.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信息化”的教学设计D.教师只要通晓信息技术,就会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案规划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前端分析】第4题(单选题)需要学生课前了解诗歌的相关背景,则要求学生预习的内容是(C)。
A.查找一些关于乡愁的诗歌B.找出本文中表达乡愁的比喻句C.查找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D.背诵本诗歌第5题(单选题)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C)。
A.多媒体的使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用得越多越好B.教师只需专心于媒体演示,可以忽略与学生的交流C.要把握演示的节奏,避免导致信息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掌握D.由于多媒体能将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那么课堂上的信息尽量用课件呈现第6题(单选题)下面符合针对学生特征进行教学设计的一项是(D)。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_1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中级考试试题”【考试说明】本试卷共15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本试卷有些题目要涉及一些具体的案例,这些案例基于以下背景。
【案例情境】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梅花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课文内容详见当前文件夹中的“电子课本.doc”)【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可以使用具有多媒体演示功能并只为教师提供可以上网的计算机的多媒体演示教室,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且均可以上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第1题(多选题)下列问题可以采用行动研究法的是()。
(3分)A. 关于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的研究B. 关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调查研究C.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D. 关于学校信息化管理策略的研究E. 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文献研究第2题(单选题)下列所列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中,属于理解层次的是()。
(3分)A. 能正确地默写出本课的生字词B.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外祖父酷爱梅花的原因C.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文D. 能理清本文作者的写作思路,为课文分段第3题“能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是本课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使得该类教学目标可观察和评价,一般可通过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来进行描述,请在当前文件夹中的文档“教学目标分析.doc”中,将这一目标表述为2条可观察的教学目标。
(6分)第4题请打开当前文件夹中的文档“学生情况.doc”,参考标题一给出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样例”,在标题三“本班学习者特征分析”下方创建一个第一行加灰色底纹的新表格,针对标题二中所列的“本班学生情况”,分析其所属的维度,并将维度和对应的学习者特征填入所建的表格中,完成后请保存文档。
(9分)第5题(填空题)下表展示了本课的教学活动环节以及计划采用的教学材料,请根据这些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一)中学语文第1题(单选题)下列教学行为中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是()。
A、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于具体的实际学习任务中B、要求学习者完成适当的练习C、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标准答案D、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必定有促进作用B、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导致教育技术产生C、多媒体最终会取代黑板、粉笔等传统媒体D、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第3题(单选题)教学设计所依据的方法论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运筹学B、管理科学C、系统科学D、计算机科学第4题(单选题)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了解学生是否知道“说”这种文件的特征,这属于下列学习者特征分析中的()。
A、思维能力和感知偏好B、初始能力和知识基础C、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D、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第5题(单选题)下列本课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中,属于达到“理解”水平的是()。
A、学生能读问候语课文的生字B、学生能完整地背诵课文C、学生能概括课文的主题D、学生能说出生字的含义第6题(单选题)在“教学活动1”中,理解创设形象生动的故事情境,最好使用下列呈现形式中的()A、文字材料B、黑白图片C、音频材料D、动画片第7题(单选题)在“教学活动2”中学习课文生字时,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字含义,则下列教学安排中最合适的是()。
A、教师毫不费力讲解生字的含义B、让学生自己查字典,总结生字含义C、引导学生分析上下文,总结生字含义D、让学生抄写生字,猜测生字含义第8题(单选题)在“教学活动2”中分段阅读课文时,教师先提出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B、联系实际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C、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抓住重点信息D、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第9题(单选题)在“教学活动4”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想要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得到较好的合作体验,同时保证小组间的竞争公平,则下列分组策略中最合适的是()A、用随机抽取学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B、依据成绩和能力将学生进行组间同质分组C、按照性别把全班分为男生和女生组D、就近分组,相邻的几位同学分为一组第10题(操作题)编辑修改教学文档要创作本学期的课程表,请按下列要求对默认文件夹下的教学文档“课程表”进行进行编辑,完成操作后课保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中级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中学语文试卷一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卷教学人员中级(中学语文模拟试卷一)【考试说明】本试卷共15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学设计、资源准备和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试卷所涉及的具体案例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案例描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学内容】“列夫·托尔斯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可以使用具有多媒体演示功能并只为教师提供可以上网的计算机的多媒体演示教室,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且均可以上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第1题(单选题)行动研究中的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
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行动研究中的观察的是()。
(3分)A.借助技术手段记录数据,然后观看并进行记录B.归纳整理各种现象,分析结果并做出判断和评价C.现场进行交流互动,倾听和观看参与者的言行D.针对一些陌生的现象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第2题(匹配题)请将下列学习者分析项与其合适的分析工具相匹配。
(3分)分析项分析工具1.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了解程度 A.学习风格量表2.属于场依存性学习者的学生比例 B.态度问卷量表3.学生甲的学习积极性 C.课前测试题第3题在软件Word“打开文件”对话框的默认文件夹下的文档“教学目标.doc”中列出了本课的1个教学目标。
请按照下列要求修改该目标,完成后请保存文档。
(9分)1.使用修订功能修改该教学目标,使其描述符合“ABCD法”;2.使用批注功能依次标出该教学目标的“ABCD”四大成分,并在批注中说明对应成分的名称。
(注意:教案其它部分无须修改、变动,注意存盘时保留修订状态)第4题(填空题)教学目标“能评析课文中外貌描写的手法”属于布卢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层次中的。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试卷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试卷教学人员初级(中学语文)【说明】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教学对象]某城市实验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男生:25人女生:20人)[教学环境]教室内有黑板、多媒体演示台、麦克、音响、投影仪[教学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云和天气的关系,品味课文中语言的准确、生动。
本试卷共30题。
基础知识(6分)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教学对象]某城市实验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男生:25人女生:20人)[教学环境]教室内有黑板、多媒体演示台、麦克、音响、投影仪[教学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云和天气的关系,品味课文中语言的准确、生动。
本试卷共30题第1题(多选题)(多选题)李老师一直很关注我国现阶段推行的新课程改革,以下关于李老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不恰当的是(BE )(3分)A. 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与学方式的改革B. 新课程改革鼓励中学生忘记传统,努力学习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各种知识和思想,让自己成长为现代化人才C.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努力为人民服务D.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E. 新课程改革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考试,掌握考试的技巧和方法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教育技术中“技术”的理解,哪一个观点是比较全面的( A )(3分)A. 有的老师认为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既指上课用的硬件技术如电脑、投影机、幻灯机等,也指软的技术,如教学设计理论、学习理论等智能性的知识B. 有的老师认为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就是指电脑、投影机、幻灯机等有形技术C. 有的老师认为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以及其中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D. 有的老师认为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指的是帮助老师处理分析教学信息的软件工具,如编写教案的Word,制作课件的Powerpoint等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1分)在进行“看云识天气”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题_中学语文3套题
中学语文第1套题【教学内容】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学生【教学环境】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只为教师提供了已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教学要求】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技术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试卷结构【理论热身】第2题单项选择第3题单项选择【第一局部教学规划】第4题单项选择第5题单项选择第6题单项选择第7题单项选择第8题操作第9题操作【第二局部资源准备】第10题多项选择第11题匹配第12题填空第13题填空第14题操作【第三局部教学实施】第15题单项选择第16题单项选择第17题单项选择第18题单项选择第19题操作【第四局部教学评价】第20题单项选择第21题单项选择第22题单项选择第23题单项选择第24题操作中学语文第1套题答案第2题 C、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第3题 C、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的角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5题 D、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选择教学媒体第6题6.1 D、情感与态度6.2 A、默写诗歌6.3 B、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演示文稿动画效果逐一呈现字词6.4 C、(1)-(3)-(2)6.5 C、这种情况不利于所有学生的开展,但不可防止,不需要采取措施6.6 A、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第7题 B、创设情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第8题-1第一步:双击“素材〞文件夹中的“山水之间.DOC〞电子文档。
第二步:在〔1〕、〔2〕、〔3〕的横线上分别填上“朱小小〞、“语文〞、“初一〞。
第三步:选中填上的文字,在【格式】工具栏中进行以下设置:A 在【颜色】工具栏中选中“红色〞B 在【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宋体〞;C 在【字号】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四号〞;-2第一步:选中文档标题“山水之间单元教学方案〞,在【格式】工具栏中进行以下设置:A 在【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宋体〞;B 在【字号】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三号〞;C 点击工具栏上的【加粗】按钮;D 点击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教学人员初级(中学语文)【说明】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教学内容】杜甫律诗“登高”(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课文内容详见文档“课文之登高.doc”)【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教学环境】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只为教师提供了已连入互联网的计算机。
【教学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本试卷共28题。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基本知识(6分)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第1题(单选题)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3分)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C.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答案:C第2题(单选题)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3分)A.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B.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C.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D.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答案:D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0分)在进行“登高”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单选题)教学设计之前,以下选项中可以暂时忽略的是( )。
(3分)A.学生是否学过杜甫的诗B.学生是否具备律诗的知识C.学生对杜甫生平的了解程度D.古代诗歌考察的目标、内容答案:D第4题(单选题)在当前教学环境中,下列教学活动无法实施的是( )。
(3分)A.浏览相关网页B.演示多媒体课件C.播放视频文件D.与学生网上实时互动答案:D以下是一份“登高”的教学方案设计,第5~9题嵌于该方案中。
课题名称登高科目语文年级高中二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第5题(单选题)以下不适于作为本课教学目标的一项是( )。
(3分)A.了解近体诗的基本知识B.详细了解杜甫一生的经历C.初步了解怎样从近体诗特点入手,鉴赏诗歌D.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答案:B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的爱国忧国之情培养文学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及平仄、押韵、对仗的要求2.赏析景,领会诗歌情景相生的写作手法3.赏析情,理解诗人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难点1.体会颔联两诗句的深刻内涵2.深入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根源教学资源辅助教师讲课的PowerP0int演示型课件、介绍杜甫生平的视频短片、课文朗读音频文件等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初读课文1.导入新课教师用电脑展示诗人杜甫像,引起学生的关注,并简介杜甫生平2.了解课文大意第6题(单选题)在第一次呈现课文内容时,为了增强感染力,以下教学方法中不适于选择的是( )。
(3分)A.教师亲自范读课文B.播放配乐朗读课文的CDC.播放由相关内容的视频、诗歌文本以及配乐朗诵组成的课件D.让学生打开课本自己默读课文答案:D3.按照诗歌“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梳理诗歌的思路(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教学活动2赏读课文1.赏析诗中的“景”第7题(单选题)赏析诗歌中的“景”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下教学方法中应排除的是( )。
(3分)A.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如何B.教师逐句讲解都写了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C.教师适当补充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D.请学生想象并描述诗中的景物答案:B2.赏析诗中的“情”3.揭示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景为情设,情随景生。
)4.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活动3加深并拓展对课文的理解为进一步了解诗人杜甫以及他的诗歌,组织学生开展“读杜诗、赏杜诗”的活动,活动采用“协作学习”方式,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以下是协作学习的交流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3加深并拓展对课文的理解1.学生分组第8题(多选题)全班40个学生(男生24人,女生16人)。
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在下列分组策略中,比较恰当的是( )。
(3分)A.分成2个大组,24个男生为一组,16个女生为一组B.列出8项活动任务,每组一个活动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任务选择小组C.分成5组,每组8位成员,男女分开D.选出10名小组长,由小组长挑选组员E.学生自由组合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组成小组答案:B,D,E2.明确学习任务给定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读杜诗、赏杜诗”的准备3.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成果的展示第9题(单选题)在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时,下列策略中较好的是( )。
(3分)A.教师指定各小组的汇报人B.由教师代替各小组汇报和展示学习成果C.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汇报小组活动成果D.每个学生汇报在小组活动中个人完成的工作答案:C4.评价教师点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相结合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4小结第10题(操作题)编辑修改教学文档。
(9分)请按如下要求对考生文件夹下的教学文档“登高教学文档.doc”进行编辑修改:(1)在“教学活动1”的空白处输入以下文本:(4分)(2)将第一行中的文本“登高教学方案设计”设置为加粗、宋体、三号字,且居中;(2分)(3)在页面底部(页脚)插入格式为“1,2,……”的居中页码;(2分)(4)将文档以“登高教学方案设计修改.doc”为文件名另存到考生文件夹中。
(1分)答案:略第二部分资源准备(27分)在讲授“登高”一课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1题.(单选题)搜集教学资源应遵循一些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必考虑的是( )。
(3分)A.教学资源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B.教学资源不能有科学性错误C.教学资源应生动多样D.教学资源一定是数字格式答案:D第12题(填空题)准备在网上查询“登高”的相关教学课件,恰当的关键词是_____。
(3分)答案:杜甫,登高,课件第13题(单选题)从网上获取与“登高”相关的课件、论文、图片等资源时,以下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
(3分)A.课件的制作者是否与自己有相同的学科背景B.下载资源的版权问题,尽可能在使用时注明出处C.资源所属的网站是否属于教育网D.了解资源的制作原理和步骤,以便正确使用答案:B第14题(匹配题)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它们分属不同的文件类型,请将匹配的文件类型拖放到相应的文件后面( )。
(3分)答案:略第15题(单选题)在网上查询“登高”的相关教学课件时,发现了一个很有用的语文教学网站,为了方便再次浏览并查找该网站中的新内容,比较适宜的方法是( )。
(3分)A.将网址复制到一个W0rd文档中B.将网页另存到一个特定的文件夹C.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D.复制网页上的所有内容到word文档答案:C第16题(单选题)将介绍杜甫的相关文字以纯文本形式插入Word文档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3分)A.在浏览器中选中整个网页,执行“复制”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粘贴”命令B.在浏览器中选中相关文字,执行“复制”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粘贴”命令C.在浏览器中选中相关文字,执行“复制”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选择性粘贴”命令,选用“无格式文本”D.在浏览器中执行“另存为”命令,保存为word文档答案:C第17题(操作题)编辑修改课件。
(9分)请按如下要求对考生文件夹下的课件文档“登高演示文稿.ppt”进行编辑:(1)将考生文件夹下的“朗诵登高.wav”音频文件插入到第2张幻灯片的右下角,并设置成单击时播放;(3分)(2)将考生文件夹中的“杜甫像.jpg”插入到第3张幻灯片的右侧,并适当调整位置;(3分)(3)编辑修改后,将文档在考生文件夹中另存为“课件登高.ppt”。
(3分)答案:略第三部分教学实施(20分)在教学实施环节,需要考查教学实施的基础知识,并考查在给定的教学环境下,利用教学设施(硬件、软件)实施教学、利用工具进行交流的能力。
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8题(单选题)在学生分组讨论时,下列做法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较充分的是( )。
(3分)A.站在讲台上,注视全体学生B.观察各组情况,按需要参加某些小组的讨论C.随机参加某一组的讨论即可D.看、听各小组的讨论,不发表任何看法答案:B第19题(多选题)在课上组织学生对感悟“登高”的思想感情进行讨论时,发现学生讨论不起来,可能的原因是下列中的( )。
(3分)A.学生普遍不喜欢秋天,没有讨论兴趣B.设计的讨论题过大,学生讨论无从下手C.所提问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D.分组不恰当,导致讨论无法正常开展E.没有提供相应的图片资料,学生有不满情绪答案:B,C,D第20题(单选题)在资源准备时,做好了课件“登高.ppt”,到教室中要使用这个课件时,遇到了问题:双击“登高.ppt”课件的图标后,系统提示“不能打开此文件……”或者要求“打开方式”。
可能的原因是下列中的( )。
(3分)A.没有将有关的音频文件复制到讲课用的电脑中B.电脑死机C.没有安装PowerPoint软件D.电脑显示器出现故障答案:C第21题(多选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登高”的写作方法时,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
(3分)A.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讨论B.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展开讨论C.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展示学生观点D.学生分组,不同观点之间展开辩论E.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不加干预答案:A,B,C,D第22题(操作题)批改电子作业。
(5分)学生以电子文档方式完成了“读杜诗,赏杜诗”的作业,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的文档“旅夜书怀.doc”中,请使用修订和批注功能按下列要求对该作业进行批改,批改后以原文件名保存批改后的文档。
(1)在第②句末尾添加“诗评引用的好!”的批注;(2分)(2)在第③句文字下面,添加格式为“红色,划波浪线”的下划线;(2分)(3)使用突出显示修订方式,将第③句末尾句号改成问号。
(1分)答案:略第23题(操作题)使用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